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記錄學原理》復習題及參考答案一、單選題1.對某城市工業公司未安裝設備進行普查,總體單位是(B)。A.工業公司所有未安裝設備B.工業公司每一臺未安裝設備C.每個工業公司的未安裝設備D.每一個工業公司2.標志是說明總體單位特性的名稱(A)。A.它分為品質標志和數量標志兩類B.品質標志具標志值C.數量指標具有標志值D.品質標志和數量標志都具有標志值3.某市工業公司2023年生產經營成果年報呈報時間規定在2023年1月31日,則調查期限為(B)A.1日B.1個月C.1年D.1年零1個月4.全社會零售商品總額屬于(C)。A.數量標志B.品質標志C.數量指標D.質量指標5.工業公司的設備臺數、產品產值是(D)。A.連續變量B.離散變量C.前者是連續變量,后者是離散變量D.前者是離散變量,后者是連續變量6.下列調查中,調查單位與填報單位一致的是(D).。A.公司設備調查B.人口普查C.農村耕地調查D.工業公司現狀調查7.對一批商品進行質量檢查,最適宜采用的方法是(B)。A.全面調查B.抽樣調查C.典型調查D.重點調查8.記錄調查是進行資料整理和分析的(B)。A.中間環節B.基礎環節C.最終環節D.必要補充9.抽樣調查與重點調查的重要區別是(D)。A.作用不同B.組織方式不同C.靈活限度不同D.選取調查單位的方法不同10.下列調查屬于不連續調查的是(A)。A.每月記錄商品庫存額B.每旬記錄產品道題C.每月記錄商品銷售額D.每季記錄進出口貿易額11.全面調查與非全面調查的劃分是以(C)。A.時間是否連續來劃分的B.最后取得的資料是否全面來劃分的C.調核對象所涉及的單位是否完全來劃分的D.調查組織規模的大小來劃分的12.下列分組中哪個是按品質標志分組(B)。A.公司按年生產能力分組B.產品按品種分組C.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組D.人口按年齡分組13.簡樸分組和復合分組的區別在于(B)。A.選擇的分組標志性質不同B.選擇的分組標志多少不同C.組數的多少不同D.組距的大小不同14.在組距分組時,對于連續型變量,相鄰兩組的組限(A)。A.必須是重疊的B.必須是間斷的C.可以是重疊的,也可以是間斷的D.必須取整數15.有一個學生考試成績為70分,在記錄分組中,這個變量值應歸入(B)。A.60—70分這一組B.70—80分這一組C.60—70或70—80兩組都可以D.作為上限的那一組16.由反映總體各單位數量特性的標志值匯總得出的指標是(B)。A.總體單位總量B.總體標志總量C.質量指標D.相對指標17.反映社會經濟現象發展總規模、總水平的綜合指標是(B)。A.質量指標B.總量指標C.相對指標D.平均指標18.反映不同總體中同類指標對比的相對指標是(B)。A.結構相對指標B.比較相對指標C.強度相對指標D.計劃完畢限度相對指標19.在什么條件下,簡樸算術平均數和加權算術平均數計算結果相同(B)。A.權數不等B.權數相等C.變量值相同D.變量值不同20.權數對算術平均數的影響作用,實質上取決于(A)。A.作為權數的各組單位數占總體單位數比重的大小B.各組標志值占總體標志總量比重的大小C.標志值自身的大小D.標志值數量的多少21.計算結構相對時,總體各部分數值與總體數值對比求得的比重之和(C)。A.小于100%B.大于100%C.等于100%D.小于或大于100%22.相對指標數值的表現形式有(D)。A.無名數B.實物單位與貨幣單位C.有名數D.無名數或有名數23.下列相對指標中,屬于不同時期對比的指標有(B)。A.結構相對指標B.動態相對指標C.比較相對指標D.強度相對指標24.按照計劃,今年產量比上年增長30%,實際比計劃少完畢10%,同上年比今年產量實際增長限度為(D)。A.75%B.40%C.13%D.17%25.某廠2023年完畢產值2023萬元,2023年計劃增長10%,實際完畢2310萬元,超額完畢計劃(B)。A.5.5%B.5%C.115.5%D.15.5%26.甲、乙兩數列的平均數分別為100和14.5,它們的標準差為12.8和3.7,則(A)。A.甲數列平均數的代表性高于乙數列B.