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2012年中考模擬考試語文試題_第1頁
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2012年中考模擬考試語文試題_第2頁
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2012年中考模擬考試語文試題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2年澄海區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語文科模擬試題一、基礎(33分)1.根據課文默寫古詩文。(12分)(1)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EQ\o\ac(□,)EQ\o\ac(□,)EQ\o\ac(□,)EQ\o\ac(□,)EQ\o\ac(□,),EQ\o\ac(□,)EQ\o\ac(□,)EQ\o\ac(□,)EQ\o\ac(□,)EQ\o\ac(□,)EQ\o\ac(□,)EQ\o\ac(□,)EQ\o\ac(□,)EQ\o\ac(□,)。(王安石《傷仲永》)(2分)(2)家在哪里?崔顥在《黃鶴樓》中說“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韓愈在《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中則說“EQ\o\ac(□,)EQ\o\ac(□,)EQ\o\ac(□,)EQ\o\ac(□,)EQ\o\ac(□,)EQ\o\ac(□,)EQ\o\ac(□,)?EQ\o\ac(□,)EQ\o\ac(□,)EQ\o\ac(□,)EQ\o\ac(□,)EQ\o\ac(□,)EQ\o\ac(□,)EQ\o\ac(□,)。”(2分)(3)無言獨上西樓,EQ\o\ac(□,)EQ\o\ac(□,)EQ\o\ac(□,)。EQ\o\ac(□,)EQ\o\ac(□,)EQ\o\ac(□,)EQ\o\ac(□,)EQ\o\ac(□,)EQ\o\ac(□,)EQ\o\ac(□,)EQ\o\ac(□,)EQ\o\ac(□,)。(李煜《相見歡》)(2分)(4)EQ\o\ac(□,)EQ\o\ac(□,)EQ\o\ac(□,)EQ\o\ac(□,)EQ\o\ac(□,)EQ\o\ac(□,),EQ\o\ac(□,)EQ\o\ac(□,)EQ\o\ac(□,)EQ\o\ac(□,)EQ\o\ac(□,)EQ\o\ac(□,),古道西風瘦馬。(5)把李白《渡荊門送別》默寫完整。(4分)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EQ\o\ac(□,)EQ\o\ac(□,)EQ\o\ac(□,)EQ\o\ac(□,)EQ\o\ac(□,),EQ\o\ac(□,)EQ\o\ac(□,)EQ\o\ac(□,)EQ\o\ac(□,)EQ\o\ac(□,)。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EQ\o\ac(□,)EQ\o\ac(□,)EQ\o\ac(□,)EQ\o\ac(□,)EQ\o\ac(□,),EQ\o\ac(□,)EQ\o\ac(□,)EQ\o\ac(□,)EQ\o\ac(□,)EQ\o\ac(□,)。2.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詞語。(6分)(1)這也真夠huájī,但是我決不能讓人看出來。(2)不是傳播智慧的廟堂,而是jìngù思想的囚牢。(3)北雁南飛,活躍在田間草際的昆蟲也都xiāoshēngnìjì。(4)在此基礎上,chízhīyǐhéng地進行各種嘗試。3.下列對病句的修改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這次比賽的獲勝,將決定著我們能否進入決賽階段。(將“獲勝”改為“勝負”)B.為搞好百年校慶,學校領導研究并征集了師生們開展活動的意見。(在“校慶”后加“活動”)C.在閱讀名著中,使我們能夠明白許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諦。