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馬克思主義哲學史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章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形成和哲學的革命19世紀40年代,馬克思、恩格斯通過廣泛參與社會實踐,對資本主義社會矛盾有了深切的了解,對無產階級和廣大群眾的利益和要求給予了極大的關注。他們在批判地繼承西方的哲學傳統和其他優秀文化成果的基礎上,科學總結社會實踐,發現了時代的根本問題及其解決方式,創立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實現了哲學的革命,為無產階級爭取自由解放的斗爭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目錄第一節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時代背景和理論淵源一、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時代背景二、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理論淵源第二節馬克思、恩格斯世界觀的轉變一、青年馬克思、恩格斯哲學研究的開端二、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三、對物質利益關系的初步探索四、開辟通向歷史唯物主義的道路五、異化勞動理論及對黑格爾哲學的批判六、歷史唯物主義誕生的前夜目錄第三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形成和公開問世一、《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德意志意識形態》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形成二、《哲學的貧困》、《共產黨宣言》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公開問世第一節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時代背景和理論淵源一、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時代背景19世紀上半葉的歐洲,正經歷一場空前的社會變革,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大機器生產得到迅速發展,形成了世界范圍的交往關系;生產的發展推動了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的進步,促進了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但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凸顯,經濟危機頻頻發生,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社會矛盾日益突出,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生活艱難困苦;資產階級為開辟世界市場,用血與火開路,到處建立殖民地,使民族國家之間的矛盾日益激化,等等。這些都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重要社會背景。工業革命階級沖突憲章運動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1844年6月,德國西里西亞紡織工人發動起義,鮮明地提出了消滅私有制的口號,包含著對無產階級本質的自覺意識的因素,馬克思稱贊德國無產階級是“歐洲無產階級的理論家”。上述革命斗爭充分表明,無產階級已經逐步由自在階級變為自為階級,是一個與先進生產力相聯系、代表歷史發展方向、能夠團結帶領群眾爭取自身和全人類解放的革命階級。二、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理論淵源馬克思主義哲學批判地繼承了悠久的西方哲學傳統,廣泛吸納了其他思想文化的優秀成果,其中主要包括古希臘哲學,近代歐洲唯理論和經驗論哲學,德國古典哲學以及青年黑格爾派的思想,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法國波旁王朝復辟時期(1815—1830)歷史學家的觀點以及空想社會主義等。雖然這些理論都不可避免地帶有一定的歷史局限性,但它們在不同程度上適應了當時社會發展和新興資產階級的需要以及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需要,蘊涵著許多合理的思想,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材料和理論淵源。