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舞蹈家協會七級教材講課教案_第1頁
中國舞蹈家協會七級教材講課教案_第2頁
中國舞蹈家協會七級教材講課教案_第3頁
中國舞蹈家協會七級教材講課教案_第4頁
中國舞蹈家協會七級教材講課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舞蹈家協會七級教材講課教案中國舞蹈家協會《中國舞蹈考級》第七級名目一、《少年中國說》踢腿練習二、《小池》古典舞身韻元素練習三、《風是郵差》轉的練習四、《小星星》印度舞手眼練習五、《采桑謠》傣族舞六、《俏蘭花》安徽花鼓燈七、《小兵》風格及隊形練習八、《最美的花季》表演組合一、《少年中國說》踢腿練習1、訓練目的:腿部肌肉的爆發力和柔韌性,以及髖關節的敏捷性。2、主要動作及規格:把下踢前腿:虎口掌雙山膀預備,身體直立,主力腿收緊直膝,動力腿經過擦地繃腳,以腳尖帶動整條腿走最遠路線向上踢起,快踢輕落。拳形:四指握緊拇指壓于中指上。虎口掌:五指在伸直的狀態下,虎口盡力張開,指根壓緊上翹。掌外側用力外推,掌心呈渦形。手腕與手背呈弧狀,切不行呈直角狀,俗稱“折腕子”。踏步位端掌:在丁字位根底上,胯向2點方向,身向一點,右腳自然虛踏于后,身體重心微向前。左手背于身后,右手保持虎口掌形,肘部外旋呈圓臂狀,掌心向上對胸前,眼視一點方向。點步位順風旗:在丁字位根底上,左腳向前腳虛點于2點方,重心在后,右手托掌位,左手山膀位,形成順風旗位,眼視一點方向。大八字位抱拳:身風光對一點,雙腳成大八字位,雙手抱拳禮。抱拳禮:右手握拳,左手掌形,合攏在胸前,右手在下,左手在上。左掌四指并攏伸直表示德、智、體、美“四育”齊備,象征高尚情操。左手大拇指屈曲內扣表示不自大,不驕傲。用左手抱右手,這稱作“吉拜”,相反則是不敬重對方的“兇拜”。i亮相:一連串動作之后突然靜止,眼睛定格。g.揚掌:手心向上,整個手臂在斜上方約45度。3、組合動作與挨次節奏:預備位置:面對5點,丁字位,右手握拳左手握住右手手腕,背手位。預備音樂:〔朗讀+兩個八拍〕朗讀局部,可分組朗讀,也可集體朗讀。朗讀前由面對五點轉身面對一點,可自由安排。〔1〕1-4上前一步,抱拳禮5-8屈膝碎步后退〔2〕1-4同〔1)5-85-8雙背手第一段:〔四個八拍〕〔1〕1-2右腳向三點方向跨步,左腳跟隨,右臂經下向左劃立圓,左臂隨右臂劃立圓3-4正步位對3點屈膝團身,腹前砸拳5-8左腳點步,順風旗亮相眼視一點。〔2〕1-2雙晃手,經正上位落至旁平位四點方向,右腿屈膝,左83-4左腳8點方向落地,右腳跟至踏步位,晃手右手至端掌位,左手背手,眼視手。5-8〔3〕1-23-43點中位5-81-4〔4〕1-4腰間握拳,屈腿團身,碎步向后退5-8腳下自然位,雙山膀,最終一拍左腳上步其次段:〔四個八拍〕〔1〕1-2踢右前腿3-45-6山膀位右腳上步〔2〕重復〔1〕動作踢左前腿〔3〕-〔4〕交替大踢腿四次第三段:〔四個八拍〕〔1〕1-正步位半蹲,腰間握拳2-大八字位,胸前抱拳3-41-25-8三點方向跨步,左前點步,右手經過體前平抹,指尖帶動穿手到揚掌位,左手胯旁按掌〔2〕1-4〔1〕1-45-8腰間握拳,屈腿團身,碎步向后退〔3〕-〔4〕重復第一段〔1〕-〔2〕動作完畢段〔兩個八拍+5〕〔1〕1-正步位半蹲,腰間握拳2-大八字位,胸前抱拳3-41-25-8腰間握拳,屈腿團身,碎步向后退〔2〕1-4連續腰間握拳,屈腿團身,碎步向后退5-8〔5拍〕1-4連續碎步向前5-自由造型4、教學提示:有感情朗讀,熟記朗讀內容。