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33.河姆渡文化、馬家浜-崧澤文化和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因浙江余姚河姆渡而得名,屬新石器時代晚期。長江下游三個前后相繼的文化,分別因浙江嘉興馬家浜、上海青浦崧澤、浙江余姚良渚遺址得名。馬家浜-崧澤文化屬新石器晚期,良渚文化屬銅石并用時期。2023/2/3(1)河姆渡文化-70年代發掘。浙江余姚河姆渡,分布于寧紹平原。5000BC左右。-陶器以稻草作摻合料(加碳黑陶),胎體疏松、吸水性強。流行在器物下半部拍印繩紋或刻劃動植物圖案。-生產工具有石、骨、木三類。也有玉裝飾品,如璜。-干欄式木結構長排房,以榫卯結構連接。1977年河姆渡遺址發掘現場2023/2/3-發現大量碳化稻谷。屬栽培的秈稻。-飼養豬、狗、水牛等。河姆渡文化碳化水稻2023/2/3河姆渡文化骨耜2023/2/3骨哨骨耜彩陶殘片慈湖遺址出土的木耜打制小石器2023/2/3河姆渡遺址2023/2/3河姆渡文化黑陶釜、豬河姆渡遺址出土的酸棗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橡子帶隼卯結構的木構件1帶隼卯結構的木構件2干欄式建筑遺跡出土場面玉環三合潭遺址出土的干欄式建筑遺跡河姆渡遺址建筑形式演進示意圖干欄式建筑基址復原展示復原的干欄式木構建筑干欄式建筑柱基遺跡2023/2/3(2)馬家浜-崧澤文化-紅陶漸少、灰陶漸多,陶土多夾炭,少量彩陶,多為彩繪陶,多幾何形花紋。-石器用切割、管鉆法,制作精美。-馬家浜骨器發達,有鏃、魚叉,捕魚、狩獵經濟占主要地位;崧澤農業占絕對地位。-馬家浜墓葬以俯身為主。2023/2/3馬家浜文化2023/2/3
金壇三星村帶把徽號壺云雷紋豆石鋤靴形石器石鉞彩陶紋飾陶紡輪玉璜玉璜玉玦版狀刻紋骨器角匙骨簪骨匕2023/2/3崧澤文化2023/2/3崧澤文化2023/2/3(3)良渚文化-良渚文化陶器以黑為主,有精美的紅色彩繪,有鼎、壺等器形。-良渚文化的玉器最具特色,有玉鉞、琮、璧、玉璜、玉冠形器、玉三叉形器等,很多為禮器。-發現中心聚落和多處祭壇,如余杭縣良渚遺址、余杭市瑤山祭壇遺址。-各類型墓葬在墓地規模、墓葬形制、隨葬品的數量和質量上,均存在明顯的等級分界。如反山墓地。2023/2/3反山和瑤山遺址2023/2/3瑤山祭壇及墓葬-位于30米高小山上,人工五色土堆成內外三重,以石砌護坡。-12座排列整齊的墓葬位于祭壇范圍內。-墓葬隨葬品大多為精致的玉器。2023/2/3瑤山祭壇與墓地2023/2/3瑤山M22023/2/3瑤山M42023/2/3反山玉器(冠形飾、山形飾、琮、鉞)2023/2/3良渚玉器(璧、琮)2023/2/3神人獸面紋(良渚文化反山墓地出土)2023/2/3良渚玉器(琮、鉞)2023/2/3反山玉器(鐲、穿珠、端飾、璜)2023/2/3良渚文化石器良渚古城
良渚古城是長江下游地區首次發現的新石器時代城址,在陜西神木石峁遺址發現之前,是中國最大的史前城址,一直被譽為“中華第一城”。年代上限很可能是2600BC,下限是2300BC。。古城略呈圓角長方形,正南北方向,東西長1500-1700米,南北長1800-1900米,總面積達290多萬平方米。城墻底部鋪墊石塊作為基礎,寬度40-60米,基礎以上用較純凈的黃土堆筑,部分地段地表以上還殘留4米多高城墻。共發現六座水門。城市的普通居民住在城的外圍,貴族住在城中央的30萬平方米的莫角山土臺上。據專家介紹,良渚古城的南面和北面都是天目山脈的支脈,東苕溪和良渚港分別由城的南北兩側向東流過,鳳山和雉山兩個自然的小山,分別被利用到城墻的西南角和東北角,因此可以看出當初建城的位置顯然是經過精心勘察與規劃的。八十年代,在良渚古城中部位置發現了世界同期最大的土臺——莫角山巨型臺址和中國新石器時代末期最高等級墓葬——反山墓地,在城外北偏東五公里處發現了著名的瑤山墓地,曾出土大批最高等級的良渚文化玉琮、玉壁等禮器。有人從田野考古學角度判斷,良渚古國的“首都”應該就在這里。
古城驚人數據
