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建筑概論_第1頁
綠色建筑概論_第2頁
綠色建筑概論_第3頁
綠色建筑概論_第4頁
綠色建筑概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綠色建筑概論12級土建3班xx12級土建4班xxxxxx1.綠色建筑發展背景2.綠色建筑發展趨勢3.綠色建筑定義

4.綠色建筑技術組成與技術手段5.綠色建筑主要評價標準

2025年全球平均表面氣溫將上升1℃,到下世紀中葉將上升1.5℃~4.5℃1℃美國西部出現新沙漠北極熊、海象和環斑海豹

在北極消失2℃約有50萬種物種也會消失北極地區的格陵蘭島冰層將快速融化全球海平面上升,紐約,倫敦,曼谷,上海,臺北淹沒3℃北極圈在夏季將不見冰雪,亞馬遜雨林枯萎圣嬰現象的異常氣候方式成為常態

。3℃就達到人類無法控制的臨界點4℃三角洲、威尼斯。孟加拉、埃及被淹沒或沖垮全世界冰河消失,南極冰棚西邊完全融化海平面再上升五米,全世界各大城市淹至四樓高5℃北極200米內水溫達到20C南北兩極冰山完全融化冰層底下蘊藏之大量甲烷釋放海中生物大量滅絕,洛杉磯、開羅等水資源枯竭:空氣中彌漫著甲烷,一旦引燃天空將下起火球雨,地球物種大量滅絕人類文明不復存在6℃6度生死線1.綠色建筑發展背景建筑相關全世界水資源的50%,原材料的40%,同時50%的空氣污染、40%以上的溫室氣體、50%的水污染都與建筑有關。2009年12月19日,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丹麥哥本哈根落下帷幕。我國于12月26日決定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2010年7月19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通知,確定首先在廣東、遼寧、湖北、陜西、云南五省和天津、重慶、深圳、廈門、杭州、南昌、貴陽、保定八市開展低碳省區和低碳城市試點工作。教育部頒布《關于推進高等學校節約型校園建設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節能節水工作的意見》和《高等學校節約型校園建設管理與技術導則(試行)》廣州市頒布《廣州市發展低碳經濟指導意見》和《廣州市發展綠色建筑指導意見》文件明確指出2010年開始廣州市全部新建建筑,5000m2(包括地下層建筑面積)以上的改建、擴建建筑應達到一星級標準及以上,到2012年后全部新建建筑應達到二星級標準及以上。廣東省住建廳頒布《廣東省綠色建筑評價標準》,自2011年7月15日起實施。2.綠色建筑發展趨勢全國:杭州金都富春山居、成都市河濱印象、南京聚福園、青島浮山新二期、北潞春綠色生態小區、科技部大樓、山東交通學院圖書館、、清華大學節能樓,上海生態樓、深圳泰格酒店公寓、振業城、萬科城第四期、金地梅隴鎮3~4期、龍崗體育新城、建科大樓、軟件大廈、招商海運大廈、萬科中心、證券中心、技工學校各地綠色建筑萌芽不斷涌現:2.綠色建筑發展趨勢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綠色建筑定義3.綠色建筑定義環境收益將自然資源消耗的影響減少30-70%經濟效益綜合性設計可以較低投入取得較高收益降低運行費用(常規建筑運行費用是綠色建筑運行費用的2~4倍)改善風險管理提高租金,減少房屋空置,增加出租率,提高建筑估價(建筑價值的增加值10倍于每年減少的運行費用)提高企業價值,獲得各種投資與補貼健康與安全效益

提高居住舒適性與健康性社會效益減輕對地方基礎建設壓力,改善生活質量增加與政府和市民溝通。綠色建筑給我們帶來什么?3.綠色建筑定義節地與室外環境室內環境質量運營管理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能與能源利用綠色建筑組成部分1.3綠色建筑技術組成

