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LY/T 2093-2013 防護林體系生態效益評價規程》是一項針對防護林體系建設及其生態效益評估制定的標準。該標準適用于我國各類防護林體系,包括但不限于農田防護林、水土保持林等,其主要目的是為防護林體系的生態效益提供一套科學合理的評價方法和技術規范。

根據標準內容,首先明確了防護林體系生態效益評價的基本原則和一般要求,強調了評價工作應遵循客觀性、科學性和實用性相結合的原則。接著詳細介紹了評價指標體系,這一體系涵蓋了生物多樣性保護、土壤保持、水源涵養等多個方面,每個方面又細分出具體的評價因子,如物種豐富度、土壤侵蝕量減少率等,旨在全面反映防護林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此外,《LY/T 2093-2013》還規定了數據收集與處理的方法,包括野外調查、遙感監測以及文獻資料查閱等多種手段,并給出了相應的技術路線圖。對于如何進行數據分析也有具體指導,比如使用統計分析軟件來計算各項指標值及其變化趨勢。

最后,標準提出了評價報告編寫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項目背景介紹、研究區域概況、采用的方法論說明、結果展示及討論等內容。通過這樣一套完整的流程,可以幫助相關部門或機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某一特定區域內防護林建設所帶來的正面環境影響。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行
  • 正在執行有效
  • 2013-03-15 頒布
  • 2013-07-01 實施
?正版授權
LY/T 2093-2013防護林體系生態效益評價規程_第1頁
LY/T 2093-2013防護林體系生態效益評價規程_第2頁
LY/T 2093-2013防護林體系生態效益評價規程_第3頁
LY/T 2093-2013防護林體系生態效益評價規程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20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LY/T 2093-2013防護林體系生態效益評價規程-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ICS6502001

B65..

中華人民共和國林業行業標準

LY/T2093—2013

防護林體系生態效益評價規程

Regulationsonecologicalbenefitsevaluationofprotectiveforestsystem

2013-03-15發布2013-07-01實施

國家林業局發布

LY/T2093—2013

目次

前言…………………………

范圍………………………

11

規范性引用文件…………………………

21

術語和定義………………

31

數據獲取…………………

42

防護林體系生態效益評價指標體系……………………

52

防護林體系生態效益綜合指數計算及分級……………

67

防護林體系生態效益評價流程…………

710

附錄資料性附錄防護林體系生態效益評價自然區劃說明………

A()11

附錄資料性附錄具體度量指標基準值……………

B()13

附錄資料性附錄基準值調整系數…………………

C()15

附錄資料性附錄防護林體系效益分級及變化幅度………………

D()16

附錄資料性附錄防護林體系生態效益評價流程…………………

E()17

LY/T2093—2013

前言

本標準按照給出的規則起草

GB/T1.1—2009。

本標準由北京林業大學提出

本標準由國家林業局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北京林業大學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森林生態環境與保護研究所國家林業局調

:、、

查規劃設計院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余新曉陳麗華牛健植樊登星賈國棟史宇李春平張振明宋思銘王兵

:、、、、、、、、、、

劉德晶范志平

、。

LY/T2093—2013

防護林體系生態效益評價規程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防護林體系生態效益評價的指標體系生態效益綜合指數的計算方法以及評價分級

,

方法和防護林體系生態效益評價流程

本標準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防護林體系營建區域的生態效益評價但不涉及林木資源價值

,、

林副產品和林地自身價值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

。,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

森林生態系統定位觀測指標體系

LY/T1606—2003

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規范

LY/T1721—2008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

防護林protectiveforest

為了保持水土防風固沙涵養水源調節氣候減少污染達到改善生態環境和人類生產生活條件

、、、、,、

的天然林和人工林可按其目的和效能分為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防風固沙林農田防護林草牧場

。、、、、

防護林護路護岸林海岸防護林等類型

、、。

32

.

防護林體系protectiveforestsystem

在一定的自然地理區域或一個范圍內依據地形條件土地利用狀況主要自然災害和人們生產活

,、、

動情況在當地發展生產總體規劃的基礎上結合田邊道路水利設施和居民點四旁植樹與速生豐產

,,、、,

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各林種的布局配合合理規劃配置并形成防護林的綜合體

、、,。

33

.

土壤侵蝕模數soilerosionmodulus

土壤侵蝕模數是單位時間單位面積土壤侵蝕量單位2-1-1或32-1

、,t·(km)·am·(km·a)。

34

.

有效防護面積effectiveshelteringarea

指保障林帶背風面指定防護對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