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鹽堿地的危害與改良技術探究,農業基礎科學論文摘要:土壤鹽堿化是全球面臨的土地資源問題,中國的鹽堿性土地面積宏大,分布廣泛,且類型繁多。及時治理與合理管理鹽堿地資源能夠使其生態環境得到改善,因地制宜的開發和利用,對當地區域經濟、社會和生態可持續發展發揮著積極作用,也是推進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本文綜述了鹽堿地構成的原因、分布及現在狀況,比照鹽堿地改進方式方法和對策,分析了鹽堿土地現有改進方式方法的優缺點,并為將來鹽堿地更好的利用、改進及可持續發展提出建議。本文關鍵詞語:鹽堿地;現在狀況;改進方式方法;可持續發展;土地鹽堿化是一種環境地質現象,不僅會紊亂生態系統,影響農業生產,也會導致鹽堿地地區經濟水平衰退。當前,土壤鹽漬化已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問題,不同地區的土壤鹽堿化管理及治理措施也不盡一樣,詳細因地區土壤類型而異。從總體上看,國內外鹽堿地管理技術的發展主要是將鹽水應用于灌溉和耐鹽植物的栽培[1]。我們國家土地遼闊無垠,鹽堿地面積更是宏大,在我們國家西北、華北、東北和濱海等地區廣泛分布。因而,鹽堿地土壤資源的優化和合理開發利用是我們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對改善生態環境,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和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2]。本文綜述了鹽堿地的成因、分布和現在狀況的分析以及將來的改進方向和瞻望,討論了現今鹽堿地改進方式方法的優劣,可為今后鹽堿地的改進做相關參考。1、鹽堿地資源及利用現在狀況1.1、鹽堿地的成因土壤鹽漬化的構成分為自然和人為因素,大部分土壤鹽漬化是自然條件下構成的,土壤鹽堿化的本質是溶解了各類易溶性鹽類,使其在土壤表層儲蓄起來。一般情況,地下水與土壤水保持一定的動態平衡,表層土壤中的離子含量相對穩定,一旦平衡遭到毀壞,則易導致產生鹽堿地[3]。人為因素引起的土壤鹽堿化稱為次生鹽漬化,由不合理的人為灌溉,盲目開墾,過度砍伐,過度放牧,不合理建設等活動造成的[4]。注入土壤的水分過量,排水量缺乏會導致地下水遭到毀壞,地下水位抬升,鹽分則因水分蒸發殘留在表層,造成土壤中鹽分堆積。次生鹽堿化使土壤肥力下降,且生態環境的毀壞使植物失去良好生長環境和營養條件,最終導致農作物減產[5]。1.2、鹽堿地分類鹽堿土分為堿土和鹽土,根據鹽堿度可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鹽堿地。輕度鹽堿地的含鹽量在3下面,出苗率約為70%~80%,易開發利用;重度鹽堿地含鹽量超過6,出苗率低于50%,難以直接利用;兩者中間的鹽堿地為中度鹽堿地。鹽堿地的區分可以按pH值分為輕度鹽堿地(pH值7.1~8.5),中度鹽堿地(pH值8.5~9.5)和重度鹽堿地(pH值9.5以上)。鹽堿程度越高,出苗率越低;重度鹽堿地需先改進土地再種植;在中度鹽堿程度或有加重趨勢的輕度鹽堿地種植適宜植物,可有效改善鹽堿土現在狀況。1.3、鹽堿地的分布中國現有鹽堿地面積約0.27億hm2,華而不實可作為耕地的面積為0.06億hm2,鹽堿荒地為0.21億hm2[6]。鹽堿地主要分布在我們國家東北平原、西北干旱區、半干旱區、東部沿海地區和黃淮海平原[7]。華而不實具有農業生產發展潛力的土地占我們國家耕地總面積的10%以上,若能及時治理鹽堿荒地,可改善當地生態環境,提高土地利用率,促進當地生態經濟的發展。2、鹽堿地的危害隨著鹽分在土壤內部和外表累積,土壤物理惡化及退化,如構造附著力下降、土壤容重高、通氣性差、土壤中好氧微生物活性差等,甚至會加劇表層土壤鹽的積累,抑制植物發育和生長,直至導致其死亡[8]。