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年山西省陽泉市燕龕鄉燕龕中學高二歷史上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把“亡國”與“亡天下”區別開來,后人據此提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古代思想家是()A.李贄B.顧炎武C.王夫之D.梁啟超參考答案:B試題分析: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出自“易號改姓,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于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最早提出此主張的是顧炎武。故選B。A項反對孔子是非為是非;C項主張反對宋明理學;D項是近代維新派的代表人物,主張君主立憲。考點:明清進步思潮點評:儒家思想主張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這種思想在明清之際被進步的思想家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明清時期進步的思想家提出了反對宋明理學、反對君主專制的要求,主張發展工商業等主張,被稱為進步思潮。與此相關的知識點如明清之際進步思潮出現的背景、主要內容實質等也需要掌握。2.美國在二戰后的全球擴張中,高喊著美英有義務和責任“保衛‘自由世界’免受共產主義的影響”;基辛格認為斯大林的“最高原則還是裝上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的蘇聯國家利益”。上述觀點表明(
)①美蘇對抗中意識形態色彩濃厚
②維護國家利益是美蘇的根本目的③美蘇為其對外擴張尋找合適借口
④這種行為促進了世界的和平與穩定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參考答案:B3.下表是俄羅斯一咨詢機構1990—2006年就“十月革命給俄羅斯人民帶來了什么”所作四次調查的結果。這表明俄羅斯人(
)咨詢答案1990(%)1997(%)2004(%)2006(%)在俄國各族人民的歷史上開辟了新時期23233030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26262730阻礙了社會的發展18191616是一場災禍12161410難以回答21161313A.依然懷有大國情結
B.對十月革命的看法長期一致C.已經淡忘十月革命
D.主要關注十月革命的經濟影響參考答案:答案:A考點:俄國十月革命和蘇聯社會主義建設·俄國十月革命·影響4.20世紀70年代,美國外交戰略經歷了從杜魯門主義到尼克松主義的收縮。在尼克松主義看來,緩和并非結束冷戰,結束美蘇敵對狀態,緩和僅僅是一種手段,一種方法。由此看來,美國外交戰略的調整主要是因為當時A.美國霸主地位不復存在B.世界多極化趨勢得到加強C.資本主義陣營出現分化D.蘇聯軍事實力的不斷提升參考答案:D【詳解】根據材料“在尼克松主義看來,緩和并非結束冷戰,結束美蘇敵對狀態,緩和僅僅是一種手段,一種方法”,說明美國沒有結束冷戰,只是改變了冷戰的方法,根據所學知識可知,20世紀70年代,蘇聯軍事實力的不斷提升,在美蘇爭霸中處于攻勢,美國處于守勢,美國實行戰略收縮,故D項正確;美國仍然是世界霸主,排除A;20世紀末蘇聯解體后,世界多極化趨勢得到加強,故B項排除;20世紀70年代,日本崛起、西歐的聯合對美國造成沖擊,但不是美國實行戰略收縮的主要原因,排除C。【點睛】“在尼克松主義看來,緩和并非結束冷戰,結束美蘇敵對狀態,緩和僅僅是一種手段,一種方法”是關鍵信息。5.《歐洲家庭史》記載,在19世紀的西歐,“父母──子女組合,看起來已是主要的家庭組群。但是當各自走出家外謀生后,所有孩子就離開父母的家”。同時,“曾是普遍現象的生產性家庭單位現今成為例外了”,“沒有生產職能的家庭便成為一種眾多的現象”。這反映了A.資本主義手工工場日益增多B.工業革命引起家庭職能變化C.海外殖民活動加劇人口流動D.西歐封建生產方式逐步解體參考答案:B從材料的內容可知,由于工業革命的進行,使原來以生產為主導的家庭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個別的“生產性家庭單位成為例外”了。這說明工業革命的進行,生產力的發展,家庭的職能發生了巨大變化。分析選項,B項符合題意。19世紀的西歐機器生產逐漸取代手工生產,故A項表述錯誤;C項的表述與題干內容不符,故排除;D項開始于16世紀的新航路開辟。故選B。【點評】本題旨在考查學生對第一次工業革命影響的理解與認識,主要考查學生材料分析的能力。