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單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確立與發展(1)了解《權利法案》制定和責任制內閣形成的史實,理解英國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的特點。(2)說出美國1787年憲法的主要內容和聯邦制的權力結構,比較美國總統制與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異同。(3)知道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和《德意志帝國憲法》的主要內容,比較德意志帝國君主立憲制與法國共和制的異同。(4)分析資產階級代議制在西方政治發展中的作用。◆課標要求考點考向1、考點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美國共和制的確立;法國共和制的確立;德意志君主立憲制的確立。2、考向(1)命題規律:本單元講述了近代資產階級代議制的確立、發展,是新課標地區高考的重點內容。①從內容上看,集中在四個考點:英國《權利法案》、美國1787年憲法、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和《德意志帝國憲法》;②從題型上看,選擇題與材料型主觀試題并重;③從命題角度上看,多是從人類政治文明發展歷程來審視近代資產階級代議制特點(2)命題預測重點掌握四部憲法:①理解這些政治文獻賴以產生的歷史背景及歷史作用;②注意與古代、現代文明的鏈接,立足于從各國國情出發,分析比較四國代議制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特征;③分析探究近代資產階級代議制的確立與古希臘羅馬政治制度的歷史淵源;④適當聯系現代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分析不同特色及歷史根源。復習策略①把握一條線索:從新航路開辟到工業革命的完成,歐美主要國家在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后都建立起以議會為標志的資產階級代議制。②突出四個重點: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美國的1787年憲法與聯邦政府的建立;法蘭西共和制的確立;德國二元君主立憲制的確立和發展。③理解一個觀點:英、法、美、德各國盡管民主政治形式和發展程度有差異,無論共和制,還是君主立憲制,都是以代議制為核心的民主制度,它體現了人類政治文明發展的重大進步。英、美、法、德四國在近代分別確立了什么政體形式?君主立憲制英國:美國:法國:德國:總統共和制總統共和制君主立憲制分別通過什么方式確立?國別英國美國法國德國1640—1688資產階級革命;確立標志:1689年的《權利法案》獨立戰爭,確立標志:1787年憲法1789—1870資產階級革命確立標志:1875年憲法王朝戰爭,確立標志:1871年憲法政體的確立方式和標志第一講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課標要求:了解《權利法案》制定和責任制內閣形成的史實,理解英國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的特點。一.歷史傳統1.議會傳統:英國被稱為“議會之母”。13C《大憲章》用法律形式限制王權2.國王傳統:(保留君主)二君主立憲制的確立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過程1640年:革命爆發1649年:處死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國1649—1658年:克倫威爾獨裁1660—1688年:斯圖亞特王朝復辟1688年:“光榮革命”資產階級革命結束2.1689頒布年《權利法案》議會主權法律至上君主立憲政體確立社會轉型: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實現了從人治到法制的轉變三責任內閣制的形成1.內閣制度的起源(P38頁)開端--喬治一世首任內閣首相--羅伯特·沃波爾2.責任內閣制的基本原則:內閣由下院選舉中獲勝的多數黨領袖上臺組閣內閣首相由議會多數黨的領袖擔任內閣對議會負責內閣實行集體負責制,與首相在政治上共進退內閣失去議會的信任時,應全體辭職或通過國王解散議會重新選舉3.英國的君主立憲制是以代議制為基礎,以責任內閣制為核心四議會改革1、光榮革命后:土地貴族控制議會2、1832年議會改革(隨著工業革命的進行):新興工業資產階級代表進入議會3、19世紀后半期:成年男子獲得普選權1867年議會改革,城市小資產階級和城市工人獲得選舉權;1884年議會改革農業工人獲得選舉權4、20世紀初:30歲以上有一定財產婦女獲選舉權5、20世紀中葉:年滿18歲的英國公民有權參加選舉五、兩黨制的演變1、出現:斯圖亞特王朝復辟期間(輝格與托利)2、1832年議會改革后,兩黨獲得新的名稱并實行輪流執政:自由黨和保守黨3、20世紀初英國兩大政黨:工黨和保守黨(現任首相布朗所在政黨工黨)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特點是:1.
