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安徽省合肥市店橋中學高一歷史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下列不屬于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山現的新興行業的是()A.石化工業B.電力工業C.機器制造業D.汽車工業參考答案:C【考點】兩次工業革命【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機器制造業出現在第一次工業革命后,不屬于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新興行業,C正確;
ABD都屬于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新興行業,所以不符合題意,排除;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側重于考查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答題關鍵在于對材料的分析和相關知識點的把握。注意題干要求選擇不屬于第二次工業革命成果的行業。2.下面是某電視專題片中出現的三組鏡頭,分別反映了不同朝代為解決洪水災害,中央政府的運作情況①蜀郡洪水為患,丞相與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給皇帝裁決②渝州發生洪災,中書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門下省審核后,再交尚書省,尚書省交工部、戶部辦理③徐州府爆發洪災,閣臣據皇帝旨意寫成詔書,直送工部、戶部執行賑災據所學知識判斷,上述歷史場景最早出現的朝代分別是A.秦、唐、元
B.漢、宋、明
C.秦、元、清
D.秦、唐、明參考答案:D3.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廣大農民獲得了生產和經營的自主權,生產積極性極大提高。帶來這一變化的改革政策是A.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B.建立人民公社C.進行農業社會主義改造 D.實行對外開放參考答案:A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改革開放的知識,旨在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所學,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農村改革的做法是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故選A;BC是改革開放之前的大事,排除;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A。考點:現代中國的經濟·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改革開放4.從《十二銅表法》開始,古羅馬就制定了嚴格的債務法規,并在以后的司法實踐中不斷完善,這表明羅馬統治者()①與時俱進的進取精神②竭力維護平民利益③致力于改善奴隸處境④力圖緩和貴族與平民之間的矛盾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參考答案:C5.“五四”運動后,章宗祥的家鄉湖州召開了民眾大會,宣布開除章宗祥的鄉籍,宣告出族,與會群眾高呼的口號中不可能出現的是A.打倒親日賣國賊章宗祥
B.外爭國權,內懲國賊C.停止內戰,聯共抗日
D.反對巴黎和會參考答案:C6.西漢統治者總結秦朝歷史,從“海內新定,同姓寡少,懲戒亡秦孤立之敗”的認識出發,采取的措施是
A、實行郡、國并行制度
B、頒布推恩令C、實行編戶齊民制度