古希臘哲學德謨克利特伊壁鳩魯德國古典哲學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直接理論來源,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康德(1724—1804)、費希特(1762—1814)、謝林(1775—1854)、黑格爾(1770—1831)和費爾巴哈(1804—1872)等。德國古典哲學費爾巴哈黑格爾去世后形成的青年黑格爾派,起初進行的是思想解放運動。他們從不同的角度打擊了宗教神學。施特勞斯(1808—1874)提出,《福音書》的記載大都是不可靠的,是人們無意識形成的神話和傳說;布魯諾·鮑威爾(1809—1882)認為,這些記載是人們故意的編造。青年黑格爾派還吸取法國資產階級的啟蒙思想,攻擊普魯士基督教國家,主張建立資產階級的理性國家。契希考夫斯基主張由理論轉向實踐,建立面向未來的行動的哲學;赫斯(1812—1875)受法國空想社會主義的影響,主張行動的哲學。青年黑格爾派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B傅里葉C歐文空想社會主義A圣西門圣西門認為,法國大革命后建立的資本主義制度是奴役人的制度,并未使人獲得自由解放,他把理性作為人的自然本性,認為要按照理性重新組織社會,建立人人平等的實業制度,從而保證每個人能力的自由發展。傅立葉把人類歷史劃分為蒙昧社會、宗法社會、野蠻社會、文明社會和協作社會等,認為現代工商業在創造大量財富的同時,又造成盲目無序的競爭、多數人的貧困以及摧殘人的固定分工,而未來的協作社會將協調人們的各種情欲、需要和工作,實現個人利益與共同利益的統一、勞動和享樂的統一,但在他所描繪的未來理想制度中仍然保留著私有制。歐文認為,英國的工業革命雖然使生產迅速發展,但很多人食不果腹、愚昧無知,人們只是追求物質財富,忽視自己身心的健康發展;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消滅私有制,建立以公有制為基礎的“和諧公社”,實行普遍的理性教育。第二節馬克思、恩格斯世界觀的轉變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立,是馬克思、恩格斯世界觀轉變的結果。他們經歷了從唯心主義向唯物主義、從革命民主主義向共產主義的轉變過程。一、青年馬克思、恩格斯哲學研究的開端1818年5月5日,卡爾·馬克思出生于特里爾市,其父親是當地法律界有名望的律師。馬克思是在自由的思想氛圍中成長的。他在中學畢業論文中,就把人類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作為選擇職業的志向。他說:“人只有為同時代人的完美、為他們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達到完美。”特里爾街道1837年11月,馬克思在柏林大學學習期間寫給父親的信中說,“我必須攻讀法學,而且首先渴望專攻哲學。這兩門學科緊密地交織在一起”。他想寫一部法的形而上學的著作,為此,他研究了康德和費希特哲學,但因無法克服理想和現實的矛盾而中途放棄了寫作。他還寫了一篇對話,對自然科學、歷史和謝林哲學作了研究。這篇對話促使他研究黑格爾哲學,“從頭到尾讀了黑格爾的著作,也讀了他大部分弟子的著作”,并結識了青年黑格爾派的布魯諾·鮑威爾、科本(1808—1863)等人,參加了他們的“博士俱樂部”的活動。伊壁鳩魯恩格斯故居1820年11月28日,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出生于巴門市一個棉紡廠主家庭。他中學未畢業就被父親安排學習經商。在不來梅學習商業知識期間,他受到青年黑格爾主義者施特勞斯《耶穌傳》反宗教思想的影響,開始研究黑格爾哲學,特別是黑格爾的《歷史哲學》,認識到了歷史向著自由發展的必然趨勢。他在柏林服兵役期間,旁聽了柏林大學的哲學課程,受到青年黑格爾派自我意識哲學的影響,發表了3篇批判謝林啟示哲學的論文。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剛開始進行哲學研究時,就表現出了追求自由的哲學精神和革命民主主義的傾向。二、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1841年9月至12月,馬克思參加了《萊茵報》的籌辦工作,1842年5月開始為《萊茵報》撰稿,同年10月擔任該報編輯。在此時期,他深入研究社會現實問題,初步形成了關心社會底層人民生活的思想、致力于研究時代問題的哲學觀,表達了力圖變革社會政治制度、實現人民自由的愿望。馬克思批判了脫離人民現實生活的舊哲學,認為舊哲學家將自己封閉起來,進行寧靜孤寂的研究,熱衷于構造抽象的哲學體系,這在舊德國哲學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就像一個巫師,煞有介事地念著咒語,誰也不懂得他在念叨什么”。