國王是國家元首,聯合王國武裝部隊總司令和英國國教的世襲領袖。國王“統而不治”。2.議會是國家權利的中心,是國家最高立法機關。由內閣掌握行政權利并對議會負責,法律賦予英王的權利由內閣和議會行使。3.責任內閣制是君主立憲制的核心,內閣對議會負責。內閣由議會中獲得多數席位的政黨領袖組建。4.首相是最高行政長官,事實上成為國家政治生活的最高決策者和領導者。5.實行分權原則。英國之所以能夠率先確立這一民主政體,與哪些因素有關系?①資產階級長期斗爭的結果②資本主義發展③歷史(如議會)傳統的作用④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⑤政治家的智慧1.2009年6月英國反對黨領袖卡梅倫說:“為了這個國家,布朗(英國首相)必須使他所剩的最后一項權力……提前選舉。”英國首相的權力實際上還有①提名內閣成員組閣②決定國家重要政策,掌握行政大權③通過議會掌握立法創議權④任命議會成員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7.右圖是為紀念歷史上一部重要文獻頒布300周年而發行的紀念幣,這部重要文獻是近代西方代議制民主政體確立的標志。這部重要文獻是A.《德意志帝國憲法》B.英國的《權利法案》C.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D.美國的1787年憲法3.近代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后確立了代議制民主政治。代議制的核心是
A.實行民主共和政體B.三權分立和權力制衡
C.議會掌握國家權力D.維護資產階級統治4.有學者認為:“(光榮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變,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憲法’為歸宿的政治妥協,而是議會與國王權力關系史上的決定性轉折點。”這里“轉折點”指的是
A通過《權利法案》結束國王的權力
B國家權力的重心由國王轉移至議會
C.議會與國王在國家權力上實現了平衡
D.英國君主立憲制確立
5.英國國會由三大部分組成,它們分別是君主、作為上院的上議院,以及下議院,當中又以下議院最具影響力。在英國,有句話講道“擁有下院多數事事可行,沒有下院多數一事無成”。這反映了
A.內閣對議會負責
B.選舉權擴大
C.兩黨制的完善
D.國王權力增強6.1649年1月,英王查理一世在審判法庭上說:“國王是世襲。已經有一千多年了,你得告訴我究竟是什么權威傳我來的……我愿意用下議院的公平的權利。不敢吼于在場的任何人……必須有貴族,才能構成議會,但是貴族在哪里呢?”這反映了當時英國
A.貴族地位開始沒落B.傳統議會制度瓦解
C.議會擁有絕對權力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7.17世紀英國革命期間產生了一個意外的局面,革命因反抗一個人的專制開始,卻造成了另一個人的獨裁。這里的“一個人”和“另一個人”分別是指
A.詹姆士一世、克倫威爾B.查理一世、克倫威爾
C.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D.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8.在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過程中,1701年頒布的嗣位法發揮了重要作用。該法規定,國王所作的任何決定必須由同意該決定的大臣簽署方能生效。這一規定的目的在于
A.防止國王獨斷專行B.擴大議會的權力
C.加強國王對內閣的控制D.擴大國王的行政權
