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學高三歷史期末試卷_第1頁
2021-2022學年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學高三歷史期末試卷_第2頁
2021-2022學年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學高三歷史期末試卷_第3頁
2021-2022學年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學高三歷史期末試卷_第4頁
2021-2022學年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學高三歷史期末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2022學年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學高三歷史期末試卷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1954年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有以下部分條款:“三、協助國家機關,推動社會力量,實現國家關于社會主義工業化和社會主義改造的建設計劃。四、密切聯系群眾,向有關國家機關反映群眾的意見和提出建議?!庇纱丝梢钥闯?/p>

A.政協是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

B.政治協商制度初步建立

C.政協成為各黨派的聯合執政機構

D.政協的職能發生了轉變參考答案:D2.《上??h竹枝詞》有詩云:“卅年求富更求強,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戰,總歸虛牝擲金黃?!迸c上述內容有關的歷史事件是(

)A.第二次鴉片戰爭

B.中法馬尾海戰C.中日甲午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參考答案:C3.20世紀五十年代是中國社會發生巨變的時代。這一時期的下列事件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制定②萬隆會議召開③社會主義制度基本建立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建立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C.③①②④

D.①③④②參考答案:D4.16世紀初,意人利的威尼斯商人到東地中海組織貨源,但發現已經沒有什么香料了,而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卻成為東方商品的倉庫。葡萄牙在印度購買一公擔胡椒不到3杜卡特,赴里斯本卻以40杜卡特出售,下列對此表述正確的是(

)①葡萄牙人已經找到通往東方的航路②歐洲的商路和貿易中心從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③促進了西、葡兩周資本主義的發展④西、葡的封建主獲取了暴利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參考答案:A5.20世紀80年代,國家對農副產品統購派購減少,而由農民進行市場調節交易的,或者超產由國家加價收購的數量越來越多。這一變化A.提高了農民生產積極性 B.促進了農村土地制度的變革C.擴大了企業經營自主權 D.導致了農產品價格巨大波動參考答案:A本題考查新時期中國的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材料中20世紀80年代國家減少了對農民統購派購農副產品的任務,由農民將其產品自行進行市場交易,或對其超產國家加價收購的數量越來越多,可見這一變化有利于增加農民的收入,提高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故選A。B、D與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材料反映了農村和農業問題,與擴大企業自主權的所處的工業領域不同,故C錯誤。6.對《大日本帝國憲法》和《日本國憲法》描述有誤的是

)A.前者天皇被尊為神,后者天皇被變成了人B.前者帶有強烈的專制色彩,后者是一部民主的憲法C.前者規定內閣對天皇負責,后者規定內閣對議會負責D.前者為日本對外擴張埋下禍根,后者為日本經濟騰飛創造了條件參考答案:A7.《科學的旅程》一書認為,“在科學上,沒有一個理論能夠說得到了完全的‘證明’,當新事實或新的觀察結果出現時它必定有待于進一步的檢驗和審視。正是科學這一不斷自我糾錯的特性,使它成為人類理解自然機制最為嚴謹也最為有效的手段。”下列史實符合該論述的是①從亞里斯多德學說到自由落體定律

②從神創論到生物進化論③從萬有引力定律到電磁感應理論

④從經典力學到相對論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參考答案:C考點:進化論的意義。本題考查對科學理論不斷發展創新的理解。自由落體定律是對亞里斯多德學說的否定,相對論是對經典力學的完善,生物進化論是對神創論的否定。而③不存在此種關系。故選C。8.下表為《晚清中國學生留日人數表(大約數)》(據《日本留學中國學生題名錄》整理)。以下對1896~1905年留日學生人數變化的原因,分析正確的是(

①明治維新對知識分子的吸引②甲午戰爭失敗對國人的刺激

③清末新政大力提倡留學④興中會在日本東京成立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參考答案:考點:1840至1900年間列強侵略與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D試題分析:1894年孫中山在東京創辦了興中會,但是它不可能促使如此多學生赴日留學,且當時革命黨影響力有限,故④錯誤,本題選D。9.歷史推論離不開對史實的正確解讀,下表中的推論符合史實的是()