他主張哲學應該走出書齋,從“愛好寧靜孤寂,追求體系的完滿”轉向考察人們的現實生活,使哲學成為時代精神的精華。他強調,“任何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哲學要植根于人民的現實生活,對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貴、最隱蔽的精髓進行匯集、提煉和升華,哲學家“是自己的時代、自己的人民的產物”。在他看來,真正的哲學在人類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文化的活的靈魂”。三、對物質利益關系的初步探索在《萊茵報》工作時期,馬克思主要圍繞反對書報檢查令、關于林木盜竊法的辯論以及摩澤爾河地區的貧困等問題進行了研究,這使得他更加深入現實生活之中,為他向唯物主義和共產主義轉變提供了動力。新《萊茵報》1841年12月,普魯士政府頒布了新的書報檢查令,以自由主義的偽裝反對新聞出版自由。馬克思揭露了其反動實質,認為應當使新聞出版有權成為一個不受外在力量控制的相對獨立的公共輿論領域,按照人類精神的自由原則發展。自由報刊是介于管理機構和被管理者之間的中介,一方面,它屬于政治的因素、公共的生活,但又同官方的因素保持距離;另一方面,它也屬于市民的因素、民間的組織,但又同市民的私人利益保持距離。它把私人利益之間的矛盾轉變為公開討論的問題,用公共輿論的方式維護國家的普遍利益,改變管理機構和被管理者的主從關系,形成雙方平等地相互批評的格局。自由報刊是人民的報刊,是公眾參與政治生活、行使政治權利的重要場所。書報檢查令反對新聞出版自由,也就是否認報刊有討論公共事務的權利,堵塞人民參與政治生活的渠道。在1842年12月底至1843年1月中旬寫的《摩澤爾記者的辯護》一文中,馬克思考察了摩澤爾河沿岸地區的貧困問題,分析了廣大種植葡萄的農民利益受到損害、陷入貧困狀態的事實,揭露了普魯士政治制度的“官僚本質”。他試圖采取客觀分析的方法,揭示國家的客觀本性、客觀關系,認為這種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的、本質的關系就是貧困與官僚機構的關系,脫離人民的官僚機構是造成廣大種植葡萄的農民陷入貧困境地的主要原因。貧困的蔓延威脅到葡萄種植業經營者,使其私人利益朝不保夕,于是他們也起來反對官僚政治。四、開辟通向歷史唯物主義的道路《萊茵報》被普魯士當局查封后,馬克思“從社會舞臺退回書房”,進行理論探索,他的研究成果首先在大約寫于1843年3月中至9月底的《黑格爾法哲學批判》中得到系統闡發。他在1844年2月發表于《德法年鑒》上的《論猶太人問題》和《<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表明,他已從革命民主主義轉向共產主義。1842年11月,恩格斯離開德國前往英國曼徹斯特,英國的社會現實和工人運動使他的哲學思想和政治立場都發生了顯著變化,推動著他向唯物主義和共產主義轉變。這主要體現在恩格斯的《國民經濟學批判大綱》和關于英國狀況的一組文章中。(一)市民社會是國家的基礎黑格爾建立了一個包羅萬象的哲學體系,他的法哲學被囊括于這一體系之中。黑格爾的國家觀考察了家庭、市民社會和國家的關系,認為市民社會是私人活動的領域,它由追求私人利益的活動和以私有財產關系為基礎的社會組織構成。在黑格爾看來,作為普遍觀念的國家決定家庭和市民社會,家庭和市民社會不過是國家觀念分化出的兩個環節。馬克思批判指出,家庭和市民社會是國家的基礎。黑格爾雖然看到了市民社會的私人利益沖突,但他把國家作為普遍利益的代表,作為超越私人利益矛盾、實現人人自由的保障。馬克思把市民社會作為國家的基礎,揭露了國家只是表面代表普遍利益的虛假性。(二)超越政治解放,實現人的解放青年黑格爾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布魯諾·鮑威爾認為,猶太教具有狹隘的猶太民族性,猶太人沒有獲得自由的能力。馬克思在《論猶太人問題》中批判了這一觀點,區分了政治解放和人的解放,把人的解放作為奮斗的目標。馬克思認為,政治解放是指反對封建的基督教國家的資產階級政治革命,是世俗的資產階級國家的建立,是市民社會從原來一體化的國家中分離出來,成為獨立的存在。人的解放則是要消滅資本主義私有制,消滅個人的宗教信仰和金錢崇拜,實現每個人的自由發展。針對鮑威爾對政治國家的崇拜,馬克思認為,政治解放確實是一個歷史進步,但是如果把政治解放當做人的解放,就把世俗的政治國家理想化了,這同信仰基督教有某種相似之處。只有變革市民社會,廢除私有財產,克服對異己的力量———宗教和國家的迷信,才能實現人的解放。(三)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馬克思論述了宗教的性質和作用,認為宗教既是對顛倒了的世界(國家、社會)的反映,又是對這個世界的抗議。宗教里的苦難是勞苦民眾的現實生活苦難的觀念表現,但是宗教對人們又具有精神麻痹的作用,它使人們只是在幻想中擺脫苦難,而放棄改變自身生存狀況的現實斗爭,不可能使人們過上真正的幸福生活。因此,在這個意義上講,“宗教是人民的鴉片”。