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單元經濟大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第13課羅斯福新政知識點1
從繁榮到危機1.背景:20世紀20年代,美國經濟空前繁榮,新興產業迅猛發展。但是,繁榮的表象下潛藏著巨大的危機。2.經濟大危機知識點2
羅斯福新政3.背景:1933年3月,富蘭克林·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為了應付日益嚴峻的經濟大危機,他一上任,就宣布實施新政。
4.主要手段:采用國家干預手段來扭轉經濟形勢。
5.實質:新政是在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調整。
7.作用(1)新政期間,美國經濟開始緩慢復蘇,工業生產有所恢復,就業人數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2)新政增強了美國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恢復了美國人民的信心,對資本主義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
知識點1
從繁榮到危機1.1929年10月下旬,美國一些坐豪華游輪出游的富人們回來后發現,他們已變成身無分文的貧民。出現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C)A.通貨膨脹 B.股票上漲C.股價暴跌 D.銀行倒閉2.下面漫畫將1929—1933年的資本主義經濟大危機比作籠罩全球的巨大章魚,這形象地反映了經濟大危機的特點之一是(A)A.范圍特別廣 B.持續時間比較長C.破壞性特別大 D.只在美國發生3.1932年,拿不到養老金的老兵在首都華盛頓非法占據長達數月之久;來自匹茲堡的失業工人結成摩托車隊,到華盛頓游行示威;在艾奧瓦州,憤怒的農民傾倒了大量牛奶,阻塞街道。該材料說明美國經濟危機(B)A.造成金融危機的加劇B.引發了嚴重的社會危機C.導致工業生產大幅下降D.致使農業遭到毀滅性打擊知識點2
羅斯福新政4.有學者這樣介紹羅斯福新政時頒布的一部法律:“指導勞資雙方訂立本行業的‘公平競爭法規’,要求各工業部門制定生產規模、產品價格、市場分配、工人工資標準及工時數等,由雇主、工人和消費者共同監督生產。如果發現企業有違規行為,總統有權吊銷其營業執照?!边@部法律是(D)A.《社會保險法》 B.《聯邦緊急救濟法》C.《全國勞工關系法》 D.《全國工業復興法》5.羅斯福新政的措施中,興建公共工程的目的是(A)A.減少失業,刺激消費B.方便人民生活C.促進社會進步D.贏得國人信任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到1933年,美國工業總產值和國民收入暴跌將近一半,商品貿易下降了三分之二以上,失業人數保守估計為1500萬。材料二
1933年羅斯福上臺,為了應對嚴重的經濟問題,他相繼頒布了《緊急銀行法案》《農業調整法》《全國工業復興法》《聯邦緊急救濟法案》等。1933年夏,國民經濟開始小幅度回升,1939年形勢得到完全扭轉。(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歷史事件?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大危機。(2)根據材料二指出美國應對材料一所述事件采取的主要措施,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其影響。措施:羅斯福新政或國家干預經濟。影響:恢復了國民經濟,使美國逐漸擺脫了經濟危機;增強了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恢復了美國人民的信心,對資本主義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1.1932—1933年,英國和比利時的失業率為22%~23%,瑞典的失業率為24%,美國的失業率為27%,奧地利的失業率為29%,挪威的失業率為31%,丹麥的失業率為32%,德國的失業率更高達44%以上。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A.此次經濟危機波及范圍廣泛B.失業問題是經濟危機爆發的信號C.在危機中損失最大的是德國D.英國和比利時的經濟實力更為雄厚2.下圖中的情景發生在1929年美國紐約街頭,汽車上牌子的文字意思是“100美元可買下這輛車”。車主愿意以如此低的價格出售這輛轎車的深刻社會原因是(D)A.車主想換輛新車B.該車已經無法使用C.美國受到戰爭威脅D.美國爆發規??涨暗慕洕C3.下圖為1932年美國完全失業人數占工人總數的比重示意圖。羅斯福就任總統后,為解決這一問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C)A.減少政府投資 B.縮減農業產量C.推行“以工代賑” D.大力整頓銀行4.在1932年的美國總統選舉活動中,民主黨候選人羅斯福許諾,要用計劃經濟的方法克服經濟大危機。材料中的“計劃經濟的方法”是指(D)A.優先發展農業生產B.建立以公有制為主體的經濟C.充分利用市場調節D.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指導5.(成都中考)1936年,英國經濟學家指出,國家應積極干預經濟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經濟危機。