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LY/T 1840-2020 喀斯特地區植被恢復技術規程》與《LY/T 1840-2009 喀斯特石漠化地區植被恢復技術規程》相比,在內容上進行了多方面的更新和調整,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標準名稱從“喀斯特石漠化地區”變更為“喀斯特地區”,擴大了標準的應用范圍,不僅限于石漠化區域,而是涵蓋了整個喀斯特地貌類型中的植被恢復工作。
-
對于適用對象的定義更加明確具體。新版本中對不同類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征及其所面臨的主要生態問題進行了詳細描述,并針對這些特點提出了相應的植被恢復策略。
-
強調了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重要性。除了繼續關注如何通過植樹造林等措施來改善土壤侵蝕、增加生物多樣性外,《LY/T 1840-2020》還特別提到了提升水土保持能力、增強碳匯功能等內容,反映了當前環境保護領域對于生態系統綜合效益日益增長的關注度。
-
技術方法有所創新與發展。新版標準結合近年來國內外在喀斯特地區植被重建領域的研究成果及實踐經驗,引入了一些新的技術和理念,比如基于自然解決方案(NbS)的方法論應用、利用鄉土植物進行生態修復等,以提高植被恢復效果的同時減少對外來物種依賴。
-
加強了監測評估體系構建。為了確保植被恢復項目的長期有效性和可持續性,《LY/T 1840-2020》增加了關于項目實施前后環境狀況對比分析的要求,并建議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監測指標體系,以便于定期跟蹤評價植被恢復成效。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行
- 正在執行有效
- 2020-03-30 頒布
- 2020-10-01 實施



文檔簡介
ICS6502040
B65..
中華人民共和國林業行業標準
LY/T1840—2020
代替
LY/T1840—2009
喀斯特地區植被恢復技術規程
Technologyregulationsofvegetationrestorationinkarstzone
2020-03-30發布2020-10-01實施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
LY/T1840—2020
前言
本標準按照給出的規則起草
GB/T1.1—2009。
本標準代替喀斯特石漠化地區植被恢復技術規程除編輯性修改外主要技
LY/T1840—2009《》。
術變化如下
:
修改了標準的適用范圍見第章年版的第章
———(1,20091);
修改了規范性引用文件見第章年版的第章
———(2,20092);
修改了喀斯特定義見年版的
———(3.1,20093.1);
修改了植被恢復原則見第章年版的第章
———(5,20095);
修改了種子使用原則見年版的
———(7.3.1,20097.3.1);
修改了苗木質量要求見年版的
———(7.3.2,20097.3.2);
修改了造林密度見年版的
———(7.6,20097.6);
刪除了設施林業和集約經濟林有關內容見年版
———(20097.9.4);
增加了喀斯特石漠化地區人工造林參考物種中的參考物種見附錄年版的附錄
———“”(C,2009C);
增加了喀斯特石漠化地區人工造林參考物種拉丁文中的參考物種的拉丁文見附錄
———“”(D,
年版的附錄
2009D)。
本標準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提出
。
本標準由全國防沙治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SAC/TC365)。
本標準負責起草單位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華南農業大學貴州省林業科學研
:、、
究院普定縣林業技術推廣站廣州市綠化公司
、、。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李生姚小華吳永彬任華東薛亮王佳沈海岑戴曉勇張顯松鄭丕煌
:、、、、、、、、、、
黃頌誼
。
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
———LY/T1840—2009。
Ⅰ
LY/T1840—2020
喀斯特地區植被恢復技術規程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我國喀斯特地區植被恢復相關的土地石漠化的定義分類與分級植被恢復原則植
、、、
被恢復方式人工造林封山育林檢查驗收及技術檔案建立等內容和有關要求
、、、。
本標準適用于我國熱帶亞熱帶喀斯特地區石漠化土地的植被恢復
、。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
。,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
林木種子檢驗規程
GB2772
主要造林樹種苗木質量分級
GB6000
林木種子質量分級
GB7908
封山沙育林技術規程
GB/T15163()
造林技術規程
GB/T15776
生態公益林建設所有部分
GB/T18337()
石漠化山地經濟林營造技術規程
LY/T2829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
31
.
喀斯特karst
巖溶
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于碳酸鹽巖等可溶性巖石導致的巖石溶解作用及其產生的地貌
(CO2)
統稱
。
32
.
石漠化rockydesertification
在我國熱帶亞熱帶濕潤和半濕潤地區喀斯特發育的自然背景下由于自然和人為活動的干擾地
、,,
表植被遭受破壞造成土壤嚴重侵蝕基巖大面積裸露砂礫堆積土地生產力衰退甚至喪失地表呈現
,,,,,
荒漠化景觀的土地退化乃至消失的現象
。
33
.
石漠化率rockdesertificationrate
在單位面積內無植被覆蓋的地表巖石面積所占的比例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