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2022學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第四中學高三歷史模擬試題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中國古代用12種動物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配,組成十二生肖。相傳唐玄宗因必雞而熱衷斗雞,唐玄宗出生之年應該是(
)A.庚申年
B.癸卯年
C.甲辰年
D.乙酉年參考答案:D2.唐初三省長官都是宰相,后來發生了兩種變化:一是皇帝選拔中級官吏出任宰相;二是執掌行政職能的尚書省地位下降,與決策職能相關聯的中書省、門下省地位上升。這表明A.封建皇權得到了進一步加強B.政府行政效率得到極大提高C.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廢除D.中書省、門下省決策權擴大參考答案:A【詳解】根據材料“皇帝選拔中級官吏出任宰相”“執掌行政職能的尚書省地位下降,與決策職能相關聯的中書省、門下省地位上升”,結合所學可知,這些變化說明封建皇權得到了進一步加強,相權受到削弱。故A項正確;材料并沒有關于行政效率的論述,無法得出此結論。故B項錯誤;根據材料可知三省六部制依然存在。故C項表述錯誤;材料只能表明中書省和門下省的地位上升,并不能說明它們的決策權也擴大了。故D項錯誤。3.“從總體上審視洋務運動……在中國搞現代化運動還是具有便利條件的,如中國人不排斥引進先進的技術和設備,與歐洲現代化開始時相比中國男人的文化水平一般要高出很多。但是士大夫階層參與度不夠,致使洋務運動的中堅力量人才長期匱乏。”由此可知,材料認為阻礙洋務運動發展的根源在于A.缺乏政府的扶植與支持
B.士大夫階層的參與度低C.中國人排斥西方技術
D.傳統文化與觀念的束縛參考答案:考點:D分析:由“士大夫階層參與度不夠,致使洋務運動的中堅力量人才長期匱乏”可知,這些受傳統教育的人們很少參與,這從根源上體現了洋務運動仍然受到中國傳統文化和傳統思想的阻礙,故選D項。洋務運動是得到清政府支持的,排除A項;士大夫階層的參與度低只是表面現象而不是根源,排除B項;由“中國人不排斥引進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可知C項錯誤。4.15世紀末16世紀初,在長江三角洲地區,植棉、紡紗、織布或栽桑、養蠶、繅絲這種原先的農家副業,逐漸取代種植糧食的農家正業,出現了棉作壓倒稻作、蠶桑壓倒稻作的新趨向。這種現象反映了該地區A.農業生產的衰落
B.自然經濟的瓦解C.農業經濟的商品化
D.私營手工業的發展參考答案:C5.根據羅馬的習慣和法律,代表共和國權力與尊嚴的元老貴族不得從事包括航運與金融在內的商業活動。共和末年,元老們常常通過親屬參與商業活動,同時大量經商致富的“新人”也進入了元老院。政治權力便從各種不同的渠道,被引進到流通領域中去。這里論述的是()A.公民法比萬民法更靈活實用
B.商品經濟發展對古羅馬產生雙重影響C.元老院職能發生了重大改變
D.羅馬法具有超越時空的永恒精神價值參考答案:考點:羅馬法——商品經濟發展對羅馬法的影響由材料無法推測羅馬法屬于公民法還是萬民法,故A項錯誤;商品經濟發展使得,“元老們常常通過親屬參與商業活動”,違法羅馬法律的規定;“同時大量經商致富的‘新人’也進入了元老院”,推動羅馬法的完善,產生雙重影響,故B項正確;元老院仍然掌握權力,職能沒有發生重大改變,故C項錯誤;D項體現羅馬法的精神,與材料無關,故D項錯誤。B6.伏爾泰稱贊“牛頓把他的工作推到人類思想從未達到的最大膽的真理”,并出版了兩部介紹牛頓學說的通俗讀本《牛頓哲學原理》和《哲學通信》。伏爾泰此舉的目的是A.借牛頓之名宣揚理性學說B.將法國啟蒙運動推向高潮C.強調啟蒙思想是科學產物D.擴大牛頓經典力學的影響參考答案:A材料中“牛頓把他的工作推到人類思想從未達到的最大膽的真理”其重點在于思想解放,運用牛頓力學促進無知民眾的開化,說明伏爾泰是借用牛頓學說推動思想解放。故A正確。伏爾泰并非強調啟蒙思想是科學產物,也無意將法國啟蒙運動推向高潮,故BC項錯誤。材料中“而是為無知的平民階層設計的”主要強調無知一詞,其重點在于思想解放,擴大牛頓經典力學的影響不是主要意圖,故D項錯誤。7.1912年,蔡元培提出“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教育(物理、地理、算學、木工等皆在此列)、公民道德素質教育、世界觀教育(突出強調積極進取)、美感教育(以美育取代宗教,旨在宣傳自由、平等、人權等觀念)皆今日教育所不可偏廢。”