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報告由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僅為本報告目的,不包括香港、澳門、臺灣)提供。在遵守適用的法律法規情況下,本報告亦可能由中信建投(國際)證券有限公司在香港提供。同時請參閱最后一頁的重要聲明。2022/1/102022/2/102022/3/102022/4/102022/5/102022/6/102022/7/102022/8/102022/9/102022/12022/1/102022/2/102022/3/102022/4/102022/5/102022/6/102022/7/102022/8/102022/9/102022/10/102022/11/102022/12/10證券研究報告·債券動態大浪淘沙:國企地產的進擊與擇券我們認為國有房企在行業出清下更加受益,信用利差在100BP-250個BP是投資級的一個合適區間。詳細來看1Y左右收益率在3-3.5%之間的主體中,我們認為建發房地產、萬科企業和保利置業值得關注;鐵建、電建、中交、金茂這些央企收益率在3.5-4.5%之間,較寬的利差對于行業基本面的貝塔更加敏感;而收益率大于4.5%的國央企房地產發債主體,有一個明顯特征在于短期內到期壓力較大,我們認為該區間上更多需要阿爾法的挖掘,包括未來的去化和再融資能力,這里面更加看好銷售規模超千億且逆周期拿地的華發和中交持股的綠城。內容要點回顧2022年以來,地產呵護政策頻出,但是政策底向基本面底的傳導仍未見明顯效果,地產基本面何時企穩成為投資者較為關心的問題之一,尤其國企地產債仍有超額利差,我們認為這既反映了投資者對于行業下行期的謹慎,但同時對于基本面修復節奏和幅度的分歧也恰恰蘊含了投資機會。底線思維下,2023年銷售更大概率均值回歸。從國內穩增長的政策思路出發,地產的支柱產業地位以及正向的GDP貢獻仍將是穩增長的基石。從國外的經驗來看,目前我國老齡化率雖然突破了10%,但是在城鎮化率和資產價格的趨勢方面,我國房地產市場仍大有可為。2022年住宅銷售面積已經回到2015年的水平,考慮到當前城鎮化率和人均居住面積提升的趨勢并未明顯扭轉,2023年需求繼續大幅下滑的空間已經有限,2023年更大概率是均值回歸。在基本面均值回歸的判斷下,2023年觸發需求邊際改善的變量我們認為來自以下幾點:1、房貸利率的下調。大幅降低購房者的房貸負擔。央行公布的加權房貸利率也處于快速下行的通道,下行的速率與2014-2015年相當;2、購房政策的松綁。在“房住不炒”的方針下,政策已經及時進行干預。從中央政策來看,多部委積極表態,引導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此外,地方政策層面上支持政策頻出,在因城施策的政策調控思路下,我們不應低估政策托底的意愿與能力。3、保交樓穩信心。2022年7月“斷供潮”使購房者對期房交付普遍產生擔憂,購房預期轉弱,隨著各地“保交樓”工作積極推進,目前已產生實質性進展。在需求邊際改善的判斷下,供給和庫存將是基本面運行的放大器。我們認為當前房地產市場供需整體較為匹配,這也為2023年的市場的平穩復蘇奠定基礎。從過去5年累計的庫存和2022當年仍未開發和去化的規模來看,當前供大于求的風險理論上要遠小于2014年。過去5年政策對于需求側的高壓調控,側面也反映了供需緊平衡的格局。從房價的走勢來看,價格下跌-需求收縮的負反饋也正在被托底政策對沖和緩釋。但從幅度來看,我們預計除北京外,本輪核心一線城市的彈性將被削弱,對于二三線城市的預期引領也將有所弱化。風險提示:房地產銷售不及預期、政策變動、流動性收緊等風險。核心觀點ucsccomcn156333SACS512070011oqingyongcsccomcnSACs0519080009市場表現%0%-5%-10%-15%-20% 國債指數上證指數相關研究報告【中信建投固定收益】利率債:REPO放史高位,春節后寬松仍可期【中信建投固定收益】可轉債:量價齊修復——可轉債周報【中信建投固定收益】利率債: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率債周報【中信建投固定收益】利率債:跨年投放【中信建投固定收益】利率債:我國債市利率回落,日本央行YCC調寬——利報23-0823-0323-0323-0222-債券研究債券研究告頁的重要聲明 債券研究債券研究告頁的重要聲明12005-032006-01112007-092008-072009-052010-03012005-032006-01112007-092008-072009-052010-03012012-092013-072014-052015-032016-01112017-092018-072019-052020-032021-01112022-092005-012006-092007-072008-052009-032010-012012-072013-052014-032015-012016-092017-072018-052019-032020-012021-092022-07前言隨著地產融資政策三支箭的發布,房地產主體中民營企業的信用危機開始緩慢修復,但是我們認為這種修復更多是從之前非理性的恐慌回歸到基本面的定價,利差的進一步收斂仍將基于企業經營的自身造血能力。回顧2022年以來,地產呵護政策頻出,但是政策底向基本面底的傳導仍未見明顯效果,地產行業無論是銷售、新開工還是投資仍處于下行通道,地產基本面何時企穩成為投資者較為關心的問題之一,尤其我們關注到不少國企地產主體自去年8月以來信用利差上行,當前仍有超額利差,我們認為這既反映了投資者對于行業下行期的謹慎,但同時對于基本面修復節奏和幅度的分歧也恰恰蘊含了投資機會。