史實結論A李贄說:“余自幼讀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以可尊?!崩钯椝枷胍呀洺街袊糯鷤鹘y儒家思想范疇。B戰國時期著的《韓非子》中提到一種可以指南的儀器“司南”。早在戰國時期中國就已經發明了指南針。C內蒙古額濟納旗出土兩漢時期用隸書書寫的漢簡。隸書最早出現在西漢初年。D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開辟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道路。A.A B.B C.C D.D參考答案:考點:GB:改革開放.分析:本題以史實得出結論的形式考查中國從古至今的歷史史實.考查改革開放及其意義.涉及的知識有明清之際的儒學思想;古代中國的科技成就;漢字的起源演變和書法的發展;十一屆三中全會與經濟體制改革.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和運用、分析理解的能力.解答:李贄是明代活躍儒學家的代表,他反對以孔子的標準為是非標準,但其思想仍然是傳統儒家思想的范疇,因此結論不符合史實,故A項錯誤.指南針由司南、磁針和羅盤組成,不能得出戰國出現了指南針的結論,故B項錯誤.隸書最早出現于秦朝,不能得出隸書最早出現在西漢,故C項錯誤.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從而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道路,故D項正確.故選D.10.下圖是發生于公元11世紀的“卡諾莎之辱”,這反映了當時歐洲:(

A、國王需要到教皇門前祈禱

B、國王權力受教皇制約C、教皇是最高的世俗統治者

D、王權與教權是統一的參考答案:B11.2013年11月,菲律賓遭強臺風襲擊,世界銀行行長在一份聲明中說,菲律賓災情讓人震驚。世界銀行宣布,向菲律賓提供5億美元的緊急貸款,以幫助這個受臺風重創的國家進行災后重建。這說明A.世界銀行為世界經濟的恢復創造了條件B.世界銀行的貸款重點只有發展中國家C.世界銀行是為協調國際貨幣關系而建立的D.世界銀行是聯合國的專門機構參考答案:A試題分析:材料反映了世界銀行向地震后的海地提供1億美元的緊急援助,以幫助海地進行災后重建。這說明世界銀行為世界經濟的恢復創造了條件。B、C、D項的說法都不正確,故選A??键c: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點評:二戰后,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關貿總協定”,構成了調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貿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推動世界經濟開始向體系化、制度化方向發展。12.武昌起義時,武漢新軍以“鐵血十八星旗”作為革命的標志,其中“十八星”代表漢族聚居的十八省。但該旗幟在中華民國成立時并未獲選成為中華民國國旗,取而代之的是象征“漢滿蒙回藏”等五大民族共和的“五色旗”。辛亥革命時期旗幟的變化從本質上反映了A.中國恢復主權完整的獨立國家地位B.孫中山放棄了多民族國家統一的追求C.辛亥革命以民族平等、團結為目標D.革命黨人為維護主權改進民族主義思想參考答案:D【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十八星”代表漢人居住的18個行省,是因為晚清時期的革命家對革命有“上下兩策”,上策是革命政府收復清朝的全部領土;下策是革命政府收復中原十八個漢族人省份的主權,把滿蒙疆藏“出賣”給列強,以換取他們對革命的支持。但最后選取了象征“漢滿蒙回藏”等五大民族共和的“五色旗”,說明革命黨人為維護主權改進民族主義思想,故D選項正確;武昌起義時期中國還沒有恢復國家主權的完整,故A選項說法有誤;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中旗幟由“十八星旗”到“五色旗”,體現了革命黨人為維護主權改進民族主義思想,無法體現孫中山放棄了多民族國家統一的追求,故B選項錯誤;材料問的是辛亥革命時期旗幟的變化從本質上反映的問題,“五色旗”體現民族平等、團結,但無法體現旗幟的變化從本質上反映的問題,故C選項錯誤。13.20世紀30年代以來“生鐵、煤炭、鋼、石油總是優先于飲食、住房、醫院、學校和服務行業。……工業化加上類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價是災難性的?!瓕θ说哪魂P心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對材料理解最為準確的是,“斯大林模式”下A.高度集中的管理體制不利生產發展

