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岳麓版文化史第三單元從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學理性時代單元測試學業分層測評15_第1頁
高中歷史岳麓版文化史第三單元從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學理性時代單元測試學業分層測評15_第2頁
高中歷史岳麓版文化史第三單元從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學理性時代單元測試學業分層測評15_第3頁
高中歷史岳麓版文化史第三單元從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學理性時代單元測試學業分層測評15_第4頁
高中歷史岳麓版文化史第三單元從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學理性時代單元測試學業分層測評15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業分層測評(十五)(建議用時:45分鐘)[學業達標]1.愛因斯坦認為:“伽利略的發現以及他所應用的科學的推理方法是人類思想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標志著物理學的真正開端。”這主要是因為伽利略()A.捍衛哥白尼“日心說” B.奠定實驗科學基礎C.發明了天文望遠鏡 D.發現自由落體定律【解析】伽利略的貢獻是開創了以實驗事實為根據并具有嚴密邏輯體系的近代科學,他的成就標志著物理學的真正開端。故選B項。【答案】B2.“他看到了簡單的規則,并從中揭示出循環往復的規律,所以啟發我們繼續探索,希望用數學法則來揭示經濟的周期和人類的行為。我們相信,宇宙中的問題是可以解決的。”材料中“他”()A.發現自由落體定律,奠定了近代實驗科學的基礎B.發現自然世界規律,啟發人們探尋社會運行規律C.回答了人類的起源問題,使進化論深入人心D.揭示事物都有矛盾的兩個方面,守靜即可變化【解析】A項是伽利略,排除;材料中“希望用數學法則來揭示經濟的周期和人類的行為”的信息說明是牛頓研究問題的方法,故B項正確;C項是達爾文,排除;D項是中國古代老子的觀點,排除。【答案】B3.某科學著作的序言中寫道:“理性力學應當是研究任何力所引起的運動和產生任何運動的力的科學。因此,本書被命名為《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該著作提出的理論()【導學號:11140098】A.推動了歐洲啟蒙運動的進程B.使人類對人類起源的認識取得一致C.為經典力學的創立奠定了基礎D.彌補了牛頓力學認識宏觀世界的不足【解析】《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說明是牛頓的經典力學,該理論的提出為歐洲啟蒙運動奠定了思想基礎,故A項正確;達爾文研究的是人類的起源問題,故B項錯誤;C項是伽利略自由落體理論,D項是相對論,排除。【答案】A4.馬克思說:“這本書的理論可以用來當作歷史上階級斗爭的自然科學依據。”“這本書”的作者是()A.伏爾泰 B.牛頓C.達爾文 D.哥白尼【解析】伏爾泰是法國啟蒙思想家,而不是科學家,故A項錯誤;牛頓的力學體系和哥白尼的“日心說”與題干中“階級斗爭”沒有關聯,故B、D兩項錯誤;達爾文進化論闡述了自然界進化的規則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與題意相符,故C項正確。【答案】C5.達爾文所著《物種起源》(1859年)和《人類的起源》(1871年),闡發了他奠立于自然選擇理論基礎上的進化論,并將其用于解釋人類的起源。其學說遭到宗教界的強烈反對,主要是因為()A.促進了歐洲民族主義的覺醒B.為歐洲國家殖民擴張辯護C.為殖民地解放提供思想武器D.達爾文否定了神造世界說【解析】本題抓住關鍵信息“其學說遭到宗教界的反對”可知,主要是考查達爾文生物進化論對宗教界的影響,達爾文認為生物是進化來的,不是上帝創造的,從而否定神造世界,故D項正確;A項是從歐洲民族解放的角度闡述,與題意不符,錯誤;B項是從歐洲殖民者的角度闡述,與題意不符,錯誤;C項是從殖民地的角度闡述,與題意不符,錯誤。【答案】D6.1700年至1800年間,歐洲人口由億增長到億,19世紀劇增到億。歐洲人口的劇增從本質上反映了()【導學號:11140099】A.社會制度的重大變革改善了人類的生存狀況B.工業化的發展為人類的生存創造了良好的條件C.殖民擴張的發展擴大了歐洲人的生存空間D.歐洲逐漸成為全世界人口流動和遷徙的目的地【解析】從“1700年至1800年”判斷,這一階段歐洲正在進行工業革命,工業革命大大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環境,為人類的生存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所以引起歐洲人口的劇增。故選B項。【答案】B[能力提升]7.《科學史及其與哲學和宗教的關系》中說:“科學過去是躲在經驗技術的隱蔽角落里辛勤工作的,當它走到前面傳遞而且高舉火炬的時候,科學時代可以說已經開始了。”這里所說的“科學時代”是指()A.文藝復興 B.牛頓創立近代力學體系C.第一次工業革命 D.第二次工業革命【解析】本題考查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成果來源于工匠的經驗,第二次工業革命是科學與技術的真正結合。【答案】D8.“1831年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定律,1864年麥克斯韋建立電磁理論,1888年赫茲發現電磁波。