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煩惱有何懼怕,既然躲不掉,就調好心態與它共存。心向陽光,何懼風霜。
茫茫人海你我相遇就是緣分,歡迎下載!實驗診斷學22021/4/26實驗診斷學概念:
實驗診斷主要是運用物理學、化學和生物學等的實驗技術和方法,通過感官、試劑反應、儀器分析和動物實驗等手段,對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以及組織細胞等標本進行檢驗,以獲得反映機體功能狀態、病理變化或病因等的客觀資料。內容:
1、臨床血液學檢驗2、臨床生物化學檢驗3、排泄物及體液的檢驗
4、臨床免疫學檢驗5、臨床病原體檢驗
32021/4/26第一章臨床血液學檢測42021/4/26第一章臨床血液學檢測
第一節血液的一般檢測一·紅細胞的檢測和血紅蛋白的的測定
健康人群血紅蛋白和紅細胞數參考值
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
[RBC](×1012/L)[HGB](g/L)成年男性
4.0~5.5120~160成年女性
3.5~5.0110~150新生兒6.0~7.0170~200※【臨床意義】(一)紅細胞及血紅蛋白增多
成年男性紅細胞>6.0×1012/L血紅蛋白>170g/L;成年女性紅細胞>5.5×1012/L血紅蛋白>160g/L時即認為增多。52021/4/26第一章臨床血液學檢測1.相對性增多是因血漿容量減少,使紅細胞容量相對增加。
見于:嚴重嘔吐、腹瀉、大量出汗、大面積燒傷、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尿崩癥、甲狀腺功能亢進危象、糖尿病酮癥酸中毒。
2.絕對性增多臨床上稱為紅細胞增多癥(polycythemia,erythrocytosis),
(1)繼發性紅細胞增多癥:是血中紅細胞生成素增多所致。
1)紅細胞生成素代償性增加:因血氧飽和度減低所引起。紅細胞增多的程度與缺氧程度成正比。①生理性:見于胎兒及新生兒、高原地區居民
②病理性:見于嚴重的慢性心、肺疾患,如阻塞性肺氣腫、肺源性心臟病、
發紺型先天性心臟病,以及攜氧能力低的異常血紅蛋白病等2)紅細胞生成素非代償性增加:與某些腫瘤或腎臟疾患有關。如:腎癌、肝
細胞癌、卵巢癌、腎胚胎瘤、腎上腺皮質腺
瘤、子宮肌瘤以及腎盂積水、多囊腎等。
62021/4/26第一章臨床血液學檢測
(2)真性紅細胞增多癥(polycythermavera):
是一種原因未明的紅細胞增多為主的骨髓增殖性疾病,目前認為是多能造血干細胞受累所致。其特點為紅細胞持續性顯著增多,可高達(7~10)×1012/L,血紅蛋白達180~240g/L,全身總血容量也增加,白細胞和血小板也不同程度增多。本病屬慢性和良性增生,部分病人可轉變為白血病等。(二)紅細胞及血紅蛋白減少
1.生理性減少嬰幼兒及15歲以前的兒童,紅細胞及血紅蛋白一般比正常成人低約10%~20%;部分老年人、妊娠中、晚期均可使紅細胞數及血紅蛋白減少。
2.病理性減少見于各種貧血(anemia)。根據貧血產生的病因和發病機制不同,可將貧血分為紅細胞生成減少、紅細胞破壞增多、紅細胞丟失過多。
※貧血的原因:
(1)紅細胞生成減少:
①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生障礙性貧血;
②缺鐵性貧血:紅細胞的減少比血紅蛋白下降的程度低。
③巨幼細胞性貧血:紅細胞的減少比血紅蛋白下降的程度明顯
④紅細胞缺乏:腎臟疾病
⑤骨髓疾病,惡性腫瘤,放射性損傷72021/4/26第一章臨床血液學檢測(2)紅細胞破壞增多:
紅細胞遭到破壞,是因為細胞本身異常或外界因素膜破壞所致。
①紅細胞內在異常:膜缺陷: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
遺傳性酶缺陷: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陷;
珠蛋白生成異常:鐮形細胞貧血
獲得性: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
②紅細胞外在異常:
免疫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新生兒溶血癥;機體產生自身抗體的緣故
機械性:DIC彌漫性血管內凝血時,紅細胞通過有血栓形成的血管時被纖
維蛋白切割造成的破壞
化學與物理因素:苯中毒,大面積燒傷;感染和生物因素:瘧疾,蛇毒;
單核吞噬細胞亢進:脾功能亢進(3)紅細胞丟失過多:
急性:外傷,宮外孕,消化道大出血;
慢性:各種原因導致的:如子宮肌瘤,宮血,消化性潰瘍等等。82021/4/26第一章臨床血液學檢測二·白細胞的檢測白細胞計數【參考值】
成人(4~10)×109/L
新生兒(15~20)×109/L
6個月~2歲(11~12)×109/L【臨床意義】白細胞增多:白細胞總數高于正常值(成人為10×109/L)稱白細胞減少:低于正常值(成人為4×109/L)稱白細胞可分為5種類型:
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中性粒細胞
1)中性粒細胞增多(neutrophilia):中性粒細胞增多常伴隨白細胞總數的增多。
(1)生理情況下,外周血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一天內存在著變化,下午較早晨為高。妊娠后期及分娩時,劇烈運動或勞動后,飽餐或淋浴后,高溫或嚴寒等均可使其暫時性升高。
(2)病理性增多見于:
1)急性感染:特別是化膿性球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鏈球菌等)感染為最常見的原因。應注意,在某些極重度感染時,白細胞總數不但不高,反而減低。92021/4/26第一章臨床血液學檢測
2)嚴重的組織損傷及大量血細胞破壞:嚴重外傷,較大手術后,大面積燒傷,急性心肌梗死及嚴重的血管內溶血后12~36h,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可增多。
3)急性大出血:在急性大出血后1~2h內,周圍血中的血紅蛋白的含量及紅細胞數尚未下降,而白細胞數及中性粒細胞卻明顯增多,特別是內出血時,白細胞可高達20×109/L。
4)急性中毒:代謝紊亂所致的代謝性中毒,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尿毒癥和妊娠中毒癥;急性化學藥物中毒,如急性鉛、汞中毒及安眠藥中毒等;生物性中毒如昆蟲毒、蛇毒、毒蕈中毒等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均可增多。
