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課件_第1頁
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課件_第2頁
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課件_第3頁
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課件_第4頁
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計劃經濟時期的各種票證60年代的糧食票70年代的豆腐票和粉票80年代的布票第22講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考綱一、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有關改革開放的決策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國有企業改革三、對外開放格局初步形成: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開放區、沿江開放港口城市、沿邊開放城鎮、內地省會開放城市四、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你辦事,我放心”【情境再現】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

——華國鋒“兩個凡是”你如何看待“兩個凡是”的方針?危害:教條主義、本本主義、延續個人崇拜實質:“左傾”錯誤的延續。想一想

社會主義建設以來,長期困擾人們的種種錯誤思想不改變,黨的工作重心不轉移,就很難順利推行改革。思考:思想是行為的先導,經濟體制改革要想順利進行,你認為當時最應該做的事情是什么?拋棄……確立……作出……確定……思想路線政治路線撥亂反正審查和解決冤假錯案及一些重要領導人的功過是非問題。組織路線轉折一:“左”傾——實事求是轉折二:階級斗爭——經濟建設、改革開放撥亂反正: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領導集一、偉大轉折十一屆三中全會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歷史上重大轉折;成為實行改革開放和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起點?!緡L試命題】

(2011年潮州模擬)“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從這里拉開序幕,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從這里開始形成……社會主義在遭受嚴重挫折之后開始在這里重新煥發生機?!辈牧现械摹斑@里”是指(

C

)A.小崗村農民實行“大包干”B.農村鄉鎮企業異軍突起C.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D.深圳等經濟特區建立【針對訓練】右圖EF段的城市化進程明顯加速的原因是(D)A.社會主義工業化初步實現B.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C.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步入正軌D.改革開放政策的強力推動從剛剛過去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中我們可以嗅到“改革”與“開放”的氣息,那么“改革”如何改,是先從農村還是先從城市改,為什么?【探究學習】:(一)農村經濟體制的改革二、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1、當時農村實行的是人民公社體制,一切財產上交公社,在全社范圍內統一核算,統一分配,實行部分的供給制(辦食堂,吃飯不要錢)。公社經常無償地調用生產隊的土地、物資和勞動力,甚至調用社員的房屋、家具?!度f里與安徽農村改革》2、人民公社時農村的順口溜:頭遍哨子不買帳,二遍哨子伸頭望,三遍哨子慢慢晃。3、萬里問一個農民:“你有什么要求?”那農民把破棉襖掀開,拍拍肚子,意思就是希望肚子能夠圓起來!閱讀與思考:據材料思考農村經濟存在什么問題?人民公社體制下,農民缺乏自主權,搞平均主義農民缺乏生產積極性破壞生產力,農民溫飽問題未解決

1、原因:

(1)從歷史上看,長期實行人民公社體制,嚴重挫傷農民生產積極性,溫飽問題沒有解決,農業發展緩慢。

(2)從現實來看,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落后制約國家的現代化建設。

生產有了自主權克服平均主義按勞分配積極性極大提高變革生產關系使之與生產力相適應。生產發展2、措施:注意:改革農民只獲得了土地的“生產經營自主權”而不是“土地所有權”1978年安徽四川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礎上把土地長期包給各家各戶使用,農業生產基本上變成分戶經營,自負盈虧思考:改革后人民勞動積極性極大提高了,那么改革是要改掉社會制度嗎?改革的實質是?實質:3、意義

提高勞動者生產積極性解放發展了農村生產力促進城市改革經濟體制所有制經營管理制度分配制度公有制公有制高度集中統一自主分散平均分配按勞分配想一想人民公社制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與人民公社制相比本質上相同之處又有何優越性?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鞏固提升】

1、(2011年濟寧高三質量檢測)1984年,在國慶的游行隊伍中,農民開著拖拉機,載著“聯產承包好”的牌子通過天安門廣場。農民從家庭聯產承包中得到的最大實惠是(

B

)A.獲得了土地的所有權B.獲得了生產和經營的自主權C.獲得了勞動產品的所有權D.獲得了一切生產資料的所有權

【鞏固提升】2、(2011·上海單科·28)“生產隊由隊長同一個個農戶簽訂合同,合同規定出生產指標和給這個農戶的報酬。這意味著他們可以多勞多得。”這里描述的是(D)

A.土地改革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運動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隨著農村經濟改革體制的成功,城市經濟改革也在1984年之后全面展開,那么城市改革又如何開展呢?材料1:在1956年,上海的天氣很熱,企業為了不影響生產,采取降溫的措施,需要風扇、鼓風機,但是企業即使采取這樣的措施也沒有主動權要經過層層報批,當時經過十一個部門的審要蓋十一個圖章,等最后的圖章蓋完,夏天已經過去了。材料2:沈陽有兩個廠,一個是銅廠,一個是電纜廠,這兩個廠一墻之隔,但沒有橫向聯系,電纜廠歸機械部門管,銅廠歸冶金部門管,冶金部門把銅調到別的地方去,電纜廠需要銅又要從云南等地調進,造成了運輸上的大量浪費,時間上的浪費,本來兩個廠發展橫向聯合,通過簽定合同就可以解決,但是不行?!咎骄俊孔璧K城市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導致政企職責不明,企業缺乏自主權,嚴重壓抑了企業和職工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計劃經濟使企業失去活力中心環節:(二)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管理體制:所有制:分配制度:作用:內容:時間:1984年增強企業活力,把企業搞活政企分開,簡政放權,擴大企業自主權(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單一的公有制發展為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調動了各方面的積極性,企業有了競爭機制,增強了活力,經濟得到快速發展,效益顯著提高。【自主學習】:進入90年代后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又有什么新發展?(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背景提出確立過程國內:改革遇到阻力;國際:社會主義運動遭遇挫折鄧小平南巡談話(1992)1992年十四大-----確立目標1993年十四屆三中全會-----基本框架1997年十五大-----理論進一步完善21世紀初-----基本建立意義:

生產力發展——生活水平提高前提內容目的實質目標堅持社會主義制度解放發展生產力

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深層次思考:經濟體制改革

含義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產關系中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各個環節,最終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鞏固提升】(2010年江蘇蘇南四市調研)美國史學家說:“由于其眾多的人口,中國在經濟發展上的特殊問題是如何在避免忽視鄉村方面的同時加強工業、如何在建設強大的國家工業的同時使鄉村的民眾擺脫物質上的貧困?!币韵屡e措中最有利于解決這一問題的是(

D

)A.進行社會主義三大改造B.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C.普遍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D.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針對訓練】1988年底,山東臨沂九曲鄉農民禇延澤承包的72畝田喜獲豐收,被授予“全國售糧大戶”的榮譽稱號,他高高興興地貼出一副春聯:“吃陳糧燒陳柴承包政策好,迎新春邁大步科技威力大”,橫批是“展翅高飛”。這幅對聯本質上反映了(D)

A.人民公社化運動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B.生產關系的變革適應了生產力的發展

C.農業合作化運動給農民帶來了新的希望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建立起來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國在對內有條不紊地開展改革的同時,對外的開放的步伐也在穩步邁進……三、對外開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意義:成為90S改革開放的重點和標志秦大天煙青、連南上寧溫、福廣湛北(海)深圳(一夜崛起的城市)、珠海、汕頭、廈門就是既對發達國家開放,也對發展中國家開放,對世界所有國家開放。就是根據各地區的實際和特點,通過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等不同開放程度、不斷推進的形式,形成全國范圍內的對外開放。不僅在經濟領域,也涉及到保險、郵電、通信等服務、貿易以及環保、科技、醫療衛生、體育、文化、教育等領域的開放。我國對外開放為什么

首先選在東南部沿海?(1)東南部沿海是中國近代工業的發源地和近代科學技術集中的地區(2)自然地理條件優越:地勢低緩、氣候條件好;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3)人口眾多勞動力和消費市場廣闊。(4)人們的思想觀念較為開放?!締栴}探究】【鞏固提升】深圳是我國最早設立的經濟特區,有人認為它具有“兩個扇面”的作用。“兩個扇面”是指(

C

)A.對外開放的扇面和對內改革的扇面B.技術革新的扇面和對外交流的扇面C.對外開放的扇面和對內輻射的扇面D.管理革新的扇面和引進外資的扇面【高考例析】

(2010年高考安徽卷)鄧小平曾將一張飛樂音響公司股票作為禮物贈送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董事長范爾霖。依據下圖中的信息判斷,當時的中國(

B

)①已經出現了股份制企業②開始建立股票交易市場③初步形成市場經濟體制④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已全面展開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知識框架嘗試命題2

貼春聯是中國的一項文化習俗,春聯的內容往往和社會的歷史變遷相聯系。以下春聯中當下最流行的是(

D

)A.毛主席揮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寬又廣B.食堂巧煮千家飯,公社飽暖萬人心C.過年只有兩升米,壓歲并無一分錢D.生產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課堂練習從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的角度理解對外開放對外開放已是當今世界發展的共同趨勢。每一種文明客觀上都在加強與其他文明的交流,都在向其他文明學習,同時,也在不斷拋棄自身落后于時代的東西。在這種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不同文明的碰撞和沖突。西方文明對東方文明的影響和侵蝕也必然會加大。對此,我們應該有充分和清醒的認識。注意區分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對策。對確實先進的文明,要大膽接受,對魚龍混雜而來的糟粕,則要堅決抵制。既不可盲目尊大,也不可妄自菲薄。關注新史觀嘗試命題3

(2011年江蘇省南通市統考)由下圖可知(

B

)A.浦東新區優先發展農業B.浦東新區優先發展高科技產業和現代工業C.浦東新區已經成為上海新興高科技產業和現代工業基地D.浦東是中國20世紀90年代改革開放的重點和標志嘗試命題4

20世紀20年代,列寧提出“新經濟政策”,30年代羅斯福推行“新政”,90年代鄧小平提出“社會主義也有市場”,倡導中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些反映出的共同問題是(

A

)A.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要相互學習借鑒B.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制度沒有優劣之分C.這些歷史巨人善于化腐朽為神奇D.實事求是是世界性的人類智慧高考例析

(2009年高考福建卷)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廠長經理在《福建日報》上發出“請給我們‘松綁’”的呼吁。隨后,《人民日報》轉載了這封呼吁信,將“松綁”風吹向全國。這里的“松綁”主要是指(

C

)A.允許企業實行公私合營B.承認企業所有權和經營權完全分離C.擴大企業經營自主權D.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嘗試命題6

(2010年南京市第一次調研測試)1978年開始的農村改革走過了30年的光輝歷程,30年前農民年純收入133.6元,如今增加到4140元;30年前,我國的貧困人口大約有2.5億,如今在耕地減少、人口增加的情況下,貧困人口已減至2500萬……導致中國農村發生巨大變化的原因是(

C

)①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②變革農村土地所有制③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④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