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件】《采用合理的論證方法》課件70張 高中語文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上冊第四單元_第1頁
【課件】《采用合理的論證方法》課件70張 高中語文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上冊第四單元_第2頁
【課件】《采用合理的論證方法》課件70張 高中語文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上冊第四單元_第3頁
【課件】《采用合理的論證方法》課件70張 高中語文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上冊第四單元_第4頁
【課件】《采用合理的論證方法》課件70張 高中語文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上冊第四單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采用合理的論證方法目錄Contents七嘴八舌說論證直接論證牢掌握間接論證巧運用123“虛擬論敵”嚴寫作445學以致用顯身手七嘴八舌說論證論證的三要素

論點是論者對所論述問題的見解和主張。

論據是證明論點的根據。

論證就是由論據到論點的聯系方式,即由論據推出論點的推理過程。七嘴八舌說論證什么是論證?論證,就是用某些論據去支持或反駁某個觀點。常見論證形式:舉例論證道理論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類比論證常見論證方法:例證法引證法喻證法比較法排除法歸謬法反證法直接論證間接論證直接論證牢掌握一、梳理直接論證常見論證形式:舉例論證道理論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類比論證常見論證方法:例證法引證法喻證法對比法類比法直接論證(一)舉例論證

舉例論證從邏輯的角度講就是歸納推理。是一種從材料到觀點,從個別到一般的論證方法,是從對許多個別事物的分析和研究中歸納出一個共同的結論的推理形式。一統六國的秦贏政,筆不停輟的氣象學家竺可楨,獨樹一幟的京劇大師梅蘭芳,服務于民的百姓公仆焦裕祿……

(不完全枚舉)縱觀古偉人今英雄,多少科學家,藝術家,甚至普通工作者,他們數十年如一日,用血淚與汗水澆灌著成功的花蕾。(概括枚舉)為了理想,必須如海濤一樣毫不畏懼地去拼搏去奮斗。(結論)(二)道理論證

道理論證的邏輯形式是演繹推理,就是將論點用科學原理去衡量。科學原理可以是普遍原理,也可以是學科理論(如物理學理論、文學理論),還可以是諺語、格言和成語等。這就是常說的“引用論證”。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思維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倫理學使人有思想,邏輯修辭使人善辯

(科學原理)知識能塑造人的性格。(結論)(三)比喻論證

比喻論證是以喻體作論據去論證本體(論題)的論證方式。在比喻論證中,喻體是一組形象事例,本體則是一種抽象道理。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喻體)要專一。(本體)

魯迅《拿來主義》中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遺產;用“魚翅”“鴉片”“煙槍煙燈”“姨太太”等比喻文化遺產中的精華和糟粕,這些比喻充分論證了對待文化遺產的不同態度。通俗明白,相當精辟。(四)對比論證

對比論證是從事物相反或相異的比較中,揭示需要論證的論點的正確性。在比較中闡明了兩者的差異之后,是非昭然,自然就能夠確立論點。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李白不摧眉折腰事權貴,顧炎武不做清朝的高官......

他們都高懸在歷史的天空(正)相反,那些曾榮耀一時、富貴一生的人,現在卻早已被時間的長河沖刷得無影無蹤了。(反)古今有志氣、有骨氣的人,都不以高官厚祿為榮,居下有節,自強不息。他們的高尚品質永遠為后世傳誦。(結論)(五)類比論證

類比論證是根據兩個對象在某些屬性上的相同或相似,推論兩者在其他屬性上也相同或相似,屬于邏輯中的類比推理。類比論證是一種從特殊到特殊的推理方式,其結論不一定為真,只有一定程度上的可靠性。尼采,自詡是太陽光熱無窮尼采只是給與,不想取得尼采不是太陽,他發了瘋在中國,也有人說,掘起地下的煤來,就足夠全世界幾百年之用。中國,也只是送去,沒想著拿來中國也并非資源無窮,這樣會貽害子孫所以,中國也不能只是送去,而不拿來(結論)剖析論述文章

