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習情境3辦公樓布線施工技術任務3.1管槽的敷設技術任務3.2機柜安裝、線纜的敷設與端接技術任務3.3標簽制作、跳線配置和管理下一頁返回任務3.1管槽的敷設技術3.1.1學習目標能辨識管槽的種類、型號;會使用管槽敷設工具。3.1.2學習任務每組學生按給定的施工圖紙,在布線工作間敷設線槽、線管,熟練掌握管、槽的施工方法。要求從機柜到信息點,完成一個永久鏈路的管槽敷設,以不同布線高度、不同布線拐彎,分別組合成多種布線管槽路徑實訓。3.1.3背景知識下一頁返回任務3.1管槽的敷設技術3.1.3.1配線子系統從樓層配線架到各信息插座的布線屬于配線子系統。配線子系統應由工作區的信息插座模塊、信息插座模塊至電信間配線設備(FD)的配線電纜和光纜、電信間的配線設備及設備纜線和跳線等組成。3.1.3.2纜線長度劃分(1)綜合布線系統水平纜線與建筑物主干纜線及建筑群主干纜線之和所構成信道的總長度,不應大于2000m.(2)建筑物或建筑群配線設備之間(FD與BD,FD與CD,BD與BD,BD與CD之間)組成的信道出現4個連接器件時,主干纜線的長度不應小于15m.(3)配線子系統各纜線長度應符合圖3一1的劃分,并應符合下列要求。上一頁下一頁返回任務3.1管槽的敷設技術(4)配線子系統信道的最大長度不應大于100m.(5)工作區設備纜線、電信間配線設備的跳線和設備纜線之和,不應大于10m;當大于10m時,水平纜線長度(90m)應適當減少。(6)樓層配線設備(FD)跳線、設備纜線及工作區設備纜線各自的長度,不應大于5m.3.1.3.3配線子系統布線方案配線子系統布線根據建筑物的結構特點,按路由(線)最短、造價最低、施工方便、布線規范等幾個方面考慮,優選最佳的水平布線方案。一般可采用三種布線方式。(1)直接埋管式,如圖3一2所示。上一頁下一頁返回任務3.1管槽的敷設技術(2)先走吊頂內線槽,再走支管到信息出口,如圖3-3所示。(3)地面線槽方式,如圖3一4所示。3.1.3.4干線子系統干線子系統的功能是通過建筑物內部的傳輸電纜或光纜,把各接線間和二級交接間的信號傳送到設備間,直至傳送到最終接口,再通往外部網絡。它必須滿足當前的需要,又能適應今后的發展。干線子系統包括的內容有以下幾點。(1)接線間和二級交接間與設備間之間的豎向或橫向電纜通道。(2)干線接線間和二級交接間之間的連接電纜通道。(3)主設備間與計算機中心間的干線電纜.上一頁下一頁返回任務3.1管槽的敷設技術綜合布線系統中,干線子系統的拓撲結構主要有:星形、總線型、環形、樹形和網形。推薦采用星形拓撲結構,如圖3一5所示。3.1.3.5干線子系統布線方案干線電纜路由的確定原則是:路徑最短、安全可靠、施工方便、經濟實用。
1)建筑物垂直干線的布線干線子系統垂直通道有三種方式可供選擇:電纜孔方式、管道方式、電纜豎井方式。(1)電纜孔方式,通常用一根或數根外徑63一102turn的金屬管預埋在樓板內,金屬管高出地面25一50mm;也可直接在樓板上預留一個大小適當的長方形孔洞;上一頁下一頁返回任務3.1管槽的敷設技術孔洞一般不小于600mmx400mm(也可根據工程實際情況確定),如圖3一6所示)(2)管道方式,包括明管或暗管敷設。(3)電纜豎井方式,如圖3-7所示。在新建工程中,推薦使用電纜豎井的方式。2)建筑物中水平干線的布線(1)金屬排管法,如圖3一8所示。(2)金屬電纜橋架法,如圖3-9所示。上一頁下一頁返回任務3.1管槽的敷設技術3.1.4任務步驟給定施工圖紙和材料,要求學生完成線槽的安裝和線纜的布放。