第二講美國共和制的確立課標要求:說出美國1787年憲法的主要內容和聯邦制的權權力結構,比較美國總統制與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異同。一1787年憲法制定的背景:美國獨立戰爭(1775-1783)勝利后,北美13州建立了松散的邦聯。無法滿足美國經濟、政治發展的需要,美國必須建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二1787年憲法的制定1787年憲法三大原則聯邦制原則:憲法規定美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聯邦政府擁有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大權。分權制衡原則:憲法把國家權力分為立法、行政、司法三個部分,三權分立,但相互制約。人民主權原則:總統和議會議員都由民選產生1798年憲法10條修正案,規定公民的基本權利截止目前為止美國共有27條憲法修正案參眾兩院立法總統內閣行政聯邦法院司法總統可否決國會通過的法律國會可以三分之二多數通過總統所否決的法律最高法院可宣布總統違憲總統任命聯邦法官總統任命的司法官員必須經參院確認最高法院可宣布法律不合憲法三權分立、制約與平衡示意圖三對1787年憲法的評價積極意義:①確立了聯邦制共和國政體,加強了聯邦政府的權力,鞏固了國家政權;②為美國200多年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創立的分權制衡體制被歷史證明是一種有效的防止專制的機制。③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憲法,為很多國家所仿效,促進了世界民主化進程。局限性:
①沒有規定人民的基本權利②沒有規定廢除奴隸制度,這是它反民主的表現。四美國內戰(1861-1865)1.內戰原因:兩種經濟制度的矛盾2.內戰導火線:林肯當選美國總統3.林肯政府提出的口號:為聯邦統一而戰4.美國內戰的歷史意義:經濟上:發展和深化了統一的全國市場;推動了美國工業化進程,促進了經濟的高速發展;為美國資本主義發展創造了更加優越的條件。政治上:①強化了民族意識,鞏固了國家的統一;②維護了聯邦制共和制(政體);③消除了黑人奴隸制度,推動了美國的憲政改革。(內戰后,三個憲法修正案,廢奴隸制和保障黑人公民權。)五美國兩黨制1.兩黨制的形成
1828年民主黨成立
1854年共和黨成立2.兩黨制的發展民主黨(驢):早期—南方種植園主共和黨(象):早期—北方工業集團和西部農場主今天民主黨:婦女、少數民族、低收入階層、老年人現在共和黨:男人、白人、高收入階層、年輕人本質:都是資產階級政黨3.兩黨制的作用:兩黨制是美國分權制衡體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的政治選舉都受兩黨操縱。考點:美國總統制與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異同項目美國總統制共和制英國君主立憲制國家元首國家元首產生方式國家元首有無任期國家元首有無實權政府首腦是誰政府如何產生國家權力中心總統國王民選世襲任期制終生制有無(虛君,國家的象征)總統首相總統任命議會產生總統議會項目主要特征典型議會制君主立憲制123總統制民主共和制1
23議會:有立法、組織和監督政府的權力君主:國家元首象征,職責是禮儀性的政府:掌握行政大權,由議會產生,對議會負責,受議會監督,有權宣布解散議會總統:國家元首、政府首腦,總攬行政大權,統率三軍議會:立法機關與行政機關互相獨立,有彈劾總統的權力政府:當選總統組織政府,各政黨能否執政不在于是否在議會獲得多數席位,核心是在總統選舉中獲勝英國美國知識運用——
二戰期間,英國首相丘吉爾對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說:“總統先生,人們關心的是你在何種程度上不經國會批準而能采取行動,而你不必為內閣所困擾。而另一方面,我從不為議會所困擾,但我事事都得與我的內閣商量并獲得內閣的支持。”
根據所學知識,請簡要分析為什么會出現上述情況?①美國是總統制的民主共和制;
英國是以責任內閣制為核心的君主立憲制。②英國首相與內閣對議會負責;
美國總統與內閣不對議會負責。③英國首相與內閣政治上共進退,首相由議會產生對議會負責
;
