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守規則 導學課件-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_第1頁
遵守規則 導學課件-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_第2頁
遵守規則 導學課件-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_第3頁
遵守規則 導學課件-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_第4頁
遵守規則 導學課件-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課時遵守規則1.自由與規則的關系是怎樣的?邊界保障(1)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________。(2)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________。2.我們應如何遵守社會規則?自律敬畏

(1)遵守社會規則需要他律和________。

(2)遵守社會規則,需要我們發自內心地________規則,將規則作為自己行動的準繩。3.我們應怎樣堅定維護規則?自覺遵守規則(1)從自己做起,__________________。監督(2)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________、幫助他人遵守規則。一成不變合理性4.積極改進規則的原因是什么?適應實際生活

(1)規則不是__________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變遷,一些原來沒有的規則,需要制定。

(2)一些原有的規則失去了存在的________,需要廢除。

(3)一些原有的規則不能完全__________________的變化,需要加以調整和完善。5.如何改進和完善規則?尋求共識(1)積極參與規則的改進和完善,善于與他人溝通交流、________。建言獻策社會發展

(2)積極為新規則的形成________,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________的要求。導學自由與社會規則的關系

1.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它受道德、紀律、法律等社會規則的約束。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

2.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人們建立規則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證每個人不越過自由的邊界,促進社會有序運行。違反規則、擾亂秩序的行為應當受到相應的處罰。誤區警示1.規則和自由是一對矛盾體,二者水火不容。

糾正:一方面,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它受道德、紀律、法律等社會規則的約束;另一方面,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2.人們建立規則的目的是限制自由。

糾正: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但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人們建立規則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證每個人不越過自由的邊界,促進社會有序運行。3.“梨雖無主,我心有主”啟示我們任何時候都要以我為主。

糾正:遵守社會規則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社會規則,既需要監督、提醒、獎懲等外在約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約束,即自律。4.社會規則一經確定,就永遠也不會改變。

糾正: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變遷,一些原來沒有的規則,需要制定;一些原有的規則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廢除;一些原有的規則不能完全適應實際生活的變化,需要加以調整和完善。知識點1自由與規則不可分1.每個人都有行動的自由,但必須堅持的前提是()

A.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B.只享有權利,不承擔義務

C.不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

D.只承擔義務,不享有權利

答案:C

2.“自由是做法律所許可的一切事情的權利”“自由是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任意行事的權利”。下列對自由和規則的關系認識不正確的是()A.自由與規則不可分B.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C.人們建立規則的目的是限制自由D.自由要受到社會規則的約束答案:C3.我們享有的自由與社會規則是不可分的,這是因為社會規則()A.都具有強制性B.劃定了自由的邊界,保障了我們所享有的自由C.需要他律和自律D.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而變化答案:B知識點2自覺遵守規則4.個人的行為由自己的要求或內在的規則支配,主動、自覺約束自己,這就是()A.自省B.自律C.他律D.自尊答案:B5.遵守社會規則,需要監督、提醒、獎懲等外在約束。下列行為屬于他律的是()

A.出租車司機小王將乘客遺忘在車上的錢物拿到公司并設法尋找失主

B.小林堅持鍛煉身體

C.小強在上網時發現不健康的網頁立即關閉

D.未成年的小亮被媽媽從網吧帶回家

答案:D

6.春節是中國最隆重的團聚的節日,外出的人總是不遠萬里回家團聚。春運期間在車站許多乘客自覺排隊購票和進站的行為充分體現了()A.自覺遵守公共秩序B.自覺保護公共環境C.自覺愛護公共設施D.尊重和平等地對待他人答案:A知識點3維護與改進規則7.規則保障我們學習和活動的順利進行,規則保證社會公共生活有序、安全、和諧和文明。堅定維護規則需要我們()①從自身做起②自覺維護規則③不斷改變規則④提醒、監督、幫助他人遵守規則B.②③④D.①③④A.①②③C.①②④答案:C

)B.要積極改進規則D.要自覺遵守規則8.下列對漫畫解讀正確的是(A.要參與制定規則C.要堅定維護規則答案:B

9.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要通過完善規則體系,形成“通用語言”,進而互聯互通、規范約束、協同發展。下列需要完善的規則是()A.原來沒有的規則B.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的規則C.一部分人感到對自己不公平的規則D.不能完全適應實際生活變化的規則答案:D

一、單項選擇題

1.有一次,周恩來需要看世界地圖和一些其他書籍,工作人員給北戴河文化館打電話,說有位領導要看這些文獻。接電話的小黃回答:“我們這里有規定,圖書不外借,要看請自己來。”于是周恩來便冒雨到圖書館閱覽,小黃一見是周總理,心里很懊悔。總理和藹地說:“無論誰都要遵守制度。”周總理的事跡啟示我們()A.制度是最為嚴格的社會規則B.社會規則不利于自由的實現C.要自覺遵守社會規則D.規則與自由是完全統一的答案:C

2.在學校,我們既要遵守《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也要時常檢查自己的行為,反思我們的言行是否妨礙了他人。這說明()A.遵守社會規則需要他律和自律B.在公共生活中人們沒有自由C.服從公共生活的規則是一種被迫行為D.公共生活的規則使人的生活變得不方便答案:A3.為了搶時間,不少外賣送餐員簡直就是“用生命送餐”,逆行現象嚴重,交通事故頻發。對此,你的看法是()①應嚴格遵守交通規則,切實把規則內化于心,外化于行②只有依據規則自律和他律,才能保障良好秩序的實現③送餐外賣是為大家服務,可以在規則的邊緣游走④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快速更改規則,滿足送餐員的各種需要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答案:B

