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市利川南坪中學2021-2022學年高二語文月考試題含解析_第1頁
湖北省恩施市利川南坪中學2021-2022學年高二語文月考試題含解析_第2頁
湖北省恩施市利川南坪中學2021-2022學年高二語文月考試題含解析_第3頁
湖北省恩施市利川南坪中學2021-2022學年高二語文月考試題含解析_第4頁
湖北省恩施市利川南坪中學2021-2022學年高二語文月考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北省恩施市利川南坪中學2021-2022學年高二語文月考試題含解析一、現代文閱讀(35分,共3題)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論儒學的復興

湯一介中華民族正處在偉大民族復興的進程之中,民族的復興必然與民族文化的復興相關聯,在我國歷史上雖說是由儒、道、釋三家構成中華文化,但儒學卻一直曾居于主流地位,影響著中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儒學的復興和中華民族的復興是分不開的,這是由歷史原因形成的。儒學自孔子起就自覺地繼承著夏、商、周三代的文化,從歷史上看它曾是中華民族發育、成長的根,我們沒有可能把這個根斬斷。因此,只能適時地在傳承這個文化命脈的基礎上,使之更新。就目前我國發展的實際情況看,在21世紀儒學作為一種精神文化在中國、甚至在世界(特別是在東亞地區)將會有新的發展。為什么儒學會有一個新的發展?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有政治的、有經濟的原因,但與“西學”(主要指作為精神文化的西方哲學等等)對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儒學)所進行的全方位的沖擊有著密切的關系。正是由于“西學”對中國文化的沖擊,使得我們得到對自身文化傳統有個自我反省的機會。我們逐漸知道,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應該發揚什么和應該拋棄什么以及應該吸收什么。因而在長達一百多年中,中國人在努力學習、吸收和消化“西學”,這為儒學從傳統走向現代奠定了基礎。新的現代儒學必須是能為當前人類社會“和平與發展”的前景提供有意義的精神力量的儒學,應該是有益于促進各國人民團結、友好、互信、互助、和睦相處的大家庭的儒學。新的現代儒學必是“反本開新”的儒學,“反本”才能“開新”,“反本”更重要的是為了開新。中國文化必須在傳承中更新,這樣中國文化才得以真正的“復興”,而“重新燃起新的火焰”。本世紀初,中國提出建設“和諧社會”的要求,這將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前景十分重要,它會對人類社會健康合理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和諧”是儒學的中心觀念,在我國傳統儒學中包含著“和諧社會”的理想以及可以為建設“和諧社會”提供大量的有意義的思想資源。《禮記·禮運》的“大國”思想可以說為中華民族勾畫出一幅“和諧社會”的藍圖。《論語》中的“禮之用,和為貴”,這就是說“和諧”將會對調節人們社會生活起著最重要的作用;而“和而不同”又可以為不同民族和國家的“和平共處”提供了理據。特別是《周易》中的“太和”觀念經過歷代儒學思想家的發揮,已具有“普遍和諧”的意義,這就是說,“和諧”應該包含“人與自然”、“人與人”、“人的自我身心內外”等諸多方面的“和諧”,才可以稱為“普遍和諧”。所以王夫之說“太和”是“和之致”,“太和”是最完美的“和諧”,如此等等,在儒家思想中比比皆是。近兩百多年來,由于對自然界無量的開發,殘酷的掠奪,造成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由于人們片面物質利益的追求和權力欲望的無限膨脹,造成了人與人之間以及國家與國家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的矛盾與沖突,以至于殘酷的戰爭。由于過分注重金錢的感官享受,致使身心失調,人類分裂,造成自我身心的扭曲,已成為一種社會病。因此,當前人類迫切需要解決,甚至今后還要長期不斷解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以及“人自我身心”之間的種種矛盾問題,這些無疑是人類面臨的最重大課題,其中人們必須對當前存在的問題要有自我覺醒。針對上面說到的三大矛盾,我們認為,儒學可以為當今人類社會提供某些有益的思想資源。當然,必須注意,我并無意說,上述三大矛盾僅靠儒家思想可以完全解決,真正的較完滿的解決還是要靠全世界各民族各國家的人民共同努力不斷地在實踐中創造新的理論來逐步解決。但有著幾千年歷史的儒家思想無疑為解決上述三大矛盾提供了可供參照的智慧。