就是帶著這些教育經驗和觀念,蔡元培決心將京師大學堂改造為一所符合世界潮流的大學。這說明A.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深入人心B.蔡元培為資產階級革命培養人才C.北京大學是當時的一流學府D.蔡元培注重全方位提升學生素養參考答案:D“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教育、公民道德素質教育、世界觀教育、美感教育”說明蔡元培比較注重全方位提升學生素養,D正確;A和B不是材料體現主旨,C中一流學府不符合材料主旨。8.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都以人文主義的精神推動了社會的發展。下列說法能反映宗教改革時期人文主義精神內涵的是A.“贖罪券可以使人的原罪得到赦免”
B.“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C.“每個人都是自己的牧師”
D.“上帝的救贖使人得救”參考答案:C“每個人都是自己的牧師”體現了“信仰得救”的思想,使人獲得了心靈的自主權,體現了人文主義的精神,故選C項。B項是文藝復興時期莎士比亞的名言;A、D兩項體現了教會的主張。9.“他們認為感情比理性更可靠,以感情指導藝術和生活,厭棄物質生活而追求精神崇高,把自然看成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東西,把人性的充分發展和發揮作為生活的最高目標。”下列文學作品符合此風格的是參考答案:浪漫主義的理論基礎是法國的啟蒙思想家盧梭的“返歸自然”的主張,認為感情比理性更可靠,浪漫主義厭棄物質生活而追求精神崇高,把人性的充分發展和發揮作為生活的最高目標,《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義的代表性作品,故A項正確;《安娜.卡列寧娜》是現實主義的代表性作品,現實主義不符合材料的內容,故B項錯誤;《百年孤獨》是現代主義中魔幻現實主義的代表性作品,現代主義不符合材料的內容,故C項錯誤;《母親》是蘇聯文學的代表性作品,不符合材料的內容,故D項錯誤。A10.東歐劇變、蘇聯解體,這并不能說明社會主義運動失敗,主要因為A.社會主義尚處在初級階段
B.中國已探索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C.這些國家仍是社會主義性質的D.國際社會主義運動將走向高潮參考答案:B11.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原始積累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前提和起點,下列史實屬于資本原始積累方式的是()①開拓海外殖民地大肆掠奪②圈地運動剝奪農民的土地③黑奴貿易聚斂大量財富④用經濟手段誘使農民脫離土地成為雇傭勞動者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參考答案:A所謂原始積累,是指進入資本主義社會以前的資本積累,顯然用經濟手段誘使農民脫離土地成為雇傭勞動者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做法,因此排除有④的選擇項,選擇A項符合題意。12.下列對雅爾塔體系的表述,正確的是①美國依此取得了世界霸主地位
②在雅爾塔會議等確定的基本原則上建立
③改變了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格局
④是美蘇兩國實力均衡的重要體現⑤具有一定的進步性
⑥具有大國霸權主義和強權色彩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⑤⑥參考答案:D13.《宋史》中記載“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樞密院,與中書對持文武二柄,號為‘二府’......中書、密院既稱‘二府’,每朝奏事,與中書先后上殿。”從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