美國總統受到議會的制約。目前世界多數國家的政治體制都貫徹中央集權原則,這有利于社會穩定和維護國家統一,但權力的集中又容易導致專制,以近代美國和英國政體為例,簡要說明他們是如何達到中央集權,又避免了專制的?[參考思路]美國:憲法規定,國家權力屬于聯邦政府,聯邦法律至上,國會總統和最高法院分別行使立法、行政、司法的最高權力。同時規定三權分立,互相制約,規定總統和議員由選舉產生,采用任期制,從而防止專制。英國:國王名義上是國家元首,但權力受議會限制,沒有實權,國家權力集中在議會和內閣,它們分別行使全國立法和行政最高權力。議會和內閣互相制約,如果議會通過了對政府的不信任案,內閣就要下臺,或者宣布解散議會重新選舉,內閣首相由議會選舉產生,采用任期制。1.美國歷史學家弗格森在《美國革命(1763—1790)》中寫道:“1776年革命派認為自由是保護個人權利,反對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聯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們的理解,則是反對群眾暴政的侵犯。”根據他的看法,創立美國聯邦政府
A.背離了革命的原則B.強化了全國性政府的權力
C.忽視了對個人自由的保護D.維護了商人和農場主的利益2.有學者指出:“那些為17世紀的大部分歐洲人難于理解和在當時的大不列顛尚未獲得全勝的原則(自由與平等),已在新英格蘭(英國在北美的殖民地)的法律上得到了全部承認,并被訂于法律的條款之內。”對這句話的正確理解是
A.17世紀的新英格蘭已是一個法制國家
B.17世紀的英國還處于封建勢力的統治之下
C.美國的民主政治早在17世紀就開始孕育
D.歐洲在17世紀時并未受到文藝復興的影響3.法國人克雷夫克在18世紀70年代寫到:“我可以給你指出一個家庭……他的妻子是荷蘭人,兒子和法國人結婚,生了四個孩子。都娶了不同國籍的妻子……這里把所有的國家的各個個人熔化成一個新的民族。”他所描繪的現象最有可能發生在
A.英屬北美殖民地B.法屬美洲殖民地
C.西屬美洲殖民地D.荷屬美洲殖民地4.某著作中寫道:邦聯建立不久,它的弱點暴露無遺,它就像一個“四肢指揮頭腦的怪物”。華盛頓將它比喻為“沙子扭成的繩子”。這些喻旨在諷刺美國
A.各州間互設關卡,商品流通不暢
B.中央政府軟弱無力
C.兩黨對壘,交替執政
D.三權分立的共和政體5.學者李濤在《美國的夢想》一書中寫道“(18世紀)歐洲的思想之花,終是在美國結出了果子。”對此理解較為準確的是
A.“思想之花”的核心是人文主義
B.近代美國政體的確立深受“歐洲思想之花”的影響
C.“果子”包括《人權宣言》和1787年憲法
D.美國獨立是“歐洲思想之花”結出的唯一“果子”6.美國1787年憲法規定:總統有權否決國會通過的法律,但國會復議時若以三分之二多數再次通過,即為有效。此規定說明了美國政體的特點是
A.三權分立原則B.制約平衡原則
C.議會為上原則D.聯邦主權原則例7、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們認為下面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來就是平等的,他們被造物主賦予他們固有的、不可轉讓的權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權利……——美國《獨立宣言》(1776年)(1)材料一確認了什么原則?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申明這一原則在當時起到什么作用。(6分)原則:天賦人權(或自由平等)。作用:鼓舞了美國人民為爭取自由獨立而戰。
材料二:合眾國公民的選舉權,不得因種族、膚色或以前是奴隸而被合眾國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絕或限制。
——《美利堅合眾國憲法》第十五條修正案(1870年)
(2)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材料二的規定是在什么歷史背景下產生的。(10分)
美國獨立后南北經濟以不同方式發展;南北矛盾焦點是奴隸制存廢問題。內戰中,林肯政府順應民意,頒布《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北方取得內戰勝利,廢除了奴隸制度。
材料三:合眾國公民的選舉權,不得因性別而被合眾國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絕或限制。
——《美利堅合眾國憲法》第十九條修正案(1920年)
材料四:(此年前滿二十一歲的公民才擁有選舉權,現規定)年滿十八歲和十八歲以上的合眾國公民的選舉權,不得因為年齡而被合眾國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絕或限制。
