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2022學年山西省呂梁市東坡村中學高三歷史期末試題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右圖照片拍攝于1971年11月15日聯合國會議大廳,前排人物是中國外交代表喬冠華和黃華。該圖反映了中國某項外交成就。該成就①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②反映了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③得益于阿爾及利亞等國的提案④直接推動了中美兩國正式建交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參考答案:B2.新中國成立后,人民政府將歸綏(歸順、平定之意)改為呼和浩特(意為青色的城)、將迪化(開導、教化之意)改為烏魯木齊(意為優美牧場),這說明新中國A.重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
B.貫徹各民族平等的原則C.注重行政區劃管理
D.實施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參考答案:B3.魯迅先生這樣描述咸亨酒店的顧客:“這些顧客,多是短衣幫,大抵沒有這樣闊綽。只有穿長衫的,才踱進店面隔壁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這反映了服裝的()A.保守性
B.民族性
C.封閉性
D.等級性參考答案:D4.《十二銅表法》規定:“利息不得超過一分(年利息最高為8.33%)”,債務人對所欠債務的償還“有30天的法定寬限期”。這一條款A.保留了習慣法的條文
B.體現了對平民利益一定的保護C.否認了高利貸的存在
D.維護了借貸雙方的平等權利參考答案:B5.在宋代文獻中,大置出現城市、村市、山市、野市、草市、小市,以及墟、舍、圈、集、場等詞語。這反映出當時A.專業性市鎮廣泛興起B.商業開始突破空間限制C.農村商品經濟的發展D.城鄉市場分散管理混亂參考答案:C題干材料“宋代……大量出現墟市、村市、山市、野市、草市、小市”,表明宋代農村的商品經濟較為繁榮,故答案為C項。材料主要是反映農村發生的變化,與專業性市鎮不符,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商業突破空間上的限制和城鄉市場管理上的混亂,排除BD項。點睛:隋唐時期農村集市貿易發展起來,宋朝時城郊和鄉村的“草市”更加普遍,這些變化都是農村商品經濟發展的結果。宋朝商業經濟空前繁榮,商業環境相對寬松,本題考查宋朝時期農村商品經濟的發展情況。6.中國自古就有重視水利工程建設的優良傳統。下列對下圖所示水利工程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最初起到了補充兵員和軍需物資的作用B.促進了秦國農業發展,使東方六國難以抗衡C.第一次溝通了湘江水系和漓江水系D.加快了嶺南地區歸入中央政府管轄的進程參考答案:B7.2009年2月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的7870億美元經濟刺激方案中包含"只買美國貨"的
條款,法國總統薩科齊提出"如果關閉工廠也要關閉國外的工廠,要保證國內汽車工人的
就業",而意大利則發出了"意大利人吃意大利食品"的號召。這表明
A.貿易保護主義重新抬頭
B.經濟全球化使發達國家利益受損
C.原有經濟格局己被打破
D.各國對世界市場的爭奪更加激烈參考答案:A8.右圖為春秋晚期,晉國卿大夫之間舉行盟誓時記載誓詞的文書。其誓詞為:一定要“忠心事主”,決不“與賊為徒”,否則夷滅氏族,絕子絕孫。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A.宗法制度的嚴酷苛刻B.分封制遭到了破壞C.卿大夫對諸侯的忠誠D.中央集權得到加強參考答案:B【名師點睛】春秋戰國時期是各諸侯國混戰的年代,那個時代的大背景就是禮崩樂壞,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嚴重破壞,使得諸侯國中實力強大的小宗覬覦大宗的權位,實力強大的諸侯國覬覦天子的權位。明顯的事件就是戰國初期的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9.隋唐時期,淮水以北新增的有利于農田灌溉的水利工程是(
)A.鄭國渠
B.芍陂
C.通濟渠
D.邗溝參考答案:C解析: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抓住關鍵詞“淮水以北”“水利工程”,然后聯系所學知識。10.以下是蘇聯時期的政治笑話,該笑話諷刺了蘇聯(
)“爸,您能給我套車鑰匙嗎?”“好,別丟了,兒子,七年之后我們就會領到車!”A.片面發展重工業