土地鹽堿化會毀壞植物組織,影響氣孔收縮和營養吸收,也會抑制土壤微生物的活性。鹽堿是植物生長的抑制劑,對植物產生毒害,鹽堿土地的土壤溶液中含有大量的可溶性鹽,使浸透壓增大,使植物產生生理干旱,導致畸形甚至死亡,影響農業生產效益[7]。因而,應從多方面綜合治理嚴重鹽堿地地區土壤,使其更好地得到利用。3、鹽堿地開發利用技術現在狀況充分利用鹽生植物資源,綜合治理、發展鹽堿農業,是提高土地利用率的重要途徑。通過灌排技術改進鹽堿地和發展耐鹽植物,是改進鹽堿地的主導技術。通常將2類技術配套綜合,以華而不實1種為主導[1]。我們國家現有的改進技術包括:利用改進劑改進、表層覆蓋技術改進、灌排技術改進、利用新型材料及土壤改進劑和地下暗管排鹽工程等[9],隨科技進步,更多新興技術正在崛起。為開發利用鹽堿地,世界各地嘗試發展鹽生植物,但是鹽生植物的降鹽速度慢,效果不顯著,缺乏可持續性[9]。因而,還需采用更有效的方式,在鹽堿分布復雜的地區因地制宜,來維持生態、經濟平衡發展。綜合應用工程、化學、生物等措施,通過水土資源進行綜合開發、合理利用[10],對各種程度鹽堿地進行改進。4、鹽堿地改進措施4.1、物理改進用水治理鹽堿地是常見方式方法,相比傳統排水措施,生態蓄水對改進土壤的理化性質更為有效[11]。生態蓄水形式有效節約成本,改善鹽堿度,提升土壤質量。水利改進法是根據水鹽運動規律加以運用施行,詳細改良措施有灌水洗鹽、蓄淡壓鹽、設置隔離層和浸透管排鹽等[12]。在排水洗鹽措施中,用蓄淡壓鹽方式方法,可控制土壤中鹽分,提高有機質。以淡壓鹽提倡建立深水井,通過深水井采淡水澆灌土地[13],以此改進土壤,使中低產田變為高產田。鹽分大多分布在土壤表層,下層較少,可采取深耕深翻措施,改善鹽堿地環境。采用翻耕方式方法,對土層進行粗放耕作,通過交換土壤表層與下層位置,切斷土壤毛細管,減少水分蒸發,可有效控制土壤返鹽現象[14]。魏文杰等[15]通過田間噴灌洗鹽試驗,發現鹽水用量與脫鹽效果成正比,灌溉后土壤鹽分含量降低,脫鹽效果隨土層深度增加而降低。韋本輝等[16]利用自主研發的粉壟耕作機械和粉壟技術改造利用鹽堿地,粉壟可物理性淡鹽,使其構成一種綠色環保的農業技術體系[17],通過對新疆和陜西等地的研究,重度鹽堿地經粉壟種植后,土壤全鹽量大幅度下降,作物產量明顯提高,起到淡鹽增產的作用。4.2、生物改進生物改進可使用微生物菌肥改進、種植綠肥作物改進和大面積小苗密植的綜合改進等措施。鹽堿地改進應與種植計劃密切結合,選擇適宜種植的耐鹽作物,在種植作物和養護經過中繼續改進鹽堿土地[12],做到生態與經濟共同發展。華而不實引進鹽生植物是提高鹽堿地利用率的重要措施[8],可以提高鹽堿地植被覆蓋[18]。邢尚軍等[19]采用栽植白刺的方式方法對重鹽堿地進行改進,土壤迅速脫鹽,土壤中有機質、全氮、有效氮和速效磷含量增加,提高了鹽堿地肥力和質地。李霞等[20]種植黃櫨可降低土壤鹽堿度,改善鹽堿地環境,豐富鹽堿地植被類型。李海英等[21]對苜蓿改善柴達木盆地棄耕鹽堿地研究,隨著苜蓿栽培年限增加,土地脫鹽率顯著增加,耕層土壤的全鹽量下降。丁海榮等[22]發現星星草對濱海鹽土的改進效果顯著,其生理習性使其合適鹽堿性環境,改善土壤鹽堿化。張夢璇等[23]通過野外采樣和室內測試相結合法研究,發現白榆對濱海鹽堿地具有改進作用,可降低土壤中鹽離子含量和全鹽含量。因而,運用生物治堿的改進方式方法,可維持鹽堿地地區生態平衡,促進經濟發展。4.3、化學改進Luo等[24]用高效無機聚合物PAFS處理表層和中層土壤,土壤pH值明顯降低,粘土顆粒含量顯著下降,提高了水稻產量,PAFS能有效修正硬質土壤,使高度分散的硬鹽堿地修正成重要的農業儲備用地。對于重度鹽堿地,還要配合施用黑礬、石盤和磷石膏等化學改進物質,全面改善土壤理化性質[25]。Ziaie-Moayed等[26]在不同條件下對非穩定土和穩定土進行了直剪試驗和無側限壓縮試驗,其采用不同摻量的環氧樹脂和硅酸鹽水泥對土壤進行穩定,發現浸泡后土的抗堿強度顯著降低,土壤的強度顯著提高。