這些發現,引發了發電機、電動機、電報、無線電的發明。”材料說明()【導學號:11140100】A.電氣技術的革命改變了社會面貌B.科學理論的突破推動電氣技術的發展C.電氣技術發展是社會需要的結果D.電力取代蒸汽動力已成為歷史的必然【解析】電磁感應定律、電磁理論和電磁波都是科學理論,引發各項發明,故B項正確;A、C、D三項表述的是電氣技術發展的作用,不符合題意。【答案】B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7世紀中期,牛頓創立了經典力學理論后,運動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為科學發展奠定了基礎。——《宇宙探險》材料二達爾文推翻了那種把動物、植物、各物種看作彼此毫無聯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變的東西的觀點,第一次把生物學放在完全科學的基礎上,確立了物種的變異性和承續性。材料三自然科學借以宣布其獨立并且好像是重演路德焚燒教諭的革命行為,便是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的出版,他用這本書(雖然是膽怯地而且可說是只在臨終時)來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會權威挑戰,從此自然科學便開始從神學中解放出來。——恩格斯(1)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一中“經典力學理論”形成的歷史背景。經典力學體系的形成等科學成就對當時的歐洲思想界的主要影響是什么?(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進化論在歐洲產生的影響。(3)根據材料三回答,從事科學研究的重要條件是什么?17—18世紀的中國為什么不能產生“哥白尼”“伽利略”式的科學家?試結合中國當時的經濟、思想文化狀況進行分析說明。【解析】第(1)問“歷史背景”從資本主義發展和人文精神角度分析,經典力學的發展推動了啟蒙運動。第(2)問主要側重于對思想的影響。第(3)問的第一小問主要從創新精神角度分析;第二小問要點明明清阻礙科技發展的因素。【答案】(1)歷史背景:資本主義的發展;文藝復興運動,人文精神不斷發展。影響:推動了歐洲啟蒙運動的興起和發展。(2)從根本上改變了19世紀絕大多數人對人類和其他生物在生物界中位置的看法,否定了上帝造人說,對歐洲思想界產生了巨大影響,有利于人們的思想解放。(3)重要條件:不盲從權威,敢于創新。原因:①經濟:小農經濟仍然占據統治地位,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②思想文化:程朱理學和科舉制度禁錮了人們的思想。10.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導學號:11140101】材料一古代中國人所創造的科學技術具有其獨特的風格和獨到的體系。構成這一獨特的科技體系的有農、醫、天、算四大學科,以及陶瓷、絲織和建筑三大技術。這四大學科和三大技術是中華民族先人在科學技術上的獨特建樹。——吳國盛《科學的歷程》材料二近代科學技術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的,這一時期的一系列成果,是現代科學技術的基礎。現代科學的發展更是將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水平提高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來,世界主要經濟體紛紛采取措施,加大科技和教育投入,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布局未來發展,培養新的競爭優勢。——中國科學院《2023科學發展報告》材料三科學不僅刷新了我們的世界圖景,也刷新了我們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學成功的背后,我們必須看到一個潛在的危險正在顯露出來:人類通過大規模地開發大自然,雖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卻動搖了人類生存的根基。——吳國盛《科學的歷程》(1)根據材料一,概括中國古代科技的突出特點。簡析中國古代農業科技取得“獨特建樹”的主要原因。(2)指出材料二中“這一時期的一系列成果”對社會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世界主要經濟體為何要加大科技投入?(3)怎樣理解科學“動搖了人類生存的根基”?如何應對這種“潛在的危險”?【解析】第(1)問的第一小問由材料中“農、醫、天、算”“陶瓷、絲織和建筑”概括特點;第二小問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即可。第(2)問首先明確“這一時期的一系列成果”指近代科技,然后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促進作用;抓住材料二中的“國際金融危機”“布局未來發展,培養新的競爭優勢”回答原因。第(3)問的第一小問從科學的負面影響回答;第二小問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即可。【答案】(1)實用性、繼承性等。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統治者重視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