談骨氣

吳晗

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中心論點)

戰國時代的孟子,有幾句很好的話:“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意思是說,高官厚祿收買不了,貧窮困苦折磨不了,強暴武力威脅不了,這就是所謂大丈夫。大丈夫的這種種行為,表現出了英雄氣概,我們今天就叫做有骨氣。(引證闡述中心論點)

剖析論述文章

我國經過了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的漫長時期,每個時代都有很多這樣有骨氣的人,我們就是這些有骨氣的人的子孫,我們是有著優良革命傳統的民族。(過渡,引出下文舉例論證)

當然,社會不同,階級不同,骨氣的具體含義也不同。這一點必須認識清楚。但是,就堅定不移地為當時的進步事業服務這一原則來說,我們祖先的許多有骨氣的動人事跡,還有它積極的教育意義,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辯證分析,使文章更嚴謹)

剖析論述文章

南宋末年,首都臨安被元軍攻入,丞相文天祥組織武裝力量堅決抵抗,失敗被俘后,元朝勸他投降,他寫了一首詩,其中有兩句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總是要死的,就看怎樣死法,是屈辱而死呢,還是為民族利益而死?他選取了后者,要把這片忠心紀錄在歷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個陰濕的地牢里,受盡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勸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堅決拒絕,終于在公元1282年被殺害了。(例證1,側重“富貴不能淫”)

孟子說的幾句話,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現出來了。他寫的有名的《正氣歌》,歌頌了古代有骨氣的人的英雄氣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來抗拒壓迫,號召人民繼續起來反抗。

剖析論述文章

另一個故事是古代有一個窮人,餓得快死了,有人丟給他一碗飯,說:“嗟,來食!”(喂,來吃!)餓人拒絕了“嗟來”的施舍,不吃這碗飯,后來就餓死了。不食嗟來之食這個故事很有名,傳說了千百年,也是有積極意義的。那人擺著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聲“喂,來吃!”這個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這碗飯,第二步怎樣呢?顯然,他不會白白施舍,吃他的飯就要替他辦事。那位窮人是有骨氣的:看你那副臉孔、那個神氣,寧可餓死,也不吃你的飯。(例證2,側重“貧賤不能移”)

不食嗟來之食,表現了中國人民的骨氣。

剖析論述文章

還有個例子。民主戰士聞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國民黨槍殺的。在這之前,朋友們得到要暗殺他的消息,勸告他暫時隱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明知敵人要殺他,在被害前幾分鐘還大聲疾呼,痛斥國民黨特務,指出他們的日子不會很長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勝利。毛主席在《別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許多曾經是自由主義者或民主個人主義者的人們,在美國帝國主義者及其走狗國民黨反動派面前站起來了。聞一多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手槍,寧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贊揚他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例證3,側重“威武不能屈”)

剖析論述文章

孟子的這些話,雖然是在2000多年以前說的,但直到現在,還有它積極的意義。當然我們無產階級有自己的英雄氣概,有自己的骨氣,這就是決不向任何困難低頭,壓不扁,折不彎,頂得住,嚇不倒。為了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建設的勝利,我們一定能夠克服任何困難,奮勇前進!(歸納總結,發出號召)

文章開篇首先提出中心論點“中國人是有骨氣的”;接著引用孟子的三句話“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闡述中心論點;然后分別用文天祥、“不食嗟來之食”、聞一多的事例論證了孟子的三句話;最后歸納總結,發出號召。二、關注直接論證中的隱含前提

隱含前提是指論證中省略的部分。在直接論證中,往往不會呈現邏輯推理的每一個環節,會出現部分前提的省略,這些省略的前提往往隱藏著理解論證的關鍵。二、關注直接論證中的隱含前提隱含前提2:論據2:草料棚的人沒有驚醒論據1:狗沒有吠論點:牽走馬的人是狗熟悉的隱含前提1:狗叫了,就會驚醒草料棚的人看到熟悉的人,狗不會叫