在操作過程中,教師應針對施工注意問題對學生進行輔導。每組學生準備小20PVC塑料管、管接頭、管卡若干。寬度為20mm或者40mmPVC線槽、蓋板、陰角、陽角、三通若干。彎管器、電動起子、十字頭螺絲刀、M6x16十字頭螺釘、鋼鋸、線槽剪、登高梯子、編號標簽。3.1.4.1線槽的安裝(1)線槽安裝應符合施工圖規定,左右偏差視環境而定,最大不應超過50mm。(2)線槽水平每米偏差不應超過2mm。上一頁下一頁返回任務3.1管槽的敷設技術(3)垂直線槽應與地面垂直,無傾斜現象,垂直度偏差不應超過3mm。(4)線槽節與節間接頭用連接板拼接,螺釘應擰緊;兩線槽拼接處水平度偏差,不應超過2mmo(5)當直線段橋架超過30m或跨越建筑物時,應有伸縮縫。其連接宜采用伸縮連接板。(6)線槽轉彎半徑不應小于其槽內的線纜最小允許彎曲半徑的最大值,蓋板應緊固。(7)支吊架應保持垂直,整齊、牢固,無歪斜現象。3.1.4.2線纜的布放(1)線纜布放前,應核對規格、程式、路由及位置是否與設計規定相符合。上一頁下一頁返回任務3.1管槽的敷設技術
(2)布放的線纜應平直,不得產生扭絞、打圈等現象,不應受到外力擠壓和損傷。(3)在布放前,線纜兩端應粘貼有標簽,標明起始和終端位置以及信息點的標號,標簽書寫應清晰、端正、正確。(4)信號電線、電源線、雙絞線纜、光纜及建筑物內其他弱電線纜應分離布放。(5)布放線纜應有冗余。在二級交接間、設備間雙絞線預留長度一般為3}6m,工作區為0.3一0.6m。特殊要求的,應按設計要求預留。(6)布放線纜在牽引過程中,吊掛線纜的支點相隔間距不大于1.5m。上一頁下一頁返回任務3.1管槽的敷設技術(7)線纜布放過程中,為避免受力和扭曲,應制作合格的牽引端頭。如果采用機械牽引,應根據線纜布放環境、牽引的長度、牽引張力等因素選用集中牽引或分散牽引等方式。3.1.5質量評價標準考核項目、要求及評分要求,如表3一1所示。3.1.6拓展與提高3.1.6.1端接方式(1)點對點端接是最簡單、最直接的端接方法,干線子系統中每根電纜由設備直接延伸到指定的樓層電信間內。上一頁下一頁返回任務3.1管槽的敷設技術(2)分支遞減端接是用一根大對數干線電纜支持同樓層若干個電信間或若干樓層電信間內通信容量的端接方法,通常先經過某處大對數電纜配線架(箱)后,再分出若干根小電纜,分別延伸端接到電信間內的配線設備上。
(3)纜線的類型包括大對數屏蔽與非屏蔽電纜}2s對、50對、100對),4對雙絞線屏蔽與非屏蔽電纜(se類、6類、7類)及光纜(2一24芯)等。尤其是6類與屏蔽纜線內部構成的方式較復雜,其纜線的直徑與硬度有較大差異,在管線的設計時應引起足夠重視。為了保證纜線傳輸性能及成束纜線在線槽中或彎角處布放,不會產生溢出的現象,線槽利用率宜在30%~50%的范圍。上一頁下一頁返回任務3.1管槽的敷設技術3.1.6.2管道纜線的布線根數的計算方式常規通用線槽(管)內布線的最大條數,可按照以下公式進行計算和選擇。(1)槽(管)大小選擇的計算及槽(管)可放線纜的條數計算方法。①線纜截面積計算:綜合布線線纜按照線芯數量分為4對、25對、50對等多種規格,按照用途分為屏蔽和非屏蔽等多種規格。但最常用的是4對雙絞線,不同廠家生產的線纜外徑不同,一般按照直徑6mml計算〔一般5類4對24AWG非屏蔽雙絞線內線直徑為0.036m(0.914mm),外護套直徑為0.20m(5.08mm)」。
