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講-地球上的大氣-_第1頁
第八講-地球上的大氣-_第2頁
第八講-地球上的大氣-_第3頁
第八講-地球上的大氣-_第4頁
第八講-地球上的大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地球上的大氣0一、大氣的受熱過程CO2、H2O吸收紅外線O3吸收紫外線太陽輻射反射散射有選擇性無選擇性波長較短的藍色光最容易被散射①吸收②反射③散射大氣上界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12km50km0宇宙空間CO2、H2O吸收紅外線O3吸收紫外線太陽輻射反射散射大氣輻射大氣逆輻射地面輻射大氣吸收短波輻射長波輻射一、大氣的受熱過程大氣上界大氣逆輻射對地面的保溫作用。結論:①

是地球的能量源泉;②

是大氣的主要直接熱源;③

對地面起保溫作用。太陽輻射地面輻射大氣逆輻射太陽高度反射率如:天氣緯度位置其他因素下墊面地面獲得的太陽輻射不同小結:影響地面輻射的主要因素太陽輻射地面吸收大氣吸收射向宇宙空間射向宇宙空間大氣輻射射向地面(大氣逆輻射)大氣增溫地面吸收太陽輻射,地溫上升。云層反射地面輻射大氣吸收“太陽暖地面”“地面暖大氣”“大氣還地面”一、大氣的受熱過程(2011·福州高三質檢)讀圖,回答1~2題。1.圖中A、B、C三個箭頭所表示的輻射依次是:A.大氣逆輻射、地面輻射、太陽輻射B.太陽輻射、地面輻射、大氣逆輻射C.地面輻射、大氣逆輻射、太陽輻射D.太陽輻射、大氣逆輻射、地面輻射B2.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以及它們在圖中對應字母的組合,正確的是:A.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AB.大氣的反射作用——DC.大氣的吸收作用——BD.大氣的逆輻射作用——CD10.使近地面大氣溫度升高的熱量傳遞過程順序是A.④-②-③B.①-④-②C.①-②-③D.③-②-④(11海淀期中)讀圖2“大氣受熱過程圖”,回答10~12題。12.青藏高原與同緯度地區相比太陽輻射強但氣溫低,直接是A.大氣吸收①輻射少B.大氣吸收②輻射少C.地面吸收③輻射少D.地面吸收④輻射少11.影響大氣溫度隨高度升高而遞減的作用是箭頭A.①B.②C.③D.④(09廣東)13.關于地面輻射和大氣逆輻射,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地面輻射與下墊面性質有關B.地面溫度越高,地面輻射越弱C.空氣溫度越低,大氣逆輻射越弱D.空氣濕度大、云量多,大氣逆輻射強B(12重慶)7.人類活動引起的溫室效應增強是德班氣候大會關注的焦點,溫室效應增強的大氣過程是大氣()A.對太陽輻射的散射增強B.射向地面的輻射增強C.對太陽輻射的吸收增強D.射向宇宙空間的輻射增強B(2010年北京文綜)39.(3)說明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對大氣受熱過程的影響。(8分)二氧化碳濃度增加,使大氣吸收地面長波輻射能力增強,【3分】增加了大氣逆輻射【3分】,導致氣溫上升(或溫室效應增強,或大氣保溫作用增強或全球氣候變暖)。【2分】(10江蘇)23.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導致大氣對地面保溫作用增強。下列數字所示環節與大氣保溫作用直接相關的有(雙選) A.①

B.②C.③D.④AC(12天津)13題:某地理小組的學生考察了中國與新加坡合建的中新天津生態城。(4)有學生認為,新加坡重視環保,利用太陽能、風能發電應當很普遍。經過探究,大家認識到新加坡的太陽能、風能并不豐富。請參考圖11說明原因。(6分)(4)新加坡終年受赤道低氣壓控制,盛行上升氣流,云量多,光照少;終年盛行上升氣流,近地面風力小。等壓面

空間氣壓值相同的各點組合而成的面叫做等壓面。ABC101010051000(百帕)在無其它因素的影響下,理論上同緯度海拔相同的地方,氣壓值也相同。海拔越高氣壓越低二、熱力環流的原理ABC受熱冷卻

冷卻密度減少密度增加密度增加密度增加密度減少密度減少二、熱力環流的原理受熱冷卻

冷卻密度減少密度增加密度增加密度增加密度減少密度減少高氣壓高氣壓高氣壓低氣壓低氣壓低氣壓二、熱力環流的原理高高低低等壓面彎曲口訣:BAC冷熱不均大氣垂直運動同一水平面上氣壓差異熱力環流(根本原因)一、熱力環流(最簡單的形式)大氣水平運動歸納考點1常見的熱力環流及其成因