D、頒布“附益之法”參考答案:A郡國并行制。本題考查學生閱讀信息和根據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海內新定”可以推斷出是漢初采取的措施;根據“同姓寡少”可以推斷出該措施與血緣有關系;根據“懲戒亡秦孤立之敗”說明該措施要恢復被秦朝廢除的分封制度。由以上推斷可以得出為郡國并行制,A符合題意。BD是漢武帝時期為了加強中央集權而采取的削弱諸侯權力的措施。編戶齊民是為了加強對百姓的政治控制和經濟剝削而采取的措施。7.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的施政綱領是()A.一九五四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B.中共民主革命綱領C.《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D.中共七屆二中全會決議參考答案:分析:本題屬于基礎題目,建國初期,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通過“共同綱領”,具有臨時憲法性質,是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綱領;解答:依據課本可知:1949年第一屆政協會議召開,通過了《共同綱領》,具有臨時憲法性質,是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綱領;故選C.考點:本題以政治協商會議為考查背景,考查對《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知識點的掌握,考查對材料的綜合分析理解能力.8.1953年,蘇聯農業單位面積產量僅為歐洲其他國家平均產量的1/3。蘇聯農業的落后嚴重制約了工業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現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災害的影響 B.斯大林體制的弊端 C.長期戰爭的破壞 D.西方國家經濟制裁參考答案:B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斯大林體制的弊端。根據材料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53年時蘇聯正在推行斯大林體制,是斯大林體制自身的弊端造成了蘇聯農業的落后嚴重制約了工業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選B是符合題意的,正確;自然災害的影響不是“主要”原因,選項A不符合題意,排除;當時蘇聯并沒有出現長期戰爭,選項C不符合題意,排除;當時西方國家并沒有對蘇聯進行經濟制裁,選項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本題選B。考點:俄國十月革命與蘇聯社會主義建設?“斯大林模式”?斯大林體制的弊端9.1933年5月美國國會通過了《緊急救濟法》,1935年又通過了《社會保障法》,在全國范圍內推行養老金制度和失業保險制度。這說明,羅斯福政府為克服危機而力圖A.將臨時救濟與制度保障相結合B.將緊急救濟與促進就業相結合C.將促進生產與刺激消費相結合D.將以工代賑與維護穩定相結合參考答案:D10.導致人民公社化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一敗一成的關鍵因素是(
)
A.是否堅持土地公有制
B.是否適應生產力的實際狀況
C.是否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D.是否從根本上改變生產關系參考答案:B11.“農夫早出暮入,耕稼樹藝……婦人夙興夜寐,紡績積纴……”(《墨子》),材料中農民如此兢兢業業主要是(
)①繳納租稅的需要②商品交換的需要
③滿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參考答案:C材料是對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的寫照,故②項不正確。12.從明初廢除丞相到清初增設軍機處的變化,表明A.相權戰勝專制皇權B.皇權與相權的矛盾日益加劇C.專制皇權日益強化D.相權與皇權的矛盾得到調和參考答案:C【詳解】古代專制主義集權制度存在皇權和相權之爭,明朝廢除丞相到清初增設軍機處設置說明君主專制強化,故C項正確。古代實行君主專制,相權不會戰勝皇權,故A項錯誤。明朝丞相制度廢除,不存在丞相,更沒有皇權與相權的矛盾,故B項錯誤。相權被廢除,不能說明相權與皇權的矛盾得到調和,故D項錯誤。13.中國古代每一個歷史時期,都會有某種產品代表該時期手工業最高水平,下列分類正確的是
(
)。A.商周鐵器—唐宋陶器—明清磁器
B.商周漆器—唐宋青銅器—明清瓷器C.商周青銅器—唐宋瓷器—明清棉布
D.商周玉器—唐宋漆器—明清琉璃參考答案:C14.口號既是文化現象也是文化符號,口號也從來沒有離開過政治,它其實是穿著文化的外衣來表現政治的內涵。用口號來解讀歷史,別有一番歷史的“味道”。據你推測,圖片中的口號出現的背景是A.建國初期,經濟凋敝