——《美利堅合眾國憲法》第二十六條修正案(1971年)
(3)概括材料二、三、四,指出美國公民的選舉權是如何變化的。(9分)取消了選舉權在種族、膚色和奴隸身份上的限制;取消了選舉權在性別上的限制;放寬了選舉權在年齡上的限制。
(4)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從美國近兩百年選舉權的變化中得到的啟示。(3分)美國公民的選舉權在歷史上長期受到限制,選舉制度的改變是人民爭取和斗爭的結果,同時也是社會進步發展的表現。第三講法國共和制的確立課標要求:知道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的主要內容及法國共和制的特點。一.法國大革命的背景:1.根源(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之間的矛盾):
波旁王朝的專制統治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2.思想基礎:18C啟蒙運動的發展為法國革命作了輿論準備3.外部原因:美國獨立戰爭的推動4.直接原因:三級會議的召開5.爆發標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二1789年《人權宣言》的頒布核心:人權、民主、法治、平等。內容:天賦人權、自由平等、主權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意義:否定了君主專制制度和封建等級制度,是法國大革命的綱領性文獻。三:大革命以來法國政體如何演變?→1789年以前波旁王朝統治君主專制→1789-1792君主立憲制革命爆發與君主立憲→1792-1804年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共和制→1804-1814年法蘭西第一帝國帝制→1814、1815年波旁王朝復辟君主專制→1830-1848年七月王朝君主立憲制→1848-1852年第二共和國共和制→1852-1870年第二帝國帝制→1870-1940年第三共和國共和制→1946-1958年法蘭西第四共和國→1958-今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四1875年憲法①參眾兩院有創議并制定法律之權。參議院間接選舉產生,眾議院普選產生。②行政權由總統與內閣掌握。總統由議會選出;任期7年,可連選連任;總統是國家元首及軍隊最高統帥,可任命文武官員,提出法案,可在參議院同意后解散眾議院.③內閣由總統任命,內閣對議會負責。總統的命令須經各部部長副署;五法國1875年憲法通過的意義:①憲法最終確立了法國的共和政體,共和派掌握了政權;從法律上奠定了共和制的基礎,它確立了三權分立政體,從而標志著資產階級共和政體的最終確立,②為工業資產階級提供了分享政權的機會,促進了法國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③憲法的修訂和補充:確定國歌:《馬賽曲》;7月14日為國慶日;宣布“凡曾經統治過法國的家族不得當選為共和國總統”,堵塞了君主派的復辟之路.英法近代資本主義政體的確立過程曲折艱難,請從國內、國際兩方面分析法國共和制確立艱難的原因。提示:國內:
①封建制度歷史長久,專制主義影響深遠。②大革命時,法國還處于工場手工業階段,經濟發展水平較低。
③政權更替頻繁,社會長期動蕩。國際:法國大革命時,歐洲大陸基本上還是封建國家,反法同盟勢力強大。1.(10年四川卷)在資產階級革命過程中,法國采取了激進的斗爭方式,對大革命時期的法國產生了多方面影響。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A.造成了政局動蕩B.加快了反封建進程C.傳播了啟蒙思想D.確立了君主立憲制2.(2008上海單科)下列發生在法國的重大歷史事件,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啟蒙運動興起②法蘭西第二帝國建立③攻占巴士底獄④法蘭西第一帝國建立A.④①②③ B.②①④③C.①③④② D.③④①②3.