(1)海陸風:白天陸地增溫快,氣溫比海面高,近地面形成低氣壓,而海洋上因氣溫較低,形成高氣壓,下層空氣由海洋流向陸地,形成海風(如下圖a);夜間與白天大氣的熱力作用相反,形成陸風(如圖b)。白天陸地:增溫快海洋:增溫慢夜晚陸地:降溫快海洋:降溫慢低壓高壓高壓低壓白天風從海洋吹向陸地,夜晚風從陸地吹向海洋。等壓面的彎曲:高高低低低壓高壓低壓高壓

(2)山谷風: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氣增溫強烈,暖空氣沿坡上升,形成谷風(如下圖a)。夜間因山坡空氣迅速冷卻,密度增大,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風(如下圖b)。

(3)城市風:由于城市人們生產、生活釋放出大量的人為熱,導致城市氣溫高于郊區,形成“城市熱島”。當大氣環流微弱時,由于城市熱島的存在,引起空氣在城市上升,在郊區下沉,在城市和郊區之間形成了小型的熱力環流,稱為城市風。(注意:城市風不隨晝夜而變化)地面1000pa等壓面等高面12345ABC

(1)圖中1、2、3、4、5氣壓關系是

;(2)A、C兩地氣溫較高的是

;兩地

為晴天;(3)用“→”完成圖中的熱力環流

4>1=2=3>5CA等壓面彎曲:(高高低低)高壓向高處凸,低壓向低處凹。(2011·泉州一模)讀圖,回答4~6題。4.如果此圖為熱力環流側視圖,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引起熱力環流的原因是地面冷熱不均B.溫度:A>B>C>DC.熱力環流是大氣運動最復雜的形式D.氣壓:D>A>B>CA5.如果此圖是城市熱力環流側視圖,在②處進行植樹造林,對城市空氣起到的作用是()A.增溫和增濕B.凈化和增溫C.凈化和增濕D.降溫和減濕6.如果此圖表示的是山谷風示意圖,那么上升氣流③表示的可能是()①白天的谷地②白天的山坡③夜晚的谷地④夜晚的山坡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CB

讀北半球某地的氣壓分布圖,完成下列各題。(1)甲、乙、丙、丁四地氣壓的大小關系為________。(2)在圖中用箭頭標出環流模式。【典例2】(3)甲、乙兩地中氣溫較高的是________地,其對應的天氣狀況常為________天氣,氣溫日較差較大的是_______地。(4)圖中,甲、乙兩地之間的風向為________。(5)在圖中畫出高空的等壓面。甲>乙>丙>丁乙陰雨甲西南風3.如果該圖為大氣環流模式,S線代表地球表面,則A.E處氣溫比H處高B.F處氣壓比G處低

C.氣流②自西向東運動D.E處的高度可達120千米構建模式圖,探究地理基本原理、過程、成因及規律,是學習地理的方法之一。讀圖2,回答3-5題。(08北京)

sFGHE①②③④B若該水庫旁建某度假村,圖中能正確反映水庫與度假村之間風向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008年西城二模)B熱力環流原理的應用(12豐臺一模)沃克環流是指正常情況下發生在赤道附近太平洋洋面上空的一種熱力環流。讀圖3,回答第3題。3.在沃克環流中A.甲地多晴天B.乙地為低壓C.甲地垂直方向氣流下沉D.近地面空氣由乙地流向甲地圖3D(hPa)100610081010水平氣壓梯度力垂直于等壓線由高壓指向低壓BA三、大氣水平運動——風1.氣壓梯度:同一水平面上,單位距離間的氣壓差2.水平氣壓梯度力:只要水平面上存在氣壓梯度,就產生了促使大氣由高壓區流向低壓區的力。10101008100610041002(hPa)氣壓梯度力風向地轉偏向力▲地轉偏向力:與風向垂直,只改變風向,不影響風速▲高空的風向最終與等壓線平行.北半球高空中的風向高空中的風:受水平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hPa)1000100510101015氣壓梯度力風向地轉偏向力▲摩擦力方向:與風向相反,且位于同一直線上▲近地面風向最終與等壓線成一定夾角近地面的風:受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和近地面摩擦力共同影響摩擦力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垂直于等壓線)(北半球風向右偏,南半球風向左偏)地面摩擦力大氣作水平運動所受作用力高空中的風向平行于等壓線近地面的風與等壓線斜交(與風向相反)在下圖中繪出北半球近地面A、B兩種氣壓狀況下的大氣運動情形103010201010101010201030水平氣壓梯度力AB實際風向低壓高壓北東西南判斷風向:風向是指風的來向。在等壓線圖中繪出并讀出甲、乙兩地的風向1.風力情況由風矢表示,由風向稈和風羽組成。