(去掉“在……中”)D.我們在學習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決不能驕傲自滿。(把“即使”改為“雖然”,或把“但”改為“也”)4.從下面備選詞語中選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語,至少運用一種修辭手法,寫一段評價人物的話。(80字以內)(6分)當之無愧恪盡職守自知之明吹毛求疵狂妄自大狡黠氣量軒昂5.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問題。(6分)2011年4月公布的第八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成果顯示:2010年,我國0-8周歲未成年人的平均閱讀量為4.78本。在家長“喜歡,經常看書”的家庭中,0-8周歲兒童的閱讀量達6.40本;在家長“喜歡,但不經常看書”的家庭中,0-8周歲兒童的閱讀量為4.38本;而在家長“不喜歡,基本上不看書”的家庭,0-8周歲兒童的閱讀量是4.07本。數據還顯示,在家長“喜歡,并經常看書”的家庭中,有九成以上(91.2%)的0-8周歲兒童喜歡看書,其中有近七成(69.8%)的0-8周歲兒童“喜歡,并經常看書”。(1)分析以上材料,你得出的結論是(不超過50個字)(3分)(2)給家長提兩條培養孩子閱讀興趣的建議。(3分)二、閱讀(57分)閱讀下面文段,完成第6—18題。(一)(14分)湖心亭看雪張岱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3分)A.更有癡似相公者/是日更定矣

B.客此/旦日,客從外來C.問其姓氏/

其如土石何D.是日更定矣

/是進亦憂,退亦憂7.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8.本文是一篇山水小品,作者文筆精練,寫景很有特色,“EQ\o\ac(□,)EQ\o\ac(□,)EQ\o\ac(□,)EQ\o\ac(□,)EQ\o\ac(□,)”從聲音角度寫出西湖雪夜的奇靜;“EQ\o\ac(□,)EQ\o\ac(□,)EQ\o\ac(□,)EQ\o\ac(□,)”則從色彩角度描繪了西湖夜雪的全景。作者還抓住雪光的特點,捕捉了此時湖中特有的景物,運用白描手法,勾勒了“一痕”、“一點”、“EQ\o\ac(□,)EQ\o\ac(□,)”、“EQ\o\ac(□,)EQ\o\ac(□,)EQ\o\ac(□,)”的景色,創造出一幅意境朦朧、悠遠脫俗的西湖夜雪圖。(用原文詞句回答)(4分)9.下列句子表達錯誤的一項是(

)(3分)A.作者寫作本文時,明朝已經滅亡,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號,含蓄的表達了作者對故國的懷念。B.“獨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獨”字映襯出環境的幽靜、空曠,也暗示作者的“癡”,為下文作伏筆。C.文中敘寫亭中奇遇時運用了神態、語言、動作描寫,表現了作者的喜悅和豪爽之情。D.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語來收束全文,畫龍點睛,深化意境。對此迷人雪境,“癡”情人不止“我”一個,這也是一種巧妙的正面描寫。(二)(13分)傳統文化須敬畏張文珍①前不久,有兩件事情引起人們格外關注。先是孔子、老子兩位古人畫像被穿上西裝、打起領帶,成為商家推出的衣服品牌的“代言人”;再是韓國有人宣稱孔子、西施、李時珍是韓國人。這兩件事雖都有些可笑,卻也促使我們反思自己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②傳統文化是民族內在的靈魂和血脈,是維系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精神紐帶,是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中國之所以成為世界上最早的幾大文明古國之中絕無僅有的延續至今的國家,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華文化具有頑強的生命力與內在的活力。