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統計報告(2004/7)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目錄223一、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的宏觀概況.....................................4二、互聯網用戶行為意識調查結果....................................10(一)用戶個人信息..............................................10(二)用戶對互聯網的使用情況及滿意度............................13(三)用戶對互聯網熱點問題的回答................................17一、域名數、網站數調查............................................28二、網上聯機調查..................................................28三、網下抽樣調查..................................................29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2004/7)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一部分調查背景1997CNNIC互聯網絡單位來實施這項統計工作。為了使這項工作制度化、正規化,從1998年起CNNIC決定于每年1月和7月發布“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統計報告發表后,受到各個方面的重視,被國內外用戶廣泛引用。本次為CNNIC第十四次調查。該項工作得到了信息產業部等國家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各互聯網單位、調查支持網站以及媒體等也對CNNIC查工作的順利進行。第二部分調查內容第十四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調查的主要內容為:(一)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的宏觀概況包括:我國上網計算機數我國上網用戶人數CN下注冊的域名數及其地域分布情況WWW站點數及其域名、地域分布我國國際出口帶寬總量我國IP地址總量(二)中國互聯網絡用戶的相關情況包括:用戶基本特征(如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文化程度、收入狀況等)用戶對互聯網的使用情況及滿意度用戶對互聯網熱點問題的回答第三部分相關說明1CNNIC1小時的中國公民。2指有獨立域名的web站點,其中包括CN和通用頂級域名(gTLD)下的web站點。此處的獨立域名指的是每個域名最多只對應一個網站“WWW.+域名。如:對域名來說,它只有一個網站、.net、.org分類的數目、所有有網站(即有WWW服務)的通用頂級域名(gTLD)按注冊單位所在省份分類的數目。CN域名數及對應網站數:采用計算機網上自動搜索可得到如下數據:CN下的域名數及地域分布情況;CN下WWW站點數及其地域分布情況。域名和網站的地域分布、網站分類數等數據。二、網上聯機調查具體方法是將問卷放置在CNNICICP/ISP上設置問卷鏈接,由互聯網用戶主動參與填寫問卷的方式來獲取信息。CNNIC在2004年6月11日---6月30日進行了網上聯機調查。調查得到了國內眾多知次網上聯機調查共收到調查問卷23624份,經過有效性檢查處理得到有效答卷17833份。三、網下抽樣調查網下抽樣調查側重于了解中國網民的總量、相關的特征及行為特點等。(一)、調查總體本調查的目標總體有兩個,一是全國有住宅電話的6歲以上的人群(總體AB公式進行匯總。A抽樣方法按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相結合的原則,我們對目標總體按省進行分層。
抽樣指標的確定從全國的情況來看,各省的城市住宅電話與鄉村住宅電話的比例差異很大,由于城“擁有住宅電話的人數(或稱住宅電話覆蓋的人數)地市的“住宅電話數目”作為抽樣指標。為了得到地市“住宅電話數目”的近似估計,地市一級的有關經濟、人口指標的值來計算。
樣本量為了保證目標比例估計值的精度,在95%的置信度下,取最大允許絕對誤差為2%。設計效應為37200的比例”分配各省的樣本量。
省內各地市的抽樣方法采用PPS抽樣方法。第一步:用PPS法每省抽取7個地市(此處的地市包括地級市和地區行署,每個地8樣本量在抽中各地市中按抽中的次數平均分配,在地市少于或等于七個的省中,各省的樣本量在各地市中的分配與各地市的住宅電話成比例。,按照PPS與EXCEL軟件產生0-1之間的均勻分布的隨機7量為229個,如果該地市被抽中兩次,則樣本量為457個。第二步:獲得抽中地市的所有電話局號,根據該地市的局號生成電話號碼庫。電話號碼中除局號外的后四位或后三位數字,由隨機數生成。第三步:確定抽取調查對象,在電話撥通后,把接聽電話的人作為被訪對象,先詢取一名上網的成員來接聽電話,回答有關上網的問題以及自己的個人基本資料。