利用離子間的作用原理,Ca2+的增加減小可交換性Na+的比率,在鹽堿土中施加能夠抵消鹽分作用的化學物質,如石膏等,可在難以改進的特殊鹽堿地中起到改進作用[3]。趙旭等[27]施用粉煤灰和煤矸石,對在鹽堿地上生長的檉柳進行實驗,在鹽堿地基質中參加粉煤灰,能夠提高檉柳發芽率,有助于縮短枝條發芽時間,提高萌發枝條成活率。隋鵬舉等[28]試驗采用種稻泡田的方式方法以排鹽洗堿,不斷向鹽堿地增施有機肥和改進劑,快速降低土壤中的鹽堿含量,提高土壤肥力。王新平等[29]運用旱地龍土壤改進劑和禾康土壤改進劑對鹽堿地進行改進,2種改進劑均能使重度鹽漬化土壤迅速脫鹽。王文杰等[30]在實驗室和田間條件下,比擬了17種土壤調質劑對種子萌發和生長能力的影響,發現水解聚馬來酸酐是一種高效的改進劑,能增加碳酸鈣溶解,使土壤溶液中鈣離子取代土壤膠體中鈉離子,提高了土壤入滲率和毛管土的含水量。在鹽堿地治理經過中,施加綠肥可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構造和土壤植物根系微環境,促進土壤微生物活性,改善土壤肥力,抑制鹽分的積累[31],也是一種方便可取的改進措施。4.4、工程措施工程措施包括整平土地、建立完善的排水灌溉系統、更換土體、深翻改土、淋洗土層和淤積等方式方法[3],運用工程手段治理鹽堿地。在濱海區,選擇允許深度理論作為鋪設排鹽管的指導根據,采用傳統工程改進鹽堿土。在鹽堿地區建立埋深淺管道和淺密式排鹽系統,構成暗管到達水平排水[32],對濱海區鹽堿地進行改進。在豎井排水區域土壤鹽分含量呈下降趨勢,下降幅度為52%,未設豎井排水的區域土壤表層卻出現返鹽現象,土壤鹽分含量上升41%,對緩解鹽堿度有積極作用[33]。史學友[25]將井灌井排與渠道排水相結合,在雨季抽取土壤中咸水補充淡水,增加地下水占有空間,提高汛期土壤入滲率,加速土壤脫鹽。4.5、綜合治理鹽堿地改進是較為復雜的綜合治理體系,多采用以水肥為中心的方式,同時采取水利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農業技術措施、化學改進等措施綜合治理,也是改進鹽堿地的主要方向[12]。采用綜合治理的方式,化鹽堿地為資源,開發利用鹽堿地,實現生態循環。例如:山東省黃河三角洲鹽堿地區已構成上農下漁的[34]形式,改善了當地堿地的土壤質量,實現了農、林、牧、漁協調發展,旱、澇、鹽、堿綜合治理的生產、生態效益[7]。采取挖池筑臺、深溝排堿的方式,處于位置較高的鹽堿地則能夠種植農作物,緩解土地鹽堿化現在狀況,提高土地利用率。菲律賓國際水稻研究所[35]采用鈉化鹽漬土,利用物理、化學和生物三者相結合的方式方法,將土壤深翻與施用石膏相配合,實行小麥與水稻輪作,使土壤中可交換性鈉降低,明顯改善鹽堿地程度。于興洋等[36]研究重鹽堿地改進后土壤及作物的變化,施行不同改進措施后,土壤特性方面發生顯著改善。因而,大規模的重鹽堿地改進后,種植品種的選擇應該因地制宜,綜合相應土壤特性和作物適應性做相關種植。5、鹽堿地改進存在的問題及建議隨鹽堿地改進技術的發展,鹽堿地改進新途徑不斷涌現。盡管當前科技發達,世界范圍內已經有部分先進鹽堿地的改進方式方法,但對特殊地區鹽堿地改進治理仍需研究人員的努力,使土地利用率實現最大化。在治理鹽堿地經過中對相關區域的環境安全和保衛還需地質、水文、水利等專家研究協調。發展鹽堿地農業要注意因地制宜,對重度鹽堿地,改善土地環境為首要任務;對中度、輕度鹽堿地,合理灌溉,避免鹽堿化加劇。改進鹽堿地也需將工程改進、物理改進、生物改進等措施有機結合進行綜合治理。在將來鹽堿地開發與利用中,要更新現有觀念,突破傳統,尋求創新,使鹽堿地得到充分開發利用,更好地推動鹽堿地地區生態、經濟、文明三位一體的共同發展。隨著國內外鹽堿地改進技術的進步和新方式方法的推廣,逐步實現鹽堿地可持續發展。在進行鹽堿地資源利用時,不能一味盲目,要對鹽堿地資源進行全面全新的認識,從鹽生植物資源、鹽漬土資源、咸淡水資源等多角度考慮,并將相關水利、水文學知識運用實際操作。