年銷售更大概率均值回歸對于周期行業,“需求決定方向,供給決定幅度”。但眾所周知,真實需求的預測難度較大,房地產行業總量層面很難建立自身的供需平衡表。如果我們用城鎮化率*總人口*城鎮人均居住面積來測算時點數據再進行軋差,數據對人均居住面積的變化非常敏感,且和歷史銷售數據的匹配性較差。此外,對于具有一定金融屬性的房地產而言,需求本身存在自我強化邏輯。在此,我們從邊際變化的角度出發,首先嘗試回答一個問題:2022年的需求,會是未來5年的高點嗎?我們的結論是,2022年住宅銷售面積已經回到2015年的水平,考慮到當前城鎮化率和人均居住面積提升的趨勢并未明顯扭轉,2023年需求繼續大幅下滑的空間已經有限,2023年更大概率是均值回歸。從國內穩增長的政策思路出發,房地產的持續萎縮與十四五期間經濟平穩增長的訴求背道而馳。央行去年的研究顯示,“十四五”期間我國潛在經濟增速在5.1%-5.7%之間,2023年5.0-5.5%的增速符合我國經濟發展階段,而地產的支柱產業地位以及正向的GDP貢獻仍將是穩增長的基石。在出口回落,社零消費疲弱的情況下,如果房地產行業貢獻持續為負,穩增長、穩就業的壓力將會增大。15.0010.005.000.00-5.00GDP累計同比貢獻率:房地產業對GDP累計同比的拉動:房地產業(右軸百分點)2.001.501.000.500.00-0.5050.0040.0030.0020.0010.00 0.00-20.00-30.00-40.00-50.00出口金額:當月同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當月同比25.0020.0015.0010.005.000.00-5.00-20.00-25.00從國外經驗來看,日本1990年之后房地產新開工面積趨勢性下行,但是彼時城市化率已經提升至80%左右并開始穩定,65歲以上的人口占比超過10%。此外,我們認為房價的萎靡不振也是需求下滑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反觀韓國,雖然在2010年時城市化率和老齡化率與日本1990年相似,但當前房地產市場仍未出現明顯拐點,在經歷了亞洲金融危機和次貸危機之后,韓國房地產市場仍保持震蕩上行的趨勢。目前我國老齡化率雖然突破了10%,但是在城鎮化率和資產價格的趨勢方面,我們認為我國房地產的特征更類似于韓國。債券研究債券研究告頁的重要聲明2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201020122014201620182020196019631966196919721975197819811984198719901993199619992002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2010201220142016201820201960196319661969197219751978198119841987199019931996199920022005200820112014201720201965196819711974197719801983198619891992199519982001200420072010201320161980-121982-081984-041985-121987-081989-041990-121992-081994-041995-121997-081999-042000-122002-082004-042005-122007-082009-042010-122012-082014-042015-122017-082019-042020-12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右軸)日本:城市化率日本:人口普查:分年齡組:65歲及以上(右軸)100.0090.008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0196019601963196619691972197519781981198419871990199319961999200220052008201120142017202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00%蕩處于上行90.008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0城市化率:韓國韓國: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右軸)18.0016.0014.0012.0010.008.006.004.002.000.00債券研究債券研究告頁的重要聲明32000-020-112001-082002-052003-023-112004-082005-052006-022000-020-112001-082002-052003-023-112004-082005-052006-026-112007-082008-052009-029-112010-081-052012-022-112013-082014-052015-025-112016-082017-052018-028-112019-082020-052021-021-112022-08008-12009-07010-02010-09011-04011-11012-06013-01013-08014-03014-10015-05015-12016-07017-02017-09018-04018-11019-06020-01020-08021-03021-10022-05200,000.00180,000.00160,000.00140,000.00120,000.00100,000.0080,000.0060,000.0040,000.0020,000.000.00商品房銷售面積:累計值商品房銷售面積:累計同比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0.00-20.00-40.00-60.00資料來源:Wind,中信建投邊際變化的因子在基本面均值回歸的判斷下,2023年觸發需求邊際改善的變量我們認為來自以下幾點:1、房貸利率的下調目前,我國房貸利率不斷下調,2022年5年期LPR下調3次,累計下調了35個BP。