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第三章 第3節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對區域發展的影響課件 湘教版_第1頁
高考地理 第三章 第3節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對區域發展的影響課件 湘教版_第2頁
高考地理 第三章 第3節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對區域發展的影響課件 湘教版_第3頁
高考地理 第三章 第3節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對區域發展的影響課件 湘教版_第4頁
高考地理 第三章 第3節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對區域發展的影響課件 湘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

章城市與環境必修Ⅱ1第3節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對區域發展的影響2一、交通運輸方式比較方式優點缺點鐵路運量大,速度快,運費較低,受自然因素影響小,連續性好造價高,消耗金屬材料多,占地面積廣,短途運輸成本高公路發展快,應用廣,機動靈活,周轉快,裝卸方便,對自然條件適應性強運量小,耗能多,成本高,運費貴3方式優點缺點水路歷史悠久,運量大,投資少,成本低速度慢,靈活性、連續性差,受自然條件影響大航空速度快,效率道運量小,耗能大,運費高,投資大,技術要求嚴格高管氣體不揮發,液體不外流,損耗小,連續性強,平穩安全,管理方便,運量大設備投資大,靈活性差4

(2009·北京卷)區域合作成為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向,在增進各國經濟互惠與文化交流、促進區域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回答下列問題。在歐盟前身“歐洲煤鋼聯營”成員國中,德國煤礦資源豐富,法國鐵礦資源豐富。該組織的成立大大提高了兩國鋼鐵企業的生產效率。56(1)指出該組織成立之初德法兩國大型鋼鐵企業所鄰近的城市,并說明布局理由。答案:(1)分布在杜伊斯堡、梅斯附近。鋼鐵企業是原料指向型企業,因此靠近煤或鐵礦石的產地。(2)說出德法兩國之間煤和鐵礦石的主要運輸方式及其優勢。答案:(2)鐵路運輸,水路運輸;運量大,運費低。7二、交通建設區位選擇1.鐵路線、公路線建設的區位分析自然自然因素地形平原少占好地,農田水利山地等高線,“之”水文橋涵地質斷層氣候暴雨強度經濟因素直達,邊緣8

(2009·廣東卷)與廣東某特大城市相比,北京城市公路立交橋的設計坡度較小,主要考慮的自然因素是(

)A.地質條件B.水文條件C.土壤條件D.氣候條件D9:該題設計新穎,結合選項一一分析:地質條件、土壤條件與立交橋坡度大小無關;水文條件是針對河流而言,與城市公路立交橋的設計坡度大小也無關;廣東與北京相比,氣候條件相差大,北京冬季氣溫低,路面容易結冰,城市公路立交橋的設計坡度小可以減少結冰路滑給交通帶來的影響。答案:D102.交通運輸點的區位分析港口汽車站航空港自然因素入港航道要有足夠的深度和寬度;平原地形對港口設備、建筑和城市平面布置有利,河流入海口處航道往往容易淤積受自然因素影響較小,但要求地面開闊平坦,位置適宜受地形、氣候、地質、水文等影響較大11港口汽車站航空港經濟社會技術因素腹地條件和城市依托影響較大。腹地范圍越廣,經濟越發達,對港口建設越有利,還需完善的配套設施和高效率運作服務數量、密度、規模受經濟發展水平制約人口稠密、經濟發達。人流、物流頻繁地區最為有利12港口汽車站航空港選址要求河港要求河寬水深,位于或靠近城市、陸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海港要求有背風、避浪、水深的海灣。與其他交通干道系統聯系方便城市交通干線兩側,與市內干道系統和其他對外交通有方便直接的聯系地形開闊平坦,坡度適當,低云、霧和暴雨較少,風速較小,地勢較高,地質條件好,距城市較遠13三、交通運輸與城鎮分布城市分布的趨勢是向交通方便的位置集中。世界上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一般都建在主要交通線上,沿海、沿江、沿鐵路干線、沿高速公路可以形成城市軸線。1.在不同的交通運輸時代,城市形成的區位因素也不同14交通運輸時代城市的形成和區位分布舉例帆船運輸、驛道運輸時代城市多建在河流匯合處(如我國南方)、大道會合處(如我國北方)邯鄲、絲綢之路上的城市、淮陰、揚州、濟寧高速公路運輸、鐵路運輸時代在公路、鐵路樞紐以及公路、鐵路沿線出現一批城市石家莊、鄭州、蚌埠、寶雞、株洲、二連浩特高速公路運輸時代和航空運輸時代沿高速公路樞紐、公路沿線和航空港分布15

(2009·全國文綜卷Ⅱ)閱讀分析資料和圖,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魯)肅對(孫權)曰:“……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縫隙,可乘之機)……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后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劉表死,肅進說曰:“夫荊楚與國鄰接,水流順北,外帶江漢,內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萬里,士民殷富,若據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三國志·魯肅傳》16材料二(諸葛)亮答(劉備)曰:“……今(曹)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也。”——《三國志·諸葛亮傳》17下圖示意古荊州部分地區。18(1)據上圖分析古荊州地區的交通區位。(2)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簡析當時荊州地區的農業發展條件。:根據魯肅和諸葛亮所說及圖中等高線信息可知荊楚地區的西部為山區,有東西流向和南北流向的河流經過該區;農業發展條件包括自然和社會經濟兩個方面。19答案:(1)交通區位:水陸交通要道(樞紐、節點)。分析:扼西部山區東出口,為吳蜀東西相連的水運交通要沖;西部的山地與東部的湖沼阻礙了南北的聯系,使荊州成為南北交通要道。(2)氣候溫暖濕潤,地勢較平緩,土壤肥沃,水源豐富(河湖眾多);人口較多,交通便利(商貿發達)。202.內河航運與城市的分布世界上一些主要河流的兩岸,常常布滿大大小小的城市,越向河流的下游,河流越開闊,城市也越密集。21四、交通運輸與商業網點組織形式區位因素原因商業中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