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件】第25課《人民解放戰爭》課件-統編版(2019)高中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1頁
【課件】第25課《人民解放戰爭》課件-統編版(2019)高中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2頁
【課件】第25課《人民解放戰爭》課件-統編版(2019)高中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3頁
【課件】第25課《人民解放戰爭》課件-統編版(2019)高中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4頁
【課件】第25課《人民解放戰爭》課件-統編版(2019)高中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5課人民解放戰爭《中外歷史綱要》上第八單元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

課程標準:通過了解全面內戰的爆發及人民解放戰爭的進程,分析國民黨政權在大陸統治滅亡的原因,探討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中國革命勝利的原因和意義。一、爭取和平民主的斗爭學思之窗設問:結合漫畫和教材P147-P148頁的內容和學思之窗,回答抗戰勝利后,國共雙方、各黨派和人民關于建國有什么樣的設想?兩種命運中國共產黨以和平、民主、團結為號召,主張成立聯合政府,力爭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國家打著“和平建國”的旗號,堅持獨裁和內戰的方針民主黨派的建國主張是呼吁建立一個"自由自主的國家"。是當時國民向往和平民主的心聲。為了爭取和平民主,中共做了哪些努力?成效如何?一、爭取和平民主的斗爭思考1946年1月重慶政協會議部分代表努力一:(1)國共雙方于1945年8月底在重慶進行談判,并于10月10日簽訂《雙十協定》;努力二:(2)國共與各民主黨派于1946年1月10日參加了在重慶召開的政治協商會議;成效:國民黨六屆二中全會否決了這些協議,和平談判宣告失敗。想用軟的一套手法,把共產黨吃掉談何容易!可是,國內有厭戰情緒,國際形勢也不允許中國打內戰,一打起來我們更被動,利用談判拖一拖也好。共產黨拒絕談判,我們更有文章好做!——蔣介石謀士陶希圣原話真實意圖:國民黨“假和平,真內戰,利用重慶談判為準備內戰爭取時間。設問:結合材料思考,國民黨進行重慶談判的真正意圖?二、全面內戰爆發結合教材P148-P151頁的內容完成以下三個任務國民黨共產黨準備內戰發動內戰危機四伏統治結束1945.8爭取和平重慶談判政協會議粉碎進攻全面進攻重點進攻戰略反攻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戰略決戰淮海戰役平津戰役渡江戰役遼沈戰役北平談判1946.11946.61947.61948.91949.11949.4任務概括解放戰爭的進程,完成以下時空坐標。階段全面進攻中原解放區重點進攻陜北、山東解放區時間1946年6月—10月1947年3月—6月方針自力更生、以自衛戰爭粉碎國民黨軍隊的進攻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主動撤離延安,轉戰陜北結果人民解放軍共殲滅國民黨軍隊約30萬人,粉碎了國民黨的全面進攻彭德懷帶領西北野戰軍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戰役的勝利;華東野戰軍在山東孟良崮消滅國民黨王牌主力整編第七十四師1.戰略防御——粉碎全面進攻、重點進攻2.戰略進攻——千里躍進大別山

1947年6月,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直接威脅到國民黨統治的中心南京、武漢,揭開戰略進攻的序幕。3.戰略決戰——三大戰役1948年9月1948年11月下旬1948年11月初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由東北野戰軍發動,東北全境解放;人民解放軍從此在數量上取得對國民黨軍隊的優勢由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發起;長江中下游以北廣大地區獲得解放由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區第二、三兵團聯合發動;基本解放華北全境(傅作義接受改編,和平解放北平)

基本摧毀了國民黨的主要軍事力量,為中國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基礎。4、最后勝利——渡江戰役1949.4.23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蔣介石引退,由李宗仁代理其總統職務國共兩黨在北平舉行和平談判國民黨最終拒絕在《國內和平協定》上簽字,談判破裂1949.04渡江戰役開始國民黨蔣介石集團在大陸的統治覆滅1949.01.211949.041949.04.21史料閱讀思考(1)結合以上表格和P149史料閱讀,思考其說明了什么問題?參考答案:在解放戰爭過程中,共產黨在兵力與國民黨相差懸殊的情況下,仍然在戰爭中不卑不亢,頑強拼搏,最后實現了兵力上的反超。1946年7月全面內戰爆發時國共雙方力量對比《中國現代史統計資料選編》項別數目百分比兵力共產黨方面120萬人1國民黨方面430萬人3.58地區面積共產黨方面228.5800萬平方公里23.8%國民黨方面731.1720萬平方公里76.2%城市共產黨方面464座(中小城市)23%國民黨方面1545座(大中城市)77%人口共產黨方面13606.7萬人28.6%國民黨方面33893.3萬人71.4%(2)在第(1)問的基礎上,對比P151史料閱讀,思考人民解放軍取得數量和質量上優勢的原因?任務1、經濟:國民政府無限制地發行紙幣;2、階級關系:國民黨實行反動政策,官僚資本對其他階級進行巧取豪奪。3、政治:1946年召開“國民大會”,通過《中華民國憲法》,史稱“制憲國大”。1、經濟:在解放區進行土地改革;2、政治:在國統區出現“第二條戰線”配合人民解放軍作戰;3、政治:1949年春,召開七屆二中全會。三、人民的選擇思考人民解放軍取得數量和質量上優勢的原因?(中共取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原因?)土地改革(1)依據:1947年夏,全國土地會議制定了《中國土地法大綱》。(2)意義:各解放區掀起土地改革群眾運動,使億萬農民在政治上、經濟上獲得了解放。七屆二中全會設問:概括七屆二中全會召開的背景、主要內容、歷史意義?七屆二中全會背景:三大戰役結束,國民黨主力被消滅,革命即將在全國取得勝利前夕召開的。內容:①黨的工作重點由鄉村轉入城市;②革命勝利后,把中國由農業大國發展為工業大國,由新民主主義社會轉變為社會主義社會;③警惕資產階級“糖衣炮彈”進攻,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作風。意義:解決了中國由新民主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轉變的重大問題。三、人民的選擇(1)原因:

①國民黨方面:因不能解決中國社會的根本矛盾,不能應對中國社會的發展要求,不能代表廣大民眾的切身利益,從而失去了民眾的支持。

②中國共產黨:始終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