(選自《新華文摘》,有刪改)1.對“新的現代儒學”理解最準確的一項是(

)(3分)A.中國人在努力學習、吸收和消化“西學”,使儒學從傳統走向現代,而成為新的現代儒學。B.新的現代儒學必是“反本開新”的,在傳承中更新;“反本”才能“開新”,“燃起新的火焰”。C.新的現代儒學應是可能為當前人類社會“和平與發展”的前景提供有意義的精神力量的儒學。D.新的現代儒學應該是有益于促進各國人民團結、友好、互信、互助、和睦相處的大家庭的儒學。2.下列是“儒學會有一個新的發展”的主要原因的一項是(

)(3分)A.由于歷史的原因,中華民族要想在新時代實現民族的復興,首先就要使儒學復興。B.由于儒學曾經一直處于中華文化的主流地位,影響著中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C.從歷史的角度看儒學曾是中華民族發育、成長的根,我們沒有可能把這個根斬斷。D.以西方哲學為代表的“西學”對以“儒學”為根基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全面沖擊。3.對文本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儒學“大國”“禮之用,和為貴”“和而不同”等思想為我們今天創建“和諧社會”提供大量了有意義的思想資源。B.儒學作為一種精神文化,雖然受到“西學”的沖擊,但在中國、甚至在世界(特別是在東亞地區)將會有新的發展。C.有著幾千年歷史的儒家思想無疑能解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以及“人自我身心”當前人類面臨的三大矛盾。D.儒學可以為當今人類社會提供某些有益的思想資源,但要真正的較完滿的解決當今世界面臨的種種矛盾還需探索。參考答案:1.B.[A“使儒學從傳統走向現代”,夸大其詞,原文是“奠定了基礎”;C變必然為或然;D所答非所問,應是新的現代儒學的作用]2.D.[ABC項都屬于次要原因]3.C.[顛倒是非“無疑能”與作者“我并無意說,上述三大矛盾僅靠儒家思想可以完全解決,真正的較完滿的解決還是要靠全世界各民族各國家的人民共同努力不斷地在實踐中創造新的理論來逐步解決。”相反]略2.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3題。習家池的修禊習俗修禊,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粹。東漢應劭《風俗通義·祀典》說:“禊者,潔也。謹按《周禮》男巫掌望祀,旁招以茅,女巫掌歲時以祓除釁浴。”但從《詩經·溱洧》來看,修禊由純祭祀活動逐步演變為帶有節日性的活動。三月桃花盛開,百花馥郁,河水蕩漾,水盈碧泛,陽光明媚的時候,鄭國的青年男女到溱洧兩水上沐浴,以潔身除穢邪之氣,臨別互贈花草。《韓詩》載:“鄭俗,三月上巳,之溱、洧之上,招魂續魄。秉蘭草,拂不祥。”這應該就是修禊的前身。但是到了兩漢,修禊的形式發生了變化。其神秘繁復的色彩減少了很多,祭祀只是象征性的,在水曲隈處喝酒吟詩成主要內容,成為一種官民同樂的高雅有趣的節日活動。到了宋代其內容已經是根據喜好隨意增減了。文人雅士多曲水流觴,臨河賦詩歌詠。一般民眾則游春踏青,賞覽春光。史上最著名的一次修禊集會是東晉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父子、謝安、孫綽等共41人在山陰(今紹興)蘭亭舉行的。賢士名流分列兩岸,參差坐于茂林修竹中,曲水賦詩,縱酒狂歡。王羲之作《蘭亭集序》,成為天下第一行書。但影響巨大波及全國的修禊活動是清康乾年間揚州瘦西湖畔的三次“紅橋修禊”,主持者皆為名士,參加者近萬,規模空前,成為中國詩歌史上的盛舉。其方式是在洗濯后,列坐水畔,隨水流羽杯,舉觴吃酒,吟詩作詞。