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23602-2009 鈦及鈦合金表面除鱗和清潔方法》是一項國家標準,旨在規范鈦及其合金材料在加工、制造過程中表面處理的具體要求。該標準涵蓋了對鈦及鈦合金表面進行除鱗(去除氧化皮)以及清潔處理的各種方法和技術要求,適用于需要改善或準備金屬表面以便后續加工的情況。

根據標準內容,首先定義了適用范圍,明確指出本標準適用于所有形式的鈦及其合金制品,包括但不限于板材、帶材、棒材等。接著,對術語進行了詳細說明,確保行業內對于“除鱗”、“清潔度”等相關概念有一致的理解。

標準中列舉了幾種常見的除鱗技術,如機械打磨、化學浸泡、電解拋光等,并針對每一種方法提供了具體的操作指南,包括所需設備、工藝參數設定、安全注意事項等信息。同時,還規定了不同應用場景下推薦使用的清潔劑類型及其使用條件,強調選擇合適的清潔方式以達到最佳效果的同時也要考慮到環境保護因素。

此外,《GB/T 23602-2009》還特別提到了質量控制的重要性,在整個處理流程中應實施嚴格的質量管理體系,確保最終產品的表面狀態滿足設計要求。這包括定期檢查設備性能、監控關鍵工序參數變化、記錄處理前后樣品狀態對比等措施。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行
  • 正在執行有效
  • 2009-04-15 頒布
  • 2010-02-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T 23602-2009鈦及鈦合金表面除鱗和清潔方法_第1頁
GB/T 23602-2009鈦及鈦合金表面除鱗和清潔方法_第2頁
GB/T 23602-2009鈦及鈦合金表面除鱗和清潔方法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5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GB/T 23602-2009鈦及鈦合金表面除鱗和清潔方法-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犐犆犛77.120

犎1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犌犅/犜23602—2009

鈦及鈦合金表面除鱗和清潔方法

犕犲狋犺狅犱狊狅犳犱犲狊犮犪犾犻狀犵犪狀犱犮犾犲犪狀犻狀犵犳狅狉狋犻狋犪狀犻狌犿犪狀犱狋犻狋犪狀犻狌犿犪犾犾狅狔狊狌狉犳犪犮犲狊

20090415發布20100201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發布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犌犅/犜23602—2009

前言

本標準修改采用了ASTMB600:1991(2002年確認)《鈦及鈦合金表面除鱗和清潔標準指南》。

為便于使用,本標準對ASTMB600:1991作了下列變動:

a)“本指南”改為“本標準”;

b)刪除了范圍中的部分內容;

c)原標準中的注1~注9改為“第5章操作注意事項”。

本標準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寶鈦集團有限公司、寶雞鈦業股份有限公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黃永光、王永梅、馬鴻海、王紅武、王韋琪、馮軍寧。

犌犅/犜23602—2009

鈦及鈦合金表面除鱗和清潔方法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鈦及鈦合金產品表面的除鱗和清潔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去除鈦及鈦合金產品在生產、使用和熱處理過程中產生的一般污染、氧化物、污垢及

以表面污染形式存在的外來物。

2總則

對于鈦及鈦合金產品機械加工、鑄造和壓力加工過程中使用的油脂、油和滑潤劑,推薦采用堿或乳

劑浸泡型清洗劑及堿性電解系統清洗。在電解中,工件可以是陽極,也可以是陰極。這些污垢的清除應

在熱處理或4.2規定的酸洗處理前進行。當采用電解時,應控制電壓,防止產生火花放電,造成制品表

面出現凹坑。

3沖擊清潔

3.1機械除垢如噴砂、噴丸、蒸汽噴淋等方法,可清除鈦材表面的熱加工鱗皮和潤滑劑,但隨后應采用

第4章所述的方法進行清洗。

3.2用于噴砂的砂子應是高質量、經過清洗、無鐵的硅砂。

3.3如果產品整個表面采用噴砂方法來清理,暴露的表面會因粗砂或丸砂而變粗糙。為保證表面精

度,應首選局部清潔并配合適當的酸洗進行清潔。

3.4采用鋼砂或含有鐵的砂子進行噴砂清理鈦材表面時,噴砂后應采用酸洗方法去除嵌入表面的

鋼粒。

3.5研磨或噴丸清理都有可能引起鈦材表面產生殘余壓應力,并引起局部變形,應采用化學銑削或輪

廓機加工進行處理。

3.6一般情況下,噴砂并不能完全代替酸洗。磨削不能除去由間隙元素(如碳、氧和氮)造成的污染層。

當這些元素過量存在時,可按4.3規定進行酸洗以便徹底清除。

4酸洗和除鱗

4.1除推薦的快速噴砂或磨削方法處理鈦材表面外,為保證能完全去除金屬鐵、氧化物、鱗皮及其他表

面污染,還應按4.3.2進行酸洗。如果采用化學銑削去除產品表面氧化污染層,或產品外形不利于整體

噴砂時,可采用鹽浴處理,以避免表面產生局部腐蝕。

4.2對于鈦材在軋制、鑄造、鍛造或裝配中所形成的鱗皮和殘余潤滑劑,在4.3.2規定的酸洗之前,可

采用下述方法之一進行處理,以完全去除表面污染。

4.2.1所有的腐蝕基溶液按制造商推薦的要求用自來水混合。

4.2.2熔融的堿基鹽浴按規定的程序在399℃~454℃進行。

4.2.3熔融的堿基鹽浴按規定的程序在204℃進行。

4.2.4在低于593℃加熱時產生的氧化物和氧化色可采用酸洗清除。酸液配比(體積)為:10%~20%

(150g/L~300g/L)硝酸(70%)+1%~2%(12g/L~24g/L)氫氟酸(60%)+水,溫度為49℃。

4.2.5鍛造和熱加工鈦材通常會與石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