)A.樞密院與中書分掌軍政與財政B.樞密院的設立,分割了宰相的權力C.樞密院有統兵權防止將領反叛D.樞密院與中書分立發揮官員主動性參考答案:B試題解析:由題目中的信息“宋初......置樞密院......每朝奏事,與中書先后上殿”可知宋代的樞密院分割了宰相的權力,故本題應選B項;宋代掌握財政大權的應為三司使,故A項的表述錯誤;題目中未涉及樞密院對將領反叛現象的遏制及官員主動性的發揮,故排除C、D兩項。14.黃宗羲說:“唐之所以亡,由方鎮之弱,非由方鎮之強也。是故封建之弊,強弱吞并,天子之政教有所不加:郡縣之弊,疆場之害苦無已時。欲去兩者之弊,使其并行不悖,則沿邊之方鎮乎!”在此,黃宗羲A.著重分析了唐朝滅亡的根源
B.提出擴大地方權力以限制中央集權C.反對實行分封制
D.主張設方鎮以克服分封制、郡縣制弊端參考答案:D15.布爾什維克的政敵,立憲民主黨領導人帕·米留可夫指出:十月革命是“俄國革命長期復雜進程中的一個階段,它不是對二月革命的否定.而是二月革命所開創的進程的繼續”。“二月革命所開刨的進程的繼續”主要是指:A.徹底完成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任務B.簽訂條約退出了帝國主義戰爭C.推翻羅曼諾夫王朝和沙皇反動統治D.資產階級臨時政府與蘇維埃共同執政參考答案:A16.下表為華資企業增長表(據費正清《劍橋中華民國史》編制)。華資企業增長對當時中國社會產生的最大影響是時間廠數(家)創業資本數(元)工人人數(人)1913年698330,824,000270,7171920年1759500,620,000557,622A.邁出了中國近代化的第一步B.近代企業在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C.民族資產階級從此登上了政治舞臺D.為近代民主主義革命轉入新的發展階段奠定了基礎參考答案:D17.顧炎武說:“理學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謂理學……不取之‘五經’而但資(宋明)之語錄。……
又曰:‘《論語》,圣人之語錄也。’舍圣人之語錄,而從事于后儒,此之謂不知本矣。”實際上作者意在表達(
)A.理學悖離“五經”原旨 B.取儒學之本,舍宋明理學C.用思辨方式來對待理學 D.孔孟之道為理學之根本參考答案:知識考點:明清之際的儒學思想參考答案:B試題分析:本題考查顧炎武的思想,主要考查學生理解材料,并做出正確分析的能力。根據材料顧炎武的表述,結合所學知識逐一分析選項:A只是反應他前一句話“不取之‘五經’而但資(宋明)之語錄”;C不是作者的本意;D與作者意思相反,故ACD三項均排除;作者是批判宋明理學的,在對待儒學這一問題上,堅持的原則是:批判繼承,B符合題意,所以正確答案選B。18.下圖為20世紀90年代初,寧夏賀蘭縣出土的西夏文佛經《吉祥遍至口和本續》。此佛經經過著名考古學家、西夏學家牛達生縝密研究,發現“部分文字印墨有輕有重,字體方向顛倒,行距、字距寬窄不同……”關于這一印本及其所傳遞的歷史信息,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
①西夏文化受漢文化影響較大②表明西夏的雕版印刷水平不如宋朝先進③西夏已有了活字印刷術④西夏文明已發展到較高的程度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參考答案:D19. 他多才多藝,兼雕塑家、畫家、建筑家和詩人于一身,特別是他的雕塑,代表歐洲文藝復興雕塑藝術最高峰。下列各項屬于“他”的作品的有①《創世紀》②《哀悼基督》③《最后的晚餐》④圣彼得大教堂的大圓頂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參考答案:C【詳解】根據材料“兼雕塑家、畫家、建筑家和詩人于一身,特別是他的雕塑”結合所學可知這位藝術家是米開朗琪羅,《創世紀》《哀悼基督》和圣彼得大教堂的大圓頂都是米開朗琪羅的作品,《最后的晚餐》是達芬奇的作品,所以③排除,①②④符合題意,故ABD三項排除,C項正確。20.“每一次較大的農民起義和農民戰爭的結果,都打擊了當時的封建統治,因而也就多少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在中國封建社會里,只有這種農民的階級斗爭、農民的起義和農民的戰爭。才是歷史發展的真正動力。”毛澤東對中國古代農民戰爭的論述主要運用的是A.文明史觀
B.階級斗爭史觀
c.全球史觀
D.現代化史觀參考答案:B21.史學家呂思勉認為:“自秦統一全國起至東漢分裂以前止,這一時期是中國初入于平民政治的時代”。此“平民政治”在當時實際是指(
