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講
經濟增長與經濟周期第一節經濟增長的含義與特征第二節經濟增長的決定因素第三節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第四節經濟增長周期第一節經濟增長的含義與特征經濟增長——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生產商品和勞務能力的增長S.庫茲涅茨定義: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可以定義為給居民提供種類日益繁多的經濟產品的能力長期上升,這種不斷增長的能力是建立在先進技術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識之相應的調整基礎上的。一、含義:1、經濟增長集中體現在商品供應量的不斷增長,實際GDP的增長是經濟增長的核心;人均實際GDP增長是較好的衡量。
2、技術進步——經濟增長的必要條件;
3、制度和意識的調整——經濟增長的充分條件。上層建筑一定要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需要,制度創新才能有效保證技術創新實現。二、特征產量增長率、人口增長率、人均產量增長率均相當高;生產率的增長率也很高——技術進步的標志經濟結構的變化速度是高的;社會結構與意識形態迅速改變;增長在世界范圍內迅速擴大;但很不平衡。三、經濟增長的成本與收益收益:財富增加了人們的選擇的范圍,商品總量↑,就業機會↑,收入↑人們自由空閑↑,服務↑,人們生活質量改善。
成本:資源(能源、水)的耗竭;環境的污染;人們精神上的高度緊張;制度變遷的適應程度。第二節經濟增長的決定因素一、決定因素的基本分類
1776年Adamsmith:
勞動投入量的增加;資本(包括土地和自然資源)投入量的增加;技術進步引起的全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
索洛等的數學分析:兩邊對時間求導:
----技術創新,管理改進教育水平的提高,知識、經驗的積累
二、增長因素的具體分析生產要素投入量:勞動力數量與質量的提高;
資本(包括土地)數量上的提高
全要素生產率:勞動力等資源配置的改善;規模的節約;識的發展及其在生產上的應用。丹尼森分析美國1948-1981年間經濟增長源泉第三節新古典增長模型
(索洛模型)衡量經濟增長GDP增長率人均GDP的增長倍數假定:資本和勞動力兩種要素可以相互替代;(H-D模型中K/L固定)
要素充分利用,無閑置;(H-D模型中無此假設)經濟處于完全競爭;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有重大的貢獻;一、資本積累索洛模型:資本存量的增長、勞動力的增長、技術進步相互作用影響一國的總產出。1、物品的供求
▲物品的供給與生產函數生產函數說明(1)該生產函數每一點的斜率是資本邊際產量
k增加1單位
y增加MP
k個單位
(2)該生產函數隨k增加越來越平坦,
表明:資本的邊際產量遞減
1MPkyk0▲物品的需求與消費函數
人均消費c,人均投資i由需求方程[Y=C+I]導出
y=c+i(不考慮政府購買和凈出口)c=(1-s)y(儲蓄率為固定)y=(1-s)y+i
即i=sy(人均投資=人均儲蓄)2、資本存量增長與穩定狀態人均投資是人均資本存量的函數i=sf(k)對于任何一個k0值,產出由生產函數決定:
y=f(k)i=sf(k)c=(1-s)f(k)人均產出y
人均消費c
