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二 第一節_第1頁
專題二 第一節_第2頁
專題二 第一節_第3頁
專題二 第一節_第4頁
專題二 第一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圖二(19世紀六、七十年代)圖片中反映我國生產方式發生怎樣的變化?圖一(十九世紀三、四十年代)專題二閱讀導語:1)什么時候起,中國社會經濟中開始出現新的成分?為什么會有這種情形?2)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經歷了哪些時期?IAGCDBFEHJK18601870189519121919192719361945194919521956夾縫產生初步發展短暫春天較快發展空前打擊陷入絕境獲得新生晚清時期民國時期新中國初期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清政府北洋政府國民政府19世紀六七十年代夾縫產生19世紀末(19世紀末—20世紀初)初步發展20世紀初(1912-1919)短暫春天國民政府前期(1927-1936)國民政府后期(1937-1949)短暫發展陷于困境專題五第一節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興起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的興起課標要求:簡述鴉片戰爭后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和近代中國民族工業興起的史實,認識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產生的歷史背景一、鴉片戰爭后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二、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的興起;三、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興起四、影響;一、鴉片戰爭后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一)鴉片戰爭前的經濟結構:(二)鴉片戰爭后經濟結構的變動: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但有某種程度分解;1、自然經濟解體②鴉片戰爭后開始解體;中國手工棉紡織業的衰敗;(1)過程:①鴉戰前,自然經濟已經有某種程度的分解;③19世紀60年代,解體的速度加快。④甲午中日戰爭后,自然經濟進一步破壞標志:圖片反映了我國古代那一種經濟模式?一、鴉片戰爭后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一)鴉片戰爭前的經濟結構:這種經濟模式的基本特點是什么?這種經濟模式在哪些方面限制了民族工業的興起?自然經濟自給自足、男耕女織、個體經營勞動力、市場、資金等

鴉片戰爭打開中國的門戶,成為列強侵華的開端,中國在外力作用下進入近代的發展歷史,產生“三千年未有之變局”……

材料二:1853年的《順德縣志》載:“女布(土布)遍于縣市,自外洋以風火水牛運機成布,舶至賤售,女工幾停其半……。鴉片戰爭后,開放的上海口岸材料一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現象?(二)鴉片戰爭后經濟結構的變動:(二)鴉片戰爭后經濟結構的變動:②、標志:中國手工棉紡織業的衰敗,(開始解體)實質:家庭手工業小農生產緊密結合自然經濟即家庭農業和家庭手工業分離(1)、過程:1、自然經濟解體(最主要的變動)①、鴉戰前,自然經濟已經有某種程度的分解何為解體?③19世紀60年代,解體的速度進一步加快。④甲午中日戰爭后,進一步破壞2、經濟結構中的新動向①城市手工業受到沉重打擊②農業生產進一步商品化,(開始受世界資本主義市場的影響);③外國洋行大量出現;④中國買辦和買辦化的商人開始出現;殖民地半殖民地里替外國資本家在本國市場上服務的中間人或代理人舊指跟外國商人做買賣的商行。后多指外國資本家在中國開設的商行。⑤貿易中心的轉移(三)經濟結構變動的原因:1、外國資本主義入侵(根本原因)。2、國內市場的不斷擴大(前提條件)。機遇:自然經濟的破壞,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勞動力和商品市場(四)經濟結構變動的影響一、鴉片戰爭后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一)鴉片戰爭前的經濟結構:(二)鴉片戰爭后經濟結構的變動:(三)經濟結構變動的原因:材料:“洋布、洋紗、洋花邊、洋襪、洋巾入這中國,而女紅失業;……洋鐵、洋針、洋釘入中國,而業冶者多無事投閑。此其大者。尚有小者,不勝枚舉。……華民生計,皆為所奪矣。”(選自鄭觀應《盛世危言》)1、外國資本主義入侵(根本原因)。2、國內市場的不斷擴大(前提條件)。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中國自然經濟的逐步解體

