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件】必修三專題3 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潮流 3.3.1 順乎世界之潮流_第1頁
【課件】必修三專題3 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潮流 3.3.1 順乎世界之潮流_第2頁
【課件】必修三專題3 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潮流 3.3.1 順乎世界之潮流_第3頁
【課件】必修三專題3 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潮流 3.3.1 順乎世界之潮流_第4頁
【課件】必修三專題3 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潮流 3.3.1 順乎世界之潮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林則徐康有為孫中山陳獨秀專題三近代中國思想解放潮流關注世界形勢,探索救國之路,向西方學習

逐漸成為中國近代思想的主流。專題一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春秋:儒學創立西漢:儒學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成為中國封建社會正統思想宋明:理學,南宋以后成為長期居統治地位的官方哲學明清:批判繼承傳統儒學,構筑具有時代特色的新思想體系一個主題三個階段一個方向近代中國思想解放自鴉片戰爭以來到20世紀初期這一歷史階段中,先進的中國知識分子,為了追求民族的解放和國家的富強與繁榮,向西方學習,尋求思想變革的心路歷程。一個主題中國向何處去?學習西方與救亡圖存的緊密結合點擊考點考點一:“師夷長技”的主張1、林則徐與魏源的主張;2、“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考點二:維新思想1、嚴復、康有為和梁啟超的維新思想;2、維新變法思想在近代中國社會發展進程中的歷史作用;第一課“順乎世界之潮流”主題:中國向何處去

方向:向西方學習(走向近代化)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激進派:抵抗派:洋務派:維新派:革命派:“師夷長技以制夷”洋務運動“中體西用”君主立憲民主共和民主和科學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地主階級資產階級資產階級無產階級(1919五四后)傳播馬義,走社義道路器物制度思想特點:由表及里、由淺到深、逐步深入民族獨立兩大任務近代化概述近代中國思想的發展歷程主流學習層次思想或主張實踐活動代表人物代表階級向西方學習器物“師夷長技以制夷”林、魏“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洋務運動奕、李、左、曾地主階級洋務派制度維新思想戊戌變法康、梁、嚴資產階級改良派民主共和辛亥革命孫中山資產階級革命派思想科學和民主新文化運動陳、魯、胡資產階級激進派馬克思主義李無產階級地主階級抵抗派階段階級階層核心思想實踐結果層次從鴉片戰爭到甲午戰爭地主階級抵抗派“師夷長技以制夷”未實踐器物地主階級洋務派“中體西用”結果失敗一、地主階級向西方學習

請思考:為什么說林則徐是近代中國“睜眼看世界第一人”?①重視收集西方信息,打探西方情報;②設譯館,編譯外國書籍和報刊如《四洲志》(?)、《華事夷言》等;③仿制西方戰艦;④最先沖破“貴華夏、賤夷狄”的思想藩籬,以新的眼光審視世界。開近代中國由愛國而研究、學習西方的先河

是書何以作?曰為以夷攻夷而作,為以夷款夷而作,為師夷長技以制夷而作。

——<<海國圖志·序>>1、材料反映出作者的一種什么樣的思想(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向西方學習具體表現為2、“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具體含義是什么?這一主張的提出有什么重大意義?《海國圖志》含義:學習西方的長處;抵抗西方侵略,戰勝敵人。目的:維護清朝統治。評價:進步性----邁出向西方學習第一步,引導人們關注世界形勢;以”制夷“為直接目的,具有愛國心。局限性----對西方的學習是膚淺的,最終不能實現救國的愿望;根本目的是維護清政府的統治,有階級的局限性。

2、代表:3、主張(或口號):洋務運動(地主階級洋務派)1、背景:內憂外患奕?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師夷長技以自強7、結果:維護封建統治4、指導思想:“中體西用”6、根本目的:甲午戰爭的失敗標志洋務運動的失敗創辦近代軍事、民用工業創辦新式海軍、新式學堂5、主要活動:(19世紀60—90年代)

