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歷史階段特征_第1頁
中外歷史階段特征_第2頁
中外歷史階段特征_第3頁
中外歷史階段特征_第4頁
中外歷史階段特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外歷史階段特征1、中外歷史先秦階段特征政治:①西周實行分封制。通過春秋爭霸,王室衰微,戰國新興地主階級手進行自上而下的變法,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逐步建立。②大國爭霸,戰爭頻繁,社會由分裂走向統一。經濟:①生產力:鐵器和牛耕的使用。②井田制逐漸崩潰,封建生產關系萌生。③戰國時期:一些國家政府實行“重農抑商”政策。思想文化::百家爭鳴2、古希臘羅馬階段特征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產生與發展,從梭倫改革( 年開始)一一克里斯提尼改革( 年開始)一一伯利克里執政( 一一 ),雅典民主政治發展到頂峰; 年古羅馬頒布了第一部成文法典一一《十二銅表法》2.經濟:雅典的商品經濟發展,海外貿易發達。思想:古希臘人文主義精神的興起,以智者學派( 世紀)和蘇格拉底(一一)的思想主張為代表。3、秦漢時期的階段特征政治:建立和鞏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權力高度集中的政治體制奠定了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礎。經濟:精耕細作的小農經濟初步發展,重農抑商政策進一步強化思想文化:統治者加強了思想控制,秦始皇“焚書坑儒”,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從此確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主流地位4、魏晉南北朝階段特征總體特征:國家分裂,民族政權并立,民族大融合。1政.治:國家分裂,政權更替頻繁,北方戰亂頻繁,南方相對安定。2經.濟:北方經濟發展緩慢,江南地區得到開發,士族莊園經濟和寺院經濟占有重要地位,商品經濟水平較低,各民族經濟交流加強。3.思想:佛教、道教興盛,儒學的發展出現了危機。5、隋唐階段特征總體特征:政治統一、經濟發展、文化繁榮,中外交流頻繁。1.政治:國家統一、政治清明,創立了科舉制和三省六部制,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走向成熟。但是安史之亂后形成藩鎮割據的局面,中央集權制遭到破壞。科舉制度的實行,保證了人才選拔制度的公平、公正,擴大了統治基礎,促進了官僚體制的進一步成熟。2.經濟:中國古代經濟重心開始南移,均田制和租庸調制的實行,促進了農業的發展;曲轅犁出現,生產技術水平提高。手工業發達,商業繁榮,對外貿易興盛。3.思想文化:出現”三教合一”局面;雕版印刷術發明;楷書、草書、行書流行,唐詩更是繁榮。4.對外關系:唐朝實行對外開放政策,中外經濟文化交流頻繁。6、宋元時期的階段特征總體特征:國家從分裂走向統一。1政.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加強:北宋中央設二府三司,地方通過收精兵、削實權、制錢谷,來加強中央集權;中央集權取得了對地方分權斗爭的絕對勝利。元朝中央實行中書一省制,地方實行行省制度,對中國產生了深遠影響。2經.濟:北宋時期,城市商品經濟繁榮,坊市制被打破;南宋時期,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完成,海外貿易發達。紙幣出現。棉紡織業成為新興的手工業部門。3.思想文化:理學興起,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指南針應用于航海,對歐洲社會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文學藝術多元化、世俗化、市民化。4.對外關系:中外經濟文化交流頻繁,中國的四大發明在此期間傳入歐洲,推動了歐洲向近代社會轉型;7、明朝時期的階段特征總體特征:封建社會走向衰落。1政.治:君主專制空前加強:明廢丞相、設內閣,強化皇權。2經.濟:小農經濟占主導地位,政府實行重農抑商政策;但在明朝中后期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私營手工業超過官營手工業占主導地位,還出現了地域性商人群體——商幫。3.思想文化:程朱理學占統治地位,八股取士,束縛了人們的思想;另一方面,在明朝后期出現了主張個性解放、男女平等、追求婚姻自主的進步思想。4.對外政策:實行“海禁”政策,使中國日漸脫離世界發展的大勢,逐漸落后于世界潮流。8、清朝前期的階段特征.政治:清朝設軍機處,君主專制發展到頂峰:另一方面,出現了批判君主專制和限制君權理論和設想的早期民主思想。.經濟:小農經濟占主導地位,但政府實行重農抑商政策和海禁、閉關鎖國政策阻礙資本主義的發展;另一方面,出現了批判重農抑商、主張工商皆本、追求私欲的進步思想。.思想文化:大興文字獄,實行文化專制;另一方面,在明清之際出現了主張經世致用的進步思想。.對外政策:實行海禁與閉關鎖國政策,使中國日漸脫離世界發展的大勢,逐漸落后于世界潮流。9、19世紀40年代——19世紀70年代階段特征中國:1政.治:西方國家對中國發動兩次鴉片戰爭,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經.濟:中國通商口岸及附近地區的自然經濟開始解體,被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外資企業、洋務企業、民族資本主義工業產生。3思.想:新思潮萌發,魏源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洋務派主張中體西用。4社.會:物質生活和習俗發生了重大變化。世界:1政.治: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確立。資本主義代議制在德國、法國確立。(《187年1德意志帝國憲法》、《187年5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2經.