6.1912年春,南京臨時政府頒布了右圖所示的文件,下列有關它的說法正確的是A.宣告了中華民國的成立B.標志清王朝統治的結束C.宣布廢除清政府與列強簽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D.標志著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民主憲法的誕生參考答案:D7.1789年,杰斐遜向華盛頓抱怨采用了兩院制,華盛頓于是問他為何要把咖啡倒在小碟子中,杰斐遜說為了讓咖啡涼下來,華盛頓于是告訴他,兩院制也是為了讓立法涼下來。兩院制可以避免人民受到煽動而陷入狂熱,讓共和國獲得一個安全的錨。據此對美國采用兩院制分析正確的是
A.延續了英國議會至上的政治模式
B.提高了國會立法的科學性高效性
C.兩院制有利于立法權的相互制衡
D.參議院的權力高于眾議院的權力參考答案:答案:C考點: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展·美國聯邦政府的建立·兩院制【名師點睛】本題考查美國的三權分立和民主制度。美國是聯邦制、總統制的資產階級共和國,總統由選民間接選舉產生,有任期,對選民負責,有行政權,國會(分參眾兩院)擁有財政權與立法權,可任命部分官員,選民直接選出,最高法院擁有司法權。這反映了分權制衡原則、民主原則。其中,兩院制有利于立法權的相互制衡。8.孫中山的三民主義的核心是A.民族主義B.推翻清政府,建立以漢族為主體的民族國家C.民生主義核定全國地價,解決土地問題D.民權主義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參考答案:D孫中山指導辛亥革命的思想是三民主義,三民主義的核心是民權主義,因為民權主義解決了民族資產階級皮切需要解決的奪取政權與建立政權的問題,而民權主義指的是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故答案為D。AB是三民主義的前提;C是三民主義的補充與發展。點睛:本題要注意三民主義的內在關系:民族主義是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統治,它是三民主義的前提;民權主義目標是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它是民主革命的首要任務,從理論上解決了革命派奪取政權和建立政權的問題,它是三民主義的核心;民生主義是孫中山經濟思想的核心和社會革命的主張,它是三民主義的補充和發展。9.下列對1832年英國議會改革評述不正確的是A.使工業資產階級直接參與政權管理
B.新興工業城市可以選代表進入議會
C.工人、貧民的政治權利不再受到限制
D.推動了英國資產階級代議制的發展參考答案:C10.云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都是我國境內著名的原始人類。獲得他們生產生活的第一手資料,要通過A、神話傳說B、史書記載C、學者推斷D、考古發掘參考答案:D11.羅斯福新政與傳統的資產階級統治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A.緩和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矛盾
B.國家全面加強對經濟的干預C.保護資本主義的自由竟爭
D.全國維護壟斷資產階級的利益參考答案:B略12.孔子、孟子的共同主張是(
)。A、用“仁政”治國安邦
B、唯物主義觀點C、重視百姓的疾苦
D、實行民主政治參考答案:C13.小說《平凡的世界》中有這么一段描述:1978年初,雙水村大隊第一生產隊在隊長孫少安主持下,制訂了一份“農業作業組生產合同”,準備實行包產到組的生產責任制,但此合同被村支書看到后,大叫“走資本主義道路”,迅速反映到公社,后又交縣委討論,最后又有地區革委會主任下達指示:堅決制止!以下觀點有可能正確的是(
)①小說是經過藝術性加工的,帶有作者的主觀意圖,故此段描寫有可能是虛構史實②中央的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尚未進行,農民不可能有這樣的獨創性③雖然十一屆三中全會已經召開,但左傾思想依然深深地影響著人們④文革結束后,人們的思想已經在逐漸地解放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
①④