B.土地革命,國家穩定C.大躍進,信心膨脹D.改革開放,國人自信參考答案:C15.北京大學出臺自主招生政策,拒招不孝敬長輩的學生。這不禁讓人們想到了古代的“孝廉”。以孝廉為標準選拔人才的制度,始于漢代,在東漢成為求仕者的必由之途。這種制度是()A.世官制B.察舉制C.科舉制D.八股取士參考答案:B世官制屬于貴族官職的世襲,科舉制以及八股取士都是以考試成績為標準,因此AC項錯誤;察舉制由官員根據人的德才向中央推薦,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就是根據“孝廉”選拔人才。故選B。D項是科舉制在明清時期的表現。16.“不農則不地著,不地著則離鄉輕家,民如鳥獸,雖有高城深地,嚴法重刑,猶不能禁也。”(《漢書?食貨志》),古代中國統治者實行重農抑商政策的根本原因是()A.防止田地荒蕪,加強田間管理B.維護社會安定,鞏固統治C.重視在田畝投入人力以提高產量D.鼓勵農民專心生產而不違法亂紀參考答案:考點:重農抑商政策及其影響.解析:本題考查重農抑商政策.需要掌握重農抑商政策的目的.解題的關鍵是注意限定信息“根本原因”和對重農抑商政策的目的識記.解答:注意限定信息“根本原因”,結合所學可知,古代中國統治者實行重農抑商政策的根本原因是維護社會安定,鞏固統治,故B項正確.ACD三項均不是根本目的,應排除.故選B.17.圖片是鮮活的歷史。如圖直觀地展示了()A.平津戰役 B.淞滬會戰 C.渡江戰役 D.百團大戰參考答案:考點:9S:抗日戰爭.分析:本題以某戰爭形勢圖考查抗日戰爭.考查百團大戰.考查學生識圖、分析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對百團大戰相關知識的掌握.解答:依據題干圖片出現的地名可知,反映的是中國華北地區的戰爭形勢圖,依據四個選項可知,在中國華北地區的戰役是百團大戰,故D項正確.平津戰役主要發生在中國的平津地區,與圖片反映的不符,故A項排除.淞滬會戰主要發生在中國的上海地區,與圖片反映的不符,故B項排除.渡江戰役主要發生在長江流域,與圖片反映的不符,故C項排除.故選D.18.商業廣告是促銷的重要手段。據史料記載:中國現代意義上的廣告起始于鴉片戰爭后,民國初年得到顯著的發展,1953年后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現。材料中廣告業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A.經濟困難,物資匱乏
B.企業熱衷產品直銷C.三大改造,政府取締
D.國家實行計劃經濟參考答案:D19.從經濟的角度看,明清時期中國已處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實最能說明這一結論的是(
)A.“工匠各有專能。匠有常主,計日受值”
B.“佃農所獲,朝登壟畝,夕貿市廛”
C.“共計一坯工力,過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D.“借問屋中人,盡去做商賈”參考答案:A本題考查明清時期資本主義的萌芽,旨在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在于理解“近代的前夜”的含義。“近代的前夜”中的“近代”指的是中國出現了向近代社會邁進的趨勢。資本主義萌芽即是向近代社會邁進的標志,其實質是存在著雇傭與被雇傭的關系。而下列史實最能說明是資本主義萌芽的選項是“工匠各有專能。匠有常主,計日受值”,A正確;B說的是租佃關系,排除;C說的是分工精細排除;D說的是商品經濟繁榮,排除。故選A。20.下列表格數據反映的經濟現象會導致哪一結果時間人口(人)人均土地(畝/人)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2735546232.54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1027500006.89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2080957963.56A.自然經濟逐漸走向瓦解B.精耕細作農業進一步發展C.資本主義萌芽迅速發展D.鐵犁牛耕江南開始推廣參考答案:B【詳解】表格反映的信息是人口越來越多,而人均土地越來越少,在這種情況下,只有精耕細作才能提高糧食產量,故B項正確。A項發生在鴉片戰爭之后,C項與材料無關,鐵犁牛耕在漢朝已經推廣到全國,故ACD三項錯誤。21.據研究,從1760年到1850年間,英國棉紡廠使用的原棉數量由200萬磅到366億磅,增長了180多倍。據此可知,這一時期英國A.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開始建立B.工場手工業進入了鼎盛時期C.經濟發展越來越依賴世界市場D.