生態環境問題_第1頁
生態環境問題_第2頁
生態環境問題_第3頁
生態環境問題_第4頁
生態環境問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保護生態環境生態環境保護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事業,也是一項全民族、全社會的共同事業。ecological

environmentPPT制作:by譚莎莎

環保部4日發布《2013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環境質量狀況有所改善,但生態環境保護形勢依然嚴峻,最受公眾關注的大氣、水、土壤污染狀況依然令人憂慮。依據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進行評價,74個新標準實施第一階段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率僅為4.1%,華北不少城市常年被霧霾籠罩。水質情況也不容樂觀,對長江、黃河、珠江等十大水系的斷面監測顯示,黃河、松花江、淮河和遼河水質輕度污染,海河為中度污染,而27.8%的湖泊(水庫)呈富營養狀態。在四大海區中,只有黃海和南海海域水質良好,渤海近岸海域水質一般,東海近岸海域水質極差。9個重要海灣中,遼東灣、渤海灣和膠州灣水質差,長江口、杭州灣、閩江口和珠江口水質極差。中國還面臨著嚴重的土地退化問題。2013年全國凈減少耕地8.02萬公頃,有30.7%的國土遭到了侵蝕。中國生態環境情況中國生態環境問題2015-05-09自然災害全球變暖霧霾天氣環境污染地球是我家愛護靠大家生態環境穹頂之下

)中國生態環境問題2015-05-09自去年初從央視離職后,柴靜的動向便一直備受人關注。近日一則由柴靜自費拍攝的,聚焦空氣污染的深度調查視頻《柴靜霧霾調查:穹頂之下》在網絡上曝光。不到一天時間,傳遍全網,成為數億人手機朋友圈中熱談的話題。截止2015年3月1日零點,自媒體傳媒大觀察統計了優酷、騰訊視頻等各大主流視頻網站數據,該調查視頻點擊率已經突破8000萬,有評論稱,《穹頂之下》很可能是官媒與自媒體在影響力上的一次分水嶺。柴靜:前央視主持人,記者。北京大學藝術碩士,曾長期制作污染治理報道如《山西:斷臂治污》《塵肺病人維權調查》等,獲選2007“綠色中國年度人物”,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理事。當生活在北京的小孩,一年中有175天只能通過窗戶仰望外面的世界;當生活在河北的小孩,只有在夢中才能看到藍天白云;當生活在杭州的小孩,每一口呼吸都是嗆鼻的汽車尾氣……霧霾之戰是一個長期的抗爭,但在我們對抗霧霾之戰中,我們能否至少能保證孩子們呼吸到新鮮的空氣,保證他們的世界能如他們的心靈一樣純凈如初?可怕霧霾

中國生態環境問題2015-05-09

同呼吸,共命運

)中國生態環境問題2015-05-09視頻網友總結

)中國生態環境問題2015-05-09視頻較長,一共103分鐘,有網友總結了要點如下:1.60%的PM2.5來自燃油燃煤,中國的燃煤量已經超過了全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歷史上上次出現這樣的情況,英國發生了一天死亡1.2萬人的災難。2.河北一個省燒了全世界6%的煤,鋼鐵、發電等違規排放的企業,沒得到任何的管理。3.居民家庭燒散煤,排放了接近50%的污染物。4.隨著煤資源的消耗,我們燒的煤越來越臟,再加上不像德國、日本這么處理、清洗,污染更加嚴重。5.44%的北京人開車距離在5公里以內,7%的在一公里以下,是不是能用自行車或者公共交通代步?6.全國柴油車排放了80%以上的機動車污染,大城市每天的污染高峰往往出現在晚上0點-柴油大卡車上路的高峰,而大多數柴油車的排放設備全是造假,大氣法的執法主體受利益方影響,至今是個謎7.國四標準的柴油污染物比歐盟美國高25倍,汽油標準比歐美低兩三個檔次,符合標準的油只占國內消耗量的3%。油品標準制定的“專家”大部分是石化行業的人,壟斷行業只要不滿足他的壟斷利益,就斷供、不升級油品標準。8.中國一半的油品消耗是失控的,來源不明、不達標的油品,大量通過黑渠道進入市場。9.環保部門在GDP掛帥的政府里,沒有任何的影響力,我們為了經濟的增長,要付出多大的代價?10.大量的僵尸重工業企業,產能嚴重過剩,消耗著寶貴的金融、環境資源,一半以上的省份,在十二五規劃里仍把它們列為支柱產業。11.三四線城市的“虛胖”城鎮化建設,為中國規劃了34億的人口容量,大量的重復建設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視頻網友總結

)中國生態環境問題2015-05-09你的感想???全球變暖

)中國生態環境問題2015-05-0920,21世紀中全球平均氣溫經歷了:冷→暖→冷→暖四次波動,總的來看氣溫全球氣候變暖全球氣候變暖為上升趨勢。進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氣溫明顯上升。21世紀北極平均氣溫上升了1.6℃以上。[3]全球大氣層和地表這一系統就如同一個巨大"玻璃溫室",使地表始終維持著一定的溫度,產生了適于人類和其他生物生存的環境。在這一系統中,大氣既能讓太陽輻射透過而達到地面,又能阻止地面輻射的散失,我們把大氣對地面的這種保護作用稱為大氣的溫室效應。造成溫室效應的氣體稱為"溫室氣體",它們對太陽短波輻射可見光(3.8~7.6nm,波長較短)具有高度的穿透性,而對地球反射出來的長波輻射(如紅外線)具有高度的吸收性。這些氣體有二氧化碳、甲烷、氯氟化碳、臭氧、氮的氧化物和水蒸氣等,其中與百姓關系最密切的是二氧化碳。近百年來全球的氣候正在逐漸變暖,與此同時,大氣中的溫室氣體的含量也在急劇增加。許多科學家都認為,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所造成的溫室效應的加劇是全球變暖的基本原因。