襄陽也是一個有修禊傳統的地方,而習家池就是主要的修禊地點。《湖廣通志·襄陽府》載:“縣東十里,有白馬泉,晉習鑿齒居焉,因名習家池。”宋祝穆撰《方輿勝覽·襄陽府》載:“每年三月三日,刺史禊飲于此。”六朝時的《荊楚歲時記》云:“三月三日,四民并出水濱,為流杯曲水之飲,取黍曲菜汁和蜜為餌,以厭時氣。”襄陽習家池修禊習俗極可能源于東漢。但是,從東漢到隋沒有文字記錄。發現最早的修禊詩文是孟浩然《襄陽公宅飲》詩:“窈窕夕陽佳,豐茸春色好。欲覓淹留處,無過狹斜道。綺席卷龍須,香杯浮瑪瑙。北林積修樹,南池生別島。”“北林積修樹,南池生別島”寫修禊之時,習家池風景無限。“綺席卷龍須,香杯浮瑪瑙”則寫禊飲者的神態和曲水流觴的場景。記載比較詳盡的一次習家池修禊是清道光五年(1866),習家池改擴建及灌溉工程完成,應官民要求,太守周凱親自主持了這次慶祝落成暨修禊活動。是日,習家池松簧交翠,桃柳夾岸,泉涌石洑,潺湲邅回,七十多位嘉賓、耆舊、士人、幕僚列坐池濱。曲水流觴,大家各賦詩一首。可惜這些詩今日未能目見。從周凱其他詩中我們約略可見,“盈盈水一泓,清淺鑒毛發”“勝事不可追,蘭亭久消歇”“烹泉坐池上,默默問殘碣”,便勾勒出當時的情景。這次修禊,成為襄陽歷史上傳為美談的盛事。孟浩然詩曰:“山水觀形勝,襄陽美會稽。”襄陽,勝跡如林,修禊之事為何獨情于習家池?習家池亦稱高陽池,乃東漢初襄陽侯習郁所修建,為中國私家園林鼻祖。此處藏氣聚風,名士輩出,為文人騷客垂青偏愛。高僧曾在此“彌天”,孟浩然有澗南居;李太白且醉池上亭,杜工部清思漢水上;李商隱曾共山翁把酒時,皮日休十宿高陽忘卻回;白居易賦詩借良駒,歐陽修《醉翁亭記》續新詞。習家池為文人雅士提供了最好的山水環境。他們的逸志閑情,往往在樂山愛水中,托酒而出。“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故習家池有“醉酒詩千篇”美譽也。習家池修禊,在乎山、在乎水、在乎酒、在乎意境矣!1、下列對修禊習俗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從《詩經》及相關資料來看,修禊是由純祭祀活動逐步演變成后來帶有節日性質的活動的。B.到了兩漢時期,修禊的形式發生了變化,其神秘繁復的色彩完全消除,祭祀只是象征性的。C.蘭亭集會是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次修禊活動,發生在東晉永和九年,王羲之為此作《蘭亭集序》,字如蛟龍之舞,成為天下第一行書。D.清康乾年間揚州瘦西湖畔舉行的三次“紅橋修禊”活動影響巨大甚至波及全國,由名士主持,參加者近萬,規模空前。2、下列對襄陽習家池的修禊情況的介紹不當的一項是()A.襄陽習家池修禊習俗很有可能源于東漢,也可以說是從習家池修建起來便漸漸開始有了修禊習俗。B.清代襄陽太守周凱于道光五年親自主持的習家池修禊活動是文獻記載比較具體的一次修禊活動。C.唐代孟浩然的《襄陽公宅飲》詩可以說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記錄了習家池修禊習俗的文獻,對這一方面的研究有重要意義。D.襄陽習家池舉辦的修禊活動從東漢到清代均有相關記錄,比如東漢應劭《風俗通義·祀典》“男巫掌望祀,旁招以茅,女巫掌歲時以祓除釁浴”就是記載習家池修禊儀式的。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修禊活動產生后形式漸漸發生了變化,但直到明清都還是保留了潔身、飲酒作詩、游春踏青等高雅趣事的習俗。B.到了宋代,修禊活動的內容可以根據喜好隨意增減,原本作為節日余興的活動成為主要內容,人們常常曲水流觴、臨河賦詩、游春踏青、賞覽春光。C.清代襄陽太守周凱于道光五年親自主持的習家池修禊活動和蘭亭修禊一樣也僅僅是一次文人名士集會,此外沒有其他的緣由。D.