這一觀點(B)A.與蘇俄新經濟政策主張一致B.受到了羅斯福新政的影響C.否定了市場經濟的作用D.鼓勵各國接受社會主義6.(原創)辨別下列史實的正誤,在該題前的括號內正確的打“√”;錯誤的打“×”,并加以改正?!尽痢?1)1929年的經濟大危機首先從日本開始,然后迅速席卷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改正:“日本”改為“美國”【×】(2)1933年3月,西奧多·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他宣布實施新政。改正:“西奧多·羅斯?!备臑椤案惶m克林·羅斯福”【√】(3)羅斯福政府通過興建大量公共設施,為失業者提供了就業機會。改正:7.發生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經濟大危機,影響深遠。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黑色星期四”——見證了歇斯底里的瘋狂。經紀人們鬼哭狼嚎,扯掉自己的衣領,試圖跟上拋售指令……從1930年年初到1932年年底,總共有773家國有銀行倒閉,涉及存款超過7億美元,另有3604家州銀行破產,涉及的存款超過20億美元……1930—1932年,總共有85000家企業破產,留下了45億美元的債務;5000家銀行停止支付……1930年2月底,西雅圖、洛杉磯和芝加哥都出現了失業者的小規模示威。同月,鮑威利區等待領救濟的隊伍每天吸引了2000人。
(1)根據材料一,歸納20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大危機的表現。股市崩潰,銀行倒閉,企業破產,工人失業,社會動蕩。(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羅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對工業的調整。
材料三
1945年4月14日,中國共產黨機關報《新華日報》社論中指出:“羅斯福用大無畏的精神推行新政……渡過了危機,安定了國民生活?!?3)根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羅斯福新政的歷史意義。羅斯福新政使美國逐漸擺脫危機,使得資本主義制度得到調整、鞏固和發展(或維護了美國的民主制度)。第14課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知識點1
意大利法西斯專政的對外擴張1.法西斯專政建立(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初期,意大利經濟衰退,政治混亂,工農運動高漲,中央政府幾乎癱瘓。墨索里尼乘機組織法西斯黨。
(2)建立:
1922
年,法西斯黨徒向羅馬進軍,法西斯政權在意大利建立起來。
2.對外擴張:1935年,意大利發動了侵略埃塞俄比亞的戰爭,1936年宣布正式吞并該國。
知識點2
歐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3.納粹政權的建立(1)背景:經濟大危機沉重打擊了德國,廣大中下層民眾困苦不堪,對政府的不滿加劇。以希特勒為首的納粹黨徒根據各個階層民眾的不同心理,進行針對性的蠱惑宣傳,還利用民眾對《凡爾賽條約》的不滿,煽動復仇情緒,從而贏得了廣泛的支持。
(2)建立:1932年,在國會選舉中,納粹黨成為第一大黨。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國總理,開始掌握國家大權。(3)影響:德國法西斯專政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爭策源地形成。
4.納粹暴行(1)納粹黨利用“國會縱火案”,打擊德國共產黨,逮捕和迫害大批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并乘機解散了工會。
(2)為加強思想控制,焚燒了大量的進步書籍。(3)法西斯政權殘酷迫害猶太人,剝奪猶太人的財產,屠殺大量猶太人。(4)希特勒大力發展軍事工業,積極擴軍備戰。1935年,德國公開撕毀《凡爾賽條約》,實行義務兵役制,建立起龐大的軍隊。1936年,德國派兵進駐萊茵非軍事區;1938年,吞并了奧地利;1939年3月,又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
知識點3
亞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5.背景(1)日本覬覦中國之心由來已久。
(2)在經濟大危機中,日本經濟受到重創,國內外矛盾激化。
(3)日本軍部法西斯勢力積極推動對外擴張。1931年,日本關東軍策劃九一八事變,發動了蓄謀已久的侵華戰爭。九一八事變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
6.形成:1936年,受軍部控制的廣田弘毅上臺組閣,建立法西斯專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亞洲戰爭策源地形成。
7.影響(1)日本加緊擴充軍備,軍費開支占全國財政收入的近一半。(2)日本還制定了《國策基準》,把“在確保帝國在東亞大陸地位之同時,向南方海洋發展”定為日本的根本國策。
(3)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七七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