B.工業化加速是以犧牲農業為代價的C.單一的公有制體制阻礙了生產發展

D.工業化加速的同時忽視了改善民生參考答案:D14.羅馬法學家西塞羅認為,“既然法律統治長官,長官統治人民,因此確實可以說,長官是能言善辯的法律,而法律是沉默寡言的長官”;“握有統治權仗的人可能更替,而羅馬法卻沒有改變?!痹诖?,西塞羅強調的是A.法律的權威和作用

B.權力的權威和作用C.權力和法律互相依賴

D.權力和法律互相排斥參考答案:A15.世界第一個計時器是公元1088年北宋的蘇宋為皇帝編制歷法而制造的水運儀象臺(天文鐘)。但隨著朝廷的變更和戰亂,這一技術便失傳了。14世紀在歐洲的英、法等國的高大建筑物上出現了為公眾報時的鐘。1656年,荷蘭的科學家惠更斯應用伽利略的理論設計了鐘擺,1675年,他又用游絲取代了原始的鐘擺,這樣就形成了以發條為動力、以游絲為調速機構的小型鐘,同時也為制造便于攜帶的袋表提供了條件。鐘表制造業在歐洲發展起來。計時器在中外的不同命運的根本原因是

A.技術水平的高低

B.是否出自社會需要

C.是否有政府支持

D.科學家的創新能力參考答案:B解析:由材料中“公元1088年北宋的蘇宋為皇帝編制歷法而制造的水運儀象臺(天文鐘)。但隨著朝廷的變更和戰亂,這一技術便失傳了”、“英、法等國的高大建筑物上出現了為公眾報時的鐘”中外時鐘的發展情況,可以得出出現兩者不同命運的根本原因是是否出自社會需要。故選:B

思路點撥:本題解題的關鍵在于從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16.最近,北京大學出臺的自主招生政策,拒招不孝敬長輩的學生,這不僅讓人想起了古代的“孝廉”。以孝廉為標準選拔人才的制度,始于漢代,在東漢成為求仕者的必由之路。這種制度是(

)A.世官制

B.察舉制

C.科舉制

D.八股取士制參考答案:B17.商朝的王位繼承,自第二代以下,以兄終弟及為主,王子無嫡庶之分,皆有繼位的資格,至無弟可傳,然后傳子。這一繼承制度:A.使政權趨向嚴密

B.易導致權力紛爭C.與分封制互為表里

D.有利于社會穩定參考答案:B18.1912年成立的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被稱為亞洲第一個“美國式”的共和國,其主要原因是這一政權

)A.實行民主共和制

B.在美國支持下建立C.實行責任內閣制

D.發展資本主義經濟參考答案:A19.1803年2月,美國最高法院在經過復雜的辯論后,首席法官馬歇爾宣布,國務卿麥迪遜扣發馬伯里等人的法官委任狀明顯違法;但最高法院不能依據1789年國會通過的《司法法令》強令國務卿發放委任狀,因為《司法法令》的有關規定本身是違反憲法的。這體現了美國A.國務卿實際掌握國家的行政大權

B.最高法院的權力不受國會的制約C.司法權可以制約行政權和立法權

D.國會通過的法律須經最高法院批準參考答案:C20.中國近代“實業救國”的道路之所以行不通,根本原因是(

)A、“實業”往往被發動政權所壟斷

B、科技水平嚴重滯后C、中國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

D、資產階級力量弱小參考答案:C21.“仍然留在貴族手中并且被貴族用來抵制新興工業資產階級野心的政治權力,已經同新的經濟利益不能相容了?!睘楦淖冞@一狀況,英國出現了()A.君主立憲制