此外,2023年1月5日,央行、銀保監會發布通知,決定建立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動態調整機制。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和同比連續3個月均下降的城市,可階段性維持、下調或取消當地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下限。首套房貸款利率長效機制的建立是對去年9月份政策的進一步完善,部分城市房貸利率下限打開后,首套房利率已經跌破4%,大幅降低購房者的房貸負擔。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5年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1年5.505.004.504.003.503.009.00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00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個人住房貸款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加權平均利率與此同時,央行公布的加權房貸利率也處于快速下行的通道,下行的速率與2014-2015年相當,截止2022年3季末,個人住房貸款加權平均利率與10Y國債利率利差為163個BP,已經低于歷史均值,后續的利差收斂往往是伴隨著寬信用啟動帶來的無風險收益率上行。此外,從歷史來看,居民住房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大部分時間均處于整體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的下方,而在2018年之后,居民按揭貸款利率卻大幅高于整體貸款加權平均利率,我們認為這既有通過房貸利率調控房地產的主觀操作,也有鼓勵制造業發展下,企業貸款利率持續走債券研究債券研究告頁的重要聲明42008-12-012009-04-012009-08-012009-12-012010-04-012010-08-012010-12-012011-04-012011-08-012011-12-012012-04-012012-08-012012-12-012013-04-012013-08-012013-2008-12-012009-04-012009-08-012009-12-012010-04-012010-08-012010-12-012011-04-012011-08-012011-12-012012-04-012012-08-012012-12-012013-04-012013-08-012013-12-012014-04-012014-08-012014-12-012015-04-012015-08-012015-12-012016-04-012016-08-012016-12-012017-04-012017-08-012017-12-012018-04-012018-08-012018-12-012019-04-012019-08-012019-12-012020-04-012020-08-012020-12-012021-04-012021-08-012021-12-012022-04-012022-08-01低的被動影響。資料來源:Wind,中信建投2、購房政策的松綁在“房住不炒”的方針下,政策已經及時進行干預。從中央政策來看,多部委積極表態,引導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2022年12月,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第五輪中國-歐盟工商領袖和前高官對話上指出,“房地產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針對當前出現的下行風險,已出臺一些政策,正在考慮新的舉措,努力改善行業的資產負債狀況,引導市場預期和信心回暖。未來一個時期,中國城鎮化仍處于較快發展階段,有足夠需求空間為房地產業穩定發展提供支撐。”2023年1月5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表示“對于購買第一套住房的要大力支持。首付比、首套利率該降的都要降下來。對于購買第二套住房的,要合理支持。以舊換新、以小換大、生育多子女家庭都要給予政策支持。對于購買三套以上住房的,原則上不支持,就是不給投機炒房者重新入市留有空間。”2023年1月7日,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表示“將當期總收入最大可能地轉化為消費和投資,是經濟快速恢復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金融服務大有可為。”