有人認為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是“從窗口爬進來的”。對這一觀點的理解正確的是A.法國缺乏民主共和思想的洗禮
B.法國缺乏建立共和制的經濟基礎C.法國沒有經歷過資產階級革命 D.第三共和國僅以一票贏得4、1875年憲法規定:“幾曾統治過法國的家庭成員不得當選為共和國總統”。這一規定A.反映了1875年憲法的不平等性 B.從法律上阻斷了保皇派復辟的道路C.說明當時法國共和制度牢不可摧 D.使保皇派勢力最終退出政治舞臺第四講德意志君主立憲制的確立課標要求:知道《德意志帝國憲法》的主要內容,比較德意志帝國君主立憲制與法國共和制的異同。奔馳一德意志國家統一的背景政治上:維也納會議使德意志恢復了君主制和割據狀態經濟上: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根本原因)二統一的過程推動統一的關鍵人物:俾斯麥方式:自上而下的王朝戰爭1864年普奧——丹麥1866年普奧戰爭1870年普法戰爭三對德意志國家統一的評價積極性:①結束了四分五裂的局面,實現了德意志民族的統一②促進了德意志地區資本主義的發展,到19世紀末德工業產值位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③改變了歐洲的政治力量對比。德國統一使德國一躍成為歐洲的政治大國,改變了歐洲傳統的歐洲國際關系格局局限性:保留了普魯士的軍國主義和專制主義的傳統。四德意志帝國憲法皇帝:帝國元首,掌握最高權力,有權任命帝國首相和官員。統率帝國軍隊,任命軍官。有權簽署和公布法律,可以召集和解散聯邦議會和帝國國會。首相:政府首腦,由皇帝任命,只對皇帝負責。聯邦議會和帝國國會:立法機構,行使立法權,聯邦議會由加入帝國的各邦代表組成,帝國國會由選舉產生,但只有參與制定法律和批準預算的職能,權力較小。對政府沒有監督作用。憲法規定了德意志帝國實行君主立憲制,具有濃厚的專制主義色彩。五魏瑪共和國一戰后,德意志第二帝國滅亡,德國建立起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史稱“魏瑪共和國”為什么說魏瑪共和國是一個“沒有共和主義者的共和國”?沒有摧毀舊帝國專制主義和軍國主義的基礎,民主共和的社會基礎很薄弱,共和國存在大量的封建殘余勢力,德國民眾對自由民主制度的認識并不深。六20世紀30年代,德國法西斯上臺的原因?現實原因:經濟危機造成德國階級矛盾尖銳,社會動蕩不安,魏瑪政府無力挽救危局,民眾極為不滿。統治階級傾向獨裁統治歷史原因:是封建殘余和軍國主義傳統的產物外部原因:凡爾賽體系對德國的壓制導致德國復仇主義產生;主觀原因:法西斯趁機打出“民族主義”和“社會主義”幌子,欺騙民眾,從而獲得支持。教訓:在德國這樣專制主義影響深遠的國家,要建立民主共和政體,必須進行徹底的變革。項目法國共和制德國君主立憲制國家元首元首產生方式元首任期元首有無實權力政府首腦政府產生方式國家權力中心七比較法國共和制與德國二元制君主立憲制總統選民選舉產生有總理總統任命議會皇帝世襲終身制有首相皇帝任命皇帝任期制
1.從尼德蘭革命開始,英美法德
四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先后進行了革命或戰爭,逐步頒布了憲法文件,確立了民主政體,開創了資產階級革命的新時代。
2.上述四國法律文件的頒布,各有特點。英國的憲法不是《權利法案》,而是由《大憲章》﹑《權利法案》等法律文件組成,其他三國的憲法是獨立完整的,也是不斷修正完善的。
3.四國政體的確立和國家結構變化,體現了資本主義發展趨勢:中央集權,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
4.近代西方資本主義的民主追求,給我們帶來了許多啟示。我們要順應歷史潮流,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不斷提升人民的民主素養和法律意識。拓展升華知識拓展:請根據材料,從政治、經濟及對世界的影響等方面歸納資產階級代議制的進步性與局限性。積極:①政治:否定封建君主專制,鞏固了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成果,維護和鞏固資本主義制度,調節、緩和社會矛盾,維護穩定統治秩序。②經濟:推動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③世界影響:推動了世界民主化進程。