馬廄中有一條狗,然而,盡管有人進來,并且把馬牽走,它竟毫不吠叫,沒有驚動睡在草料棚里兩個看馬房的人。顯然,這位午夜來客是這條狗非常熟悉的人。二、關注隱含前提只有同類才能相知論據:子非魚論點:(子)安知魚之樂隱含前提:說說下列論證的隱含前提是什么二、關注隱含前提【2020.全國卷I】20.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研究發現,有氧運動能增加流向與記憶有關的大腦區域的血流量,從而改善記憶力。任何時候開始鍛煉都不會太晚,即使進入老年階段,①

,你仍然可以通過適當增加有氧運動來加以改善。有30名被試人員(平均年齡66歲)參與了研究,②

,這兩組人都沒有定期鍛煉的習慣,也沒有記憶障礙的跡象。其中一組每周完成數次有氧運動的任務,而另一組只進行拉伸和平衡訓練,同時保持較低的心率。12個月后,與拉伸平衡組相比,有氧運動組流向與記憶有關的大腦區域的血流量增加了。研究開始和結束時進行的記記力測試顯示,③

,而拉伸平衡組的成績提高不明顯。記憶力已經開始衰退他們被隨機分成兩組有氧運動組的成績有顯著提高實戰演練1二、關注隱含前提【2020.全國卷II】20.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

無論生產、生活還是娛樂,當人暴露在噪聲環境中時,健康就會受到威脅。暴露時間短,會產生焦慮與精神壓力;暴露時間長,①

,甚至失聰。聽力損失程度與音量和暴露時長相關。然而,當噪聲級達到一定高度時,②

,均會產生水久性聽力損害。而單從聽力保護角度來說,即使是樂音,③

,時間過久,也會對聽力造成不可逆的損害。則會造成聽力損失無論暴露時間長短如果音量過大實戰演練2間接論證巧運用三、學會間接論證

當直接論證有困難或者效果不好的時候,我們就會采用間接論證。

間接論證的主要方法有:排除法反證法歸謬法(一)排除法

排除法又叫淘汰法,如果一個題有若干個選項,而要證明其中某項正確,只要找出證據否定其他所有的選項就行了,這種方法就是大家熟悉的“排除法”。排除法實際上就是運用不相容選言推理的規則。如魯迅《拿來主義》的中心論點是“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卻偏偏從“閉關主義”說起,采用的就是排除法,其推理過程如下:或者閉關,或者送去,或者等別人“送來”,或者自己去拿(當時沒有其他選擇)(大前提)不能閉關,不能送去,不能等別人“送來”(小前提)只有自己去拿(結論)(二)反證法

反證法就是先假設與某個論點相矛盾的觀點成立,然后推出明顯的錯誤或矛盾,從而間接證明最初的觀點。其根據的是邏輯規律中的排中律。(二)反證法甲是乙父,乙是丙父,欲證明甲是丙的爺爺。設甲不是丙的爺爺則甲不是乙的父親,或乙不是丙的父親(與題設相矛盾,假設不成立)所以甲是丙的爺爺(二)反證法司馬光《訓儉示康》論證“儉樸”的重要性時,就使用了反證法:管仲鏤簋朱纮、山節藻棁,孔子鄙其小器。公叔文子享衛靈公,史鰌知其及禍﹔及戌,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日食萬錢,至孫以驕溢傾家。石崇以奢靡夸人,卒以此死東市。近世寇萊公豪侈冠一時,然以功業大,人莫之非,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司馬光《訓儉示康》)管仲、公叔文子、何曾、石崇、寇準等人“以侈自敗”所以“儉樸”重要(三)歸謬法

歸謬法是從某一觀點推出明顯的錯誤或矛盾,目的是證明這一觀點本身的錯誤,常用于駁論。主人向他解釋∶"演奏的是流行歌曲。"赫爾岑反問一句∶"流行的樂曲就是高尚的嗎?"主人聽了很是吃驚∶"不高尚的東西怎么能夠流行呢?”