③可是,長期以來我們對傳統文化確乎不怎么客氣。發生于上個世紀的“文化大革命”,曾使得中國傳統文化元氣大傷。固然,傳統文化有不容回避的缺陷,有讓人詬病的糟粕,它的封建專制思想、綱常名教和等級尊卑觀念,它的保守拘泥、僵化固執、不善開拓,應對中國近代以來的落后承擔責任。但話說回來,世界上有哪個民族的文化是完美無缺、無懈可擊的,又有哪個民族對自己的文化鞭撻、摧殘得如此絕情?!相反,我們恰恰到處可見人家對傳統的愛惜與保護,包括一片街區、一棟樓宇、一所殿堂、一座故居,都盡可能保存其原有的風貌,盡可能給后人留下曾經的情感記憶。④有缺點不是不可以批評,我們一貫的主張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傳統也不是不能變,我們一直強調立足時代,推陳出新。只是我們這樣做的時候,應當非常慎重,應秉持一種莊嚴與神圣的感覺,致力于挖掘其永不磨滅的精神力量,弘揚其高貴的精神品格,以此豐富我們的時代精神,突顯民族個性。開頭所講的兩件事情從另一個側面表明那些打著“創意”“文化”的旗號對古人的所謂“開發”,除了急功近利的、赤裸裸的商業利用之外,還能給人什么樣的啟示與教益呢?一個不尊古人和傳統的民族,不可能是健康的民族,也不可能贏得尊重。在全球化背景下,不著力愛護、保護自己的文化遺產,我們的傳統文化就有被他國“搶走”的可能。⑤實際上,徹底否定傳統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龐樸認為:“傳統不是可以隨氣溫而穿脫的外衣,甚至都不是可以因發育而定期蛻除的角質表皮……它無法隨手扔掉,難以徹底決裂,除非誰打算自戕或自焚。”既然不能像包袱一樣一丟了之,就不如好好地對待它,改造它,變化它,更新它,注入新的精神與血液,讓它煥發神采,激發它的活力,清理、挖掘、弘揚其中有價值的因素為現代化服務。⑥文化是燦爛的,也是脆弱的,它需要精心的照料和培育。全球化時代,民族文化已經和正在遭受嚴峻挑戰,但致命的傷害往往不是來自于外部,而是文明傳承者的隨意褻瀆與踐踏。(選自《人民日報》,有刪節)10.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文章開頭為什么先從引起人們格外關注的兩件事情談起?(6分)11.對文段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第①段與第④段的有關內容是互相照應的,意在議論:“一個不尊古人和傳統的民族,不可能是健康的民族,也不可能贏得尊重。”B.第②段排比句中還同時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從論證方法看,這一排比句屬道理論證。C.第③段的意思是說,任何民族的文化都不是完美無缺的,故對傳統文化的缺陷也應客氣。D.第⑤段引用龐樸的話,作者要表達的意思是,徹底否定傳統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12.聯系全文,說說傳統文化已經和正在遭受哪些挑戰。(4分)(三)(20分)拾葉者言李國文銀杏樹,在南方很多,到了太寒冷的北方,就比較罕見了。這種樹結的果子,叫做白果。舊時,在上海,冬天,夜晚,常可聽到有小販叫賣“糖炒熱白果”者,于小可盈握的炭爐上,炒一捧白果,熱烘烘的剝來,在寒風中,塞入嘴中也很有一點暖在心頭之意。不過,長到這把年紀,看到過許多地方的許多銀杏樹,但樹上掛著果實的,至今,卻尚無眼福一睹,實在是很遺憾的。所以,便把對于樹的興趣,關注到銀杏樹葉了。拾這種樹的葉子,同人家集郵,集火花,集錢幣一樣,也是一件樂在其中的事情。在北京的香山腳下,有那么幾株古老銀杏,近些年來,又在空曠地上,栽種了一些,都還十分孱弱,尚不成林。不過,一到秋天,當滿山黃櫨紅了起來的時候,這些銀杏樹,也颯颯地飄落滿地黃葉,用另一種鮮艷,點綴著山光水色,也是怪有情調的。色彩總是搭配起來,要好看些。站在山下,放眼看去,紅中有黃,黃中有綠,于是,風景便格外好看了。每年秋天,人們到香山去,無不志在紅葉。但我,卻總要拾幾片銀杏樹葉,夾在書里,作書簽用。而且,我到別處去,若見到銀杏樹葉,也有收集的興趣,無非留在書冊里,作一個小小的紀念。在大自然中,它算得上最微末的事物了,所以,它從來也不會扮演重要角色的。