)A.分封制
B.軍功爵制
C.三公九卿制
D.郡縣制參考答案:B22.某年某西方報紙評論:“(這是)亞洲最大國家的代表第一次在西方為亞洲講話——周恩來今天是地球上人口最多國家的代表,成為全世界注意的焦點。”該評論所指的是A.開國大典
B.日內瓦會議C.萬隆會議
D.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參考答案:B考察學生基礎知識運用能力,從材料“在西方為亞洲講話”顯然AC可以排除,“周恩來今天是地球上人口最多國家的代表”排除D。日內瓦會議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次以五大國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參加討論國際問題的一次重要會議,會議主要討論如何和平解決朝鮮問題和關于恢復印度支那和平問題23.18世紀某位西歐思想家說:“全體公民既然是人人平等的,所以全體就可以規定什么是應該做的事,同時又沒有權利要求別人去做自己不做的事。這是使政治體得以活動與生存的必不可少的權利;主權者在創立政府時賦予君主的,也正是這種權利。”他闡述的是A.社會契約說
B.三權分立說
C.君主立憲說
D.法律至上說參考答案:A解析:據材料中“全體公民……規定……做的事”和“主權者在創立政府時賦予君主的也是……”可知政府的產生是全體公民與君主訂立契約的產物,故選擇A項。24.1894年9月,北洋水師“經遠艦”在黃海大戰中沉沒于遼寧莊河海域。2018年9月,考古人員在該艦遺址中發現53毫米格魯森炮彈、120毫米炮彈引信等,均不見于“經遠艦”出廠檔案,推測為海戰前緊急添置,清廷為戰爭做了一定準備。這表明A.考古發掘的史料最為真實可信B.史料的豐富促進史學研究發展C.真實的歷史依賴新史料的發現D.主觀意愿會導致研究出現偏差參考答案:B【詳解】從材料“考古人員在該艦遺址中發現”“均不見于‘經遠艦’出廠檔案”中可以看出,隨著史料的豐富,促進對甲午中日戰爭的研究,故B項正確;A項說法錯誤,錯在“最為真實可信”;C項說法錯誤,錯在“依賴”;材料強調的是史料的作用,故D項排除。25.二戰后,捷克斯洛伐克貝奈斯總統的民主聯盟曾被視為東西方之間可能的橋梁,但在預定舉行大選中將面臨失敗的共產黨人在1948年2月奪取了政權。從當時國際環境看,這一變化反映出的是(
)
A.兩極格局的形成導致國際形勢緊張
B.“冷戰”形成導致歐洲的分裂C.美蘇兩國關系的日趨緊張
D.馬歇爾計劃激化了歐洲國家內部矛盾參考答案:C26.下表反映了19世紀英國的社會經濟狀況,這些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時間英國社會經濟狀況1760—1830年水渠長度增加了3倍1850年修建了大約9654千米的鐵路1852年生產的鐵總量約為300萬噸1800—1850年倫敦的人口增長了236%A.新航路的開辟B.工業革命的開展C.壟斷組織的出現D.世界市場的形成參考答案:B英國工業革命自18世紀60年代開始,19世紀40年代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推動了工業的發展和交通運輸業的進步,城市化進程加快。因此表格中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工業革命的開展,故答案為B項。新航路開辟是在15世紀末16世紀初,與表格中的時間不符,排除A項;壟斷組織的出現和世界市場最終形成是19世紀中后期開始的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結果,排除C、D項。27.《史記·商君列傳》中說“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商鞅這項變法措施最重要的積極意義在于()A.以法律形式承認土地私有B.廢除世卿世祿制度C.革除了陳風陋習D.強化了對基層民眾的管理參考答案:B28.智者普羅泰格拉說,他所傳授的是“在處理私人事務中精明慎重和在城邦事務中能言善辯,行動果斷”的能力。這說明智者學派A.敢于打破舊的傳統習俗
B.側重于私人事務的處理C.重視培養公共道德意識