踢腿留意身體中正,直膝繃腳,主力腿直立,上身掌握住,快踢有掌握的落下。交替踢腿時,留意重心的轉換。5、教育意義:讓孩子們在音樂、詩詞、舞姿的感召下,樹立民族責任感,立志成才,報效祖國。6、歌詞:朗讀局部:天地蒼蒼,天地茫茫,中華少年,頂天立地當自強。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歌詞局部:那天上網看到了少年中國說,我的心里震撼了,我在做什么?中國少年是中國的將來,少年中國將由我們主宰。嘿,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我是中國少年,我有責任感,我們要有志向我們站起來.我是中國少年,我有責任感,我們要有志向我們站起來。二、《小池》古典舞身韻元素練習1、訓練目的訓練古典舞身韻的動律元素,強化氣息連接動作的重要性,以及胸腰的練習。2、主要動作及規格要領a、提:在“沉”的根底上,深吸氣,感覺氣由丹田提至胸腔,同時以胸之力而帶動腰椎由微彎狀一節一節直立,感覺頭部頂向虛空,提至胸腔之氣不能靜止憋住,同時眼皮也有微松狀漸漸張開,瞳孔以氣之力放神。b、沉:在坐的姿勢上通過呼氣使氣息下沉,感覺氣沒丹田,以沉氣之力帶動腰椎從自然垂直狀一節一節下壓而形成胸微含、身微彎狀,在此過程中眼皮隨之沉氣而緩緩放松。沖:吸氣“提”預備,在沉的過程中用肩和胸大肌向8點或2方向水平沖出,肩與地面要保持平行線,腰側肌拉長,眼神和沖的方向全都。靠:吸氣“提”預備,在沉的過程中用肩后部及后側肋帶動上身向4點或者6點靠出,感覺前肋往里收,后背側肌拉長。要求肩與地面保持水平拉出,上身如向右靠頭則微左轉,眼放神,頭及頸部略向下梗。揚掌:手心向上,整個手臂在斜上方約45度。盤腕:腕部為軸,由指帶動腕關節做8字圓運動,組合中是向外做盤腕動作,要求由食指的外沿引領,指尖帶動盤平圓的路線。盤腕時,腕關節松弛,路線盤平,肩肘關節松弛,不行架肘。臥云:在踏步蹲的根底上,雙膝重疊,盤坐地面。小荷尖尖:在雙手合掌的根底上,雙膝重疊,盤坐于地面。3.組合挨次與節奏預備位置:臥云對1點,左旁移,雙手在左胸旁,右手蘭花2點,眼視2點下方。預備音樂:〔兩個八拍〕〔1〕1-8保持預備位置不動〔2〕1-2身體回正,雙手經盤腕到對腕,手型保持蘭花13-415-8沉,同時雙手經斜下位到雙背手。第一段:〔兩個八拍+四拍〕〔1〕1-21點3-4沉,呼氣,同時右手按掌位,壓腕,眼視下方5-62點斜上位,眼順手動7-82〔2〕1-2提,吸氣,同時右手經上弧線,似輕托蜻蜓飛走3-42點下方5-靠,經吸氣到呼氣,同時右手到單揚掌,停住舞姿8-欲上先下的反律,沉同時右手松腕柔指〔3〕1-2提,同時右手向外盤腕,眼順手動3-4沉,同時右手收回背手,眼視下方其次段:〔兩個八拍+四拍〕重復第一段〔1〕-〔3〕反面動作第三段:〔兩個八拍+四拍〕〔1〕1-左手單揚掌對81點,轉頭882-4停住舞姿5-擰身至2點,同時左腳劃至燕式盤坐,左手經8點抹手到2點2停住舞姿〔2〕1-4沉,同時左腳收回雙跪坐,雙手收回體側,眼順手動5-提至胸腰,右手蘭花掌經身前提至上位壓腕6-保持胸腰,