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單元分層突破(二)[自我校對]A.仁、禮、中庸B.私學C.理念論D.理想國E.百科全書式的學者F.呂克昂學園主題一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和孔子eq\o([核心整合])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孔子環境古希臘的奴隸制城邦民主制度弊端日益暴露春秋時期的社會變革思想理念論、理想國、哲學王、強調法治批判理念論、邏輯學、法治優于人治、“中庸之道”“仁”“禮”、中庸之道教育建立阿卡德米學園,非常重視自然科學知識建立“呂克昂”學園,教學方法別具一格,形成“逍遙學派”興辦私學,收徒講學,提出“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著作《國家篇》《政治學》“六經”影響成為西方思想文化的重要奠基人創立的儒學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影響至亞洲、世界eq\o([即時演練])1.柏拉圖、孔子和亞里士多德()A.都對自然科學有較深的研究B.都被當時的統治者所推崇C.都曾提出了有關中庸的思想D.都是著名老師并收徒講學【解析】三者都是教育家,都曾收徒講學,D項符合題意。孔子的研究領域未涉及自然科學,A項錯誤;孔子在春秋時期是不被統治者推崇的,排除B項;孔子和亞里士多德提出過中庸思想,但是柏拉圖沒有提出過,C項錯誤。【答案】D主題二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的思想相同之處及其哲學意義eq\o([核心整合])1.相同之處:他們三人的哲學思想都注重對人類社會的認識,突出人文主義精神。2.哲學意義(1)蘇格拉底的哲學追求集中在“認識你自己”這一命題,他開創了希臘哲學的新方向,使哲學真正成為研究人的學問,他的思想對后世哲學產生了深遠影響。(2)柏拉圖是歐洲哲學史上建立唯心主義哲學體系的第一人,他顛倒了物質和精神的關系,提出理念世界是真實的,物質世界是虛幻的學說,他的思想對后世西方哲學產生了很大影響。(3)亞里士多德是集希臘科學文化知識之大成的“百科全書式的學者”,他使哲學真正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并創立了邏輯學,給后人留下了一筆豐富的文化遺產。eq\o([即時演練])2.(2023·沈陽高二檢測)從蘇格拉底到柏拉圖,再到亞里士多德,古代希臘的哲學思想在西方哲學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下列對他們的共同點說法正確的是()A.從自然現象探尋世界本原B.力圖理性地認識人和世界C.理念世界才是真實永恒的D.重視人的作用而忽視道德【解析】A項是古希臘智者學派誕生之前的自然哲學的研究方向,不符合題意要求;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都強調理性的認識,故B項正確;C項為柏拉圖的觀點;D項為古希臘智者學派的缺陷,與題意不符;故本題選B項。【答案】B單元綜合測評(二)(時間:60分鐘分值:90分)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符合正義的國家,其制禮作樂興兵攻伐都決定于天子,而不符合正義的國家則決定于諸侯。可以看出,孔子所謂的“正義”是基于秩序之上的,符合“禮”的要求才具有合法性。……他提出的關于正義的觀點都源自于對禮崩樂壞時代的不滿,認為欲達到正義就要克己復禮,回歸堯舜禹和周公之治。——王菁菁《柏拉圖與孔子的正義觀:比較與啟示》材料二“國家的正義在于三種人在國家里各做各的事。”……柏拉圖以思想家的敏銳眼光,看到了雅典近乎無序的狀態,分析其原因之所在,表現出對社會紛亂的擔憂。同時,在對現實社會進行批判的基礎上,積極呼吁、倡導一種和諧與穩定的理想社會觀。——侯典芹《孔子與柏拉圖的理想社會觀比較》(1)根據材料一、二,分別指出孔子和柏拉圖關于國家“正義”的核心思想。他們關注“正義”的原因有哪些相似之處?(8分)(2)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分別指出孔子和柏拉圖對理想社會統治者的要求。與柏拉圖相比,孔子對于理想社會的設計有何特點?(7分)【解析】第(1)問的第一小問,從材料一“制禮作樂興兵攻伐都決定于天子”“符合禮的要求才具有合法性”可知,孔子主張符合周禮,貴賤有序,從材料二“國家的正義在于三種人在國家里各做各的事”信息可知,柏拉圖主張城邦的統治者、武士和勞動者各安其位、各司其職;第二小問,從材料一“源自于對禮崩樂壞時代的不滿”和材料二“看到了雅典近乎無序的狀態”信息進行概括出即可。第(2)問的第一小問,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孔子要求統治者是為政以德,柏拉圖要求統治者是哲學王;第二小問,從材料“符合禮的要求才具有合法性”“回歸堯舜禹和周公之治”,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即可。【答案】(1)思想:孔子主張符合周禮,貴賤有序(“禮樂征伐自天子出”);柏拉圖主張城邦的統治者、武士和勞動者各安其位、各司其職。相似:社會秩序混亂;對現實不滿,渴望建立理想社會。(2)要求:孔子要求統治者是“內圣外王”(“為政以德”);柏拉圖要求統治者是哲學王。特點:強調“禮”的作用;以“三代”(大同社會)為目標。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民有恥且格。克己復禮為仁……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動。