5)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惡性腫瘤:大多數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白細胞數量呈不同程度的增多,可達數萬甚至數十萬。急性或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時,還出現中性粒細胞增多,并伴外周血中細胞質量改變。真性紅細胞增多癥,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和骨髓纖維化等骨髓增殖性疾病均可有中性粒細胞增多。各類惡性腫瘤,特別是消化道惡性腫瘤,如肝癌、胃癌等可引起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增多。2)
中性粒細胞減少(neutropenia):
白細胞總數低于4×109/L稱白細胞減少(1eukopenia)。當中性粒細胞絕對值低于1.5×109/L,稱為粒細胞減少癥,低于0.5×109/L時稱為粒細胞缺乏癥。
引起中性粒細胞減少的原因有:102021/4/26第一章臨床血液學檢測
(1)感染:
特別是革蘭陰性桿菌感染,如傷寒、副傷寒桿菌感染時,白細胞總數與中性粒細胞均減少。某些病毒感染性疾病,如流感、病毒性肝炎、水痘、風疹、巨細胞病毒感染時,白細胞亦常減低。某些原蟲感染,如瘧疾、黑熱病時白細胞亦可減少。(2)血液系統疾?。涸偕系K性貧血,非白血性白血病、惡性組織細胞病、巨幼細胞貧血、嚴重缺鐵性貧血、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以及骨髓轉移癌等,白細胞減少同時常伴血小板及紅細胞減少。(3)物理、化學因素損傷:
X線、γ射線、放射性核素等物理因素,化學物質如苯、鉛、汞等,以及化學藥物如氯霉素、磺胺類藥、抗腫瘤藥、抗糖尿病及抗甲狀腺藥物等均可引起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減少。(4)單核一吞噬細胞系統功能亢進:
各種原因引起的脾臟腫大及其功能亢進,如門脈性肝硬化、淋巴瘤、Gaucher病、Niemann-Pick病常見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減少。(5)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產生自身抗體導致白細胞減少。112021/4/269、人的價值,在招收誘惑的一瞬間被決定。2月-232月-23Friday,February3,202310、低頭要有勇氣,抬頭要有低氣。17:00:5517:00:5517:002/3/20235:00:55PM11、人總是珍惜為得到。2月-2317:00:5517:00Feb-2303-Feb-2312、人亂于心,不寬余請。17:00:5517:00:5517:00Friday,February3,202313、生氣是拿別人做錯的事來懲罰自己。2月-232月-2317:00:5517:00:55February3,2023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03二月20235:00:55下午17:00:552月-2315、一個人炫耀什么,說明他內心缺少什么。。二月235:00下午2月-2317:00February3,202316、業余生活要有意義,不要越軌。2023/2/317:00:5517:00:5503February202317、一個人即使已登上頂峰,也仍要自強不息。5:00:55下午5:00下午17:00:552月-23第一章臨床血液學檢測3)中性粒細胞的核象變化:
病理情況下,中性粒細胞核象可發生變化,出現核左移或核右移現象。(1)核左移:
周圍血中出現不分葉核粒細胞(包括桿狀核粒細胞、晚幼粒、中幼粒或早幼粒細胞等)的百分率增高(超過5%)時,稱為核左移。
常見于感染,特別是急性化膿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中毒及急性溶血反應等。
極度核左移現象,也可見于白血病和類白血病反應,。
(2)核右移:
周圍血中若中性粒細胞核出現5葉或更多分葉,其百分率超過3%者,稱為核右移。主要見于巨幼細胞貧血及造血功能衰退,也可見于應用抗代謝藥物,如阿糖胞苷或6一巰基嘌呤等。
在炎癥的恢復期,可出現一過性核右移。如在疾病進展期突然出現核右移的變化,則表示預后不良。2.
嗜酸性粒細胞
1)嗜酸性粒細胞增多(eosinophilia)1)過敏性疾病:
(1)支氣管哮喘、藥物過敏、蕁麻疹、食物過敏、血管神經性水腫、血清病
等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可達10%以上。(2)寄生蟲?。貉x病、蛔蟲病、鉤蟲病等血中嗜酸性粒細胞增多,132021/4/26第一章臨床血液學檢測常達10%或更多。某些寄生蟲感染患者嗜酸性粒細胞明顯增多,導致白細胞總
數高達數萬,90%以上為嗜酸性粒細胞,為嗜酸性粒細胞型類白血病反應。
(3)皮膚?。喝鐫裾?、剝脫性皮炎、天皰瘡、銀屑病等可見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
輕、中度增高。
(4)血液?。喝缏粤<毎籽 ⑹人崃<毎籽 ⒘馨土觥⒍喟l性骨髓瘤、
嗜酸性粒細胞肉芽腫等,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可有不同程度增高,
有的可伴幼稚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5)某些惡性腫瘤:某些上皮系腫瘤如肺癌等可引起嗜酸性粒細胞增高。(6)某些傳染病:急性傳染病時,嗜酸性粒細胞大多減少,但猩紅熱時可引起嗜
酸性粒細胞增多。(7)其他:風濕性疾病、腦腺垂體功能減低癥、腎上腺皮質功能減低癥、過敏性
間質性腎炎等也常伴有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嗜堿性粒細胞【臨床意義】嗜堿性粒細胞增多(basophilia)1)過敏性疾?。哼^敏性結腸炎、藥物、食物、吸入物超敏反應、紅斑及類風濕關節炎等嗜堿性細胞增多。2)血液?。郝粤<毎匝?、嗜堿性粒細胞白血病,以及骨髓纖維化等均可見嗜堿性粒細胞增多。3)惡性腫瘤:特別是轉移癌時嗜堿性粒細胞增多,其機制不清楚。4)其他:如糖尿病、傳染病如水痘、流感、天花、結核等,均可見嗜堿性粒細胞增多。142021/4/26第一章臨床血液學檢測3.嗜堿性粒細胞
1)嗜堿性粒細胞增多(basophilia)(1)過敏性疾?。哼^敏性結腸炎、藥物、食物、吸入物超敏反應、紅斑及類風
濕關節炎等嗜堿性細胞增多。(2)血液病:慢性粒細胞自血病、嗜堿性粒細胞白血病,以及骨髓纖維化等均
可見嗜堿性粒細胞增多。
(3)惡性腫瘤:特別是轉移癌時嗜堿性粒細胞增多,其機制不清楚。
(4)其他:如糖尿病、傳染病如水痘、流感、天花、結核等,均可見嗜堿性粒
細胞增多。4.