宗教有其存在的世俗基礎,正是由于國家和社會是顛倒的世界,才產生了宗教這種顛倒的世界意識。在這里,馬克思批判了青年黑格爾派局限于宗教批判的做法,認為當前的根本任務是改變宗教賴以存在的世俗基礎,由對天國的批判轉向對世俗的國家和社會的批判。德國集新舊制度缺陷之大成,它既有封建舊制度野蠻的缺陷,又有資本主義文明的缺陷。因此,只能通過全面的政治革命和社會革命,德國人才能得到解放。馬克思指出,德國的資產階級難以承擔這一任務,它剛剛開始同封建貴族進行斗爭,就卷入了無產階級反對它的斗爭。只有無產階級才能擔負起這一任務。無產階級形成于市民社會,但由于沒有財產,又被剝奪了作為市民社會成員的資格和權利。這種社會地位決定了無產階級能夠在正確理論的指導下,進行改變國家和市民社會的革命,實現人的解放。馬克思清醒地認識到,僅有革命的理論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有群眾的革命要求。“理論在一個國家實現的程度,總是取決于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在這里,馬克思明確提出了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利益對立,把無產階級作為實現人的解放的主體,把自己的哲學作為無產階級的思想武器。(四)批判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大綱由于恩格斯比馬克思更早離開學校,因而也更早接觸社會經濟關系和經濟問題。特別是他到了英國后,新的社會環境促進了他思想的發展和轉變,進而把研究的重心轉向政治經濟學,這是促使他向唯物主義和共產主義轉變的重要原因之一。恩格斯認為,經濟學內部存在著從重商主義到重農主義再到古典經濟學的勞動價值論的對立,即使在一個經濟學體系中,也存在著各種范疇的對立,如資本和勞動、價值和價格、供給和需求、競爭和壟斷、生產和分配的對立等。這些理論對立都源于私有制,是私有制造成的“反常的分裂”事實的反映。現代私有制必然造成勞動和資本的分離,必然引發競爭,競爭又會導致壟斷。“競爭貫穿在我們的全部生活關系中,造成了人們今日所處的相互奴役狀況。”只有消滅私有制,才能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解和人與人的和解。恩格斯還強調了勞動的重要性,指出,“勞動是生產的主要要素,是‘財富的源泉’,是人的自由活動,但很少受到經濟學家的重視”。恩格斯指出,英國古典經濟學是自私自利的學說,在它看來,每個人都把自由競爭、追求自身利益作為目的。它采用純經驗主義和純客觀主義的方法揭示私有制社會的經濟規律,然而,私有制社會的經濟是存在矛盾的,對其進行的經濟分析必然會得出與其前提相悖的結論。于是,它就用詭辯和偽善的方式掩蓋矛盾,用仁愛的偽裝掩飾私有制的反人性。不過,這時的恩格斯還未區分古典經濟學和庸俗經濟學,對李嘉圖的經濟學評價較低。(五)批判卡萊爾泛神論的歷史觀卡萊爾(1795—1881)通過對12世紀和19世紀初英國狀況的比較認為,現代社會的各種弊端都源于宗教信仰的缺失,經過宗教批判運動,人們已不能回到信仰人格神的時代,但人總要有所信仰。卡萊爾試圖用帶有一定理性色彩的神代替感性形象的人格化的神。托馬斯·卡萊爾恩格斯指出,我們并不否認歷史的啟示,我們比以往任何哲學派別都更重視歷史。但是,歷史不是神創造的,而是人的活動的歷史。“歷史就是我們的一切”,離開從事現實活動的人,就談不上歷史。“歷史不是‘神’的啟示,而是人的啟示,并且只能是人的啟示。”至于神則是人的“不發達意識”對自己本質模糊、歪曲的反映。天(六)18世紀的英國狀況恩格斯指出,18世紀是革命的世紀,英國、法國、德國都進行了革命。由于每個國家的社會歷史條件和文化傳統等方面的差別,這些國家的革命各不相同:英國進行的是社會革命、工業革命;法國進行的是政治革命,將自由平等的政治理想變為現實;德國革命是德國古典哲學的創立。其中,英國的工業革命是最深刻、廣泛的革命。恩格斯研究了英國工業革命的起因、過程、結果及其深遠影響。工業革命五、異化勞動理論及對黑格爾哲學的批判(一)異化勞動的基本規定第一,人同自己的勞動產品異化第二,人同自己的勞動活動異化LOREMIPSUM第三,人同自己的類本質異化第四,人與人關系的異化異化勞動四種規定之間的聯系是:勞動產品的異化是“當前的經濟事實”,馬克思由此出發,進而推進到工人的勞動活動的異化,說明工人之所以與勞動產品異化,是因為勞動活動就是異化的。然后,他又由前兩個規定推出人的類本質的異化,而第四種異化是前三種異化的直接結果。馬克思考察了異化勞動和私有財產的關系,指出異化勞動是私有財產的原因,私有財產是異化勞動的結果。當異化勞動導致私有財產之后,異化勞動和私有財產又相互作用、互為因果。這樣,馬克思就揭露了古典政治經濟學將私有財產永恒化的觀點。(二)異化勞動的揚棄馬克思通過對以往各種空想社會主義的回顧和批判,對自己所理解的共產主義的基本特征作了概括:共產主義是對私有財產的積極揚棄,即承認私有財產的異化形式中包含著積極的成果,把它作為建立共產主義的物質基礎,而不能抽象地、全盤地否定私有財產,倒退到野蠻的原始狀態去。