“以滿足新市民需求為重點,開發更多適銷對路的金融產品,鼓勵住房、汽車等大宗商品消費。”此外,地方政策層面上,根據中指研究院監測,2022年已有超300省市(縣)出臺房地產調控政策超千次,政策調控力度和頻次達到近年來峰值。各地政策主要涉及優化限購限貸政策、降低首付比例和房貸利率、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發放購房補貼、降低限售年限、降低交易稅費等方面,總結來看有兩個特征:1、人口、人才政策結合正逐漸成為新一輪房地產政策優化的新趨勢;2、此輪購房政策不再全國相對統一,而是各地擁有了更多自主權,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及全國少數重點二線城市調控仍未明顯放松,三四線城市放松力度最大,不同城市間購房政策差距拉大。在因城施策的政策調控思路下,我們不應低估政策托底的意愿與能力。3、保交樓穩信心2022年7月“斷供潮”使購房者對期房交付普遍產生擔憂,購房預期轉弱,隨著各地“保交樓”工作積極推進,目前已產生實質性進展。在2022年11月金融街論壇年會上,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表示“房地產業關聯很多上下游行業,其良性循環對經濟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針對前期一些房企風險暴露導致逾期交房,我們出臺了2000億元“保交樓”專項借款,支持已售住房的建設交付,并研究設立了鼓勵商業銀行支持“保交樓”結構性政策工具。最近央行擴大了支持民企發債的“第二支箭”,為民企發債提供風險分擔,民營房地產企業也在支持范圍以內。”同時我們關注到自2022年9月份央行“重啟”PSL工具以來,PSL月度凈新增規模與期債券研究債券研究告頁的重要聲明52006-012006-072007-012007-072008-012008-072009-012009-072010-012010-072011-012012006-012006-072007-012007-072008-012008-072009-012009-072010-012010-072011-012011-072012-012012-072013-012013-072014-012014-072015-012015-072016-012016-072017-012017-072018-012018-072019-012019-072020-012020-072021-012021-072022-012022-07末余額連續3個月放量遞增,PSL凈投放有效提振基建和房地產投資,持續推動經濟企穩復蘇。圖表13:PSL重啟(億)圖表14:地產境內債凈融資40000.0035000.0030000.0025000.0020000.0015000.0010000.00 5000.000.002015-052015-092016-012016-052016-2015-052015-092016-012016-052016-092017-012017-052017-092018-012018-052018-092019-012019-052019-092020-012020-052020-092021-012021-052021-092022-012022-052022-092021-01-012021-02-012021-03-012021-04-012021-01-012021-02-012021-03-012021-04-012021-05-012021-06-012021-07-012021-08-012021-09-012021-10-012021-11-012021-12-012022-01-012022-02-012022-03-012022-04-012022-05-012022-06-012022-07-012022-08-012022-09-012022-10-012022-11-012022-12-01400.30.100.200.300.400.500.當然部分觀點認為,2022年現房銷售數據下降幅度遠低于期房,從而推論出居民購買力仍強,只是對開發商爛尾樓風險的擔憂從而遞延了需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增速的簡單對比可能忽視低基數帶來的扭曲,可以看到2018年之后,在房地產銷售整體平穩增長的背景下,現房銷售則大幅萎縮,背后可能反映了庫存的約束,而2022年現房銷售的韌性,我們認為也并非是對期房爛尾擔憂的分流需求承接,更多是低基數下的正常圖表15:房地產現房與期房銷售對比(萬方)比35000.0020000.00資料來源:Wind,中信建投供需匹配是平穩復蘇的基礎在需求邊際改善的判斷下,供給和庫存將是基本面運行的放大器。我們認為當前房地產市場供需整體較為匹配,這也為2023年的市場的平穩復蘇奠定基礎。根據wind統計,100大中城市成交土地總價款占財政部公布的地方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比重均值在65%左右,但是從成交面積來看,百城土地供給已經大于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如果考慮到低能級城市土地均價更低,低能級城市土地供應建筑面積占比或將更高。