農業中的商品化生產迅速發展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1760年到1850年”說明這一時期是英國的工業革命時期,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開始確立是在工業革命前,故A項錯誤;工場手工業時期也是在工業革命前,故B項錯誤;材料體現的是工業生產,不是農產品的商品化,故D項錯誤;材料體現的是工業革命期間,英國原棉數量的增加,這說明英國經濟發展越來越依賴世界市場,所以本題答案為C項。考點: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發展?工業革命?英國工業革命22.黃宗羲說“有明之無善治,自高皇帝罷丞相始也”。據此,可以作出合理的史論推斷的是A.明以前政府權力完全被丞相掌控
B.明以前實行皇帝與丞相分權制度
C.中國古代有把宰相制度看成是“賢人政治”體現的傳統政治觀念D.宰相制度的廢除是明朝中后期政治黑暗的根源參考答案:C23.井田制是我國奴隸社會一種主要的土地制度。下列關于井田制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它是一種國有土制度,土地歸全國人所有
B.獲得井田的奴隸主對井田擁有使用權,不得轉讓與買賣C.井田制在耕作方式上主要采用奴隸集體耕作的方式
D.井田制在法律上被廢除是在戰國時期參考答案:A24.互聯網對青少年的影響有兩種完全不同的觀念。下圖反映的這一媒體的特性與影響,你認為A.網絡作為信息載體能無限拓展青少年的知識B.使人們了解無限寬闊的世界發展和未來變化C.給青少年的精神健康帶來危害,弊大于利D.青少年可以上網獲取知識,但要警惕網上的不良信息參考答案:D1969年互聯網的誕生改變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互聯網能夠快速準確地傳遞信息,人們進入“信息時代”。互聯網作為信息載體拓展青少年的知識的程度是有限的,故A錯誤。互聯網不能反映未來的發展變化,故B錯誤。互聯網有危害青少年精神健康的可能,總體上利大于弊,故C錯誤。青少年既可以從網上獲取知識信息,又要警惕網上的虛假詐騙信息,故D正確。25.下列是某一協會組織口頭回復對方時表述的要點:“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努力謀求國家的統一。但在海峽兩岸事務性商談中,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本此精神,對兩岸公證書使用(或其他商談事務)加以妥善解決。”據此判斷這一事件是A.《告臺灣同胞書》發表
B.“九二共識”C.連戰“和平之旅”演講
D.“一國兩制”構想提出參考答案:B26.據統計,明代曾任內閣大學士的共有161人,其中經殿試中進士的有157人,占96.3%。157人中又有131人經翰林院入閣,占大學士總數的80.03%。可見A.從明代開始政府成了士人政府
B.明代進一步完善了科舉制C.明朝內閣大學士位高權重
D.科舉高第入翰林,是進入內閣的主要途徑參考答案:D27.電視劇《貞觀長歌》中有很多劇情發生在唐都城長安的“市”上,下列“市”的場景布置不符合史實的是A.“市”的四面建有圍墻
B.“市”里有專職官員管理C.“市”門內外店鋪林立
D.“市”門在白天定時開關參考答案:C28.梁啟超在1923年說:“近五十年來,中國人漸漸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從器物上感覺不足……”近代中國為了改變“器物上不足”的面貌而進行的運動是A.洋務運動 B.戊戌變法運動 C.辛亥革命 D.五四運動參考答案:A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中國近代向西方學習。中國近代前期,先進的中國人“向西方學習”經歷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理論的過程。其中器物指的是學習西方先進科技,即洋務運動。A項正確。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屬于制度層面,五四運動屬于思想理論層面,故不選B、C、D三項。故本題選A項。29.元朝的大一統超邁前代,其疆域“北踰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為實施有效管理,在全國分設十個行省。行省的設立旨在A.獨立民政事務,調動地方政治自主性B.防范宰相擅權,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C.監察地方政治,加強中央對地方控制D.加強中央集權,調整中央與地方關系參考答案:D【詳解】材料說明元朝疆域廣闊,為了有效管理地方,加強中央集權實行行省制,故D項正確。