全球變暖

)中國生態環境問題2015-05-091.氣溫升高所帶來的熱能,會提供給空氣和海洋巨大的動能,從而形成大型,甚至超大型臺風、颶風、海嘯等災難。每年所遭受和面臨的災難越來越多,損失的生命和金錢數目越來越大,越來越讓人難以接受。2.氣溫升高不單會從海洋直接吸取水分,還會從陸地吸取水分,使得內陸地區大面積干旱,從而糧食減產,飼料也同樣減產。糧食和肉類食品將面臨匱乏,直接威脅國家穩定。為食物而引起的恐慌和爭斗,將不再是落后村落中才會發生的事。3.氣溫升高使得自然界食物鏈逐漸斷裂。等等好多……全球變暖帶來生態問題

)中國生態環境問題2015-05-09首先,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降水重新分布,改變了當前的世界氣候格局;其次,全球氣候變暖影響和破壞了生物鏈、食物鏈,帶來更為嚴重的自然惡果。例如,有一種候鳥,每年從澳大利亞飛到中國東北過夏天,但由于全球氣候變暖使中國東北氣溫升高,夏天延長,這種鳥離開東北的時間相應變遲,再次回到東北的時間也相應延后。結果導致這種候鳥所吃的一種害蟲泛濫成災,毀壞了大片森林。另外,有關環境的極端事件增加,比如干旱、洪水等

全球變暖一些圖片中國生態環境問題2015-05-09自然災害是指給人類生存帶來危害或損害人類生活環境的自然現象,包括干旱、洪澇、臺風、冰雹、暴雪、沙塵暴等氣象災害,火山、地震災害,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風暴潮、海嘯等海洋災害,森林草原火災和重大生物災害等自然災害中國生態環境問題2015-05-09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種類最多的國家,國家科委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自然災害綜合研究組將自然災害分為七大類:氣象災害、海洋災害、洪水災害、地質災害、地震災害、農作物生物災害和森林生物災害和森林火災自然災害

)中國生態環境問題2015-05-095·12汶川地震是于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1],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發生的8.0級地震,地震造成69227人遇難,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汶川地震,也稱2008年四川大地震,發生于北京時間(UTC+8)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14時28分04秒,震中位于中國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映秀鎮與漩口鎮交界處[2]、四川省省會成都市西北偏西方向92千米處。根據中國地震局的數據,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級達8.0Ms、矩震級達8.3Mw(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矩震級為7.9Mw),破壞地區超過10萬平方千米。地震烈度可能達到11度。地震波及大半個中國及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區。北至遼寧,東至上海,南至香港、澳門、泰國、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時,汶川大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破壞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傷亡最慘重的一次。5.12汶川地震

)中國生態環境問題2015-05-09

汶川地震

)中國生態環境問題2015-05-09

中國環境問題

)中國生態環境問題2015-05-09中國大氣環境面臨的形勢非常嚴峻,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居高不下。2011年中國二氧化硫年排放量高達1857萬噸,煙塵1159萬噸,工業粉塵1175萬噸,大氣污染仍然十分嚴重。中國大多數城市的大氣環境質量超過中國規定的標準。中國47個重點城市中,約70%以上的城市大氣環境質量達不到中國規定的二級標準;參加環境統計的338個城市中,137個城市空氣環境質量超過中國三級標準,占統計城市的40%,屬于嚴重污染型城市。大氣污染是中國第一大環境污染問題。大氣污染

)中國生態環境問題2015-05-09中國是一個干旱缺水嚴重的國家。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占全球水資源的6%,僅次于巴西、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然而,人們在科學進步的同時,依然在浪費水資源。中國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遼河、海河、淮河、黃河、松花江、珠江、長江,其中42%的水質超過3類標準(不能做飲用水源),中國有36%的城市河段為劣5類水質,喪失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水庫)和城市湖泊水質普遍較差,黃河多次出現斷流現象,75%以上的湖泊富營養化加劇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

水污染中國生態環境問題2015-05-09土地沙化中國生態環境問題2015-05-09中國國土上的荒漠化土地已占國土陸地總面積的27.3%,而且,荒漠化面積還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長。中國每年遭受的強沙塵暴天氣由50年代的5次增加到了90年代的23次。土地沙化造成了內蒙古一些地區的居民被迫遷移他鄉。[1]近些年來,生態環境相對脆弱的西北地區大規模濫挖發菜、干草和麻黃等野生中藥材的事件時有發生。據國家環保局自然保護司96年11月至97年3月調查,近幾年,每年進入內蒙古摟發菜的農民有20萬人次,1987年以來,有關省、區進入內蒙古摟發菜人員累計高達190萬人次。“摟發菜”大軍涉足的草場面積約為2.2億畝,遍布內蒙古中西部烏蘭察布市、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