今后,在鹽堿地改進時,應在鹽堿地長期觀測調查的基礎上,合理規劃,對現有鹽堿地改進措施進行分析調整并優化。努力尋求最優改進方案,拓展鹽堿地利用開發途徑,積極推動鹽堿地產業化開發,增加我們國家土地利用率,為我們國家鹽堿地可持續發展做出奉獻。以下為參考文獻[1]王佳麗,黃賢金,鐘太洋,等.鹽堿地可持續利用研究綜述[J].地理學報,2018,66(5):673-675.[2]李彬,王志春,孫志高,等.中國鹽堿地資源與可持續利用研究[J].干旱地區農業研究,2005,23(2):154-158.[3]張建鋒,張旭東,周金星,等.世界鹽堿地資源及其改進利用的基本措施[J].水土保持研究,2005,12(6):28-30.[4]王偉,解建倉,黃俊銘,等.鹽堿地治理新形式研究[J].水資源與水工程學報,2018,20(5):117-119.[5]MalcolmE,SumnerRN.Sodicsoils-distribution,properties,management,andenvironmentalconsequences[M].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98.[6]介明.鹽堿地的危害與改進研究[J].綠色科技,2021,54(7):122-124.[7]邵風云.邯鄲市鹽堿地利用現在狀況及改進措施[J].當代農業科技,2020(24):252-253.[8]吳淑杭,周德平,姜震方.鹽堿地改進與利用研究進展[J].上海農業科技,2007(2):23-25.[9]Barrett-LennardEG.Restorationofsalinelandthroughrevegetation[J].AgriculturalWaterManagement,2002(53):213-226.[10]關元秀,劉高煥,王勁峰.基于GIS的黃河三角洲鹽堿地改進分區[J].地理學報,2001,56(2):198-205.[11]李娟,葉勝蘭,牛巖.不同形式對鹽堿地土壤環境改進效應的研究[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21,431(9):198-203.[12]時冰.鹽堿地對園林植物的危害及改進措施[J].河北林業科技,2018(1):61-62.[13]王玲.鹽堿地的構成及改進技術[J].當代農村科技,2021,564(08):106.[14]王曉峰.內蒙古鹽堿地改進措施方式方法[J].當代農業,2020(3):77.[15]魏文杰,程知言,胡建,等.定額噴灌對濱海鹽堿地的改進效果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21,34(27):137-141.[16]BenhuiWEIetal.InitialExplorationonEffectofSaline-alkaliLandRebuildingandUtilizationbyFenlongCultivation[J].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2021,18(12):2396-2400.[17]BenhuiWei,FenlongCultivation-theFourthSetofFarmingMethodsInventedinChina[J].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2021,18(11):2045-2052.[18]段建興.幾種野生大豆對鹽堿土的適應性研究[D].大連:大連交通大學,2018.[19]邢尚軍,張建鋒,郗金標,等.白刺造林對重鹽堿地的改進效果[J].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03,31(6):96-98.[20]李霞,劉秀花.滄州地區黃櫨鹽堿地生態適應性研究[J].當代園藝,2021,2(4):10-11[21]李海英,彭紅春,牛東玲,等.