襄陽習家池為歷代文人騷客垂青偏愛是因為這里風景優美,并且修禊習俗活動的舉辦為他們提供了抒發性情的平臺。參考答案:3.閱讀下面語段,完成19—22題。(共20分)城市牛哞劉亮程①我是在路過街心花園時,一眼看見花園中冒著熱氣的一堆牛糞的。在城市能見到這種東西我有點不敢相信,城市人怎么也對牛糞感起興趣?我翻進花園,抓起一把聞了聞,是正宗的鄉下牛糞,一股熟悉的遙遠鄉村的氣息撲鼻而來,沁透心肺。那些在鄉下默默無聞的牛,苦了一輩子最后被宰掉的牛,它們知不知道自己的牛糞被運到城市,作為上好肥料養育著城里的花草樹木?它們知道牛圈之外有一個叫烏魯木齊的城市嗎?②一次我在街上看到從鄉下運來的一卡車牛,它們并排橫站在車廂里,像一群沒買到坐票的乘客,東張西望,目光天真而好奇。我低著頭,不敢看它們。我知道它們是被運來干啥的,在卡車緩緩開過的一瞬,我聽到熟悉的一聲牛哞,緊接著一車牛的眼睛齊刷刷盯住了我:它們認出我來了──這不是經常扛一把鐵锨在田間地間轉悠的那個農民嗎?他不好好種地跑到城里干啥來了?瞧他挾一只黑包在人群中奔波的樣子,跟在鄉下時挾一條麻袋去偷玉米是一種架勢。我似乎聽到牛議論我,我羞愧得抬不起頭。③這些牛不是乘車來逛街的。街上沒有牛需要的東西,也沒有牛要干的活。城市的所有工作被一種叫市民的承攬了,他們不需要牲畜。牛只是作為肉和皮子被運到城市。他們為了牛肉的新鮮才把活牛運到城里。一頭牛從宰殺到骨肉被分食,這段時間體現了一個城市的胃口和消化速度。早晨還活蹦亂跳的一頭牛,中午已擺上了市民的餐桌,進入腸胃轉化成熱量和情欲。④而牛知不知道它們的下場呢?它們會不會正天真地想,是人在愛護它們抬舉它們呢?它們耕了一輩子地,它們拉了一輩子車,它們馱了一輩子東西。人把它們當老工人或勞動模范一樣尊敬和愛戴,從千萬頭牛中選出些代表,免費乘車到城里旅游一趟,讓它們因這僅有的一次榮耀而忘記一輩子的困苦和屈辱,對熬煎了自己一生的社會和生活再沒有意見,無怨無悔。牛會不會在屠刀搭在脖子上時還做著這樣的美夢呢?⑤我是從裝滿牛的車廂跳出來的那一個。⑥是沖斷韁繩跑掉的那一個。⑦是掙脫屠刀昂著鮮紅的血脖子遠走他鄉的那一個。⑧我最終逃到城市,躲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讓他們再認不出來。我盡量裝得跟人似的,跟一個城里人似的說話、做事和走路。但我知道我和他們是兩種動物。我沉默無語,偶爾在城市的喧囂中發出一兩聲沉沉牛哞,驚動周圍的人。他們驚異地注視著我,說我發出了天才的聲音。我默默接受著這種贊譽,只有我知道這種聲音曾經遍布大地,太普通、太平凡了。只是發出這種聲音的喉管被人們一個個割斷了。多少偉大生命被人們當食物吞噬。人們用太多太珍貴的東西喂了肚子。渾厚無比的牛哞在他們的腸胃里翻個滾,變作一個咯或一個屁被排掉──工業城市對所有珍貴事物的處理方式無不類似于此。⑨那一天,擁擁擠擠的城里人來來往往,沒人注意到坐在街心花園的一堆牛糞上一根接一根抽煙的我。他們頂多把我當成給花園施肥的工人或花匠,我已經把自己偽裝得不像農民。幾個月前我扔掉鐵锨和鋤頭跑到城市,在一家文化單位打工。我遇到許多才華橫溢的文人,他們家里擺著成架成架的書,讀過古今中外的所有名著。被書籍養育的他們,個個滿腹經綸。我感到慚愧,感到十分窘迫。我的家除了成堆的苞谷棒子,便是房前屋后的一堆堆牛糞,我惟一的養分便是這些牛糞。小時候在牛糞堆上玩耍,長大后又擔著牛糞施肥。長年累月地熏陶我的正是彌漫在空氣中的牛糞味兒。我不敢告訴他們,我就是在這種熏陶中長大,并混到文人作家的行列中。⑩這個城市正一天天長高,但我感到它是脆弱的、蒼白的,我會在適當的時候給城市上點牛糞,我是個農民,只能用農民的方式做我能做到的,盡管無濟于事。我也會在適當時候邀請我的朋友們到一堆牛糞上來坐坐,他們飽食了現代激素,而人類最本原的底肥是萬不可少的。沒這種底肥的人如同無本之木,是結不出碩大果實的。19.梳理全文,簡要概括“我”的心理產生了哪些變化。(4分)

