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脆弱區的綜合治理(第2課時)課件 【教材精講精研】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2_第1頁
生態脆弱區的綜合治理(第2課時)課件 【教材精講精研】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2_第2頁
生態脆弱區的綜合治理(第2課時)課件 【教材精講精研】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2_第3頁
生態脆弱區的綜合治理(第2課時)課件 【教材精講精研】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2_第4頁
生態脆弱區的綜合治理(第2課時)課件 【教材精講精研】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資源、環境與區域發展新人教版2019年

選擇性必修2第二節生態脆弱區的綜合治理

第2課時

農牧交錯帶土地退化的綜合治理目錄生態脆弱區1北方農牧交錯帶的土地退化及原因2/CONTENTS北方農牧交錯帶土地退化的綜合治理3√課程標準

以某生態脆弱區為例,說明該類地區存在的環境與發展問題,以及綜合治理措施。學習目標

1.運用資料,說出生態脆弱區自然環境的特點。2.運用資料,以北方農牧交錯帶為例,說明其存在的環境與發展問題以及綜合治理措施。

北方農牧交錯帶的土地退化的綜合治理03導入:4分鐘

荒漠化的治理思考:三、北方農牧交錯帶的土地退化的綜合治理1、北方農牧交錯帶的土地退化治理的原則是什么?2、綜合治理措施有哪些?3、什么是草方格沙障?有什么作用?議展評:二、案例

烏蘭察布實施退耕還林(草)烏蘭察布市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點?20世紀60年代以后,烏蘭察布市草原基本消失的原因是什么?烏蘭察布市由種植早春作物小麥、莜麥等糧食作物轉變為種植晚秋作物馬鈴薯和甜菜等經濟作物的原因是什么?通過退耕還林(草),烏蘭察布市農業土地利用結構、農業產業結構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烏蘭察布市通過生態整治帶來了哪些積極效益?三、北方農牧交錯帶土地退化的綜合治理1、治理原則:首先,應樹立生態脆弱區要以保護、恢復自然環境為第一要務的觀念;其次,要運用生物、工程、經濟、社會等措施解決問題,實現人地和諧發展;防治核心:人地協調發展。2、綜合治理措施:優化土地利用結構①從土地適應性出發:宜農則農,宜牧則牧。②從水資源出發:合理利用水資源發展,集約化、高效、特色農牧業及農牧產品加工業。構筑防護體系

草地退化嚴重地區:利用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采用灌草相結合的方式,適當人工補種植物防沙固沙。

在黃土高原水蝕,風蝕嚴重地區: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小流域綜合治理。中國三北地區西北、華北和東北建設的大型人工林業生態工程---三北防護林。干旱、風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導致的生態災難,嚴重制約著三北地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使人們長期處于貧困落后的境地。草方格沙障固沙(工程措施:石方格沙障)人們利用麥草、稻草、蘆葦等材料扎設草方格沙障作用:①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消減風力。②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層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存活。小流域綜合治理

選擇部分自然條件較好的地方,人工種植高產牧草,解決牲畜食草問題,從而使退化的草場通過休牧得以自然恢復。以地養地,自然恢復調整牲畜結構和數量1)退化草場,使牲畜數量控制在草場承載力范圍內。2)調整牲畜結構,減少山羊等對草場破壞嚴重的畜種比重,增加肉牛等比重。控制人口過快發展,提高人口素質北方農牧交錯帶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促進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案例█

烏蘭布察市實施退耕還林(草)

█案例█

烏蘭布察市實施退耕還林(草)

【思考題】閱讀教材P29頁圖2.20、圖2.21.以及相關的文字材料,思考下列問題:【思考題】閱讀教材P29頁圖2.20、圖2.21.以及相關的文字材料,思考下列問題:█案例█

烏蘭布察市實施退耕還林(草)

█案例█

烏蘭布察市實施退耕還林(草)

烏蘭察布市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點?20世紀60年代以后,烏蘭察布市草原基本消失的原因是什么?烏蘭察布市由種植早春作物小麥、莜麥等糧食作物轉變為種植晚秋作物馬鈴薯和甜菜等經濟作物的原因是什么?通過退耕還林(草),烏蘭察布市農業土地利用結構、農業產業結構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烏蘭察布市通過生態整治帶來了哪些積極效益?烏蘭察布市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點?

