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人教版文化史第二單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發展單元測試 獲獎作品_第1頁
高中歷史人教版文化史第二單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發展單元測試 獲獎作品_第2頁
高中歷史人教版文化史第二單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發展單元測試 獲獎作品_第3頁
高中歷史人教版文化史第二單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發展單元測試 獲獎作品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單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與其發展》復習教案一、考綱、課標要求考綱要求課程標準1、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了解古代希臘智者學派和蘇格拉底等人對人的價值的闡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內涵。2、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認識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時期人文主義的含義。3、啟蒙運動簡述孟德斯鳩等啟蒙思想家的觀點,概述啟蒙運動對人文主義思想的發展。●教學重點各個時期人文精神內涵●教學難點各個時期人文精神內涵●教具準備單元學案●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方法:互動式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表格比較法學法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講演結合、講評結合,當堂鞏固。二、重要概念:(講練約5分鐘)1人文精神(人文主義)廣義:關心人,尤其關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價值,尤其尊重人作為精神存在的價值。狹義:文藝復興時期的一種思潮2文藝復興:14~16世紀起源于意大利(國家),擴展到歐洲廣泛地區的一場由新興資產階級以復興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名義下發起的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運動。3宗教改革:16、17世紀在宗教改革外衣下資產階級反對封建統治和羅馬神權統治的思想政治運動4啟蒙運動:17—18世紀西歐資產階級以理性為武器反封建的思想解放運動。三、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與發展歷程:(講練約5分鐘)(1)起源: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的智者學派和蘇格拉底等人對人的價值的闡述,是早期人文精神的最初體現。(2)湮沒:中世紀西方天主教神學統治了人們的精神世界,神本主義取代了人文主義,使人和人性被束縛。(3)復興:14~17世紀初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批判神權統治,宣揚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人文主義得以復興,這是“人”的重新覺醒。(4)成熟:17-18世紀啟蒙運動宣揚理性主義,使人文主義思想有了很大的發展,從此人文精神在西方思想界占據主導地位。四:問題拓展拓展問題一:不同階段對人文精神的闡述有何不同(講練約10分鐘)智者運動(起源):研究人;樹立人的尊嚴與權威文藝復興(復興):肯定人和人性,強調人的價值,追求個性解放、現世幸福,反對神學迷信,其矛頭主要是針對宗教的神權主義。宗教改革(發展):反對天主教會的宗教特權,提倡人的個性解放,使人從羅馬天主教會的宗教枷鎖中解脫出來,獲得更多的個人自由,帶有資產階級傾向啟蒙運動(成熟)追求的是人的全面自由與平等。其矛頭直指整個封建專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體系。批判專制主義、教權主義和封建特權;追求政治民主、權利平等和個人自由,為資本主義社會確立一套政治構想【鞏固練習】1、對人文主義精神的表述,最準確的一項是A.強調人性至上,反對宗教信仰B.肯定人的價值,強調發展個性C.提倡個人奮斗,鼓勵發展私有D.要求自由平等,否定神學世界觀2.判斷下列哪一種觀點不符合人文主義思想A.人是罪惡、卑微、消極的存在,只有上帝才是完美的B.大多數時候,落在人們頭上的幸福或不幸取決于他們自己C.神圣的種子不落在家庭,而落在個人身上D.真正的高貴并非天生的,而是自為的3.下列關于西方人文精神初期,新型道德觀的主要表述正確的有①徹底公開否定宗教、改變封建的傳統觀念②研究“人”的價值③攻擊矛頭對準封建社會里最神圣的王權、神權和特權④對人類與環境有一定的重視A.