乙數列平均數的代表性高于甲數列C.兩數列平均數的代表性相同D.兩數列平均數的代表性無法比較27.對某種連續生產的產品進行質量檢查,規定每隔一小時抽出10分鐘的產品進行檢查,這種抽查方式是(C)。A.簡樸隨機抽樣B.類型抽樣C.等距抽樣D.整群抽樣28.抽樣平均誤差是(A)。A.抽樣指標的標準差B.總體參數的標準差C.樣本變量的函數D.總體變量的函數29.對甲乙兩個工廠工人平均工資進行純隨機不反復抽樣調查,調查的工人數同樣,兩工廠工資方差相同,但甲廠工人總數比乙廠工人總數多一倍,則抽樣平均誤差(A).A.甲廠比乙廠大B.乙廠比甲廠大C.兩個工廠同樣大D.無法擬定30.在簡樸隨機反復條件下,當抽樣平均誤差縮小為本來的1/2時,則樣本單位數為本來的(C)。A.2倍B.3倍C.4倍D.1/4倍31.反映抽樣指標與總體指標之間的平均誤差限度的指標是(C)。A.平均數離差B.概率度C.抽樣平均誤差D.抽樣極限誤差32.在一定的抽樣平均誤差條件下(A)。A.擴大極限誤差范圍,可以提高推斷的可靠限度B.擴大極限誤差范圍,會減少推斷的可靠限度C.縮小極限誤差范圍,可以提高推斷的可靠限度D.縮小極限誤差范圍,不改變推斷的可靠限度33.反映抽樣指標與總體指標之間抽樣誤差也許范圍的指標是(B)。A.抽樣平均誤差B.抽樣極限誤差C.抽樣誤差系數D.概率度。34.按隨機原則直接從總體N個單位中抽取n個單位作為樣本,這種抽樣組織形式(A)A.簡樸隨機抽樣B.類型抽樣C.等距抽樣D.整群抽樣35.記錄指數按指數化指標的性質不同,可分為(B)。A.總指數和個體指數B.數量指標指數和質量指標指數C.平均數指數和平均指標指數D.綜合指數和平均數指36.編制總指數的兩種形式是(B)。A.數量指標指數和質量指標指數B.綜合指數和平均數指數C.算術平均數指數和調和平均數指數D.定基指數和環比指數37.銷售價格綜合指數表達(C)A.綜合反映多種商品銷售量變動限度B.綜合反映多種商品銷售額變動限度C.報告期銷售的商品,其價格綜合變動的限度D.基期銷售的商品,其價格綜合變動限度38.在銷售量綜合指數中,—表達(B)A.商品價格變動引起銷售額變動的絕對額B.價格不變的情況下,銷售量變動引起銷售額變動的絕對額C.價格不變的情況下,銷售量變動的絕對額D.銷售量和價格變動引起銷售額變動的絕對額39.加權算術平均數指數變形為綜合指數時,其特定的權數是(D)。A.q1p1B.q0p1C.q1p0D.q0p40.加權調和平均數指數變形為綜合指數時,其特定的權數是(A)。A.q1p1B.q0p1C.q1p0D.q0p41.某公司的職工工資水平比上年提高5%,職工人數增長2%,則公司工資總額增長(B)。A.10%B.7.1%C.7%D.11%42.根據時期數列計算序時平均數應采用(C)A.幾何平均法B.加權算術平均法C.簡樸算術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43.數列中各項數值可以直接相加的時間數列是(B)。A.時點數列B.時期數列C.平均指標動態數列D.相對指標動態數列44.間隔相等的時點數列計算序時平均數應采用(D)A.幾何平均法B.加權算術平均法C.簡樸算術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45.已知某公司1月、2月、3月、4月的平均職工人數分別為190人、195人、193人和201人。則該公司一季度的平均職工人數的計算方法為(B)。A.(190+195+193+201)/4B.(190+195+193)/3C.(190/2+195+193+201/2)/4-1D.(190/2+195+193+201/2)/446.下列數列中哪一個屬于動態數列(D)。A.學生按學習成績分組形成的數列B.工業公司按地區分組形成的數列C.職工按工資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數列D.出口額準時間先后順序排列形成的數47.已知各期環比增長速度為2%、5%、8%和7%,則相應的定基增長速度的計算方法為(A)。A.(102%×105%×108%×107%)—100%B.102%×105%×108%×107%C.2%×5%×8%×7%D.