淋巴細胞淋巴細胞是參與人體細胞免疫功能的細胞,能產生和攜帶抗體。
(1)淋巴細胞增多常見于:
①感染性疾?。喝缏檎睢L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
癥、病毒性肝炎等
②某些血液?。喝缌馨图毎籽 ⒘馨土?、粒細胞減少癥等;
③急性傳染病恢復期;
④器官移植術后的排異反應期等。152021/4/26第一章臨床血液學檢測(2)淋巴細胞減少常見于:
應用化學藥物如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期或接觸放射線及放射治療期,免疫缺陷性疾病,某些傳染病的急性期等。
5.
單核細胞
(1)單核細胞增多常見于:
①某些感染,如傷寒、結核、感染性心內膜炎、瘧疾等;
②某些血液病,如單核細胞白血病、淋巴瘤、霍杰金病、惡性組織細胞病、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等;
③急性傳染病或急性感染恢復期。單
※白細胞分類(DC)計數參考值絕對值百分數中性粒細胞(2~7)×109/L
50%~70%嗜酸性粒細胞(0.02~0.5)×109/L
0.5%~5%嗜堿性粒細胞(0~0.1)×109/L0%~1%淋巴細胞(0.8~4)×109/L20%~40%單核細胞(0.12~0.8)×109/L3%~8%162021/4/26第一章臨床血液學檢測三.血小板的檢測血小板計數的概念
是指計數單位容積血液中血小板的數量。血小板計數的正常值為:100×109/L~300×109/L。
血小板生成障礙:造血功能損害,如再障、急性白血病、
放射病、巨幼細胞貧血血小板破壞過多: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脾功能亢進、血小板減少
藥物過敏
血小板消耗增多:DIC
血小板分布異常:肝硬化等
原發性增多:見于骨髓增殖性疾病
血小板增多
繼發性增多:急慢性病,缺Fe性貧血,腫瘤,大失血172021/4/26第一章臨床血液學檢測第二節溶血性貧血的實驗室檢測溶血性貧血:紅細胞存活期縮短,破壞加速,超過了骨髓的代償能力引起的貧血。特點為紅細胞畸形、碎片,網織紅細胞升高,骨髓增生,紅系活躍。
【各參數參考值】1.血漿游離血紅蛋白[FHb]:<50mg/L2.血清結合珠蛋白[Hp]:0.7~1.5g/L【各參數臨床意義】
1.血漿游離血紅蛋白[FHb]用以判斷紅細胞破壞程度。增加說明發生血管內溶血。
2.尿含鐵血黃素[Roustest]亦用以判斷紅細胞破壞程度。陽性說明慢性血管內溶血,常見于陣發性血紅蛋白尿(PNH)3.尿隱血試驗陽性表明血漿游離Hb>1g/L.4.血清結合珠蛋白[Hp]血清結合珠蛋白是運輸血管內游離的Hb至網狀內皮系統,反映溶血程度。降低:血管內或血管外溶血;肝內阻塞性黃疸5.血漿高鐵血紅素白蛋白陽性見于嚴重血管內溶血。182021/4/26第二章血栓與止血檢測192021/4/26第二章血栓與止血檢測202021/4/26第二章血栓與止血檢測概念:血管壁的檢測是采用出血時間(BT)測定皮膚受特定條件外傷后,出血自然停止所需要的時間。用于檢查血小板和血管功能。一.篩檢試驗1.毛細血管抵抗力試驗[CRT]
:
毛細血管抵抗力試驗(CRT)是在手臂局部加壓,使靜脈血流受阻,給毛細血管以負荷,檢查一定范圍內的新出現的出血點數目來估計血管壁的完整性及脆性。【參考值】直徑5cm圓內8分鐘時間新的出血點:男性<5個;女性、兒童<10個【臨床意義】毛細血管抵抗力試驗[CRT]也稱毛細血管脆性試驗或束臂試驗陽性見于:
(1)血管壁的結構或(和)功能異常:遺傳性毛細血管擴張、過敏性紫癜、壞血病
(2)血小板異常:ITP、血小板增多、血小板無力、再障(3)血管性血友?。?)其他:高血壓,糖尿病,敗血癥,維生素C缺乏癥第一節血管壁檢測212021/4/26第二章血栓與止血檢測2.出血時間[BT]反映血小板和血管壁收縮功能
在一定條件下,人為刺破皮膚毛細血管后,從血液自然流出到自然停止所需的時間,稱為出血時間(bleedingtime,BT)。【參考值】6.9±2.1min,>9min異?!九R床意義】(1)RT延長:血小板減少:原發性和繼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小板功能異常:血小板無力癥,巨血小板綜合征凝血因子缺乏:血管性血友病,DIC血管異常;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癥藥物影響:阿司匹林,肝素(2)RT縮短:臨床意義不大二.診斷試驗(略)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測定
減低見于血管性血友病vWD,是診斷vWD及其分型的指標之一。222021/4/26第二章血栓與止血檢測第二節血小板檢測一.篩檢試驗1.血小板計數(見前)2.血塊收縮試驗[CRT]CRT是在富含血小板的血漿中加入鈣離子和凝血酶,使血漿凝固形成凝塊。血小板收縮蛋白使血小板伸出偽足,偽足前端連接到纖維蛋白束上。當偽足向心性收縮,使纖維蛋白網眼縮小,檢測析出血清的容積可反映血小板血塊收縮能力?!緟⒖贾怠?/p>
(1)凝塊法:血塊收縮率65.8%±11.0%
(2)血塊收縮時間(小時):2小時開始收縮,18~24小時完全收縮【臨床意義】(1)降低(<40%):血小板功能異常(血小板無力癥),特發性血小板
減少性紫癜,血小板增多癥
