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理論系列講座:第6講 中國周邊安全形勢_第1頁
軍事理論系列講座:第6講 中國周邊安全形勢_第2頁
軍事理論系列講座:第6講 中國周邊安全形勢_第3頁
軍事理論系列講座:第6講 中國周邊安全形勢_第4頁
軍事理論系列講座:第6講 中國周邊安全形勢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講中國周邊安全形勢了解中國周邊安全形勢的總體態勢,充分認清臺海局勢和兩岸關系走向及其所受到的內外因素的影響,深入了解南海問題的復雜性,對我國周邊安全環境能夠作出客觀判斷。一、中國的周邊安全形勢的總體評估二、臺海局勢和兩岸關系走向受內外因素干擾更為嚴峻三、南海問題因域外大國介入更趨復雜教學目的教學內容

中國正在和平崛起途中,伴隨著“成長的煩惱”,我國周邊安全形勢也正在經歷重要的歷史性的調整與變化。整體來看,我國周邊安全形勢總體趨穩,但也存在越來越明顯的大國激烈博弈、海上爭端或將激化、地緣政治面臨新的挑戰、非傳統安全形勢嚴峻等新情況。一、中國的周邊安全形勢的總體評估中國周邊有“小周邊”和“大周邊”含義。小周邊通常指與中國領土、領海相連接的國家和地區。而“大周邊”概念超越傳統的地理范圍局限,海上高速公路能直接達到的港口,同中國海上、陸上有相同戰略利益需求的國家和地區。(一)中國周邊安全形勢正處于歷史上較好時期之一陸地邊界問題基本得到解決上世紀六十年代,中緬、中尼、中朝、中蒙、中國和阿富汗王國都簽訂邊界條約。1991年5月16日,中蘇兩國簽署了《中蘇國界東段協定》1991200420052005年6月2日,兩國互換批準書,這標志著兩國徹底解決了所有歷史遺留的邊界問題2004年10月14日,中、俄兩國在北京簽署了《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19931999雙方經過16輪談判,1999年12月30日,中越兩國在河內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陸地邊界條約》中越邊界談判直到1993年8月才得以重開2000

2000年7月6日,中越雙方在北京互換批準書,條約正式生效中國沒有陷入周邊矛盾的漩渦

新中國成立后的30年,在特定國際環境的影響下,中國陷入了周邊矛盾尤其是大國斗爭的漩渦。中國經受過美國的全面遏制和封鎖,也遭遇過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雙面夾擊,當時中國的周邊安全環境十分嚴峻。20世紀90年代后,尤其是21世紀以來,中國在國際形勢的深刻變化中,不斷調整外交方針,很好地處理了“韜光養晦”與“有所作為”的關系,以親和、親善、親睦的和平形象活躍在國際舞臺上,使中國的周邊環境大為改善。影響全局的兩大矛盾一是恐怖與反恐怖的矛盾二是民族宗教矛盾在國際恐怖主義的威脅加劇的今天,中國在國際反恐斗爭中的正義、公正立場,贏得了國際社會的普遍認同。周邊民族宗教矛盾的高發區是南亞、中亞和北高加索地區。中國雖然也存在著此類矛盾,但處在有效控制的范圍內。中國同周邊國家和地區的利益共同點不斷增加

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睦鄰、安鄰、富鄰的周邊外交,使周邊國家對中國的理解和信任顯著增強,發展同中國友好合作關系的愿望不斷高漲。在政治上,不同國家、不同層次、不同領域的對話機制日益完善,成為推動雙邊關系良性發展的強大動力。在經濟上,中國同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相互依存度顯著加深。在中國對外貿易總額中,同周邊貿易占60%以上;在中國吸引的外資總額中,周邊外資占70%以上。在安全上,雙方互信合作關系加強。無論在國際反恐斗爭領域,還是在地區安全事務領域,雙方的合作積極務實,富有成效。(二)我周邊安全整體向好的同時也存在著諸多風險亞太戰略格局進入深度調整期