(2%×5%×8%×7%)—100%48.說明現象在較長時間內發展的總速度指標是(D)。A.發展速度B.增長速度C.環比發展速度D.定基發展速49.假如變量X和變量Y之間的相關系數為1,說明兩變量之間存在(C)。A.薄弱相關關系B.顯著相關關系C.完全相關關系D.沒有相關關系50.相關系數的取值范圍是(C)。A.0≦r≦1B.-1<r<1C.-1≦r≦1D.-1≦r二、多選題1.在工業普查中,(BCE)。A.工業公司總數是記錄總體B.每一個工業公司是總體單位C.固定資產總額是記錄指標D.公司設備臺數是連續變量E.公司職工人數是離散變量2.抽樣調查與重點調查的共同點是(AB)。A.兩者都是非全面調查B.兩者選取單位都不受主觀因素的影響C.兩者都按隨機原則選取單位D.兩者都按非隨機原則選取單位E.兩者都可以用來推斷總體指標3.在組距數列中,組中值(ABDE)。A.上限和下限之間的中點數值B.用來代表各組標志值的平均水平C.在開放式分組中無法擬定D.就是組平均數E.在開放式分組中,可以參照相鄰組的組距來擬定4.以下屬于離散變量的有(BE)。A.進口的糧食數量B.洗衣機臺數C.每千人醫院床位數D.人均糧食產量E.城鄉集市個數5.下列各項中,屬于連續型應是的有(ACD)。A.基本建設投資額B.島嶼個數C.國民生產總值中三次產業比例D.居民生活費用人格指數E.就業人口數6.要了解某地區的就業情況(ABE)。A.所有成年人是研究的總體B.成年人口總數是記錄指標C.成年人口就業率是記錄標志D.反映每個人特性的職業是數量指標E.某人職業是教師是標志表現7.在對工業公司生產設備的調查中,(BCE)。A.所有工業公司是調核對象B.工業公司的所有生產設備是調核對象C.每臺生產設備是調查單位D.每臺生產設備是填報單位E.每個工業公司是填報單位8.制定記錄調查方案,應擬定(ABCE)。A.調查目的和調核對象B.調查單位和填報單位C.調查項目和調查表D.調查資料的使用范圍E.調查的時間和時限9.抽樣調查方式的優越性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BCDE)。A.全面性B.經濟性C.時效性D.準確性E.靈活性10.調查單位是(CE)A.需要凋查的總體B.需要調查的總體單位負責人C.調查項目的承擔者D.負責報告調查結果的單位E.調核對象所包含的具體單位11.重點調查的特點涉及(ACD)。A.重點調查是一種非全面調查B.重點單位需要隨著所調查的對象的改變而改變C.其重要目的是要了解調核對象的基本情況D.重點單位的某一重要標志值總量占總體標志總量的絕大比重E.重點單位的選擇帶有主觀因素12.記錄分組是(ACD)。A.在記錄總體內進行的一種定性分類B.在記錄總體內進行的一種定量分類C.將同一總體區分為不同性質的組D.把總體劃分為一個個性質不同的、范圍更小的總體E.將不同的總體劃分為性質不同的組13.對連續變量與離散變量,組限的劃分在技術上有不同規定,假如對公司按工人人數分組,對的的方法應是(ACE)。A.300人以下,300~500人B.300人以下,300~500人(不含300.C.300人以下,301~500人D.300人以下,310~500人E.299人以下,300~499人14.在次數分派數列中(CD)。A.總次數一定,頻數和頻率成反比B.各組的頻數之和等于100C.各組頻率大于0,頻率之和等于1D.頻率越小,則該組的標志值所起的作用越小E.頻率表白各組標志值對總體的相對作用限度15.下列數列屬于(BCDE)按生產計劃完畢限度分組(%)公司數80-9090-100100-11015305合計50A.品質分派數列B.變量分派數列C.組距式變量分派數列D.等距變量分派數列E.次數分派數列16.下列指標中強度相對指標是(ABCD)。A.人口密度B.平均每人占有糧食產量C.人口自然增長率D.人均國內生產總值E.生產工人勞動生產率17.下列是某地區經濟發展數據指標,其中屬于相對指標的是(ABCDE)。A.人口男女性別比例為1.03:1B.人口出生率為14.3%C.糧食平均畝產量為500斤D.工業產值計劃完畢限度113%E.人均國內生產總值4500元18.加權算術平均數的大小愛哪些因素的影響(ABC)。A.各組頻率和頻數的影響B.各組標志值大小的影響C.