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市2022-2023學年度高二年級期末模擬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1頁
江蘇省揚州市2022-2023學年度高二年級期末模擬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2頁
江蘇省揚州市2022-2023學年度高二年級期末模擬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3頁
江蘇省揚州市2022-2023學年度高二年級期末模擬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4頁
江蘇省揚州市2022-2023學年度高二年級期末模擬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揚州市2022—2023學年度高二年級期末模擬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一、現代文閱讀(32分)(一)現代文閱讀I(16分)材料一:“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9月30日上映的電影《長津湖》,帶領全國觀眾回顧了71年前抗美援朝那段血與火的歷史,也讓人們銘記英雄、禮贊英雄,在先烈用生命書寫的戰爭傳奇中感受家國情懷、汲取奮進力量。《長津湖》為什么能讓我們熱血沸騰、潸然淚下?新一代的主旋律影視為什么能引起越來越廣泛的共鳴?碧血丹心,錚錚傲骨守家國《長津湖》講述了中國人民志愿軍中英雄連隊七連及其兄弟部隊參加長津湖戰役的過程。長津湖戰役,是抗美援朝戰爭中一場扭轉戰局的關鍵戰役。經此一役,我軍收復了“三八線”以北的東部廣大地區,挫敗了美軍繼續北進的計劃,為此后的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長津湖戰役,也是抗美援朝戰爭中最慘烈的戰役。勝利的背后,是不懈的奮戰,是無數的犧牲,是強烈的悲愴,也是熾熱的責任與信仰。“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電影《長津湖》塑造了一個個有血有肉的志愿軍戰士形象,這樣真實、細膩的描繪,更加凸顯出他們以凡人之身履行保家衛國之偉大使命的勇敢與堅毅,讓觀眾的內心被戰士們的可愛、可敬深深觸動。伍萬里的經歷,便是一個平民英雄百煉成鋼的生動記錄。新兵伍萬里出身于富庶美麗的江南漁村。原本只是個調皮少年的他,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在老戰士的指導與鞭策下,迅速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志愿軍戰士,也切身地領悟到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中蘊含的深沉內涵與動人情感。“我們把該打的仗都打了,我們的后代就不用再打了。”影片借人物之口,道出了那一代愛國者最純粹、最赤誠的心聲。英雄并非生來不凡,是不屈的信念賦予了他們超凡的力量。重溫歷史,賡續紅色血脈過去,一些人對主旋律影視總有著“枯燥”“刻板”的印象,但令人欣慰的是,近年來涌現出的一批優秀主旋律作品正在改變這種認知,以更精致的制作和更成熟的敘事贏得了觀眾的青睞,讓家國情懷、無私奉獻、英雄精神等正能量愈發深入人心。作為優秀主旋律影視的代表,《長津湖》對歷史的還原、對情感的渲染都備受好評。通過銀幕上史詩級別的戰爭場面,觀眾們身臨其境地體會到了志愿軍戰士們命懸一線的殘酷與艱苦,由此更深刻地感受到對革命英烈的崇敬之情。置身于零下40度嚴寒,對陣裝備精良的美軍勁旅,志愿軍戰士們衣著單薄、糧彈缺乏,全靠鋼鐵般的意志扛了下來,創造了以弱勝強的奇跡,這般不顧犧牲的拼死堅持與浴血奮戰在影片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示。令許多觀眾印象深刻的是美軍撤退時的一個場景:皚皚白雪中,一排排志愿軍戰士保持戰斗隊形和戰斗姿態,在陣地上凍成了冰雕。當這個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時刻在銀幕上重現,我們便在震撼與感動中體悟到了英雄精神的蕩氣回腸。主旋律影視越來越受歡迎,既反映了我國影視工業的進步與發展,也反映了時代更替中人們永恒的精神需求。通過影視這種充分調動感官的藝術形式,觀眾得以沉浸在一個個跌宕起伏的故事中,在被鮮活的人物和豐滿的情感所深深打動的同時,也在高尚情操的洗禮中達致了心靈的滌蕩,無形中接受了一次生動的紅色教育。對英雄的禮贊永不褪色,對家國的情懷永不過時。主旋律影視助我們回顧來時路,也激勵人們更有動力地奔赴眼前民族復興的大好前途。作為青年,我們當從前輩奉獻家國的奮斗中尋找精神坐標,延續紅色使命,在未來寫下更多熠熠生輝的中國故事,這就是對英魂最好的告慰。