烏蘭察布市位于內蒙古自治區的中部,遠離海洋,深居內陸。2.20世紀60年代以后,烏蘭察布市草原基本消失的原因是什么?20世紀60年代后,當地人口大量增加,人們大面積墾草種糧,導致草原基本消失。█案例█

烏蘭布察市實施退耕還林(草)

█案例█

烏蘭布察市實施退耕還林(草)

3.烏蘭察布市由種植早春作物小麥、莜麥等糧食作物轉變為種植晚秋作物馬鈴薯和甜菜等經濟作物的原因是什么?

優化種植業結構,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增加農民的收入。4.通過退耕還林(草),烏蘭察布市農業土地利用結構、農業產業結構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土地利用結構:草地和林地的比重大,林地的比重上升,草地的比重略有上升,淡水的比重上升,耕地的比重大幅度下降;

農業產業結構:中畜牧業比重上升,種植業比重大幅度下降,林業略有減少。█案例█

烏蘭布察市實施退耕還林(草)

█案例█

烏蘭布察市實施退耕還林(草)

5.烏蘭察布市通過生態整治帶來了哪些積極效益?退耕還林(草)工程的實施,促進烏蘭察布市農村農業結構的調整,提高土地利用率,促使農業勞動力轉移,增加農民收入水平,實現了區域脫貧致富。森林和草場面積大幅增加,改善了區域生態環境。實現了社會、經濟和生態三大效益有機統一。█案例█

烏蘭布察市實施退耕還林(草)

█案例█

烏蘭布察市實施退耕還林(草)

(1)問題的判斷①在濕潤的山地丘陵地區易引發水土流失(我國南方紅色荒漠化);②在干旱的灌溉農業區,易導致土壤鹽堿化(我國干旱半干旱地區和我國華北地區);③在草原牧區,易造成草場退化,引起荒漠化。總結:生態環境問題分析方法(2)成因分析自然原因:考慮氣候(氣溫、降水、大風)、地形、植被類型及植被覆蓋度、地表沉積物,氣候異常等。人為原因:農業生產方式(過度放牧、過度開墾、過度樵采)、能源消費結構、技術水平、政策導向、開礦、修路、水資源的利用等。總結:生態環境問題分析方法(3)防治措施的分析退:退耕還林、還草、還牧、還湖(生物措施)。建:建設自然保護區、生態走廊、森林公園、淤地壩等,采用草方格沙障等(工程措施)。改:改善經濟結構,改坡為梯;改善能源消費結構等法: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加強保護生態教育知識宣傳;加強管理,加大執法力度。總結:生態環境問題分析方法人類和自然,誰來決定渾善達克沙地的命運21世紀初,荒漠化嚴重的渾善達克沙地開始了生態恢復。2001年春,人們在渾善達克沙地深處的某嘎查設計了喬-灌-草多層次、高密度的防風林。為了保證樹木成活,使用生根劑處理樹苗。當年,種植的旱柳萌芽了。然而好景不長,次年這些樹木就不再抽葉,并逐漸枯死。實際上,種植的樹木用的養料是樹干儲存的,半干旱區強烈的蒸發、嚴酷的冬季、強烈的大風使得它們很難生存。2002年,人們在該嘎查8400公頃中的2600公頃嚴重退化土地上,建起了圍欄,讓其自然恢復。到2008年,草被完全恢復,自然生長的榆樹高達5-8米。在沒有干擾的情況下,退化的植被以自己恢復生機。自學窗典型案例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內蒙古高原西部,祁連山東北側,沙漠南部有湖泊群,水位常年保持穩定。巴丹吉林沙漠不斷向東南侵襲,是沙塵暴的主要沙源地之一。近年來,相關部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遏制巴丹吉林沙漠與騰格里沙漠兩大沙漠“握手”。下圖示意巴丹吉林沙漠及周邊地理事物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5.據圖文信息判斷,下列關于巴丹吉林沙漠特征的說法正確的是(

)A.降水豐富,湖泊成群 B.氣候干旱,風力較大C.光照較弱,多有云霧 D.全年高溫,蒸發旺盛?典型案例?6.據圖判斷,減緩兩大沙漠“握手”的自然地理事物最有可能是(

)A.山脈和石羊河下游形成的綠州

B.山脈和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