(2)增高:先天性或獲得性因子VII缺陷癥232021/4/26第二章血栓與止血檢測二.診斷試驗(略)1.單克隆抗體血小板抗原固定試驗(MAIPA)2.血小板粘附實驗(PAdT)
增高見于,血栓前狀態和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心絞痛、腦血管病變、
糖尿病、腎小球腎炎、動脈粥樣硬化
降低見于,血管性血友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3.血小板聚集試驗(PAgT)242021/4/26第二章血栓與止血檢測第三節凝血因子檢測1.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是內源性凝血系統的一個較為敏感的篩選試驗?!緟⒖贾怠?2~43s,延長>10s異?!九R床意義】1.APTT延長:
(1)血漿因子Ⅷ、因子Ⅸ和因子XI水平減低,如血友病A、血友病B及因子XI缺乏癥
(2)嚴重的凝血酶原(因子Ⅱ)、因子Ⅴ、因子Ⅹ和纖維蛋白原缺乏:肝臟疾病、阻
塞性黃疽、新生兒出血癥。腸道滅菌綜合征、吸收不良綜合征、口服抗凝劑
及低(無)纖維蛋白血癥等;(3)抗凝物質增多:如抗凝因子Ⅷ或因子Ⅸ抗體等;∴APTT是監測普通肝素和診斷狼瘡抗凝物質的常用實驗。2.APTT縮短:
見于血栓前狀態和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心絞痛、腦血管病變、糖尿病、腎小球腎炎、動脈粥樣硬化252021/4/26第二章血栓與止血檢測2.血漿凝血酶原時間(PT):血漿凝血酶原時間指人為加入特殊物質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徑,使血液凝固。這是目前判斷外源性凝血因子缺乏惟一的篩選試驗,也是監測口服抗凝藥用量的首選指標?!緟⒖贾怠?1~13s,延長超過3s異常,
凝血酶原時間比值[PTR]:受檢血漿的凝血酶原時間∕正常人血漿的凝血酶
時間。正常值:1±0.05(0.82~1.15秒)
國際標準化比值[INR]:2.0~3.0【臨床意義】
(1)PT延長:
凝血因子Ⅶ缺乏、凝血因子V、X、纖維蛋白原和凝血酶原缺乏、、血液中抗凝物質增多、纖維蛋白溶解系統活力增強(2)PT縮短:主要見于血栓前狀態和血栓性疾病時,凝血功能增強,如DIC高凝期、心肌梗死、心絞痛、腦血管病變、糖尿病、妊娠高血壓癥、深靜脈血栓形成、腎病綜合征等。
(3)PT用于口服抗凝藥用量的監護:臨床上,INR為2--4時是口服抗凝藥治療的合適范圍;如果INR>4.5,提示應減少或停止用藥。
262021/4/26第二章血栓與止血檢測3.凝血時間(clottingtime,CT):是指血液離開血管,在體外發生凝固的時間。它與出血時間不同,主要是測定內源性凝血途徑中各種凝血因子是否缺乏,功能是否正常,或者是否有抗凝物質增多。【參考值】玻璃管法:4~12min;塑料管法:10~19min;硅管法:15~32min。【臨床意義】(1)CT延長::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各型血友??;獲得性(后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重癥肝病、維生素K缺乏等;纖溶蛋白溶解活力增強:如繼發性、原發性纖維蛋白溶解功能亢進等;血液循環中有抗凝物質:如有抗因子Ⅷ或因子Ⅸ抗體、彌散性血管內凝
血(DIC)早期肝素治療時等。(2)CT縮短:高凝狀態:如促凝物質進入血液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情況;但是敏
感性較差272021/4/26第二章血栓與止血檢測第四節抗凝系統檢測血漿凝血酶原時間及其甲苯胺藍糾正試驗凝血酶時間簡稱:TT(thrombintime),是指在血漿中加入標準化的凝血酶后血液凝固的時間。是檢測凝血、抗凝及纖維蛋白溶解系統功能的一個簡便試驗。【參考值】16~18s;超過正常對照3s以上為異常。【臨床意義】(1)TT延長:
血漿纖維蛋白原減低或結構異常;低(無)纖維蛋白原血癥和異常纖維蛋白原血癥。臨床應用肝素,或在肝病、腎病系統性紅斑狼瘡時的肝素樣抗凝物質增多。
(2)TT縮短:無臨床意義282021/4/26第三章排泄物、分泌物及體液檢測292021/4/26第三章排泄物、分泌物及體液檢測第一節尿液檢測一、尿液的一般檢測(一)一般性狀檢測
1、尿量【參考值】健康成人尿量為1-2L/24小時或1ml(h/kg)
小兒的尿量按體重計算,較成人多3-4倍?!灸蛄糠诸悺慷嗄颍?4小時尿量大于2.5L少尿:24小時尿量少于0.4L或每小時尿量持續少于17ml24小時尿量小于0.1L無尿:12小時內完全無尿者稱為。【臨床意義】(1)尿量增多暫時性多尿:水攝入過多、應用利尿劑內分泌?。喝缒虮腊Y、糖尿病等。腎疾病:慢性腎炎、腎功能不全、慢性腎盂腎炎、多囊腎、腎髓質纖維化或萎縮,302021/4/26第三章排泄物、分泌物及體液檢測(1)尿量減少①腎前性少尿:大失血、休克、心功能不全等導致的血壓下降、腎血流量減少或腎血管栓塞腎動脈狹窄引起的腎缺血。
②腎性少尿:急性腎小球腎炎時,濾過膜受損,腎內小動脈收縮,毛細血
管腔變窄、阻塞、濾過率降低而引少尿
③腎后性少尿:單側或雙側上尿路梗阻性疾病,尿液積聚在腎盂而不能排
出,可見于尿路結石、損傷、腫瘤
2、尿液外觀