4.為了保障高鐵正常安全運行,我國的《鐵路安全管理條例》規定高鐵上禁止吸煙。2021年2月4日,劉某在乘坐G1228次列車途中,躲進衛生間吸煙觸發警報,導致列車降速運行。最終,劉某被予以罰款700元的行政處罰,列入失信人員名單,180天內被限乘火車。對此,下列理解正確的是()①在生活中,公民沒有自由可言②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③遵守社會規則需要自律和他律④擾亂社會秩序就會被納入黑名單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

5.近日,湖北隨州交警發布了一段視頻引起熱議。一名男子快速橫穿馬路,直接跳上了欄桿。當他想跳下欄桿時,交警突然出現“前后”夾擊,男子在欄桿上一臉尷尬。交警對該男)子進行了批評教育。對此,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遵守社會規則需要他律和自律

B.應將規則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C.嚴于律己,自覺遵守社會規則

D.規則約束自由,規則可有可無

答案:D

6.長期以來,“舌尖上的浪費”現象屢禁不止,其中固然有“慣性使然”,但也反映出自律意識缺失、他律管束乏力。要想根治“舌尖上的浪費”,不能止于個人自覺自律,更應引入浪費糧食的懲戒機制,以嚴格的他律倒逼節約糧食自律的本性回歸。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有()①遵守社會規則需要他律和自律②他律需要監督、提醒、獎懲等外在約束③自律就要嚴于律己,不斷自我反省④他律的作用是有限的,因此可有可無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A

7.為了規制日常生活中不時發生的“霸座”行為,2021年1月1日施行的民法典在客運合同關于車票的規定中特別增加了“座位號”這一關鍵詞,侵占他人座位的應當歸還座位。這一規定從無到有,從法律角度對占座行為進行了定性,對此認識正確的是()A.我們要經常修改規則,保障所有人的利益B.規則限制了自由,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不便C.隨著社會的發展,自由越多約束就會越多D.自由是規則內的自由,規則為自由劃定了邊界答案:D

8.小勇在親友聚餐時拒絕使用公筷(公筷通常指專用于夾菜但不用于吃飯的筷子,可防止可能的疾病相互傳染,如下圖公益廣告),當表弟勸說他時,他鎮定地說:“親友之間不用公筷不要緊,再說用不用公筷是我的自由,你就別管了!”小勇的話說明他()①沒有認識到規則保護自由,使用公筷是對生命健康的負責②認為應當選擇性遵守規則,他律是對自由的保護和促進③沒有認識到使用公筷可以提升用餐安全,是尊重他人、文明④認為自由與規則密不可分,遵守規則只能靠自有禮的表現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二、非選擇題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2019年8月3日,一些極端分子在香港做出拆下國旗扔入海中、沖擊警署等行為。國務院港澳辦表示,侮辱國旗的行徑遠遠超出自由表達意見的范疇,滑進犯罪的深淵,對此必須依法嚴處,絕不手軟。香港中聯辦表示,國家主權和尊嚴不容挑戰,“一國兩制”原則底線不容觸碰,對這種無法無天的惡行必須依法嚴懲。香港警方表示有能力及決心維護社會安寧,絕不姑息任何暴力行為。請你從規則與自由的角度分析香港警方為什么絕不姑息任何暴力行為。

解析:本題考查規則與自由的關系。依據教材內容可以知道,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也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它受道德、紀律、法律等社會規則的約束,違反規則、擾亂秩序的行為應當受到相應的處罰。材料中極端分子的暴力行為超出了自由表達意見的范疇,觸碰到“一國兩制”的原則底線,危害了社會安寧,已經觸犯了法律,必須依法嚴懲,絕不姑息。

答案:①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它受道德、紀律、法律等社會規則的約束。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極端分子的暴力行為觸碰“一國兩制”原則底線,危害社會安寧,超出自由表達意見的范疇。②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違反規則、擾亂秩序的行為應當受到相應的處罰。極端分子拆下國旗扔入海中、沖擊警署等行為公然踐踏國家的尊嚴,是對包括廣大香港市民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的侮辱,已經觸犯法律,必須依法嚴懲,絕不姑息。1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隨著2021

年春節的臨近,“就地過年”成為當下最熱的話題。過年回家與家人團圓一直以來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但在疫情有所反復的2021年春節,為減少大規模流動可能引發的交叉感染,各地紛紛發出倡議,建議外地務工人員“就地過年”。(1)據此,有人認為:“就地過年,限制了我們的自由。”請你從規則與自由的角度評析這一觀點。

材料二:“來這里打疫苗的人很多,卻有人無故插隊,擾亂了正常的醫療秩序。現在,已經出現危險情況了……”2021年5月22日,市民緊急報警求助,稱在貴陽市南明區青山路太慈社區醫院有人亂插隊,影響了其他市民正常排隊打針。

(2)請你運用所學知識提醒打疫苗的人應該怎樣做到自覺遵守規則。

解析:(1)本題考查規則與自由的關系。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就地過年”雖然使我們的自由受到了規則約束,但減輕了春運期間各地防疫工作的壓力,減少了疫情傳染的風險,保護了我們自己的生命健康,保障了社會有序運行。

(2)本題考查如何自覺遵守規則。根據材料和教材內容,可以從加強自律、不斷自我反省、遠離不良行為、發自內心地敬畏規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