人均投資i
yk0k02、資本存量增長與穩定狀態(續1)投資k0k1k2k1i1k2i22、資本存量增長與穩定狀態(續2)例題解答3、儲蓄如何影響增長s1→s2→sf(k)曲線上移,投資增多;資本存量、折舊量仍未變;→i>,資本存量逐步增加直到新的穩定狀態↑kid,
s是穩定狀態資本存量的關鍵決定因素
如果s高,經濟就有大量資本存量和高產出水平;如果s低,經濟就有少量資本存量和低產出水平。當政府預算赤字(G)國民儲蓄,I(擠出效應)較低的資本存量和較低的國民收入因此,長期預算赤字政策不好經濟含義
s加快經濟增長,但這只是暫時的,達到新的穩態為止。高儲蓄率高資本存量+高產出水平但不能永遠保持高經濟增長率。二、資本的黃金規則水平1、多種穩定狀態相比較:決策者的目標——社會的個人福利最大化個人的目標——個人消費(物品和服務)最優(效用最大化),使消費最大化的穩定狀態值k稱為資本的黃金規則水平,用k*表示。1、多種黃金狀態相比較
k*穩定狀態的人均資本存量f(k*)穩定狀態的人均產量穩定狀態投資等于折舊在穩定狀態的人均消費:
該圖表明,存在一個可以使消費最大化的資本存量水平使人均消費達到最大黃金規則資本水平的條件生產函數的斜率是資本的邊際產量MPk折舊線的斜率是兩者在k*gold處相等,因此
MPk*=在資本的黃金規則水平時,資本的邊際產量等于折舊率黃金規則資本水平的條件(續)決策者可以選擇一種特定的儲蓄率,支持黃金規則穩定狀態的達到例題解答2、向黃金規則穩定狀態的過渡▲從資本太多開始,即
k*>k*
gold,政策選擇:
降低s,以便減少資本存量。直接引起消費↑和投資↓<向黃金規則穩定狀態的過渡(續)▲從資本太少開始三、人口增長1、人口增長的穩定狀態人均資本存量的變動是—收支相抵的投資-----保持人均資本存量不變的投資量。—資本折舊;—為新工人提供資本的投資量;人口增長減少k的方式是與折舊類似;人口增長通過把資本存量更少地分散到大量工人中而減少k。
這個過程稱:資本的廣化人口增長的穩定狀態(續)若k<k*,sf(k)>(δ+n)k,則k就若k>k*,sf(k)<(δ+n)k,則k就2、人口增長的影響加入n<>>2、人口增長的影響(續)四、索洛模型中的技術進步1、勞動效率
Y=F(K,L)
在有技術進步的情況下:Y=F(K,EL)E——勞動效率:隨著技術進步,勞動效率提高;
EL——衡量效率工人的人數,
L——工人數
E——工人的效率,
EL——效率工人的數量技術進步勞動效率E以某種不變的比率增長,引起產出增加,類似勞動力增加一樣
[勞動擴大型進步]L按n的比率增長,勞動效率E按g增長,
效率工人的數量按n+g的比率增長。2、技術進步時的穩定狀態把技術進步表述為勞動擴大,類似于人口的增長。符號有所區別:k=K/(L*E)----每個效率工人的資本
y=Y/(L*E)----每個效率工人的產出同樣可得:2、技術進步時的穩定狀態(續)收支相抵:投資包括:3、技術進步的影響在有技術進步的索洛模型中穩定狀態增長率效率工人的資本k=K/(E*L)0效率工人的產出y=Y/(E*L)=f(k)0人均產出Y/L=y*Eg總產出Y=y*E*Ln+g技術進步的影響(續1)①在穩定狀態時,效率工人的人均資本k*不變(穩定的)效率工人的人均產出y不變(穩定的)∵每個實際工人效率以g的效率增長∴實際人均產出按g比率增長,總產出按(n+g)的比率增長,可見,技術進步
人均產出持續增長
生活水平長期上升。
n只解決新增工人的資本量,