它在你的書頁中,那種不想讓你注意,也不想讓你不注意的自然而然的樣子,其實,也含有一份做人之道的平實在內的。若是我們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平凡與普通,也就多了一點自知之明,便省得許多力不從心的煩惱。當然,也就有了尊嚴。葉是一回事,但無數的葉構成的樹,則是另一回事。我記得有一年,在山東泰安的岱廟里,見到兩棵并肩立著的古銀杏樹。兩棵樹高約幾十米,樹徑也得兩三人合抱,確是一副非凡模樣。看到這兩棵歷經滄海桑田,閱遍人間變化的參天古樹,同行的人,都膜拜之,仰視之,贊嘆之,無法不肅然起敬。銀杏樹給人的感覺,是疏朗端莊,是高標挺拔,但它的葉片,卻是明潔俏麗,優雅可人。這也是偉岸的人和尋常的人各有其不一般的特色了。偉岸者有其抱負,尋常人有自己的志趣,這世界所以美麗,就是有各種不同的追求和目標。假如我們都能懂得大自然中,沒有兩張絕對相同的葉片,那么對于拾葉者的啟示,莫過于走自己的路,過自己的生活,經營自己的天地了。前不久,到廣東韶關的南華寺,時值初冬,南方的季節要晚些,但那銀杏樹葉,也到枯黃墜落的日子。在香煙繚繞中,飄然而下,落地無聲,隨風而來,又隨風而去,看著看著,也仿佛悟到了一點禪意。這世界,這人類,也不就這樣一季一季地生生不息嗎?這無限之中,具體到每一個人,又是極有限的。因此,葉片不大,卻總是應該記下它的一段時光。人也一樣,不一定轟轟烈烈,但也會有自己一生中那碧綠碧綠的藍天。去了,也就由它去了,但你留下了它呢,也就留住了。知識見聞的積累也好,生活中辛酸和愉悅的感受也好,成功與失敗的經驗也好,都是應該珍惜,應該謹記的。這樣,你拾起一片一片葉子的同時,也就覺得活著是多么有意義和有價值的事了。(選自《大閱讀》,有刪節)13.文題為“拾葉者言”,請問作者從拾葉中收獲了哪些人生感悟?請簡要回答。(6分)14.文章既寫了泰安岱廟的銀杏,又寫了韶關南華寺的銀杏,這樣寫是否重復?請說明理由。(6分)15.從上文畫線的句子中,任選一句品味語言。(5分)(1)炒一捧白果,熱烘烘的剝來,在寒風中,塞入嘴中也很有一點暖在心頭之意。(2)看到這兩棵歷經滄海桑田,閱遍人間變化的參天古樹,同行的人,都膜拜之,仰視之,贊嘆之,無法不肅然起敬。16.下列關于文章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A.文章運用襯托手法,用香山紅葉和銀杏的黃葉,相互襯托,形象地說明了各種顏色相互搭配世界才美,風景才好。B.文章運用對比手法,將“別人”與“我”到香山不同目的加以對比,用以突出作者“拾葉”的特有情趣。C.文章運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借銀杏樹的高大偉岸抒發昂揚之情,借銀杏樹葉抒發飄逸雅致之趣。D.文章運用象征手法,用銀杏樹干象征偉岸的人,用銀杏樹葉象征尋常的人,既貼切又形象。(四)(10分)保爾雙手抱著頭,陷入了沉思。他的一生,從童年到現在,一幕幕在他眼前閃過。這二十四年他過得怎樣?好,還是不好?他一年又一年地回憶著,像一個鐵面無私的法官,檢查著自己的一生。……他的手摸到了口袋里光滑的勃朗寧手槍,手指習慣地抓住了槍柄。他慢慢掏出手槍。“誰想到你會有今天?”槍口輕蔑地直視著他的眼睛。他把手槍放到膝上,惡狠狠地罵了起來:“這算什么英雄,純粹是冒牌貨,老弟!任何一個笨蛋,隨便什么時候,都會對自己開一槍。這樣擺脫困境,是最怯懦、最省事的辦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對懦夫來說,也不需要更好的出路。你試過去戰勝這種生活嗎?你盡一切努力沖破這鐵環了嗎?你忘了在諾沃格勒—沃倫斯基附近,是怎樣一天發起十七次沖鋒,終于排除萬難,攻克了那座城市嗎?把槍藏起來吧,永遠也不要對任何人提起這件事。就是到了生活已經無法忍受的時候,也要善于生活下去,要竭盡全力,使生命變得有益于人民。”(選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17.請根據作品上下文內容,簡要說說保爾此時為什么會產生自殺的念頭?結果又是怎樣?(5分)18.文中保爾是如何戰勝自己,從而消除自殺念頭的?在這件事中,你對保爾這個人物有什么看法?(5分)三、作文(60分)19.