B.第二次工業革命C.責任制內閣

D.1832年議會改革參考答案:D22.克利斯提尼廢除傳統的4個血緣部落而代之以10個新的地區部落,將平原、海岸、山地三大區各分為10區,每三種不同地區的小區又組成一個行政區。這表明A.環境對民主政治有一定影響B.民主制度進入繁榮時期C.城邦制推動了民主制的發展D.貴族勢力遭到沉重打擊參考答案:D試題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克里斯提尼改革,旨在考查分析比較相關所學的能力。題干中涉及的是克里斯提尼時期廢除血緣部落代之以地域部落的史實,這是對社會中傳統貴族權力的削弱,符合題意的是D項,A項在題干中沒有體現,民主制度的繁榮時期在伯利克里時期,排除B項,題干中沒有涉及到城邦制度對民主的推動,排除C項。23.梁啟超在論述中國古代專制政治發展時說:“專制權稍薄弱,則有分裂,有分裂則有力征,有力征則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則專制權高一度,愈積愈進。”從中國古代歷史整體來看,這一論述中可以確認的是A.君主專制是維系統一的主要條件B.分裂動蕩是專制權力產生的前提C.專制程度隨歷史進程而不斷加強D.武力奪取政權是專制制度的基礎參考答案:C24.1912年4月22日《大總統袁世凱命令》中強調:“現在五族共和,凡蒙、藏、回疆各地方同為我中華民國領土,則蒙、藏、回疆各民族,即同為我中華民國國民,……蒙、藏、回疆與內地各省平等,將來各該地方一切政治,俱屬內務行政范圍?!边@主要表明,北洋政府A.堅持維護共和制度

B.堅決維護國家主權C.實行民族平等政策

D.以《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作為施政綱領參考答案:B25.清代學者洪吉亮在其著作《治平篇》中寫道:“田與屋之數常處其不足,而戶與口之數常處其有余”……“為農者十倍于前而田不加增,為商賈者十倍于前而貨不加增”……“況天下之廣,其游惰不事者何能一一遵上之約束乎?”對此理解不正確的是(

)A.揭示了人口增長與生產資料的矛盾

B.作者主張控制人口增長C.人口的過快增長不利于社會穩定

D.作者主張重農抑商參考答案:D26.美國漢學家白彬菊指出:軍機處實現了從“君主專政”向“大臣行政”、從“直接的帝國個人專制”向“君臣聯合行政”的轉變,這種變化令清政權在“中年”時走向昌盛,并最終延長了其壽命。作者旨在說明軍機處的設立A.使君主專制達到頂峰 B.對皇帝權力有所約束C.有利于建立高效政府 D.借鑒了西方民主制度參考答案:B【試題解析】軍機處使君主專制達到頂峰,但與材料中“軍機處實現了從直接的帝國個人專制向君臣聯合行政的轉變”不符,故A項錯誤;與材料中“軍機處實現了從直接的帝國個人專制向君臣聯合行政的轉變”相符,故B項正確;材料中沒有涉及“高效政府”,故C項錯誤;近代中國開始借鑒了西方民主制度,與材料中雍正帝“軍機處的設立”時間上不符,故D項錯誤。27.明儒王龍溪認為:“良知之外別無知也。鄙夫之空空,與圣人之空空無異。空空者,道之體也。世儒不能自信其心,謂空空不足以盡道,必假于多學而識,以助發之,是疑口之不足以辨味而先漓以甜酸,自之不足以別色而先泥以鉛粉……”據材料判斷A.“空空”是“天理”,亦是“人欲”B.王龍溪推崇《四書章句集注》C.王龍溪推崇“慎思明辨,格物致知”D.其觀點應屬于客觀唯心主義參考答案:A據材料“良知之外別無知也……空空者,道之體也”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反映了“空空”是萬物本原,是“天理”;“辨味而先漓以甜酸……別色而先泥以鉛粉”說明“空空”也是“人欲”,故A項正確;材料并不能體現對《四書章句集注》的推崇之意,故B項錯誤;材料中王龍溪并沒有推崇“格物致知”,故C項錯誤;王龍溪的觀點應屬于主觀唯心主義,故D項錯誤。故選A。28.新航路開辟后,西歐貴金屬增加了3倍多,引起金銀價格下跌,物價高漲,貨幣購買力降低。自16世紀30年代至16世紀末,西班牙的物價上漲4倍多,英法等國上漲2倍至2倍半。這種現象A.沉重打擊西歐的制造業