……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論語》材料二城邦的公民顯然彼此是兄弟,但他們的構成和能力各不相同,因此他們在城邦中的職責和地位也不同。神用金子創造了有統治能力的統治者,用銀子創造了武士,即統治者的輔助者,用銅和鐵創造了農夫和匠人。——柏拉圖《國家篇》(1)結合上述材料,概括孔子和柏拉圖的政治思想,并指出其政治主張的實質。(6分)(2)為傳播他們的思想主張,孔子和柏拉圖采取了怎樣的共同方式?他們的主張是否被統治者接受?請分析其主要原因。(9分)【解析】第(1)問的第一小問,梳理材料,理出其中的關鍵詞,聯系所學知識概括表述孔子和柏拉圖思想;第二小問政治主張的實質也即維護誰的利益或者目的,結合相關知識可知其均為維護奴隸主的統治。第(2)問的第一小問,聯系所學知識可知在傳播思想主張方面兩者均通過興辦學校來實現,可具體列舉相關史實;第二小問,聯系所學知識予以回答即可;第三小問,分析其主張不被接受的原因,一種政治主張是否被統治者接受,主要看其能否解決時代問題,是否脫離當時的歷史發展階段等,從這些角度予以分析表述即可。【答案】(1)思想:孔子主張以德治國,以禮來規范人們的行為。柏拉圖主張國家應按能力來進行分工,三個階層各司其職。實質:都是維護奴隸主階級的統治秩序。(2)方式:通過興辦學校來傳播思想,如孔子興辦私學,柏拉圖創辦阿卡德米學園。是否:不被統治者接受。原因:孔子的主張不符合當時爭霸的需要,柏拉圖理想國的政治設計超出社會政治的實際需要。3.孔子和柏拉圖所追求的理想社會可分別稱為“仁-禮社會”和“理想國”;關于理想社會的秩序及其個體品德,他們的觀點驚人相似。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國古代圣賢孔子和著名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觀點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處,不免叫人驚訝。……兩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但卻都相信絕對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們居住在和平與和諧中的可能性。……兩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經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創建一個井井有條、和睦的政治社會。——[美]肯·沃爾夫《大歷史視野》材料二人們按照自己的物質生產的發展建立相應的社會關系,正是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會關系創造了相應的原理、觀念和范疇。——馬克思《哲學的貧困》(1)根據材料一,揭示兩位先哲的觀念中關于社會秩序和個體品德方面的共同性;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孔子的“禮”和“仁”在構建“仁——禮社會”秩序中的不同作用,并列舉柏拉圖理想國中各等級的品德。(9分)(2)按照材料二的思路,概括兩位先哲觀念相似的原因,并以具體社會背景加以說明。(6分)【解析】第(1)問,關于第一小問兩者的“共同性”,分別展開認識,即社會秩序方面:注重社會和諧;個體品德方面:注重個體美德。關于第二小問的“不同作用”,按照“禮”和“仁”依次展開認識,不要混淆。關于第三小問的“列舉”,需要學生回憶相關所學知識作答。主要體現在:智慧;勇敢;自制(節制)等。第(2)問,關于第一小問“原因”,重在把握材料二的內涵,即體現社會關系沖突。關于第二小問的“說明”,是建立在對第一小問的基礎之上的,運用相關史實說明即可【答案】(1)共同性:社會的和諧;個體的美德。禮的作用:明晰等級;仁的作用:緩和矛盾。品德:智慧;勇敢;自制(節制)。(2)原因:社會關系沖突;說明:春秋時期,禮崩樂壞;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病。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克己復禮為仁。……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動。”“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論語》材料二孔子在兩晉時被奉為“先師”;南北朝時被稱為“文圣尼父”;唐玄宗則將其追謚為“文宣王”;宋真宗封孔子為“至圣文宣王”;元成宗封孔子為“大成至圣文宣王”;清代孔子被稱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師”。材料三“不知自己過失是病痛”;“求知識是人類的本性”;“吾愛吾師,但更愛真理”“謙謹是無恥與羞怯之間的中庸”。——亞里士多德(1)根據材料一指出孔子的主要政治觀點是什么?結合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指出歷代封建統治者都尊崇孔子并不斷抬高孔子地位的原因。(10分)(2)根據材料三指出亞里士多德的人格品質。他在倫理學方面與孔子有何相似的觀點?(5分)【解析】第(1)問的第一小問從材料一“克己復禮為仁”中可以總結出“仁”,從“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動”可總結是“禮”,從“為政以德”總結為“德”;第二小問可以從史實總結孔子思想的“仁”“禮”“德”有利于緩和階級矛盾、穩定社會、鞏固統治等作用,即提高孔子地位的原因。