s=d2x3.14/4=62x3.14/4=28.26(mm2)上一頁下一頁返回任務3.1管槽的敷設技術式中5—雙絞線的面積;d—雙絞線的直徑。②線管截面積計算:線管規格一般用線管外徑表示,線管內布線容積截面積應該按照線管的直徑直接計算。以管徑25mmPVC管為例,管壁厚1mm,管內直徑23mm,其截面積計算如下。S=d2x3.14/4=232x3.14/4=415.265mm2式中S—線管的截面積;d—線管的內直徑。上一頁下一頁返回任務3.1管槽的敷設技術③線槽截面積計算:線槽規格一般用線槽的外部長度和寬度表示,線槽內布線容積截面積計算,按照線槽的內部長和寬計算。以40x20線槽為例,線槽壁厚1mm,線槽內部長38mm,寬18mm,其截面積計算如下。5=LxW=38x18=684(mm)式中S—線槽的截面積;L—線槽內部長度;i}—線槽內部寬度。(2)容納雙絞線最多數量計算:布線標準規定,一般線槽(管)內允許穿線為最大面積的70%;同時,考慮線纜之間的間隙和拐彎等因素,彎管路的管徑利用率應為40%一50%。上一頁下一頁返回任務3.1管槽的敷設技術因此,容納雙絞線根數計算公式如下。
N=槽(管)截面積x70%x(40%一50%)/線纜截面積式中N—容納雙絞線的最多數量。例130x16線槽容納雙絞線最多數量計算如下。
N=線槽截面積x70%x50%/線纜截面積
=(28x14)x70%x50%/(6}x3.14/4)=392x70%x50%/28.26=10根說明:上述計算的是使用30x16PVC線槽鋪設網線時,槽內容納網線的數量。上一頁下一頁返回任務3.1管槽的敷設技術例2.小40PVC線管容納雙絞線最多數量計算如下:N=線管截面積x70%x40%/線纜截面積
=(36.6`x3.14/4)x70%x40%/(6`x3.14/4)=1051.56x70%x40%/28.26=10.4根說明:上述計算的是使用小40PVC線管鋪設網線時,槽內容納網線的數量。上一頁返回任務3.2機柜安裝、線纜的敷設與端接技術3.2.1學習目標(1)鏈接雙絞線與配線架,了解干線子系統的基本結構和配線架的作用。(2)會連接配線架與機柜。(3)查閱,閱讀UPS系統的選購、連接、使用和保養知識。3.2.2學習任務1)會正確安裝機柜。2)會合理規范分組固定配線。3)會合理規范正確安裝配線架。3.2.3背景知識下一頁返回任務3.2機柜安裝、線纜的敷設與端接技術3.2.3.1電信間電信間主要為樓層安裝配線設備(機柜、機架、機箱等安裝方式)和樓層計算機網絡設備(HUB或SW)的場地,并可考慮在該場地設置纜線豎井、等電位接地體、電源插座、UPS配電箱等設施。在場地面積滿足的情況下,也可設置建筑物,諸如安防、消防、建筑設備監控系統、無線信號覆蓋等系統的布纜線槽和功能模塊的安裝。如果綜合布線系統與弱電系統設備合設于同一場地,從建筑的角度出發,稱為弱電間。上一頁下一頁返回任務3.2機柜安裝、線纜的敷設與端接技術一般情況下,綜合布線系統的配線設備和計算機網絡設備采用19“標準機柜安裝。機柜尺寸通常為600mm(寬)x900mm(深)x2000mm(高),共有42U的安裝空間。機柜內可安裝光纖連接盤、RJ45(24口)配線模塊、多線對卡接模塊(100對)、配線架、計算機HUB/Sl}%設備等。如果按建筑物每層電話和數據信息點各為200個,考慮配置上述設備,大約需要有2個19"(42(1)的機柜空間,以此測算電信間面積至少應為5m`(2.5tox2.0to。對于涉及布線系統設置內、外網或專用網時,19“機柜應分別設置,并在保持一定間距的情況下預測電信間的面積。電信間溫度、濕度按配線設備要求提出,如在機柜中安裝計算機網絡設備(HUB/SW)時的環境應滿足設備提出的要求,溫度、濕度的保證措施由空調專業負責解決。