濟:工業革命的擴展(法、美相繼完成工業革命),工業革命推動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3思.想文化:出現了自由主義(自由貿易政策)、社會主義(《共產黨宣言》)、民族主義(中國的太平天國運動)三大思潮;現實主義文學藝術興起。4.科技:進化論誕生1、019世紀末-2世0紀初的中國階段特征政治:①一一年日本對中國發動了甲午戰爭,簽訂《馬關條約》,中國的民族危機加深;②中國人民為挽救民族危機,資產階級興起了維新變法,農民階級興起了義和團運動。③年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后, 年簽訂了《辛丑條約》,標志著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境地。④清政府為挽救統治,開展清末新政;資產階級革命派以三民主義為指導,發動了一系列推翻清王朝的武裝起義。2.經濟:民族工業初步發展3.思想:向西方學習由器物階段發展到制度階段,維新思潮興起。1、11910-年1階9段2特9征中國:1政.治:191年1的辛亥革命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俄國十月革命后,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191年9五四運動,標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192年1共產黨成立,新三民主義指導了192年4——192年7的國民大革命..經濟:民族工業發展的黃金時期。.思想文化:新文化運動興起、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新三民主義、毛澤東思想的萌芽形成世界:1政.治:191年7俄國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經濟:蘇俄的經濟政策: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新經濟政策——斯大林模式思想文化:現代主義文學藝術1、2二戰后——70年代初的中國階段特征1政.治:經過19—41694年9的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建立(政協、人大、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與曲折發展(195反7右派斗爭擴大化和文革).經濟:通過三大改造和一五計劃,建立了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19—5—619,6社6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前進(具體史實及經驗教訓),196—6—197的6文革是國民經濟的劫難。.思想文化:195年6雙百方針的提出及以后遭遇挫折;新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與挫折。4科.技:兩彈一星、雜交水稻(197年3).外交:獨立自主的外交方針(三大政策)與成就,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70年代的外交成就及意義13、二戰后——70年代初的世界階段特征1政.治:40、50年代美蘇兩極對峙格局的形成,60年代末70年代初,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出現。2.經濟:一方面世界處于經濟政策調整時期,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表現);蘇聯對斯大林模式進行了改革(赫魯曉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另一方面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布雷頓森林體系和關貿總協定的建立)、經濟區域集團化出現(表現);歐共體和日本的崛起沖擊了美國的霸主地位, 19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3思.想文化:現代主義文學藝術4科.技:第三次科技革命興起14、20世紀70年代末——199年0中國的階段特征.政治:197年8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完善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內容);一國兩制。2經.濟:對計劃經濟體制進行改革:197年9后,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大力發展鄉鎮企業;198年4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是增強企業活力。對外開放格局形成的過程及特點。3.思想文化: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鄧小平理論的萌芽和形成。雙百方針的恢復,197年7恢復高考及教育的發展。4.科技:86計3劃,銀河型計算機5外.交:新時期外交的表現1、520世紀70年代末——199年0世界的階段特征.1政.治:世界處于美蘇兩極對峙格局時期。.經濟:世界處于經濟政策調整時期:資本主義國家減少國家對經濟的干預(表現);蘇聯對斯大林模式進行了改革(戈爾巴喬夫改革)、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思想文化:現代主義文學藝術16、199年1后中國的階段特征1政治.:完善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內容)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過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