g解決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技術進步的影響(續2)②技術進步改變黃金規則的標準4、促進增長的政策①儲蓄率評價如何比較儲蓄率的高?低?如果經濟是在資本小于黃金規則穩態下運行,由于邊際產量遞減法則,就有><例子,以美國為例資本存量約為GDP的2.5倍,資本折舊約為GDP的10%,資本收入約為GDP的30%但是目前美國n+g=3%可見目前美國經濟資本存量大大小于黃金規則存量水平,美國應適當提高儲蓄率以提高消費②如何改變儲蓄率國民儲蓄③鼓勵技術進步索洛模型表明,人均收入的持續增長必定來自技術進步。(模型中外生)政策:專利制度給R&D減稅
NSF直接資助大學基礎研究NationalScienceFoundation美國全國衛生基金會(NationalSanitationFoundation,NSF)五、超越索洛模型:內生增長理論>兩邊除以K得ky一個簡單的內生增長模型:AK模型sf(k)f(k)(n+)k只要人均儲蓄高于所需的人均投資,經濟就會持續增長。2、其他模型阿羅模型(邊干邊學)(1962年)羅默模型(知識溢出)(1986年)盧卡斯(人力資本溢出)(1998年)政策含義:對R&D提供補貼,發展教育經濟增長的極限
1969富爾克斯瓦根資助丹尼金梅多斯指導的一個國際小組承擔了羅馬俱樂部的“關于人類困境研究計劃”形成報告《增長的極限》新劍橋經濟增長模型:Y=P+WP/Y+W/Y=1sp>sws=sp*P/Y+Sw*W/YG=s/v=(sp*P/Y+Sw*W/Y)/c結論:當sp和
sw
既定時,儲蓄率的大小從而經濟增長率的大小取決于利潤占國民收入的份額與工資占國民收入的份額。假設資本家的儲蓄率比工人大,則利潤占國民收入比重越大,經濟增長越快。經濟增長是以收入分配不公平為代價的。第五節經濟周期理論擴張為什么結束?經濟為什么會走向衰退而不是簡單的達到平衡,衰退時決定經濟下跌程度的是什么?為什么收縮遲早會結束而復蘇會開始?更進一步的研究,要對收入變動的動態分析;這種變動即擴張與收縮交替出現,是經濟周期理論要研究的。1、定義階段所謂經濟周期(商業循環)是指經濟活動沿著經濟發展的總體趨勢所經歷的有規律的擴張和收縮西方經濟學家一般把經濟周期分為四個階段:
繁榮,生產不斷增長,需求日益旺盛,就業日趨充分,物價變動平緩;
衰退,過渡階段;
蕭條,生產停滯,需求萎縮,嚴重失業,物價下跌;
復蘇,過渡階段。繁榮,頂點衰退擴張復蘇潛在GDP1、定義階段(續)以上是傳統的經濟周期定義。另一種定義是:在經濟活動的擴張中,僅僅是增長率的減慢或停滯,而不是絕對的減少或倒退形成一個衰退時期。2、經濟周期的分類
西方經濟學家根據經濟周期的時間長短分為長周期、中周期和短周期
①1860年,法國經濟學家朱格拉在《在法國、英國和美國:商業危機及其發生周期》一書中首次提出經濟周期的概念,經濟社會不斷面臨的三個連續階段繁榮、危機、清算平均每個周期約9-10年。這就是中周期,稱為朱格拉周期2、經濟周期的分類(續1)②1923年,美國經濟學家基欽提出經濟周期實際有大周期與小周期兩種,小周期平均長為40個月,大周期包括兩到三個小周期③1925年,蘇聯經濟學家康德拉季耶夫在《經濟生活中的長波》一書中認為有一種較長的循環,平均長度約為50年左右。2、經濟周期的分類(續2)④熊波特把以上各種觀點概括,并根據他自己的創新理論提出,長周期為48-60年(包括6個中周期)中周期為9-10年(包括3個短周期),短周期為40個月⑤庫茲涅茨光波理論,15-25年長期消長過程,平均為20年3、對經濟周期原因的解釋
外因——戰爭、革命、政治事件、黃金的發現、新能源的發現、創新、人口增長率;內因——經濟體系內投資、儲蓄、政府支出、貨幣供給和企業心理;在內因中,投資與儲蓄因素特別重要,因為由此導出的乘數理論與加速原理,被認為是經濟周期的根源其他理論①純貨幣理論:經濟周期純粹是一種貨幣現象,貨幣數量的增減是經濟發生波動的唯一原因。貨幣數量的增減是銀行體系交替擴張和緊縮信用造成的。②投資過渡理論:這種理論強調供給一方生產資料生產過多引起經濟周期