東西長1500-1700米南北長1800-1900米城墻寬度達60多米總面積達290多萬平方米距今至少有4300年按照北大教授嚴文明的說法,“中國古代,小國林立,稱為‘天下萬國’,古代的國家都有都城,290多萬平方米的良渚古城,應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古城了。在古城內,有宮殿式建筑莫角山、高等級墓地,城外有祭壇、高等級陶器作坊、玉器作坊,城外還有碼頭設施。這些都是有職能分工,有規劃的,這是區別一個地方是政權還是以血緣為基礎的氏族的重要標志。如果有分工有規劃,就表明已進入了文明社會,就是國家。古城的發現,可謂畫龍點晴,說明它是一個國家的首都。2023/2/34.紅山文化-首次發現于內蒙古赤峰紅山后,分布于遼西、內蒙古東部和燕山南北地區。屬新石器晚期至銅石并用早期文化。-應以農業為主,但狩獵采集占相當地位。-陶器基本屬筒形罐“之”字紋文化系統,但又受仰韶文化影響而有細泥彩陶。-玉器文化發達。2023/2/3牛河梁遺址(遼寧喀左、凌源、建平縣交界處)為一處“廟”與冢結合的祭祀遺址,發現大型土石建筑基址、積石冢,中心是“女神廟”。2023/2/3紅山遺址牛河梁遺址女神廟全景牛河梁遺址女神廟出土的女神頭像2023/2/3牛河梁積石冢墓地-是紅山文化的主要遺存,已清理12座墓葬。-位于遺址中心的M4規模最大。03年十大。2023/2/3牛河梁M4-M4墓穴鑿于山體巖脈上,長390厘米,寬310厘米,深468厘米。隨葬6件玉器,其中玉人、玉鳳最重要。牛河梁遺址1號冢21號墓2023/2/3玉人-牛河梁M4出土2023/2/3牛河梁“女神廟”壁畫建筑構件建筑構件人體殘件2023/2/3紅山文化陶器祭祀殘留骸骨2023/2/3紅山文化陶器紅陶鬹陶塑孕婦牛河梁遺址陶塑人像(正反)2023/2/3紅山文化陶塑與玉器2023/2/3紅山文化器物玉龍(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出土)彩陶碗玉發箍2023/2/3紅山文化玉豬龍-遼寧省建平縣牛河梁遺址出土,h7.2cm.-穿孔的小件玉配飾是紅山文化的特點,但此件豬首龍身形態并非簡單配飾,應為與祭祀相關的禮器。2023/2/3紅山文化玉器雙聯玉璧竹節狀玉珠勾云形玉佩勾云形玉佩玉龜三聯玉璧2023/2/3紅山文化玉臂飾玉箍綠松石鸮玉箍玉鐲查海遺址出土的之字紋筒型罐1查海遺址出土的之字紋筒型罐22023/2/35.馬家窯文化-首次發現于甘肅臨洮馬家窯,分布于黃河上游的甘青寧地區。-分四個類型(階段):石嶺下、馬家窯、半山、馬廠。石嶺下、馬家窯屬于銅石并用時代早期,半山、馬廠已進入銅石并用時代晚期。-彩陶發達,占陶器的一半以上。以仿生動物紋為主。-出現銅器。-流行洞式墓和窯洞式房屋。2023/2/3臨夏出土-馬家窯文化彩陶罐2023/2/3甘肅干谷彩陶鯢魚紋罐2023/2/3馬家窯彩陶2023/2/3馬家窯文化2023/2/3同德宗日同德宗日2023/2/3馬家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鄉職業技術學院《分子細胞生物學專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橫店影視職業學院《流體輸配管網課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省慈溪市六校2024-2025學年高中畢業班聯考生物試題含解析
- 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長郡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3月月考生物試題理試卷含解析
- 山西省晉南地區達標名校2025屆初三調研試題(一)生物試題含解析
- 浙江省金華市義烏市2025屆高三下學期第十二次重點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
- 新疆新源縣2025年高中畢業生五月供題訓練(二)化學試題含解析
- 星海音樂學院《合成生物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濟寧地區(SWZ)重點中學2025年初三下學期第八次模擬考試物理試題試卷含解析
- 江蘇省南京玄武區十三中學集團科利華2024-2025學年初三考前全真模擬密卷數學試題試卷(6)含解析
- 2023屆高考作文模擬寫作:“成器”和“不器”導寫及范文
- GB/T 8237-2005纖維增強塑料用液體不飽和聚酯樹脂
- GB/T 14713-2009旋切機通用技術條件
- 低成本自動化的開展與案例課件
- 不予受理反訴民事上訴狀(標準版)
- 高中英語語法之虛擬語氣(課件3份)
- 粵教版2022年小學六年級科學下冊期中測試試卷及答案2022-2023
- 北師大六年級下冊數學第三單元《圖形的運動》教學設計
- 國際石油合作主要合同模式課件
- 橋梁加固改造工程施工質量管理體系與措施
- 第二十六章慢性腎小球腎炎演示文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