行省設置體現出中央集權和地方分權特點,地方重大民政事務都需上報中央,故A項錯誤。行省是管理地方制度,不是防范宰相擅權,故B項錯誤。行省不是監察機構,是地方行政機構,故C項錯誤。30.2015年7月15日,萬里同志因病逝世于北京。鳳陽小崗村村民送來挽聯“想吃米,找萬里;小崗人,懷念您”“萬書記,你讓父輩吃飽了飯”。小崗人這么深情悼念他,是因為他曾以非凡的膽識支持的農村改革A.使農民獲得了生產與分配的自主權B.讓農民獲得了土地所有權與經營權C.讓農民完全支配自己生產的糧食D.讓農民重新獲得土地所有權參考答案:A小崗村最早在全國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使農民獲得了生產與分配的自主權,調動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改變了農村的面貌。故A項正確。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行包產到戶,農民只有土地的經營權,沒有所有權,民有權有歸集體。故B、D項錯誤。C項中“完全”二字錯誤,故排除。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法國在大革命后的近一個世紀內,君主制與共和制的斗爭此起彼伏,國家政體變動頻繁。1870年9月4日,巴黎人民通過革命推翻了法蘭西第二帝國,建立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但共和制仍然前途未卜。當時國民議會中派別林立,有君主派、溫和共和派、激進共和派、小資產階級民主派等,各派之間展開錯綜復雜的斗爭。1875年1月30日國民議會以353票對352票確定了選舉共和國總統的方法,意味著確認了共和制。隨后,主張君主制的議員越來越多地轉而支持共和制,并且君主派已是資產者的派別。國民議會通過了5部憲法性法律,合稱為第三共和國憲法或1875年憲法。
——摘編自郭華榕《法國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1875年憲法規定,總統為國家元首、政府首腦,由國民議會兩院依絕對多數票選出,擁有統率軍隊、任命內閣各部部長和一切軍政要員、解散眾議院等權力。總統的命令須經由各部部長副署。國民議會由參議院與眾議院組成.眾議員由直接普選產生,參議員由間接選舉產生。內閣向議會負責,內閣總理須由議會多數黨領袖擔任,議員可以兼任內閣官職。
——摘編自洪波《法國政治制度變遷——從大革命到第五共和國》(1)根據材料一,說明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得以通過的原因。(不得大量摘抄原文)(6分)(2)根據材料二,指出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政體的特點。(8分)參考答案:(1)建立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確認了共和制,主張君主制的議員越來越多地轉而支持共和制。(6分)(2)總統由國民議會兩院依絕對多數票選出(總統由議會選出);總統的命令須經由各部部長副署(總統之下設有內閣,限制總統權力);眾議員由直接普選產生,參議員由間接選舉產生;內閣向議會負責。(8分)32.1946年,美國和蘇聯兩國外交官向各自政府提交了研究報告,對政府的外交政策以及兩國間的“冷戰”產生了影響。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美國駐蘇大使館代辦凱南向美國政府提交了8000字的“長電報”。電文中認為,克里姆林宮對世界事務的認知根源于蘇聯傳統的不安全感。為了求得安全,他們從未考慮與對手達成妥協,而是要將對手置于死地。凱南還將蘇聯描繪為一個專制傳統早已與意識形態強制相整合的國家,因而它認為外部世界是敵對的。美國必須把對付蘇聯放在美國對外政策的首位。——摘編自周建明《美國國家安全戰略的基本邏輯》等材料二蘇聯駐美大使諾維科夫寫了一篇名為《戰后美國的外交政策》的報告。報告認為,戰后美國爭霸世界的動因是壟斷資本的帝國主義擴張。美國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戰其競爭對手被削弱的時機,其資本已滲透到世界的許多國家,加強了在世界的經濟地位。美國正在從國外和國內兩個方向,集中反動力量對蘇聯進行包圍。美國已成為蘇聯的對手。美國正運用著資本和軍事這兩種武器妄圖達到其稱霸世界的目的。——摘編自劉子奎《二十世紀東西方關系》請回答:(1)據材料一,概括凱南“長電報”的主要內容。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長電報”中提到的美蘇已由戰時盟友變為“對手”這一變化產生的原因。