風向和風力等級示意圖

2.風向稈:指出風的方向,有8個方位。

3.風羽:由3、4個短劃和三角表示大風風力,垂直在風向桿末端右側(北半球)

2米/秒4米/秒20米/秒0級風又叫無風。2級風叫輕風,樹葉微有聲響,人面感覺有風。4級風叫和風,樹的小枝搖動,能吹起地面灰塵和紙張。6級風叫強風,大樹枝搖動,電線有呼呼聲,打雨傘行走有困難。8級風叫大風,樹的細枝可折斷,人迎風行走阻力甚大。10級風叫狂風,陸地少見,可拔起樹木,建筑物損害較重。12級以上的風叫颶風,摧毀力極大,陸地少見。風力等級歌謠零級無風煙上沖,一級看煙示西東。二級樹葉瑟瑟響,風標時刻動不停。三級風起紅旗展,四級塵土飛空中。五級河面起微波,有葉小樹迎風動。風到六級電線響,風中撐傘難前行。七級大風樹彎腰,逆風步行困難重。八級樹枝多折斷,迎風差點走不動。九級草屋遭破壞,平房揭瓦倒煙囪。陸上十級風不多,屋倒樹歪耍威風。如果刮到十一級,大樹拔根樓房傾。十二級風陸上無,海浪濤天鬧龍宮。圖中A點表示東南風(由東南吹向西北)B點表示東北風(由東北吹向西南)。該地B代表的東北風出現的頻率最高,因為在所有點中,B是離坐標原點最遠的,同時C所代表的偏東風(由東吹向西)在每年中出現的次數最少、頻率最低,因為C是所有點中距坐標原點最近的。追問:最小風頻時,工業區布局在哪里?回答:風向玫瑰圖②、判斷風向第一步在等壓線圖中,按要求畫出過該點的切線并作垂直于切線的虛線箭頭(由高壓指向低壓,但并不一定指向低壓中心),表示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第二步確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氣壓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左(南半球)偏轉30°~45°角,畫出實線箭頭,即為經過該點的風向。如下圖所示。(北半球)③、判斷風力大小A、同一等壓線圖上,等壓線密集,風力大;等壓線稀疏,風力小,如圖中甲處風力大于乙處。B、不同圖中,“相同比例尺”,相鄰兩條等壓線數值差越大,風力越大,如下圖中B處風力大于A處。C、不同圖中,比例尺越大,風力越大,如下圖中C處風力大于D處。

讀世界某區域某日等壓線(單位:hPa)分布圖(虛線表示航海線),回答下列問題。【典例4】(1)圖示范圍內最大氣壓差可能為________,這種巨大差異的形成原因是什么?A.55hPa B.50hPa C.45hPa D.40hPa海陸分布及熱力性質差異,1月(冬季)大陸上的亞洲高壓切斷了副極地低氣壓。

B(2)此時,圖中共有氣壓活動中心________個,O和P兩地風力大小差別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P點等壓線比O點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大;P點為海洋表面,摩擦力小于O點。4(2012·臨沂模擬)某學校地理興趣小組設計并進行了如下實驗,據此回答1~2題。1、該實驗的主要目的是測試:A.溫室效應B.熱力環流C.海陸熱力差異D.風的形成C2、下列地理現象的成因與該實驗原理相同的是:C(2012·安徽百校聯考)讀合肥的城市熱島示意圖,完成3~4題。3、熱島效應形成了市、郊之間的熱島環流,稱為城市風系,在近地面的風又稱為鄉村風。M地鄉村風的風向是:A.東南風 B.東北風 C.西北風 D.西南風4、能正確表示N地近地面在垂直方向上等溫面與等壓面關系的圖示是:AA[2012·全國卷]圖4示意長江中下游地區夏初某時的氣壓系統。該氣壓系統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東移動。據此完成10~11題。10.24小時后甲地主要吹()A.東北風B.東南風C.西北風D.西南風B圖1示意某一等高面。M、N為等壓線,其氣壓值分別為PM、PN,M、N之間的氣壓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慮水平受力,不計空氣垂直運動時,O點空氣運動的可能方向。1.若此圖表示北半球,PM>PN,則O點風向為

A.⑥或⑦ B.②或⑥ C.④或⑧ D.③或④A(2011福建)圖3示意某區域某時海平面等壓線分布,虛線為晨昏線。讀圖完成10~12題。10.此時,①地的盛行風向為A.東北風B.東南風C.西北風