各級標志值和權數的共同影響D.只受各組標志值大小的影響E.只受權數大小的影響19.位置平均數是指(DE)。A.算術平均數B.調和平均數C.幾何平均數D.眾數E.中位數20.在什么條件下,加權算術平均數等于簡樸算術平均數(ADE).A.各組次數相等B.各組變量值不等C.變量數列為組距數列D.各組次數都是1E.各組次數占總次數的比重相等21.標志變異指標可以(ABCDE)。A.反映社會經濟活動過程的均衡性B.說明變量的離中趨勢C.測定集中趨勢指標的代表性D.衡量平均數代表性的大小E.表白生產過程的節奏性22.下列與變量計量單位相同的標志變異指標有(ACE)。A.標準差B.標準差系數C.平均差D.平均差系數E.全距23.在抽樣推斷中(ACD)A.抽樣指標的數值不是唯一的B.總體指標是一個隨機變量C.也許抽取許多個樣本D.記錄量是樣本變量的函數E.全及指標又稱為記錄量24.從全及總體中抽取樣本單位的方法有(BC)。A.簡樸隨機抽樣B.反復抽樣C.不反復抽樣D.概率抽樣E.非概率抽樣25.簡樸隨機抽樣(ACDE)A.合用于總體各單位呈均勻分布的總體B.合用于總體各單位標志變異較大的總體C.在抽樣之前規定對總體各單位加以編號D.最符合隨機原則E.是各種抽樣組織形式中最基本最簡樸的一種形式26.影響抽樣誤差的影響有(ABCD)。A.抽樣調查的組織形式B.抽取樣本單位的方法C.總體被研究標志的變異限度D.抽取樣本單位數的多少E.總體被研究標志的屬性27.抽樣估計中的抽樣誤差(ACE)。A.是不可避免產生的B.是可以通過改善調查方式來消除的C.是可以事先計算出來的D.只能在調查結束后才干計算的E.其大小是也許控制的28.總體參數區間估計必須具有的三個要素是(BDE)。A.樣本單位數B.樣本指標C.全及指標D.抽樣誤差范圍E.抽樣估計的置信度29.用抽樣指標估計總體指標,所謂優良估計的標準有(BCD)。A.客觀性B.無偏性C.一致性D.有效性E.優良性30.抽樣推斷中,樣本容量的多少取決于(ABCE)。A.總體標準差的大小B.允許誤差的大小C.抽樣估計的把握限度D.總體參數的大小E.抽樣方法和組織形式31.要增大抽樣估計的概率保證限度,可采用的方法有(ACE)。A.增長樣本容量B.縮小抽樣誤差范圍C.擴大抽樣誤差范圍D.提高估計精度E.減少估計精度32.在抽樣平均誤差一定的條件下(AD)。A.擴大極限誤差的范圍,可以提高推斷的可靠限度B.縮小極限誤差的范圍,可以提高推斷的可靠限度C.擴大極限誤差的范圍,只能減少推斷的可靠限度D.縮小極限誤差的范圍,只能減少推斷的可靠限度E.擴大或縮小極限誤差范圍與推斷的可靠限度無關33.編制綜合指數的原則是(AD)。A.質量指標指數以報告期的數量指標作為同度量因素B.質量指標指數以基期的數量指標作為同度量因素C.數量指標指數以基期的數量指標作為同度量D.數量指標指數以基期質量指標作為同度因素E.數量指標指數以報告期的數量指標作為同度因素34.指數的作用是(ABE)A.綜合反映復雜現象總體數量上的變動情況B.分析現象總體變動中受各個因素變動的影響C.反映現象總體各單位變量分布的集中趨勢D.反映現象總體的總規模水平E.運用指數數列分析現象的發展趨勢35.下列屬于數量指標指數的有(ACD)。A.商品零售額指數B.勞動生產率指數C.職工人數指數D.產品產量指數E.產品單位成本指數36.編制總指數的方法有(AB)A.綜合指數B.平均指數C.質量指標指數D.數量指標指數E.平均指標指數37.加權算術平均數指數是一種(BCD)A.綜合指數B.總指數C.平均指數D.個體指數加權平均數E.質量指標指數38.下列哪些是序時平均數(ABDE)。A.一季度平均每月的職工人數B.某產品產量某年各月的平均增長量C.某公司職工第四季度人均產值D.某商場職工某年月平均人均銷售額E.某地區近幾年出口商品貿易額平均增長速度39.時點指標的特點有(BE).A.可以連續計數B.只能間斷計數C.數值的大小與時間長期有關D.數值可以直接相加E.數值不能直接相加40.時期指標的特點是指標的數值,(ADE)。A.可以連續計數B.與時間長短無關C.只能間斷計數D.可以直接相加E.與時間長短有關41.下面哪幾項是時期數列(BC)A.我國近幾年來的耕地總面積B.我國歷年新增人口數C.我國歷年圖書出版量D.