——選自“作文紙條”《《長津湖》:山河無恙,吾輩當自強!》材料二:志愿軍的流血犧牲、無私奉獻,換來了今天的山河無恙、家國安寧。《長津湖》以史詩般的電影藝術呈現長津湖戰役這一戰爭史詩,讓觀眾在大氣磅礴、悲壯深情的敘事中,深刻體悟當年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作出中國人民志愿軍出國作戰重大決策的高瞻遠矚,深刻感受志愿軍指戰員扛在肩膀上沉甸甸的家國責任。——人民日報《生動詮釋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絕不屈服”,這就是中華民族之所以偉大的原因;高傲地聳立,這就是中華文明之所以能夠走向復興的源泉。烈士絕筆是此情此景的寫照,寫出了民族的血脈,中華的氣節。五千年中華文明,一路走來,中華民族是一個不怕災難,善于從災難中崛起的民族,我們乘風破浪,一往無前。——北方網《熱血驅散嚴寒信仰融化冰霜》歷史是最好的教材,電影是歷史的縮影。當更多人在電影院的光影敘事中看懂了我們如何從“篳路藍縷”走到“玉汝于成”,我們更會對“國慶”二字有觸動內心的震撼與共鳴。——光明網《觀看主旋律電影,讓國慶假期“燃起來”》1.下列對材料一相關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電影《長津湖》帶領全國觀眾回顧了71年前抗美援朝那段血與火的歷史,是新一代的主旋律影視能引起越來越廣泛的共鳴的代表作品。B.電影《長津湖》之所以讓觀眾的內心被戰士們的可愛可敬觸動,是因為對“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的細膩的描述。C.新兵伍萬里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領悟到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中蘊含的動人的情感,從一個平民英雄百煉成鋼成為一名合格的戰士。D.電影《長津湖》對歷史的還原、對情感的渲染方面都備受好評,改變了過去一些人對主旋律影視的“枯燥”“刻板”的印象,令人欣慰。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兩則材料都對紅色主旋律進行了評價,但兩則材料側重并不全然相同,材料一的兩個部分側重點也有差別。B.材料一運用層進式結構將文章分成兩個部分,文章結構清晰又自然不做作,方便讀者更好地把握文章內容。C.材料一引用人物之口,道出了那一代愛國者的心聲,詮釋了“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D.中華民族從來不怕災難,善于從災難中崛起,這是中華民族偉大的原因,是中華文明能夠走向復興的源泉。3.結合材料一,談談電影《長津湖》能夠“讓我們熱血沸騰、潸然淚下”,“引起越來越廣泛的共鳴”的原因(4分)4.綜合兩則材料,青年人如何奉獻偉大祖國,賡續紅色血脈?(6分)