D.西南風C(2011江蘇)圖2是某區域某時地面天氣簡圖。讀圖回答5~6題。5.圖中M地的風向是A.東北B.東南C.西北

D.西南6.產生圖示區城降水的天氣系統是A.氣旋B.暖鋒C.反氣旋D.冷鋒CD鋒面鋒線鋒=鋒面+鋒線四、常見的天氣系統——鋒面系統暖氣團冷氣團暖氣團冷氣團氣團:是指在水平方向一定范圍內,溫度、濕度、穩定度等物理屬性相對均勻的大團空氣。根據它與途經地區的下墊面溫度相比,分為暖氣團和冷氣團。1、所有鋒面都傾向于冷氣團;2、暖氣團在上,冷氣團在下;3、所有降水都傾向于冷氣團一側鋒面的共性:

為什么暖氣團在鋒面之上,冷氣團在鋒面之下?冷氣團冷而重,暖氣團暖而輕從氣溫、氣壓、天氣狀況等方面分析某城市過境前、過境時、過境后的天氣狀況暖鋒

暖鋒影響下的天氣:

過境前,受___氣團控制,天氣晴朗。氣溫較低,氣壓較高。過境時,暖氣團主動上升,出現____、____等天氣。過境后,受___氣團控制,氣溫____,氣壓____,天氣轉晴。

冷鋒冷鋒過境前后天氣的變化:冷鋒過境前,受___氣團控制,天氣晴暖。冷鋒過境時,冷氣團插入暖氣團下面,暖氣團被迫抬升,常出現____、____、____、____天氣。冷鋒過境后,受___氣團控制,氣溫____,氣壓____,天氣轉晴。鋒前鋒后鋒前鋒后降雨主要在鋒后冷鋒降雨主要在鋒前暖鋒鋒面坡度天氣特征過境前過境時過境后雨區位置天氣實例暖鋒較小冷氣團控制,氣溫低氣壓高天氣晴朗連續性降水降水全在鋒前夏季雨帶的北移冷鋒陰天、下雨、刮風、降溫較大降水集中主要集中在鋒后夏季暴雨,冬季寒潮,春季沙塵暴鋒面符號天氣圖氣團位置冷氣團在鋒下,暖氣團在鋒上暖氣團控制,氣溫高氣壓低天氣晴朗冷氣團控制,氣溫低氣壓高天氣轉晴暖氣團控制,氣溫高氣壓低天氣轉晴比較冷鋒和暖鋒的特點及其對天氣的影響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移動的鋒暖氣團主動向冷氣團移動的鋒一般為云雨天氣鋒后暖氣團控制,氣溫較高,氣壓較,低天氣晴朗冷氣團控制,氣溫較低,氣壓較高,天氣晴朗連續性降水鋒前暖氣團控制,氣溫升高,氣壓降低,天氣轉晴冷氣團控制,氣溫降低,氣壓升高,天氣轉晴暖鋒在我國出現較少,且伴隨氣旋出現。冬秋一般出現江淮流域,夏季多出現在黃河流域課堂練習:1、一場春雨一場暖(暖鋒)2、一場秋雨一場寒(冷鋒)3、北方冬春季節爆發的沙塵暴(冷鋒)4、春秋季節暴發的寒潮(冷鋒)5、北方夏季出現的暴雨(冷鋒)6、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梅雨季節(江淮準靜止鋒)7、貴陽:天無三日晴,低無三尺平(昆明準靜止鋒)(2011·江西師大附中、臨川一中高三聯考)下圖是“江西省某氣象站測得某月18~21日氣溫和氣壓變化圖”,讀圖回答1~2題。1.此期間過境的天氣系統是()A.冷鋒B.反氣旋C.暖鋒D.氣旋2.當圖示天氣系統出現的季節時,我國大部分地區()A.低溫少雨B.溫和多雨C.炎熱干燥D.炎熱多雨AA(2011年惠州調研)云貴高原在冬季常出現下圖所示天氣系統,從圖中可知:昆明準靜止鋒示意圖A.右圖中剖面是東西向B.昆明冬季多晴朗溫暖天氣C.云貴高原地勢自東北向西南傾斜D.昆明與貴陽冬半年均以冷濕天氣為主B(2011上海)鋒面性質不同,產生天氣現象也不相同21.甲、乙兩圖中,受鋒面影響可能產生的天氣現象是

A.甲圖中暖空氣被抬升,形成降雨天氣

B.甲圖中鋒過境后出現升溫、降壓、晴朗天氣C.乙圖中暖空氣主動爬升,形成陣性降水

D.乙圖鋒過境后狂風大作,出現短時雷暴天氣A.[2012·江蘇卷]圖3是2012年4月18日8時—4月19日8時我國部分地區降水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5~6題。5.形成圖示地區降水的主要原因是()A.高壓脊控制B.鋒面活動C.反氣旋過境D.熱帶氣旋影響B(2011天津)圖6的四幅天氣圖反映了一次寒潮的天氣過程。結合圖文材料,回答10~11題。10.按照此次寒潮天氣發生的過程,四幅天氣圖由先到后的排序應為A.a→c→b→dB.b→c→d→aC.c→b→d→a