我國歷年黃金儲備E.某地區國有公司歷年資金利稅率42.下面哪些現象側重于用幾何平均法計算平均發展速度(BDE)。A.基本建設投資額B.商品銷售量C.開荒造林數量D.居民消費支出狀況E.產品產量43.定基發展速度和環比發展速度的關系是(ABD)。A.兩者都屬于速度指標B.環比發展速度的連乘積等于定基發展速度C.定基發展速度的連乘積等于環比發展速度D.相鄰兩個定基發展速度之商等于相應的環比發展速度E.相鄰兩個環比發展速度之商等于相應的定基發展速度44.累積增長量與逐期增長量(ABDE)。A.前者基期水平不變,后者基期水平總在變動B.兩者存在關系式:逐期增長量之和=累積增長量C.相鄰的兩個逐期增長量之差等于相應的累積增長量D.根據這兩個增長量都可以計算較長時期內的平均每期增長量E.這兩個增長量都屬于速度分析指標三、判斷題1.社會經濟記錄學的研究對象是社會經濟現象的數量方面。(√)2.品質標志表白單位屬性方面的特性,其標志表現只能用文字表現,所以品質標志不能直接轉化為記錄指標。(√)3.總體單位是標志的承擔者,標志是依附于總體單位的。(√)4.總體的同質性是指總體中的各個單位在所有標志上都相同。(×)5.對某市工程技術人員進行普查,該市工程技術人員的工資收入水平是數量標志。(×)6.記錄調查過程中采用的大量觀測法,是指必須對研究對象的所有單位進行調查。(×)7.全面調查涉及普查和記錄報表。(√)8.對我國重要糧食作物產區進行調查,以掌握全國重要糧食作物生長的基本情況,這種調查是重點調查。(√)9.在對現象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故意識地選擇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單位進行調查,這種調查屬于重點調查。(×)10.與普查相比,抽樣調查的范圍小,組織方便,省時省力,所以調查項目可以多一些。(√)11.對某市下崗職工生活狀況進行調查,規定在一個月內報送調查結果,所規定的一個月時間是調查時間。(×)12.記錄分組的關鍵是擬定組限和組距。(×)13.記錄分組以后,掩蓋了各組內部各單位的差異,而突出了各組之間單位的差異。(√)14.按數量標志分組的目的在于區分現象在數量上的不同。(×)15.連續型變量和離散型變量在進行組距式分組時,均可采用相鄰組組距重疊的方法擬定組限。(×)16.我國人口普查的調查單位是“人”,填報單位是“戶”。(√)17.任何一個分布都必須滿足:各組的頻率大于零,各組的頻數總和等于1或100%。(√)18.次數分派數列中的次數,也稱為頻數。頻數的大小反映了它相應的標志值在總體中所起的作用限度。(√)19.用總體部分數值與總體所有數值對比求得的相對指標,說明總體內部的組成狀況,這個相對指標是比例相對指標。(×)20.國民收入中積累額與消費額之比為1:3,這是一個比較相對指標。(×)21.某年甲、乙兩地社會商品零售額之比為1:3,這是一個比例相對指標。(×)22.標志變異指標數值越大,說明總體中各單位標志值的變異限度就越大,則平均指標的代表性就越小。(√)23.對兩個性質相同的變量數列比較其平均數的代表性,都可以采用標準差指標。()24.同一個總體,時期指標值的大小與時期長短成正比,時點指標值的大小與時點間隔成反比。(×)25.某公司生產某種產品的單位成本,計劃在上年的基礎上減少2%,實際減少了3%,則該公司差一個百分點,沒有完畢計劃任務。(×)26.權數對算術平均數的影響作用只表現為各組出現次數的多少,與各組次數占總次數的比重無關。(×)27.抽樣平均誤差總是小于抽樣極限誤差。(×)28.樣本單位數的多少與總體各單位標志值的變異限度成反比,與抽樣極限誤差范圍的大小成正比。(×)29.抽樣平均誤差反映了樣本指標與總體指標之間的平均誤差限度。(√)30.抽樣推斷是運用樣本資料對總體的數量特性進行估計的一種記錄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的會產生誤差,這種誤差的大小是不能進行控制的。(×)31.從所有總體單位中按照隨機原則抽取部分單位組成樣本,只也許組成一個樣本。(×)32.在總體方差一定的條件下,樣本單位數越多,則抽樣平均誤差越大(×)33.