全國加權方法對全國的推斷采用對各省的調查結果進行事后加權處理的方法。出總體A;對于總體B變化不是很大,而且大學生中網民的比例已經比較高,所以本次調查中涉及大學生的數據是在2000行為特點等數據。按美國輿論研究協會(AAPOR)的成功率公式三計算,本次抽樣調查的成功率為38%。在數據處理之前,對數據中變量的取值、變量之間的邏輯關系等進行檢查,對其中的不合格樣本進行了核對、刪除和補充,并對部分變量進行了事后編碼。在統計報告中有一些平均數(比如每周上網小時數、每周上網天數、郵件帳號數、收發測量的各變量之間的邏輯關系等方法對數據中的異常值進行排除。第六部分調查支持單位調查支持網站(排序不分先后)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網中國日報網站國際在線央視國際網絡中青網中國廣播網北京廣播網千龍網南方網天健網調查入口網站(按照網站掛出調查鏈接的先后順序排名)搜狐網易金羊網新浪網金陵熱線上海熱線齊魯熱線廣州視窗江蘇音符北京信海科技前程無憂賽迪網證券之星IT俱樂部三九健康網四川在線云南信息港黑龍江信息港騰訊武漢工商黃頁天極網世紀前線TOM銀河網天涯熱線深圳熱線中國網友會吉林信息港中國人才熱線湖南信息港江河源熱線古城熱線新絲路智聯招聘21CN新聞中心貴州信息港寧夏信息港天府熱線激動網計算機世界黑龍江數碼港8848淘寶網中華網創聯萬網新網互聯你好萬維網通聯無限廣東互易蘇州網絡神藍橋科技金華開元長沙怡泰調查帶寬支持單位北京市通信公司IDC調查協助單位(排名不分先后)中國網絡通信集團公司中國網絡通信(控股)有限公司中國電信集團公司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中國教育與科研計算機網網絡中心中國科技網網絡中心中國通信廣播衛星公司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中國長城互聯網網絡中心創聯萬網國際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北京信海科技發展公司廈門精通科技實業有限公司北京信諾立興業網絡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東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域名注冊中心東方網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華企網信息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廈門中資源網絡服務有限公司搜狐愛特信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廈門必信電腦網絡有限公司第七部分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分析報告前言CNNIC1997年10月開始發布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至今已十四次。基于深入分析我國互聯網、更深刻的揭示互聯網在我國發展狀況的諸如“誰、何時、在哪里、如何使用互聯網、互聯網的影響”等基礎性問題的目的,以第十四次和以前歷次調查的數據為主要基礎,完成本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分析報告。和以往類似,本次分析報告撰寫過程中主要采用了趨勢對比、橫向對比、縱向對比、分組、頻數分析、相關分析、交叉分析等分析方法。兼顧重點和全面,本次分析報告在內容上包括中國互聯網宏觀概況、網民的結構特征、網民的上網途徑、網民的上網行為、非網民狀況、網民和非網民對互聯網的看法等幾個部分。本分析報告中的數據主要來自于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歷次的調查數據,和全國人口有關的數據來自于國家統計局的統計年鑒等。除非明確指出,本報告中的數據均不包括香港、澳門、臺灣地區在內。對其它深入分析內容感興趣的同志可和我們聯系。我們的聯系方式是:電子郵件:cnnic-survey@電話:(010)62619750-3033內容摘要2004年上半年的中國互聯網在整體上保持增長態勢的同時,網民特征結構、上網途徑、上網行為等各方面也出現了一些較為明顯的變化。從宏觀的角度看,我國互聯網繼續保持了增長態勢。其中網民數、上網計算機數分別達到了8700萬、3630萬;CN下注冊的域名數、網站數分別達到了382216個、626600個;網絡國際出口帶寬總數達到53941M;我國大陸的IPv4地址數達到了49421824個。在網民的特征結構方面,男性、未婚、25歲以下、大專及以下、月收入在2000元及以下(含無收入)網民的比例繼續在網民各特征數據中占據相對主要地位,所占比例分別為59.3%60.1%54.1%69.2%78.1%25歲以下、月收入在2000無收入)網民的比例和半年前相比都有所上升,但男性網民所占比例、大專及以下網民所占比例和半年前相比有所下降;在職業方面,學生、專業技術人員仍然是網民主體,比例分別為31.9%、13.2%會組織、教育業、制造業、IT業、批發和零售業是網民的主要分布行業,比例分別達到13.1%、12.5%、11.0%、10.0%、8.1%。在網民的上網途徑方面,家中仍然是網民上網的主要地點,比例達67.0%;網民的上網設備主要是臺式計算機,比例達97.5%,但同時采用其他上網設備的網民日趨增多;撥號上xDSLCABLEMODEM等)上網用戶數達3110萬,上網方式進一步多元化。在網民的上網行為方面,網民在一天中有三個上網的峰值時間段:第一個峰值時間段為早晨900、1000,網民上網比例分別為24.3%、25.7%,第二個峰值時間段為下午300,網民上網比例分別為29.4%,晚上的2000、2100達到一天中的最高峰,網民上網比例分別為46.0%45.4%12.3小時和4.2天,每周上網小時數和半年前相比有所減少;絕大部分網民每月實際花費的上網費用在100元以內,比例值達65.8%電子郵箱總數和免費的郵箱數分別為1.5和1.3;用戶每周收發的郵件數分別達到4.6封和4.3封,收到的垃圾郵件數達9.2封;網民上網的最主要目的主要是獲取信息和休閑娛樂,比例值分別為42.3%和34.5%,網民的上網目的繼續向多樣化發展。從非網民的狀況看,其不上網的最主要原因是“不懂電腦/網絡,比例值為38.4%,其20.1%14.3%主要原因是“覺得上網沒用,比例值為14.2%否可能上網的問題上,11.9%的非網民表現了一定的興趣,表示一年內有可能上網。