第(2)問的第一小問從材料三“求知識是人類的本性”可知是求知的精神,從“吾愛吾師,但更愛真理”可知是追求真理,“謙謹是無恥與羞怯之間的中庸”可知是追求中庸;第二小問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孔子的倫理觀點“人之初,性相近”有中庸色彩,故亞里士多德與孔子在倫理學的相似觀點是中庸。【答案】(1)觀點:①主張維護周“禮”,即貴賤有序的等級觀念;②提倡“仁”,主張以德治國。原因: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維護社會穩定;鞏固政治統治;緩和階級矛盾;維護國家統一。(2)品質:強烈的求知精神;嚴謹的科學態度(追求真理);追求美德(中庸)。觀點:兩人都提出以“中庸”為道德的最高標準。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孔子和亞里士多德是東西方兩位先哲,他們在歷史的天空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跡。材料一吾將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盡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舉中國人,雖未嘗讀孔子之書者,而皆在孔子范圍中也……吾將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盡孔子。教育家之主義及方法,只能適用于一時代、一社會,而孔子之教育,則措四海而皆準,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將以政治家尊孔子。……而政治家不足以盡孔子。食政治家之賜者,不過一國……不過百年,而孔子之因時的政治,可以善當時之中國,可以善二千年迄今之中國。——摘自梁啟超《世界偉人》材料二呂克昂(亞里士多德創辦)一直是許多才高善辯之士云集之所。這個學園的教學風格不同于阿卡德米學園,它采用聚眾教學與面向公眾演講相結合的辦學方針。在設備方面也不如阿卡德米,大量的教學活動是在環體育場的林蔭道上進行的。——摘自王樂理《西方政治思想史》(1)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孔子的認識。(9分)(2)結合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概括孔子、亞里士多德在個人經歷等方面有哪些相似之處?(6分)【解析】第(1)問,“吾將以教主尊孔子”“吾將以教育家尊孔子”“吾將以政治家尊孔子”,梁啟超認為孔子是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結合孔子創立儒學,創辦私學,為中國封建社會傳統政治提供理論基礎等三個方面具體分析。第(2)問,孔子創辦私學、亞里士多德創辦呂克昂學園,把自己的政治理想付諸實踐。【答案】(1)認識:思想家:創立儒學,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滲透到社會秩序和個人行為規范之中。教育家:奠定了中國古代的教育傳統,教育思想影響深遠。政治家:孔子的政治主張奠定了中國封建社會傳統政治的理論基礎,但他主張維護西周的等級制度,具有一定的保守性。(2)相似:①都有理想追求,并為之努力;②都創辦學校(或學園),發展教育。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柏拉圖認為……人們用感官體驗到的一切美德和品質都是相對的,不完美的。絕對的美德是獨立于人類之外的存在,只能用思想去理解。在某些作品中,柏拉圖稱這些現實之外的純粹的美德為“理念”……理念可以通過人類的靈魂去了解,因為靈魂是不朽的,他蟄居于必朽的軀殼中。——馬克垚主編《世界文明史》他的理想國家是貴族政體,在其中,體現為哲學王的理性要素居于至高無上的地位,而人們的理性也控制著他們的欲望。“柏拉圖強調……對一個國家來說,貴族政體是模范政體,因為在這個政體形式中,我們發現了所有階級之問的那種正當的從屬關系”。——[美]斯通普夫《西方哲學史》材料二在哲學上,亞里士多德肯定客觀世界是真實的存在,認為人類認識的來源產生于對外界事物的感覺。……在政治學方面,亞里士多德詳細地比較研究了君主、貴族、共和、僭主、寡頭和平民六種政體,他主張法治,并認為“法律是不受情欲影響的理智”。——朱亞娥主編《世界文明史》(1)根據材料一、二,比較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在哲學和政治主張方面的不同。(10分)(2)結合材料分析,作為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和老師主張不同體現了怎樣的治學態度。(5分)【解析】第(1)問,通過分析材料可以發現,柏拉圖和亞里士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房屋抵押借款合同協議
- 代辦手續服務合同
- 外立面裝修工程合同
- 房屋買賣委托人合同
- 人合租辦公室協議合同
- 駐廠合同協議模板
- 網戀合同協議模板
- 加工定制合同協議
- 合同轉移協議范文
- 火星時代課程合同協議
- 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
- 功能安全培訓
- 1《國殤》練習(含答案)【中職專用】高教版2023-2024-基礎模塊下冊
- 企業營運能力分析
- 氣象局防雷工作總結
- 網絡營銷:推廣與策劃(第3版 慕課版)課件 項目三感悟網絡營銷策略(知識基石)
- 【課件】繪畫的誕生(落筆)課件-高中美術人教版(2019)選擇必修1+繪畫
- 膀胱癌護理業務學習課件
- T-GDYLSH 2.1-2022 旅居養老服務 第1部分:總則
- 初中道德與法治公民權利作業設計
- 社區健康環保知識講座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