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大國快速興起,亞太經濟持續成為拉動世界經濟恢復和增長的主引擎,國際地緣政治經濟重心正在從跨大西洋地區加速轉向亞太地區。各種利益和矛盾錯綜復雜,各主要力量紛紛加大戰略投入,亞太地區正在成為國際戰略競爭和博弈的一個焦點。美國在戰略上收縮戰線、突出重點、重心東移,實施“印太”戰略,強化地區軍事部署,注重經濟和區域合作議題,力圖牢牢掌握對亞太事務的控制權。俄羅斯推出“東方戰略”,加大對亞太和遠東的關注,加強核力量和海空軍力在東部方向部署。日本政治右傾化加劇,加快修憲強軍進程,挑動釣魚島和歷史問題,挑戰戰后國際秩序,圖謀牽制我國。印度堅持戰略東向,力推“印太”戰略和“獨立”外交,發展與中俄關系,深化與美日合作,“再亞太化”態勢明顯。澳大利亞國家安全戰略聚焦亞太,將亞太視為國家安全與繁榮的重點區域,強調抓住機遇深度融入亞太。東盟在加強自身一體化進程的同時,努力推進“lO+X”機制,力圖成為大國戰略博弈的平衡者。美國“印太”戰略向縱深發展

美國將中國的快速崛起特別是軍事力量的現代化,視為影響地區乃至世界格局的重要變量,以及可能撼動美國全球主導地位的重要因素。

為強化對亞太地區的戰略控制,美國高調宣示重返亞太地區,從奧巴馬政府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再到特朗普、拜登政府的“印太”戰略,規制和防范、遏制和牽制多手并用。拜登政府的“印太戰略”初露倪端?美國“印太”戰略固然有分享亞洲發展紅利的考慮,但針對我國的戰略指向非常明顯,目的是防止美國一超獨霸地位受到挑戰,維護其在亞太的主導權。

美國“印太”戰略以新的地緣設計作為基石,由以往聚焦于東亞和太平洋,向南亞和印度洋拓展,確立太平洋和印度洋新“兩洋”戰略。美國“印太”戰略向縱深發展

將盟友與伙伴關系作為支柱,按照“北固南拓”的思路,提升與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泰國、菲律賓傳統軍事同盟關系的質量,發展與印度尼西亞、越南、新加坡、印度的新型伙伴關系。美國“印太”戰略向縱深發展

突出軍事再平衡這個重點,加強在亞太的軍事存在和活動領域,調配60%的海空力量強化亞太前沿部署,深化亞太軍事同盟,實施空海一體戰作戰構想,在東亞地區頻繁開展更具威懾性和針對性的聯合軍演,深度介入地區安全事務。美國“印太”戰略向縱深發展

以經濟再平衡作為基礎,力圖把亞太地區經濟合作置于美國主導的伙伴關系協定架構之下,確立和強化美國在地區經濟格局中的主導地位。美國“印太”戰略向縱深發展王毅外長指出:“印太戰略”損害東亞和平與發展的前景周邊熱點問題和局部動蕩復雜多變朝韓領導人舉行多次會晤,就改善北南關系、緩和軍事緊張、推動半島無核化達成一系列共識美朝雙方都在爭取更多的博弈籌碼,但也在盡量維持接觸、對話的局面不被打破日本政府調整對華強硬政策,中日關系出現緩和

進入更為艱巨的“戰略僵持期”。美朝雙方都在爭取更多的博弈籌碼,但也在盡量維持接觸、對話的局面不被打破。朝鮮半島局勢

中日兩國在歷史問題、東海問題及臺灣問題上存在的一系列爭端或分歧使兩國關系發展依舊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特別是在中美博弈加劇的背景下,作為美國重要盟友,日本“馬前卒”的角色愈發凸顯。中日關系