赫爾岑是俄國著名的文學批評家。他有一次參加一個晚會,晚會上演奏的輕佻音樂使他非常厭煩,他不得不用手捂住耳朵。赫爾岑笑著說∶"那么,流行性感冒也是高尚的啦!”(三)歸謬法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鄰之厚,君之薄也”、晉國“東封鄭”必西“闕秦”滅掉鄭國實為“闕秦以利晉”“亡鄭而有益于君”的觀點是錯誤的亡鄭而有益于君(秦)(三)歸謬法

“還有一次,國民黨的一個地方官僚禁止男女同學男女同泳,鬧得滿城風雨。魯迅先生幽默地說:‘同學同泳,皮肉偶爾相碰,有礙男女大防。不過禁止以后,男女還是一同生活在天地中間,一同呼吸著天地中間的空氣。空氣從這個男人的鼻孔呼出來,被那個女人的鼻孔吸進去,又從那個女人的鼻孔呼出來,被另一個男人的鼻孔吸進去,淆亂乾坤,實在比皮肉相碰還要壞。要徹底劃清界限,不如再下一道命令,規定男女老幼,諸色人等,一律戴上防毒面具,既禁空氣流通,又防拋頭露面。’”男女同學同泳的確有礙大防空氣從這個男人的鼻孔呼出來,被那個女人的鼻孔吸進去,實在比皮肉相碰還要壞要徹底防止男女淆亂乾坤,規定男女老幼,諸色人等,一律戴上防毒面具(荒謬的結論)學會間接論證注意:反證法和歸謬法的區別:①二者的目的不同。反證法用于論證,目的在于確定某一判斷的真實;歸謬法用于反駁,目的在于確定某一判斷的虛假。②二者的結構不同。反證法的結構比歸謬法的結構復雜,反證法需要設與被論證論題的反論題(相矛盾的或相反對的論題)真;歸謬法不需要設反論題。③二者的根據不同。反證法需要運用排中律,由確定反論題假進而間接地確定原論題真;歸謬法則是根據充分條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直接推出被反駁的論題假。“虛擬論敵”嚴寫作“虛擬論敵”嚴寫作

在證明某個觀點時,可以想象存在一個駁論者,不妨稱其為“虛擬論敵"。這位“虛擬論敵”可能會反駁什么呢?“駁論點”——對我們的論點舉出反例或者從論點推出錯誤。“駁論據”——質疑論據及隱含前提的可靠性“駁論證”——指出論證中存在的邏輯問題。

所以我們就要在論點、論據和論證中做到無懈可擊,讓“論敵”無處可駁。“虛擬論敵”嚴寫作例如:要求以“兼聽則明”為論題寫一篇議論文。常規模式:①論點:兼聽則明②正面的例子:“齊王納諫”③反面的例子:“晁蓋喪命”

分析:按照這樣的提綱寫下去,很容易寫成“觀點加例子”的模式,即使材料再豐富,邏輯上還是不夠周密。“虛擬論敵”嚴寫作引入“假想敵”:

①“兼聽”就一定“明”嗎?“三人成虎”“父子騎驢”的故事里的主人公恰恰是聽得越多越糊涂啊……

②“偏信則暗”能夠證明“兼聽則明”嗎?

③齊王“宮婦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內”的聲音還不算“兼聽”嗎?而李世民有時聽魏征一個人的就夠了。究竟達到什么程度才算兼聽?