D.適應了社會發展的需要參考答案:29.1868年,上海機器制造局所設的翻譯館正式開館,翻譯出版了大量西學書籍,這些書籍以工程技術類和軍事類為多。這一現象體現了。A.民用企業市場導向B.列強對中國的技術封鎖C.洋務運動的主要宗旨D.政府在文化上管理嚴格參考答案:C【詳解】材料中翻譯的西方書籍中“以工程技術和軍事類為多”反映了洋務運動的“中體西用”思想,即以學習西方科學技術為主,C項正確;19世紀70年代洋務派才開設近代民用企業,A項錯誤;能夠翻譯工程技術類書籍說明列強沒有對中國進行技術封鎖,B項錯誤;材料沒有反映出政府在文化上的管理嚴格,D項錯誤30.《天朝田畝制度》規定,將每戶足夠食用以外的糧食歸入國庫,有婚娶彌月、疾病荒災等開支,全由國庫支給。兒童讀圣書,居民聽教化等則在禮拜堂進行。這可以用來說明太平天國()
A.開始向西方學習B.追求平等的政治生活
C.主張移風易俗的社會改革D.滿足了農民最迫切的愿望參考答案:CC項與材料描述吻合。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25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王景)遷廬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孫叔敖所芍陂稻田。景乃驅率吏民,修起蕪廢,教用犁耢,由是墾辟倍多,境內豐給。是歲,牛疫。京師及蘭州大旱,詔勿收兗、豫、徐州田租、芻稿(漢代的一種稅收),其以見谷賑給貧人。——摘自《后漢書》卷七十六、卷三材料二1931年蔣介石擬定交通建設五年計劃,規定到1937年完成85000公里鐵路建設任務。1932年國民政府公布“鐵道法”,制訂了“國營鐵道于不損主權及利權范圍內得借外資”的原則。1934年公布公營鐵道條例和民營鐵路條例,鼓勵省辦、民營商辦鐵道。舉借公債籌措鐵道建設資金。建設新路的同時修補整理舊路:加固橋梁、添購機車,裝設調度電話、增設防空設施等。本期修筑的新路主要有,中央與地方合營的浙贛路,省營的杭江路及同蒲路,商辦的江南路和淮南路、因國防軍事原因趕修的蘇嘉路。完成長江渡輪工程,使滬寧路與津浦路相接,便利長江南北的經濟溝通。交通建設為國防建設奠定了基礎,也為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條件。——據宗玉梅《1927—1937年南京國民政府的經濟建設述評》材料三京津冀地區在中國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下表是某同學收集的相關資料:時間歷史資料1878年清政府在唐山正式成立“開平礦務局”1878年朱其昂在天津創辦貽來牟機器磨坊1895年“公車上書”創辦《萬國公報》成立強學會1895年清政府放寬民間設廠限制1897年嚴復在天津創辦《國聞報》、后出版譯著《天演論》1912年清帝頒布退位詔書1917年范旭東在天津創辦永利堿廠1917年《新青年》編輯部遷到北京1919年五四運動在北京爆發1924年孫中山北上京津,宣傳新三民主義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北京召開(1)根據材料一概括當時農業發展狀況。(6分)(2)根據材料二概括這一時期國民政府鐵路交通建設的特點。(8分)(3)請從材料三中選擇恰當的材料論證“京津冀地區見證中國XX近代化進程”這一主題。(11分)參考答案:(1)狀況:推廣鐵犁牛耕;耕地面積、糧食產量增加(南方地區逐漸開發);農業受自然災害的影響大;得到政府扶持。(任意三點,共6分)(2)特點:政府重視,有宏大規劃,有法規條例保障;中央與地方、公營與民營相結合;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新建與改舊結合,并提高道路的技術含量;成效顯著,意義重大。(每點2分,共8分)(3)從經濟、政治、思想近代化中任選一主題作答即可。①京津冀地區見證中國的經濟近代化歷程(2分)清政府在唐山創辦開平礦務局,創辦近代民用工業,邁出中國近代化歷程的第一步。朱其昂在天津創辦貽來牟機器磨坊、甲午戰后清政府放寬民間設廠限制、范旭東在天津創辦永利堿廠見證了中國近代民族資本主義工業的產生、初步發展和黃金時期,民族資本主義工業的發展進一步推動了中國經濟近代化歷程。(9分)②京津冀地區見證中國的政治近代化歷程(2分)公車上書使維新思潮發展為政治運動,中國開始政治近代化的探索。清帝退位,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標志著君主專制制度的結束,民主共和成為歷史潮流。北京青年學生掀起反帝反封建軍閥的五四愛國運動,取得了初步勝利,無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標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開端。新政協召開,新中國成立,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基本勝利,中國進入人民當家做主的新時代。(9分)③京津冀地區見證中國的思想近代化歷程(2分)嚴復創辦《國聞報》,維新派人士通過創辦近代報刊、學會、學堂宣傳維新思想,推動了維新變法運動的的開展。陳獨秀創辦《新青年》,標志著新文化運動的開始,民主、科學和馬克思主義思想得到傳播,促進了中國的思想解放。孫中山北上宣傳新三民主義,明確提出反帝反封建的主張,是國民革命運動的政治綱領,推動了國民革命高潮的到來。(9分)