(2)據材料二,概括諾維科火報告的主要內容。(3)據上述材料,歸納凱南“長電報”和諾維科夫報告核心內容的共同之處,指出這兩個報告形成各自認識的依據。參考答案:(1)內容:蘇聯的外交政策根源于其文化傳統;蘇聯外交具有不妥協的特點;蘇聯是美國最主要的對手。原因:意識形態(社會制度)的對立;國家利益的沖突;美蘇成為最強大的國家。(2)內容:美國加強對世界各地的經濟滲透;美國企圖全方位包圍蘇聯;美國的戰略目標是稱霸世界。(3)共同之處:美蘇必然走向對抗;夸大對手的威脅。依據:“長電報”:蘇聯的專制傳統和意識形態。諾維科夫報告:美國的帝國主義本質。試題分析:第(1)問,第一小問,依據材料一中“蘇聯傳統的不安全”“不考慮與對手達成妥協”“把對付蘇聯放在美國對外政策首位”的信息來概括作答;第二小問原因,依據所學兩極格局形成背景從“意識形態、國家利益、社會制度”等角度分析作答。第(2)問,依據材料二中“其資本已經滲透到世界許多國家”“集中反動力量對蘇聯進行包圍”“達到其稱稱霸世界的目的”的信息歸納作答。第(3)問,第一小問,依據美國的稱霸世界的目的以及稱霸的必然結果來回答共同之處;第二小問,凱南的長報告依據材料一中““蘇聯傳統的不安全”以及美蘇意識形態不同來回答,諾維科夫報告依據材料二中“美國稱霸世界的目的”從美國國家性質角度分析回答。考點:當今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兩極格局?冷戰開始33.下列材料分別摘自17世紀末和19世紀后期歐美四大國的歷史文獻:代議制又稱議會制,是指由選舉產生的代表民意的機關來行使國家主權的制度,這種代表民意的機關就是議會。代議制最早在英國產生,以后就被歐洲和世界上許多國家效法。材料一
國會可用2/3的多數推翻總統對國會法案等的否決,可通過法律規定法院的組織與權限。眾議院有權對犯有“背叛、行賄、受賄或犯有其他重大罪行和惡行”的總統、副總統等提出彈劾……材料二“憲法規定,立法權由參議院和眾議院兩院行使。參議院議員由地方參議會組成的選舉委員會間接選出,……眾議員議員用普選方式選出(婦女、軍人無投票權)……行政權由總統和內閣掌握,……總統是國家元首、軍隊最高統帥……總統和內閣部長共同對議會負責。”材料三“凡未經議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未經議會準許,借口國王特權,為國王而征收,或供國王使用而征收金錢,超過議會準許之時限或方式者,皆為非法。”“議會之選舉應是自由的。”材料四
憲法第15條:“由皇帝任命帝國宰相”;第18條:(皇帝)“有創制法律之權”;第12條:“皇帝有權召集、召開聯邦議會和帝國議會,以及使議會延期或結束。”請回答:(1)上述四段材料分別出自歐美國家的什么政治文獻?(8分)以上材料反映資本主義國家的代議制分哪幾種類型?(2分)(2)材料一、材料二的政治文獻分別對其本國社會進步發揮了哪些積極作用?(4分)參考答案:(1)材料一,美國1787年憲法;材料二,法國1875年憲法;材料三,英國1689年《權利法案》;材料四,德國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8分)
類型:君主立憲制和民主共和制。(2分)(2)材料一,奠定了美國政治制度的基礎;促進了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鞏固了獨立戰爭的成果。(任答一點即可,2分)
材料二,法國共和政體得到最終確立;使工業資產階級得以分享政權,促進了法國工業資本的發展。(任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合同的履行與違約經濟法教學案例
- 2025水電工承包合同 標準版 模板
- 2025高端公寓前期物業管理服務合同
- 出租彩鋼瓦板房合同范本
- 產品外包合同樣本
- 煤炭進口措施方案范本
- 2025年遼寧省高三語文三模聯考試卷附答案解析
- 喬木合同樣本
- 個人房貸合同樣本規定
- 出國移民合同標準文本
- 浙江省紹興市2023年中考英語真題(附答案)
- 龍虎斗(2017廣東廣州中考記敘文閱讀試題含答案)
- 地下鐵道-中南大學中國大學mooc課后章節答案期末考試題庫2023年
- 廢品站勞務合同范本
- 安全生產管理規章制度評審記錄
- 教科版五年級科學下冊全套測試卷
- 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及清單計價2013
- 經顱多普勒超聲在腦血管疾病中的應用及臨床價值研究
- 云南省體育專業高考部分項目評分標準
- 高盛Marquee平臺深度研究報告
- CPR1000核電系統簡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