左手蘭花掌經身前提至上位壓腕,與右手形成對腕保持胸腰,雙手合掌,眼視手尖,似看荷葉卷葉保持胸腰,小荷尖尖,眼視手尖,似看蜻蜓停立在上〔3〕1-4呼氣,經傾轉頭向1點,同時屈肘收小荷尖尖到胸前,回到沉,雙背手,眼視下方第四段:〔兩個八拍+四拍〕〔1〕1-2吸氣,雙跪立,雙膝分開與肩寬,同時左手向后劃立圓,23-4呼氣,胸腰,同時右手蘭花掌向上,眼視上,似樹蔭在晴朗嚴峻的風光中搖曳5-6右起〔1〕1-27-8左起〔1〕3-4〔2〕1-4沉,回到雙跪坐,同時左手屈肘落回體側,似樹蔭遮住水面5-8重復第三段〔2〕5-8〔3〕1-4重復第三段〔3〕1-4完畢段:〔一個八拍〕〔1〕1-4沖,同時對腕盤手,右手外盤,左手內盤5-84、教學提示:a、“提沉”是軀干的“上下”動律,肯定要結合氣息來完成,從動律的角度必定是先“沉”而后“提”。b、“沖靠”是在提、沉根底上軀干的“斜移“運動c、留意氣息與動作的協作,要貫穿始終,用氣息連接每一個動作。氣息講求“呼吸在先,動作在后,蓄勢氣藏,收吸放呼;四肢未動氣先提,提中有沉、沉中有提,提沉對立統一”的運動要旨。d、遵循身韻的反律規律,逢提必沉、逢沖必靠、逢開必合、欲緊先松。e、將動律元素、眼神以及詩詞中描繪“小荷花蕾”、“涓涓細流”、“樹蔭搖曳”、“蜻蜓停立”的美麗畫面有效結合,充分了解身韻中“起于心、發于腰、形于體”的核心審美。d.留意組合中“提、沉、沖、靠”動律元素的規格要領。5.教育意義通過學習古詩詞《小池》,了解詩詞中作者穎的想象力和擬人的表達手法,感受小池周邊自然景物的特征和變化,并學習運用肢體動作表達,進一步樹立孩子對大自然的寵愛之情和環保意識。通過對中國古典舞身韻的學習,感受隱藏在其中的身體哲學,初步感受陰陽、子午、圓融、流暢、高雅、剛韌等中國傳統美學法則。歌詞泉眼無聲惜細流,樹蔭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三、《風是郵差》轉的練習1、訓練目的:訓練原地平腳碎步轉,旋轉時留頭甩頭的協作與方向的把握。2、主要動作及規格:原地平腳碎步轉:雙手旁按手位,腳下平腳碎步。以向左轉為例,身體轉到二分之一處時保持留頭、眼視一點為目標點,連續向左轉回時,頭快速做甩頭,眼快速找到一點方向的目標點。追風:雙手拳形曲臂于腰間交替搖擺,腳下做跳踢步向前行進,右腳先起,做追趕狀.吹風:屈膝半蹲平腳碎步,雙手胸前曲臂托起掌心向上身體前傾,嘴巴做吹風狀。接風:身風光對一點方向,上左腳跳并步蹲,雙手經體旁落下至前斜下位掌型雙手并攏手心向上眼視手,直膝站直雙手托到前斜上位眼視手。雙手經旁翻開落到正下位,平腳碎步身體從一點向左轉到五點停住,形成?轉。迎風1:身風光對一點方位,經含胸右手掌型經上弧線翻開至旁平位手心向上展胸,雙腳由屈膝右腿向旁上步翻開移重心。左腳跟回,左手經上弧線到合掌含胸。迎風2:右手做穿手,指尖帶動手背向上,經下弧線從身體斜下方穿至八點斜上方,眼視手頭隨動。左手回旁按手位,經蹲移重心左腿向八點上步,右腿繃腳點地。3、組合動作與挨次節奏:預備位置:場下7點方向出預備動作:正步位站立,雙手正下位。預備節奏:〔四個八拍〕保持預備動作不動1-4面對三點方做追風動作行進。5-8做吹風動作。(3)重復(2)1-4轉向一點方做追風動作。5-8第一段:〔八個八拍〕1-2身風光對一點左傾頭,右手掌型提腕帶動手臂從正下位提至旁斜上位,左手壓腕位于旁按手位,右腿向旁伸出直膝繃腳點地膝蓋向前,同時左腿屈膝半蹲。