B.忽視輕工業的生產C.僵化的計劃經濟體制造成消費品緊缺
D.農民生產積極性不高參考答案:C斯大林模式的影響。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從材料“七年之后我們就會領到車”可以看出蘇聯嚴重缺乏消費品。所以答案選C。11.《晉書·王恂傳》記載:“魏氏給公卿以下租牛客戶數各有差(不同)。自后小人憚(害怕)役(服勞役),多樂為之,貴勢之門,動有百數。又太原諸部亦以匈奴胡人為田客,多者數千。”這主要表明A.兩晉民族對峙嚴重,民族關系緊張 B.晉代農民與地主的租佃關系得到發展C.魏國實行的賦稅制度減輕了農民的負擔 D.兩晉察舉選拔逐漸以士族門閥為依據參考答案:參考答案:B試題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古代中國的土地制度。由材料信息“太原諸部亦以匈奴胡人為田客,多者數千”可知,少數民族也從事農業耕作,可見民族關系有所緩和,故A項錯誤。由材料信息可知,農民和少數民族租賃地主土地的現象較多,可見租佃關系得到發展,故B項正確。由材料信息“小人憚(害怕)役(服勞役)”可知,魏國實行的賦稅制度加重了農民負擔,故C項錯誤。材料涉及的是土地制度,與察舉制無關,故D項錯誤。12.“比較”是歷史學習和研究的一種重要方法。穿越時空,輕拂史塵我們不難發現我國歷史上三大憲法或憲法性文件的巨大差異。下列選項中,對應正確的是
A.①人民解放戰爭勝利發展②確立人民代表大會為最高權力機關③社會主義法律框架體系形成
B.①人民共和國成立后②確立我國為新民主主義的國家性質③社會主義法律框架體系形成
C.①人民解放戰爭勝利發展②確立人民代表大會為最高權力機關③新時期治國安邦的總章程
D.①三大戰役取得勝利②確立我國為新民主主義的同家性質③新時期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參考答案:C13.下表選項中邏輯關系正確的是選項史實結論A第一次國共合作領導國民革命運動中國民族民主革命的開端B毛澤東等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工農武裝割據道路的開辟C國民政府組織淞滬、太原、徐州、武漢等四大會戰國民政府的軍隊武裝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開始D共產黨和國民黨在北平舉行和平談判實現了和平民主建國的目標A.AB.BC.CD.D參考答案:B試題分析:本題要求學生判斷邏輯關系正確的選項,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毛澤東等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表明工農武裝割據道路的開辟,符合所學知識。因此選B。A錯在“開端”,C錯在“開始”,D錯在“實現了”,都不符合知識,排除。考點: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國共的十年對峙·工農武裝割據14.1989年,蘇聯《真理報》發表文章說:“如果說在初期我們認為這基本上指的只是糾正社會機制的部分扭曲現象,只是完善過去幾十年間形成的、已經完全定型的制度的話那么,現在我們說,必須根本改造我們的整個社會大廈: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筑。”這表明戈爾巴喬夫改革A.全盤否定蘇聯的社會制度B.追求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C.全盤否定了計劃經濟體制D.全面促進了蘇聯社會主義建設參考答案:A【詳解】據材料“必須根本改造我們的整個社會大廈: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筑”可知,戈爾巴喬夫全盤否定了蘇聯的社會制度,故A正確;據材料“必須根本改造我們的整個社會大廈: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筑。”并結合所學可知,戈爾巴喬夫全盤否定了蘇聯的社會主義制度,故B錯誤;據材料沒有涉及經濟體制,是社會制度的根本變革,C錯誤;D說法違背史實。15.在西方史學界,有人認為:“中國憑借著在絲綢、瓷器等方面無與匹敵的制造業和出口,與任何國家進行貿易都是順差。……在1800年以前,歐洲肯定不是世界經濟的中心。”按照這一論斷,你認為18世紀末世界貿易中心最有可能是A.西安B.天津C.上海D.廣州參考答案:D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明清時期對外貿易狀況。根據材料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世紀末世界貿易中心最有可能與中國有關,此時為鴉片戰爭前夕,明清政府實行“海禁”和“閉關鎖國”政策,只允許廣州一口通商,B項符合史實和題意,正確;西安在陜西,不符合題干“海上貿易”信息,排除A;1842年《南京條約》簽訂后,上海才開阜通商的,排除C;1860年《北京條約》后,天津才開阜通商的,排除D。故選B。考點:古代中國的經濟·商業的發展·明清時期對外貿易狀況16.某學者在評價洋務派時指出,他們存在這樣一種誤解:如果一個人同時讀《孟子》和一本西方機械手冊,那么《孟子》的意義對他和他的古代前輩是完全一樣的。可見,該學者認為洋務派()A.狹隘理解了西學的范疇