上一頁下一頁返回任務3.2機柜安裝、線纜的敷設與端接技術以上所述的安裝工藝要求,均以總配線設備所需的環境要求為主,適當考慮安裝少量計算機網絡等設備制定的規則;如果與程控電話交換機、計算機網絡等主機和配套設備合裝在一起,則安裝工藝要求應執行相關規范的規定。3.2.3.2設備間設備間是大樓的電話交換機設備和計算機網絡設備,以及建筑物配線設備(BD)安裝的地點,也是進行網絡管理的場所。對綜合布線工程設計而言,設備間主要安裝總配線設備。當信息通信設施與配線設備分別設置時,考慮到設備電纜有長度限制的要求,安裝總配線架的設備間與安裝電話交換機及計算機主機的設備間之間的距離不宜太遠。上一頁下一頁返回任務3.2機柜安裝、線纜的敷設與端接技術設備間位置應根據設備的數量、規模、網絡構成等因素,綜合考慮確定。每幢建筑物內應至少設置1個設備間;如果電話交換機與計算機網絡設備分別安裝在不同的場地,根據安全需要,可設置2個或2個以上設備間,以滿足不同業務的設備安裝需要。如果一個設備間以10m`計,大約能安裝5個19“的機柜。在機柜中安裝電話大對數電纜多對卡接式模塊、數據主干纜線配線設備模塊,大約能支持總量為6000個信息點所需(其中電話和數據信息點各占50%)的建筑物配線設備安裝空間。建筑物綜合布線系統與外部配線網連接時,應遵循相應的接口標準要求。上一頁下一頁返回任務3.2機柜安裝、線纜的敷設與端接技術設備間供電應采用三相五線制/單相三線制,頻率50Hz,電壓380V/220V。一般應考慮備用電源,采用不間斷電源系統(UP時供電。學員可自主學習。3.2.3.3進線間一個建筑物宜設置1個進線間,一般位于地下層,外線宜從兩個不同的路由引入進線間,有利于與外部管道溝通。進線間與建筑物紅外線范圍內的入孔或手孔采用管道或通道的方式互連。進線間一般提供給多家電信業務經營者使用,通常設于地下一層。進線間主要作為室外電纜和光纜引入樓內的成端與分支及光纜的盤長空間位置。對于光纜至大樓(FTTB)至用戶(FTTH)、至桌面(FTTO)的應用及容量日益增多,進線間就顯得尤為重要。上一頁下一頁返回任務3.2機柜安裝、線纜的敷設與端接技術由于許多的商用建筑物地下一層環境條件已大大改善,也可以安裝配線架設備及通信設施。在不具備設置單獨進線間或入樓電纜和光纜數量及入口設施容量較小時,建筑物也可以在入口處采用挖地溝或使用較小的空間完成纜線的成端與盤長,入口設施則可安裝在設備間,但宜單獨設置場地,以便功能分區。進線間因涉及因素較多,難以統一提出具體所需面積,可根據建筑物實際情況,并參照通信行業和國家的現行標準要求進行設計。(1)進線間應設置管道入口。(2)進線間應滿足纜線的敷設路由、成端位置及數量、光纜的盤長空間和纜線的彎曲半徑、充氣維護設備、配線設備安裝所需要的場地空間和面積。上一頁下一頁返回任務3.2機柜安裝、線纜的敷設與端接技術(3)進線間的大小,應按進線間的進線管道最終容量及入口設施的最終容量設計。同時,應考慮滿足多家電信業務經營者安裝入口設施等設備的面積。(4)進線間宜靠近外墻和在地下設置,以便于纜線引入。進線間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①進線間應防止滲水,宜設有抽排水裝置。②進線間應與布線系統垂直豎井溝通。③進線間應采用相應防火級別的防火門,門向外開,寬度不小于1000mm。上一頁下一頁返回任務3.2機柜安裝、線纜的敷設與端接技術④進線間應設置有害氣體防護措施和通風裝置,排風量按每小時不小于5次容積計算。