貨幣因素引起的結構失調新發明、新市場、新發現引起的結構失調其他理論(續1)③消費不足論:蕭條產生的原因是消費不足,消費品的需求趕不上消費品的增長,消費不足的根源主要有在于國民收入與分配不平均造成的私人儲蓄過渡。④心理理論:當任何一種原因刺激了投資活動,引起高漲后,資本家對未來的樂觀預期一般總超過合理的程度,于是導致過多的投資,形成繁榮。而當這種過度樂觀情緒所造成的錯誤被察覺了以后,又變成了合理的過度悲觀預期。其他理論(續2)⑤創新理論:熊彼特認為經濟周期是創新所引起的舊均衡破壞和向新均衡的過渡。⑥太陽黑子理論:太陽黑子—農業減產—影響到工業、商業、工資、購買力、投資等方面—經濟蕭條新舊貨幣主義經濟周期:舊貨幣主義理論:英國經濟學家霍特里(R.Hawtrey):經濟周期純粹是一種貨幣現象。銀行利率降低——信用擴張——企業增加借款——需求增加——繁榮(在金本位制下)銀行擴大信用不能無限——為穩定外匯或防止國際收支逆差過度擴大——緊縮信用——減少訂貨——過剩危機——資金逐漸回到銀行——再擴大信用——下次繁榮新貨幣主義:認為貨幣量的變動不僅會引起價格水平的變動,而且也會影響實際產量和就業量。開始均衡——貨幣供給量增加了(某種外力)——人們一開始沒有認識到,看做偶然現象——不會立即將增加的現金余額用于購買支出——持續——人們將會將其現金余額降低到原來的水平,從而導致貨幣支出量的增加。兩種效應:直接效應:人們發現貨幣持有量超過正常水平,為了恢復貨幣與其他資產的最優比例,就會將貨幣與其他資產替代——增加對非貨幣資產的購買——需求增加——繁榮間接效應:貨幣供給量增加——利率下降——刺激人們對耐用消費品的購買和企業的投資——總需求增加——繁榮結果:需求增加——物價上漲——名義量與貨幣量同變——實際量下降——回到原來水平。同樣可說明貨幣量的減少引起蕭條凱恩斯認為:30年代危機時,盡管貨幣當局采取了放手的擴張政策,但是仍沒有避免危機,說明貨幣政策作用不大。弗里德曼駁斥:“近來的研究表明”,事實是,美國貨幣當局當時執行的是緊縮性的通貨政策,在危機期間,美國的貨幣流通量減少了三分之一。熊彼特:創新理論:一種新產品;開辟了一個新市場;獲得了一種原料的新來源;采用了一種新生產技術;新的企業組織形式。認為:經濟中的周期就是創新所引起的舊均衡的破壞和向新均衡的過度。機制:創新——超額利潤——投資增加——投機增加——繁榮——超額利潤消失——收縮——下一次創新。第二次浪潮:投機浪潮解釋經濟周期的長短:大創新——長周期;中創新——中周期小創新——短周期卡爾多經濟周期理論:首先將儲蓄和投資分為:事前儲蓄、事后儲蓄;事前投資、事后投資認為:如果事前投資大于事前儲蓄(則事后投資小于事前投資,或者事后儲蓄大于事前儲蓄)——經濟擴張——先實現充分就業——然后引起通貨膨脹。相反:經濟收縮。斷言:事前儲蓄與事前投資之間有了差異的時,必然引起活動水平的變動,這種變動一直繼續下去,直到差異消除為止。投資函數與儲蓄函數是線性的:1.dI/dY>dS/dYYOI,SSIEY0沒有穩態,或者不斷趨于通脹過度充分就業,或者不斷趨向低價格與失業OI,SISE2.dI/dY<dS/dYY0始終存在穩態投資函數與儲蓄函數是非線性的:SIYI,S經濟活動低于或者高于正常水平時,儲蓄率多半較大,因為此時,價格上升較工資快,分配有利于利潤變化,儲蓄傾向較高。經濟水平較低時,收入較低,相應儲蓄較高。經濟活動低于或者高于正常水平時,投資率率多半較小。I,SYACB假設分析從B點開始:Y0第一步:SIB點經濟活動水平高,所以投資水平高,資本存量增加使得投資曲線下移。