生物措施對柴達木盆地棄耕鹽堿地效應分析[J].草地學報,2002,10(1):63-68.[22]丁海榮,洪立州,王茂文,等.星星草耐鹽生理機制及改進鹽堿土壤研究進展[J].安徽農學通報,2007,13(16):58-59.[23]張夢璇,董智,李紅麗,等.不同白榆品系對濱海鹽堿地的改進效果及鹽分離子的分布與吸收[J].水土保持學報,2021,32(06):340-345.[24]Jin-QunLuo,Li-LiWang,Qu-ShengLi,etal.Improvementofhardsalinesodicsoilsusingpolymericaluminumferricsulfate(PAFS)[J].SoilTillageResearch,2021,149(321):12-20.[25]史學友.農安縣鹽堿地改進技術措施[J].吉林農業,2021,24:84.[26]Ziaie-Moayed,Samimifar,Kamalzare.Improvementofshearstrengthcharacteristicsofsalinesoilusingcementandpolymer[J].InternationalJournalofGeotechnicalEngineering,2018,5(3):307-314.[27]趙旭,彭培好,李景吉.鹽堿地土壤改進試驗研究以粉煤灰和煤矸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氣動自控球閥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001
- 2025至2030年中國氣體流量智能補償積算儀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報告001
- 2025至2030年中國母子扣玩具市場現狀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橡膠水分儀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格柵光帶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板式銅管串片市場現狀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機織帽行業發展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機制甘蔗糖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木制鞋拔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有源信號隔離器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報告
- 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課件
-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5.osash及喉科學
- 99S203 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裝圖集
- 第章微生物的遺傳與變異
- GB∕T 21489-2018 散糧汽車卸車裝置
- 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申請書范本-2-副本
- 液力偶合器參數
- 高填方路基及擋土墻施工方案
- 《側面描寫》教學課件.ppt
- 不銹鋼欄桿制作與安裝工程工檢驗批質量檢驗記錄
- 2020版《中國藥典》微生物限度計數—耐膽鹽革蘭陰性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