分析網民和非網民對互聯網看法的數據可以發現:類似于以往,非網民對互聯網有著比網民更高的期望和評價。一、中國互聯網絡宏觀狀況CNWWW以及IPCNNIC歷次調查中這些基礎性統計數據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我們從宏觀的角度更深刻地認識互聯網絡在中國的發展狀況。1、上網計算機數截止到2004年6月303630比,我國的上網計算機總數半年增加了541萬臺,增長率為17.5%,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長41.1%1997年10月第一次調查結果29.9萬臺的121.41-1網計算機總數呈現出比較快的增長態勢。圖1-1歷次調查上網計算機總數(萬臺)其中專線上網計算機數為652萬臺,同上一次調查結果相比,專線上網計算機數半年內增加了579.6%26.6%1997年10月第一次調查結果4.9萬臺的1332097萬臺,同上一次調查結果相比,撥號上網計算機數半年內增加了152萬臺,增長率為7.8%,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0.6%,是1997年10月第一次調查結果25萬臺的83.88881萬臺,同上一次調查結果相比,其它方式上網計算機數半年內增加了332萬臺,增長率為60.5%,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77%(如圖1-2,尤其是其它方式上網計算機數增長態勢最為明顯。圖1-2歷次調查不同方式上網計算機數(萬臺)但同上一次調查結果相比,本次調查結果中上網計算機總數、專線上網計算機數、撥號1-3180
160
140
120
100
806040200次次一二第第次三第次四第次五第次六第次七第次八第次九第次次次次次十一二三四第十十十十第第第第圖1-3歷次調查上網計算機數增長率2、上網用戶人數截止到2004年6月308700國上網用戶總人數半年增加了7509.4%27.9%1997年10月第一次調查結果62萬上網用戶人數相比,現在的上網用戶人數已是當初的140.3倍(如圖1-4圖1-4歷次調查上網用戶總數(萬人)其中專線上網用戶人數為2870萬人,同上一次調查相比,專線上網用戶人數半年增加210萬人,增長率為7.9%,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2.5%,是1997年10月第一次調查結果15.5萬的185.25155萬人,同上一次調查相比,撥號上網用戶人數半年增加239萬人,增長率為4.9%,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4.5%,是1997年10月第一次調查結果46.5萬的110.9倍;ISDN上網用戶人數為600萬人,同上一次調查相比,ISDN上網用戶人數半年增加了488.7%22.4%3110萬人,同上一次調查相比,寬帶上網用戶人數半年增加了1370萬人,增長率為78.7%,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17.3%(如圖1-5ISDN上網用戶人數和寬帶上網用戶人數都呈現出非常快的增長趨勢,尤其是寬帶上網用戶人數增長趨勢最為突出。60005000408045014916515540003000200010000334231102660287026982342202321961886174016061432123751470785798078146.53243154324905528566060017022420015.532.561144次一第次二第次三第次四第次五第次六第次七第次八第次九第次次次次次十一二三四第十十十十第第第第ISDN圖1-5歷次調查不同方式上網用戶人數(萬人)分析上網用戶人數增長率的變化趨勢(如圖1-6所示)可以看出,這半年上網用戶人數圖1-6歷次調查上網用戶人數增長率(%)我國網民總數的快速增長已被世界所矚目,但8700萬網民在我國將近13億的總人口中還僅占6.7%6.2%速度較快,但互聯網絡的普及程度目前還很低,發展空間仍非常大。3、CN下注冊的域名數截止到2004年6月30CN下注冊的域名數為38221642176個,增長率為12.4%,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52.5%,同1997年10月第一次調查結果相比,域名總數已是當初4066個的94結尾的英文域名總數為678個,與半年前相比增加12個,增長率為1.8%結尾的英文域名總數為158293個,與半年前相比增加17514個,增長率為12.4%;以結尾的英文域名總數為2073個,與半年前相比增加158個,增長率為8.3%;以結尾的英文域名總數為13963個,與半年前相比增加2199個,增長率為18.7%;以結尾的英文域名總數為18374個,與半年前相比增加2185個,增長率為13.5%結尾的英文域名總數為8351個,與半年前相比增加982個,增長率為13.3%3702個,與半年前相比增加41612.7%CN二級域名數,增長率為11.8%(如圖1-7CN下注冊域名數有著較快的增長。CN下注冊域名數的這種增長趨勢一方面反映了國家主管部門調整域名管理政策對CN域CN域名的優勢和價值已經得到我國各單位和互聯網用戶的廣泛認可。