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環境保護第二章自然資源保護_第1頁
高中地理湘教版環境保護第二章自然資源保護_第2頁
高中地理湘教版環境保護第二章自然資源保護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自然資源保護自然資源與主要的資源問題考試要求4:列舉主要的資源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一、自然資源的涵義:概念、分類(按性質分、按自然屬性分)二、我國主要的資源問題:水資源問題、土地資源問題、礦產資源問題等水資源問題(表現、成因、措施)表現:水資源短缺;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少;水污染嚴重。成因:自然:數量有限;在空間上分布不均(注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特點:南方多,北方少,東部多,西部少);在時間上分配不均(注我國水資源時間分配特點:夏秋多,冬春少,季節、年際變化大)。人為:經濟發展,人口增長,用水量大大增加;浪費嚴重;水污染嚴重;流域植被和濕地破壞等。利用與保護的措施:在開源方面,合理開采地下水、海水淡化、人工降雨等措施;興建水庫、建跨流域調水工程;保護植被,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在節流方面,即提倡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污染;在農業生產中:推行節水農業;改進灌溉技術,進行噴灌或滴灌;采用耐旱農作物品種;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在工業生產中,推行清潔生產,加強對污水的處理和利用,提高水資源綜合利用率。練習:1、<<溫中作業本>>第73頁第7題;2、云貴高原、海南島降水豐富,但水資源并不豐富。請分別說明其主要原因。云貴高原:地表水:該地區降水雖豐富,但喀斯特地貌廣布,地表水下滲嚴重,地表水缺乏;地下水:地下水雖豐富,但埋藏深,導致淺層地下水少。海南島:四周環海;島嶼面積小;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地勢中高周低;河流短急;陸地上儲存淡水的條件差。3、(2023天津12)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近三年來,云南省遭受了持續特大干旱。應對持續干旱,該省農業持續發展應采取哪些措施?請列舉三項。(3分)修建農田水利設施;尋找地下水;發展節水農業;采用耐早作物品種;調整農業生產結構。4、(2023新課標)依據圖文資料及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各題。某島國人口約500萬(2023年),經濟發達,淡水資源嚴重不足。該國國土面積約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島面積約540平方千米,地形單調,平均海拔不足15米,島上河流最長不足16千米。圖6示意該國主島及其附近地區,圖7為對應的氣候資料。(1)簡述該國氣候特征,并分析該國淡水資源嚴重不足的主要原因。(5分)氣候特征:終年高溫多雨;主要原因:四周環海,國土面積小,地勢低平,河流短少,陸地上儲存淡水的條件差;人口密度大,經濟發達,生活、生產對淡水需求量大。(3)除建水壩外,請你為該國再提出一種解決淡水資源短缺的辦法,并說明理由。(2分)①從鄰國(馬來西亞)購買淡水。鄰國(馬來西亞)面積較大,高溫多雨,有較多淡水。兩國之間的海峽狹窄,輸送淡水成本低。②海水淡化。該國經濟比較發達,四周環海,可選適當地點,建海水淡化廠,生產淡水③廢水(污水)回收利用。該國經濟發達,人口密度大,生活、生產廢水(污水)產生量大。④建蓄水溝或蓄水孔。該國降水豐富,且季節分配均勻。