3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戰國后期,諸子已開始嘗試以自己的學說統一思想。……《呂氏春秋?不二》篇宣稱:“聽眾人議以治國,國危五日矣。”“故一則治,異則亂。一則安,異則危。”思想大一統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張岱年、方克立主編《中國文化概論》(1)依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舉例說明“戰國后期,諸子已開始嘗試以自己的學說統一思想”,并簡要分析在戰國“思想大一統被提到十分醒目的位置”的歷史背景。(6分)
材料二
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藝復興的印記,又體現了對文藝復興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稱義”“平民信徒皆為教士”……鼓吹俗權至上,主張各國教會應與羅馬切斷聯系而由各國的政府來管理,則鮮明地反映了他對民族自由含義的一種更深刻的理解。——馬克垚主編《世界文明史》(2)根據材料三,概括馬丁?路德的思想“烙有文藝復興的印記,又體現了對文藝復興的深化”的表現,并據此分析宗教改革運動的意義。(8分)
材料三
綜觀我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發展歷程,每一次大發展都伴隨著思想的解放,每一次的思想解放都促進和推動了發展。社會發展的重大轉變和飛躍都是以思想解放為先導的。
——李丹鳳《1978年解放思想對新世紀繼續解放思想的啟示》摘要(3)根據材料并結合一個歷史事實,簡要評析材料三中作者的觀點。(8分)(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邏輯嚴密。)參考答案:(1)例:思想家韓非將“法”、“術”、“勢”三者糅合為一,并吸收道家思想,將法家理論系統化,構成自己的君主專制的法治思想體系,為大一統服務。(2分)背景:①戰國后期,國家由分裂割據走向統一已經成為歷史發展的趨勢。②通過商鞅變法等,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逐步確立。③以漢民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基本形成。(4分,兩點即可)(2)“印記”:其主張明顯地帶有一種承認個性自由的人文主義傾向。(2分)“深化”:各國政府管理教會,民族自由。(2分)意義:①傳播和發展了人文主義思想,為啟蒙運動的到來做了思想上的準備;②有利于西歐民族國家的興起和發展;③推動西歐從中世紀向近代社會的轉變。(4分,兩點即可)(3)評析:作者認為,思想解放推動了社會的轉變和發展,該觀點是正確的。(3分)如:“文革”結束后,“左”傾錯誤觀點禁錮著人們的思想,阻礙社會發展。(1分)1978年,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使人們認識到只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鄧小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切向前看》的重要講話,為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基本的指導思想。(1分,答其一即可)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實現了思想路線的轉折。