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微笑是人類最美的表情,能傳達關愛、喜悅、溫暖、鼓勵、感恩……微笑標志著自信、雅量和大度,這是一種胸懷、一種境界……我們都曾微笑過,我們都曾看到過……請自擬一個包含“微笑”這個詞語的標題,寫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體自選,文中不得出現真實姓名和校名。不得抄襲試卷中的閱讀材料。附加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寧越,中牟①之鄙人也。苦耕稼之勞,謂其友曰:“何為而可以免此苦也?”其友曰;“莫如學。學三十歲則可以達矣。”寧越曰:“請以十五歲。人將休,吾將不敢休;人將臥,吾將不敢臥。”十五歲而周威公②師之。矢之速也,而不過二里,止也;步之遲也,而百舍③,不止也。今以寧越之材而久不止,其為諸侯師,豈不宜哉?(出自《呂氏春秋·不茍論·博志》)【注】①中牟:戰國地名。②周威公:戰國西周國君。③舍:古代度量單位,三十里為一舍。1.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2分)(1)苦耕稼之勞苦:(2)學三十歲則可以達矣達:2.翻譯下面的句子。(3分)今以寧越之材而久不止,其為諸侯師,豈不宜哉?3.從選文看,寧越身上有哪些優點?(2分)4.這個小故事說明了什么道理?對你有何啟發?(3分)2012年澄海區中考模擬考試語文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說明說明:1.主觀題答案只要意思相同或相近即可酌情給分;如果考生的答案與下面參考答案不一致,但符合題目要求且言之成理,也應該判為正確。2.主觀題答案語言表述不準確的酌情扣分。3.除有特別說明的題目外。答案中出現錯別字每3個扣1分(重復不計),但扣分不得超過該小題的分值。4.附加題給分應從嚴。(33分)1.(12分)(1)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2)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3)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4)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5)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以上每小題,錯、漏、多l字均扣0.5分,扣完該小題分值為止。)2.(6分)(1)滑稽(2)禁錮(3)銷聲匿跡(4)持之以恒(每小題1.5分,錯1字本小題不得分)3.(3分)B4.(6分)每個詞語1分,共2分;修辭手法2分,語意連貫2分。5.(6分)(1)家長對閱讀的興趣可能影響孩子對閱讀的興趣,家長對閱讀的喜好程度也會影響孩子的閱讀量。(或:家長的閱讀興趣不僅可能影響到孩子是否閱讀,也會影響到孩子是否喜歡閱讀。)(意對即可,3分,每點1.5分)(2)示例:①家長要言傳身教,多陪孩子讀書。②家長要經常帶著孩子逛書店。③家長要創造條件借書給孩子讀。(3分,答出兩項即可,每項1.5分)二、(57分)(一)(14分)(3分)D(4分)冰花一片彌漫,天、云、山、水渾然一體,上下白茫茫一片。(4分)人鳥聲俱絕上下一白一芥兩三粒(3分)D(側面烘托)(二)(13分)(6分)中心論點:要尊重和保護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或:傳統文化須敬畏。)(3分)作用:引起讀者的注意和閱讀興趣(1分),引出“傳統文化”的論題。(2分)(3分)C(4分)傳統文化所遭受的挑戰主要來自兩個方面:①從外部來看,傳統文化資源有被他國搶走的可能;(2分)②從內部來看,文明傳承者褻瀆、踐踏傳統文化的現象還大量存在,這也是對傳統文化最致命的傷害。(2分)(三)(20分)13.(6分)感悟:(1)意識到自己的平凡與普通,就會省得許多煩惱,也就有了尊嚴;(2)走自己的路,過自己的生活,經營自己的天地;(3)人不一定轟轟烈烈,但也會有自己一生中屬于自己的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