(5)與進線間無關的管道不宜通過。(6)進線}可入口管道口所有布放纜線和空閑的管孔應采取防火材料封堵,做好防水處理。(7)進線間如安裝配線設備和信息通信設施時,應符合設備安裝設計的要求。3.2.3.4管理子系統的設備管理子系統常用的設備包括以下幾種。上一頁下一頁返回任務3.2機柜安裝、線纜的敷設與端接技術(1)機柜。機柜或機架不僅用于綜合布線的交接場,還用來安裝一些通信工具和設備。根據其存放內容的不同,機柜也會分有很多不同的靈活配置,復雜的機柜甚至帶有循環制冷系統。圖3一10為19英寸機柜。(2)集線器或110連接塊。(3)19英寸配線架和理線器。配線架通常安裝在機柜或墻上,如圖3一11所示。通過安裝附件,配線架可以全線滿足UTP,STP、同軸電纜、光纖、音視頻的需要。在網絡工程中,常用的配線架有雙絞線配線架和光纖配線架。上一頁下一頁返回任務3.2機柜安裝、線纜的敷設與端接技術合理使用理線工具可以使布線更為整齊、漂亮,如圖3一12所示為理線器。理線器的作用是為電纜提供平行進入RJ45模塊的通路,使電纜在壓入模塊前不再多次直角轉彎,減少了電纜自身的信號輻射損耗;同時,也減少了對周圍電纜的輻射干擾。由于理線器使水平雙絞線有規律地、平行地進入模塊,因此,在今后線路擴充時,將不會因改變了一根電纜而引起大量電纜的更動,使整體可靠性得到保證,即提高了系統的可擴充性。(4)集線器的整壓電源線。(5)理線槽,如圖3一13所示。上一頁下一頁返回任務3.2機柜安裝、線纜的敷設與端接技術3.2.4任務步驟3.2.4.1典型的110連接場安裝典型的110連接場安裝,如圖3一14所示,具體描述如下。(1)將配線模塊用金屬螺釘安裝到設備間或配線間合適的墻面上,擰緊螺釘。注意面板應保持在一個垂直面上。(2)切斷線纜,并剝除線纜上的一段外護套或外皮。切斷線纜時要留有足夠長的線纜。如果采用的線纜多于25對,要小心地把線纜分組,將每一組25對束的末端用帶子捆扎起來(約5cm),并用線纜帶將其固定在配線板的后面。(3)將固定配線模塊頂部的螺釘去掉,將底部螺釘放松,把一個個捆好的25對束組穿過線槽,然后用螺釘固定,如圖3一15所示。上一頁下一頁返回任務3.2機柜安裝、線纜的敷設與端接技術
(4)在其他的配線模塊上,重復同樣的過程。
(5)使用工具將線對壓入配線模塊并將伸出的導線頭切斷。用錐形鉤清除切下的碎線頭,將連接塊加到配線模塊的索引條上,如圖3一16所示。
(6)將標簽保持器(帶有標簽)插到配線模塊中,以標識此區域,如圖3一17所示
(7)將88A托架安裝到配線模塊頂部和底部的“支撐腿”上,用來保持交叉連接線,如圖3一18所示。3.2.4.2制作110A交叉連接上一頁下一頁返回任務3.2機柜安裝、線纜的敷設與端接技術(1)將F交叉連接線插入到包含指定線對的110連接塊槽中,用手指輕輕地將交叉連接線壓下,如圖3一19所示。
(2)使用D沖壓工具將交叉連接線對壓入連接器,并切去無用的導線頭,如圖3-20所示。
(3)將交叉線拾起并使它穿過一個扇槽,用手指伸入線圈中,以建立交叉連接線的松弛部分,如圖3-21所示。(4)然后,將末端接的一端引到要端接處的扇形槽中;同樣,用手指在另一端建立交叉連接線的松弛環;然后,將交叉連接線的此端置于指定的“對”位置的連接塊上,再用手指將交叉連接線壓入連接塊,以便保持住交叉連接線。形成的交叉連接圖,如圖3一22所示。上一頁下一頁返回任務3.2機柜安裝、線纜的敷設與端接技術3.2.4.3制作110P交叉連接(1)選擇一定長度的跳線。(2)將跳線壓到配線模塊配線板的連接塊上,以產生交叉連接。