B.未能突破“夷夏之防”的傳統心態C.否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
D.低估了西學對“中體”的沖擊作用參考答案:D材料信息無法體現狹隘理解西學的范疇,故A項錯誤;材料信息不能說明未能突破“夷夏之防”的傳統心態,故B項錯誤;據材料“那么《孟子》的意義對他和他的古代前輩是完全一樣的”可知認可儒學地位并非否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故C項錯誤;據材料“如果一個人同時讀《孟子》和一本西方機械手冊,那么《孟子》的意義對他和他的古代前輩是完全一樣的”可知洋務派低估了西學對“中體”的沖擊作用,故D項正確。17.1966年8月,周恩來按照毛澤東的批示,開列了一份應予保護的名單,要求對宋慶齡、郭沫若、章士釗、傅作義、李宗仁等人士,還有人大常委會、各民主黨派中央的負責人等,均給予保護。該事件從本質上說明當時A.毛澤東、周恩來對民主人士的關心和保護
B.立法機構沒有受到“文化大革命”的沖擊C.憲法無力約束國家政治生活和公民社會活動D.我國領導人在努力維護法律的尊嚴和正義參考答案:C文化大革命使民主法治遭到徹底破壞,國家的根本大法憲法不起作用,開列被保護名單,說明“人治”大于“法治”。18.國際聯盟的一份調查表明,中國華南地區的雇農和半雇農占了農村人口的60%~90%,他們除了將年產莊稼的40%~60%交作地租外,還要替佃主交納正常的地稅和附加稅——附加稅為正常地稅的35%~350%不等。農民被剝削到了極限,只有一場革命能解救他們。關于這場“革命”:()A.“平均地權”是這場革命的指導思想B.指的是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土地革命C.使晚清該地區農民貧困問題得到解決D.為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創造了條件參考答案:B19.“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欲起事,不相聯絡,各自號召,終必成秦末二十余國之爭”。孫中山為改變這種局面而采取的行動是A.成立中國同盟會
B.建立革命統一戰線C.建立廣東國民政府
D.成立南京臨時政府參考答案:A20.福建巡撫都御史上書曰“請開市舶,易私販為公販”。明穆宗當即批準了這一奏請,宣布解除海禁,調整海外貿易政策,允許民間私人遠販東西二洋,史稱“隆慶開關”……從1567年到1644年這段時間,海外流入大明國的白銀總數大約為3億3千萬兩,相當于當時全世界生產的白銀總量的三分之一。這段材料反映了中國A.朝貢貿易體系的瓦解 B.世界市場中心地位牢固C.古代傳統手工業的優勢 D.閉關鎖國政策的廢除參考答案:答案:C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明朝海禁政策。朝貢貿易體系瓦解是在鴉片戰爭五口通商后,故A項錯誤;“隆慶開關”時,世界市場雛形出現,以西歐為中心而非中國,故B項錯誤;新航路開辟后,歐洲殖民者用從美洲擄掠的黃金白銀,從亞洲大量購買中國的絲綢、茶葉、瓷器和印度的香料,材料中大量白銀的流入反映了古代傳統手工業的優勢,故C項正確;“隆慶開關”是指某個時期,一定區域解除海禁,調整對外貿易管理政策,而不能說閉關鎖國政策的廢除,故D項錯誤。21.20世紀80年代初,一些西方學者到日本考察,探求企業成功的秘密。下列對當時日本經濟發展表述不正確的是A.已經確立市場調節為基礎的自由競爭機制
B.采用政府主導型市場經濟模式C.政府掌握經濟政策的決策權
D.實行宏觀調控,微觀自主的政策參考答案:答案:D分析:戰后日本消除了生產關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確立市場調節為基礎的自由競爭機制,故A項正確,不符合題意;政府在經濟發展的各個時期,根據不同階段的特點,通過各種計劃,促進經濟的起飛,故B項正確,不符合題意;日本政府強有力的國家干預和領導是經濟發展的源動力,故C項正確,不符合題意;同理,日本體現了強力的國家干預和主導作用,故D項錯誤,符合題意。22.在英國,狹窄的鐵路跨過像綠色海洋一樣的鄉間,把沿途被裝進火車里的英國人民,拋進城門口越來越稠密的人群之中。這一現象反映了工業革命()A.縮小城鄉差距
B.促進農業快速發展C.推動城市化進程D.加速農村城鎮化進程參考答案:C23.列寧說“如果沒有戰爭,俄國也許會過上幾年甚至幾十年而不發生反對資本家的革命。”對這句話的正確理解是A.