抽樣估計的置信度就是表白抽樣指標和總體指標的誤差不超過一定范圍的概率保證限度(√)34.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提高抽樣估計的可靠限度,可以提高抽樣估計的精確度。(×)35.估計標準誤指的就是實際值y與估計值yc的平均誤差限度(√)36.在簡樸現象總量指標的因素分析中,相對量分析一定要用同度量因素,絕對量分析可以不用同度量因素。(×)37.總指數有兩種計算形式,即個體指數和綜合指數。(×)38.數量指標指數反映總體的總規模水平,質量指標指數反映總體的相對水平或平均水平。(×)39.從指數化指標的性質來看,單位成本指數是數量指標指數。(×)40.設P表達單位成本,q表達產量,則表達由于產品單位成本的變動對總產量的影響。(×)41.各種商品銷售量增長5%,銷售價格降減少5%,總銷售額不變。(×)42.分析復雜現象總體的數量變動時,若研究的是數量指標的變動,則選擇的同度量因素是數量指標。(×)43.動態數列是由在不同時間上的一系列記錄指標準時間先后順序排列形成的。(√)44.若將1990-1995年末國有公司固定資產凈值準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此種動態數列稱為時點數列。(√)45.(甲)某產品產量與單位成本的相關系數是﹣0.8;(乙〉產品單位成本與利潤率的相關系數是﹣0.95;因此,(乙)比(甲〉的相關限度高。(√)46.在各種動態數列中,指標值的大小都受到指標所反映的時期長短的制約。(×)47.用水平法計算的平均發展速度只取決于最初發展水平和最末發展水平,與中間各期發展水平無關。(√)48.發展水平就是動態數列中的每一項具體指標數值,它只能表現為絕對數。(×)49.定基發展速度等于相應各個環比發展速度的連乘積,所以定基增長速度也等于相應各個環比增長速度積。(×)50.平均發展速度是環比發展速度的平均數,也是一種序時平均數。(√)四、簡答題1.簡述品質標志與數量標志的區別并舉例說明。答:品質標志和數量標志區別:(1)概念不同:品質標志是說明單位屬方面特性;數量標志說明單位數量方面特性。(2)標志表現不同:品質標志的標志表現只能為文字,不能直接匯總成指標,只能對其表現相相應的單位進行總計而形成指標,數量標志的標志表現為數字,也叫標志值,能直接匯總成指標。例如:當某班級是總體而每一個學員是總體單位時,學生“姓名”是品質標志,只能用文字表現,如二號學生姓名叫李琴;而學生“身高”是數量標志,用數字來表達,如:二號學生身高為170公分。2..時期數列和時點數列有哪些不同的特點?答:時期數列的各指標值具有連續記錄的特點,而時點數列的各指標值不具有連續記錄的特點;時期數列各指標值具有可加性的特點,而時點數列的各指標值不能相加;具有連續記錄的特點;時期數列各指標值的大小與所涉及的時期長短有直接的關系,而時點數列各指標值的大小與時間間隔長短無直接關系。3.簡述結構相對指標和比例相對指標的區別并舉例說明。答:結構相對指標和比例相對指標的區別:1)子項與母項內容不同:結構相對指標同一總體中,各組總量與總體總量對比;而比例相對指標則是同一總體中不同組成部分的指標數值對比的相對指標。2)說明問題不同:結構相指標反映總體內部組成或結構情況;比例相對指標說明總體范圍內各個分組之間的比例關系和協調平衡狀況例如:在全國總人總體中,“女性所占比例”是結構指標,而“男女性別比”是比例指標(例如,在全國工業公司總體中,“工業公司所占的比重”是結構指標,而“輕工業公司數和重工業公司數之比”是比例指4.簡述強度相對指標與平均指標的區別?答:(1)指標的含義不同,強度相對指標說明某一現象在另一現象中發展的強度,普度限度或密度,而平均指標說明的是現象發展的一般水平。(2)計算方法不同,強度相對指標與平均指標雖然都是兩個有聯系的總量指標之比,但強度相對指標的分子和分母的聯系只表現為一種經濟關系,而平均指標分子和分母的聯系是一種內在的聯系,那分子是分母所具有的標志,對比結果是對總體各單位某一標志值的平均。5.什么是同度量因素,在編制指數時如何擬定同度量因素的所屬時間?答:記錄指數編制中能使不同度量單位的現象總體轉化為婁量上可以加總,并客觀上體現它在實際經濟現象或過程中的份額這一媒介因素,稱為同度量因素。