從歷史來看,供給與需求的錯配高峰出現在2012-2013年,當時全國的商品房銷售面積僅為11.13和13.05億平方米,而100大中城市的土地成交建筑面積分別高達債券研究債券研究告頁的重要聲明6062011-12061206120612062015-1206120612062011-12061206120612062015-120612061206120612-06120612062010-062010-122011-062012-062012-122013-062013-122014-062014-122015-062015-122016-062016-122017-062017-122018-062018-122019-062019-122020-062020-122021-062021-122022-0621.44億平方米和26.33億平方米,這也為2014年之后的房地產去庫存埋下了伏筆,直到2017年之后隨著政策力度進一步加強,累計庫存才逐漸消納,體現為2018年之后期房銷售占比逐步提升。在過去5年供給側改革的思路下,我們關注到土地供給較為收斂,體現為100大中城市土地成交建筑面積維持在19-20億平方米,而此時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已經逐步攀升至17-18億平方米的量級,并未出現過2012-2013年時期明顯的供大于求。考慮到土地出讓之后的分批開發和正常當年銷售60-70%的去化率,我們認為過去5年房地產的庫存累計是較為適度的。進一步關注度到2022年的供應情況,在2022年房地銷售面積下滑24.3%的背景下,100中城市土地成交建筑面積下滑了3.23%,短期來看,供需失衡有所惡化。17:百城土地出讓建筑面積及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0.00100大中城市:成交土地規劃建筑面積:累計值(萬方)商品房銷售面積:住宅:累計值300000.00250000.00200000.00150000.00100000.0050000.000.00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雖然2023年的土地供應在年初較難判斷,但是從過去5年累計的庫存和2022當年仍未開發和去化的規模來看,當前供大于求的風險理論上要遠小于2014年。過去5年政策對于需求側的高壓調控,側面也反映了供需緊平衡的格局。從房價的走勢來看,價格下跌-需求收縮的負反饋也正在被托底政策對沖和緩釋。25.0020.0015.0010.00 5.00 0.00 -5.00-10.00百城住宅價格指數:同比3.503.002.502.001.501.000.500.00-0.50百城住宅價格指數:環比但從幅度來看,我們預計除北京外,本輪核心一線城市的彈性將被削弱,對于二三線城市的預期引領也將有所弱化。從北上深來看,北京在2018年之后土地供給始終小于商品住宅銷售面積,從中原地產公布的房價指數來看,經過17-20年的房價回調,2020下半年開始房價指數開始上行并且無明顯回調;而上海19-21年供給大幅放量,雖然2020年下半年之后房價指數也開始上行,但是漲幅弱于北京,且2022年7月之后又重新進入下行;深圳土地供給放量對于房價的影響更加明顯,2021年下半年房價指數率先調整,且下行幅度遠大于債券研究債券研究告頁的重要聲明72017-012017-042017-072018-012018-042018-072019-012019-042019-072020-012020-042020-072021-012021-042021-072022-012022-042022-072017-012017-042017-072017-012017-042017-072018-012018-042018-072019-012019-042019-072020-012020-042020-072021-012021-042021-072022-012022-042022-072017-012017-042017-072018-012018-042018-072019-012019-042019-072020-012020-042020-072021-012021-042021-072022-012022-042022-072017-012017-042017-072018-012018-042018-072019-012019-042019-072020-012020-042020-072021-012021-042021-072022-012022-042022-07上海。結合三地中期維度的供給情況,我們認為上海深圳的房價上行壓力相對有限。圖表20:北京住宅供需(萬方)圖表21:北京房價指數16001400120010008006004002000北京:商品房銷售面積:住宅:累計值北京:成交土地規劃建筑面積:住宅類用地:累計值1,050.001,000.00 950.00 900.00 850.00 800.00 750.00700.00北京:中原領先指數:全市圖表22:上海住宅供需(萬方)圖表23:上海房價指數上海:商品房銷售面積:住宅:累計值上海:成交土地規劃建筑面積:住宅類用地:累計值25002000150010005000750.00700.00650.00600.00550.00500.00上海:中原領先指數:全市圖表24:深圳住宅供需(萬方)圖表25:深圳房價指數深圳:商品住宅成交面積深圳:成交土地規劃建筑面積:住宅類用地:累計值700.00600.00500.00400.00300.00200.00100.000.001,400.001,300.001,200.001,100.001,000.00 900.00 800.00 700.00600.00深圳:中原領先指數:全市債券研究債券研究告頁的重要聲明825.0020.0015.0010.005.0025.0020.0015.0010.005.00從資本市場定價來看,地產股和地產債在過去一段時間出現兩段顯著背離:1、地產債上漲而地產股下跌(2019—2021年上半年):房地產行業經歷了2018年棚改貨幣化政策的收緊,2019需求側調控政策趨嚴,2020年新冠疫情的沖擊,但是始終不改韌性本色,2018-2020年終銷售數據普遍超年初預期,但是2018-2020房地產行業股票不漲反跌,銷售的超預期并沒有對股價帶來催化,反而是估值呈現不斷收斂,甚至跑輸大盤權重風格的滬深300指數。