D.①③④參考答案:C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改革開放相關知識的把握。根據題干材料可知當時人民公社體制出現了問題,人民自發的進行改革,但遭到了政府的反對。本題在解答時可采用排除法。事實上安徽小崗村最早也是民間自發進行改革的,所以②錯誤,可排除,這種現象可能發生。此時十一屆三中全會尚未召開,它召開于1978年12月,所以③錯誤,可排除。綜上,本題選C14.體現反殖民壓迫思想的文學作品是()A.《戈拉》B.《第二十二條軍規》C.《蘋果車》D.《老人與海》參考答案:A15.如果讓王陽明穿越時空與朱熹對話,他們的共識應該是
A.心外無物,心外無理
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C.知和行都產生于心
D.只有探究萬物,才能得到“其中的天理”參考答案:B16.一位古董商要出售以下文物:有銘文的青銅器、楷書書寫的《道德經》、行書書寫的關漢卿《竇娥冤》、隸書刻寫的竹簡。他最可能是何時何地的商人A.東漢的洛陽B.唐末的長安C.北宋的東京D.明初的南京參考答案:D關漢卿生活在元代,所以因該選明朝。17.孔子年青時曾到洛陽向老子問“禮”,并向老子請教治國之道。結合所學知識判斷,老子會對他說什么呢?(
)A.兼愛非攻,尚力節用
B.無為而治,無事取天下C.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D.經世致用,工商皆本參考答案:B18.“我們推倒滿洲政府,從驅除滿人的那一面說是民族革命,從顛覆君主政體那一面說是政治革命……照現在這樣的政治論起來,就算漢人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這段話表明孫中山強調的革命中心綱領是(
)A.驅除韃虜 B.恢復中華 C.創立民國 D.平均地權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AB是孫中山的民族主義思想,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國主義走狗清王朝的統治;創立民國是民權主義思想,進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是核心思想,,從理論上解決了當時革命派迫切需要解決的奪取政權與建立政權的問題,材料的意思是在推翻滿洲貴族統治完成民族革命的基礎上,還要進一步廢除君主專制政體,實質上表達了對民主共和的向往,故C項正確;D是民生主義思想,平均地權是資本主義土地綱領。考點: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內容19.《春秋繁露》認為天按照自己的形體創造了人,人是天的副本,人類的一切都是天的復制品。天通過陰陽、五行之氣的變化而體現其意志,主宰社會,社會中的尊卑貴賤制度,都是天的意志的體現。這主要反映了(
)
A.老子的“無為而無不為”的思想
B.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C.董仲舒的“天人感應”思想
D.董仲舒的大一統思想參考答案:C20.1926年3月,廣東某報紙報道:“各縣之商民協會組織正式成立者,已有十余處,昨商民運動委員會開第五次常會,討論籌備廣東省商民協會,議決由中央黨部商民部、省黨部商民部、廣州市黨部商民部及廣州商民協會,各派二人為省商民協會籌備員。”上述報道的現象A.以工農運動的發展為基礎B.有利于國民黨主張的宣傳C.是國共合作北伐的典型體現D.說明國民黨組織在全國擴展參考答案:B從材料“1926年3月”“各縣之商民協會組織正式成立者”“討論籌備廣東省商民協會”中可以看出,材料中的報道宣傳了國民黨的主張,故B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廣東省商民協會”,故AD項排除;國共合作北伐是1926年7月,故C項排除。點睛:解題的關鍵點是材料“1926年3月”“各縣之商民協會組織正式成立者”“討論籌備廣東省商民協會”。21.“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這出自以下哪一學派的主張()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參考答案:A春秋戰國百家思想。水至柔又至剛,反映了道家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故選A。22.《洛迦諾公約》的簽訂①暫時解決了歐洲安全問題
②改善了法德關系
③有利于當時國際關系的穩定④限制了德國軍國主義的復活
⑤提高了德國的政治地位(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參考答案:D23.在1943年德黑蘭會議期間,大國首腦曾設想戰后由四個警察(美、蘇、英、法)共同維持世界秩序,但是到1945年二戰結束時,變成了一個警察(美國)領著兩個警察(英國和法國),和另外一個警察(蘇聯)相對抗。導致這種格局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A.社會意識形態的對立