20.請賞析第④段中劃線句子的表達特色。(6分)

21.請分析⑤⑥⑦三小節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22.請探究文中最后一句的深刻意蘊。(6分)

參考答案:19.①(城市見到牛糞)驚訝,②(我逃離農村見到牛)羞愧,③(對牛的命運)同情,④(混跡于文人)窘迫(慚愧),⑤(城市發展)擔憂(無奈),⑥(改變城市現狀)期待(堅定)。(4分,一點1分,任答四點,答出心理關鍵詞即可)20.①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突出牛的辛勞和付出(2分,答擬人也可);②運用對比的表現手法,把牛進城游覽與牛被宰殺的兩種命運進行對比(2分,答想象也可);③表達我對牛悲慘命運的悲憫和對城市生存狀態的反思(2分,任答一點即可)。(6分,修辭手法加分析2分,表現手法加分析2分,情感2分)21.①內容上,作為農民的我不愿像牛一樣任人宰割,表現我對命運的反抗和對傳統農村生活的厭棄(2分,意思對即可);②結構上,引出下文我在城市生活境遇的描寫(或反思)(2分,或答“承上啟下,由牛及人”也可以)。(4分,內容、結構各2分)22.①底肥代指鄉村所具有的自然勃發、純凈質樸的生命狀態(生命力);②城市人飽食現代激素(遠離農業文明),缺失了與自然萬物和諧共處的溫情,是不可能有大成就的;③表達作者對城市畸形發展的擔憂;④對人的生命狀態能回歸鄉村、回歸自然、回歸純真的呼吁與期盼。(6分,每點2分,任答三點)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4.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題。(9分,每小題3分)莊子與屈原,是中國哲學史與文學史上兩顆璀璨的巨星。他們同時出現于中國的戰國時代,莊騷比翼,哲詩輝映,代表了我們民族在思辨與審美領域中達到的高峰。莊子是一位將認知與審美融為一體的哲人,他的人本體論哲學,讓人們追思“有限的個體生命如何去把握永恒的美的人生”,帶有一種詩意的光輝。一部探討哲理的《莊子》,充滿了藝術想象、浪漫情調和濃郁的詩情。以“辯多而情激”著稱的莊子,正是在理智與情感、哲學與詩之間尋求美和自由的人生——詩意的人生。莊子既是哲人,又是詩人,確切地說,他是一位“哲詩”。屈原則恰好是詩人而兼哲人,是一位“詩哲”。他不僅寫出了《天問》那樣廣泛涉及宇宙、神靈、萬物、歷史、政治、人生問題的哲理詩,以諸子式的懷疑、批判、探索的精神,叩問宇宙、歷史與人生之謎,即使《離騷》、《九歌》這類抒情詩篇,也都蘊含了深邃的哲學意識,表現出詩人對自然哲學、歷史哲學、人生哲學的思考。莊子、屈原及其作品的出現,遠遠超出了哲學、詩歌藝術的范疇,而具有了整個文化精神領域的意義。莊子與屈原的出現不是偶然的,而是文化高峰中文史哲互涵互動形成的一種文化現象。戰國時代,經濟、政治經歷著極為深刻的變化,文化上亦在歷史繼承和南北交流的基礎上總結、革新、開創,從而掀起了中國文化史上燦爛的第一個高潮。在這個“高峰”和“源頭”時代,出現了以“楚辭”為代表的文學,以《左傳》《戰國策》為代表的史學和以諸子為代表的哲學,它們體現了整個歷史時代的學術造詣和文化水平。而且,三者之間還表現出一種互涵互動的關系:無論是文學、史學還是哲學,其中任何一個科,都不是孤立存在和發展的,而是互相聯系、滲透,彼此促進錯綜地發展的。在文史哲的交融中,不僅文學自身兼含著史哲的因素,從而呈現了一種氣象雄渾的“大文學”形態,同時還出現了史著文學化與哲學詩意化的傾向。史著文學化導致了史傳文學的產生,它們是史與文的有機統一,是用文學的手法寫出的歷史,又是以歷史為題材的文學作品,從而既把歷史文學化了,又把文學歷史化了。哲學的詩意化,其結果是哲理藝術散文的產生和詩化哲學的出現。《老子》等雖是自創體系的哲學,但認知中又都運用了以形見理的方法,邏輯思維的線索上綴滿了形象的花結,使哲理與藝術達到了完善的結合,進而更在情與理的交融中,出現了睿智與深情結合的詩化哲學。莊子與屈原正是在這種學術文化背景中出現的。作為一種文化奇觀的“莊騷輝映”,實則是在詩意的沉思和沉思的詩意中,表現了哲學和詩在最深層次上的融通。1.對文章某些概念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哲詩”是指作品富于哲理的詩人,“詩哲”則是指著作充滿詩意的哲學家。B.作者認為戰國時代出現了文史哲的“互涵互動”,“互涵”指彼此促進,“互動”指彼此滲透。C.“史著文學化”指的是不拘泥于歷史的真實,用文學的手法撰述歷史;“哲學詩意化”,指的是借鑒詩歌創作手法來表達哲學思想。D.“詩意的沉思”指莊子的文章洋溢著詩情;“沉思的詩意”指屈原的作品充滿了哲理。2.不屬于莊子“既是哲人,又是詩人”,屈原是“詩人,而兼哲人”原因的一項是A.莊子和屈原的作品都富于哲理。

