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課近代中國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動_第1頁
第9課近代中國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動_第2頁
第9課近代中國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動_第3頁
第9課近代中國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動_第4頁
第9課近代中國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總以為淚水早已擦干心中的滋味卻又苦又咸

總以為彩虹就在眼前我卻在風雨中越走越遠這一場榮華富貴好心酸這一場錦繡年華欲說無言早知道這命運由天注定我是否還要走萬水千山也許白發已無法遮掩我還要把等待留在身邊也許愛恨終將離散我要把感動留在人間

年代總額(萬英鎊)18429718431461844230184523918461791854100材料:《南京條約》簽訂之后英國商人的夢想,“只要中國人每人每年需要一個棉織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蘭現有的工廠就已經供不應求了”。想一想:列強對華商品傾銷為什么沒有達到他們的預期呢?自然經濟資本主義萌芽自然經濟居于主導地位男耕女織、自給自足鴉片戰爭打開中國的門戶,成為列強侵華的開端,也使得中國經濟結構開始改變。第九課:近代中國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動務川中學覃瓊材料一據時人(1846年)記載:“松(松江)、太(太倉)利在梭布,較稻田倍蓰(數倍)……近日,洋布大行,價才當梭布三分之一。吾村專以紡織為業,近聞已無紗可紡。松、太布市消減大半。”農民和手工業者在此沖擊下紛紛破產。解體的原因?材料二

歐美各國在傾銷商品的同時,還從中國掠奪原料和農產品,大批絲、茶從上海、廣東和福州等通商口岸運出。

1844年,茶葉的出口量達到53萬擔,超過鴉片戰爭前的最高出口量13萬擔,此后出口量持續上升。絲、茶等農產品的大量出口,減少了中國農業經濟中的自給成分。外國商品的沖擊西方列強的經濟掠奪變動一:自然經濟的逐漸解體19世紀后期中國的洋布商鋪鴉片戰爭后流入城市的破產難民松、太(松江、太倉地區)利在梭布……近日洋布大行,價才當梭布三分之一。吾村專以紡織為業,近聞已無紗可紡。松、太布市,消減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農民和手工業者在此沖擊下紛紛破產。

——包世臣《安吳四種》解體的含義?封建農業和手工業逐漸分離并日益商品化材料一

據時人(1846年)記載:“松(松江)、太(太倉)利在梭布,較稻田倍蓰(數倍)……近日,洋布大行,價才當梭布三分之一。吾村專以紡織為業,近聞已無紗可紡。松、太布市消減大半。”農民和手工業者在此沖擊下紛紛破產。小農經濟解體的表現材料二

歐美各國在傾銷商品的同時,還從中國掠奪原料和農產品,大批絲、茶從上海、廣東和福州等通商口岸運出。

1844年,茶葉的出口量達到53萬擔超過鴉片戰爭前的最高出口量13萬擔,此后出口量持續上升。絲、茶等農產品的的大量出口,減少了中國農業經濟中的自給成分。耕織分離農民和手工業者破產農產品商品化影響材料一

鴉片戰爭后,通商口岸的開放使得歐美各國得以從中國掠奪大量原料和農產品……中國逐漸淪為列強的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材料二

在工業文明的沖擊下,小農經濟開始解體,大批

農民和手工業者破產,不得不到工廠做工……中國逐漸依附于世界資本主義體系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提供了條件變動二:近代企業開始出現

洋務運動19世紀中葉的中國讓統治者感到的是一種近乎窒息的危機。遍布全國的叛亂讓政府軍疲于奔命,列強的軍隊攻入神秘的京城則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19世紀50-60年代的清政府

太平天國英法聯軍內憂外患天京天津北京19世紀50-60年代的清政府

“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西方利器,欲學外國利器,則莫如覓制器之器,師其法而不必盡用其人。”——李鴻章洋務運動定義