(1分)推動中國走上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道路,中國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2分)如: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改革開放進入關鍵時期。(1分)鄧小平發表了“南方談話”,深刻地回答了長期束縛人們思想的許多重大認識問題,如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問題,成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宣言書。(2分)此后,中共十四大召開,中國進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階段。(2分)3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大日本帝國由萬世一系之天皇統治。3.天皇神圣不可侵犯。4.天皇為國家元首,總攬統治權……5.天皇在帝國議會協贊下,行使立法權。6.天皇裁可法律7.天皇召集帝國議會……11.天皇統率陸海軍。——《大日本帝國憲法》材料二43.國王人身神圣不可侵犯……45.執行權屬于國王一人,他任免大臣,他下令頒布法律……46.國王對軍隊發布最高命令。47.國王任命全部軍官以及國家其他部門官員……51.國王召集兩院開會……他可同時解散兩院……——《普魯士憲法》(1)根據材料一、二,概括日本仿效普魯士確立近代憲政的主要內容。結合所學知識,比較日本與英國的君主在近代憲政中的權力差異。(6分)(2)日本在明治維新后迅速走上對外擴張道路。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對此加以評析。(4分)參考答案:(1)主要內容:天皇作為國家元首總攬統治權;在議會協助下行使立法權;統率陸海軍。(4分)
比較:天皇權力至高無上;英國王權受限制。(2分)(2)日本雖確立了近代君主立憲制,但保留了濃厚的專制主義色彩,走上軍國主義道路;隨著資本主義發展,為了獲取海外市場和殖民地對外侵略擴張,給亞洲人民帶來災難。(4分)略34.【歷史選修3;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材料一九一八事變后,東北相繼興起為數眾多的抗日義勇軍,揭開了東北抗日游擊戰爭的序幕。中國共產黨在東北組織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7 開國大典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
- 2023八年級數學下冊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本章專題整合訓練教學設計 (新版)新人教版
- 10自然世界與人工世界 ( 教學設計)一年級上冊科學蘇教版
- 2023八年級英語下冊 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 Section A 第2課時 (3a-4c)教學設計 (新版)人教新目標版
- 2023一年級數學上冊 二 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二)加減混合運算教學設計 西師大版
- 輪椅的選擇和使用安全
- 2024-2025學年高中物理 第一章 分子動理論 第4節 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教學設計 粵教版選修3-3
- 《設計食譜》(教案)-2024-2025學年五年級上冊勞動人教版
- 9《黃山奇石》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編版(五四制)語文二年級上冊
- 綠色清新個人工作總結
- 2022年四川省特種設備作業安全管理人員考試題庫匯總(含真題和典型題)
- 公司發貨通知單
- 工程指令單(工程變更)
- GB/T 247-2008鋼板和鋼帶包裝、標志及質量證明書的一般規定
- GB/T 24677.2-2009噴桿噴霧機試驗方法
- GB 3796-2006農藥包裝通則
- 吊繩工程施工方案
- 各類劇院劇場服務標準規定
- 普通話水平測試報告
- 精釀啤酒與工業啤酒的區別
- 幼兒繪本故事:東郭先生和狼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