B.莊子和屈原的作品都充滿詩意。C.莊子和屈原都有哲學著作和詩歌作品傳世。

D.莊子和屈原的作品遠遠超出了哲學、詩歌藝術的范疇,具有整個文化精神的意義。3.對這段文字論述的主旨表述最準確的一項是A.莊子與屈原代表了我們民族在思辨與審美領域中達到的高峰。B.戰國時期文史之間呈現出互涵互動的關系。C.莊子和屈原出現的歷史、社會和文化背景。D.哲學和詩在最深層次上的融通產生了“莊騷輝映”這一種文化奇觀。參考答案:1.D(A將兩概念的內涵弄反了。B將“互涵”與“互動”的內涵弄反了。C“用文學的手法撰述歷史”“借詩歌創作手法來表達哲學思想”均不符合文意)

2.C(只能說莊子的哲學著作有詩意,屈原的詩歌作品有哲理)3.D(ABC三項都有不妥之處)

略5.用“/”給下面的文言文畫橫線的部分斷句。(4分)驃騎將軍為人少言不泄有氣敢任天子嘗欲教之孫吳兵法對曰顧方略何如耳不至學古兵法天子為治第令驃騎視之,對曰:“匈奴未滅,無以為家也。”由此上益重愛之。參考答案:驃騎將軍為人少言不泄/有氣敢任/天子嘗欲教之孫吳兵法/對曰/顧方略何如耳/不至學古兵法/天子為治第/令驃騎視之,對曰:“匈奴未滅,無以為家也。”由此上益重愛之。(譯文:驃騎將軍霍去病為人少言寡語,不泄漏別人的談話,有氣魄,敢擔當。天子曾經要教他孫武、吳起的兵法,他回答說:“(作戰只要)看謀略如何就行了,不必學習古代兵法。”天子給他建造了府第,讓霍去病去察看,他說:“匈奴還未消滅,無法考慮家事。”從此皇上更加寵愛看重他。)6.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廖立傳廖立,字公淵,武陵臨沅人。先主領荊州牧,辟為從事,年未三十,擢為長沙太守。先主入蜀,諸葛亮鎮荊土,孫權遣使通好于亮,因問士人皆誰相經緯者。亮答曰:“龐統、廖立,楚之良才,當贊興世業者也。”建安二十年,權遣呂蒙奄襲南三郡,立脫身走,自歸先主。先主素識待之,不深責也,以為巴郡太守。二十四年,先主為漢中王,徵立為侍中。后主襲位,徙長水校尉。立本意,自謂才名宜為諸葛亮之貳,而更游散在李嚴等下,常懷怏怏。后丞相掾李邵(李郃)、蔣琬至,立計曰:“軍當遠出,卿諸人好諦其事。昔先帝不取漢中,走與吳人爭南三郡,卒以三郡與吳人,徒勞役吏士,無益而還。既亡漢中,使夏侯淵、張郃深入于巴,幾喪一州。后至漢中,使關侯身死無孑遺,上庸覆敗,徒失一方。是羽怙恃勇名,作軍無法,直以意突耳。故前后數喪師眾也。如向朗、文恭,凡俗之人耳。恭作治中無綱紀;朗昔奉馬良兄弟,謂為圣人,今作長史,素能合道。中郎郭演長,從人者耳,不足與經大事,而作侍中。今弱世也,欲任此三人,為不然也。王連流俗,茍作掊克,使百姓疲弊,以致今日。”邵(郃)、琬具白其言于諸葛亮。亮表立曰:“長水校尉廖立,坐自貴大,臧否群士,公言國家不任賢達而任俗吏,又言萬人率者皆小子也;誹謗先帝,疵毀眾臣。人有言國家兵眾簡練,部伍分明者,立舉頭視屋,憤咤作色曰:‘何足言!’凡如是者不可勝數。羊之亂群,猶能為害,況立托在大位,中人以下識真偽邪?”于是廢立為民,徙汶山郡,立躬率妻子耕殖自守。建興十二年,聞諸葛亮卒,垂泣嘆曰:“吾終為左衽矣!”后監軍姜維率偏軍經汶山,詣立。稱立意氣不衰,言論自若。立遂終徙所。妻子還蜀。