“中體”君主專制制度和傳統倫理道德、綱常名教

“西用”指利用西方的技術

“中體西用”就是利用西方先進技術來維護中國固有的制度和綱常禮教。李鴻章曾國藩什么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實踐及結果:洋務運動(19世紀60—90年代)軍事工業民用(輔助軍事工業)曾國藩安慶內軍械所(最早)李鴻章江南制造總局(最大)天津開平煤礦、上海輪船招商局(最早)左宗棠福州船政局崇厚天津機器制造局張之洞漢陽鐵廠在向西方學習問題上,地主階級內部存在的幾種政治力量、各自主張及共同目的。派別主張目的抵抗派、洋務派、頑固派抵抗派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洋務派主張“師夷長技以自強”及“中體西用”,頑固派反對任何向西方學習的舉動都是維護封建地主階級的專制統治練習1“善師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師夷者,外夷制之”,這種思想是誰在什么書中最早提出來的 ()

A.魏源《海國圖志》B.康有為《孔子改制考》C.容閎《西學東漸記》D.洪仁玕《資政新篇》

解析

“善師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師夷者,外夷制之”的思想就是“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這種思想最早出現在《海國圖志》中,結合所給圖書的名稱可知為A。A練習2“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異于傳統,又因其主事者以新衛舊的本來意愿而難以掙脫傳統。結果是‘東一塊西一塊的進步’。零零碎碎的。是零賣的,不是批發的。”符合材料描述思想特點的歷史人物是 ()

A.林則徐 B.曾國藩

C.洪仁玕 D.康有為

解析由“模仿西方器物”、“以新衛舊”、

“零碎進步”等信息可知既有學習西方的實踐,又以維護舊的統治為目的,符合洋務派的特點,故B項最佳。B階段階級階層核心思想實踐結果層次從戊戌變法到辛亥革命資產階級維新派資產階級改良,實行君主立憲制維新變法,結果失敗學習西方制度資產階級革命派資產階級革命,實行民主共和制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二、資產階級向西方學習1、資產階級維新思想(1)早期維新思想(19世紀60年代早期)原因:洋務運動的開展;民族資本主義的興起①經濟上:振興工商業,發展資本主義②文化上:興辦學校,學習西方自然科學知識;③政治上:設立議院,實行君主立憲制內容代表人物活動主張影響康有為發動“公車上書”,初步形成維新變法綱領。出版《》用孔教名義提出變法要求,策劃新政,期望按照西方資本主義的模式改變中國的政治和社會制度①直接動員和指導了維新變法運動。②通過變法以挽救民族危機,充滿愛國主義激情。③要求建

,發展資本主義,具有進步意義。④傳播了西方社會政治學說和自然科學知識,宣傳天賦人權、自由平等觀念,批判封建君權,具有

意義梁啟超發表《》,宣傳民權學說,提倡維新變法指出變法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是中國的出路譚嗣同對封建君主專制政體和綱常名教進行了大膽的批判,號召人們同封建束縛徹底決裂嚴復翻譯出版《天演論》提倡

論思想,成為人們要求變法圖強的理論武器孔子改制考變法通議進化君主立憲制度啟蒙3、維新變法思想在當時起到了怎樣的作用?①愛國性;(?)②進步性;(?)③啟蒙性。(?)對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觀有利于資產階級革命思想的傳播。2.走向共和——革命派(1)興中會誓詞:提出“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的主張。(2)同盟會綱領:把“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

,平均地權”定為政治綱領。

民國(3)論戰(革命派與改良派)①內容:要不要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建立

;要不要改變封建土地制度。②意義:促進了民主思想的傳播,使資產階級民主思想深入人心,為民主革命的爆發做好了輿論上的準備,壯大了革命陣營。共和政體(4)民主共和實現:1912年1月1日,

成立,共和國方案初步實現。中華民國比較19世紀60~90年代與19世紀末的西學東漸的不同史論2考點一從“師夷長技”到維新思想考點一從“師夷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