B.美國實力的增強和英法的衰落C.蘇聯政治影響在東歐的擴展
D.美蘇兩國利益的沖突參考答案:D24.聯合國中唯一有權采取行動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的機構是(
)
A.聯合國維和部隊
B.安全理事會
C.聯合國大會
D.聯合國總部參考答案:B略25.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相互朝見成為邦交的主流。據統計,僅見于《春秋》《左傳》的朝見就有101次(如下表)。由此可以推論A.周王室衰微,禮崩樂壞B.變法運動促進相互朝見C.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D.遠交近攻影響邦國外交參考答案:A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將土地和人民分封給王族、功臣和先代貴族建立諸侯國,諸侯必須定期向周天子朝覲述職,周天子成為天下共主。春秋戰國“諸侯互相朝見”一方面說明諸侯坐大,禮崩樂壞,另一方面說明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地位,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崩潰,故A項正確;《春秋》《左傳》是春秋時期史書,而變法運動主要在戰國時期,故B項錯誤;材料與井田制無關,故C項錯誤;“遠交近攻”與材料主旨不符,故D項錯誤。點睛:材料“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相互朝見成為邦交的主流”是解題的關鍵信息;材料反映了周王地位的衰落和諸侯勢力的增強。26.《新青年》創刊時即大力提倡民主與科學,但其后十余年間所發表的專門論述民主與科學的文章并不多,盡管如此,“民主”與“科學”仍然被認為是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口號,這主要因為民主與科學是A.改造中國的迫切要求B.世界歷史發展的潮流C.西方興起的歷史經驗D.倡導文學革命的需要參考答案:A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新文化運動,意在考查考生正確理解歷史概念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盡管新文化運動時期專門論述民主和科學的文章不多,但民主和科學反映了當時中國人利用民主和科學改造中國的迫切要求,所以成為新文化運動的兩大基本口號。27.戰國時期,荀子曾說過:“草木榮華滋碩之時則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黿鼉、魚鱉、鰍鱔孕別之時,罔罟、毒藥不入澤,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這表明荀子強調A.小農經濟的水平低下B.生產工具比較落后C.人與自然要和諧共生D.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參考答案:C材料荀子提出要按自然規律進行砍伐、捕獵,并且制定了各種規則,都是在強調人要與自然萬物和諧相處,故C項正確;材料沒有提及男耕女織式的農業經濟模式,故A項錯誤;生產工具在材料中沒有說明,故B項錯誤;材料中提及的是保護生態環境,不是說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故D項錯誤。28.恩格斯說:“在梭倫所進行的革命中,應當是損害債權人的財產以保護債務人的財產。”梭倫的這種做法()A.得到了下層平民的擁護B.獲得了貴族的廣泛支持C.使雅典率先消除奴隸制D.導致社會矛盾空前激化參考答案:A解析:“損害債權人的財產”“保護債務人的財產”是指廢除債務奴隸制。梭倫的這種舉措,雖然遭到了貴族的強烈反抗,但得到了廣大下層平民的擁護,緩和了雅典的社會矛盾。29.明末李贄說:“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給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則千古以前無孔子,終不得為人乎?”其思想核心是:A、維護封建禮教
B、主張學以致用
C、抨擊腐朽統治
D、反對崇拜孔子權威參考答案:D30.表明馬克思主義與國際工人運動相結合的事件是
A.《共產黨宣言》發表B.國際工人協會成立