農民和手工業者破產,成為自由勞動力。同時作為消費者,又提供了商品市場。機遇:自然經濟的破壞,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勞動力和商品市場和必要的資金。農產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商品市場和資金民族工業興起(四)經濟結構變動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帶來了災難;

1.近代民族工業興起的原因:(1)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使中國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動,尤其是自然經濟的破壞。(2)洋務運動的誘導;(3)外商企業利潤的刺激;二、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2、產生途徑:(2)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買辦、商人、華僑等(私人)投資興辦近代工礦企業。(1)洋務派的官辦企業。(3)部分手工工場開始采用機器生產轉變而來。1、近代民族工業興起的原因:時間,地點(原因)二、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2、產生途徑:3、概況:4、特點:(1)缺乏資本原始積累和技術準備,先天不足;(2)在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的夾縫中生長,后天畸形1878年朱其昂貽來牟機器磨坊1866年方舉贊、孫英德發昌機器廠1873年陳啟源在南海繼昌隆繅絲廠

時間:19世紀60、70年代前后地點分布:

上海、廣東、天津等沿海地區

3、近代民族工業的產生概況原因:a.經濟基礎好b.交通便利c.便于引進機器d.自然經濟解體較早◆思考:近代民族資本主義工業的產生與明清資本主義萌芽的關系。兩者之間沒有必然的繼承性。中國民族資本主義走了一條獨特的道路。它不是由工場手工業到機器大生產,而是在列強入侵,加速了自然經濟解體的前提下,直接從外國輸入機器、技術創辦起來的。因此它不是在中國封建社會產生的資本主義萌芽基礎上逐步成長起來的。時間新設廠礦總數投資總額(萬元)平均每年新設廠礦數每年投資額(萬元)19c70s至甲午戰前50470220甲午戰后至一戰前5491202.9530.3163.31表格反映出民族工業經歷了什么?數據說話初步發展民族工業興起發展的概況三、近代民族工業的初步發展;1、時間:2、原因:

(3)嚴重的民族危機刺激下,許多愛國人士“設廠自救”“實業救國”;(1)甲午戰爭后,列強侵略的加劇,使自然經濟進一步解體;(客觀條件)(2)清政府為解決財政危機,暫時放松對民間設廠的限制;

(直接原因)甲午戰爭到一戰爆發;(1)新建工礦企業多(2)發展速度快3、代表企業:4、表現:(第一次高潮)(1)張謇:在南通創辦大生紗廠(2)榮氏兄弟:創辦人地點名稱張謇江蘇南通大生紗廠榮宗敬榮德生江蘇無錫保興面粉廠周學熙河北唐山啟新洋灰公司劉懋賞馮濟川山西保晉礦務公司張謇(1853—1926)江蘇南通人

張謇晚清狀元,近代著名的立憲派、實業家、教育家,他一生創辦了20多個企業,370多所學校,為我國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為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寶貴貢獻。“夫世界今日之競爭,乃是農工商的競爭;農工商之競爭,實是知識、學問、教育之競爭。”“以實業輔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實業”【問題探究】大生紗廠張謇寶興面粉長榮氏兄弟久大精鹽公司范旭東

繼昌隆繅絲廠陳啟源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特點19世紀60年代和20世紀初

我國輕重工業所占比重圖

近代民族工業在國民經濟總產值中的比重

在抗日戰爭以前,近代工業大約占10%左右,農業和手工業大約占90%左右。...【問題探究】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特點

2、后天畸形:(1)發展不均衡:

①分布:集中于沿海地區;

②部門:輕工業發展迅速,重工業發展緩慢;(2)在整個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小;(3)兩面性:在封建主義和外國資本主義的夾縫中艱難發展;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點!材料二:在1898年日本向海外市場輸出的全部棉紡織品中,有94.1%的棉紗和45.7%的棉布被運往了中國。(注:[日]高村直助:《日本資本主義史論》,ミネルヴァ書房1980年版,第113頁。)

