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18119-2000 低比特率通信的視頻編碼》這一標準主要針對低比特率條件下視頻信息的有效壓縮與傳輸制定了技術規范。然而,您提供的對比標準名稱不完整,我無法直接對兩者之間的具體變更進行詳細分析。如果您能提供另一個標準的具體名稱或編號,例如《H.264/MPEG-4 AVC》或其他相關的視頻編碼標準,我可以進一步對比這兩個標準在編碼效率、算法改進、圖像質量、兼容性等方面的具體差異和更新點。

不過,基于《GB/T 18119-2000》本身,該標準發布于2000年,其核心目標在于優化低帶寬環境下的視頻傳輸效率和質量,可能包含了當時對于視頻編碼算法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術要求。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技術的發展,后續的視頻編碼標準(即使名稱未給出)通常會在以下幾個方面有所進步:

  1. 更高的壓縮效率:新標準可能會采用更先進的編碼工具和技術,實現相同視頻質量下更低的比特率,或者在相同比特率下提供更高質量的視頻。

  2. 增強的功能性:包括但不限于更好的運動估計與補償方法、更高效的熵編碼策略、以及對不同分辨率、幀率和色彩空間的更好支持。

  3. 適應性增強:為了滿足多樣化的網絡環境和設備能力,新標準可能增強了對動態比特率調整、錯誤恢復機制以及自適應流傳輸的支持。

  4. 硬件加速與解碼效率:隨著硬件技術的進步,新標準可能會優化以利用現代處理器和圖形處理單元(GPU)的并行處理能力,提高解碼速度和能效。

  5. 向后兼容性與互操作性:雖然追求技術進步,但新標準也往往會考慮與舊標準的兼容性,確保現有內容可以被新系統識別和處理,同時促進不同系統間的互操作。

由于缺乏具體的對比對象,以上討論僅基于一般趨勢和假設,旨在說明隨著時間推移,視頻編碼標準如何發展以適應技術進步和市場需求的變化。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行
  • 正在執行有效
  • 2000-06-07 頒布
  • 2000-10-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T 18119-2000低比特率通信的視頻編碼_第1頁
GB/T 18119-2000低比特率通信的視頻編碼_第2頁
GB/T 18119-2000低比特率通信的視頻編碼_第3頁
GB/T 18119-2000低比特率通信的視頻編碼_第4頁
GB/T 18119-2000低比特率通信的視頻編碼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35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GB/T 18119-2000低比特率通信的視頻編碼-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C533.040.20M1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18119-2000eqvITU-T日.263:1356低比特率通信的視頻編碼Videocodingforlowbitrateecommunication2000-06-07發布2000-10-01實施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

GB/T18119-2000前言ITU前言范用引用標準3主要指標3.1視頻輸入與輸出數字輸入與輸出3.3抽樣頻率·…信源編碼算法比特率3.6緩沖器傳輸的對稱性3.8誤碼處理方式3.9多點操作信源編碼器44.1信源格式4.2視頻信源編碼算法編碼控制4.4強制更新4.5起始碼的字節組合5語法和語義5.1圖像層5.2塊組層5.3宏塊層…5.4陜層…6解碼過程…·6.1運動補償?…………….6.2系數解碼…6.3塊的重建·附錄A(標準的附錄)反變換精度的技術規范假想參考解碼器附錄B(標準的附錄)附錄C(標準的附錄)多點的考慮·…23附錄D(標準的附錄)不限制運動失量模式附錄E(標準的附錄)語義基算術編碼模式25附錄F(標準的附錄)30附錄G(標準的附錄)PB頓模式·…………附錄H(標準的附錄)編碼信號的前向糾錯

GB/T18119-2000本標準是等效采用國際電信聯盟ITU-TH.263:1996《低比特率通信的視頻編碼》建議制定的,其中考慮到我國通信網及具體應用業務情況,作適當改動.更適合于我國國情。標準中的章節依據GB/T1.1—1993的規定作適當改動。原文中有關“基于語法的算術編碼模式”改為“語義基算術編碼模式”更適于國內應用。GB/T18119-2000《低比特率通信的視頻編碼》包括8個附錄。本標準的附錄A.B、C.D、E、F、G、H為標準的附錄。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產業部提出本標準由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信息產業部電信傳輸研究所。本標準主要起草人:黃東霖、楊淑京、辛偉。

GB/T18119-2000IU前言ITU電信標準化部門(ITU-T)是國際電信聯盟的一個常設機構.ITU-T負責研究技術、操作和資費問題·并且為了實現全世界的電信標準化,對上述問題發布建議。每4年召開一次的世界電信標準化會議(WTSC)確定ITU-T研究組的研究課題.并根據這些課題形成建議:JTU-T建議H.263由ITU-T15研究組(1996年5月)修訂.并由WTSC批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18119--2000低比特率通信的視頻編碼eqvITU-TH.263:1996Videocodingforlowbitratecommunication范圍本標準定義一種以低比特率壓縮視聽業務的運動圖像分量的編碼表示法。視頻信源編碼算法的基本結構基于ITU-TH.261。并增加四個通用的編碼選項以提高性能。2引用標準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ITU-T建議H.223(1995)低比特率多媒體通信的復用協議ITU-T建議H.242(1993)使用直至2Mbps的數字信道在視聽終端間建立通信的系統ITU-T建議H.245(1995)多媒體通信的控制協議ITU-T建議H.261(1993)PX64kbps視聽業務的視頻編解碼器ITU-T建議H.262(1995)運動圖像和相關視聽的通用編碼(ISO/IEC13818-2)ITU-T建議H.320(1993)窄帶ISDN可視電話系統和終端設備ITU-T建議H.324(1995)低比特率多媒體通信的終端主要指標編解碼器框圖見圖1外部控制編碼控制信源視頓復用發送編碼編碼器緩沖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