(1)血尿尿液內含有一定量的紅細胞稱為血尿,可呈淡紅色云霧狀、洗肉水樣或含有血凝塊;通常每升尿液中有1mL血液時即稱為肉眼血尿,尿呈紅色或呈洗肉水樣。如尿液外觀變化不明顯,離心沉淀后,鏡檢時紅細胞平均大于3個∕HPF,稱為鏡下血尿。
血尿多見于,腎臟及尿路疾病、炎癥、結石、腫瘤、外傷,也可見于血液系統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312021/4/26第三章排泄物、分泌物及體液檢測
(2)血紅蛋白尿血紅蛋白尿:當大量的紅細胞在血管內溶解破壞時,血漿游離血紅蛋白明顯增多,超過結合珠蛋白結合能力及近端腎曲管的重吸收能力則出現血紅蛋白尿。顏色可呈均勻的濃茶色、葡萄酒色、棕色及醬油色。多見于嚴重的血管內溶血,如溶血性貧血、血型不合的輸血反應等。322021/4/26第三章排泄物、分泌物及體液檢測(3)膽紅素尿
尿內還有大量的結合膽紅素,尿液呈豆油樣改變,震蕩后出現黃色泡沫且不易消失,常見于膽汁淤積性黃疸和細胞性黃疸。(4)膿尿和菌尿
當尿內含有大量的膿細胞、炎性滲出物或細菌時,尿液呈膿絲狀懸浮物,放置后可有云絮狀沉淀(膿尿),或呈云霧狀,靜置后也不下沉(菌尿)。
膿尿、菌尿均見于腎盂腎炎、膀胱炎,前列腺炎、精囊炎、尿道炎等。(5)乳糜尿
尿中混有淋巴液而呈稀牛奶狀稱為乳糜尿,若同時混有血液,稱為乳糜血尿。可見于絲蟲病及腎周圍淋巴管阻塞。332021/4/26第三章排泄物、分泌物及體液檢測3.尿液酸堿度【參考值】尿pH值為4.6~8.0,平均為6.0,即正常尿液呈現弱酸性?!九R床意義】尿常規pH可反映體內酸堿平衡情況和腎臟的調節功能。①尿常規pH值減低:見于糖尿病、痛風、酸中毒、慢性腎小球腎炎等。②尿常規pH值增高:見于頻繁嘔吐、泌尿系統感染、服用重碳酸鹽藥、堿中毒。③常食用葷素雜食,尿液多呈酸性。如果以素食為主者尿液呈堿性。4.尿液比密尿液在4℃時與同體積純水重量之比,稱為尿比密。比密又稱比重(SG)SG是尿液中所含溶質濃度的指標,可相對指示腎臟的濃縮和稀釋功能?!緟⒖贾怠砍扇耍?.015-1.025,晨尿最高。嬰幼兒偏低?!九R床意義】(1)高比密尿見于:①急性腎小球腎炎、急性腎衰少尿期等②腎前性少尿疾病,心功能不全、周圍循環衰竭、高熱、脫水以及糖尿病(尿量增多同時比重增加)、蛋白尿等342021/4/26第三章排泄物、分泌物及體液檢測
(2)低比密尿
示腎臟稀釋濃縮功能嚴重損害
①急性腎小管壞死
②尿崩癥:常呈嚴重的低比(SG<1.003)尿常規352021/4/26第三章排泄物、分泌物及體液檢測(二)化學檢驗
1.尿蛋白【參考值】
定性:陰性,定量:0—80mg
/24h【臨床意義】
尿液中蛋白質超過150mg/24h尿或超過100mg/L時,蛋白定性試驗呈陽性,即稱為蛋白尿。(1)生理性蛋白尿
泌尿系統無器質性病變,一過性的蛋白尿。常見原因:發熱、寒冷、高溫、劇烈運動緊張等應激狀態.常為輕度蛋白尿.尿蛋白定量一般<0.5g/24hr,很少超過1.0g/24hr.原因去除后尿蛋白能迅速消失.
(2)病理性蛋白尿①腎小球性蛋白尿:腎病綜合征、原發性腎小球疾病,如急進性腎炎、慢性腎炎、膜性或膜增生性腎炎等,及繼發性腎小球疾病,如糖尿病腎炎、紅斑狼瘡性腎炎等。②腎小管性蛋白尿:間質性腎炎、腎盂腎炎、遺傳性腎小管疾病如Fanconi綜合征、慢性失鉀性腎病等。
③混合性蛋白尿:指腎臟疾病時,腎小球和腎小管同時或相繼受損而產生的蛋白尿,如腎小球腎炎或腎盂腎炎后期。362021/4/26第三章排泄物、分泌物及體液檢測④溢出性蛋白尿:指血液循環中,出現了大量以中、小相對分子質量為主的異常蛋白質,見于漿細胞病、急性血管內溶血、多發性骨髓瘤。
⑤組織性蛋白尿:凡腎組織細胞代謝產生的蛋白質、組織破壞分解的蛋白質,以及腎臟組織炎癥,進入尿液中形成的蛋白尿,。其組成成分多以T-H蛋白為主。
2.尿糖正常性況下,終尿中幾乎不含或僅含微量葡萄糖(<2.8mmol/24h),當血糖濃度超過腎糖閾(一般為8.88mmol/L)時或血糖雖未升高但腎糖閾降低,將導致尿中出現大量的葡萄糖。【參考值】
定性:陰性,定量:0.56—5.0mmol/24h【臨床意義】葡萄糖定性試驗為陽性,稱為糖尿。
1).血糖增高性糖尿(1)攝人性糖尿:①攝入增多.②輸入性增多(2)應激性糖尿:導致腎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高。(3)代謝性糖尿:由于內分泌激素分泌失常,糖代謝發生紊亂引起高血糖所致。常見于內分泌疾病,如糖尿病、庫欣綜合征、甲亢、嗜鉻細胞瘤、肢端肥大癥等。372021/4/26第三章排泄物、分泌物及體液檢測382021/4/26第三章排泄物、分泌物及體液檢測
2).血糖正常性糖尿(腎性糖尿)
出現糖尿的原因是由于腎小管對濾過液中葡萄糖重吸收能力減低,腎糖閾減低所致的糖尿。常見于慢性腎炎、腎盂腎炎、腎病綜合征、間質性腎炎。
3.酮體
是β-羥丁酸(78%)、乙酰乙酸(20%)、丙酮(2%)的總稱。三者是體內脂肪代謝的中間產物。當體內糖分代謝不足時,脂肪分解活躍但氧化不完全產生大量酮體,從尿中排出形成酮尿。【參考值】陰性【臨床意義】(1)糖尿病性酮尿糖尿病患者一旦有酮尿出現,即應考慮到酮癥酸中毒(detoacidosis),為發生酮中毒性昏迷的前兆.如患者已服用降糖靈者,其血糖已正常卻仍有酮尿時,可能為血糖不高性酮癥.因降糖靈藥物具有抑制細胞呼吸的作用使脂肪代謝氧化不完全所致.(2)非糖尿病性酮尿在嬰兒或兒童可因發熱、嚴重嘔吐、腹瀉、未能進食等出現酮體.在妊娠婦女可因嚴重的妊娠反應、妊娠劇烈嘔吐、子癇、重癥不能進食、消化吸收障礙等尿酮體呈陽性反應。392021/4/26第三章排泄物、分泌物及體液檢測4.尿膽紅素與尿膽原膽紅素形成、代謝和排出途徑402021/4/26第三章排泄物、分泌物及體液檢測尿膽紅素、尿膽原、尿膽素三者共稱為尿三膽,前兩者稱為尿二膽?!緟⒖贾怠磕蚰懠t素定性為陰性,定量≤2mg/L尿膽原定性為陰性或弱陰性,定量≤10mg/L【臨床意義】類型尿膽紅素