知識點1
意大利法西斯專政的對外擴張1.“他對內實行獨裁統治,對外醉心于擴張,夢想恢復古代羅馬帝國的疆界、地位和威嚴。公開宣揚‘世界是屬于法西斯的,民族的擴張是一種生命活力的表現’。”“他”是(B)A.羅斯福 B.墨索里尼C.斯大林 D.希特勒2.墨索里尼曾經說:“如果國聯把經濟制裁擴大到包括石油在內,我就不得不在一個星期內撤出埃塞俄比亞。這對我將是個無可估量的災難?!边@段話說明(C)A.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亞的正義性B.入侵埃塞俄比亞是一次成功的軍事冒險C.意大利侵略得逞是由于英、法的縱容D.英、法對意大利的侵略實行了經濟制裁知識點2
歐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3.失業率是一個國家經濟狀況的晴雨表。針對失業嚴重情況(見下圖),德國采取的措施是(C)A.建立三國軍事同盟 B.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C.建立法西斯專政 D.實行羅斯福新政4.生命權和生存權是人類最基本的權力。在人類歷史上,卻出現了反人類的罪惡。下列屬于德國法西斯罪行的是(D)A.屠殺印第安人 B.販賣黑奴C.南京大屠殺 D.屠殺猶太人知識點3
亞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5.20世紀20年代,日本關東軍高級軍官石原莞爾提出:“滿蒙問題的解決是日本唯一的生存途徑?!睘榱诉@個荒謬的看法,關東軍采取的措施是(A)A.發動九一八事變 B.“國會縱火案”C.發動“啤酒館暴動” D.水晶之夜6.在1929—1933年世界經濟大危機的打擊下,某些國家建立起法西斯政權,并成為世界大戰的策源地,這種類型的國家除了德國外還有(A)A.日本 B.意大利 C.西班牙 D.葡萄牙1.(原創)通過下圖我們可以了解到的信息是(D)A.德國法西斯對外擴張B.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C.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D.意大利法西斯對外擴張2.1929—1933年的經濟大危機席卷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為了應對這場大危機,各國采取的辦法是(C)①蘇聯進行社會主義工業化②德國納粹黨建立法西斯政權③美國實施羅斯福新政④日本發動侵略中國的九一八事變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3.李明同學在自主學習的網絡平臺上輸入“希特勒”三個字時,跳出以下四個內容,其中與希特勒無關的是(C)A.解散國會 B.吞并奧地利C.七七事變 D.建立法西斯獨裁統治4.美國波士頓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上,銘刻著一位名叫馬丁的德國牧師的一段話:“起初他們追殺共產主義者,我不是共產主義者,我不說話;接著他們追殺猶太人,我不是猶太人,我不說話……最后,他們奔我而來,再也沒有人站出來為我說話了?!睆奈闹械玫降男畔⒉话?B)A.德國法西斯打擊共產黨人B.居住在波士頓的猶太人被屠殺C.德國法西斯迫害猶太人D.縱容只會使法西斯得寸進尺5.德、日兩國法西斯專政形成的共同原因有(B)①一戰后,德、日兩國統治者對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不滿②法西斯勢力打著社會主義和民族主義招牌欺騙群眾③統治階級和軍隊支持法西斯勢力④經濟危機使國內階級矛盾激化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③④6.(海南中考改編)圖片在一定程度上記錄了歷史的瞬間。下列兩幅圖片反映的共同主題是(A)A.法西斯暴行 B.納粹的暴政C.戰爭的殘酷 D.種族的滅絕7.20世紀三四十年代,威脅世界和平與安全的主要因素是(C)A.世界規模的經濟危機B.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爭霸C.法西斯勢力的侵略擴張D.西方國家的殖民侵略與擴張8.(北京中考)下表是《1937年各大國國民收入與國防開支的比例》,可用于研究(D)A.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的形成B.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C.歐美各國支持中國的全民族抗戰D.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策源地的形成9.(原創)辨別下列史實的正誤,在該題前的括號內正確的打“√”;錯誤的打“×”,并加以改正?!尽痢?1)第一個建立法西斯專政的國家是日本。改正:“日本”改為“意大利”【×】(2)納粹黨利用“七七事變”,打擊德國共產黨,逮捕和迫害大批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改正:“七七事變”改為“國會縱火案”【√】(3)1936年,日本法西斯專政建立,標志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亞洲策源地形成。改正:10.危機始終伴隨人類社會的發展,如何正確解決危機考驗著各國人民的智慧。某校九(1)班學生開展了“經濟大危機與各國抉擇”的主題研習活動。閱讀材料,探究問題?!疚C來襲】材料一