(3)解開交叉連接線。①使用尖嘴鉗,小心地夾住交叉連接線,并用力拉直到把它拉出為止。②如果拉出的交叉連接線不再端接到其他位置上,則將它們拿開。3.2.4.4機柜、機架安裝要求(1)機柜、機架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①機柜、機架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垂直偏差度不應大于3mm。上一頁下一頁返回任務3.2機柜安裝、線纜的敷設與端接技術②機柜、機架上的各種零件不得脫落或碰壞,漆面不應有脫落及劃痕,各種標志應完整、清晰。③機柜、機架、配線設備箱體、電纜橋架及線槽等設備的安裝應牢固,如有抗震要求,應按抗震設計進行加固。(2)各類配線部件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①各部件應完整,安裝就位,標志齊全。②安裝螺絲必須擰緊,面板應保持在一個平面上。3.2.5質量評價標準任務考核項目、要求及評分標準,如表3-2所示。上一頁下一頁返回任務3.2機柜安裝、線纜的敷設與端接技術3.2.6拓展與提高3.2.6.1機柜規格和使用一般情況下,應根據建筑物中網絡信息點的多少,來確定機柜的規格。表3-3為常用的網絡機柜規格。有時,在規劃機柜內安裝設備后,必須考慮到增加信息點和設備的散熱等因素,還要預留1一2U的空間,以便將來有更大的擴展,容易將設備擴充進去。上一頁下一頁返回任務3.2機柜安裝、線纜的敷設與端接技術為便于機柜散熱與維護,機柜后面應至少留800mm、前面至少留1500mm的空間。對各種6U和14U等小機柜,必須能夠從多個方向進出線。為便于維護與擴展,必須在機柜內配線架和交換機端口有相應冗余。3.2.6.2工程經驗為便于維護和檢測,配線架施工完成后,以表格對應方式,根據座位、部門單元等信息,記錄布線的路線,做好標記。上一頁返回任務3.3標簽制作、跳線配置和管理3.3.1學習目標懂得管理的概念;懂得管理的標記方法;了解干線子系統的基本結構和配線架的作用。會交連與互聯的連接方法。3.3.2學習任務(1)能夠編制設備間,端口等管理標記方案。(2)能夠繪制設備間,配線架端口對應表。3.3.3背景知識下一頁返回任務3.3標簽制作、跳線配置和管理3.3.3.1管理(Admmistration管理的作用是提供與其他子系統連接的手段,使整個綜合布線系統及其所連接的設備、器件等,構成一個完整的有機體。通過對管理子系統交接的調整,可以安排或重新安裝系統線路的路由,使傳輸線路能延伸到建筑物內部的各工作區。為連接其他子系統提供手段。管理是連接干線子系統和水平子系統的設備,設置在每層配線設備的房間內,其主要設備有機柜、雙絞線配線架、光纖跳線架和一些必要的網絡設備。上一頁下一頁返回任務3.3標簽制作、跳線配置和管理管理由交連、互聯和輸入/輸出(I/0)組成。管理設備間、交接間和工作區的配線設備、線纜、信息插座等設施,按一定的模式進行標識和記錄。1)管理交接方案一般有兩種管理方案可供選擇,即單點管理和雙點管理。單點管理位于設備間里面的交換機附近,通過線路直接連至用戶間或連至服務接線間里面的第二個硬件接線交連區。如果沒有服務間,第二個交連可安放在用戶房間的墻壁上。圖3-23和圖3-24分別是單點管理的單交連和雙交連兩種方式。雙點管理除了在設備間有一個管理點外,在服務間里或用戶房間的墻壁上,還有第二個可管理的交連,如圖3一25所示。上一頁下一頁返回任務3.3標簽制作、跳線配置和管理在配線架上連接線纜,常用的連接結構有兩種連接方式:一種是互連接方式,另一種是交叉連接方式,分別如圖3-26和圖3-27所示。