分析:有了質疑,就要應對、駁斥、解釋,也就需要對“兼聽”的內涵做進一步的解釋,對例子做進一步的分析。“虛擬論敵”嚴寫作改進后:

①提出論點:兼聽則明

②闡述論點:“兼”的目的:拓寬視野,打開思路。

“兼”的核心:在“多”,更在“異”。

③舉例分析:

正:“齊王納諫”等,分析齊王“兼聽“的表現,重點突出”刺”“諫”“謗議”。

反:“晁蓋喪命”等,分析不“明”的根本原因是不能“兼聽”,盡量排除他因。

④進行限定

主動引入反例“父子騎驢”等,指出“聽”不能代替“斷”。

進一步分析:“兼聽則明”的前提是聽者包容與善斷。“兼聽”的原則是獨立思考、為我所用。

兼聽則明

我們一般都說“兼聽則明,偏信則暗”,這話比較有道理。

先說“偏信則暗”,“晁蓋喪命”就是很典型的例子。晁蓋要打曾頭市,先是不聽宋江的勸阻非要自己去,然后是在軍旗被狂風吹斷之際不聽吳用的勸說非要當天去,最后是不聽林沖的勸誡非要跟隨兩個來歷不明的所謂和尚半夜里孤軍深入敵營,結果遭了埋伏臉中毒箭而死。他何止是做不到“兼聽”,他是誰的話也不聽,一意孤行,結果一命嗚呼。這是沉痛的教訓。

但是,“偏聽則暗”能夠證明“兼聽則明”嗎?

我們來看看“齊王納諫”的例子。齊王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之所以這么做,是為了拓寬視野,打開思路。但這是鄒忌諷齊王之后,之前呢?齊王聽了“宮婦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內”的聲音還不算“兼聽”嗎?而李世民有時聽魏征一個人的就夠了。究竟達到什么程度才算“兼聽”?

“兼聽”的核心在“多”,更在“異”。要傾聽不同的聲音,因為一千句謊言的分量也不如一句真話。千人諾諾不如一士諤諤,孫權面對張昭等人的勸降力排眾議,才拿下赤壁,這是態度。沃德指出彈痕少的部位更應該注意加強防護,因為這些部位受到重創的戰機由于很難有機會返航而被統計數據忽略了,這是見識。

“兼聽”就一定“明”嗎?“三人成虎”“父子騎驢”的故事里的主人公恰恰是聽得越多越糊涂啊!“兼聽”固然重要,但“兼聽”只是必要條件,卻不充分,因為“聽”別人不能代替自己“斷”!說“兼聽”只是必要條件,因為它的前提是聽者的包容與判斷,鄒忌是這樣,孫權是這樣,李世民也是這樣。說它不充分,因為它的原則是獨立思考,為我所用。“三人成虎”,怎么另外那么多人沒說見過老虎呢?“父子騎驢”也不會最終鬧出“父子抬驢”的笑話了。而孫權,在魯肅和周瑜的支持下早就主意已定,他之所以廣泛征求張昭等人的意見,也不過是為了了解情況、統一思想罷了。

甚至于如果有了“自知之明”,其實也可以“閉目塞聽”的。但丁有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愛因斯坦曾說,如果相對論是錯的,不需要100個人,一個人證明就足夠了。就是這么自信!至于平凡如你我,做事不妨“三聽而后行”!學以致用顯身手任務1:搜集典型議論,分析邏輯鏈條

行文的思路,或者說論點被逐步證明的過程,其實也就是文章內在邏輯鏈條的推展過程。

《六國論》邏輯鏈條分析提出論點:六國破滅,弊在賂秦回應“論敵”:不賂者以賂者喪分析失土情況:賂秦所亡百倍于戰敗所亡解釋特殊情況:齊燕趙三國未賂破亡之故作出不弊假設:并力西向,秦人食不下咽分析賂秦心理:為積威之所劫揭示寫作目的: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勿以天下之大,從六國破亡之故事補充:寫作中的分析方法①因果分析法②假設分析法③正反對比法④比較分析法①因果分析法

例:磨難,能歷練人生。貝多芬雙耳失聰,卻能在這樣的磨難下創造出不朽的交響曲,撼人心靈;司馬遷遭受腐刑,卻能在這樣的恥辱中寫成《史記》,汗青溢光;一代體操王子李寧淚灑漢城后黯然退出體壇,卻又另辟天地,讓“李寧牌”系列運動用品風靡中國的體育用品市場。磨難,能帶領人沖破黑暗,綻放光彩。