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產量比1929年下降40%以上,國際貿易額下降60%以上,大批銀行倒閉,整個信貸制度瀕于崩潰,3000多萬工人失業,幾百萬小農破產。(1)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此次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有哪些特點。范圍特別廣、持續時間比較長、破壞性特別大。【不同抉擇】材料二
(2)根據圖1聯系所學知識,面對1929—1933年的經濟大危機,美國政府實行了什么應對政策?結果如何?政策:羅斯福新政。結果:新政取得了顯著成效,使美國經濟開始了緩慢的恢復,工業生產有所恢復。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增強了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恢復了美國人民的信心。(3)根據圖2和圖3,面對同樣的危機,德國、日本走上了與美國截然不同的道路,他們走的是什么道路?這一道路對世界局勢產生了怎樣的影響?道路:法西斯道路。影響:對當時的世界和平產生了嚴重威脅。第15課第二次世界大戰知識點1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面爆發及主要戰場1.全面爆發:1939年9月1日凌晨,德軍以“閃電戰”方式突襲波蘭。波蘭的盟國英、法被迫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2.主要戰場:隨著戰爭的推進,出現了歐洲西線戰場、北非戰場、歐洲東線戰場及太平洋戰場等主要戰場。
3.初期戰況(1)1940年4月,德國進攻北歐的丹麥、挪威。不久,
荷蘭
、比利時投降。
(2)1940年5月,德軍突入法國北部,直逼
英吉利
海峽,打敗了法國。接著,德軍對英國實施了猛烈的轟炸。英國軍民堅持戰斗。
(3)1941年6月,德國向蘇聯發動突然進攻。僅幾個月時間,德軍便占領了大片蘇聯領土。10月,德軍逼近
莫斯科
。但是,蘇聯軍民頑強抵抗,贏得了
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粉碎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4)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位于
珍珠港
的美國海軍基地。次日,美、英對日宣戰。德、意也對美宣戰。日本還向
東南亞等地區發動了進攻。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最大規模。
4.中國的貢獻:在亞洲,中國牽制著大部分日本陸軍,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
知識點2
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及戰爭形勢的轉折5.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1)原因:法西斯國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世界各國人民的憤怒,全世界反法西斯國家開始逐漸走向聯合。
(2)標志:1942年1月,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的代表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簽署《聯合國家宣言》。這一宣言的簽署,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正式形成。
(3)影響:世界反法西斯聯盟各國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相互支援,協同作戰,逐漸扭轉了戰爭的形勢。6.戰爭形勢的轉折(1)斯大林格勒保衛戰:1942年7月,德國集中兵力進攻蘇聯戰略重鎮斯大林格勒。蘇聯軍民英勇抗敵。1943年2月,德軍投降。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此后,蘇軍連續進攻,扭轉了蘇德戰場的形勢。
(2)意大利投降:1943年7月,墨索里尼政府垮臺,不久,意大利宣布無條件投降。
(3)諾曼底登陸:1944年6月,美、英盟軍成功登陸法國諾曼底,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德國陷入東西兩個戰場的夾擊之中。
8.戰爭結束(1)1945年5月8日,德國正式簽署無條件投降書,歐洲戰事結束。