2)綜合布線交連系統標記綜合布線系統中標記是管理子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標記系統能提供:建筑物名稱(如果是建筑群)、位置、區號和起始點。
(1)標記制作。綜合布線系統使用了三種標記:電纜標記、場標記和插入標記。其中,插入標記最常用。插入標記所用的底色及其含義如下。①藍色:對工作區的信息插座(I/o)實現連接。上一頁下一頁返回任務3.3標簽制作、跳線配置和管理②白色:實現干線和建筑群電纜的連接。端接于白場的電纜布置在設備間與樓層配線間及二級交接間之間,或建筑群各建筑物之間。③灰色:配線間與二級交接間之間的連接電纜或二級交接之間的連接電纜。④綠色:來自電信局的輸入中繼線。⑤紫色:來自PBX或數據交換機之類的公用系統設備的連線,如圖3-28所示。⑥黃色:來自控制臺或調制解調器之類的輔助設備的連線。(2)設備間干線/建筑群電纜(白場)的插入標記,如圖3-29所示。上一頁下一頁返回任務3.3標簽制作、跳線配置和管理(3)干線接線間的干線電纜(白場)插入標記,如圖3一30所示。(4)二級交接間的干線/建筑群電纜(白場)標記,如圖3一31所示。(5)總機中繼線場(綠場)標記,如圖3一犯所示。(6)輔助場(黃場)標記。圖3一33是按3對線模塊化系數排列的引線的黃色插入標記。(7)連接電纜場(灰場)標記。圖3-34是直通地點干線電纜的灰場插入標記和連接電纜的標志。上一頁下一頁返回任務3.3標簽制作、跳線配置和管理
(8)PDS電纜標記。PDS電纜標記可以直接貼在連接器上和表面上,其大小與形狀根據其用途的不同而異。PDS電纜標記用于識別終端塊與信息插座。(9)信息插座標記,如圖3一35所示。術語:
標識—為每個部件取的一個唯一的名稱、線纜、通信插口、端接點、通道、空間、接地和地線。標記—將標識貼到部件上,所有標記應為打印方式生成。記錄—每個部件有一個信息記錄位置、介質、類別、防火等級,接線方式。報告—成組的記錄以及相關信息。色標—使系統對維護人員更直觀。上一頁下一頁返回任務3.3標簽制作、跳線配置和管理圖紙和圖形—使系統更直觀。3.3.4任務步驟上面介紹的綜合布線標記方案只是一般要求,應根據具體應用系統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通常由用戶的系統管理人員或施工管理人員提供標記方案的制訂原則。所有標記方案均應規定各種參數和識別步驟,以便查清交連場的各種線路和設備端接點。為了有效進行線路管理,標記方案必須作為技術文件存檔。根據所給定的某企業綜合樓的綜合布線設計圖紙,制定下列標記方案。(1)制定網絡中心到綜合樓光纜標記方案。上一頁下一頁返回任務3.3標簽制作、跳線配置和管理(2)綜合樓設備間到各房間端口電纜的標記方案。注意:語言點與數據點的區別;數據點內網與外網的區別。(3)制定各房間端口信息插座標記方案。(4)制定綜合樓設備間標記方案;繪制綜合樓設備間配線架端口對應表。要求標記方案簡單易記,便于維護。3.3.5質量評價標準任務考核項目、要求及評分標準如表3-4所示。上一頁下一頁返回任務3.3標簽制作、跳線配置和管理3.3.6拓展與提高3.3.6.1四級布線規模1)1級一單通信室僅有單通信室的簡單系統,如圖3-36所示,通常為一層樓,也可能為集中式布線拓撲僅有水平,沒有主干;通常少于100用戶,極少超過250用戶。