沒有一戰就沒有俄國社會主義革命B.俄國爆發社會主義革命,必須有戰爭的條件C.一戰是俄國十月革命爆發的根本原因D.一戰激化了俄國的各種矛盾,推動了革命的發生
參考答案:D24.著名學者何新在其著作《希臘偽史考》中提到一些有趣的觀點。如,古希臘只是一個地名而非一個殖民帝國;亞里士多德著作太多、范圍太廣,更像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對這些觀點,有支持者也有反對者。這說明A.研究者的立場會影響其對歷史的解釋B.著作越新越接近歷史真相C.歷史真相因年代久遠而變得模糊不清D.歷史研究沒有可信的定論參考答案:A25.下表是關于古代分封的歷史記載。據此可知A.分封制正式起源于黃帝時代B.分封的依據是要有功于王朝C.分封時主要賜予封地和爵號D.推行分封主要出于政治目的參考答案:D材料信息中歷朝分封的目的都是為了鞏固統治,即推行分封的目的是出于政治的考量,故D項正確;分封制起源于何時,尚無定論,故A項錯誤;材料中西周和明朝分封的依據是血緣不是功績,故B項錯誤;西周分封時除了賜予封地和爵號外,還有人口,故C項錯誤。26.請閱讀下面的精美文句,其所屬的文學體裁出現的先后順序是:①“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②“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③“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④“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①④
D.③①②④參考答案:A27.元代行中書省“凡錢糧、兵甲、屯種、漕運、軍國重事,無不領之”,各行省設丞相1員、平章政事2員、右丞1員、左丞1員、參知政事2員,采取群官圓署、集體議政方式,其中丞相、平章政事總領民政和軍政,左、右丞和參知政事主管區內的具體行政事務。據此可知,元代A.中央政府過分集權 B.政制缺乏制約機制 C.行省權力大而不專 D.地方行政體制混亂參考答案:C本題主要考查從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根據材料“元代行中書省‘凡錢糧、兵甲、屯種、漕運、軍國重事,無不領之’”可知,地方行省權力較大,所以中央政府過分集權說法錯誤,故A項錯誤;材料“采取群官圓署、集體議政方式”是指元代行省實行的是群官負責和圓署會議制,即通過行省官員集體開會共同負責,各官員之間既有所分工、互相配合又互相牽制,每個行省官員都不可能獨立行使權力,而要受到其他同僚的協助或制約,故B項錯誤;C項正確;D項材料未體現,故排除。28.《全球冷戰》一書中說,“會議在亞非國家之間引發了前所未有的親近感的同時,也在華盛頓和莫斯科引起了嚴重的關切。……美國國務卿杜勒斯斷定,第三世界國家新近獲得的采取一致行動的能力,意味著‘自由世界與共產主義世界之間的戰場正在轉移’”。該會議是()A.日內瓦會議
B.萬隆會議C.第26屆聯合國大會
D.第一屆不結盟政府首腦會議參考答案:根據材料中的參加會議的對象是亞非國家,第三世界國家,可以判斷該會議指的是萬隆會議(又稱亞非會議),日內瓦會議1954年在瑞士的日內瓦舉行,參加會議的有美國、蘇聯等國家,不符合題意,故A項錯誤;萬隆會議是亞非國家之間的一次會議,符合題意,故B項正確;第26屆聯合國大會召開于1971年,參加會議的國家包括各個大洲的國家不僅僅是亞非國家,故C項錯誤;不結盟運動成員國不僅包括亞非還有拉美等發展中國家,故D項錯誤。B29.1688年,議會中的輝格黨和托利黨聯合起來,向荷蘭的執政威廉親王發出邀請,請他到英國來接管王位……根據議會條件,威廉接受了《權利法案》,隨后和妻子瑪麗一同登上了英國王位。英國在政治制度方面的變革A.資產階級共和制轉變為君主立憲制
B.共和制轉變為資產階級君主制
C.君主專制轉變為資產階級君主制
D.君主專制轉變為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參考答案:D30.明末清初,中國在引進西方大炮的同時,也引進了“開花炮彈”技術,然而這種技術為御林軍所專用,久不使用,不但統治者忘記了,主持海防的林則徐也不知“開花炮彈”為何物。這反映出A.鴉片戰爭失敗根源于武器落后 B.清政府的國防技術水平比較低下C.清朝統治者對軍事技術的輕視 D.工業技術落后對軍事裝備的制約參考答案:C本題考查近代前后中國軍事技術的落后。材料反映了早在明末清初中國就引進了“開花炮彈”的西方大炮技術,并為御林軍所專用;但久不使用,以至于近代前夕主持海防的林則徐竟不知道“開花炮彈”的技術。這種軍事技術的落后的狀況反映出清朝統治者對軍事技術的輕視,故選C。A、B均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此時中國尚未出現近代工業技術,故D錯誤。