450000400000350000300000250000200000150000100000500000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第八次第九次第十次第十一次第十二次第十三次第十四次AC5025006246826676736921728702666678COM22220387767887896221999229912398835133796120957140779158293EDU61573181211271239135414821629178719152073GOV1663247936654615518158646686779693281176413963NET22213753107191329115055140451224820234139571618918374ORG649940191225962864294330319587634273698351行政區域名11751516312435673434331731724774310932863702CN94469158072176782合計290454869599734122099128362127319126146179544250651340040382216ACCOMEDUGOVNETORG行政區域名CN合計圖1-7歷次調查CN下注冊的域名數(個)從CN下注冊域名的地域分布可以看出,華北、華東、華南的CN下注冊域名比例為79.1%CN圖1-8圖1-8CN下注冊域名地域分布4、WWW站點數截止到2004年6月30WWW站點數為62660031050為5.2%32.2%(如圖1-9WWW站點數的增長進一步說明了我國互聯網產業正在發展。從WWW的33913個減少到本次調查的27614個;其余的網站數都出現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下的網站數為480132.8%下的網站數為412134年增加949個,增長率為0.2%;下的網站數為12332個,半年增加2281個,增長率為22.7%;下的網站數為88430個,半年增加10738個,增長率為13.8%;行政區域名下的網站數2456個,半年增加360個,增長率為17.2%;同CN下注冊的二級域名數獲得較快增長一致,cn下的網站數為83154個,半年增加23008個,增長率為38.3%(如圖1-97000006000005000004000003000002000001000000AC403486444453425469467480COM221988191036215779232118291323341753411185412134GOV3294339846774929614878761005112332NET3183336168473074228954156604087769288430ORG644689817200116521783126292339132761414411456169317721717190620962456CN351966014683154265405242739277100293213371600473900595550626600ACCOMGOVNETORGCN1-9歷次調查WWW站點數(個)從WWW站點數的地域分布可以看出,同歷次調查WWW站點數的地域分布一致,華北、華東、華南的WWW站點數比例占84.0%,仍占據主要地位;東北、西南、西北WWW站點數所占12.6%增加到本次的16.0%從上次的2.4%增加到本次的6.6%,盡管這樣,這三個地區所占比例還是較小(如圖1-10所CN下注冊域名的地域分布情況一致,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我國地區之間的互聯網發展水平的差距。圖1-10歷次調查WWW站點數地域分布5、網絡國際出口帶寬數截止到2004年6月3053941M26725M,增長率為98.2%,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90.3%,是1997年10月第一次調查結果25.408M的2123倍(如圖1-1160000
53941500004000027216
3000018599
2000010000025.40884.64143.2524135110576.593807597.5123427993257次一第次二第次三第次四第次五第次六第次七第次八第次九第次次次次次十一二三四第十十十十第第第第圖1-11歷次調查我國國際出口帶寬(M)6、IPv4地址數截止到2004年6月30日,中國大陸IPv4地址數已達49421824個,與半年前相比增加796569619.2%54.0%(如圖1-12IP地址資源近幾年增長較快,在數量上達到了一定的規模,但是這些IP地址資源目前仍不能完全滿足中國互聯網絡運營單位發展的需要。隨著我國網民人數的大幅增加,網絡應用的IPISP應積極了解APNIC及CNNIC的IP地址分配政策,大力推進我國IP地址資源的發展。圖1-12歷次調查我國IPv4地址數(個)綜上所述,通過分析歷次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從1997年10月第一次調查到現在,我國互聯網絡在上網計算機數、上網用戶人數、CN下注冊的域名數、WWW站點數、網絡國際出口IP地址數等方面皆有不同程度的變化,基本上呈現出增長態勢。其中上網用戶數的增CN下注冊域名數、WWW站點數、IP地址數也在數量上達到了一定的規模。但從地域分布上看,地區之間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所有這一切表明,我國的互聯網絡繼續處于發展態勢之中,但其中也存在一些不完全合理和不盡人意的地方,相信隨著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推動,各項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網絡應用服務的不斷多樣化和實用化,中國的互聯網絡必將得到更快、更合理地發展。二、網民特征結構從半年前的7950萬網民到現在的8700萬網民,互聯網網民數量持續增長。隨著互聯網在我國的發展和普及,網民的特征結構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深入分析、了解網民的特征結構,探求其變化趨勢和規律,可以較好的把握住誰在使用互聯網這一問題,從而更深入的理解互聯網在我國的發展狀況。1、用戶性別第十四次CNNIC59.3%40.7%(如圖2-1男性依然占據網民主體。圖2-1網民性別與半年前相比,男女網民所占比例略有變化。