3-4做1-25-8重復1-4(2)做接風動作1-2上左腳跳并步蹲,雙手經體旁落下至胸前曲臂掌型雙手并攏手心向上,眼視手。3-4雙手托到前斜上位,眼視手。5-8雙手經旁翻開落下時,平腳碎步身體從一點向左轉到五點停住,形成?轉。(3)-(4)重復(1)-(2)1-411-2身風光對一點方位,經含含胸右手經上弧線翻開至旁平位手心向上展胸,雙腳由屈膝到右腳向旁移重心直立翻開,直膝點地。3-4左腳跟回,左手經上弧線到合掌含胸。5-821-2雙手旁按手位,向右移重心右腿站直左腿繃腳旁點地,身體轉向三點方向,眼視一點。3-4收左腳向左原地平腳碎步轉,眼視一點方向做留頭。5-8連續向左旋轉,胯主動翻開,后背準時跟上,做甩頭眼睛看回原一點。1-4(1-23拍做甩頭)5-81-4(8)重復(5)間奏:〔兩個八拍〕1-4左轉身勻速向五點方向做跳踢步5-8跳踢步向五點方向行進(2)1-8左轉身從五點方勻速轉向一點方,屈膝半蹲平腳碎步,雙手胸前曲臂托起掌心向上身體前傾,嘴巴做吹風狀。其次段:〔四個八拍〕(1)-(4)重復第一段(5)-(8)完畢段:〔四個八拍+1拍〕1-4面對七點方做追風動作5-8做吹風動作,從七點勻速轉向五點方向。1-4面對五點方做追風動作5-8做吹風動作,從五點方勻速轉向三點方。1-4面對三點方做追風動作。5-8做吹風動作,從三點方勻速轉向一點方向。(4)1-4(2)1-45-8左手旁斜上位,右手旁平位,手心向內,眼視左手。做原地連續平腳轉兩圈。各自擺造型完畢4、教學提示:旋轉時頭部的運動包含頭、頸椎和眼睛這三個局部,要協調協作把握方向,留意留頭、甩頭,視線應與目標點同高。動作中下巴頦始終保持在水平面上運動。旋轉時保持身體的直立收緊,肩與胯應保持在一個垂直面上,留頭甩頭時第一個胯尖要主動翻開,與胯照應的后背要準時跟上,不能滯后,要有“走胯推背”的意識。旋轉時腳下步伐要平穩。5、教育意義:通過組合中吹風傳遞愛的動作,引導孩子們懂得表達愛,承受愛。6、歌詞:蒲公英備了幾束白色小花,托風郵差遞給大地媽媽。大海上船員按響汽笛喇叭,托風把思念帶回家。風是郵差,風是郵差。穿梭中距離漸漸被拉緊。風是郵差,風是郵差,傳遞著愛與被愛的訊息。風是郵差,風是郵差。穿梭中距離漸漸被拉緊。風是郵差,風是郵差,傳遞著愛與被愛的訊息。四、《小星星》印度舞手眼練習1、訓練目的:通過印度舞蹈的學習,訓練眼神與手型的變化,以及手眼的協作。2、主要動作及規格a128b.移頸:在雙肩保持不動的根底上,由頸部帶動頭做左右橫移。c.手鐲扣手型〔kadakamuckha〕:中指食指與拇指相捏,其它手指盡力上翹。蓮花手型〔alapathma〕:擴指的根底上小指帶動向內輪指,手腕伸直不要轉動。針指手型〔suci〕:空心拳食指伸出,手心朝上。行禮手型〔anjali〕:雙手掌形手心相對于胸前合十,雙手距身體一橫掌位置。開膝踏步蹲〔swastikam〕:前腳小八字位踏地,后腳半腳掌踏地,后腳大腳趾與前腳小腳趾成一條直線,雙膝向腳尖方向外開半蹲或全蹲。星星閃耀:蓮花手型,手心朝下,碎抖手。3、組合動作與挨次節奏預備位置:體朝一點右腳在前開膝踏步蹲,右手于腰間指針手型,左手八點斜上位蓮花手型,眼視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