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16649.10-2002 是一項中國國家標準,全稱為《識別卡 帶觸點的集成電路卡 第10部分:同步卡的電信號和復位應答》。該標準主要針對的是帶有觸點的集成電路(IC)卡,特別是同步卡類型,在其操作過程中涉及的電信號規范以及復位響應機制進行了詳細規定。

標準內容概覽:

  1. 適用范圍:明確了本部分標準適用于所有使用觸點與讀寫設備進行通信的集成電路卡,特別是那些采用同步通訊協議的卡片。這類卡片在金融、交通、身份認證等多個領域有廣泛應用。

  2. 電信號規范:詳細描述了卡片與讀卡器之間交換數據時的電氣接口特性,包括電壓范圍、電流限制、信號傳輸速率等,確保不同制造商的卡片和讀卡設備間能夠兼容互通。具體規定了工作電壓(一般為5V)、復位信號的建立與保持時間、以及信號傳輸過程中的電平標準等,以保證通訊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3. 復位應答流程:詳細闡述了從讀卡器發起復位命令到卡片做出響應的整個過程。復位是卡片與讀寫設備通信的起始步驟,標準規定了復位信號的格式、卡片接收到復位信號后應執行的操作(如初始化內部狀態、準備接收后續指令等),以及如何通過特定的應答信號來確認復位成功,確保雙方建立起有效的通訊連接。

  4. 錯誤檢測與處理:雖然標準主要關注電信號和復位應答,但也簡要提及了在通訊過程中如何識別錯誤(如通過特定的錯誤代碼)及建議的錯誤處理機制,以提高系統的健壯性。

  5. 測試方法與要求:為驗證集成電路卡是否符合本標準規定,提供了具體的測試方法和評估指標,包括信號質量、復位響應時間、以及在不同條件下通訊的穩定性測試,確保卡片與讀寫設備間的互操作性能滿足標準要求。

實施意義:

此標準的制定與實施,為帶觸點的集成電路卡的設計、生產、以及應用提供了統一的技術規范,有助于提升卡片產品的互換性和兼容性,降低系統集成的復雜度,同時保障了信息安全和交易的可靠性,對促進智能卡技術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行
  • 正在執行有效
  • 2002-12-04 頒布
  • 2003-05-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T 16649.10-2002識別卡帶觸點的集成電路卡第10部分:同步卡的電信號和復位應答_第1頁
GB/T 16649.10-2002識別卡帶觸點的集成電路卡第10部分:同步卡的電信號和復位應答_第2頁
GB/T 16649.10-2002識別卡帶觸點的集成電路卡第10部分:同步卡的電信號和復位應答_第3頁
GB/T 16649.10-2002識別卡帶觸點的集成電路卡第10部分:同步卡的電信號和復位應答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8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GB/T 16649.10-2002識別卡帶觸點的集成電路卡第10部分:同步卡的電信號和復位應答-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ICS35.240.15L6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16649.10—2002/ISO/IEC7816-10:1999識別卡帶觸點的集成電路卡第10部分:同步卡的電信號和復位應答Identificationcards-Intergratedcircuit(s)cardswithcontacts-Part10:Electronicsignalsandanswertoresetforsynchronouscards(ISO/IEC7816-10:1999,IDT)2002-12-04發布2003-05-01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布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GB/T16649.10-2002/ISO/IEC7816-10:1999三次前言1范圍2規范性引用文件3術語和定義4符號和縮略語5觸點的電特性6卡的復位7復位應答8觸點的停活附錄A(資料性附錄),H3="10"的數據結構舉例附錄B(資料性附錄)H1和H2編碼舉例

GB/T16649.10一2002/ISO/IEC7816-10:1999前GB/T16649《識別卡帶觸點的集成電路卡》分為十個部分:第1部分:物理特性:第2部分:觸點的尺寸和位置;第3部分:電信號和傳輸協議;第4部分:行業間交換用命令;第5部分:應用標識符的國家編號體系和注冊規程:第6部分:行業間數據元;第7部分:用于結構化卡查詢語言(SCQL)的行業間命令;第8部分:與安全相關的行業間命令;第9部分:附加的行業間命令和安全屬性;第10部分:同步卡的電信號和復位應答。本部分為GB/T16649的第10部分本部分等同采用國際標準ISO/IEC7816-10:1999《識別卡帶觸點的集成電路卡第10部分:同步卡的電信號和復位應答》為便于使用,對于ISO/IEC7816-10:1999.本部分還做了下列編輯性修改:“ISO/IEC7816的本部分”改為"本部分";b)刪除ISO/IEC7816-10:1999的前言和介紹。本部分的附錄A、附錄B是資料性的附錄。本部分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產業部提出本部分由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歸口。本部分起草單位: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金倩、馮敬、蔡懷忠

GB/T16649.10-2002/ISO/IEC7816-10:1999識別卡帶觸點的集成電路卡第10部分:同步卡的電信號和復位應答1范圍(B/T16649的本部分規定了同步傳輸的集成電路卡和接口設備(例如終端)之間的功率、信號結構和復位應答的結構。除非在本部分中另有聲明,GB/T16649.3的規定適用于本部分.本部分還涵蓋了集成電路卡的信號速率、操作條件和通信。本部分規定了同步卡的兩種類型:類型1和類型2.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GB/T16649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為本部分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勒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勵根據本部分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部分。GB/T3453數據通信基本型控制規程GB/T14916識別卡物理特性(GB/T14916-1994.idtISO/IEC7810:1985)GB/T16649.2識別卡帶觸點的集成電路卡第2部分:觸點的尺寸和位置(GB/T16649.2-1996.idtISO/IEC7816-2:1988)GB/T16649.3識別卡帶觸點的集成電路卡第3部分:電信號和傳輸協議(GB/T16649.3-1996.idtISO/IEC7816-3:1989)ISO/IEC7816-4信息技術識別卡帶觸點的集成電路卡第4部分:行業間交換用命令ISO/IEC7816-4/補篇1信息技術識別卡帶觸點的集成電路卡第4部分:行業間交換用命補篇1:APDU報文結構上的安全報文交換的影響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部分3.1接口設備interfacedevice在操作期間與集成電路卡電連接的終端、通信設備或機器.4符號和縮略語下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