(二)現代文閱讀II(16分)材料一:父親的兩次流淚李健①我出生、成長在哈爾濱,父親是名京劇演員,小的時候,我經常跟著父親上班,他們排戲的時候,我就在京劇團的院子里四處閑逛。②父親是我見過的最老實善良的人,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完全無公害。記憶里,關于他最初的印象是在一個初冬季節,當時我也就三歲左右。我記得我站在床上,父親邊給我穿棉褲,邊說:“下雪了,冬天來了。”那也是我對雪的第一次記憶。③幾年后的一個寒冬,我常常在夜半醒來,發現父親在寫東西,有時還捂著胸口,我感到很奇怪。原來單位給許多演員都漲了工資,卻沒有給父親漲,據說是一個給領導送了禮的人占了本屬于父親的名額,父親在給上級部門寫信投訴。由于心情不好,他的胃病犯了。我想,父親在乎的不僅僅是幾級工資,還有一個演員對于藝術的尊重。④這件事結果怎樣,我已經不記得了。普通人的家庭就像漂浮在海上的小船,隨時到來的風雨都可能讓它搖搖晃晃,而對于我來講,更多感受到的是小船里的溫馨。⑤初中畢業的時候,我考上了市里最好的高中。有一次父親要隨單位去俄羅斯演出,那天母親讓我去火車站送父親,我感到有些意外。因為以前他出差時都是自己去車站,后來我才知道,父親是想在同事面前小小地炫耀一下他的兒子。⑥記憶中,父親在我面前只流過兩次眼淚。一次是有一年從北京放假回家時,我跟父親說我給爺爺帶了一件禮物,他告訴我爺爺去世了,我看到他流下了眼淚。還有一次是他得了癌癥之后,要做手術,我和姐姐湊齊了錢去繳費時,他感動得哭了,他說孩子們懂事了,給孩子們添麻煩了。這讓本已焦慮的我心如刀割。⑦我把當時僅有的幾萬塊錢全拿出來了,那時我意識到,有些時候錢是多么重要。隨后他的身體每況愈下,在他生命的最后階段,我送他回哈爾濱。火車上,他已經很虛弱了,每次去洗手間都要我攙扶或者背著他。有一宿我沒怎么睡覺,記得當我背著他時,他說了句“原諒爸爸”。那一瞬間,我強忍住了淚水。他太客氣了,竟然對自己從小背到大的兒子客氣,而我只是背了他幾次而已。⑧我深知這句簡單的話里的含義……當時我的歌唱事業沒有什么大的起色,他一直擔心我的生活。多年以后,我偶爾會想起這個場景,想起這句話,常常不能釋懷,就像落筆的此刻,我的眼淚又奪眶而出。⑨我曾經寫過一首歌叫《父親》,里面寫道:“你為我驕傲,我卻未曾因你感到自豪,你如此寬厚,是我永遠的慚愧。”去年我重新錄制了這首歌,在最后加了一句:“我終于明白,在你離去的多年以后,我為你驕傲,當談起你的時候……”我知道了,我是為他感到驕傲的,因為他對生活的隱忍和對家庭的忠誠。⑩現在,每當我取得什么成績時,母親在高興之余常常會說:“要是你爸還活著該有多好。”只是,我想象不出父親如果活到現在,他的面容會是什么樣。在我的記憶里,他最后定格的樣子遠遠年輕于現在的母親。材料二:父親寫的散文詩【注】一九八四年莊稼還沒收割完/兒子躺在我懷里睡得那么甜/今晚的露天電影沒時間去看/妻子提醒我修修縫紉機的踏板/明天我要去鄰居家再借點錢/孩子哭了一整天哪鬧著要吃餅干/藍色的滌卡上衣痛往心里鉆/蹲在池塘邊上給了自己兩拳/這是我父親日記里的文字/這是他的生命留下留下來的散文詩/多年以后我看著淚流不止/可我的父親已經老得像一個影子一九九四年莊稼早已收割完/我的老母親去年離開了人間/兒子穿著白襯衫跑進了校園/可是她最近有些心事瘦了一大圈/想一想未來我老成了一堆舊紙錢/那時的兒子已是真正的男子漢……【注釋】李健曾在《我是歌手》的舞臺上,翻唱了許飛的一首《父親寫的散文詩》,唱哭了許多人,他說:“這輩子能為父親唱首歌是他最大的幸運。”5.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文章以“父親的兩次流淚”為標題,同時也是線索貫穿全文,寫了有關父親的點點滴滴,語言含蓄雋永,意味深沉。B.父親第一次流淚是在李健帶著給爺爺買的禮物回家,父親告訴他,爺爺不在了。子欲養而親不待,流下了傷心淚水。C.父親第二次流淚是在父親得了癌癥,李健與姐姐湊足手術費,父親很感動,覺得孩子們長大了,流下了欣慰的淚水。D.“原諒爸爸”簡短的4個字,卻將李健的心深深刺痛。這四個字中,包含了內疚、感激、牽掛、不舍,太多太多。6.下列對兩則材料相關藝術手法的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像漂浮在海上的小船”運用比喻,將普通人家比作漂浮小船,生動的寫出了困難對普通人家的影響以及父親帶來的溫暖。B.李健在重錄《父親》的時候添加的一句,運用對比,將添加前后進行對比,更加突出了父親對生活的隱忍和對家庭的忠誠。C.“他最后定格的樣子遠遠年輕于現在的母親”是作者的想象,既寫出了父親去世的早,又寫出了“我”對父親的感激懷念。D.《父親寫的散文詩》中李健以兒子和父親的雙重身份,闡述了一個男人的成長史,時光荏苒中,明白了父親的不易和艱辛。7.結合材料一《父親的兩次流淚》,分析文中父親的性格形象。(4分)8.綜合兩則材料,說說李健的歌“能唱哭許多人”背后的原因。(6分)

