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心理健康維護體系的建構_第1頁
學生心理健康維護體系的建構_第2頁
學生心理健康維護體系的建構_第3頁
學生心理健康維護體系的建構_第4頁
學生心理健康維護體系的建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摘要:生態系統理論和積極心理學是20世紀末興起的兩大理論模型和心理學思潮,近年來,它們對心理健康維護的模式轉換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試圖從這兩個理論出發,并進行整和、解析、綜合探討如何在生態環境下對學生心理健康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系統的積極性維護。關鍵詞:生態系統理論積極心理學學生心理健康維護Abstract:Ecologicalsystemtheoryandpositivepsychogyarethetwomajortheoreticalmodelandpsychologythoughtwhichwerearoseattheendofthe20thcentury,.Inrecentyears,theyprovidesanewwayofthinkingtohowtoswitchthepsychologicalhealthmaintenancemode.Thispaperattemptsfromthetwotheories,andtrytoreorganize、analyze>synthesizeandexplorehowtomaintainthestudents?mentalhealthwiththeacomprehensivewaysandthepositiveaspectsintheecologicalenvironmentKeyWords:EcologicalSystemTheory;PositivePsychology;Students;PsychologicalHealthMaintenance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發展心理學的研究越來越重視生態化(ecological)取向,即倡導對個體心理發展問題的研究應該放在個體所處的自然環境和具體的社會文化背景之下[1]。Bronfenbrenner(1979,1989,1993)的生態系統模型認為個體的心理和行為是個體在與外部環境多水平、多層次影響的具有復雜關系的系統中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強調人的行為或心理是人與環境相互作用的函數。在該模型中,分為行為系統和時間系統。行為系統是指個體所生活的并與之不斷的產生交互作用、相互影響的環境系統,根據離個體生活的范圍遠近由內到外又分為微觀系統、中間系統、外在系統和宏觀系統四個子系統。時間系統指個體所處環境動態的、不斷變化的性質[2]。20世紀末興起的積極心理學強調心理學不僅要幫助那些在某種逆境條件下的人們知道如何求得生存并得到良好的發展,更要幫助那些處于正常環境條件下的普通人學會怎樣建立起高質量的社會和個人生活[3]。該理論首先研究積極的情感體驗,核心概念是主觀幸福感,包括:生活滿意,高水平的正性情感和低水平的負性情感[3]三個部分。最后涉及積極環境系統的研究,包括積極的社會大系統和小系統。1雙重視角下學生心理健康維護體系建構的基本理念盡管著兩大理論模型所關注的內容各不相同,但生物生態模型的四大行為系統與積極心理學的三大水平之間正通過時間系統不斷的進行著相互滲透、相互融合,這種不斷動態發展的心理和行為模式將有助于我們在一個積極的生物生態系統中來建立學生的心理健康維護體系。(如圖1所示)首先,積極心理學在主觀水平和個體水平上對個體水平上進行積極情感與積極人格培養的目標必須放在生物生態模型中進行考察,由于個體與環境之間存在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的關系,所以形成積極的情感、人格,最終將有利于整個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其次,從兩大理論模型建構的初衷來看,積極心理學與生態系統理論都是為了更好的考察影響個體心理與行為的相關因素,從而進一步來研究如何使個體的心理與行為達到理想的積極狀態,兩者均提到了要綜合的考察個體直接或間接接觸到的環境系統對個體形成積極品格的影響。所以不能脫離個體所生活的社會環境來孤立的研究積極心理的形成,而應該注意到人的體驗、人的積極品質與社會背景的聯系性,必須把人的素質和行為納入整個社會生態系統中來考察??偠灾?心理健康維護是一種雙向建構的過程,只有在生態系統環境中綜合的全方位考慮到影響學生心理與行為的相關因子,積極性的利用各種社會資源,從多方位的視角來制定出積極的心理健康系統維護方案,才能最終達到優化環境、實現對學生心理健康進行全方位系統維護的目的。2心理健康維護體系的內容建構2.1以學校為中心進行微觀系統和中間系統的積極性建構在家庭微觀系統中,家庭的經濟水平、社會地位、父母的文化水平、工作單位、家庭教養方式等都是構成這個子系統的生態因子。桑標等人(2005)對746名中小學生進行的研究表明:父母子系統和家庭環境子系統對心理問題的形成起正向作用[4]。李輝等人(2005)曾對影響小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的研究表明:三維干預結合模式對促進小學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性[5]。由此可見,通過學校的指導作用對家庭生態系統進行調試,可以間接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的家庭背景,最終實現對學校、家庭、學生個體的三維系統的積極性維護。2.2以教育主管部門為中心進行外在系統和宏觀系統的積極性建構社會發展的歷史已經證明:當一個社會政策穩定,適合當前社會發展時,整個社會也就會特別注重積極品質的培養;而對積極品質的關注又會進一步促進社會的繁榮富強,兩者相互促進,互為因果。所以,在進行大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維護工作時,可以選擇相關教育主管部門為中心進行外在系統和宏觀系統的積極性建構,從相互之間的關系中來把握政策制訂、教育方針等對學生心理健康的間接影響。2.3以學生個體為中心進行整個心理生態系統的積極性建構生態系統理論強調在個體的心理健康維護過程中,要將促進個體的心理成長和改變環境有機的結合起來,使兩者相互協調,同步改變,同時結合積極心理學中重視個體自身積極情感、品質、潛能的開發,才能夠受到事半功倍的長期效果,真正達到心理健康維護的目的。參考文獻WozniakRHFischerKM(ed)DevelopmentinContext:ActingandThinkinginspecificenvironments.LawrenceErlbaumAssoerates.Hilldale,NewJersey,1993:18-21.朱百百.50年來發展心理學生態化研究的回顧與前瞻[J].心理科學,2005,28(4):922-925.任俊,浩生.西方積極心理學運動是一場心理學革命嗎?[J].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