一般情況下,編制數量指標綜合指數時,應以相應的基期的質量指標為同度量因素,而編制質量指標綜合指數時,應以相應的報告期的數量指標為同度量因素6.簡述時點指標與時期指標的區別?答:(1)時期指標的指標值具有連續性,而時點指標的指標值不具連續性。(2)時期指標的指標值可以累計相加,而時點指標的指標值不能累計相加,時期指標,指標值的大小與所涉及的時期長短有直接的關系,而時點指標標值的大小與時間間隔長短無直接關系。7.比例相對指標和比較相對指標的區別。答:比例相對指標和比較相對指標的區別是:⑴子項與母項的內容不同,比例相對指標是同一總體內,不同組成部分的指標數值的對比;比較相對指標是同一時間同類指標在空間上的對比。⑵說明問題不同,比例相對指標說明總體內部的比例關系;比較相對指標說明現象發展的不均衡限度。8.簡述抽樣誤差的概念及影響因素。答:1).抽樣誤差指由于隨機抽樣的偶爾因素使樣本各單位的結構局限性以代表總體各單位的結構,而引起抽樣指標和全及指標之間的絕對離差;2)影響因素有:1.總體各單位標志值的差異限度;2.樣本的單位數;3.抽樣方法,4.抽樣調查的組織形式。9.什么是參數和記錄量?各有何特點?答:參數指的就是某一個全及指標,它反映了全及總體某種數量特性,記錄量即樣本指標,它反映了樣本總體的數量特性。其特點是:全及指標是總體變量的函數,但作為參數其指標值是擬定的、唯一的,是由總體各單位的標志值或標志屬性決定的;而記錄量是樣本變量的函數,是總體參數的估計值,其數值由樣本各單位標志值或標志屬性決定,記錄量自身也是隨機變量。10、簡述調核對象、調查單位與填報單位的關系、區別并舉例說明。答:調核對象、調查單位與填報單位的關系:1)調核對象和調查單位是總體和個體的關系:調核對象是調查目的所決定的是應搜集其資料的許多單位的總體。調查單位就是總體單位,調查單位是調查項目承擔者,是調核對象所包含的具體單位,是調核對象組成要素。調核對象和調查單位的概念不是固定不變的,隨著調查目的的變化兩者可以互相轉化;2)調核對象與填報單位的關系:填報單位是負責向上提交調查資料的單位,也是調核對象組成要素。3)調查單位和報告單位關系:調查單位和報告單位都是調核對象的組成要素,調查單位和填報單位有時不一致的,有時是一致的。例如:在對某種工業公司設備使用情況調查中,調核對象是所有該種設備,調查單位是每一臺設備,填報單位是每家工業公司,這時調查單位與填報單位不一致;而在對工業公司現況調查中,所有工業公司是調核對象,調查單位是每家工業公司,填報單位是每家工業公司,這時調查研究單位與填報單位一致五、計算題1.某單位40名職工業務考核成績分別為:68898884868775737268758297588154797695767160906576727685899264578381787772617081單位規定:60分以下為不及格,60─70分為及格,70─80分為中,80─90分為良,90─100分為優。規定:(1)將參與考試的職工按考核成績分為不及格、及格、中、良、優五組并編制一張考核成績次數分派表;(2)指出分組標志及類型及采用的分組方法;(3)計算本單位職工業務考核平均成績(4)分析本單位職工業務考核情況。解(1)成績職工人數頻率(%)60分以下60-7070-8080-9090-10036151247.51537.53010合計40100(2)分組標志為"成績",其類型為"數量標志";分組方法為:變量分組中的開放組距式分組,組限表達方法是重疊組限;(3)本單位職工業務考核平均成績=77(分)(4)本單位的職工考核成績的分布呈兩頭小,中間大的"正態分布"的形態,說明大多數職工對業務知識的掌握達成了該單位的規定2.2023年某月份甲、乙兩農貿市場農產品價格和成交量、成交額資料如下:品種價格(元/斤)甲市場成交額(萬元)乙市場成交量(萬斤)甲乙丙1.21.41.51.22.81.5211合計—5.54試問哪一個市場農產品的平均價格較高?并說明因素。解:品種價格(元)X甲市場乙市場成交額成交量成交量成交額mm/xfxf甲乙丙1.21.41.51.22.81.51212112.41.41.5合計—5.5445.3甲市場平均價格(元/斤)乙市場平均價格(元/斤)說明:兩個市場銷售單價是相同的,總成交量也是相同的,影響到兩個市場平均價格高低不同的因素就在于各種價格的農產品在兩個市場的成交量不同。