與之相對應的是,以民營房地產企業居多的中資美元債高收益市場則漲幅頗豐,一方面由于境內再融資收緊,發行人境外融資訴求高,另一方面由于較低的違約率和較高的票息,地產美元債呈現供需兩旺,成為境內、外資金的香餑餑。2、地產股上漲而地產債下跌(2022年至今):2022年地產債延續了2021下半年以來的波動,從年初的民企超預期違約傳導至年中的混合所有制房企的恐慌,再到下半年之后弱資質國有房企的估值異動上行,中資美元債房地產指數大幅下跌;而與之相對應的是,地產股成為2022年相對收益的抓手,在權益市場大幅波動背景下,申萬房地產指數下跌11.89%,相對滬深300跑贏約10個點,在31個行業30.00%20.00%10.00%0.00%-20.00%-30.00%房地產(申萬)滬深300相對收益40035030025020000500MarkitiBoxx亞洲中資美元房地產債券指數房地產(申萬)PE-TTMEPS0.00500.00450.00400.00350.00300.00250.00200.00150.00100.0050.000.00資料來源:Wind,中信建投債券研究債券研究告頁的重要聲明9從第一段背離我們明顯看出,對于類金融的地產行業而言,權益市場更多對資產質量進行定價,而信用債的邏輯更加依賴當期的銷售基本面。這也較好理解,從股東角度出發,雖然18-20年處于基本面上行階段,但是由于調控政策嚴苛,當期拿地的盈利空間收斂且之后的去化不確定性增加,意味著資產質量惡化,權益市場擔憂加劇不可避免;而債券期限短的只有不到1年,只要在期限內經營產生的現金流兌付當期債券,就滿足了債券的基本保障,對于收益率6-8%的民營短久期地產債,在風險和回報的平衡下,得到了投資者的青睞。第二段背離在類似的周期行業也曾出現,2021年Q2時煤炭行業也出現了股票大漲而信用債下跌的局面,從實際結果來看,隨著政策發聲+基本面企穩+度過償債高峰+資產荒的加持,之后的煤炭債在2021年下半年之后逐步修復,取得了明顯超額收益。此外,從房地產行業第一段背離來看,似乎也印證了權益的“提前走位”的前瞻性。但我們認為,2022年地產與2021年煤炭表現不同的是,2022年地產更多是阿爾法,主要基于的是企業資產質量的修復,可以明顯看到,中海、華潤、建發、華發、越秀以及民營房企的濱江在權益市場整體表現亮眼,而上述房企的一個共性在于,在土地市場趨冷,同業收縮投資的背景下逆周期布局,拿地金額或排名展口地集團地產份股團2022操盤銷售金額(億)同比1%1%3%5%4%3%1%43.41607.35611234576890提升0013122238272022權益拿地金額(億)15160393625147098提升0022468541資料來源:克而瑞、中指研究院,中信建投總結來看,2023年地產的地產基本面企穩,這將對地產信用債的超額利差收斂起到支撐,尤其對在一二線布局為主的房企而言,銷售的企穩可能性更大。此外,我們認為國有房企在行業出清下更加受益,一方面在于2022年逆周期拿地力度提升,新盤本身更容易去化,另一方面在爛尾風險的擔憂下,國企期房預計更加受到購房者認可,銷售集中度有望向國央企傾斜。從收益率的性價比來看,頭部央企信用利差極低,主要受無風險利率和流動性主導,信用利差保護有限。我們認為信用利差(相較同期限國債)在100BP-250個BP是投資級的一個合適區間,詳細來看1Y左右收益率在3-3.5%之間的我們認為建發房地產、萬科企業和保利置業值得關注,三者除了經營層面上的相對優勢外,2023年短債到期壓力也相對較小。鐵建、電建、中交、金茂這些央企收益率3.5-4.5%之間,較寬的利差對于債券研究債券研究告頁的重要聲明行業銷售基本面的貝塔更加敏感。而收益率大于4.5%的國央企房地產發債主體,有一個明顯特征在于短期內到期壓力較大,我們認為該區間上更多需要阿爾法的挖掘,包括未來的去化和再融資能力,這里面更加看好銷售規模超千億且逆周期拿地的華發和中交持股的綠城。含評級擬合1Y收益率擬合3Y收益率23年到期23年回售招商局蛇口工業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央企520.59AAA2.47042.8831110.37.0華潤置地控股有限公司央企655.00AAA2.53662.946553.00.0保利發展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央企651.92AAA2.55272.966241.481.0中海企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央企473.00AAA2.62562.985439.035.0廣州市城市建設開發有限公司地方國企206.79AAA-2.83723.23420.015.0上海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地方國企178.00AAA2.91863.339415.040.0蘇州新區高新技術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地方國企71.30AA+3.02223.60070.017.0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地方國企379.89AA+3.05223.621861.089.3北京城建