二、古詩文閱讀(34分)(一)文言文閱讀(共5小題,滿分20分)滄浪亭記【注】

(北宋)蘇舜欽予以罪廢,無所歸。扁舟吳中,始僦舍以處。時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狹,不能出氣,思得高爽虛辟之地,以舒所懷,不可得也。一日過郡學東顧草樹郁然崇阜廣水不類乎城中并水得微徑于雜花修竹之間。東趨數百步,有棄地,縱廣合五六十尋,三向皆水也。杠之南,其地益闊,旁無民居,左右皆林木相虧蔽。訪諸舊老,云錢氏有國,近戚孫承右之池館也。坳隆勝勢,遺意尚存。予愛而徘徊,遂以錢四萬得之,構亭北碕,號“滄浪”焉。前竹后水,水之陽又竹,無窮極。澄川翠干,光影會合于軒戶之間,尤與風月為相宜。予時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則灑然忘其歸。觴而浩歌,踞而仰嘯,野老不至,魚鳥共樂。形骸既適則神不煩,觀聽無邪則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榮辱之場,日與錙銖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噫!人固動物耳。情橫于內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寓久則溺,以為當然;非勝是而易之,則悲而不開。惟仕宦溺人為至深。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勝之道。予既廢而獲斯境,安于沖曠,不與眾驅,因之復能乎內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閔萬古。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為勝焉!【注釋】滄浪亭,在今江蘇蘇州城南三元坊附近,原為五代時吳越國廣陵王錢元璙的花園。五代末此處為吳軍節度使孫承祐的別墅。北宋慶歷年間為詩人蘇舜欽購得,在園內建滄浪亭,后以亭名為園名。9.下列對文章畫波浪線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A.一日過郡/學東顧/草樹郁然/崇阜廣水/不類乎城中/并水得微徑于雜花修竹之間。B.一日過郡學/東顧草樹/郁然崇阜廣水/不類乎城中/并水得微徑于雜花修竹之間。C.一日過郡學/東顧草樹郁然/崇阜廣水/不類乎城中/并水得微徑于雜花修竹之間。D.一日過郡/學東顧草樹/郁然崇阜廣水/不類乎城中/并水得微徑于雜花修竹之間。10.下列對文章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始僦舍以處:靠近B.東趨數百步:小步快跑C.水之陽又竹:山南水北D.用是以為勝焉:因為11.下列對文章內容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詩人詢問年老的人,老人說是吳越國王的貴戚孫承佑的廢園,從高高低低的地勢上還約略可以看出當年的遺跡。B.作者坐在滄浪亭上,回過頭來反思以前的名利場,覺得安逸在這樣的小亭上沒有了真正的樂趣,這是一件可恥的事情。C.這篇文章作者模仿了柳宗元的文章的基本格調和具體表現方式,并融入了作者個人獨特體驗,反映了作者自己的心態。D.文章各個部分布局及表現方式都是出于抒發詩人內心感情的需要,文章真實地記錄了一個橫遭迫害的文人的心靈歷程。12.將下列文言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形骸既適則神不煩,觀聽無邪則道以明。(2)夫圣人者,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選擇性必修中冊·屈原列傳》)13.這篇文章是如何真實地記錄了一個橫遭迫害的文人的心靈歷程的?(3分)