(2)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9.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1)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涨暗膽馉?世界上大部分地區和人口卷入其中。(2)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徹底粉碎了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通過戰爭稱霸世界的野心,徹底結束了列強通過爭奪殖民地瓜分世界的歷史,促進了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對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知識點1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面爆發及主要戰場1.1939年9月1日,德國軍隊對波蘭發動了突然進攻,英、法對德宣戰。從第二次世界大戰進程來看,這一事件的地位是(B)A.德國為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所做的試探B.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面爆發C.第二次世界大戰規模進一步擴大D.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最大規模2.1940年5月13日,英國首相丘吉爾發表就職演說稱:“我們所面臨的將是一場極其嚴酷的考驗,將是曠日持久的斗爭和苦難”。當時的國際形勢是(A)A.德軍向歐洲西部進攻B.德軍進攻蘇聯C.美國加入二戰D.德國占領捷克斯洛伐克知識點2
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及戰爭形勢的轉折3.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形成所產生的最重要的影響是(C)A.消除了不同社會制度國家之間的矛盾B.徹底改變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性質C.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進程D.直接導致了法西斯集團內部的瓦解4.(原創)下圖中歷史事件的重要意義是(C)A.加速了北非戰場的勝利進程B.導致了意大利法西斯的潰滅C.使德國法西斯處于夾擊之中D.改變了中國戰場的戰略態勢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
1943年,整個反法西斯戰爭形勢發生了根本轉折。1944年,蘇軍在蘇德戰場發起一連串進攻戰役,恢復大片國土,向國境線以西挺進,這加快了反法西斯戰爭的進程,但也引起某些西方政治家的擔憂。1944年6月,美、英最終開辟第二戰場。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為了開辟第二戰場,美、英盟軍采取了什么軍事行動?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美、英開辟第二戰場的原因。行動:諾曼底登陸。原因:軍事力量對比有利于盟國,希望盡早結束戰爭,減少傷亡;力圖限制蘇聯的影響,爭取在戰后歐洲取得有利地位。知識點3
雅爾塔會議及戰爭結束6.在1943年簽署的一份國際性文件中,明確了日本侵占臺灣的非法性,為戰后中國處置臺灣問題提供了國際法依據。這份文件是(D)A.《凡爾賽條約》 B.《九國公約》C.《聯合國家宣言》 D.《開羅宣言》1.(貴港中考)1931年日本提出“滿蒙是日本的生命線”,1938年提出“東亞新秩序”,1940年提出“大東亞共榮圈”。這些口號的變化反映了(B)A.國際反法西斯的力量不斷壯大B.日本不斷對外擴張,擴大侵略范圍C.日本在太平洋戰場上節節敗退D.日本國內資源貧乏,陷入困境2.(河北中考)在宣言上簽字時,確定了美、英、蘇、中在前,其他國家按字母順序排列的原則,承認四大國在反法西斯聯盟中的特殊作用。該“宣言”的簽署,標志著(B)A.中國成為反法西斯的東方主戰場B.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最終形成C.美國開始投入到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D.歐洲第二戰場的開辟3.《聯合國家宣言》簽署后,反法西斯國家加強了政治對話和軍事合作。下列史實能夠體現這一點的有(D)①諾曼底登陸②雅爾塔會議③蘇聯對日宣戰④珍珠港事件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4.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下列戰場形成的先后順序是(C)①西歐戰場②蘇德戰場③東方主戰場④太平洋戰場A.①④②③ B.②④③①C.③①②④ D.④①③②5.回顧20世紀的歷史,兩次世界大戰給世界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下面關于兩次世界大戰的相關描述,與史實不相符的是(C)A.根本原因都是資本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B.挑起戰爭的國家中都有德國C.日本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是戰敗國D.對戰后世界格局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6.(深圳中考)在這次會議中,“蘇、美、英三國領袖同意,在德國投降及歐洲戰爭結束后兩個月或三個月內蘇聯將參加同盟國方面對日作戰。”此次會議是(A)A.雅爾塔會議 B.波茨坦會議C.萬隆會議 D.華盛頓會議7.(安順中考)下列對下圖漫畫的解讀,錯誤的是(A)A.英國積極推行綏靖政策B.中國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力量C.