B.導致西歐白銀大量外流

C.有利于增強工商業資產階級的實力

D.西歐資本主義萌芽受到摧殘參考答案:C29.亞里士多德曾說過:“勇敢是怯懦和魯莽的中道,一個人過度好勝就變成了魯莽,過度恐懼而畏縮不前就變成了怯懦?!庇蓄愃扑枷氲闹袊糯枷爰沂茿.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韓非子參考答案:A30.辛亥革命后,川軍因軍閥割據和派系互斗,軍紀渙散、裝備拙劣,被認為是“最糟糕的軍隊”。然而,從1937年全國抗戰爆發開始,川軍40萬人出川抗戰,此后8年中,加上各種支援人員共計350萬人,傷亡64萬人之多,居全國之首,足跡遍布主要抗日戰場,贏得“無川不成軍”的贊譽!這有力地證明了A.四川已經成為抗戰的主戰場 B.四川為抗戰付出了慘重代價C.抗戰時期民族意識空前增強 D.川軍已成為各戰場抗戰主力參考答案:C【詳解】考查抗日戰爭。抗戰爆發使“最糟糕的軍隊”轉變為積極出川抗戰、贏得“無川不成軍”的贊譽,反映出抗戰時期民族意識空前增強,故C項正確;四川軍民出川抗戰,四川不是抗戰主戰場,A項錯誤;材料強調的是民族意識,而非對川軍的同情,B項不是材料主旨,錯誤;川軍足跡遍布主要抗日戰場,不能說明川軍是各戰場主力,故D錯誤。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民法是規定公民和法人的財產關系以及跟它相聯系的人身非財產關系的各種法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古代并無現代意義的民法,編纂民法典之議始于19世紀末。1902年光緒帝下詔參酌外國法律,改訂律例。1908年始編纂民法典,引進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編纂方法,于1910年完成《大清民律草案》,但未及正式施行?!幾浴吨袊穹ǖ洳莅附ㄗh稿》(1)依據材料,概括《大清民律草案》的特點。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編纂民法典之議始于19世紀末”的國內背景,并指出民法典“未及正式施行”的直接原因。材料二1954~1956年,新中國著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發生“整風”“反右”等政治運動,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中斷。1962~1964年,雖完成《民法典草案(試擬稿)》,但因“四清運動”而中斷。以上只是表面原因,關鍵原因則是不具備其賴以存在的經濟社會條件?!幾粤夯坌恰吨贫穹ǖ涞脑O想》等(2)依據材料二,概括兩次民法典起草工作中斷的原因。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當時的“經濟社會條件”。材料三1979年,我國第三次起草民法典,但經濟體制改革剛剛開始,條件還不具備。1985年,隨著改革開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來越活躍,客觀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調整各種民事關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頒布民法通則。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確定了改革開放的方向。隨后,與之相適應的擔保法、合同法等單行法相繼制定。進入21世紀,中國經濟與國際接軌,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3月1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并提出爭取2020年形成統一的民法典?!幾粤夯坌恰吨袊穹ǖ渚幾氲膸讉€問題》等(3)依據材料三,歸納改革開放以來編纂民法典的基本歷程。這一歷程反映了怎樣的特點?結合所學知識,談談我國推動形成統一民法典的有利因素。參考答案:(1)參照西方法律編纂。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初步發展;民族危機加深,出現維新變法運動;西方思想文化進一步傳播。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統治。(2)政治運動的干擾;經濟社會條件不具備。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3)改革開放后開始起草民法典;80年代改革開放深入,頒布民法通則;90年代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變,制定相應的單行法;21世紀后,適應全球化的需要,加快起草,2017年通過民法總則。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經濟發展需要,民法典加快制定、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日益成熟;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不斷健全。(1)特點:由材料一中的“光緒帝下詔參酌外國法律,改訂律例”、“引進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編纂方法”等信息可知其特點是參考西方法典編纂。背景:首先需要注意審題,題目要求回答的是“國內背景”,根據材料一所提到的時間“1908年開始編纂民法典”再結合所學知識,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角度回答即可,即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初步發展;民族危機加深,出現維新變法運動;西方思想文化進一步傳播。原因:首先要注意題干限制性條件“直接原因”,1910年完成《大清民律草案》,沒有實施是由于很快辛亥革命就發生了,它推翻了清朝統治。(2)原因:題目要求“依據材料二”概括,由材料二中的“發生‘整風’‘反右’等政治運動”、“因‘四清’運動而中斷”可知政治運動的干擾;由“關鍵原因則是不具備其賴以存在的經濟社會條件”可得出是因為經濟社會條件不具備。條件:根據所學1962-1964年的相關史實可知是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