(二)古詩文閱讀(共2小題,滿分9分)阮郎歸①·天邊金掌露成霜晏幾道〔宋代〕天邊金掌②露成霜。云隨雁字長。綠杯紅袖趁重陽。人情似故鄉。蘭佩紫,菊簪黃。殷勤理舊狂。欲將沉醉換悲涼。清歌莫斷腸。【注釋】①阮郎歸:詞牌,又名《碧桃春》《醉桃源》等。《神仙記》載劉晨、阮肇入天臺山采藥,遇二仙女。留住半年,思歸甚苦。既歸則鄉邑零落,經已十世。曲名本此,故作凄音。四十七字,前后片各四平韻。②金掌:漢武帝時在長安建章宮筑柏梁臺,上有銅制仙人以手掌托盤,承接露水。此處以“金掌”借指國都,即汴京。1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此詞是重陽佳節宴飲之作,飽含備嘗坎坷滄桑之意,寫情波瀾起伏,步步深化,由空靈而入厚重,整首詞的意境是悲涼凄冷的。B.承露金掌是帝王宮中的建筑物,詞以“天邊金掌”指代宋代汴京景物,選材突出,起筆峻峭。可以看出詞風求以峻峭引人入勝。C.上片寫景生情,下片抒發感慨。詞人因自己的孤高的性格,而仕途失意,想以狂醉來排遣內心的憂愁,然而得到的卻是“斷腸”。D.詞人想尋求解脫、忘卻,而他自己又明知這并不能換來真正的歡樂,這是真正的悲哀。包含著萬般無奈而聊作曠達的深沉苦楚。15.“綠杯紅袖趁重陽。人情似故鄉”這兩句歷來為后人稱道,請談談你的理解。(6分)

(三)名著閱讀(共2小題,滿分5分)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曲士不可以語于道者,束于教也。今爾出于崖涘,觀于大海,乃知爾丑,爾將可與語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春秋不變,水旱不知。此其過江河之流,不可為量數。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氣于陰陽,吾在于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見少,又奚以自多!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計中國之在海內,不似稊米之在大倉乎?號物之數謂之萬,人處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車之所通,人處一焉;此其比萬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馬體乎?五帝之所連,三王之所爭,仁人之所憂,任士之所勞,盡此矣!伯夷辭之以為名,仲尼語之以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爾向之自多于水乎?”16.片段選自于

中的《河伯與北海若》,作者是

。(2分)17.作者用這則寓言故事,傳達了什么哲理?(3分)三、語言文字運用(24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15分)人們總是期盼新年伊始,而今年,卻注定是一個不平凡的開端。一場疫情從內陸腹地,迅速席卷。起初只是一座城、幾個數字、一條條

的信息,而后我們困守一隅、關注著方寸屏幕那端的世界:地圖上那些陌生的地域被標注,而距離自己越來越近,病例數字隨著時間過去而攀升……當一切堆積、迫近,勢不可回時,我們每一個人都已身在其中。而今,擺脫了最初的

,反擊的戰役早已打響。火神山、雷神山業已落成,醫療人員紛紛馳援前線,愛心人士們身體力行地幫扶,熒幕上,一個個名字和身影匯成黯淡疫情中難得的溫暖和力量,觸動著所有人。于旁觀者而言,歷史是切身的悲痛歡欣,對于親歷者,卻是一段故事。那些播報里看似遙遠的憂慮、離別、悲慟可能正發生在你我之間,而那些暖流與力量,或許也離我們不遠,當回首時,不可忘卻那

