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20032-2005《項目風險管理 應用指南》是中國針對項目管理領域制定的一項國家標準,旨在為各類項目的管理者和參與者提供一套系統化的方法論,以識別、評估、應對及監控項目執行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風險。該標準強調了風險管理在確保項目成功中的重要性,并給出了實施項目風險管理的具體步驟和實踐建議。以下是該標準的主要內容概述:

  1. 范圍與適用性:標準明確了其適用于各類項目,無論規模大小或行業特性,旨在幫助項目團隊系統地管理不確定性,提高項目成功率。

  2. 術語和定義:首先界定了項目風險管理中的關鍵術語,如風險、風險事件、風險源、風險評估、風險應對策略等,為后續內容奠定語言基礎。

  3. 風險管理框架:提出了一套風險管理的總體框架,包括風險管理規劃、風險識別、風險分析、風險評估、風險應對、風險監控與控制等六個連續的過程。

  4. 風險管理規劃:強調了在項目啟動階段制定風險管理計劃的重要性,明確風險管理的目標、方法、責任分配及所需資源。

  5. 風險識別:介紹了如何通過文檔審查、頭腦風暴、專家咨詢等多種方法,系統地識別項目可能面臨的各種風險。

  6. 風險分析:涵蓋了對已識別風險的深入分析,包括風險的概率、影響及其可能的原因,以便更準確地理解風險特性。

  7. 風險評估:基于風險分析的結果,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評估風險的優先級和嚴重程度,為制定應對措施提供依據。

  8. 風險應對:闡述了風險規避、減輕、轉移(如保險)和接受等常見的風險應對策略,以及如何根據風險評估結果選擇合適的應對措施。

  9. 風險監控與控制:強調在整個項目生命周期中持續監控風險狀態,及時調整風險應對計劃,確保風險管理活動的有效性。

  10. 溝通與記錄:要求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確保項目團隊成員及利益相關方對風險管理活動有清晰的認識,并保持風險管理過程中的文檔記錄,便于學習和未來參考。

  11. 持續改進:鼓勵組織將項目風險管理的經驗教訓反饋到管理體系中,不斷優化風險管理流程和方法,提升組織的項目管理成熟度。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標準代替
  • 2005-09-05 頒布
  • 2006-01-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T 20032-2005項目風險管理應用指南_第1頁
GB/T 20032-2005項目風險管理應用指南_第2頁
GB/T 20032-2005項目風險管理應用指南_第3頁
GB/T 20032-2005項目風險管理應用指南_第4頁
GB/T 20032-2005項目風險管理應用指南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GB/T 20032-2005項目風險管理應用指南-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ICS03.120.10A00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20032-2005/IEC62198:2001項目風險管理應用指南Projectriskmanagement-Applicationguidelines(IEC62198:2001.IDT)2005-09-05發布2006-01-01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愛布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GB/T20032-2005/IEC62198:2001三前言引言1范圍2規范性引用文件3術語和定義4項目風險管理概述4.1風險管理的作用4.2過程框架55組織··:…············5.1管理職責5.2資源5.3溝通5.4文件6項目風險管理過程6.1建立總體框架6.2風險識別6.3風險評定6.4風險處理6.5風風險評審與監視附錄A(資料性附錄)項目風險管理綜述

GB/T20032-2005/IEC62198:2001前本標準等同采用IEC62198:2001《項目風險管理-應用指南》本標準的附錄A是資料性附錄。本標準由中國標準化研究院提出本標準由全國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本標準由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負責起草。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中心、中國航空綜合技術研究所、北京市計劃勞動管理干部學院。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尹旭峰、咸奎桐、葉如意、楊銘、蔣家東、連艷萍.

GB/T20032-2005/IEC62198:2001風險管理是與建立總體框架,識別、分析、評價、評定、處理、監視以及溝通風險有關的管理方針、程序和慣例的系統應用,使組織能夠以高效費比的方式達到損失最小化和機會最大化。本標準是針對將風險管理應用于項目提出的項目管理及其相關的過程在(B/T19016—2005/ISO10006:2003中閘述。所有項目都包含風險。項目風險與項目本身及其產品有關。圖1所示為影響項目的風險因素示例。市場的和過程技木的社會的圖1影響項目的風險因素示例本標準提供了以系統和協調的方式管理風險的過程。為獲得最大利益風險管理活動應于項目的最早可能階段啟動并在其后的階段中持續進行。本標準的潛在使用者是決策者,包括項目管理者、風險管理者和企業管理者。本標準的應用需根據特定項目的情況加以剪裁。因此,一般認為強制實行風險管理從業者認證體系在總體上是不適宜的。本標準并不專用于處理與安全有關的問題。盡管標準的應用可能產生與安全有關的問題,但對此類風險的管理應按照安全類標準或產品標準進行而不包括在本標準中。

GB/T20032-2005/IEC62198:2001項目風險管理應用指南范范圍本標準適用于包含技術性內容的所有項目,也可應用于其他類型的項目,本標準概括介紹了項目風險管理、項目風險管理過程與影響因素。這些項目風險管理過程是建立總體框架,包括確認項目目標;風險識別:風險評定包括風險分析與評價:風風險處理:評審與監視:構通(包括咨詢);項目總結這些指南是根據組織實施與項目各階段相適應的風險管理過程的要求而提出的。在特定情況下,將本標準中的所有條款都包括在一份合同中可能是不適當的。因此,無論合同形式如何,即使合同有關各方明確要求參照和引用本標準(或其中某些部分).并要求在合同中包括它們.本標準也僅應當用于構成合同的一部分。2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勒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GB/T7826—1987系統可靠性分析技術:失效模式和效應分析(FMEA)程序(idtIEC812:1985)GB/T7829—1987故障樹分析程序(neqIEC56)GB/T19016—2005質量管理體系項目質量管理指南(ISO10006:2003.IDT)TEC60050-191:1990國際電工詞匯191章:可信性和服務質量可信性管理——IEC60300-3-3:1996第3部分:應用指南一—-第3節:壽命周期費用分析語和定義1EC60050-19確立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產品product活動或過程的結果,可以包括服務,硬件,軟件,流程性材料,或它們的組合3.2項目proj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