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17215.661-2018 電測量數據交換 DLMS/COSEM組件 第61部分:對象標識系統(OBIS)》與《GB/T 19882.31-2007 自動抄表系統 第3-1部分:應用層數據交換協議 對象標識系統》相比,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差異和更新:

  1. 標準適用范圍擴展:GB/T 17215.661-2018更側重于電測量數據的交換領域,并且明確適用于DLMS/COSEM( Distributed Language for Measurement and Control/Companion Specification for Energy Metering)組件,這意味著它在專業性和針對性上有了提升,覆蓋了更廣泛的電能計量設備和系統。

  2. 技術內容更新:新標準融入了最新的DLMS/COSEM規范,對OBIS(Object Identification System)的定義、結構和使用規則進行了詳細說明,這可能包括了對對象標識編碼規則的優化、新增對象類型的支持等,以適應不斷發展的智能電網和高級計量基礎設施(AMI)的需求。

  3. 數據交換協議的完善:相比GB/T 19882.31-2007,新標準在數據交換協議方面可能引入了更高效的數據封裝、傳輸安全及錯誤處理機制,以確保電測量數據交換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 兼容性和互操作性增強:GB/T 17215.661-2018強調了與其他國際標準的兼容性,特別是與DLMS/COSEM國際標準的對齊,這有助于提高不同廠商設備之間的互操作性,降低集成成本,促進全球市場的統一化。

  5. 術語和定義的調整:鑒于技術進步和行業實踐的變化,新標準可能對一些關鍵術語和定義進行了修訂或新增,以更好地反映當前的技術狀態和應用需求。

  6. 規范性引用文件更新:隨著技術發展,新標準引用了更多最新版本的相關國際和國內標準,確保了規范的先進性和適用性。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行
  • 正在執行有效
  • 2018-12-28 頒布
  • 2019-07-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T 17215.661-2018電測量數據交換DLMS/COSEM組件第61部分:對象標識系統(OBIS)_第1頁
GB/T 17215.661-2018電測量數據交換DLMS/COSEM組件第61部分:對象標識系統(OBIS)_第2頁
GB/T 17215.661-2018電測量數據交換DLMS/COSEM組件第61部分:對象標識系統(OBIS)_第3頁
GB/T 17215.661-2018電測量數據交換DLMS/COSEM組件第61部分:對象標識系統(OBIS)_第4頁
GB/T 17215.661-2018電測量數據交換DLMS/COSEM組件第61部分:對象標識系統(OBIS)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GB/T 17215.661-2018電測量數據交換DLMS/COSEM組件第61部分:對象標識系統(OBIS)-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ICS1722020

N2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T17215661—2018/IEC62056-6-12017

.代替:

GB/T19882.31—2007

電測量數據交換DLMS/COSEM組件

第61部分對象標識系統OBIS

:()

Electricitymeteringdataexchange—TheDLMS/COSEMsuite—

Part61ObectidentificationsstemOBIS

:jy()

(IEC62056-6-1:2017,Electricitymeteringdataexchange—TheDLMS/COSEM

suite—Part6-1:ObjectIdentificationSystem(OBIS),IDT)

2018-12-28發布2019-07-01實施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家標準

電測量數據交換DLMS/COSEM組件

第61部分對象標識系統OBIS

:()

GB/T17215.661—2018/IEC62056-6-1:2017

*

中國標準出版社出版發行

北京市朝陽區和平里西街甲號

2(100029)

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北街號

16(100045)

網址

:

服務熱線

:400-168-0010

年月第一版

20191

*

書號

:155066·1-62008

版權專有侵權必究

GB/T17215661—2018/IEC62056-6-12017

.:

目次

前言

…………………………Ⅲ

引言

…………………………Ⅳ

范圍

1………………………1

規范性引用文件

2…………………………1

術語和定義及略縮語

3……………………1

術語和定義

3.1…………………………1

縮略語

3.2………………2

代碼結構

4OBIS…………………………2

數值組及用法

4.1………………………2

制造商特定代碼

4.2……………………2

保留范圍

4.3……………3

制造商公用事業企業聯盟和國家特定代碼規則概述

4.4、、…………3

標準對象代碼

4.5………………………4

數值組定義概述

5…………………………4

數值組

5.1A……………4

數值組

5.2B……………4

數值組

5.3C……………5

數值組

5.4D……………5

數值組

5.5E……………8

數值組

5.6F……………8

抽象對象

6(A=0)…………………………8

通用和服務項對象抽象的

6.1()………………………8

錯誤寄存器報警寄存器過濾器描述符對象抽象的

6.2、//()………13

列表對象抽象的

6.3()…………………13

寄存器表對象抽象的

6.4()……………14

數據曲線對象抽象的

6.5()……………14

電的

7(A=1)……………15

數值組代碼電的

7.1C()………………15

數值組代碼電的

7.2D()………………17

數值組代碼電的

7.3E()………………20

數值組代碼電的

7.4F()………………26

代碼電的

7.5OBIS()…………………27

其他媒質數值組

8(A=F)………………32

概述

8.1…………………32

數值組代碼其他媒質

8.2C()…………32

數值組代碼其他媒質

8.3D()…………32

GB/T17215661—2018/IEC62056-6-12017

.:

數值組代碼其他媒質

8.4E()…………32

數值組代碼其他媒質

8.5F()…………32

附錄規范性附錄代碼的表達

A()………………………33

附錄資料性附錄與的主要技術變化

B()IEC62056-6-1:2015………35

附錄資料性附錄與各版本的主要技術變化

NA()……………………36

參考文獻

……………………38

GB/T17215661—2018/IEC62056-6-12017

.:

前言

交流電測量設備分為若干部分組件電測量數據

GB/T17215“”,GB/T17215.6《DLMS/COSEM

交換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

第部分智能測量標準化框架

———10:;

第部分通信配置標準模板

———11:DLMS/COSEM;

第部分基于雙絞線載波信號的局域網使用

———31:;

第部分使用協議的數據鏈路層

———46:HDLC;

第部分基于網絡傳輸層

———47:IPDLMS/COSEM;

第部分應用層

———53:DLMS/COSEM;

第部分對象標識系統

———61:(OBIS);

第部分接口類

———62:COSEM;

第部分局域和社區網絡的有線和無線通信配置

———73:M-Bus;

第部分基于的面向連接三層通信配置

———76:HDLC;

第部分使用服務經訪問服務器的通信配置

———91:WEBCASCOSEM;

第部分基于網絡的通信配置

———97:TCP-UDP/IP。

本部分為的第部分

GB/T17215.661。

本部分按照給出的規則起草

GB/T1.1—2009。

本部分代替自動抄表系統第部分應用層數據交換協議對象標識

GB/T19882.31—2007《3-1:

系統與相比主要技術變化參見附錄

》,GB/T19882.31—2007NA。

本部分使用翻譯法等同采用電測量數據交換組件第部

IEC62056-6-1:2017《DLMS/COSEM6-1

分對象標識系統

:(OBIS)》。

與本部分中規范性引用的國際文件有一致性對應關系的我國文件如下

:

電測量數據交換組件第部分接

———GB/T17215.662—2018DLMS/COSEM62:COSEM

口類

(IEC62056-6-2:2017,IDT)。

自動抄表系統低層通信協議第部分直接本地數據交換

———GB/T19897.1—20051:

(IEC62056-21:2002,MOD)。

本部分做了以下編輯性修改

:

標準名稱由第部分改為第部分

———6-161;

增加了資料性附錄說明與各版本的主要技術變化

———NA。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這些專利的責任

。。

本部分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提出

本部分由全國電工儀器儀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SAC/TC104)。

本部分起草的單位哈爾濱電工儀表研究所有限公司廣東東方電訊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海興電力

:、、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科陸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煙臺東方威思頓電氣有限公司深圳市航天泰

、、、

瑞捷電子有限公司寧波三星醫療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西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華立科技股份

、、、

有限深圳友訊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網江西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黑龍江省電工儀器儀

、、、

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青島鼎信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晨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肖偉峰關文舉姚青劉建輝胡春華李相清陳杰沈學良胡珊妹姜濱

:、、、、、、、、、、

陳聞新崔濤黃洋界刁瑞朋黃以鋼呂金郭闖秦國鑫

、、、、、、、。

本部分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

———GB/T19882.31—2007。

GB/T17215661—2018/IEC62056-6-12017

.:

引言

第三版由工作組與作出重大貢獻用戶協會的型聯合會

IEC62056-6-1IECTC13WG14DLMSD

編制

。

這個版本與的藍皮書版接軌本版規定了與新的應用相關的新代碼并包

DLMSUA12.2。OBIS,

括一些編輯上的改進

。

數據標識

競爭中的電力市場對與電能使用有關的及時信息的需求量與日俱增近期的技術發展使我們能夠

,

制造智能型靜止式測量設備這些設備能夠捕獲處理這類信息并能與所有相關設備進行通信

,、,。

為了進一步分析這些信息達到進行計費負荷管理用戶管理和合同管理的目的有必要對所有通

,、、,

過本地或遠方數據交換進行人工或自動采集的數據項采取與制造商無關的方法進行唯一標識標識碼

。

的定義基于電儀表第部分作為電儀表附加設備的費率測量裝置能量數

DIN43863-3:1997,3:EDIS

據標識系統

對象標識系統的定義首次發布于年等同采用

IEC62056-61,(OBIS)2002,GB/T19882.31—2007

了第二版發布于年

IEC62056-61:2002。2006。

在年被重新編排為

2013,IEC62056-6-1:2013。

在年被修改為

2015,IEC62056-6-1:2015。

在年被修改為

2017,IEC62056-6-1:2017。

智能儀表的快速發展要求儀表數據交換標準更加頻繁的修改

。

指定了連接到新應用的新的代碼并包括一些編輯方面的改進

GB/T17215.661—2018OBIS。

將連同和一起發布

GB/T17215.661—2018GB/T17215.653—2018GB/T17215.662—2018。

應連同和一起閱讀

GB/T17215.661GB/T17215.653GB/T17215.662。

系列標準對應轉換國標系列

IEC62056-X-YGB/T17215.6XY。

GB/T17215661—2018/IEC62056-6-12017

.:

電測量數據交換DLMS/COSEM組件

第61部分對象標識系統OBIS

:()

1范圍

的本部分規定了對象標識系統的總體結構并將測量設備中的所有常用數據

GB/T17215.6(OBIS)

項映射到其標識代碼

。

為測量設備中的所有數據都提供唯一的標識符不僅包括測量值而且還包括儀表設備的配

OBIS,,

置或獲取測量設備運行狀態的抽象數據本部分定義的代碼用作標識于

。ID:

接口類的各種實例或對象的邏輯名其定義參見

———,GB/T17215.662;

通過通信線傳輸的數據

———;

測量設備顯示的數據參見附錄中

———(AA.2)。

本部分適用于各種類型的測量設備例如全集成化電表模塊化儀表費率附件數據集中器等

,:、、、。

為了覆蓋其他非電能的測量設備組合式測量設備測量多種能量類型或者具有多個物理測量通道

,,

為此引入媒質和通道的概念

注在中為測量設備定義了一些非電的數據標識符熱分配表熱能表氣表冷水表和熱水表

:EN13757-1:2014:、、、。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

。,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