局限:①資產階級狹隘民主(代表資產階級利益)②降低行政效率、資源浪費等。國家名稱政體名稱確立文件國家元首有無實權政府首腦首腦如何產生政府對誰負責權力中心英國德國美國法國君主立憲君主立憲總統共和共和權利法案1871憲法1787憲法1875憲法國王無皇帝總統總統有有有首相首相總統總理議會產生皇帝任命民選總統任命議會皇帝議會議會議會皇帝選民總統四國對比共同特征:資產階級代議制民主資本主義國家政體議會制君主立憲制二元制君主立憲制議會制民主共和制總統制民主共和制保留君主,但君主僅為國家象征,統而不治,內閣對議會負責,議會為權力中心保留君主,君主受憲法限制,但君主擁有立法、行政、司法等方面廣泛權力廢除君主,議會為權力中心,總統為國家象征,總理掌握最高行政權
廢除君主,總統為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有廣泛權力英國最典型,1945年以來的日本亦是如此1871—1918年的德國,1889—1945年的日本為此現代德國、以色列為此類型美國最典型較鮮明的體現了三權分立的特點1.(2006天津高考題,15)議會是資本主義政治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下表述正確是A.英國“光榮革命”確立了兩黨制B.美國憲法規定總統向國會負責C.法國大革命爆發后,制憲議會成為最高行政和立立法機構D.孟德斯鳩主張議會和君主共同享有立法權2.歷史學家說:(1832年議會改革)英國比歐洲任何國家也許更接近于革命,正確理解是A.無產階級取得了選舉權B.工業資產階級取得了更多參政席位C.改革具有巨大的破壞力D.具有徹底的反封建精神CB3.1640年英國議會提出限制王權的要求,這種要求的實質是:A、資產階級在維護自身利益B、城鄉人民要削弱國王權利C、資產階級要掌握國家政權D、新貴族希望分享政治權利4.英國是歷史上最早實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的典型國家,這種政體不同于議會共和制的特點是:A政府對議會負責,受議會監督
B國家元首的權力是世襲的、象征性的和禮儀性的
C政府和政府首腦是由全體公民選舉產生并有一定任期
D議會是國家最高的立法機關CB5.電影《鴉片戰爭》中有這樣的鏡頭:英國議會上,外交大臣巴麥尊提出出兵進攻中國,議會以271票對262票的微弱多數通過了侵華戰爭撥款。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最終同意華宣戰。對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確的是:
A.英王形式上有對外宣戰的權力B.英王是虛位元首,議會掌握國家權力C.英王是國家元首,議會對英王負責D.議會主權至上,英王要遵從議會通過的決議6.1689年頒布的《權利法案》從《大憲章》那里繼承的主要思想是A.保障人民的人身自由思想 B.用法律限制王權的思想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 D.國王不能干涉議會的思想CB7.17、18世紀,英國的重要制度創新主要有①責任內閣制②君主立憲制③兩黨制④共和制⑤代議制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D23.布什和薩科齊是當今美國和法國總統,穿越時空隧道讓他們回到1875年,他們共同權利不包括A行政權B軍隊最高統帥C國家元首D民選產生,向議會負責D9.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標志著一個資本主義歷史時期的到來,主要在于A.是人類歷史上資本主義制度對封建制度的第勝利B.為英國資本主義發展開辟了道路C.反映了當時整個世界的要求,對歐洲和世界其他地區都有廣泛的影響D.是人類歷史的一次重大進步10.英國在歷史上曾是世界性大帝國,史學家認為英國在走向大國的過程中,制度創新起了關鍵作用,下列哪一項不屬于英國創立的制度A、創立了君主立憲制的政體
B、開創了自由貿易的制度