第二節非可再生資源的利用和保護——以能源礦產(石油、煤炭)為例考試要求5:說明非可再生資源耗竭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并說出人類應采取的相應措施;考試要求6:理解非可再生資源開發過程中應采取的環境保護措施。1、礦產資源問題(表現、成因、措施)表現:①人均占有量少;②后備不足;③老礦山生產能力下降;④部分礦產資源面臨枯竭成因:①人口眾多;②總體儲量不足;③不可再生資源;④貧礦多,富礦少,伴生礦多;⑤不合理開采和利用利用與保護的措施:①控制人口增長;②加強勘探與開發;③節約利用,綜合利用,尋找替代品。石油問題:(表現、成因、措施)表現:石油危機;成因:①石油儲量有限;②中國經濟發展迅速,石油消費量劇增;③國內石油生產量小于石油消費量;④石油利用率低。措施:①節約使用石油,提高能源利用率;②加強石油資源勘探,增加探明可采儲量;③尋找新的替代品,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如太陽能、風能、潮汐能、生物能(沼氣)、地熱能)或調整能源消費結構;④開辟多元進口渠道(南向、北向、西向、東向);⑤建立石油戰略儲備基地(注:建立石油戰略儲備基地原因:減少國際油價波動對我國國內油價的影響;調節石油生產與消費的需求;防止突發事件導致石油供應中斷,確保國家石油的持續供給。石油戰略儲備基地選址需考慮的主要區位條件:合適的地質條件;交通便利;靠近石油消費市場或離石油產區近。)煤炭問題:(表現、成因、措施)①采煤過程中的環境問題及保護:ⅰ地下開采:問題:形成地下采空區,導致地面塌陷措施:碎石、沙、矸石等回填地下采空區(缺點:工程量大)ⅱ露天開采:問題:破壞植被,導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剝離表土和巖層,破壞土地;堆放剝離后的表土、巖層和廢礦石,占用大量土地,并污染環境。措施:實行表土、巖層等回填礦區、土地復墾和再種植;合理保護、堆放表土、巖層和廢礦石,防治污染環境。(缺點:回填.復墾.種植成本高,且難以恢復如初;復墾的土地短期內植物生長困難,需若干年的養護,可逐漸改善土壤條件。)②煤炭資源利用的環境問題及保護:問題:大氣污染如霧霾、全球氣候變暖、酸雨危害、固體廢棄物污染(煤灰渣.煤矸石等)、熱污染等。措施:優化用煤結構,減少原煤直接燃燒的數量,增加煤炭用于發電、制氣等二次能源生產的數量;加快潔凈煤技術的研究和推廣;變廢為寶,提高煤炭綜合利用率;建立循環經濟模式。練習:<<溫中作業本>>第69頁第2題;第三節可再生資源的利用和保護——以土地資源為例考試要求7:分析人類對可再生資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問題;考試要求8:評價人類保護和合理利用可再生資源的成功經驗。一、我國土地資源的類型和分布1.農用地:①耕地:東部季風區的平原.盆地.緩坡丘陵山地(旱地:秦淮以北的北方地區和不具備灌溉條件的南方緩坡丘陵山地;水田:秦淮以南的南方地區和北方水源條件較好的地方)。②林地:東北.西南.東南山區。③草地:非季風區高原.山地。2.建設用地(居住用地、工業用地、商業用地等)3.未利用地二、土地資源問題的表現:土地退化;耕地資源短缺等。二、耕地資源問題(表現、成因、措施)1、表現:總量減少;人均占有量減少等。2、原因:耕地總量減少的成因:自然原因:災毀耕地;人為原因:建設用地占用;農業結構調整;生態退耕;耕地退化。人均耕地占有量減少的成因:耕地總量減少;人口增加。3、耕地資源或土地資源問題的利用與保護措施:①大力開展農業生態環境治理,減少災毀耕地數量(如植樹種草,防治土地荒漠化;合理灌溉,防治土壤(次生)鹽堿化);②禁止盲目擴大建筑用地規模、過度占用耕地;③提高土地利用率;④科學開發和整理土地(即積極開展農村廢棄地.工礦廢棄地的復墾工作等);⑤合理耕作(通過緩坡建梯田、合理輪作、休耕等合理耕作手段,減少水土流失、有效恢復土地生產能力。)練習:1、<<溫中作業本>>第70頁第4題;2、第72頁第6題;3、(2023年10月浙江)【加試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5分)材料二下圖為我國甘肅和某農業生產基地略圖。下表為甘肅2023年和2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