3.某車間有甲、乙兩個生產組,甲組平均每個工人的日產量為36件,標準差為9.6件;乙組工人日產量資料如下:日產量(件)工人數(人)1525354515383413規定:⑴計算乙組平均每個工人的日產量和標準差;⑵比較甲、乙兩生產小組哪個組的日產量更有代表性?(1)(件)(件)(2)運用標準差系數進行判斷:由于0.305>0.267故甲組工人的平均日產量更有代表性。4.某工廠有1500個工人,用簡樸隨機反復抽樣的方法抽出50個工人作為樣本,調查其月平均產量水平,得每人平均產量560件,標準差32.45規定:(1)計算抽樣平均誤差(反復與不反復);(2)以95%的概率(z=1.96)估計該廠工人的月平均產量的區間;(3)以同樣的概率估計該廠工人總產量的區間。(1)反復抽樣:不反復抽樣:(2)抽樣極限誤差=1.96×4.59=9件月平均產量的區間:下限:△=560-9=551件上限:△=560+9=569件(3)總產量的區間:(551×1500826500件;569×1500853500件)5.采用簡樸隨機反復抽樣的方法,在2023件產品中抽查200件,其中合格品190件.規定:(1)計算合格品率及其抽樣平均誤差(2)以95.45%的概率保證限度(z=2)對合格品率和合格品數量進行區間估計。(3)假如極限誤差為2.31%,則其概率保證限度是多少?解:(1)樣本合格率p=n1/n=190/200=95%抽樣平均誤差=1.54%(2)抽樣極限誤差Δp=zμp=2×1.54%=3.08%下限:△p=95%-3.08%=91.92%上限:△p=95%+3.08%=98.08%則:總體合格品率區間:(91.92%98.08%)總體合格品數量區間(91.92%×2023=1838件98.08%×2023=1962件)(3)當極限誤差為2.31%時,則概率保證限度為86.64%(z=Δ/μ)6.某公司上半年產品產量與單位成本資料如下:月份產量(千件)單位成本(元)123456234345737271736968規定:(1)計算相關系數,說明兩個變量相關的密切限度。(2)配合回歸方程,指出產量每增長1000件時,單位成本平均變動多少?(3)假定產量為6000件時,單位成本為多少元?(1)計算相關系數:說明產量和單位成本之間存在高度負相關。(2)配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產品宣傳服務協議合同
- 土方買賣合同協議書
- 勞務派遣與工廠簽合同
- 手房賣買定金合同
- 南京住宅租賃合同
- 綠化養護合同范本
- 轎車租給公司合同范本
- 攝像儀維修合同范本
- 露營免責協議合同范本
- 借錢分期還款合同范本
- 七年級歷史下冊教材分析
- 2024年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中考數學一模試卷
- 【抖音直播帶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任務書+開題報告)3400字】
- 建筑施工企業主要負責人(A類)題庫與參考答案
- 2024年時事政治必考題庫及答案(真題匯編)
- 教科版六年級下學期小升初科學模擬試卷(附答案)
- 2024年低壓電工資格考試必考重點題庫及答案(完整版)
- 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2023-2024學年三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數學試題
- 2024年北京市燕山區九年級(初三)一模英語試卷及答案
-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十校聯考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數學試卷+
- 呼吸訓練方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