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6609.2-2009 氧化鋁化學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測定方法 第2部分:300℃和1000℃質量損失的測定》相較于《GB/T 6609.1-2004, GB/T 6609.2-2004》,在內容上進行了若干調整。這些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新標準對實驗條件做了更詳細的說明,包括溫度控制精度、加熱速率等參數的具體要求,以確保不同實驗室間結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其次,在樣品準備階段,對于取樣量以及如何處理樣品有了更加明確的規定,旨在減少因樣品差異導致的測量誤差。

再者,關于測試過程中使用的設備與儀器,《GB/T 6609.2-2009》版本中增加了對天平精度的要求,并且指定了使用何種類型的坩堝進行試驗,這有助于提高測試數據的準確性。

此外,該版本還更新了計算公式,用于從實驗所得數據中準確計算出300℃和1000℃下的質量損失百分比。同時,新增了對于異常值處理的原則指導,當出現明顯偏離正常范圍的結果時應如何判斷及處理。

最后,新版標準加強了安全操作規程方面的描述,強調了在整個實驗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項,保障操作人員健康與安全的同時也保證了實驗過程的順利進行。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標準代替,建議下載現行標準GB/T 6609.2-2022
  • 2009-04-15 頒布
  • 2010-02-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T 6609.2-2009氧化鋁化學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測定方法第2部分:300 ℃和1000 ℃質量損失的測定_第1頁
GB/T 6609.2-2009氧化鋁化學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測定方法第2部分:300 ℃和1000 ℃質量損失的測定_第2頁
GB/T 6609.2-2009氧化鋁化學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測定方法第2部分:300 ℃和1000 ℃質量損失的測定_第3頁
GB/T 6609.2-2009氧化鋁化學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測定方法第2部分:300 ℃和1000 ℃質量損失的測定_第4頁

文檔簡介

犐犆犛71.100.10

犎1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犌犅/犜6609.2—2009

代替GB/T6609.1—2004,GB/T6609.2—2004

氧化鋁化學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測定方法

第2部分:300℃和1000℃質量損失的測定

犆犺犲犿犻犮犪犾犪狀犪犾狔狊犻狊犿犲狋犺狅犱狊犪狀犱犱犲狋犲狉犿犻狀犪狋犻狅狀狅犳狆犺狔狊犻犮犪犾狆犲狉犳狅狉犿犪狀犮犲狅犳

犪犾狌犿犻狀犻狌犿犺狔犱狉狅狓犻犱犲—犘犪狉狋2:犇犲狋犲狉犿犻狀犪狋犻狅狀狅犳犾狅狊狊狅犳

犿犪狊狊犪狋300℃犪狀犱1000℃

(ISO806:2004,Aluminiumoxideusedfortheproductionofprimarily

aluminium—Determinationoflossofmassat300℃and1000℃,MOD)

20090415發布20100201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發布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犌犅/犜6609.2—2009

前言

GB/T6609《氧化鋁化學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測定方法》共分為37部分:

———第1部分: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測定微量元素含量;

———第2部分:300℃和1000℃質量損失的測定;

———第3部分:鉬藍光度法測定二氧化硅含量;

———第4部分:鄰二氮雜菲光度法測定三氧化二鐵含量;

———第5部分:氧化鈉含量的測定;

———第6部分:火焰光度法測定氧化鉀含量;

———第7部分:二安替吡啉甲烷光度法測定二氧化鈦含量;

———第8部分:二苯基碳酰二肼光度法測定三氧化二鉻含量;

———第9部分:新亞銅靈光度法測定氧化銅含量;

———第10部分:苯甲酰苯基羥胺萃取光度法測定五氧化二釩含量;

———第11部分: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一氧化錳含量;

———第12部分: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氧化鋅含量;

———第13部分: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氧化鈣含量;

———第14部分:鑭茜素絡合酮分光光度法測定氟含量;

———第15部分:硫氰酸鐵光度法測定氯含量;

———第16部分:姜黃素分光光度法測定三氧化二硼含量;

———第17部分:鉬藍分光光度法測定五氧化二磷含量;

———第18部分:N,N二甲基對苯二胺分光光度法測定硫酸根含量;

———第19部分: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氧化鋰含量;

———第20部分: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氧化鎂含量;

———第21部分:丁基羅丹明B分光光度法測定三氧化二鎵含量;

———第22部分:取樣;

———第23部分:試樣的制備和貯存;

———第24部分:安息角的測定;

———第25部分:松裝密度的測定;

———第26部分:有效密度的測定比重瓶法;

———第27部分:粒度分析篩分法;

———第28部分:小于60μm的細粉末粒度分布的測定濕篩法;

———第29部分:吸附指數的測定;

———第30部分:X射線熒光光譜法測定微量元素含量;

———第31部分:流動角的測定;

———第32部分:α三氧化二鋁含量的測定X射線衍射法;

———第33部分:磨損指數的測定;

———第34部分:三氧化二鋁含量的計算方法;

———第35部分:比表面積的測定氮吸附法;

———第36部分:流動時間的測定;

———第37部分:粒度小于20μm顆粒含量的測定。

犌犅/犜6609.2—2009

本部分為GB/T6609的第2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ISO806:2004《用于生產鋁的氧化鋁———300℃和1000℃質量損失的測定》。

本部分修改采用ISO806:2004時,刪除了其前言、引言和引用文件。為方便對照,在附錄B中列出

了本部分的章條和對應的ISO806:2004章條的對照表。

本部分代替GB/T6609.1—2004《氧化鋁化學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測定方法重量法測定水分》

和GB/T6609.2—2004《氧化鋁化學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測定方法重量法測定灼燒失量》。

本部分與GB/T6609.1—2004和GB/T6609.2—2004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增加了“試劑”、“檢驗報告”、“儀器分析”三章;

———內容上與ISO806:2004相對應。

本部分的附錄A為規范性附錄,附錄B為資料性附錄。

本部分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提出。

本部分由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本部分負責起草單位: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鄭州研究院、中國有色金屬工業標準計量質量研

究所。

本部分參加起草單位: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石磊、席歡、薛寧、都紅濤、田蕊。

本部分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GB/T6609.1—1986、GB/T6609.1—2004;

———GB/T6609.2—1986、GB/T6609.2—2004。

犌犅/犜6609.2—2009

氧化鋁化學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測定方法

第2部分:300℃和1000℃質量損失的測定

1范圍

GB/T6609的本部分規定了氧化鋁在300℃和1000℃下質量損失的測定方法。依照慣例,用水

分(MOI)表示300℃的質量損失,用灼減(LOI)表示1000℃的質量損失。

本部分適用于焙燒的氧化鋁中質量損失的測定。300℃質量損失的測定范圍:0.2%~5%;

1000℃質量損失的測定范圍:0.1%~2%。

本部分規定在測量樣品MOI和LOI值時,需提供測量結果的原始數據。為了提高樣品的分析精

密度,樣品應該在分析前進行空氣平衡,空氣平衡能顯著影響MOI和LOI的測量結果。空氣平衡的步

驟和造成的影響見附錄A。

本部分還將涉及到儀器分析方法。

2方法原理

將氧化鋁樣品置于300℃±10℃烘干2h,根據質量損失計算水分(MOI)。然后將樣品置于

1000℃±10℃灼燒2h,根據質量損失計算灼減(LOI)。

3試劑

警告:由于存在爆炸的危險,禁止在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