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18分)社會意識與時代變遷息息相關。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明初建房、騎馬乘轎,應根據其身份地位的不同而各有所限制。嘉靖末年,逐漸發生了變化,“士大夫家不必言,至于百姓,有三間客廳千金者,金碧輝煌,高聳過倍,往往重檐獸脊如官衙然”。——《明代習俗史》(1)據材料一,概括指出明朝晚期社會觀念的新變化。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社會根源。(4分)材料二
自由主義和保守主義針鋒相對,它發軔于法國革命和啟蒙思想的承諾。自由主義希望有一個能促進個人自由的社會。自由主義者反對君主、貴族或教士控制政治和社會,反對政府專橫地干涉個人自由。經濟政策對自由主義者來說也很重要。蘇格蘭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創立了經濟自由主義的指導性理論。在斯密看來,自私——乃至貪婪——是推動人們勤奮工作和創造財富的動力。政府應該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將自己干預經濟的行為限制在保證法律和秩序的范圍內。——丹尼爾·謝爾曼等《全球視野下的西方文明史》(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自由主義思潮在近代西方社會發展中的作用。(6分)材料三
“文革”時期是全民政治化癲狂的時代。這個時期的女英雄們在影視劇中沖鋒陷陣、振臂高呼各種革命口號,用自己的身體語言為階級斗爭意識、革命專政意識和民族解放意識這些“文革”時期的主流話語代言。文革結束后,文藝創作上開始更加尊重個體尊嚴,更加強調人文關懷。主旋律電視劇中的英雄人物開始走向多元化的局面,比如《亮劍》中率真粗魯的李云龍,《黨員二愣媽》中一心為群眾謀福利卻好心辦壞事的二愣媽等。(3)材料二反映了兩個時期英雄人物形象的特點有何不同?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人物形象發生變化的原因。(8分)參考答案:(1)變化:突破等級限制;追求奢侈生活。(2分)根源:商品經濟發展;封建制度衰落。(2分)(2)作用:促進思想解放;推動民主政治發展;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和世界市場形成。(6分)(3)不同:單一化、政治化;多元化、人性化。(2分)原因:糾正“左”傾錯誤;實行改革開放;恢復“雙百”方針。(6分)3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蘇聯美國斯大林的“安全帶”政策階段(1945年至1955年)杜魯門政府對蘇聯遏制階段(1945年9月至1960年)赫魯曉夫制定出同美國“和平共處”“和平競賽”政策階段(1955年至1964年)肯尼迪對蘇聯推行和平戰略政策階段(1960年至1969年)勃列日涅夫對美由“緩和”政策階段進入正式執行積極進攻戰略(20世紀60年代末至20世紀70年代末)尼克松政府的“聯系論”均勢外交階段(20世紀70年代)戈爾巴喬夫積極調整與美國關系的緩解階段(1985年至1991年)里根實施”星球大戰”計劃階段(20世紀80年代)蘇聯解體后俄美關系回暖政策階段兩極格局解體后美俄政策回暖階段——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世界史·現代史編(下卷)》從表中提取相互關聯的歷史信息自擬論題,并結合所學知識予以闡述。(要求:明確寫出所擬論題,闡述須有史實依據。)
參考答案:論題:美蘇在激烈的爭霸進程中為了各自國家的利益及時調整外交政策。闡述:二戰結束后,雖然由于美蘇兩國的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不同,導致兩國四十多年的冷戰狀態,但兩相對比可以發現,蘇聯與美國對彼此的政策在每個階段的大體基調是一致的,或者合縱連橫,或者以強對強,一國的政策取向往往影響著另一國的政策選擇。然而美蘇兩國在激烈的對抗中通常考慮到各自國家的利益及核武器的相互制衡,及時調整對外政策。總體來說,美蘇之間政策互動的總體特征是美攻蘇守;在決定美蘇關系的基本狀態方面,美國始終占據相對強勢和主導的地位。【詳解】論題,材料反映了二戰后蘇聯和美國的外交政策的調整過程,據此即可從表中提取相互關聯的歷史信息,自擬論題,例如:美蘇爭霸中為了各自國家的利益及時調整外交政策。闡述,再結合所學知識從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差異、冷戰狀態、彼此的政策調整基調、國家利益及核武制衡、政策的總體特征等方面予以闡述。