分析:語段采用了總分總的結構。中間列舉貝多芬、司馬遷和李寧三個例子來證明論點。毛病是在例子和論點之間缺少分析語言。

那么,怎樣展開議論呢?閱讀語段,我們發現,“三位人物在磨難下的結果”已告知我們了,而對于原因則只字未提,所以,我們就可以添加“原因探究”的分析文字,以較好地架起事例與結論之間的橋梁,達到“敘”為“議”服務的目的。①因果分析法

修改:有時候磨難,恰恰能夠歷練人生,綻放光彩。貝多芬雙耳失聰,卻能在這樣的磨難下創造出不朽的交響曲,撼人心靈,那是因為他不屈服命運的壓打,頑強抗拒厄運,才譜出了人類的心靈之歌;司馬遷遭受腐刑,卻能在這樣的恥辱中寫成《史記》,汗青溢光,那是因為他有堅定如山的信念,剛毅如鐵的意志,于誹謗譏嘲中堅持自己的志向,才突圍成為“史圣”;一代體操王子李寧淚灑漢城黯然退出體壇后,卻又另辟天地開創了自己的事業,讓李寧牌系列運動用品風靡中國的體育用品市場,那是因為他懂得承受失敗,不為失敗所嚇倒,才能在失敗中開拓出一條新路。磨難,是禍,又是福。它對于意志堅強者,只不過是人生路上的一簾風雨,只要勇敢地走過去,前方是另一片藍天。②假設分析法

創新能促進社會的發展

海爾集團始終堅持以技術作為發展的手段和依托。在十幾年的發展過程中,從引進技術到整合國內外資源、自主創新,堅持“技術創新課題來自于市場難題”和“設計創造高質量、高附加值”的研發理念,通過技術創新使集團在中國市場和國際市場上取得長期的成功,營業額年平均增長率達到78%,持續保持在家電與其它在相關領域的領先地位。

可見,海爾的成功在于創新。

分析:語段雖然通過海爾集團的事例歸結出“海爾的成功在于創新”這一結論,但沒有和中心論點“創新能促進社會的發展”聯接起來。為使說理再深入一點,與中心論點聯系更緊密一些,可以加入一段假設分析:②假設分析法

創新能促進社會的發展

海爾集團始終堅持以技術作為發展的手段和依托。在十幾年的發展過程中,從引進技術到整合國內外資源、自主創新,堅持“技術創新課題來自于市場難題”和“設計創造高質量、高附加值”的研發理念,通過技術創新使集團在中國市場和國際市場上取得長期的成功,營業額年平均增長率達到78%,持續保持在家電與其它在相關領域的領先地位。

可見,海爾的成功在于創新。

假如海爾集團因循守舊,不進行技術創新,不更新研發理論,也許海爾早就被市場所淘汰,“海爾”這個品牌也不會聞名中外。正是由于海爾集團的不斷創新,打響了“海爾”這個品牌。所以,創新是海爾發展的不竭動力,是促進社會發展的不竭源泉。③正反對比法

孫臏與龐涓同出于鬼谷子門下。他們二人可說是精于謀略,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當孫臏來到龐涓任職的魏國時,龐涓嫉妒他的才能,表面恭敬,內心狠毒,多次向魏王進讒言,以致孫臏被挖去膝蓋骨,不得展其才志。而當時齊王聽說孫臏之才,不惜費盡心力,將孫臏請到齊國,委以重任。齊軍終于有了馬陵道之勝。

同是孫臏,為何落得兩種境遇呢?就是因為他效勞于優劣不同的兩個統治集團。在魏國,龐涓只為私利,妒賢嫉能,魏王昏庸,偏聽偏信,而且缺乏識別千里馬的伯樂眼光。試想孫臏在這么一個集體中,如何施展大志呢?而齊王任賢用能,身邊的臣子也不像龐涓那樣謀私,因而上下齊心,孫臏在此,可說計出即行,正得以充分發揮作用。可見,好集體不會埋沒人才。這個例子里面含有正反兩種因素,作者從正反兩個方面進行對比性分析,突出了所要論證的觀點。④比較分析法