男性網民占全體網民的比例從60.4%下降為59.3%1.1%1.1%40.7%(如圖2-22004年6月3051593577.4%民3541萬,比半年前增加393萬,增長率為12.5%(如圖2-3所示)。從普及率的角度來看,男性網民占我國男性總人口的7.8%5.7%程度仍然要高于女性。圖2-2歷次調查網民性別分布(%)圖2-3歷次調查不同性別網民的數量(萬人)2、用戶婚姻狀況第十四次CNNIC60.1%39.9%(如圖2-4未婚者在目前仍然是我國網民的主體。這與我國人口分布中已婚人口占據主體的情況不太一致。圖2-4網民婚姻狀況分布與半年前相比,已婚網民所占比例減少了3.3%圖2-537萬,達到3471萬,與半年前相比增幅為1.1%713萬,達到5229萬,與半年前相比增加了15.8%(如圖2-6在這半年間未婚網民的增長速度明顯高于已婚網民。圖2-5歷次調查網民婚姻狀況分布(%)圖2-6歷次調查不同婚姻狀況網民的數量(萬人)3、用戶年齡第十四次CNNIC調查結果顯示,網民中18-24歲的年輕人所占比例最高,達到36.8%,其次是18歲以下的網民(17.3%)和25-30歲的網民(16.4%),30歲以上的網民隨著年齡的增加所占比例相應減少:31-35歲的網民占到11.5%,36-40歲的占到7.3%,41-50歲的為6.7%4.0%的網民在502-735歲及以下的網民占82.0%35歲以上的網民占18.0%,網民在結構上仍然呈現低齡化的態勢。圖2-7網民年齡分布歷次調查結果都顯示,網民中18-24歲的年輕人最多,遠遠高于其它年齡段的網民而占據絕對優勢,并且與上次調查結果相比,18-24歲的網民所占比例有所上升。35歲以上的網民所占比例為18.0%,達到1566萬,比半年前增加了151萬人,增長率為10.7%;35歲及以下的網民達到了7134萬,比半年前增加了599萬人,增長率為9.2%(如圖2-9、圖2-10圖2-8歷次調查網民年齡分布(%)圖2-9歷次調查網民年齡分布(%)圖2-10歷次調查不同年齡網民的數量(萬人)4、用戶受教育程度第十四次CNNIC調查結果顯示,網民中受教育程度為高中(中專)的比例最高,占到30.6%28.2%26.0%30.8%,本科以下受教育程度的網民比例達到了69.2%(如圖2-11民占據大多數。圖2-11網民受教育程度分布與半年前相比,本科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網民所占比例增加了1.0%,達到30.8%。從絕311268013.1%;大學本科以下受教育程度的網民增加了439萬,達到6020萬,與半年前相比增加了7.9%(如圖2-122-13要高于受教育程度為大學本科以下的網民。圖2-12歷次調查網民受教育程度分布(%)圖2-13歷次調查不同教育程度網民的數量(萬人)5、用戶個人月收入第十四次CNNIC調查結果顯示,個人月收入在500元以下(包括無收入)的網民所占比例最高,達到39.0%,其次是月收入為1001-1500元和501-1000元的網民(比例分別為16.3%、13.2%9.6%的網民個人月收入在1501-2000元,個人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網民為21.9%(如圖2-14圖2-14網民個人月收入分布(%)500元以下的網民所占比例略有增加,增幅為3.9%2000元及以下的網民所占比例也增加了0.5%78.1%2000元及以下的網民從6169萬增加到6795萬,增長率為10.1%2000元以上的網民從1781萬增加到1905萬,增長率為7.0%(如圖2-15、圖2-16圖2-15歷次調查網民個人月收入分布(%)圖2-16歷次調查網民個人月收入網民的數量(萬人)6、用戶職業第十四次CNNIC調查結果顯示,網民中學生所占比例最多,達到了31.9%,其次是專業技術人員,占總數的13.2%,排在其后的是企事業單位管理人員,所占比例為9.6%,商業、服務業人員、國家機關/黨群組織工作人員、教師所占比例也較多,分別為8.4%、8.4%和7.1%。軍人所占比例最少,只有0.7%(如圖2-17圖2-17網民的職業分布(%)與半年前相比,學生、企事業單位管理人員所占比例均有所增加,而專業技術人員、商業、服務業人員的比例略有下降(如圖2-18加了454萬,增長率為19.6%128萬,增長率為18.0%術人員增加了59萬,增長率為5.4%63萬,增長率為9.4%(如圖2-19圖2-18近兩次調查網民在幾種主要職業的比例分布(%)3000
277525002321200015001000500803668731731708835108911480員人員人員作人務業管理織工、服群組商業、黨企事機關國家第十三次人員學生技術專業圖2-19近兩次調查網民在幾種主要職業的數量分布(萬人)7、用戶行業第十四次CNNIC13.1%,其次是教育業(12.5%)和制造業(11.0%IT業所占比例也較多,達到10.0%(如圖2-20圖2-20網民行業分布(%)與半年前相比,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從第三位升至第一位,制造業則由第一位降至第三位。金融、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的網民所占比例均有所上升,而教育、制造業的網民所占比例均有所下降(如圖2-21增加了154萬,增長率為15.6%;教育行業網民增加了78萬,增長率為7.7%;IT業網民增加了597.3%7712.2%(如圖2-22所圖2-21近兩次調查網民在幾種主要行業的比例分布(%)圖2-22近兩次調查網民在幾種主要行業的數量分布(萬人)35歲及以下的年輕人為主體,但與前1.135歲以上所占比例基本沒有變化;受教育程度為本科以下的仍然占據網民的大多數,但與半年前相比,本2000元以上的網民所占比例略有下降。學生仍然比其它職業的人要多,并且在網民總體中所占比例在上升;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制造業、教育業以及IT業成為網民相對比較集中的行業。