C、創立了現代的工廠制度D、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模式CD9.《權利法案》在英國政治史上影響深遠。它主要作用是A、鞏固資產階級革命成果B、確立君主立憲制資產階級專政C、以明確的法律條文限制了王權D、維護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利益10.代議制民主制的最大好處是A是真正的民主,可以保障全體人民的利益B避免了黨派斗爭,有利于穩定政局C可以把斗爭規定在一個相對有序的狀態中,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內戰D可以限制王權,維護資產階級利益11.請在我的描述中回答這是美國哪一地點:被稱為美利堅合眾國的搖籃,1776年7月4日《獨立宣言》在這里簽署,1787年美國第一部憲法在這里誕生,1790至1800年間還曾是美國的首都。A.紐約B.費城C.華盛頓D.舊金山BCB12.“總統可否決國會通過的法律”、“國會可以以2/3的多數通過總統所否決的法律”,“總統和議員由選舉產生”上述條文所體現的是
A、聯邦制原則和民主原則B、分權制衡原則和民主原則C、自由平等原則和權力制衡原則D、聯邦集權原則和分權原則13.下列關于英國國王和美國總統的比較正確的是①都是國家元首,在對外交往中代表國家②都是政府首腦,實際掌握國家最高行政權③都與政黨政治關系密切④都受議會制約A.①②④B.①④C.①③④D.②③BB14.林肯說:“一個婦女寫了一本小冊子,結果引起了一場戰爭。”這個婦人就是斯托夫人,這本小冊子就是《黑奴呼天錄》,這場戰爭就是
A.美國獨立戰爭B.美西戰爭C.美國南北戰爭D.朝鮮戰爭15.美國1787年的憲法具有一定的民主性,要其內容中最能體現這一性質的是:A、三權分立B、規定總統和議員由人民選舉產生C、允許奴隸制存在D、規定人民有言論、出版、集會和信仰自由CB16.下列不屬于美國1787年憲法的內容的是:A、確立了三權分立B、明確政府權力C、廢除了奴隸制,實現人民民主權利D、規定政府權利,限制獨裁17.下列關于美國聯邦制政府建立后政治狀況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中央政府與州政府實行分權 B、國家主權屬于聯邦,聯邦法律處于至高無上的地位C、州權主義徹底消失D、曾出現過嚴重的政治分裂,但國家很快歸于統一CC18.有的歷史學家贊譽《人權宣言》是“舊制度的死亡證書,新制度的出生證書。”這主要是因為該文件A保障了議員選舉的自由B確立了法國的共和政體C開創了三權分立的法制體系D反對封建專制與等級制度19.隨著伊朝鮮核危機的不斷擴大,美國可能發動對朝鮮的戰爭,那么宣戰命令應該出自A總統B國會C國務卿D最高法院DB20.不能充分體現美國聯邦制原則的是A.比爾蓋茨遵守最高法院頒布的《反壟斷法》,調控生產B.沃爾瑪按照國會的《301條款》,中斷與伊朗的商業往來C.華爾街接受了布什對朝鮮金融制裁的指令D.夏威夷土著要求獨立21.和英國美國法國的政體相比,19世紀后期德國政體特點突出的表現是A.威廉二世世襲皇位,成為國家元首B.威廉一世是“騎士皇帝”和議員是“綿羊腦袋”C.一戰前后德國民族凝聚力是世界上最強的D.皇帝對外發動世界大戰DB24.根據國1875年憲法,下列職務沒有創議法律之權的是A、總統B參議員C眾議員D內閣部長25.德意志帝國的君主立憲制與英國君主立憲制相比,其特點是:①專制主義色彩濃厚②君主掌握國家的最高權力③國王統而不治④首相對君主負責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養殖場地合作合同
- 停車場特許經營權合同
- 吊裝作業安全合同
- 住房房屋出租合同
- 產品買賣居間合同
- 土地復墾合同經典
- 存貨質押貸款合同
- 魚塘合同協議
- 廢料協議合同
- 轉讓合同保密協議
- 二重積分的概念與性質演示文稿
- 醫院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工作完成情況
- 大學生勞動教育通論知到章節答案智慧樹2023年大連海洋大學
- 2003高教社杯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B題競賽參考答案
- 污水處理廠工程其他費用取費標準、計算規則模板
- AB股公司章程(同股不同權)
- GB/T 6060.2-1985表面粗糙度比較樣塊磨、車、鏜、銑、插及刨加工表面
- GB/T 34630.3-2017攪拌摩擦焊鋁及鋁合金第3部分:焊接操作工的技能評定
- MTS4000光時域反射儀
- GB/T 24918-2010低溫介質用緊急切斷閥
- GB/T 23398-2009地理標志產品哈密瓜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