D.d→a→c→b11.據圖6的四幅天氣圖判斷,下列城市的天氣狀況接近實際的是

a―武漢地區晴朗溫暖B.b―天津地區大風降溫C.c―北京地區雷雨交加D.d―杭州地區陰雨連綿CB1、低壓與氣旋低1005.01002.51000.0四、常見的天氣系統——低壓(氣旋)和高壓(反氣旋)系統2、高壓與反氣旋高1000.01002.51005.0關于氣旋與反氣旋的判讀,可借助“左右手定則”來判定。見下圖:規律技巧總結1.北半球——右手(地轉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氣旋——大拇指向上,表示氣旋中心氣流上升,四指彎曲方向表示氣流在水平方向上呈逆時針方向輻合;反氣旋——大拇指向下,表示反氣旋中心盛行下沉氣流,四指彎曲方向表示氣流在水平方向上呈順時針方向輻散。規律技巧總結規律技巧總結2.南半球——左手(地轉偏向力南半球向左偏)氣旋——大拇指向上,表示氣旋中心氣流上升,四指彎曲方向表示氣流在水平方向上呈順時針方向輻合;反氣旋——大拇指向下,表示反氣旋中心盛行下沉氣流,四指彎曲方向表示氣流在水平方向上呈逆時針方向輻散。基本氣壓類型鋒面氣旋鋒面氣旋三個規律:1.左側為冷鋒,右側圍暖鋒2.降水位置:冷氣團一側3.鋒面符號位置與氣旋旋轉方向一致(冷鋒鋒后,暖鋒鋒前)低壓中心下圖示意長江中下游地區夏初某時的氣壓系統,該氣壓系統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東移動。據此完成10~11題。04080km高壓甲低壓N11.30-48小時之間,甲地可能經歷A.持續晴朗高溫天氣B.連綿陰雨天氣C.強對流降雨天氣D.沙塵暴天氣C(12年全國大綱卷)下圖為某一區域500百帕等壓面高程(單位:米)分布狀況圖(圖8),圖中與M、N對應的地面上的點分別是甲、乙。讀圖回答27題:27.下面關于甲乙兩地的敘述正確的是:A.乙地可能有鋒面氣旋B.乙地為反氣旋,晝夜溫差大C.甲為城市,乙為郊區D.甲地氣壓低,氣溫高MN甲乙讀我國部分地區春季某時天氣系統圖,完成1~3題。1.圖中甲、乙、丙、丁四條線中,能形成暖鋒的是A.甲、丙B.乙、丁C.丙D.丁D2.圖中甲、乙、丙、丁四線所在地區,反映晴朗天氣的是A.丙、丁C.甲、丙B.甲、乙D.乙、丁B3.一股來自內蒙古地區的冷空氣由西北向東南推進,給華北地區帶來沙塵暴天氣,該天氣系統是A.甲線C.丙線

B.乙線 D.丁線C圖5為某地氣壓場分布圖(單位:百帕),讀圖完成10—11題。10.關于戊地天氣系統的描述,正確的是

①南半球

②北半球

③暖鋒

④冷鋒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1.有關圖中四地天氣狀況的正確敘述是

A.丙地風向為東北風

B.乙地氣溫較高

C.丁地風速最大

D.甲地氣壓最低

(2011浙江)11.讀圖7,由于氣壓高低的變化,使杭州四季呈現多變的天氣現象。下列天氣圖依照春夏秋冬季節的排序,正確是

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①②④③

D.③②①④夏冬臺風-秋C7.此時圖中

A.城市被高氣壓控制,天氣晴朗

B.a地大風降溫,并可能有降水

C.c地盛行西北風

D.b地雨過天晴右圖為某天氣系統圖。讀圖回答7~8題。8.圖2中沿甲乙線所作的天氣系統垂直剖面示意圖正確的是D36,(36分)假設圖示的冬季天氣系統以120千米/日的速度向東移動。讀圖3完成下列要求。(1)簡要說明A地在未來30小時內風向、風力及氣溫的變化趨勢及其原因(不考慮地形的影響)。(18分)(2005年全國卷)。

A地未來30小時內因高壓脊(或天氣系統)東移,風向將由偏北轉為東北風,再轉為東風和東南風,同時隨著等壓線間距縮小(或氣壓梯度加大),風力略有增加。隨著風向由偏北轉向南,A地氣溫也會略有上升。讀我國部分地區春季某時天氣系統圖,完成1~3題。1.圖中甲、乙、丙、丁四條線中,能形成暖鋒的是A.甲、丙B.乙、丁C.丙D.丁D2.圖中甲、乙、丙、丁四線所在地區,反映晴朗天氣的是A.丙、丁C.甲、丙B.甲、乙D.乙、丁B3.一股來自內蒙古地區的冷空氣由西北向東南推進,給華北地區帶來沙塵暴天氣,該天氣系統是A.甲線C.丙線