三、網民上網途徑隨著網絡技術的進步和互聯網的發展,我國網民在上網地點、上網設備以及上網方式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擴展和變化。對CNNIC調查結果中這些數據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我們更加清楚地了解網民的上網途徑,從而更全面地認識我國互聯網的發展情況。1、用戶上網地點第十四次CNNIC67.0%42.7%22%20.6%2.2%點不固定,1.8%的網民在公共圖書館上網,0.1%的網民通過其他方式上網(如圖3-1可以看出,家里和單位是網民上網的主要地點。圖3-1網民上網地點分布(%)將CNNIC最近幾次的調查數據進行比較可以看出,在家里上網的網民比例同上兩次調查相比繼續呈穩步增長趨勢,從65.9%、66.1%增加到67%;在單位上網的網民比例同上兩次調查相比有所減少,從43%、43.6%減少到42.7%(如圖3-2十二次調查的22.6%減少到第十三次的18.4%,本次又增加到20.6%;在網吧上網的網民比例同前兩次調查結果相比有所增加,從18.1%、20.3%增加到22%;在公共圖書館上網的網民比例同前兩次調查結果相比有所增加,從0.4%、0.5%增加到1.8%民比例同前兩次調查結果相比有所增加,從0.5%、0.6%增加到2.2%3-3以及互聯網使用成本的降低,越來越多的家庭接入了網絡,相應地家里成為網民上網最主要的地點;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隨著我國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深入,上網場所在不斷擴展,上網條件在不斷改善,上網變得更為便捷。80706058.860.361.061.362.162.665.966.167.05050.047.044.044.050.043.043.945.145.743.342.543.043.642.737.0
403020100次三第次四第次五第次六第次七第次八第次九第次十第次一十第次二十第次三十第次四十第圖3-2歷次調查網民在家中/單位上網的比例(%)2520151022.620.622.020.318.418.150學校網吧公共圖書館移動上網其它第十二次第十三次第十四次圖3-3最近三次調查網民在學校、網吧等地上網的比例(%)2、用戶上網設備第十四次CNNIC調查結果顯示,使用臺式計算機上網的網民比例為97.5%,使用筆記本電腦上網的網民比例為13.4%。可以看出,用戶上網的主要設備是臺式計算機,也有部分網民在使用計算機上網的同時使用移動終端、信息家電等設備上網。從CNNIC近十次的調查數據來看,在使用計算機上網的同時,使用移動終端、信息家電等設備上網的用戶人數在逐漸增多,從2000年1月調查的20萬人增加到現在的260萬人,四年半的時間內增加了240萬人;與半年前相比增加了46萬人,增長率為21.5%;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8044.4%(如圖3-4網民占絕大多數,但使用移動終端、信息家電等新上網設備的網民正在逐漸增多,說明網民的上網設備日趨多樣化。圖3-4歷次調查使用其它設備上網用戶人數(萬人)3、用戶上網方式用戶的上網方式可以通過不同方式上網的網民數和不同接入方式的上網計算機數來反映。第十四次CNNIC87002870萬人,使用撥號上網的用戶數為5155萬人,使用ISDN方式上網的用戶數為600萬人,使用寬帶方式上網的用戶數為31103-53630過專線接入互聯網的計算機為6522097過其他方式接入互聯網的計算機為8813-6況都表明撥號上網是到目前為止用戶上網的主要方式。60005155500040003110
28703000200010006000專線網民數撥號網民數ISDN寬帶網民數圖3-5不同上網方式用戶數(萬人)圖3-6不同上網方式計算機數(萬臺)從CNNIC近幾次的調查數據來看,在上網用戶數方面,通過專線上網的用戶人數同上次調查相比,半年增加210萬人,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528萬人;通過撥號上網的用戶人數同上次調查相比,半年增加239萬人,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654ISDN上網的用戶人數同上次調查相比,半年增加48萬人,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10137021303-7ISDN上網用戶人數也呈穩步增長的狀態,寬帶上網用戶人數則出現較快的增長,幅度極為明顯。60005000400040804501491651553000200020232342311026602870174010000660432980490552600ISDN圖3-7最近四次調查不同上網方式網民人數(萬人)從CNNIC近幾次的調查數據來看,在上網計算機方面,專線上網計算機數同上一次調查相比,半年增加57萬臺,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37比,半年增加152萬臺,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58萬臺;其它方式上網計算機數同上一次調3325633-8上網計算機數保持主體地位增長的同時,專線上網計算機數和其它方式上網計算機數也都呈現較快的增長狀態。