低技高技綠色建筑技術類型硬技術軟技術高效低效經濟效益實現途徑技術難度分類4.綠色建筑技術組成與手段

低技硬軟高技適宜立體綠化

場地聲環境模擬分析

水體凈化系統

透水地面

綠色交通

室外原生態保護

空間合理控制

地下空間利用

立體停車冷巷設計場地風環境模擬分析場地光環境模擬分析場地熱環境模擬分析光污染控制效益高效益低效益高效益低節地與室外環境

無障礙設施綠色建筑技術矩陣4.綠色建筑技術組成與手段

低技硬軟高技適宜自然采光自然通風優化設計湖水源空調窗墻比控制

冰蓄冷系統

太陽能光熱隔熱外墻設計Low-E玻璃

種植屋面+冷屋面

可調外遮陽

水環熱泵、VRV系統變頻技術

熱回收背景照明+人員監控

光電建筑一體化能源優化模擬熱濕獨立空調

溶液除濕空調

環保制冷劑控制與環境影響計算

低、零能耗設計

風力發電

效益高效益低效益高效益低固定遮陽建筑自(互)遮陽節能

綠色建筑技術矩陣4.綠色建筑技術組成與手段

低技硬軟高技適宜節水型器具

中水回用

雨水收集利用

空調冷凝水利用

人工濕地水系統規劃

MBR計量

效益高效益低效益高效益低節水灌溉雨水滲透海水利用

生態景觀水生態修復保持零排放設計

雨水調蓄節水

綠色建筑技術矩陣4.綠色建筑技術組成與手段

造型簡約設計

套餐式裝修低技硬軟高技適宜可循環材料高強材料

靈活隔斷

垃圾深度分類收集

本地材料

鋼結構再生材料木結構再利用材料速生材效益高效益低效益高效益低LCC計算空間功能必要性分析

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結構節材優化分析造型簡約設計

套餐式裝修綠色建筑技術矩陣4.綠色建筑技術組成與手段

低技硬軟高技適宜污染物控制

熱舒適度控制可調外遮陽

采光照明控制無障礙設施

空氣質量監控

吸煙室設計

CO2、CO監測自然光調控設施中央新風系統

效益高效益低效益高效益低環保材料控制與污染預測

聲環境補償措施室內環境綠色建筑技術矩陣4.綠色建筑技術組成與手段

低技硬軟高技適宜控制調節系統

能耗監測分析

管理激勵機制

物業管理制度建筑智能

垃圾壓縮+生化處理垃圾自動收集系統系統調試

效益高效益低效益高效益低運營管理

能耗計量

綠色建筑技術矩陣4.綠色建筑技術組成與手段

原動力:開發商及建筑師的綠色理念實現的必要條件:策劃、規劃、設計、施工、運行、維護各階段緊密配合4.綠色建筑技術組成與手段

能耗玻璃性能分析大型公共建筑動態能耗分析4.綠色建筑技術組成與手段

凹槽內空氣滯留時間過長塔樓之間增加2米寬間隙通風模擬技術在規劃階段的介入,為更精確的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提供支持,通過對若干布局的調整,改善局部通風環境質量。4.綠色建筑技術組成與手段

優化戶型自然通風效果改前空氣齡圖改后空氣齡圖

改前風速圖改后風速圖增加一面可開啟窗將窗位置下移通過移動外窗位置,增大外窗可開啟面積,該戶型室內的氣流更加暢通,室內空氣齡明顯降低,特別是餐廳和客廳兩個居室的室內空氣新鮮程度提高。

通風4.綠色建筑技術組成與手段

將建筑造型與隔聲將噪有機結合某項目聲學設計聲學設計4.綠色建筑技術組成與手段

建筑結構空調設計要求確定空調方案建立CFD模型選擇最優方案實現要求模擬分析改進方案空調設計4.綠色建筑技術組成與手段

某大劇院空調氣流組織4.綠色建筑技術組成與手段

熱島效應分析4.綠色建筑技術組成與手段

根據現有住宅確定新建建筑最大容積永久日影的確定日照與采光模擬4.綠色建筑技術組成與手段

聲環境優化

4.綠色建筑技術組成與手段

國家《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美國LEED英國《生態住宅環境評估》-EcoHomes加拿大GreenBuildingChallenge2000《環境共生住宅A-Z》《綠建筑解說與評估手冊》香港HK-BREAM《中國生態住宅技術評估體系》《綠色奧運建筑評估體系》日本CASBEE德國《可持續發展建筑導則》深圳《綠色建筑評價規范》***世界范圍內綠色建筑評價體系不同的評估體系側重點不同,但核心內容基本一致中國《綠色建筑評價標準》

5.綠色建筑標準與認證中國《綠色建筑評價標準》指標體系包括以下六大指標:綠色建筑標準評價體系節地與室外環境室內環境質量運營管理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能與能源利用5.綠色建筑標準與認證等級一般項數(共43項)優選項數共9項節地與室外環境共6項節能與能源利用共10項節水與水資源利用共6項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共8項室內環境質量共6項運營管理共7項★343534-★★4646456★★★585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