①④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文藝復興是西方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文藝復興先驅們所承擔的歷史任務是A.把人從禁欲主義的束縛下解放出來B.把人從宗教信抑的束縛下解放出來C.把人從羅馬教皇的控制下解放出來D.把人從封建主的控制下解放出來5、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從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鑄成了反對神學桎梏的武器。以下最契合人文主義核心內涵的古希臘名言是A.求知是人類的本性 B.心靈美比形體美更珍貴C.人的出類拔萃為城邦增加的榮耀可以超過神D.健康和聰明是人生的兩大幸福6.人文主義在西歐經歷了萌發、復興和發展的歷程。下列各項中,符合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特征的是A.人的感覺是判定一切的準繩B.挑戰以教皇為首的宗教權威C.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D.提出了資產階級的政治構想7、馬丁.路德在《九十五條論綱》闡述基督徒有權讀《圣經》和理解《圣經》,人人都可以與上帝溝通。這種思想社會效果是A、將人們從宗教迷信中解放出來B、從神學角度論證了人的自由和獨立性C、動搖了上帝在人們心中的地位D、使基督徒在上帝面前實現了人人平等8馬丁·路德提出“信仰耶酥即可得救”這一原則的實質意義在于A、否定了天主教會及其神學的作用B、確立了“教隨國定”的原則C、打擊了羅馬天主教會的勢力D、維護了德意志各階層的利益9,啟蒙運動發展了人文主義思想,,表現在A、反對羅馬教會的神權統治B、反對禁欲主義和蒙昧主義C、追求個性解放和現世幸福D、主張政治民主和權利平等10.啟蒙學說發展了人文主義,這主要表現在:A.反對教權主義和蒙昧主義B.宣傳天賦人權C.提倡自由平等D.主張建立法制社會拓展二:不同時期,人文精神內涵的變化的原因是什么?(講練約5分鐘)1.智者學派產生的背景是:①古代希臘城邦民主制度的發達②一些學者把研究重點轉移到“人”本身③古希臘經濟文化的繁榮④資本主義開始萌芽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③④2公元前5世紀,希臘學者將研究重點從自然轉移到“人”本身的主要原因是A.希臘城邦開始形成B.希臘城邦民主政治高度發展C.希臘社會矛盾尖銳D.學者們對研究自然失去興趣3.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思潮肯定人和人性,強調人的價值,追求個性解放,反對神學迷信,主要原因是A.新航路的開辟開闊了人們的視野B.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C.人們認識到自己在社會的重要地位D.哥白尼“太陽中心說”的創立4.世紀法國啟蒙思想的傳播最終導致了法國大革命爆發,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了共和國,而17世紀中國思想家的思想影響卻遠未能達到這一步。產生這種差別的根本原因是A.中國思想家們的思想產生的時間較早B.當時中國資本主義發展水平遠遠落后于法國C.當時中國的科技水平遠遠落后于法國D.當時中國思想家們沒對未來社會提出政治設想5.百家爭鳴時期和文藝復興時期,都是“人”被發現和重視的時代。二者的共同之處是A.都是處于社會轉型時期,體現了新興階級的要求B.都是反封建的思想武器C.都是資本主義萌芽出現后的必然結果D.都是教會神學長期統治的結果引導學生得出體現的哲學原理:“一定的思想是一定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同時又對一定的政治和經濟起反作用拓展三:人文主義與我國當前的民生問題、社會建設(講練約5分鐘)1.實現社會和諧,建設美好社會,始終是人類孜孜以求的一個社會理想,也是包括中國共產黨在內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懈追求的一個社會理想。下列哲學思想對我們建設和諧社會具有直接借鑒意義的是A.“人是萬物的尺度”B.“knowyourself”C.“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D.“最初偏離真理毫厘,到頭來就會繆之千里”2.下列思想主張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關注民生的是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天下為主,君為客”③“社會契約”、“人民主權”④“民貴君輕”⑤“水能載舟,亦能覆舟”⑥“天賦人權”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C.②③⑥ D.①④⑤3材料題材料一“學者須是革盡人欲,復盡天理。”——《朱子語類》材料二彼得拉克認為,人的本性、人生的目的和幸福,應該是研究的主題。——摘自《世界近代史》(1)概括指出材料一的主要觀點及其實質。(4分)主要觀點;存天理滅人欲。實質:維護封建專制統治。(2)材料二反映出思想主旨是什么?與材料一相比有何不同?思想主旨:人文主義思想。不同:材料一是泯滅人性,材料二是重視人性。(3)你能舉出古今中外反映人類追求和諧社會所作出的一些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