圖3-8最近四次調查不同上網方式上網計算機數(萬臺)第十四次CNNIC調查結果顯示,在上網用戶數增長率方面,專線上網用戶人數增長率為7.9%,同前兩次調查的15.8%、13.6%相比,增長率有所降低;撥號上網用戶人數增長率為4.9%,同前兩次調查的10.3%、9.2%相比,增長率有所降低;ISDN上網用戶人數增長率為8.7%,同前兩次調查的13.4%、12.7%相比,增長率有所降低;寬帶上網用戶人數增長率為78.7%48.5%77.6%3-9橫向比較可以看出,專線上網用戶人數的增長率、ISDN上網用戶人數的增長率、寬帶上網用90.0%80.0%77.6%78.7%70.0%60.0%48.5%50.0%40.0%30.0%20.0%10.0%15.8%13.4%13.6%12.7%10.3%9.2%8.7%7.9%4.9%0.0%IDSN圖3-9最近三次調查不同方式上網用戶數增長率第十四次CNNIC調查結果顯示,在上網計算機增長率方面,專線上網計算機數增長率為9.6%,同前兩次調查的27.8%、15.5%相比,增長率有所降低;撥號上網計算機數增長率為7.8%,同前兩次調查的17.5%、11.8%相比,增長率有所降低;其它方式上網計算機數增長率為60.5%72.6%59.0%3-10數的增長率和其他方式上網的計算機數增長率均高于撥號上網計算機數的增長率。圖3-10最近三次調查不同方式上網計算機數增長率通過對CNNIC最新統計數據的計算,可以看出,在上網計算機數中,撥號上網計算機數所占比例為57.7%63.0%2.3查結果67.6%相比,一年內減少9.918.0%,同上一次調查結果19.2%1.220.0%減少2.024.3%17.8%相比,半年內增加6.5個百分比,和去年同期調查結果12.4%相比,一年內增加了11.9個百分點。可以看出,雖然目前撥號上網為上網計算機的主流方式,但是撥號上網計算機數所占比例卻在逐漸減少,專線上網計算機數在最近三次調查中也出現減少趨勢,而其他方式上網計算機數所占比例在逐漸增加。圖3-11最近四次調查不同方式上網計算機所占比例通過對上網用戶數和上網計算機數的絕對數量、相對數量、增長率以及不同方式上網計算機數所占比例等數據的分析可以發現:在網民的上網方式中,撥號方式一直占主流地位,但專線、寬帶等其它上網方式正逐漸被網民接受和使用,上網方式多元化的趨勢日益明顯。綜上所述,網民上網的主要地點是家中,上網的首選設備是臺式計算機,上網的主流方式是撥號上網。但是網民上網的場所正不斷擴展,新的上網設備和上網方式正在逐漸被網民所接受和使用。可以預計,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的進一步發展普及,網民的上網途徑將不斷擴展,人們將在多種場所、利用多種設備、通過多種方式,更方便地使用互聯網。四、網民上網行為隨著我國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觸互聯網,網民的隊伍逐漸壯大,人們對互聯網的使用也越來越頻繁。通過分析網民對互聯網的使用行為習慣,可以較好的了解互聯網與人們日常學習、工作、生活的結合程度,從而更準確的把握互聯網在我國的發展和普及狀況。1、用戶使用互聯網的時間段第十四次CNNIC調查結果顯示,網民一天中使用互聯網的時間波動非常大:凌晨1點至早上7810點達到一天當中的第一個高峰,有25.7%的網民在這一時間上網;中午11點略有回落,從12點開始1529.4%19點開始上網人數激增,到晚上20、21點的時候達到一天中的頂峰,各有46.0%4-1看出,人們日常生活的作息時間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們使用互聯網的時間。與以往調查結果類似,網民使用互聯網的高峰時間仍然在晚上。圖4-1網民通常使用互聯網的時間(%)9點至1119點至244-2圖4-2近兩次調查網民通常使用互聯網的時間(%)2、用戶上網時間第十四次CNNIC4.2天,12.3網民每周上網天數略有增加。17個小時逐漸減少至每周8-9個小時;網民的上網時間從一年前開始增加;但這一次與半年前相比每周上網時間減少了1.1個小時(如圖4-3達到4.24-4繁,而互聯網對人們日常生活的滲透性也越來越強。圖4-3歷次調查網民每周上網小時數(小時)圖4-4歷次調查網民每周上網天數(天)3、用戶每月實際花費的上網費用第十四次CNNIC不包括使用網絡服務的費用)在51-100元的網民最多,達到38.9%;其次是花費低于50元的網民,占26.9%26.6%的網民每月花費的上網費用在101-200200元的網民則很少,只有7.6%(如圖4-5100元及以下。圖4-5網民每月實際花費的上網費用分布(%)與上一次調查結果相比可以看出,每月花費在100元及以下的網民比例有所增加,從64.6%增加至65.8%,而每月花費超過100元的網民比例則略有減少,達到34.2%(如圖4-6圖4-6歷次調查網民每月實際花費的上網費用分布(%)4、用戶擁有E-mail帳號數第十四次CNNIC調查結果顯示,網民人均擁有1.5個E-mail帳號,其中免費的E-mail帳號為1.3個。網民人均擁有E-mail帳號的數目與半年前相比基本沒有變化。E-mail4呈遞減趨勢,逐漸穩定在人均1-2個(如圖4-7E-mail帳號數可以看出12個郵箱已經完全可以滿足用戶對外通信聯絡的需要。圖4-7歷次調查網民擁有E-mail帳號及免費E-mail帳號平均值(個)5、用戶每周收發電子郵件數第十四次CNNIC調查結果顯示,網民平均每周收到4.6收到垃圾郵件9.2封,每周發出電子郵件4.3封。網民每周收到的垃圾郵件數為非垃圾郵件數的兩倍。與半年前相比,網民每周收到的電子郵件數有所減少,發出的電子郵件數略有增加(如圖4-8圖4-8近幾次調查網民每周收到和發出的電子郵件數(封)6、用戶上網目的第十四次CNNIC調查結果顯示,將獲取信息作為上網最主要目的的網民所占比例最多,達到42.3%;其次是休閑娛樂,有34.5%的網民選擇;排在第三的是學習,有9.1%的網民選擇;選擇其他上網目的的網民所占比例則很小(如圖4-9圖4-9網民上網最主要的目的(%)近幾次調查結果對比可以看出,以獲取信息作為上網最主要目的的網民所占比例一直遙遙領先,接近網民的一半左右,但與半年前相比所占比例略有下降;休閑娛樂成為繼獲取信息之后的第二大主要目的,并且其所占比例呈遞增趨勢;以學習和交友為目的的網民比例比前半年略有增加;選擇對外通信聯絡作為上網目的的網民比例有所減少;選擇其它上網目的的網民比例變化不大(如圖4-10網的使用更加多元化,不再只集中于某一項活動和功能。