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11067.5-2006 銀化學分析方法 鉛和鉍量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與《GB/T 11067.3-1989》及部分替代的《GB/T 11067.7-1989》相比,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差異和更新:

  1. 適用范圍調整:新標準專門針對銀材料中鉛和鉍含量的測定方法進行了規定,而舊標準可能涵蓋更廣泛的元素或不同的測定技術。這表明新標準在適用性上更為聚焦,旨在提供更精確的測定指導。

  2. 檢測技術更新:《GB/T 11067.5-2006》采用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FAAS),這是一種比舊標準中可能使用的技術更為現代和靈敏的方法。FAAS能夠提供更高的準確度和精密度,尤其是在低濃度元素分析方面,減少了干擾并提高了檢測限。

  3. 方法優化:新標準在樣品前處理、儀器校準、測定步驟等方面可能進行了優化,以適應現代實驗室條件和技術進步。這些改進可能包括更有效的樣品溶解方法、更精確的試劑配比、以及更詳細的質量控制措施,確保了分析結果的可靠性。

  4. 精度和準確度提升:通過修訂,新標準可能設定了更嚴格的精密度和準確度要求,為實驗結果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證。這意味著實驗室間的數據比較更加一致,有助于提升整個行業的測試水平。

  5. 安全與環保要求:考慮到實驗室操作的安全性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新標準可能加入了更多關于化學品處理、廢棄物處置及個人防護裝備的指導,體現了對實驗室操作人員健康和環境責任的關注。

  6. 術語與定義更新:隨著科學進步,相關術語和定義可能有所變化。新標準會根據當前行業共識,對涉及的專業術語進行更新或明確,便于讀者理解和應用。

  7. 替代與廢止信息:《GB/T 11067.5-2006》部分替代了《GB/T 11067.7-1989》,明確了哪些內容被新規定覆蓋,哪些仍然有效或已被廢除,幫助用戶清晰地了解應遵循的標準條款。

綜上,新標準在檢測技術、方法細節、安全規范等多個維度進行了修訂和完善,旨在適應技術發展和提高分析結果的準確度與可靠性。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行
  • 正在執行有效
  • 2006-09-26 頒布
  • 2007-02-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T 11067.5-2006銀化學分析方法鉛和鉍量的測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_第1頁
GB/T 11067.5-2006銀化學分析方法鉛和鉍量的測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_第2頁
GB/T 11067.5-2006銀化學分析方法鉛和鉍量的測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5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GB/T 11067.5-2006銀化學分析方法鉛和鉍量的測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ICS77.040.30H1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11067.5—2006代替GB/T11067.3—1989.部分代替GB/T11067.7—1989銀化學分析方法鉛和鉍量的測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Methodsforchemicalanalysisofsilver-Determinationofleadandbismuthcontents-Flameatomicabsorptionnspectrometricmethod2006-09-26發布2007-02-01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GB/T11067.5—2006GB/T11067《銀化學分析方法》分為如下幾個部分:GB/T11067.1銀化學分析方法銀量的測定氯化銀沉淀-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GB/T11067.2銀化學分析方法銅量的測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GB/T11067.3銀化學分析方法硒和蹄量的測定電感幫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GB/T11067.4銀化學分析方法佛量的測定電感禍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GB/T11067.5銀化學分析方法船和量的測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GB/T11067.6銀化學分析方法鐵量的測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本標準代替GB/T11067.1~11067.7-1989《銀化學分析方法》。本部分為第5部分。本部分代替GB/T11067.3—1989《銀化學分析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鐵、鉛和鉍量》和GB/T11067.7—1989《銀化學分析方法發射光譜法測定銅、鉍、鐵、鉛、金和錫量》中鉛和鉍量的測定本部分與GB/T11067.3—1989和GB/T11067.7—1989中鉛、鉍量的測定相比,主要有如下變動:-廢止了GB/T11067.7—1989發射光譜法測定鉛和量;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鉛和創量:對GB/T11067.3-1988的方法過程進行了修改·補充了質量保證和控制條款;增增加了重復性條款。本部分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提出本部分由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本部分由大治有色金屬公司負責起草本部分由江西銅業公司貴溪治煉廠、內蒙古乾坤金銀精煉股份有限公司參加起草.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玉琴、潘曉玲、劉振東、胡軍凱、余學兵。本部分主要驗證人:曾寧、盧秋蘭、馬蓉、王濤。本部分所替代標準的歷次發布情況為:-GB/T11067.3-1989;-GB/T11067.7-1989。

GB/T11067.5—2006銀化學分析方法鉛和鉍量的測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1范圍本部分規定了銀中鉛和鉍含量的測定方法本部分適用于銀中鉛和含量的測定。測定范圍:Pb:0.0005%~0.050%Bi:0.0005%~0.0080%。2方法原理試樣用硝酸溶解,在氨性溶液中,以氫氧化鋼富集鉛和鈍的氫氧化物與銀分離。在硝酸介質中.使用空氣-乙炔火焰,于原子吸收光譜儀上.在波長223.1nm處測量鉍的吸光度,在波長283.3nm處測量船的吸光度。3試劑3.1氮水(p0.90g/mL)3.2氨水(2十98)。3.3硝酸(1十1)。34硝酸(1+4)。3.5硝酸鋼溶液(258/)。3.6混合標準溶液;分別稱取0.2000g金屬鉛(>99.99%)和0.2000g金屬鉍(>99.99%).暨于250mL燒杯中,加人20mL硝酸(3.3).蓋上表血,加熱溶解后,取下,冷卻移人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釋至刻度,混勾。此溶液1mL含400g鉛、400g鉍.4儀器原子吸收光譜儀,附鉛和鉍空心陰極燈。在儀器最佳工作條件下,凡能達到下列指標者均可使用-特征濃度:在與測量溶液基體相一致的溶液中.鉛和銘的特征濃度分別不大于0.217g/mL.和0.191Kg/mL。-精密度:用最高濃度的標準溶液測量10次吸光度,其標準偏差應不超過平均吸光度的1.0%:用最低濃度的標準溶液(不是“零"濃度標準溶液)測量10次吸光度,其標準偏差應不超過最高濃度標準溶液平均吸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