中印關系在曲折中向前發展。近年來,印度不斷在中印邊境挑釁,或在爭議地區修筑要塞,或越界拆除中國哨所,或阻撓中國軍隊的正常巡邏,甚至非法侵入阻撓中國合法建設,導致雙方對峙事件不斷出現。中印關系二、臺海局勢和兩岸關系走向受內外因素干擾更為嚴峻臺灣問題是如何產生的

解決臺灣問題,實現國家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民進黨第四次上臺執政,蔡英文當局處心積慮搞“去中國化”,推動文化“臺獨”、教育“臺獨”、法理“臺獨”及公投“臺獨”,在兩岸關系上不承認“九二共識”,拒絕接受“一中原則”。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民進黨當局一直以此煽動“反中仇中”情緒,操作“以疫謀獨”圖謀,炒作“臺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從而給兩岸關系發展和臺海局勢走向帶來新的重大變數。

民進黨當局主動充當美國的反華棋子,謀求加入美國“印太戰略”,配合美國對華打“經貿牌”“香港牌”“南海牌”,加碼制造兩岸關系對立對抗,嚴重破壞兩岸互信。

外國干涉勢力加緊插手兩岸事務,經常利用臺灣問題大做文章,干涉中國內政,阻撓中國發展。美國多次出臺涉臺法案,持續對臺軍售,多次派遣在職高級官員竄訪臺灣,試探中國戰略底線。不斷玩弄“以臺制華”政治把戲,試圖阻礙中國實現完全統一,擾亂中國的發展步伐。(一)臺灣的戰略意義海上運輸的咽喉

臺灣海峽地處東亞地區的中心位置,是一條著名的國際黃金水道,是東北亞與東南亞、太平洋北部與印度洋沿岸、大西洋沿岸經貿往來的航運要道和樞紐地帶,在世界航運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時又處于我國長江與華南兩大經濟圈的中間,素有我國“海上走廊”的美譽。據商務部統計,我國對外貿易總額占GDP的比重近80%,中國北部、西部與南部的物資轉運,大多依賴東部海上運輸,我國港口分布若以臺灣海峽中部的泉州為界,16個主要港口有10個在臺灣北部,我國的四大外貿航線中也有3條必須經過臺灣海峽,這3條航線,承擔著中國進口的近60%的石油運輸。第一島鏈的核心

北起俄羅斯千島群島、日本群島、琉球群島、至我國臺灣島,再經菲律賓群島、一直到加里曼丹島,這就是第一島鏈,我國三大艦隊所在的黃海、東海、南海完全被封鎖在第一島鏈內,沒有可供軍艦自由出入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通道。在這個鏈條中,最為關鍵的是臺灣島。臺灣島位于第一島鏈的中間第一島鏈第二島鏈第二島鏈海洋資源的寶庫臺灣北臨東海、南臨南海,作為我國第一大島,總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周圍有附屬島嶼80多個。據《聯合國海洋公約》規定,沿海國對二百海里專屬經濟區享有充分的自主權。一個一平方公里的小島可能擁有十二萬五千六百平方公里的經濟區域。(二)島內臺獨勢力囂張、和平統一面臨巨大挑戰政治上,民進黨蔡英文臺獨傾向嚴重

2020年1月份蔡英文取得連任后,多次聲稱“臺灣是主權獨立國家”、“中華民國臺灣”,甚至揚言已經做好戰備準備,不惜與大陸武力抗衡。輿論上,民粹主義取代民意呈失控之勢

2014年3月17日,臺灣地區“立法院”等機構初審通過《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定》,3月18日,反對的學生及民間組織占領立法院議場,23日,數千名學運分子突破警方防線沖入臺灣“行政院”,而蔡英文等民進黨大佬則到現場聲援學生,并阻止警察清場,最終使得當局屈服,兩岸服貿協議被無限期的擱置。人心上,多年去中國化教育危害已呈現