——《三國志·蜀志》4.下列語句中加點的字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3分) A.當贊興世業者也

贊:稱贊 B.徵立為侍中

徵:征召 C.卿諸人好諦其事

諦:細察 D.后監軍姜維率偏軍經汶山,詣立

詣:拜訪5.下列各句中,全部表現廖立“坐自貴大”的一項是(

)(3分) ①立本意,自謂才名宜為諸葛亮之貳

②如向朗、文恭,凡俗之人耳 ③今弱世也,欲任此三人,為不然也 ④權遣呂蒙奄襲南三郡,立脫身走,自歸先主 ⑤諸葛亮卒,垂泣嘆曰:吾終為左衽矣

⑥人有言國家兵眾簡練,部伍分明者,立舉頭視屋,憤咤作色曰:‘何足言!’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⑥

D.③④⑤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廖立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曾得到諸葛亮的高度評價,也得到過劉備的賞識和器重,并委以重任。 B.廖立對自己位居李嚴等人之下,心中常怏怏不樂,于是在李邵、蔣琬面前列數先主、關羽等人的過失,造成了不好的影響。 C.諸葛亮聽了邵、琬的陳述,覺得長水校尉廖立,言行妄自尊大,褒貶評論廣大朝士,公然指責國家的行為,如一羊亂群一般危害甚大,于是就罷免了廖立。 D.廖立因才而被選撥,又因恃才而被毀,覽其舉措,跡其規矩,招禍取咎,無不自己。

7.將文中劃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孫權遣使通好于亮,因問士人皆誰相經緯者。

(2)是羽怙恃勇名,作軍無法,直以意突耳。參考答案:4.A

贊:輔助,輔佐。5.C

③句旨在表明其對這一任命的觀點態度;④句體現其臨陣脫逃的行為;⑤句是感嘆自己的遭遇。6.C

理解錯誤,應該是上表陳于皇上下詔被罷黜為民。7.①孫權派遣使者向諸葛亮表示往來友好,順便詢問讀書士人中都有誰在幫助規劃治理國家(得分點:于亮(狀語后置句)、因、相、經緯各1分,句意1分)是羽怙恃勇名,作軍無法,直以意突耳。②這是由于關羽仗恃自己的勇威聲名,帶兵作戰無方,僅憑著自己的主觀臆斷進攻作戰而所致(得分點:判斷句、怙恃、直、以各1分,句意1分)