漫畫作者站在反法西斯的正義立場D.世界進步力量聯合打擊法西斯勢力8.(原創)辨別下列史實的正誤,在該題前的括號內正確的打“√”;錯誤的打“×”,并加以改正?!尽痢?1)莫斯科保衛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改正:“莫斯科保衛戰”改為“斯大林格勒保衛戰”【×】(2)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先投降的法西斯國家是日本。改正:“日本”改為“意大利”【√】(3)1945年7月,以中、美、英三國的名義發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改正: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70多年前,蘇軍在這場戰役中,徹底擊碎了法西斯德國不可戰勝的神話,成為德國東線走向滅亡的開始。材料二
二戰進入1943年,最艱難的日子已經過去,大反攻的日子終于來臨了……美英盟軍的戰車搶灘登陸,蘇聯軍隊所向披靡。隨著蘇聯對日宣戰,美軍重拳出擊,中國抗戰全國反擊。正義終于又一次戰勝了邪惡!材料三
我們將永遠不會將勝利分為自己的勝利和別人的勝利,我們將永遠記住盟友——美國、英國、法國和其他反希特勒聯盟的國家,德國和意大利的反法西斯者——的援助?!幾浴镀站┰诩o念衛國戰爭勝利60周年慶典上的講話》
(1)材料一中“這場戰役”指的是什么戰役?莫斯科保衛戰。
(2)材料二中“最艱難的日子已經過去”的重要標志是什么事件?英美盟軍搶灘登陸的作用是什么?事件: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作用: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
(3)材料三中普京認為戰爭勝利的原因是什么?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壯大了反法西斯的力量,反法西斯各國的相互配合、相互支援。(意思相近即可)專題一兩次世界大戰一、單項選擇1.19世紀末20世紀初形成的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的核心國分別是(D)A.奧匈帝國和英國 B.德國和法國C.意大利和俄國 D.德國和英國2.以下是德國和奧匈帝國皇帝對1914年某個突發事件的看法。這個突發事件指的是(C)A.三國同盟的形成B.三國協約的形成C.薩拉熱窩事件D.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3.下圖為某老師關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板書。圖①②中處應該是(C)A.①德國進攻波蘭②斯大林格勒戰役B.①來克星頓槍聲②薩拉托加大捷C.①薩拉熱窩事件②凡爾登戰役D.①攻占巴士底獄②滑鐵盧戰役4.(原創)某校九(1)班學生表演歷史課本劇,劇中有德國代表與協約國代表簽訂停戰協定的場景。該場景表明(D)A.一戰全面爆發B.英法與德國在西線進入相持C.德國轉入戰略防御D.第一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5.二戰時率領英國人民英勇抗擊侵略的領導人是(D)A.張伯倫 B.勞合·喬治C.克里孟梭 D.丘吉爾6.1940年,英國首相對英國人民發表演說:我們將戰斗到底……我們決不投降。這一演說的背景是(B)A.德軍進攻波蘭,歐洲戰爭爆發B.綏靖政策失敗,英國遭到德軍轟炸C.德國閃擊蘇聯,二戰進一步擴大D.盟軍諾曼底登陸,打敗納粹指日可待7.1941年羅斯福宣布“美國決心在可能的范圍之內,全力援助蘇聯”。同年9月29日至10月1日,蘇、美、英三國代表團在莫斯科簽訂了在短期內向蘇聯提供援助的議定書。上述情況出現的背景是(A)A.蘇德戰爭爆發B.太平洋戰爭爆發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D.雅爾塔會議召開8.在蘇德戰爭一場關鍵的戰役中,斯大林發表講話:“今天是我們在嚴重條件下來慶祝十月革命24周年。……我們暫時失去了一些區域,敵人已經進犯到前門?!彪S后戰場形勢迫使德軍進攻重點轉向蘇聯南方。這次戰役是(A)A.莫斯科保衛戰 B.斯大林格勒戰役C.彼得格勒戰役 D.凡爾登戰役9.“蘇德戰爭爆發后,日本決定占領印度支那和南太平洋諸國……當時美國是日本南進建立‘大東亞共榮圈’的最大障礙”。為了“掃除這一障礙”,日本首先(B)A.策劃了九一八事變B.重創了太平洋艦隊C.與德、意建立軸心國D.發動了中途島海戰10.(衢州中考)這是對二戰期間某次事件的評價:“沒有一個人曾料到日本人竟敢以如此罪大惡極的方式侮辱美國的威力……大家立即團結起來,一致支持總司令羅斯福?!痹撌录?B)A.七七事變 B.偷襲珍珠港C.諾曼底登陸 D.中途島戰役11.(長春中考)“簽字國保證運用自己全部軍事和經濟資源,反對德、意、日軸心國及其附庸;保證互相合作,不單獨同敵人締結停戰協定或和約”,材料反映了(C)A.三國同盟的形成B.三國協約的建立C.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聯合D.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12.右圖是某一歷史時期的宣傳畫,畫中大炮上繪有英、美、蘇等國國旗。畫中文字分別是“團結,我們就能強大”和“團結,我們就能獲勝”??梢泽w現該宣傳畫主題的國際組織是(C)A.同盟國 B.協約國C.世界反法西斯聯盟 D.國際聯盟13.