33.[歷史——選修3: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15分)材料20世紀50年代末期,蘇聯國內石油產量迅速增加,并以低廉的價格向歐洲市場銷售,展開了與西方石油財團爭奪國際石油市場控制權的斗爭。面對蘇聯攻勢,美國人意識到,石油不僅代表著經濟利益,也意味著一種“控制”和“支配”他國的權力。美國加快對“大石油中東”范圍內的北非等新興產油區的投資力度,以搶占先機。20世紀60年代后,美國在阿爾及利亞取得了石油租讓地,在利比亞找到大型油田。由于美國石油資本的大量介入,到1963年,非洲最大的產油國由利比亞變成了阿爾及利亞。1973年,美國負責近東和東南亞事務的助理國務卿西斯科公開宣揚:“美國在波斯灣的主要政策之一是鼓勵這個地區的友好國家對這個地區的集體安全負起越來越大的責任。”之后,大力扶持沙特和伊朗,增強其軍事力量,使之成為遏制蘇聯南下的前哨。——摘編自舒先林《冷戰時期美蘇博弈中東石油及其現實啟示》(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初美蘇中東石油博弈的原因。(6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美蘇博弈中東石油產生的影響。(9分)參考答案:(1)原因:中東戰略地位重要,石油資源豐富;美蘇均把石油看成爭霸世界的有力武器;經濟利益的驅使和爭奪國際石油市場控制權的驅動。(6分)(2)影響:促進中東產油國走向聯合,開始以石油為武器展開斗爭;加劇了中東地區局勢的動蕩,制約了中東國家經濟的健康發展;動搖美國的霸權,加劇蘇聯經濟改革的困難,埋下蘇聯解體的伏筆;引發了西方世界的經濟危機和“滯脹”。(9分)3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20世紀20年代,許多有識之士重新思考中國的前途與命運,出現了以留美、留法、留蘇為主的一波留學熱潮。“留美熱”從1911年美國設立留美預備校——清華學堂開始,至1925年,在美學習科學與文化的中國留學生已達2500多人。“五四”前后,留法勤工儉學運動興起,留法學生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并積極向國內介紹和傳播。國民革命期間又出現“留蘇熱”,國共兩黨多次選派青年去蘇聯學習。為此,1925年蘇聯當局設立“莫斯科中山大學”,專門培養中國留學生的革命理論和軍事知識。新中國成立后“留蘇熱”再度興起。1950年教育部規定,留學生直接歸所在國中國大使館領導,要定期匯報學習成績及生活情況。從1950年到1966年,新中國派往蘇聯、東歐各國的留學生約一萬余人,其中80%是留蘇生。“文化大革命”十年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江西省贛州市六校2024-2025學年高三質量監測(二)物理試題含解析
- 四川三河職業學院《材料應用設計實訓(1)》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省大連市第七十六中學2025年初三模擬考試(一)化學試題文試卷含解析
- 江蘇省蘇州市工業園區重點達標名校2024-2025學年中考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題理試題含解析
- 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市2024-2025學年數學三下期末檢測試題含解析
- 內蒙古赤峰市2024-2025學年下學期高三化學試題第二次適應性測試試卷含解析
- 昆山登云科技職業學院《工筆人物創作與表現》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生物工程學院《林業專業外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省南充市西充縣2025年四下數學期末綜合測試試題含解析
- 二零二五土地轉讓合同書范例
- 家庭教育指導師模擬題07附有答案
- GB/T 20878-2024不銹鋼牌號及化學成分
- 反應釜50L驗證方案
- 礦山協議合同范本
- 《運籌學》全套課件(完整版)
- DZ∕T 0382-2021 固體礦產勘查地質填圖規范(正式版)
- 2024春期國開電大《應用寫作(漢語)》形考任務1-6參考答案
- 《研學旅行課程設計》課件-研學課程方案設計
- 川教版《生命生態安全》九年級下冊第十課樹立生態文明意識 課件
- GB/T 9442-2024鑄造用硅砂
- 中國椎管內分娩鎮痛專家共識(2020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