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作者:非成敗作品編號: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時間:2020.12.13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山東省鄒城人。戰國中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儘家學說的繼承和發揚者,有“亞圣”之稱。受業于孔子之孫孔伋的再傳弟子,是孔子之后戰國中期儒家學派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和孔子的學術成就幾乎同高,人們將他們合稱為“孑孔孟”。他曾游說梁惠王,不能用;乃見齊宣王,為客卿。宣王對他很客氣,可是也始終不用。于是孟子歸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門人萬章、公孫丑等記其言行,為《孟子》七篇。《孟子》是儒家經典之一,內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學說以及關于哲學,倫理,教育思想等方面問題的論爭。文章說理透徹,氣勢磅礴,語言流暢,且富于感情色彩。孟子師承子思(一說是師承自子思的學生),繼承并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與孔子并稱為“孔孟”。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游說各國。但是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退隱與弟子一起著述。有《孟子》七篇傳世,篇目為:《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從此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孟子的文章說理暢達,發揮詳盡氣勢充沛并長于論辯。孟子遠祖是魯國貴族孟孫氏,后家道衰微,從魯國遷居鄒國。據說,孟子三歲喪父,孟母艱辛地將他撫養成人,孟母管束甚嚴,其“孟母三遷”、“斷機教子”等故事,成為千古美談,是后世母教之典范。《孟子》是儒家經典之一。《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義”,提倡“仁政”,是孔子思、想的發展。其散文氣勢充沛,感情強烈,富于鼓動性;善于運用譬喻來陳說事理,辯論是非,既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又增強了說服力。《魚我所欲也》一文就較好地體現了這些特點。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自中唐的韓愈著《原道》,把孟子列為先秦儒家中唯一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開始,出現了一個孟子的“升格運動”,孟子其人其書的地位逐漸上升。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孟子》一書首次被列入科舉考試科目之中。元豐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為“鄒國公”,翌年被批準配享孔廟。以后《孟子》一書升格為儒家經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為“四書”,其實際地位更在“五經”之上。元朝至順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為“亞圣公”,以后就稱為“亞圣”,地位僅次于孔子。明朝朱元璋輯有《孟子節文》,刪掉《孟子》里的章句,如“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等。原文天時⑴不如地利⑵,地利不如人和⑶。三里之城⑷,七里之郭⑸,環⑹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⑺非不深也,兵革⑻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⑼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⑽民不以封疆(11)之界,固(12)國不以山溪(13)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⑷者多助,失道(15)者寡助。寡助之至(16),親戚畔(叛)(17)之。多助之至,天下順(18)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叛),故(19)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注釋⑴[天時]指有利于作戰的天氣時令。⑵[地利]指有利于作戰的地理形勢。⑶[人和]作戰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⑷[三里之城]方圓三里的內城。⑸[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墻。⑹[環]包圍。⑺[池]護城河。⑻[兵革]泛指武器裝備。兵,武器;革,甲胄,用以護身的盔甲之類。⑼[委]放棄;[去]離開。⑽[域]這里用作動詞,是限制的意思。(11)[封疆]劃定的疆界。[固]鞏固。[山溪]地勢;山河。(⑷[得道者]實施“仁政”的君主者,...的人,次處特指君主下同。[失道者]不實施“仁政”的君主。[至]極點。(17)[畔]通“叛”,背叛。8[順]歸順,服從(9)[故]所以。通假字畔,通:〃叛〃,背叛。古今異義城古義:城墻今義:城市池古義:護城河今義:小水池委古義:放棄今義:委屈、不甘心國古義:國防今義:國家親戚古義:親屬,包括父系親屬和母系親屬今義: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系或血統關系的家庭或其他成員去古義:離開今義:往、到域古義:界限,限制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今義:地域是古義:這是天時不如地利也今義:判斷動詞兵古義:兵器今義:士兵然而古義:這樣卻今義:表轉折的連詞一詞多義利
天時不如地利有利條件兵革非不堅利鋒利之三里之城的,助詞多助之至到天下順之代詞,指得道者“譯文有利于作戰的天氣條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于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三里的內城,七里的外城,包圍著攻打它卻不能取勝。包圍著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戰的天氣,這樣卻不能取勝,這是因為有利于作戰的天氣條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戰的地理形勢。城墻不是不高,護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裝備不是不精良,糧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棄城而逃走,這是因為對作戰有利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團結。所以說:使百姓定居下來,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威懾天下不能靠武器裝備的強大。施行仁政的人,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兄弟骨肉都會背叛他。幫助他的多到了極點,天下人都歸順他。憑借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戰,作戰就一定勝利。簡析中心論點即篇首兩句。孟子提出三個概念:天時」利」和」將這三者加以比較,層層推進。用兩個“不如”強調了“人和”的重要性,同時反映孟子所說的“仁政”。三者之間的比較,實質上是重在前者與后者的比較,強調指出各種客觀及諸多因素在戰爭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觀條件及“人和”的因素,決定戰爭勝負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較中立論,給人的印象極其深刻。句式相同,語氣十分肯定,斬釘截鐵,不容置疑。二三兩段圍繞中心論點,連用兩個論據進一步論證,運用否定排比句式。第2段選取攻戰的例子闡明“天時不如地利”,區區小城,四面受圍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時”者也不能勝,旨在說明“地利”重于天時;第3段同樣選取攻戰的例子,旨在說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況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堅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卻棄城而逃,因為“地利”亦難比“人和”。這兩個例子均非實際戰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況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論戰具有普遍的意義和一定的說服力。以上三段,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這一觀點。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三段論述的基礎上進一步闡發,將論點的范圍由戰爭推及到治國,從而全面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項目管理聘用合同內容
- 《2025自動化設備采購合同》
- 青島房屋過戶合同范本
- 2025《合同法》與企業管理:應對新挑戰實現共贏
- 語言藝術訓練知到課后答案智慧樹章節測試答案2025年春青島職業技術學院
- 2025授權人力資源服務合同
- 2024年廈門醫院招聘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真題
- 2024年南昌市市屬事業單位考試真題
- 2024年灤州市市屬事業單位考試真題
- 2024年安吉縣上墅私立職業高級中學專任教師招聘真題
- 新人教版五年級小學數學全冊奧數(含答案)
- 口腔正畸保持器的制作
- 公安群眾工作-概述
- 乳腺纖維腺瘤演示課件
- 肥大細胞增多癥培訓演示課件
- RTO蓄熱焚燒系統操作規程
- GB/T 15622-2023液壓缸試驗方法
- 挖掘機維護保養記錄
- CONSORT2010流程圖(FlowDiagram)【模板】文檔
- 化學實驗論文范文(6篇)
- 裝修公司入職勞動合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