B.乙線 D.丁線C

例1圖甲是風向標示意圖,圖乙是某地近地面水平氣壓分布示意圖。讀圖,

回答(1)~(2)題。(2)此時,最有可能出現陰雨天氣的地點是

(

)A.M地B.N地C.P地D.Q地

B[2012·山東卷]某科考隊結束了兩個月的海上考察,于4月21日返回到P地。圖3為P地所在區域當日某時地面形勢圖。讀圖回答4~6題。

4.此時可能出現連續性降水的地方是A.①B.②C.③D.④C臺風臺風的活動有季節性,以7-8月為多。臺風的源地有地域性。臺風源地分布在南、北緯5°~20°左右的有島嶼分布的洋面上。臺風形成后,基本上沿副熱帶高壓外緣,自東向西移動。西太平洋臺風的移動路徑分為二條:①西移路徑。臺風從菲律賓以東洋面一直向西移動,經過南海,在我國海南島或越南一帶登陸。②西北路徑。臺風從菲律賓以東洋面向西北方向移動,穿過琉球群島,在我國江浙或浙閩一帶登陸,影響我國最主要就是沿這個路徑來的。臺風結構和天氣一個發展成熟的臺風,按其結構和帶來的天氣,分為臺風眼、渦旋風雨區、外圍大風區三部分,從中心向外呈同心圓狀排列。臺風眼位于臺風中心,直徑約5~10公里。臺風眼內盛行下沉氣流,故天氣睛朗,風平浪靜。臺風眼外側為渦旋風雨區,這里盛行強烈的輻合上升氣流,形成濃厚的云層,出現狂風暴雨,風力常常在12級以上,日降水量可超過100-200毫米,甚至達500-600毫米。是臺風中天氣最惡劣的區域。再向外為外圍大風區,風速向外減小,風力通常在6級以上。北半球臺風:形成在熱帶和副熱帶海面溫度在26℃以上的廣闊海洋上,是一種強烈發展的熱帶氣旋,其中心附近最大風力在12級以上。臺風的結構臺風常發時間和地點:臺風常發生在夏秋之季,每年的7月~10月是臺風的盛行期,約占全年的總臺風的70%,其中又以8月、9月最多,約占全年臺風總數的40%。臺風多發生在亞洲東部及亞洲南部,主要是在南海到我國臺灣省-菲律賓以東的洋面上。臺風的危害:強風——12級或12級以上的強風,具有可怕的摧毀力,強風會掀翻萬噸巨輪,使地面建筑物和通訊設施遭受嚴重損失。

(圖)特大暴雨——一天中降雨達到500mm~1000mm,會造成河堤決口,水庫崩潰,洪水泛濫,淹沒農田、城鎮。

(圖)風暴潮——特大的風暴潮,潮位可高出海面5m~6m能破壞海堤,淹沒島嶼。

(圖)臺風也能帶來豐沛的降水,緩解高溫酷暑和旱情。臺風防御:加強氣象衛星的監測和預報;利用衛星和雷達監視,及時發布臺風預報等

大氣環流與氣壓帶、風帶的形成三圈環流.swf三圈環流圖示氣壓帶、風帶分布氣壓帶和風帶在不同的角度觀察會有不同的表現形式,近年來,高考常涉及局部圖和變式圖的考查,但大都離不開以下三種類型:多雨帶少雨帶多雨帶多雨帶多雨帶多雨帶少雨帶風帶移動.swf氣壓帶風帶5、氣壓帶風帶的移動對氣候的影響、移動的原因:移動規律:移動幅度:移動的影響:

氣候的形成受其影響。氣壓帶和風帶交替控制形成

氣候。太陽直射點的移動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移動。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5--100地中海熱帶草原熱帶季風地中海熱帶草原[2012·天津卷]讀部分地理事物數量的緯度差異示意圖,10.下列敘述,符合圖中所示的動物種群數量分布規律的是A.南半球的種群數量多于北半球B.信風帶的種群數量多于西風帶C.低緯地區的種群數量少于中緯地區D.森林地帶的種群數量少于草原地帶將氣壓帶風帶的分布與地理事物結合起來考查。B(12北京)圖3為東非高原基塔萊和多多馬的降水資料及兩地之間游牧路線示意圖。讀圖,回答第6、7題。6.該游牧活動A.需要穿越熱帶雨林B.隨著雨季南北移動C.向南可至南回歸線D.易受颶風災害侵擾7.游牧至甲地的時間最可能是A.1月 B.4月C.7月 D.10月BD(11海淀期末)讀圖8“某區域等壓線圖(單位:百帕)”,回答24、25題。圖825.關于C、D兩地風向正確的是A.C地常年盛行東南風B.C地在圖示季節吹西北風C.D地在圖示季節吹西南風D.D地常年盛行東北風C海陸熱力差異海陸熱力差異.swf相似的情況發生在海陸之間,冬季和夏季海陸溫度各有何差異?相應的情況,冬夏季海陸氣壓有何差異?