2)2級一單建筑多通信室一般復雜度的系統;典型的是位于單個建筑內,有多層、多個通信間,有水平和主干布線,多個接地部件;從幾個用戶到幾千個用戶,如圖3-37所示。上一頁下一頁返回任務3.3標簽制作、跳線配置和管理3)3級一多建筑園區有多個建筑的復雜系統,典型的是園區環境有水平和主干布線,室外布線,要標識多個通信間和建筑,多個進線設施,復雜的接地和防火系統;通常是幾千個用戶以上。4)4級一多地域多園區位于多個遙遠地域、非常復雜的系統,如圖3一38所示。通常為全國范圍或全球服務,有復雜的管理要求。3.3.6.2水平鏈路:標識格式上一頁下一頁返回任務3.3標簽制作、跳線配置和管理
1)用單個名稱來標識水平鏈路中的所有元素配線架端口—墻裝或架裝線纜兩端工作區面板插口,MUTOA和集中點—注意如果有簡潔和實用結合、以配線架為中心。
2)標識格式水平鏈路標識格式如圖3一39所示,具體說明如下。floor#:數字的樓層編號TRalpha#:通信間字母編號panelalpha#:端接區域字母編號port#:配線架端口編號3.3.6.3主干線纜標識格式主干線纜標識格式如圖3-40所示,具體說明如下。上一頁下一頁返回任務3.3標簽制作、跳線配置和管理Bldg.alpha#:樓宇字母編號floor#:樓層數字編號T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平涼職業技術學院高職單招高職單招英語2016-2024歷年頻考點試題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徽糧食工程職業學院高職單招(數學)歷年真題考點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徽中澳科技職業學院高職單招職業適應性測試歷年(2019-2024年)真題考點試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天津濱海汽車工程職業學院高職單招職業技能測試近5年常考版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GMP基礎知識課件
- 737機型培訓課件
- 【名校密卷】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下冊期中測試卷(一)及答案
- 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廣告與數字營銷》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平頂山職業技術學院《消防管理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電力大學《第二外語(三)(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初中八年級音樂-跳月歌
- 【蜜雪冰城的核心競爭力分析10000字】
- 延遲容忍網絡(DTN)路由機制
- 【企業精益生產分析國內外文獻綜述3000字】
- 線性光耦隔離檢測電壓電路
- 材料封樣清單土建安裝
- XXX中學“生本課堂”實施方案
- 2023年河北省中考數學試卷
- 守株待兔兒童故事繪本PPT
- 醫藥代表客戶、市場潛力分析課件
- 幼兒園大班綜合《我們和手機》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