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2020年中考語文試題評析_第1頁
陜西省2020年中考語文試題評析_第2頁
陜西省2020年中考語文試題評析_第3頁
陜西省2020年中考語文試題評析_第4頁
陜西省2020年中考語文試題評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鮮出爐】借試題“立德樹人”,唱響中國精神——陜西省2020年中考語文試題評析借試題“立德樹人”,唱響中國精神——陜西省2020年中考語文試題評析

陜西省2020年中考語文試題,從整體看,題型穩定,考查全面,個別試題能力層級有提升,但考查的都是學生平素語文學習的基本功。一、立足新形勢,凸現“立德樹人”理念回望2019年世界局勢,多國動蕩,東西方貿易摩擦,齟齬不斷。在亂與治較量正激烈之時,迎來了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力量!我們展現了無以倫比的民族凝聚力和制度的優越性。抗疫,使國人忽然覺醒,意識到生活在中國,做中國老百姓是非常幸福的。疫情期間的點點滴滴,凝集成特殊時期的國家記憶,這對正處在拔節成長階段的青少年而言,也是一套特殊的成長教材,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宏大的成長主題。我們的教育核心任務是“立德樹人”,“立德”,立什么德,“民德”“人德”“身德”。“民德”指向熱愛祖國,“人德”,指向關心社會,“身德”,指向完善個人。樹什么人?首先是心懷“國人”,其次是情系“家人”,三是身修“個人”。陜西省中考試題立足“國際形勢”“疫情”的大視野大背景下,借試題“立德樹人”,唱響中國精神。例一:“積累與運用”板塊的第3小題(選詞填空題)所用語句充分體現“立德樹人”理念。(1)白衣天使們的臨危不懼、義無反顧、勇往直前、舍己救人,