第二步:I,SACBY0YIS第三步:I,SAC,BY0YSIY1事前儲蓄處處大于事前投資,經濟活動水平下降,向A點移動。I,SACBY1YSI第四步:投資會上移,因投資機會增加;儲蓄下移,因收入減少第五步:I,SACBY1YSII,SA,CBY1YSI第六步:事前投資處處大于事前儲蓄,經濟活動上升卡爾多幾個論點:第一,經濟周期是由經濟本身一些內在的因素所引起的。第二,經濟周期的長短,取決于兩個因素:一是,儲蓄曲線和投資曲線移動的快慢。二是,完成一次積累性趨勢所需要的時間。即從B+C點到A點,或從A+C點到B點的時間。前一種因素取決于技術狀況,資本品生產時間長短與使用壽命等,如果資本品生產時間短而使用壽命又短,則投資曲線和儲蓄曲線移動快,周期就短。后一種因素取決于企業家和消費者調整自己計劃投資與消費的快慢。第三,經濟周期中波動的大小,取決于投資曲線和儲蓄曲線的形態。第四,政策含義,抵制蕭條的擴張性政策在蕭條的較早和較遲階段時比在極度蕭條時更有用。尤其是及早采取必要的政策可以防止經濟從第二階段轉入第三階段。一旦經濟通過第三階段,就無法防止從B到A。政策只能推遲蕭條,不能完全消除蕭條,國家干預經濟的政策還是有限的。乘數——加速數模型之一:哈羅德的分析哈羅德的經濟周期理論是凱恩斯的儲蓄——投資分析的直接產物。哈羅德首先分析了消費和投資的關系,認為:經濟周期中的重要問題是經濟活動水平和消費增長比率之間的關系。凱恩斯已經說明經濟活動水平主要取決于新投資水平。而新投資取決于資本家的預期,而資本家的預期主要取決于他們對消費的判斷。哈羅德特稱此為ralation哈羅德又指出:決定經濟活動過程的主要是三種動態決定因素:儲蓄傾向,利潤的轉移,資本收入比。這三種動態決定因素決定了經濟發展是均衡的還是非均衡的。認為:如果c不變,v不變,則收入穩定增長是可能的。但是經濟中,c和v不可能保持不變。機制:隨著經濟增長——消費增長放慢——乘數減小——危機沒有解釋衰退在哪里停止。評價:貢獻:從動態角度分析了消費、投資和國民收入之間的相互作用。提出了第三種影響因素:資本產出比。不足:加速原理本身的局限性,假設資本產量比是固定的。資本有閑置的時候資本產出比就無法發揮作用。強調消費傾向下降和利潤轉移引起的社會儲蓄率上升對經濟的影響,實際上,正如以后經濟學家證明的,消費傾向在經濟中是相對穩定的。哈羅德忽視了時滯的作用。消費變動時投資量并不馬上變動。這種時滯的長短對經濟的影響甚大,是動態分析的中心。(這一點在以后的經濟周期理論中受到高度重視)乘數——加速數模型之一:薩繆爾森的分析建立數學模型要解決這樣幾個問題:一是,乘數和加速數的相互作用是否必然引起經濟中一個向下的轉折。二是,引進時滯后乘數和加速數如何相互作用。三是,經濟波動是否在圍繞一個均衡的水平波動。乘數—加速理論
乘數理論所觀察的是投資增加引起收入增加問題;而加速原理所觀察的收入增加引起投資增加的問題。1、加速原理一般來講,國民收入與資本量之間有一種比例關系。這種資本與生產量之間的比率稱為資本—產出比率,亦稱資本系數資本—產出比率=資本量/產量如果用v表示資本系數,t為時間,K.V分別為資本存量與國民收入,則有
1、加速原理(續1)加速系數是指增加一單位產量(國民收入)所需要增加的資本量1、加速原理(續2)根據上面的定義