尿膽原正常(-)(-)~(±)溶血性黃疸(-)顯著↑肝細胞性黃疸中度↑輕度↑梗阻性黃疸顯著↑(-)尿膽紅素陽性或增高還可見于門脈周圍炎、纖維化及藥物所致的膽汁淤積。412021/4/26第三章排泄物、分泌物及體液檢測(四)顯微鏡檢查1.尿內常見的各種細胞
422021/4/26第三章排泄物、分泌物及體液檢測(1)紅細胞①正常紅細胞:呈雙凹圓盤狀,淡黃色調,邊緣色深,中央色淺。②皺縮紅細胞:高滲尿中紅細胞的水份滲出成皺縮狀球形.③淡影紅細胞:低滲尿中紅細胞吸水漲大血紅蛋白脫出成空環狀.【參考值】
玻片法平均0—3個/HP,定量檢查0—5個/μl【臨床意義】1)非均一性紅細胞血尿(腎小球源性血尿)常見于急性腎小球腎炎、急進性腎炎、慢性腎炎、紫癜性腎炎、狼瘡性腎炎等。2)均一性紅細胞血尿(非腎小球源性血尿)常見于腎結石、泌尿系統腫瘤、腎盂腎炎、多囊腎、急性膀胱炎等。432021/4/26第三章排泄物、分泌物及體液檢測(2)白細胞和膿細胞新鮮尿液中完整白細胞的形態與外周血中的白細胞結構基本一致,不染色時的細胞核較模糊,胞質內顆粒清晰可見,常分散存在,外形完整。膿細胞由炎癥過程中被破壞、變性或壞死的中性粒細胞形成。中性粒細胞外形多變,不規則,結構模糊,漿內充滿粗大顆粒,核不清楚,細胞常成團,邊界不清,已為死亡細胞,稱為膿細胞。
【參考值】玻片法平均0—5個/HP,定量檢查0—10個/μl【臨床意義】尿液白細胞檢查主要用于泌尿系統及鄰近組織器官感染性或炎癥性疾病的診斷。腎盂腎炎、膀胱炎、女性陰道炎、宮頸炎和附件炎、腎移植后排異反應尿中可出現大量淋巴細胞及單核細胞。(3)上皮細胞(略)
腎小管上皮細胞、移行上皮細胞、復層扁平上皮細胞。
442021/4/26第三章排泄物、分泌物及體液檢測2.管型管型是蛋白質、細胞或碎片在腎小管、集合管中凝固而成的圓柱形蛋白聚體。形成管型的必備條件有3個(1)腎小管分泌的T-H糖蛋白和白蛋白是構成管型的基質。(2)腎小管有濃縮酸化尿液的能力。(3)可供交替使用的腎單位。452021/4/26第三章排泄物、分泌物及體液檢測【常見管型的臨床意義】
(1)透明管型:在劇烈運動、發熱、麻醉、心功能不全時,腎受到刺激后尿中可出現透明管型。大量出現見于急、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病、腎盂腎炎、腎瘀血、惡性高血壓、腎動脈硬化等疾病。急性腎炎時透明管型常與其它管型并存于尿中,慢性間質性腎炎患者尿中可持續大量出現。
(2)細胞管型:
1)紅細胞管型(RsdCellCasts):尿中見到紅細胞管型,提示腎單位內有出血,可見于急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炎急性發作。
2)白細胞管型(leucocytescasts):常見于急性腎盂腎炎、間質性腎炎等,有紅斑狼瘡腎炎患者亦可見到。
3)腎上皮細胞管型(renalepithelialcasts):常見于腎小管病變如急性腎小管壞死、子癇、重金屬、化學物質、藥物中毒、腎移植后排異反應及腎淀粉樣變性等。
(3)顆粒管型:可見于腎實質性病變,如急、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病,腎動脈硬化等。藥物中毒損傷腎小管及腎移植術發生異反應時亦可見到。462021/4/26第三章排泄物、分泌物及體液檢測(4)蠟樣管型(waxycasts):可見于慢性腎小球腎炎晚期、腎功能不全及腎淀粉樣變性時;亦可在腎小管炎癥和變性、腎移植慢性排異反應時見到。(5)脂肪管型:腎小管損傷后上皮細胞脂肪變性所致可見于慢性腎炎及類脂性腎病,尤其是多見于腎病綜合征時。(6)細菌管型(bacterialcasts):常見于腎膿毒性疾病。真菌管型可見于真菌感染時,但辨認困難,常需用細菌學及特殊染色等手段識別。發現此類管型,可早期診斷原發性及播散性真菌感染,對抗真菌藥物的藥將近監測有一定作用。(7)結晶管型:含鹽類、藥物等化學物質結晶的管型,臨床意義類似相應的結晶尿。如管型中含小圓形牙齒酸鈣結晶時易被誤作為紅細胞管型。(8)混合管型:混合管型指管型內同時含有不同細胞及其它有形成分,用巴氏染色法有助于識別??梢娪谀I移植后急性排異反應,缺血性腎壞死、腎梗死等患者。在急性排異反應時,可見到腎小管上皮細胞與淋巴細胞的混合管型。472021/4/26第三章排泄物、分泌物及體液檢測第二節糞便檢測一、檢查項目(一)一般形狀檢測1.量
正常成人大多每日排便一次,其量約為100~300g。因胃腸、胰腺功能或進食量、食物種類而異。2.顏色與形狀正常成人為黃褐色、成形,嬰兒呈黃色或金黃色。病理改變如下:(1)柏油樣便:見于上消化道出血;(2)白陶土樣便:見于膽汁淤積性黃疸;
(3)粘液或膿血便:見于痢疾、潰瘍性結腸炎、結腸或直腸癌;細菌性痢疾為粘液膿血便。