C《資本論》出版
D.巴黎公社革命參考答案:B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嘉靖“倭寇”危機,暴露了明朝官方應對海上危機的乏力,意味著朝貢貿易走向尾聲。最終在調兵遣將平息倭寇以后,明朝海洋政策完成了從以政治為重心到以經濟為重心的轉折,做出了重大調整。政策轉變意味著制度變遷,開啟了兩種海上貿易模式:一是在福建漳州月港開海,允許中國商民出洋貿易;一是在廣東澳門開埠,允許外商入華經營海外貿易。雖然經歷了諸多曲折,但是,前者孕育了福建海商合法化及其集團的崛起,到萬歷末年,“海舶千計,漳、泉頗稱富饒”,中國海商集團迅速成長壯大起來,成為17世紀東亞海上貿易的主體;后者孕育了葡萄牙人入居及其經營海上貿易合法化;澳門的興起和發展,自一開始,就是中國海商與居澳葡萄牙人共同努力的結果,澳門形成廣州外港,開辟了多條國際海上貿易航線,海上絲綢之路擴展到全球。兩種海上貿易模式預示了晚明中國社會轉型進程中的新格局——東西洋貿易網絡正式開創運行。制度變遷導致的海上貿易新模式為民間海商迅速崛起為中國海上力量的主體鋪平了道路。——《明代海商與海上秩序》材料二17世紀的英國人沃爾特·雷利爵士一針見血地指出:“誰控制了海洋,即控制了貿易;誰控制了世界貿易,即控制了世界的財富,因而控制了世界”。——艾躍進《從海防意識看中國近代衰落的原因》(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明朝嘉靖年間海洋政策的調整及影響。(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明朝海洋政策未能如英國人所說“控制海洋”“控制世界”的原因。參考答案:(1)調整:由官方朝貢貿易到商人出洋貿易;從以政治為重心到以經濟為重心;從“海禁”到允許月港開海、澳門開埠。影響:促進了海外貿易的發展;促進了澳門的興起和發展;開辟了多條海外貿易航線;使白銀大量進入中國;加速全球貿易的發展;促進了世界市場的形成。(2)原因:①經濟上: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工商業發展不充分,不具備控制世界的經濟基礎;②政治上:政府的海洋意識不強,雖然允許民間參與海外貿易,但政府政策的鼓勵支持不夠;③文化上:重農抑商的意識根深蒂固,束縛了商業的發展。④世界范圍看:葡萄牙、荷蘭等西方國家迅速開展殖民擴張,擠壓了中國商業的世界市場。(1)第一小問,由材料“朝貢貿易走向尾聲……從以政治為重心到經濟為重心的轉折……允許中國商民出洋貿易;一是在廣東澳門開埠,允許外商人華經營海上貿易”,可歸納出明朝嘉靖年間海洋政策的調整。第二小問,由材料一中“人民被‘斷其生路’”“有識之士認識到‘市通則寇轉而為商,市禁則商轉而為寇’”“開禁后輸入中國的白銀至少1億兩左右”等,可從影響民生、有識之士的認識等角度分析原因;由材料二中“農賈雜半,走洋如……者甚眾”“輸入中國的白銀至少1億兩左右,促成了稅收等政策的改變”,可從海外貿易、人民生活和經濟收入等角度分析影響。(2)本題實際是比較題,作答時思路比較單一,可以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和對外關系上把中英狀況。可以答為:經濟上: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工商業發展不充分,不具備控制世界的經濟基礎;政治上:政府的海洋意識不強,雖然允許民間參與海外貿易,但政府政策的鼓勵支持不夠;文化上:重農抑商的意識根深蒂固,束縛了商業的發展。世界范圍看:葡萄牙、荷蘭等西方國家迅速開展廠殖民擴張,擠壓了中國商業的世界市場。32.(10分)材料一:1872年,明治政府正式頒布《學制》,規定6歲以上的適齡兒童都必須入學接受教育,推行“四民平等”的國民義務教育制。在這一體制下,日本共設8所大學、256所中學、53760所小學。此后,日本國民的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高。到1900年,日本兒童入學率達到81%,1907年更高達97%,幾乎所有的兒童全部入學。材料二:從同治元年到光緒二十四年,洋務派共興辦洋務學堂34所,其中外語學堂7所、軍事學堂15所、科技學堂12所。維新運動期間,從1895年到1898年,設立的新學堂達101所,但多為民辦,規模不大。1904年,清政府頒行新學制——《奏定學堂章程》,正式實行近代教育制度,比日本晚了30多年。(1)根據材料一、二,概括中日兩國在近代教育上的差異?(6分)(2)分析教育改革的差異對兩國近代化的不同影響?(4分)參考答案:33.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是全球華人共同守歲祈愿的一場文化盛宴,反映了百姓的鮮活人生和時代的發展進步。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開心的鑼鼓敲出年年的喜慶,好看的舞蹈送來天天的歡騰,陽光的油彩涂紅了今天的日子喲,生活的花朵是我們的笑容。今天是個好日子,心想的事兒都能成,今天是個好日子,打開了家門咱迎春風。——1998年春晚歌曲《好日子》材料二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主題(節選)