圖4-10近幾次調查網民上網最主要的目的(%)12.3個小時和4.2天,E-mail帳號數基本未變,但每周收到的電子郵件數減少,發送的電子郵件數增加;獲取信息仍然是網民上網最主要的目的,但所占比例繼續下降,而以休閑娛樂及學習為目的的網民比例有了明顯的增加,上網目的進一步多元化。五、非網民狀況2003年12月的7950萬增長到目前的8700萬,半年時間增長750萬,網民占我國人口的比例從半年前的6.2%增長為6.7%,增長0.5%,同時我國仍有超過90%2004年年中沒有上網的人群(我們稱之為非網民)不上網的原因、預期上網的時間、預期可能上網的非網民的部分特征進行分析,將為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更好地了解我國非網民狀況、制定相關政策提供一些參考。1、非網民不上網的原因與預期上網的時間(1第十四次CNNIC/網絡,38.4%的非網民選擇;沒有上網設備,20.1%的非網民選擇;沒時間上網,14.3%的非網民選擇;覺得上網沒用/14.2%/地無法連接互聯網、家長老師不許上網亦是妨礙非網民上網的原因,分別有7.9%、6.8%、5.2%、2.7%、1.4%的非網民選擇(如圖5-1/網絡是我國非網民不上網的最主要原因。圖5-1非網民不上網原因/網絡的非網民比例比半年前高0.7%,比去年同期高4.9%;選擇沒有上網設備的非網民比例比半年前低1.2%,比去年同期高5.1%0.2%/不需要的非網民比例比半年前低0.6%,比去年同期低5.5%;選擇上網費用貴的非網民比例比半年前高2.3%,比去年同期高5.6%;選擇年齡太大/太小的非網民比例與半年前相等,比去年同期高0.5%;選擇不感興趣的非網民比例比半年前高0.7%,比去年同期高0.6%(如圖5-2/網絡依舊是非網民不上網的最主要原因。圖5-2近三次調查中非網民不上網的原因(2第十四次CNNIC5.9%的非網民預期1個月內可能上網,2.8%的非網民預期1-3個月內可能上網,各有1.6%的非網民預期3-6個月內、6個月-1年內可能上網,7.9%49.3%30.9%的非網民不知道或無法預計自己是否上網(如圖5-311.9%。圖5-3非網民預期上網時間1個月內可能上網的非網民比例比半年前高3.2%1-3個月內可能上網的非網民比例比半年前高0.6%,比去年同期低1.2%3-6個月內可能上網的非網民比例比半年前高0.6%,比去年同期低0.6%期未來6個月-1年內可能上網的非網民比例比半年前高0.1%,比去年同期低2.7%;預期未來1年以后可能上網的非網民比例比半年前高1.6%,比去年同期低4.8%(如圖5-4預期未來一年內可能上網的非網民比例比半年前高4.5%,比去年同期低4.5%。圖5-4近三次調查中非網民預期上網時間對比2、預期可能上網的非網民部分特征(1第十四次CNNIC調查結果顯示,預期可能上網的非網民中男性占47.0%,女性占53.0%;而網民中男性59.3%40.7%(如圖5-5與網民中男女網民的比例狀況相反,這在一定程度上預示著一定時期內我國網民中男女網民的比例之差可能會有所減小。圖5-5預期可能上網的非網民與網民性別狀況(2第十四次CNNIC調查結果顯示,預期可能上網的非網民中,13.8%的非網民年齡低于18歲,8.8%的非網民年齡在18-24歲之間,11.1%的非網民年齡為25-30歲,年齡在31-35歲、36-40歲、41-50歲的非網民分別為13.0%、12.8%、19.9%,年齡在51-60歲和超過60歲的非網民分別有12.7%和7.9%(如圖5-630歲的非網民為33.7%30歲的非網民達到66.3%30歲的網民比例將可能會有一定的增長。圖5-6預期可能上網的非網民與網民年齡狀況(3第十四次CNNIC調查結果顯示,預期可能上網的非網民中已婚的比例為77.9%,未婚的比例為22.1%;我國網民中已婚的比例為39.9%,未婚的比例為60.1%(如圖5-7圖5-7預期可能上網的非網民與網民婚姻狀況綜上所述,不懂電腦/非網民比例達到11.9%3030歲的網民所占比例將可能得到一定的增長。六、網民、非網民對互聯網的看法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我國網民人數的增長,互聯網對人們的生活、學習、工作等方面的影響日益增加。為進一步了解互聯網的社會影響,從第十二次調查開始,我們在問卷中設置了一些要求網民和非網民都回答的、表達對互聯網相關看法的觀點問題,期望通過對這些數據的分析能部分地反映互聯網的社會影響,從而為我國的政府、企業等社會各界更好的理解互聯網在我國的發展狀況提供一些參考。1、關于“使用互聯網可以提高工作/學習和生活的效率”第十四次CNNIC/學習和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公司白領招聘合同范例
- 廠長應聘合同范本
- 廠房水暖安裝合同范例
- 劇目創作合同范例
- 賣蔬菜合同范例
- 代購電力材料合同范例
- 倉儲居間合同范例
- 單位圍墻改造工程合同范例
- 供需加工合同范例
- 產業聯盟協議合同范例
- 建筑業授信風險性分析
- 特殊液貨船惰氣系統
- 第15課 列強入侵與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 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中職高一上學期高教版(2023)中國歷史全一冊
- 家電以舊換新實施方案
- 變壓器成本核算、材料用量及報價計算
- 醫療事故分級標準
- (2024年)氣胸完整課件
- (高清版)DZT 0212.4-2020 礦產地質勘查規范 鹽類 第4部分:深藏鹵水鹽類
- 昆明理工大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專業考研復試面試問題整理附面試技巧自我介紹
- 設計倫理研究基于實踐 價值 原則和方法的設計倫理思考
- 醫療器械使用時的常見不良反應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