(4)米泔水樣:見于霍亂;(5)果醬樣便:見于阿米巴痢疾;(6)細條狀、扁平樣便:見于直腸癌;(7)鮮血便:提示下消化道出血。482021/4/26第三章排泄物、分泌物及體液檢測(8)干結便:常見于習慣性便秘,老年排便無力或極度虛弱者。(9)稀糊狀或稀汁樣便:常見于各種感染或非感染性腹瀉,尤其是急性胃腸炎。492021/4/26第三章排泄物、分泌物及體液檢測502021/4/26第三章排泄物、分泌物及體液檢測512021/4/26第三章排泄物、分泌物及體液檢測522021/4/26第三章排泄物、分泌物及體液檢測3.氣味(1)食肉者臭味重。(2)糞便惡臭且呈堿性反應時考慮患慢性腸炎、胰腺疾病、消化道大出血。(3)阿米巴痢疾使糞便呈魚腥臭味。(4)直腸癌合并感染時呈惡臭味。4.寄生蟲體532021/4/26第三章排泄物、分泌物及體液檢測(二)顯微鏡檢測1.食物殘渣
正常糞便中的食物殘渣是已消化的無定性的細小顆粒。腹瀉淀粉顆粒急慢性胰腺炎或胰頭癌脂肪小滴胃蛋白酶缺乏結締組織2.細胞:①紅細胞:正常無,增多見于腸道下段炎癥或出血;②白細胞:細菌性痢疾、潰瘍性結腸炎;③上皮細胞:正常糞便中可有少量扁平細胞、大量出現常見于慢性結腸炎等;④巨噬細胞:常與膿細胞同時出現,見于潰瘍性腸炎、急性細菌性痢疾等;⑤腫瘤細胞:見于乙狀結腸癌、直腸癌患者的血性糞便。3.寄生蟲和蟲卵:
常見的有原蟲類和蠕蟲類(包括蛔蟲、鉤蟲、蟯蟲、絳蟲、鞭蟲、阿米巴、賈第蟲、滴蟲等。542021/4/26第三章排泄物、分泌物及體液檢測(三)化學檢測
糞便隱血試驗【原理】
隱血是指消化道少量出血,紅細胞被消化破壞,糞便外觀無異常改變,肉眼和顯微鏡均不能證實的出血。血紅蛋白中的含鐵血紅素有催化過氧化物分解的作用,能催化試劑中的過氧化氫,分解、釋放新生態氧,氧化色原物質而顯色。顯色的深淺與血紅蛋白的含量呈正相關。【參考值】陰性【臨床意義】陽性主要見于上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潰瘍,陽性率可達40%~70%,消化道惡性腫瘤,如胃癌、結腸癌,陽性率達95%,呈持續性陽性,故糞便潛血檢查已被用作消化道惡性腫瘤診斷的篩選試驗。此外,血液病及中毒性疾病也可呈陽性或弱陽性反應。552021/4/26第四章常用腎臟功能實驗室檢測562021/4/26第四章常用腎臟功能實驗室檢測腎臟的主要功能是生成原尿。單位時間內兩腎生成的原尿量稱為腎小球濾過率。原尿在經過腎小管時,一些物質被重吸收,同時另外一些物質被排泌到腎小管管腔中,進入膀胱,形成終尿。572021/4/26第四章常用腎臟功能實驗室檢測第一節腎小球功能檢測※腎血漿清除率(Plasmaclearance,CL)腎血漿清除率是指兩側腎臟每分鐘能將多少毫升的血漿中所含的某種物質完全除去的能力,這個毫升數,就稱為腎血漿清除率。單位:ml/min或L/24h。
某物質每分鐘在尿中排出的總量清除率=
某物質在血漿中的濃度各種物質在腎中排出的方式:1、全部由腎小球濾過,腎小管不吸收、不分泌--能完全反映腎小球濾過率(GFR)2、全部由腎小球濾過,腎小管不吸收、少量分泌--能基本反映GFR3、腎小球濾過后又被腎小管全部吸收—用于腎小管最大重吸收率測定4、少量經腎小球濾過、大部分通過腎小管分泌—用于測定腎臟血流量582021/4/26第四章常用腎臟功能實驗室檢測一、血清肌酐測定血清肌酐(Cr)準確名稱是血肌酐,血肌酐與體內肌肉總量關系密切,不易受飲食影向。肌酐是小分子物質,可通過腎小球濾過,在腎小管內很少吸收,每日體內產生的肌酐,幾乎全部隨尿排出,一般不受尿量影響。是腎臟功能的重要指標,血清肌酐升高意味著腎功能的損害?!緟⒖贾怠?/p>
男:53-106μmol/L女:44-97μmol/L【臨床意義】1、評價腎小球濾過功能(1)血Cr增高見于腎小球濾過功能損害:見于急、慢性腎衰竭
腎衰代償期Cr<178μmol/L
失代償期Cr>178μmol/L
衰竭期Cr>445μmol/L
2、鑒別腎性及腎前性少尿器質性腎衰:Cr>200μmol/L腎前性少尿:Cr<200μmol/L
3、≦10:1器質性腎衰
BUN/Cr
>10:1腎前性少尿4、注意老年人、肌肉消瘦者肌酐升高程度判斷592021/4/26第四章常用腎臟功能實驗室檢測二、內生肌酐清除率的測定:肌酐是肌酸的代謝產物,在成人體內含肌酐約100g,其中98%存在于肌肉,每天約更新2%,人體血液中肌酐的生成可有內、外源性兩種,如在嚴格控制飲食條件和肌肉活動相對穩定的情況下,血漿肌酐的生成量和尿的排出量較恒定,其含量的變化主要受內源性肌酐的影響,而且肌酐大部分是從腎小球濾過,不被腎小管重吸收,排泌量很少,故腎單位時間內,把若干毫升血漿中的內生肌酐全部清除出去,稱為內生肌酐清除率(Ccr)?!緟⒖贾怠?/p>
成人:80-120ml/min,老年人隨年齡增長,有自然下降趨勢。
【臨床意義】
(1)判斷腎小球損害程度在現行腎小球濾過功能中肌酐清除率能較早反映腎功能的損傷,如急性腎小球腎炎,在血清肌酐和尿素兩項指征尚在正常范圍為時,Ccr可低于正常范圍的80%以下。602021/4/26第四章常用腎臟功能實驗室檢測(2)評估腎功能第一期(腎衰竭代償期):Ccr51~80ml/min第二期(腎衰竭失代償期):Ccr50~20ml/min第三期(腎衰竭期):Ccr10~19ml/min第四期(尿毒癥期或末期腎衰竭):Ccr<10ml/min(3)臨床治療和用藥指導:
Ccr<30~40ml/min,限制蛋白攝入
Ccr<30ml/min,噻嗪類利尿劑無效
Ccr<10ml/min,腎替代治療612021/4/26第四章常用腎臟功能實驗室檢測三、血尿素氮測定:尿素氮(BUN)經腎小球濾過后40%-60%被腎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因此,當腎小球濾過功能減低時,血尿素氮升高,腎小管功能減低時,血尿素氮減低。