年份主題1983年舉國除夕萬家歡,共品春晚頭道餐1993年歡樂、祥和、自豪、向上2002年祖國頌、社會主義頌、改革開放頌2018年喜慶新時代,共筑中國夢——資料央視網材料三中國國際電視臺英、西、法、阿、俄頻道以直播方式,通過198家海外媒體,在149個國家和地區落地播出。通過電視、網絡、社交媒體等多終端多渠道,海內外收看春晚的觀眾總規模達11.31億。——《人民日報》2018年2月17日請回答:(1)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概括20世紀七八十年代黨和政府為了讓城鄉群眾過上“好日子”所采取的主要改革措施,指出九十年代的中國在開放領域進一步“打開了家門”的重要標志。(2)材料二中,1993年春晚主題的“自豪、向上”,反映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進入新階段的主要標志。2002年春晚再次歌頌了改革開放的成就。回首2001年,我國為順應經濟全球化趨勢,在對外開放方面又有何重大突破?(3)據材料三,概括春晚作為文化盛宴走向世界的主要原因。綜上所述,談談改革開放與以央視春晚為代表的文化現象之間的關系。參考答案:(1)改革措施: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城市進行國企改革;標志:浦東的開發開放。(2)主要標志:南方談話、十四大;突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3)主要原因:政府主流媒體的推動;現代大眾傳媒技術的發展。關系:春晚反映改革開放歷程;改革開放豐富春晚內涵。【詳解】第(1)問,“改革措施”,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得出: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城市進行國企改革。“標志”,依據所學知識可以得出浦東的開發開放。第(2)問,“主要標志”,依據所學知識得出1992年的南方談話和十四大。“重大突破”,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是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第(3)問,“主要原因”,依據材料三信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豪華別墅裝修委托合同模板
- 石子加工生產合同范本
- 小區車位權益合同范本
- 農村電力安裝合同范本
- 話劇劇本合同范本
- 農場樂園采購合同范本
- 心愿任務群之許下遠足心愿-一年級語文下冊二單元《我多想去看看》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 內部承包磚合同范本
- 安裝門窗合同范本
- 2025年新版正式員工勞動合同范本
- Python數據分析與數據挖掘 課件 第7章 Matplotlib
- 2023年-2024年電子物證專業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
- 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任務群學習任務設計策略
- 新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現代文閱讀理解及答案
- Matlab在信息光學中的應用課件
- 人教版小學語文1-6年級古詩詞目錄-按年級
- 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五單元《形形色色的人》習作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
- WORD文檔標題格式模板(五級標題)
- 液壓系統符號
- 中考化學專題考點訓練提升19 氣體的制備(解析版)
- 公路水運試驗檢測-水運結構與地基基樁高應變和低應變反射波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