從2000年民進黨執政開始,就開始大力推行“去中國化”政策,尤其是1995年臺海危機前后出生的那一代人。通過修改教科書等手段逐漸割裂了臺灣史與中國史的聯系,將臺灣史獨立出來,從小培養出來一代“天然獨”,這些人如今已經逐漸成為了臺灣社會的主流力量。(三)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王毅談臺灣問題:中國在臺灣問題上沒有妥協余地中國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推進中國和平統一進程,堅決反對一切分裂中國的圖謀和行徑,堅決反對任何外國勢力干涉。中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

中國有堅定決心和強大能力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決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我們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臺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絕非針對臺灣同胞。如果有人要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中國軍隊將不惜一切代價,堅決予以挫敗,捍衛國家統一。三、南海問題因域外大國介入更趨復雜

據統計,美軍機2020年上半年在我國南海活動多達2000余次,以“航行自由”名義巡航南海已經“常態化”。2021年7月,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編隊進入南海,不遠萬里過來刷“存在感”。為什么南海局勢如此復雜,而美國等域外國家為什么總是跑來攪局。(一)南海基本情況南海的戰略價值

南海是中國管轄面積最大的海,我國在南海有著重大利益和關切。南海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它地處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咽喉,是扼守兩洋海運的要沖。東北越臺灣海峽與東海相通;隔巴士海峽與太平洋相連;南經巽他海峽出印度洋;西南接馬六甲海峽西出安達曼海,溝通印度洋。南海4大群島

東沙群島由東沙島和附近幾個珊瑚暗礁、暗灘組成

西沙群島由30多個沙島、礁島、沙洲組成

中沙群島由20多個暗沙和暗灘組成

南沙群島由200多座沙島、礁島、礁灘等組成九段線曾母暗沙,是我國版圖的最南端,離海南島有2000多公里。我們的先人在秦漢時代就已經開始在南海進行航海通商和漁業生產活動,唐代時期就把南海諸島列入了版圖,明代已將南海納入行政管轄。

國際上有一個先占原則,既誰先發現,先命名,先管理,這個地方就是誰的。英國的海峽群島美國的關島《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及其他國際文件明確規定把被日本竊取的中國領土歸還中國,包括西沙和南沙群島1987年,聯合國海委會要求中國在南沙群島建設海洋聯合觀測站1956年英國出版的《企鵝世界地圖集》,法國出版的《拉魯斯世界與政治經濟地圖集》越南1960年、1972年出版的世界地圖1963年美國出版的《威爾德麥克各國百科全書》1979年日本共同社出版的《世界年鑒》都承認南海諸島是中國領土,有些還在上面標明了九段線}(二)南海爭端的現狀和由來1907年1939年日本就開始對我國南海地區資源進行掠奪,并派出探險隊占領了南沙群島5個島嶼。日本把法國人趕出了南沙群島,順勢還占領了西沙群島。1951年在美、英、法的唆使下,48個二戰的戰勝國背著中國,偷偷和日本簽署了《舊金山對日和平條約》。戰后國民政府根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派人前往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進行接管,并在島上樹立主權碑以宣示主權。1954年《日內瓦協定》簽訂后法國撤出越南,越南政府則在美、法兩國的支持下接管了法國前期侵占的島嶼,并借機侵占了多個西沙和南沙島嶼。。1956年菲律賓派出冒險者登上了南沙,稱發現了無主權島嶼,隨即對南沙群島提出主權要求。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對內水、領海、毗鄰區、專屬經濟區、大陸架、公海等重要概念作了界定。沿海國領海的寬度為從沿海基線(退潮時海水退出最遠的那條海岸線)向外不超過12海里,領海是沿岸國領土的一部分,主權涉及空中、海面,海床、底土,具有完全的管轄權和資源權,外國船舶在他國領海內享有無害通過權。從領海再向外擴展12海里,稱為毗連區,管制范圍僅限于水面,而不及于海底和領空,主要是防止和懲治在其領土或領海內違反海關、財政、移民、衛生的法律行為,實際就是一個緩沖地帶。毗連區再往外推到200海里,是專屬經濟區,沿海國對其自然資源享有主權權利和其他管轄權,其他國家享有航行、飛越自由等。以越南為例,從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