“1942年6月,美國海軍和空軍毀滅性打擊了日軍,……日軍損失了訓練有素的??哲姽歉闪α?再也無力進行戰略進攻了,喪失了海戰的主動權?!痹摬牧厦枋龅膽鹨凼?A)A.中途島海戰 B.阿拉曼戰役C.西西里島登陸戰 D.諾曼底登陸戰14.右圖漫畫來自《二戰漫畫藝術》,漫畫上方的演出通知上寫著:“預先安排的阿道夫·希特勒的凱旋贊歌——奪取斯大林格勒,將改為演奏葬禮進行曲——安息吧,第六集團軍!”漫畫所反映的是(B)A.莫斯科保衛戰 B.斯大林格勒戰役C.諾曼底登陸 D.攻克柏林戰役15.1944年6月6日,盟軍將領巴頓將軍在信中寫道:“BBC今天早晨說,盟軍空降部隊和登陸艇大規模在海岸登陸,雖然沒有親自參加此次軍事行動,但我率領的這支英雄部隊很快就會在那里了。”信中“此次軍事行動”是指(A)A.諾曼底登陸 B.日本偷襲珍珠港C.中途島海戰 D.敦刻爾克大撤退16.丘吉爾在談自己參加某次會議的感受時說:“我的一邊坐著巨大的俄國熊,另一邊坐著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間坐著的是一頭可憐的英國小毛驢?!毕铝懈黜椗c他所描述會議內容有關的是(C)A.使中國“恢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B.德國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國瓜分C.會議決定打敗德國后,要對德國實行分區占領D.規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須在10天內把蘇臺德等地割讓給德國17.(煙臺中考)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了極為嚴重的災難,到處是殘磚斷瓦,人們流離失所。法西斯德國和日本在給世界帶來災難的同時,本國也遭受了沉重的打擊。該材料反映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D)A.歷史背景 B.主要過程
C.主要戰場 D.重要影響18.“我們已經商得同意:當于1945年4月25日在美利堅合眾國舊金山召開聯合國會議?!ㄓ形覀內龂g以及一切愛好自由的各國之間,繼續增進的合作與了解,才能夠實現人類最崇高的愿望——一種安全而且持久的和平。”材料中提出實現“一種安全而且持久的和平”,是基于(C)A.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慘痛教訓B.西方大國稱霸世界的企圖C.對二戰造成人類文明浩劫的反思D.東西方冷戰格局的結束二、材料解析19.(鄂州中考)20世紀上半期發生了兩次世界大戰,給人類造成了深重災難。熱愛和平、避免戰爭,是人類永恒的追求。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小華同學整理的關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學習筆記如下:第一次世界大戰學習筆記:
起止時間:1914—1918年。
歷史背景:英、美、俄協約國和德、意、奧同盟國為爭奪勢力范圍和世界霸權的矛盾激化。
戰爭性質:
。(1)學習筆記中有一處錯誤,請找出并改正。并幫助小華同學補齊學習筆記內容。
“英、美、俄協約國”改為“英、法、俄協約國”。一戰性質:是一場非正義戰爭(帝國主義戰爭)。材料二
一戰爆發時,交戰雙方都滿懷信心地期待著短時間內就能取得勝利,反戰聲音微乎其微。各國的民眾積極支持戰爭,英國志愿入伍者簇擁在征兵處……在德國,出征的士兵斗志高昂,婦女們爭相向士兵槍管里插入鮮花,運兵車上寫著“圣誕節回家”……材料三
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子彈噓噓,大炮隆隆。我不想再呆在這里……——一戰期間英國士兵在戰壕里唱的歌(2)根據材料二、三,人們對戰爭的態度分別是什么?材料二態度:滿懷信心、積極支持等。材料三態度:絕望、恐懼、厭惡、逃避等。(3)根據材料中的相關歷史事件,分析美國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須選取2個歷史事件分別進行分析說明)美國對日宣戰,增強了世界反法西斯國家的力量;簽署《聯合國家宣言》,推動了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形成),成為反法西斯戰爭取得最后勝利的決定性因素之一;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加速了歐洲戰場的結束;召開雅爾塔會議,協調了盟軍行動,加速了戰爭進程,為戰后世界秩序的重建奠定了基礎;向日本投放原子彈,加速了日本無條件投降及二戰結束。(4)當今世界格局仍存在諸多不安定的因素,當今世界依然不太平。兩次世界大戰給我們留下了什么深刻教訓?戰爭是殘酷的,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熱愛和平,珍愛和平,和平共處,追求和平;反對戰爭,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各國應盡量以談判磋商等和平方式來解決國際爭端;致力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三、活動與探究20.(安徽中考)讀圖,完成下列探究活動。
(1)圖中A、B兩處發生的事件分別是九一八事變和珍珠港事件,其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形勢分別產生了什么影響?