【參考值】
成人3.2-7.1mmol/L嬰兒、兒童1.8-6.5mmol/L
【臨床意義】BUN增高:1、器質性腎功能損害:⑴各種原發性腎小球腎炎、腎盂腎炎、間質性腎炎、腎腫瘤、多囊腎等所致的慢性腎衰竭。⑵急性腎衰竭腎功能輕度受損時,BUN可無變化,但GFR(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至50%以下,BUN才能升高。因此血BUN測定不能作為早期腎功能指標。但對慢性腎衰竭,尤其是尿毒癥BUN增高的程度一般與病情嚴重程度一致:腎衰竭代償期GFR下降至50ml/min,血BUN〈9mmol/L;腎衰竭失代償期,血BUN〉9mmol/L;腎衰竭期,血BUN〉20mmol/L。622021/4/26第四章常用腎臟功能實驗室檢測2、腎前性少尿:如嚴重脫水、大量腹水、心臟循環功能衰竭、肝腎綜合征等導致的血容量不足、腎血流量減少灌注不足導致少尿。此時BUN升高,但肌酐升高不明顯,BUN/Cr(mg/dl)〉10:1,稱為腎前性氮質血癥。經擴容尿量多能增加,BUN可自行下降。3、蛋白質分解或攝入過多如急性傳染病、高熱、上消化道大出血、大面積燒傷、嚴重創傷、大手術后和甲狀腺功能亢、高蛋白飲食等,但血肌酐一般不升高。以上情況矯正后,血BUN可以下降。4、血BUN作為腎衰竭透析充分性指標632021/4/26第四章常用腎臟功能實驗室檢測一、近端腎小管功能檢測(一)尿β2-微球蛋白(2-MG)測定【參考值】
成人尿<0.3mg/L,或以尿肌酐矯正<0.2mg/g肌酐【臨床意義】
1、尿β2-MG升高:近端腎小管損害、自身免疫性疾病、惡性腫瘤、肝病、臟器移植后的排斥反應。2、血β2-MG升高:由于腎小管重吸收β2-MG的閾值為5mg/L,超過閾值時出現非重吸收功能受損的大量尿β2-MG排泄。因此只有血β2-MG<5mg/L時,尿β2-MG升高才反應腎小管損傷。642021/4/26第四章常用腎臟功能實驗室檢測(二)α1-微球蛋白(α1-MG)測定【參考值】
成人尿α1-MG<15mg/24h或<10mg/g肌酐
血清游離α1-MG為10—30mg/L【臨床意義】
1、近端腎小管功能損害
尿α1-MG升高,是反映各種原因包括腎移植后排斥反應所致早期近端腎小管功能損傷的特異、靈敏的指標。
2、評估腎小管過濾功能
血清和尿液中α1-MG均升高,表明腎小球濾過功能和腎小管重吸收功能均受損
3、血清α1-MG降低見于嚴重肝實質性病變,如重癥肝炎、肝壞死等。652021/4/26第四章常用腎臟功能實驗室檢測二、遠端腎小管功能檢測(一)晝夜尿比密法又稱莫氏試驗,共收集七次尿,分別測尿量和尿比重。
【參考值】
尿量:1000-2000ML/24H;
其中夜尿<750ML;
晝夜尿之比為3-4:1
至少一次尿比重>1.018;
最高比重減最第比重>0.009【臨床意義】
夜尿增多,比重正常----見于遠端腎小管早期損害。夜尿增多,比重減低----見于遠端腎小管嚴重損害。尿比重固定在1.010-1.012,稱等滲尿。見于尿濃縮功能完全喪失。尿量少而比重高,主要為腎小球濾過功能損害,腎小管功能正常。尿量明顯增多(>4L/24H),比重<1.006,為尿崩癥。662021/4/26第四章常用腎臟功能實驗室檢測(二)尿滲量(尿滲透壓)測定【參考值】正常人禁飲后尿滲量為600~1000mOsm/kgH2O,平均800mOsm/(kg.H2O)
血漿滲量為275~305mOsm/(kg.H2O),平均300mOsm/(kg.H2O)
【臨床意義】
①判斷腎濃縮功能:禁飲尿滲量在300mOsm/kgH2O左右時,即與正常血漿滲量相等,稱為等滲尿;若<300mOsm/kgH2O,稱低滲尿;正常人禁水8小時后尿滲量<600mOsm/kgH2O,再加尿/血漿滲量比值等于或小于1,均表明腎濃縮功能障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煤炭行業投資風險評價考核試卷
- 文化用化學品在聲音記錄材料的技術發展考核試卷
- 醫療數據要素市場交易權限管理
- 美國發動“對等關稅戰”的影響
- 2025屆吉林省長春市重點名校高考數學試題二輪復習高中總復習第2輪仿真沖刺卷
- 寧夏石嘴山市第一高級中學2025屆高三第一次調研考試(一模)數學試題
- 2025屆吉化第一高級中學第二學期期末高三數學試題
- 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果樹承包協議合同書
- 人力資源管理醫療期協議
- “條令條例學習月”主題授課課件
- 海洋生態環境監測技術-全面剖析
- 2024年湖北省中學教師招聘考試真題
- 2024年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有限公司招聘考試真題
- 隧道全斷面開挖施工方案
- 衛星科普知識
- 檔案管理實務與技能試題及答案2024
- 北京市朝陽區2025屆高三一模質量檢測一 語文試題(含答案)
- 新教材高中生物選擇性必修2課件:1 2 種群數量的變化(人教版)
- 車輛租賃服務保障計劃
- 《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全套教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