將所舉事例進行比較,找出其中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通過比較分析,能夠透過表象,指出實質。示例:

論點:看待問題要全面客觀,更不可以己之長攻人之短。

論據:有一個故事:一位哲學家乘漁夫的船過河,他嘲笑漁夫不懂數學失去三分之一的生命,不懂哲學又失去一半的生命。風浪來,船即將沉沒,漁夫說,你不會游泳,全部的生命將沒有了。在這故事中,哲學家確實知識淵博,他懂數學又精通哲學,這是他的長處。而漁夫呢,這類知識貧乏,對數學、哲學一竅不通,這是他的短處。但是,哲學家雖有長處,也有短處,而且他的短處恰恰是漁夫的長處。哲學家沒有全面地看問題,片面地用自已的長處來攻擊他人的短處,其結果自然被漁夫反唇相譏。任務2:開展班級辯論,體會邏輯力量辯題:溫飽是不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正方觀點:溫飽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反方觀點:溫飽不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1)觀點分析以下哪些是正方觀點?哪些是反方觀點?哪些都不是?沒有溫飽免談道德談道德的都是溫飽之人不溫不飽依然談道德有人處于溫飽之中,卻不談道德溫飽之人都談道德可根據假言推理的相關規則來判定。(1)觀點分析“溫飽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是必要條件假言推理,可以轉化成“只有溫飽,才談道德”分析正方:“談道德的人必溫飽”“不溫飽就不談道德”沒有溫飽免談道德談道德的都是溫飽之人分析反方:“溫飽不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與正方剛好相反,正方觀點的負命題即為反方觀點“談道德的人不一定溫飽”“不溫飽的人也談道德”不溫不飽依然談道德無關的觀點:有人處于溫飽中,卻不談道德;溫飽之人都談道德。(這兩個觀點是充分條件假言推理的相關推理。)(2)概念界定以下對“溫飽”概念的界定,哪些對正方有利?哪些對反方有利?溫飽是人最基本的衣食需求溫飽就是社會上總體無衣食之困溫飽就是或溫或飽溫飽就是既溫又飽對正方有利:由于正方要證明不溫飽就不能談道德,因此,在定義溫飽時,要努力使溫飽降低到人類的生存底線。溫飽是人最基本的衣食需求溫飽就是或溫或飽(不溫飽就變成了既不溫又不飽)對反方有利:由于反方要證明不溫飽也能談道德,因此在定義溫飽時要盡量多地高過人的生存底線,即不溫飽也有一定的生存余地溫飽就是社會上總體無衣食之困溫飽就是既溫又飽(不溫飽就變成溫而不飽或飽而不溫)(3)論證思路以下論證思路是正方的還是反方的?分析這樣設計的理由人存在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人有理性,理性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夠談道德走向溫飽的過程中尤其應該談道德(3)論證思路這是反方的論證思路:首先指出人存在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言外之意是不論溫飽與否人都得談道德,這是反方相當高明的設定,溫飽這一條件就可能被繞過。接著進一步指出理性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是對正方“溫飽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的直接反駁。該命題認為溫飽的人有理性,不溫飽的人同樣也會有理性,不僅構成對溫飽這一條件的替代,而且體現了人的特性和人的尊嚴。在此基礎上,反方終于宣布“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夠談道德”,這就徹底撇開了溫飽這一條件。最后反其道而行,不僅不溫飽能談道德,而且“走向溫飽的過程中尤其應該談道德”。至此,不僅攻擊了對方的觀點,而且亮出了自己替代性的觀點,更重要的是還樹起了價值高標。(4)攻防策略以下哪些屬于正方的策略?哪些屬于反方的策略?論證不能溫飽就難以生存論證從生存到溫飽存在過渡地帶對方舉例時,指出例中的人物并未講道德,或者指出其已處于溫飽狀態對道德的行為的界定盡量寬泛正方策略:論證不能溫飽就難以生存;(人不能“存在”,自然不能談道德)對方舉例時,指出例中的人物并未講道德,或者指出其已處于溫飽狀態(當反方舉例證明有的人并未處于溫飽狀態卻依然講道德時)。反方策略:論證從生存到溫飽存在過渡地帶;對道德的行為的界定盡量寬泛。(反方要把正方認為非道德的界定為道德的,從而使道德的范圍超出溫飽的范圍)任務3:嘗試寫駁論文