1893~1896年日本對中國輸出棉紗數量統計單位:捆

年度189418951896面紗輸出量3368638333794材料一:1、材料反映了日本在甲午戰爭后對華輸出商品數量的什么變化?2、對中國有何影響?甲午戰爭后,列強侵略的加劇,自然經濟進一步解體;又一次機遇材料六:“······多設織布、紡綢等局,廣為制造······”——1895年清政府發布的上諭材料七:“國非富不強,富非實業不張”——張謇《馬關條約》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進一步破壞中國的自然經濟清政府放寬對民間設廠的限制實業救國的熱潮民族工業的初步發展材料五“允許日本在中國通商口岸開設工廠”初步發展的原因

材料一:1845年,福州官員奏稱,洋布、洋棉“其質既美、其價復廉,民間之買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土布)不復暢銷”。時間地點國籍企業名稱時間地點國籍企業名稱1845廣州英柯拜船塢1862上海美旗昌輪船公司1846廣州美丹麥島船塢1862上海英祥生船廠1859廈門美廈門船塢公司1865上海英耶松船廠1861上海英怡和紡絲局1871廣州美厚益紗廠材料二:——摘自嚴中平《中國近代經濟史》外商企業刺激近代民族工業出現的原因材料證史手工棉紡織業衰敗自然經濟開始解體近代民族工業的初步發展(甲午以后至20世紀初)張謇(1853—1926)江蘇南通人張謇

江蘇南通人,是近代著名實業家、教育家、立憲派代表人物。甲午中日戰爭爆發那一年中了狀元,甲午戰爭中國的慘敗,深深刺激了他,他放棄了官職,遂致力于實業和教育。先后建成了大生紗廠及鹽業、榨油、面粉、冶鐵、輪船等企業,建成了大生紗廠資本集團。張謇是“實業救國”和“教育救國”的倡行者,因而被譽為“狀元資本家”。毛澤東說:“談到中國民族工業,輕紡工業不要忘記張謇。”地點創辦人企業名稱上海方舉贊發昌機器廠南海陳啟源繼昌隆繅絲廠蘇州周廷弼蘇輕繅絲廠江蘇南通張謇大生紗廠江蘇無錫榮宗敬榮德生保興面粉廠時間新設廠礦總數投資總額(萬元)平均每年新設廠礦數每年投資額(萬元)19世紀70年代—甲午戰爭前50個4702201895—1913549個1202.9530--3163.31民族工業初步發展的概況四、民族工業對于中國社會發展的意義新生產技術辛亥革命四、近代中國民族工業興起的影響:給中國社會帶來新氣息新經濟新的政治理想新階級戊戌變法為中國民主革命的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民族資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為中國民主革命提供了階級基礎【問題探究】近代中國民族工業興起的影響:

利于民主思想傳播和發展1、經濟:(1)是一種新的生產方式,推動中國歷史進步;(2)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強的經濟侵略。2、政治:為中國民主革命提供了新的階級力量民族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開始救亡圖存運動;3、思想:利于民主思想的傳播和發展。

四、民族工業對于中國社會發展的意義

資產階級,由于一切生產工具的迅速改進,由于交通的極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蠻的民族都卷進文明中來了。……它迫使一切民族……

----采用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他按照自己的面貌為自己創造出一個世界。

-------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

學有所思: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近代民族工業興起學有所得:1、據1887年《海關報告》,牛莊土紗每包(150公斤),售價白銀87兩;洋紗每包(150公斤),售價白銀僅57兩。對這種情形分析錯誤的是:A.洋紗因價廉更具有競爭能力B.土紗以質優受到用戶的歡迎C.機器生產對手工生產的優勢D.洋紗的運銷受到特權的保護

當堂演練2、中國近代民族工業興起主要在上海、廣東等東南沿海地區,其主要原因是A外國列強的侵略,加速這些地區自然經濟的瓦解。B這些地區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的程度高C這些地區資源條件優越D清政府對該地區實施鼓勵政策3.明代東南沿海地區棉紡織業興盛,鴉片戰爭后迅速衰落,主要原因是

A.內亂外患阻斷棉布外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