(闡釋闡明

詮釋)了醫務工作者的責任與擔當,堅守與堅韌。(2)在大中小學,

(循序漸進

循循善誘

因地制宜)、螺旋上升地開設思想政治課。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例二:“積累與運用”板塊的第5小題(綜合語段)材料引導學生了解“文化認同”這一概念,關注和思考“文化”“民族”“國家”的內在關系。這對青少年形成正確的思想價值觀起到潤物無聲的作用。①文化認同是個人認為自己歸屬于某一文化或民族群體的感覺,是人的社會屬性的表現形式。②本質上說,文化認同是對某一文化的信仰、價值觀、道德規范和社會實踐等方面的認同。③文化認同是國家認同的基礎,是國家向心力的動力和源泉,是維系整個民族、國家群體的精神支柱。④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前提是文化認同、國家認同,⑤如果沒有文化認同,就無法形成民族認同、國家認同,更無法形成文化自信。例三:“積累與運用”板塊的第6小題名著閱讀,考查了古典小說《西游記》,(1)小說中白龍馬在取經過程中表現出哪些優秀品質?請簡要概括。白龍馬代表的堅韌、吃苦、勤勉精神,不正是我們需要的品質嗎。例四:“綜合性學習”——“找尋語文課本里的中國”各個活動的安排設計都充分體現了試題的“立德樹人”價值引領。【活動一:尋精神】柳青《創業史》。展示的新中國農民團結互助、艱苦創業的精神仍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試題大力弘揚“團結互助”“艱苦創業”新時代的創業者精神。【活動二:尋禮儀】文段(“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引發同學們對“師生在校園如何相處”進行討論。題目借助課內文言文《送東陽馬生序》的一個場景描寫,創設情境,既隱含“尊師重教”話題,又關注新時代背景下的更豐富的人際交往口語交際禮儀和能力,“立人德”。【活動三:尋文化】引領學生重視優秀的古詩文和傳統文化,文化滋養人生。【活動四:尋品格】仿寫語句,贊頌鄧稼先這樣的“品行純正”中國男兒,將功勛人物個人的品格與國家、民族氣節融合,立意高遠。例五:作文。“以《合唱》為題目,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試題隱含“敬業、民主、友善、和諧、平等”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正能量,典型的培育學生“身德”。二、選材凸現了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站在2019-2020這個時間節點上,我們看到,全球500強的中國企業數首次超過美國企業;全球獨角獸中的中國公司也首次超越美國;5G首次開放商用;科創板開板;企業在科研上的投入增加;華為推出了自主研發的操作系統“鴻蒙”……這一項項突破,讓我們看到了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陜西2020年中考試題非連續文本選材“長征五號B”“太空艙”,也充分體現了這些特點。例一:【材料一】……美國專業網站NASASpaceflight網站報道稱,此次發射是中國未來載人航天計劃的重要里程碑。該網站對新一代太空艙做了詳細介紹,稱中國的研發團隊使用了新材料和新結構使太空艙的隔熱能力比神舟飛船大了三到四倍……例二:大閱讀《黃河一掬》(余光中散文),“我的手終于伸進黃河,一剎那熱血觸到了黃河的體溫。這一瞬我等了幾十年了。”“從《詩經》到劉鶚,哪一句不是黃河奶出來的,黃河斷流,就等于中國斷奶。”“去機場,我就穿著泥鞋登機,回到高雄,才把泥土刮盡,珍藏在一只名片盒里。”“從此每到深夜,書房里就傳出隱隱的水聲。”作者細細密密的文字濃濃稠稠的情感,低低呢喃的是訴不盡的我中華民族獨有的鄉愁和家國情懷,是中國精神和中國價值的體現。例三:文言文材料選自《明史●鄭和傳》,命題者主要選取了鄭和下西洋多次往返的史實,側重突出“為明初盛事云”,這體現出明晰的中國力量。三、試題“新”“活”“巧”,凸現能力考查,注重過程。也引領師生重新認識生命、生存、生活。變化一:今年考題最大的變化來自古詩賞析。以往的詩歌賞析大多為律詩或絕句,篇幅短小精悍,內容體現憂民愛國、詠史懷古、友誼送別、邊塞征戰、山水田園,今年一首被認為是愛情詩的作品《關雎》成為考材,令人意外。試題考查點也充分體現能力立意,21題“詩中的女子,為何會讓君子‘寤寐思服’?請用自己的話概括。”題目考點新穎,情感態度價值觀引領上也充分體現整卷的“立德樹人”精神。22題“本詩起句運用‘興’的手法托物寄意。請從學過的其他詩文中選取一例,并加以賞析。”試題靈活度非常大,既考查知識的運用能力,也考查積累和知識覆蓋面。其實只要學生能夠從“律詩”“絕句”中跳出來,從“沒有復習”的心理恐慌中冷靜下來,靜心研讀,一定可以運用平素養成的學習能力“舉一反三”。這道試題一舉打破“愛情詩”不入陜西考場的先例,讓青春年華的少男少女正面感受青春的美好,人類情感的美好,是有積極意義的。孔子評價《關雎》說“哀而不傷,樂而不淫”。《詩經》是儒家經典,儒家認為“夫婦,人倫之始”。如果沒有了美好的婚姻,就不會有美好的人倫。“詩三百”中,《關雎》是第一首,它絕不僅僅歌頌美好的愛情,更充分顯示儒家的思想:提倡人們有理想的婚姻,建立一個美好人倫的社會,完善每個人的人格。命題老師通過這道試題引領一線教學“重視古詩文”“重視傳統文化”,不因禁忌或理解膚淺忽視經典,也督促一線老師教學時重視學生的基本文化素養、文化常識的培養,例如“賦比興”“重章疊句”手法等,將“積累”與“遷移運用能力”培養并重。這道試題也引領師生重新認識生命、生存、生活,開啟認識社會、認知自我的新紀元。變化二:關注新教材。關注新政策。中央《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中明確指出“穩步推進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省級統一命題,堅持以《課程標準》為命題依據",今年是統編教材在全國統一使用的第一屆學生參加中考,而新教材是國家精神國家意志的體現。陜西中考試題在關注新教材關注新政策方面也有體現。例一:“積累與運用”板塊第4題古詩文默寫中對《滿江紅小住京華》《紀念白求恩》《回延安》的考查體現了“課標意識”“新教材意識”。例二:“綜合性學習活動”【活動三尋文化】通過讀取表格信息,得出七、八、九年級“古詩文”在教材中占比超過百分之五十,八年級接近百分之六十的結論。因學生思考而得出的這一結論,更能令學生信服,也能影響師生在今后的學習中重視優秀的古詩文學習,注重日積月累的過程,也巧妙地落實了習近平總書記說的“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應該把這些經典嵌在學生的腦子里,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例三:作文《合唱》。這道作文題沒有審題障礙,視角廣闊,內涵豐富,既可陽春白雪高大上立意,也可小角度真情實感娓娓道來,學生有話可說,有情可訴。筆者問詢部分考生和教師,好幾人答道“今年中國防疫就是一首大合唱”,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團結協作、共克時艱,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大視野、大情懷、大擔當,這種無形地價值觀信息提取積極有效地引領學生把國家昌盛、人民安康放在心上的理想追求令人欣慰。期待一大批考場佳作的出現。今年提取句子主干“②本質上說,文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