的點滴溫暖。18.在橫線上填入恰當的成語(3分)19.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4分)20.畫橫線的句子富有感染力,請加以賞析(4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II(9分)由朱塞佩·托納托雷執導的《海上鋼琴師》最初于1998年在意大利首映,情節如碧海潮生,洪濤洶涌一浪接著一浪,以回憶與交叉的敘述方式講述了名為“1900”的鋼琴天才在遠洋客輪上的傳奇一生。這部蕩氣回腸的詩意旅程電影,時刻回蕩著或悠長或明亮或低沉的鋼琴聲,將觀眾帶入1900的內心深處,

,感嘆他的命運多舛,時而浪漫多情,時而氣勢磅礴,時而傷感低沉,仿佛一切都回到了那個狂風暴雨的夜晚,仿佛我們正坐在1900的身旁,一邊任鋼琴自由滑動一邊彈奏。②

,對純真與自由的贊頌流淌在1900的每一次創作與沉思里,對自由的思考與孤獨的品味更是回蕩在每一幀畫面,天賦是上帝賜予他的禮物,放蕩不羈、不為物欲所動更是令他與世俗格格不入,將畢生時光獻給所愛,無聲詮釋了他的音樂只屬于他自己。純真是他的天性,不會因為時間而改變,

,他感受到了世人難以觸及的最純粹的快樂。21.下列關于“我們”的用法和原文一致的是(

)(3分)A.雖然我們畢業了,但愿我們的友誼天長地久!B.“我們都不是故意的。”小明跟老師解釋道。C.如果我們仔細思考一下,便不難理解作者的心情。D.“我們如果不抓緊的話上學就遲到了!”媽媽催促著。22.在橫線上填入恰當的語句,使文章銜接自然。(每處不超過15個字)(6分)四、作文(60分)23.材料一:小明和他的小伙伴們最近迷上了一首歌:“三九的梅花紅了滿山的雪/蕭條枝影/月牙照人眠/小伙趕著馬車手里攥著長鞭/江風吹過他通紅的臉/鑼鼓聲聲正月正/爆竹聲里落盡一地紅/家家戶戶都點上花燈/又是一年好收成/清泠泠的江水滔滔流了多久/像那游子一去不回頭/姑娘含著眼淚孤單站在門口/一眼望斷了/多少個秋/大雪封門再送財神/烈火燒不盡心上的人/霜花滿窗就在此良辰/我倆就定了終身/塞北殘陽是她的紅妝/一山松柏做伴娘/等她的情郎啊衣錦還鄉/今生我只與你成雙/鑼鼓聲聲正月正/爆竹聲里落盡一地紅/家家戶戶都點上花燈/又是一年好收成”材料二:這首歌引起了小明對東北的興趣,他搜集了關于東北的一些照片:上述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思考與感悟?請從青少年的角度為小明同學寫一封信。【注意】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字數不得少于800個字。④不得抄襲、套作,不得泄露個人信息。參考答案與評分標準1.C(“戰場上”說法片面,原文是“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在老戰士的指導與鞭策下”)2.B(“層進式”有誤,應該是“并列式”)3.①反映了抗美援朝的真實歷史事件,取材真實可感,易于引發觀眾共鳴。②塑造了一個個有血有肉的志愿軍戰士形象,對人物進行真實、細膩的描繪③對情感的傳遞恰到好處,弘揚了家國情懷主旋律,助我們回顧來時路,激勵人們更有動力地奔赴大好前途。(一點2分)4.①對革命英烈要心懷崇敬之情,緬懷先烈,不忘前人的路;②在未來寫下更多熠熠生輝的中國故事,這就是對英魂最好的告慰;③堅持黨中央的重大決策和高瞻遠矚(一點2分)5.C(“感動”“欣慰”情感把握錯誤,應該是他為孩子的孝順而感動,也為自己給孩子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