私有財產的揚棄不只是對物質財產的普遍占有,而是人的自我異化的揚棄,是人對自身本質力量的全面占有,是人的類本質的復歸。這種共產主義“是人和自然界之間、人和人之間的矛盾的真正解決,是存在和本質、對象化和自我確證、自由和必然、個體和類之間的斗爭的真正解決。它是歷史之謎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這種解答”。(三)對黑格爾的辯證法和整個哲學的批判馬克思指出,《精神現象學》是“黑格爾哲學的真正誕生地和秘密”。在該書中,黑格爾考察了個人意識產生和發展的歷史過程,這是一個異化和揚棄異化的過程。馬克思洞察到,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以唯心主義的形式抓住了人的勞動的本質,把人理解為一個通過異化和揚棄異化而自我發展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否定、揚棄是一個“推動原則和創造原則”,正是通過否定、揚棄異化才能實現精神與自然、主體與客體的統一,才能使人成為真正的人。馬克思批判地認為,黑格爾站在與古典經濟學家同樣的立場上,只看到了勞動對于人的生成和發展的積極意義,而沒有看到勞動的消極方面,沒有看到現實勞動的異化性質;他所理解的勞動是抽象的精神勞動,而不是感性的物質勞動。在黑格爾那里,勞動的異化只是一種外觀,只是意識的一種異在形式、外在化形式。因此,對異化的否定、揚棄只是思想上的活動,而無須觸動現實的社會制度。這樣,馬克思就既發掘出了黑格爾的辯證法和哲學的積極成果,又揭示了其神秘的、非批判的性質,從而也批判了青年黑格爾派只滿足于理論批判而不付諸實際行動的弊端。六、歷史唯物主義誕生的前夜(一)《神圣家族》對青年黑格爾派的批判A第一,揭露思辨結構的秘密。第三,物質生產是歷史的誕生地。E第五,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的起源、特點和理論歸宿。B第二,批判精神和群眾對立的觀點。D第四,批判抽象的個人的觀點,論證人與人的社會關系。(二)對英國工人階級狀況的考察第三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形成和公開問世1845年春,馬克思的思想發生了由贊揚費爾巴哈哲學到批判費爾巴哈哲學的轉變,寫下了《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隨后他與恩格斯共同撰寫了《德意志意識形態》,標志著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形成。但馬克思、恩格斯在世時,《德意志意識形態》的絕大部分內容未能出版;而《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則是1888年恩格斯在出版《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時才作為附錄首次發表。而在《哲學的貧困》和《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進一步闡發了他們的新世界觀的基本觀點,這兩部著作標志著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公開問世。一、《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德意志意識形態》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形成(一)批判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闡述新哲學的基本特征批判舊唯物主義的直觀性和唯心主義夸大精神能動性的缺陷1揭露宗教的世俗基礎2LOREMIPSUM對人的社會本質的理解3新哲學的基本特征4(二)歷史唯物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就業協議書掉了登報
- 紀檢調查保密協議書
- 農村除草承包協議書
- 熟食購貨協議書范本
- 兄妹關系認定協議書
- 農村房屋擴建協議書
- 投資入股協議書簡單
- 牛奶購買協議書范本
- 婚姻保證忠誠協議書
- 健身設施管理協議書
- 深基坑開挖支護工程安全監理實施細則
- YY/T 0606.3-2007組織工程醫療產品第3部分:通用分類
- 陜2022TJ 067 廚衛裝配式鋼絲網混凝土排氣道系統建筑構造圖集
- GB/T 21566-2008危險品爆炸品摩擦感度試驗方法
- GB/T 17207-2012電子設備用固定電容器第18-1部分:空白詳細規范表面安裝固體(MnO2)電解質鋁固定電容器評定水平EZ
- 國開電大《人員招聘與培訓實務》形考任務4國家開放大學試題答案
- 臨時用電現場安全檢查表
- 豬營養體系課件
- 青少年模擬法庭劇本(敲詐勒索)
- 中考復習確定二次函數的解析式課件
- 萬用表校準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