洋務運動:在19世紀50-60年代,清政府的一些有識之士發起的、以“自強”“求富”為目的的運動。維護清政府的統治軍用企業、民用企業、新式海軍、新式學堂、派遣留學生。根本目的:主要活動:奕訢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中央地方“洋務派”代表人物成就類型口號時間代表人物代表企業特征評價軍用企業

自強1861曾國藩安慶內軍械所第一家官辦軍用企業1865李鴻章江南制造總局當時國內最大的官辦軍用企業民用企業求富1881李鴻章開平煤礦第一個使用機械開采的煤礦近代工業的起步。存在弊端,制約發展。分洋人之利,促進其他工業的發展。籌劃海防過程:19世紀70年代,購買、制造船只80年代,建立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軍建立海軍衙門北洋海軍福建海軍南洋海軍變動二:洋務派創辦近代工業興辦近代教育目的:適應洋務運動的需要

措施:

創辦新式學堂開啟了中國的近代教育

派遣留學生培養了第一批翻譯、軍事和科技的近代化人才變動二:洋務派創辦近代工業

在1895年的甲午中日戰爭中,北洋海陸軍全軍覆沒,洋務運動宣告破產。材料一開平煤礦生產的開平煤投入市場后,由于質優價低,中外爭相使用,達到了分洋利的目的。不僅如此,它還給附近地區提供了廉價燃料,促進了其他工業的發展。材料二未能達到“自強”“求富”目的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強的經濟侵略推動了中國早期近代化評價局限性失敗,沒有使中國真正富強起來積極意義1、引進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學技術2、培養了一批科技人才和技術工人3、客觀上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出現了中國第一批近代企業4、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國的經濟侵略——對中國的早期現代化起了不小的推動作用思維升華

近代化,不單指經濟的工業化。近代化是工業化以及與工業化相伴的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變化,是指由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變遷過程,其核心是經濟的工業化和政治的民主化。【例】一般認為,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這主要是因為洋務運動A.以“自強”、“求富”為目的B.對外國的經濟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C.開始采用機器生產,創辦了一批近代企業D.導致了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的解體變動二:洋務派創辦近代工業情境再現:19世紀70年代的新新人類

1845年第一個外洋船塢洋務派引進大機器生產

還是洋人會掙錢啊!好高的利潤,比收租強!我也要買機器,建廠子,雇工人

自己投資,這利潤不就是自己的了!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變動三:三、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

時間(19世紀70年代前后)代表企業上海發昌機器廠廣東繼昌隆繅絲廠天津貽來牟機器磨坊原因外資企業鴉片戰爭后,小農經濟解體。(提供勞動力、市場)(利潤刺激)洋務運動的誘導(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本國封建勢力的壓迫材料二茶葉從漢口運至張家口要經過63個厘金分卡,沿途捐稅達13種之多。材料一外商見我工競用新法……百計阻抑……江浙、湖北等省,繅絲、紡紗各廠,無不虧折……外國資本主義的壓迫民族工業在夾縫中步履維艱天津貽來牟機器磨坊上海發昌機器廠廣東南海繼昌隆繅絲廠中國近代工業有什么地域特點?簡要分析其原因。沿海和沿江地區最早受列強侵略,自然經濟解體較早;外商企業最早在沿海沿江地區建立,刺激了中國近代企業的建立;交通條件好,便于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材料一材料二比例失調,集中于輕工業領域華商辦了六家絲廠,資本總額120萬,而同一時期,法國商人開辦的寶昌絲廠一家就有資本110萬元,接近上海六家華商絲廠資產的總和。發昌機器廠制造小火輪船時……自身技術力量薄弱,發動機系英國造。資金少,技術力量薄弱民族工業的特點集中分布于東南沿海雙重壓迫,發展緩慢民族工業外國資本主義本國封建勢力壓制阻礙依賴庇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決定妥協性革命性思考:民族資產階級特點?造成這種狀況的根本原因?

鴉片戰爭前自然經濟外國資本主義官僚資本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圖表民族資本主義鴉片戰爭后19世紀70年代課堂總結19世紀60年代外商企業出現列強入侵小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