(3)歷程:由材料三中的“1985年,隨著改革開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來越活躍,客觀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調整各種民事關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頒布民法通則”歸納我改革開放后開始起草民法典;80年代改革開放深入,頒布民法通則;由“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確定了改革開放的方向。隨后,與之相適應的擔保法、合同法等單行法相繼制定”歸納為90年代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變,制定相應的單行法;由“進入21世紀,中國經濟與國際接軌,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3月1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歸納為21世紀后,適應全球化的需要,加快起草,2017年通過民法總則。特點:根據上述過程的歸納可以概括出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經濟發展需要,民法典加快制定、不斷完善。有利因素: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這一時期,我國政治、經濟的不斷發展是其有利因素,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日益成熟;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不斷健全。32.(30分)文明的交流貫穿了人類歷史,對人類文明發展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在從約500年至1500年這一時期的大部分時間中,西方是歐亞大陸的不發達地區。我們已看到,這種不發達與中國的發達比較起來,證明是一種優勢,因為中國的發達起了使其自身的發展速度放慢的作用。相形之下,西歐人正因為自身比較落后,所以樂于并急于學習和適應外界。他們拿來中國的一些發明,充分發揮這些發明的潛能,并將它們用于海外擴張,這種擴張反過來又引發更多的技術進步和制度變化,最終結果是中世紀文明轉變為現代文明,而歐洲人則成為先驅者和受惠者。

——摘自《全球通史》

材料二

著名政治學家亨廷頓在《文明的沖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文中把人類文明的交流劃分為三個時期:1500年以前稱之為遭遇時期,1500年-19世紀末稱之為沖擊時期,而19世紀末到20世紀則是相互作用時期?!瓘挠绊懛矫鎭砜?,19世紀西方的沖擊……幾乎沒有給中國的政治體制、社會結構和經濟制度帶來任何影響,真正的近代化遙遙無期?!熘屑s《中國近代史》(1)請用史實說明明清時期“中國的發達起了使其自身的發展速度放慢的作用”。(4分)(2)請列舉“他們(西方)拿來中國的一些發明,……并將它們用于海外擴張?!辈⒄f明“這種擴張反過來又引發更多的技術進步和制度變化”。(8分)(3)請以反對材料二觀點的立場,概括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文明如何從經濟、政治、思想三個方面作用于中國文明。(12分)(4)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導致中國近代“真正的近代化遙遙無期”的最主要因素?談談你的啟示。(6分)

參考答案:(1)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阻礙了政治民主化進程;小農經濟的發達阻礙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儒家思想(理學)的僵化阻礙了思想解放;古代科技的發達并沒有催生近代自然科學。(任答4點給4分)(2)列舉:指南針用于地理大發現,火藥用于征服殖民地。(4分,答指南針、火藥給2分)說明:殖民擴張開拓了廣闊的海外市場,引發了工業革命;(2分)殖民擴張推動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資產階級力量隨之壯大,進行資產階級革命,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在西歐建立。(2分)(只答工業革命、建立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各給1分)(3)經濟:甲午戰后,列強爭相向中國資本輸出;自然經濟進一步解體;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并出現短暫的春天;(任答2點給4分)政治:維新變法運動,主張建立君主立憲制;辛亥革命爆發,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清政府提出新政和預備立憲;(任答2點給4分)思想:維新思想的傳播;民主革命思想的傳播;實業救國思想傳播;新文化運動宣揚民主和科學;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任答2點給4分)(4)中國近代長期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受到三座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