1.北半球冬季,副極地低氣壓帶被大陸上的冷高壓切斷,低壓只保留在海洋上。副極地低氣壓帶副熱帶高氣壓帶2.北半球夏季,副熱帶高氣壓帶被大陸上的熱高壓切斷,高壓只保留在海洋上。

例1下圖是全球近地面氣壓帶和風帶局部示意圖。讀圖,回答(1)~(2)題。(1)圖中氣壓帶

(

)A.7月份被陸地高壓切斷B.1月份被陸地高壓切斷C.是副熱帶高壓帶D.由熱力因素形成(2)下列判斷和推論正確的是

(

)A.在氣壓帶②影響下,亞歐大陸內部降水稀少B.受風帶③的移動影響,1月份澳大利亞西北部降水較多C.在風帶①的影響下,我國西南地區夏季濕潤D.非洲西南端開普敦氣壓帶②和風帶③的交替控制

C

B海平面氣壓圖.swf季風環流2.swf季風環流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性移動?澳大利亞北部夏季風風向和成因澳大利亞北部冬季季風風向和成因澳大利亞北部氣候類型和特征(11年海淀期中)讀圖“氣壓帶風帶移動規律模式示意圖”,回答20~22題。20.關于圖7所示各緯度帶氣流運動方向與干濕性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A.0°~10°盛行下沉氣流,干燥B.10°~20°盛行東北風,干燥C.20°~30°盛行西南風,濕潤D.30°~40°盛行下沉氣流,干燥21.當氣壓帶、風帶位于圖7位置時A.印度半島吹西南風B.歐洲西海岸溫和少雨C.亞洲大陸內部寒冷干燥 D.非洲熱帶草原進入干季DC氣候形成因子知識遷移:由于影響太陽輻射因素之一的太陽高度有時間變化,導致氣溫也存在時間變化,主要體現為日變化和年變化。1、日變化:一天最低溫時間:地方時日出前后一天最高溫時間:地方時14時左右2、日較差:一天最高溫度與最低溫度的差值。一般:大陸性氣候>海洋性氣候;晴天>陰天。3、年變化:一年最熱月:北半球大陸7月海洋8月一年最冷月:北半球大陸1月海洋2月4、年較差:一年中最熱月與最冷月的差值。影響因素:①緯度②海陸分布南半球?年較差大小分布規律:高緯度>低緯度大陸性氣候>海洋性氣候降水的成因分類對流雨地形雨鋒面雨水汽凝結的主要方式:空氣上升冷卻達到過飽和。降水同空氣上升運動密切相關,上升的動力不同降水的類型不同。臺風雨小于大于300—1000500—600700—1000<250大于三、單一氣壓帶或風帶控制下的氣候類型1、熱帶雨林氣候成因:終年受赤道低壓帶控制特點:終年高溫多雨。分布:10°N~10°S降水量/mm-60-45-30-1501530氣溫/℃010020030040050060014710月份三、單一氣壓帶或風帶控制下的氣候類型2、熱帶沙漠氣候成因:終年受副熱帶高壓帶控制特點:終年炎熱干燥分布:南北回歸線到30°大陸西部,即23°26′N~30°N,23°26′S~30°S撒哈拉地區最典型