影響:九一八事變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珍珠港事件標志太平洋戰爭的開始,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最大規模。
(2)根據上圖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亞洲戰場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原因。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協同作戰。單元提升典例1蘇俄新經濟政策與美國羅斯福新政的共同點是
(
)A.大力發展商品經濟,允許多種經濟成分并存B.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C.不改變制度,靈活借鑒D.改變制度,靈活創新【解析】依據所學可知,新經濟政策允許多種經濟并存,大力發展商品經濟,不改變制度;適當采用資本主義的發展方式,促進了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羅斯福新政是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使美國平穩度過了危機,它們的共同點是不改變制度,靈活借鑒,故選C項?!敬鸢浮緾典例2
20世紀二三十年代,德、意、日三國建立法西斯專政的相同背景是
(
)A.《凡爾賽條約》的制裁 B.《九國公約》的限制C.軍部勢力的急劇膨脹 D.經濟、政治危機加劇【解析】本題考查德、意、日三國建立法西斯專政的背景。意大利在一戰后國內經濟、政治危機的打擊下建立了法西斯政權;德國和日本都是在1929—1933年經濟大危機打擊下,國內政治危機加劇,為法西斯的上臺提供了契機。故D項符合題意?!敬鸢浮緿典例3
20世紀上半期發生的兩次世界大戰給人類文明帶來了空前的浩劫,深刻影響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以下關于兩次世界大戰共同點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原因都是帝國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B.都客觀上推動了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C.性質都是帝國主義戰爭D.戰后都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解析】本題考查兩次世界大戰。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性質是帝國主義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性質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戰爭。C項表述不正確,A、B、D三項都是相同點?!敬鸢浮緾1.(原創)1933年3月,羅斯福在就職演說中說:“只要國家仍處在危急存亡的關頭,我就要求國會授予我應付危機的那種唯一的最后手段……就像真正有外敵入侵時一樣。”材料中的“危機”是指(C)A.法西斯的入侵 B.第一次世界大戰C.經濟大危機 D.第二次世界大戰2.(泰州中考)“羅斯福無意發動一場革命,也無意為美國創造一種新的體制機構。相反,他是在設法醫治一個資本主義社會的暫時疾病,通過護理使它恢復健康?!辈牧媳砻髁_斯福新政(A)A.是資本主義內部的一次自我調節B.繼續堅持自由放任政策C.放松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D.從根本上消除了經濟危機3.19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花園裝修合同范本
- 整幢大廈轉讓合同范本
- 基坑挖土方合同范本
- 舞蹈編排合同范本
- 農村房子建造合同范本
-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縣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數學試卷(含解析)
- ktv物品收購合同范本
- 2025年企業家與員工簽訂股權合同范本
- 2025租賃店鋪合同
- 2025商業用房租賃合同范本
- 測量不確定度評定和表示培訓
- 《混凝土工程與技術》課程教學大綱
- 2025年創業方案市場拓展計劃
- 高速公路路產賠(補)償收費標準表
- 帕金森病的DBS治療
- FS18S系列系統介紹v2
- 大數據與會計專業專業的實習報告
- 森林經理學課程設計
- 自來水處理工藝流程單選題100道及答案解析
- 人工智能與信息社會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
- 食品原料學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