加速原理研究是引致投資自發投資是指由人口、技術、資源、政策等外生因素變動所引起投資加速原理舉例(v=2)單位:萬元0-2020230115第四階段720020250125第三階段640202025012554020202301154301020210105第二階段320020200100220020200100第一階段1總投資Ig凈投資It重復投資Dt資本存量Kt產量Yt時期(t)加速原理含義從上例子可以說明加速原理的含義(1)根據加速原理,投資是產量變動量的函數;但是投資的變動取決于產量的變動率,而不是產量變動的絕對量。(2)投資變動的幅度大于產量變動的幅度。(3)要使投資增長率不致下降,產量必須按一定比例連續增長。(4)加速的含義是雙重的,即當產量不斷增加時,投資的增長是加速的;但當產量停止增長或減少時,投資減少也是加速的。加速原理是造成經濟不穩定的強有力因素:產出變化可能被擴大為投資的更大變化。2、乘數—加速理論
實際上投資與收入之間的作用是相互的,應該把乘數理論與加速原理合并考慮,才能說明收入、消費和投資之間的關系,并用以解釋經濟周期問題。①乘數關系及加速原理,分別表示與下列二式:
必不可少的條件是C0(或I0)變動。在此變動下體系本身才能產生引致投資。經濟周期現象1.973500.9375191.875-0.06250.9375181.875-0.1251.0162.0-0.1251.125172.2501.25152.50.251.25142.50.51.01320.50.512100
11YtItCtGt高漲蕭條衰退復蘇經濟周期階段②模式的變動薩氏論文中,將這種收入變動的方式分為五種型態:
(A)收入以遞減的速率穩定地上升或下降,逐漸接近一個新的均衡;
(B)收入以越來越小的振幅波動,直到周期最后消失;
(C)收入以越來越大的振幅波動;
(D)收入以遞增的速率擴張或收縮;
(E)收入以固定不變;振幅永遠波動不定(特殊情況)。②模式的變動(續1)(A)和(B)屬于收斂型,而經過變動以后,會趨于新的均衡收入而停止變動。(C)和(D)屬于擴散型,都以增大的數量離開均衡。(E)處于中間狀態,既不趨向也不離開均衡。而(B)(C)(E)顯示的是周期性波動。這五種收入變動分別由下圖表示:②模式的變動(續2)(圖示)原均衡原均衡原均衡新均衡最高產量原均衡②模式的變動(續2)(圖示)最高產量原均衡原均衡評價:第一,采用了時間序列分析,作了系統的說明。分析更加廣泛。第二,否定了哈羅德關于不變乘數和加速數假設下經濟穩定均衡增長的觀點。第三,說明了乘數和加速數作用下,沒有外來干擾,經濟周期也不可避免。強調了經濟周期的內在性。但是對于時滯也沒有做出更深入的分析乘數——加速數模型之二:希克斯的分析五個前提假設:1.實際消費支出是過去某些年份收入的函數2.自發投資以一種不變的比率增長3.引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3月份法拍房原租賃合同解除條件變更
- 2025年企業向個人借款合同范本
- 2025便利店經銷代銷合同書
- 2025廣告公司業務執行合同
- 急診科室物資管理優化計劃
- 鄉鎮店面員工勞動合同范例
- 深基坑沉井施工方案
- 供暖鍋爐設備租賃合同樣本
- 施工方案檢測內容包括
- 養殖基地租賃合同標準文本
- 中圖版八年級下冊地理《第三節-歐洲西部》(一等獎課件)-
- 小學作廢Appendix多維閱讀第級MovingSeeds種子的旅行
- 導游基礎知識基督教課件
- 肝癌TACE治療及護理
- 《唯品會網絡營銷策略研究(論文)10000字》
- 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PPT保護視力預防近視PPT課件(帶內容)
- 新疆少數民族文化課件
- 作業現場安全監督檢查卡(配電)
- 倉庫發貨清單
- 旅行管家實務全套ppt課件最全電子教案完整版教學教程整套全書課件ppt
- GB∕T 31568-2015 熱噴涂熱障ZrO2涂層晶粒尺寸的測定 謝樂公式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