就論證方式而言,可分為立論和駁論兩種。立論是直接闡明論點,與之對應的是“立論文”;駁論是通過反駁對立的論點來闡明自己的主張,與之對應的是“駁論文”。一、駁論的形式

不破不立:駁論是指通過揭露和駁斥錯誤的、反動的論點來確立自己的論點,駁論的作用在于“破”,即辨別是非,駁斥錯誤的觀點,同時樹立正確的觀點。

主要有三種形式:

1.駁論點:直接駁斥對方的論點。

2.駁論據:通過批駁對方的論據來駁倒對方的論點。

3.駁論證:通過批駁對方的論證過程的謬誤來駁倒對方的論點。1、駁論點示例:

小明:你知道嗎?科學證明腿越少的動物就越聰明!

我:怎么說?

小明:比如,人就比貓啊狗啊要聰明,貓啊狗啊就比蜘蛛蜈蚣等等要聰明!

我:那一定是水里的魚類最聰明了,他們沒有腿!

駁論點:直接駁斥對方的論點。先指出對方荒謬的論點,然后用正確的道理和確鑿的事實直接加以駁斥1、駁論點可俗話又說:靠人不如靠己!牛刀小試--試反駁下列觀點1、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2、俗話說:人不犯我,我不犯人。3、俗話說:兔子不吃窩邊草。4、俗話說:禮輕情誼重。可俗話又說:先下手為強,后下手遭殃!可俗話又說:近水臺先得月!可俗話又說:禮多人不怪!2、駁論據示例:唐僧帶領徒弟化緣,敲開了一員外家的門,唐僧:“阿彌陀佛,施主,給點吃的吧!”

員外:“你們比我有錢,怎么還向我要吃的?”

唐僧:“我們是和尚,身無分文,怎么可能比您老人家有錢呢?

員外:“身無分文?哼!你騎著的寶馬比我家的牛值錢;你身邊的那個瘦子穿的皮草,比我穿的綾羅綢鍛值錢;你挑擔子的挑夫還燙著卷發,就連你身邊的那頭豬都比我家的肥。憑什么要施舍給你吃的!

唐僧……

駁論據:通過批駁對方的論據來駁倒對方的論點。論據是論點的根據,是證明論點的。錯誤和反動的論點,往往是建立在虛假的論據之上的,論據駁倒了,論點也就站不住腳了。3、駁論證示例:

前幾天有人上我家推銷凈水器,一個勁的說他們的凈水器如何如何的好,像人的腎一樣(比喻論證),能過濾掉那些臟物質。

我老媽神叨叨的來了一句:“腎過濾完剩下的不是尿嗎?”

駁論證:通過批駁對方的論證過程的謬誤(駁其論證)來駁倒對方的論點。駁倒了它的論證中關鍵問題,也就把謬論駁倒了。論點不攻自破。二、駁論的要點

(1)要對準靶子。寫駁論文,首先要擺出對方錯誤的觀點,豎起靶子。怎樣豎起靶子呢?通常有兩種方式。一是概述,即用概括性的語言,將所批駁的敵論復述一遍,并且還要強調敵論的弊端。二是摘引,即把反面材料的關鍵部分或有關部分摘錄下來,然后對準靶子,進行駁斥。

(2)要抓住要害。魯迅說:“正對‘論敵’之要害,僅以一擊給予致命的重傷。”對謬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