附文言文參考譯文:廖立,字公淵,是武陵郡臨沅人。劉備兼任荊州牧時,征召廖立為州從事,當時他不到三十歲,就被提拔為長沙太守。劉備進入蜀地,諸葛亮鎮守荊州地區,孫權派遣使者向諸葛亮表示往來友好,順便詢問讀書士人中都有誰在幫助規劃治理國家,諸葛亮回答說:“龐統、廖立,都是楚地優秀人才,應是輔助振興帝王世代大業的人。”建安二十年,孫權派呂蒙暗地(偷)襲荊州南方三郡,廖立脫身逃跑,徑自逃歸劉備身邊。劉備一向賞識和厚待他,就沒有過于責備他,讓他做了巴郡太守。建安二十四年,劉備為漢中王,征召廖立為侍中。后主劉禪繼位為帝,廖立被調任長水校尉。廖立內心中,自認為才能名氣應該是做諸葛亮的副手,但實際上卻淪落到位在李嚴等人的之下,所以心中常怏怏不得志。后來丞相掾吏李邵、蔣琬到他治所來,廖立為他們獻計說:“軍隊就要出發遠征,你們幾位應該好好細察這些事。過去先主不占取漢中,而前去與東吳爭奪南方三郡,結果還是把三郡給了吳人,白白地勞累軍士,無功而歸。失掉漢中以后,使夏侯淵、張郃深入巴地一帶,幾乎丟失整個州。后來進軍漢中,又使關羽戰死,部隊沒有留下一人。上庸又遭慘敗滅亡,白白丟失一方土地。這是由于關羽仗恃自己的勇威聲名,帶兵作戰無方,僅憑著自己的主觀臆斷進攻作戰而所致,故此先后幾次喪失軍隊人馬,像向朗、文恭,都是平庸之輩。文恭任職治中,行事毫無綱紀法度;向朗過去侍奉馬良兄弟,號稱是圣人,現在任職長史,一向只是能遵守法規。中郎郭演長,是個一味附和別人的人罷了,不足以和他共謀大事,卻讓他當上了侍中。如今處在衰微之世,要任用這三個人,是不合適的。王連是流于世俗的人,一旦成了聚斂財物的貪官,使百姓困苦不堪,以致鬧到今天這種地步。”李邵、蔣琬把這些話全告訴了諸葛亮。諸葛亮寫了一份彈劾廖立的奏章,說:“長水校尉廖立,言行妄自尊大,褒貶評論廣大朝士,公然指責國家不任賢達之士而用平庸的官吏,又說萬軍統率者都是些不中用的混小子;誹謗先帝,詆毀污蔑各位大臣。當有人說到國家軍隊士兵精悍訓練有素、隊伍整肅軍紀嚴明時,廖立傲慢地仰著臉望著屋頂,勃然變色叱責那人說:‘有什么值得稱道的!’諸如此類情況不可勝舉。一羊亂群,都能造成危害,何況廖立官任高職,中等才能以下的人能分辨他的真偽嗎?”于是下詔把廖立廢黜為平民,流放汶山郡。廖立便老老實實親自帶著妻子兒女在那里耕種養活自己。建興十二年,廖立聽說諸葛亮去世,他雙淚長流嘆息說:“我們要一直穿這種衣襟左掩的異族服裝了!成為異族的奴役呵!”后來監軍姜維率領偏師經過汶山,前去看望廖立,稱贊他意氣不減當年,言談自若。廖立于是老死流放之地,妻小返回蜀地。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共4題)7.2012年倫敦奧運塵埃落定,某報引用莎士比亞的詩句“少壯時欣欣向榮,盛極又必反,繁華和璀璨都被從記憶抹掉”來評論中國女排無緣四強、澳大利亞游泳光環褪盡、俄羅斯體操后繼乏人、日本柔道輝煌不再的體壇現象,貼切又有文采。請你用簡約的文字對此體壇現象進行評論,要求觀點鮮明,至少使用一種修辭手法,50字以內。(4分)

參考答案: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這種現象,實屬正常。奧運賽場就應該新人輩出。(觀點鮮明2分;修辭1分;語意通順1分)8.下面是某校為即將升入高三的高二學生設計的“高三語文復習計劃”的初步構思框架,請把這個構思寫成一段話,要求內容完整,表述準確,語言連貫,不超過100個字。參考答案:示例:高三語文復習分成兩個階段:第一階段進行專項復習,內容分為古詩文閱讀鑒賞、現代文閱讀、語言知識語言表達、寫作訓練四個專題;第二階段進行綜合復習,做綜合試題,進行各專項二次強化。【詳解】本題重點考查學生圖文轉換的能力,考點是“語言表達準確、簡明、連貫”。解答此類題目首先審清題意,知道所給流程圖的主題;再看清流程順序及解說文字,明確箭頭方向及其代表的意義;最后轉換成一般介紹文字,有的注意字數限制。本題第一層級關鍵詞:高三語文復習計劃;第二層級關鍵詞:第一階段,專項復習;第二階段,綜合復習;第三層級關鍵詞:古詩文閱讀鑒賞,現代文閱讀,語言知識,語言表達;寫作訓練,綜合試題,各專項二次強化。表述的順序是由下往上。注意連貫性和簡練性。【點睛】第一步看圖,1、方框里的詞語屬于關鍵概念,是流程中的關鍵環節。2、帶箭頭的橫線展示著時間發展的趨勢或動作行為的走向。3、橫線上的詞語,屬于概念間(環節間)發生關系的方式,起過渡和連貫作用。第二步:用文字簡明表達,明確陳述對象,注意顧序: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展現事件的流程。9.下圖是豐子愷題為《欣賞》的漫畫,請按要求作答。(1)描述畫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