三、單一氣壓帶或風帶控制下的氣候類型3、溫帶海洋性氣候成因:終年受西風帶控制特點:終年濕潤,夏涼冬溫分布:南北緯40°~60°大陸西部,典型地區是西歐-60-45-30-1501530氣溫/℃0100200300400500600降水量/mm14710月份四、氣壓帶或風帶交替控制下的氣候類型四、氣壓帶或風帶交替控制下的氣候類型1、地中海氣候成因:夏季受副熱帶高壓帶控制,冬季受西風帶控制。特點:夏季高溫少雨,冬季溫和多雨。分布:南北緯30°~40°大陸西部地區,地中海沿岸最為典型。-60-45-30-1501530氣溫/℃0100200300400500600降水量/mm14710月份四、氣壓帶或風帶交替控制下的氣候類型2、熱帶草原氣候成因:濕季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干季受信風帶控制。特點: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分布:南北緯10°~回歸線大陸西部地區五、季風氣候1、熱帶季風氣候特點:終年高溫,旱雨季明顯。分布:10°N—25°N大陸東部,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和南亞。成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和氣壓帶風帶季節性移動2、亞熱帶季風氣候特點: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分布:南北緯25°—35°大陸東部,主要分布在東亞地區五、季風氣候成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60-45-30-1501530氣溫/℃0100200300400500600降水量/mm14710月份3、溫帶季風氣候特點: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分布:35°N—50°N大陸東部。五、季風氣候成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60-45-30-1501530氣溫/℃0100200300400500600降水量/mm14710月份4、主要氣候類型及判定最冷月均溫在0℃~-15℃最冷月均溫小于-15℃(11海淀期末)讀圖8“某區域等壓線圖(單位:百帕)”,回答24、25題。圖825.關于C、D兩地風向正確的是A.C地常年盛行東南風B.C地在圖示季節吹西北風C.D地在圖示季節吹西南風D.D地常年盛行東北風換個半球考查季風狀況,從而發現學生是否真正理解了關于季風的知識。C答案C中國雨帶推移規律

大氣環流是氣候形成的一個重要因素,但不是惟一的因素。而是太陽輻射、大氣環流、海陸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1)如果此圖表示的是亞歐大陸,則此時北京的氣候特點

。(2)此時,A受

控制,其氣候特點是

。這種氣候的全球分布規律是。

(3)圖中所示是

風(風向),其成因主要是由于

而形成的。高溫多雨副熱帶高壓帶炎熱干燥南北緯30°~40°大陸西岸東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讀下圖,圖中箭頭表示此時當地的盛行風向,回答下列問題。(12浙江)2.據下表分析,德班的氣候類型是()德班氣候資料(測站:29°50′S,31°2′E海拔:5m)A、熱帶雨林氣候B、熱帶草原氣候C、熱帶季風氣候D、地中海氣候B(12山東基本能力)28.圖6是某城市各月份氣溫變化曲線與降水量柱狀圖,反映了該城市的典型氣候特征,這個城市是A.羅馬B.曼谷C.北京D.紐約圖6以氣溫降水柱狀圖形式展現AA考查內容:年較差大小的判斷及影響因素考查能力:讀圖區域定位和知識的綜合判斷分析能力緯度位置:由低到高:海口<南京<北京<哈爾濱。年較差由低緯向高緯增大。圖中字母年較差大小為:甲<乙<丙<丁(2010年北京文綜)36.讀圖10,回答下列問題。(1)說明甲地降水特征及其形成原因。(8分)(1)年降水量900毫米左右(較豐富),夏季(1月)少雨,(1分)冬季(7月)多雨;夏季(1月)受副熱帶高壓影響,冬季(7月)受西風控制。描述問題:(2011浙江)36.(30分)圖11為世界某區域示意圖,表2為圖11中甲、乙兩城市的氣候資料。完成下列問題。(2)簡述“雪帶”(降雪量明顯多于周邊地區)分布的特點,并解釋原因。(8分)分布在湖的東、南岸。五大湖地區冬季多西風和西北風;冷空氣經過湖面時,增溫增濕;經過湖面后,暖空氣上升,水汽凝結形成降雪,出現雪帶。①②③三地都位于回歸線附近,有關三地自然帶和氣候類型的敘述正確的是:A、①②③都是熱帶荒漠帶B、①②是熱帶荒漠帶,③是熱帶雨林帶C、①是熱帶沙漠氣候,③是亞熱帶季風氣候D、①②③都是熱帶沙漠氣候c

①②③三地緯度相同,但氣候類型不同,形成差異的主要原因是:A、所處的氣壓帶和風帶位置差異B、人類活動對下墊面的影響差異C、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和保濕作用的差異D、所處海陸位置的差異導致大氣環流的差異D讀歐洲西部某地“降水、氣溫相關圖”,回答:1、該地氣溫的特點是()該地降水的特點是()

夏季高溫,冬季溫和,年較差較大夏季少雨,冬季多雨,季節變化大2、該氣候類型在()沿岸分布最典型,全球的一般分布規律是()該氣候特點的形成原因是(

)地中海南北緯30o–40o之間的大陸西岸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氣流下沉,降水少,太陽高度角大,氣溫高;冬季受來自海洋的西風影響,降水豐富,較為溫暖。(2011江蘇)圖1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蘭冰原面積對比圖。讀圖回答1~2題。1.1992年至2003年格陵蘭冰原面積不斷縮小,反映了A.地殼活動強烈B.日地距離縮短C.黃赤交角增大D.全球氣候變暖2.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縮會導致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蝕加劇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C.海洋面積增大,海岸線長度增加D.熱量消耗增多,全球溫度下降考點: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