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地方國企219.50AA+3.33663.892518.017.0中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地方國企111.82AA+0.00.0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混合521.90AAA-3.46443.95590.055.8大悅城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央企90.58AA+3.42594.09055.420.0建發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地方國企263.84AA+3.54114.19920.027.0保利置業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央企126.87AA+3.59533.98600.00.0中國鐵建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央企335.00AA+3.70274.482122.065.9中交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央企121.50AA+3.88554.47280.010.0北京北辰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地方國企73.89AA3.97044.50010.06.0上海金茂投資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央企303.39AA+3.93124.737350.00.0中國電建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央企221.90AA4.03924.70350.054.0華遠地產股份有限公司地方國企81.11AA4.44045.27570.00.0北京首都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地方國企582.46AA4.58515.59156.1160.1信達地產股份有限公司央企146.70AA4.68535.486040.437.4聯發集團有限公司地方國企129.60AA4.79875.536653.020.0北京首創城市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地方國企276.00AA4.85595.572242.652.1光明房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地方國企63.00AA5.28817.009232.00.0珠海華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地方國企355.15AA5.37666.307420.0144.0美的置業集團有限公司民企144.84AA5.37484.914812.949.4綠城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央企340.32AA5.95847.384345.553.8杭州濱江房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民企104.40AA5.92026.749663.80.0新希望五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民企49.13AA0.285622.85重慶龍湖企業拓展有限公司民企403.33AA-10.450511.589871.725.0大連萬達商業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民企195.81A+11.362612.331391.663.0128.85A+11.19846.035714.245.3金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混合399.89A+12.289015.6247159.630.0遠洋控股集團(中國)有限公司混合325.32A25.679122.8071102.024.2碧桂園地產集團有限公司民企223.30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玩具設計的歷史與文化研究考核試卷
- 電池制造的發展趨勢考核試卷
- 碳酸鋇在醫療成像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描寫自然風光的初三語文作文
- 鹽類產品標準化生產考核試卷
- 教訓初二語文作文
- 滌綸纖維在土工合成材料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畫室衛生維護考核試卷
- 遼寧省大連市五校協作體高一語文上學期期中考試
- 盾構機施工中的隧道工程地質適應性評價系統考核試卷
- 基礎工程量計算表
- 設備報修單表
- 心肺復蘇急救步驟圖例
- 《春夜喜雨》公開課一等獎課件
- 簡易呼吸球囊
- 第一章醫學統計學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步驟講課課件
- 臨床研究樣本量計算器 CRESS V1.3
- 醫患溝通技巧培訓
- 消化系統藥 抗消化性潰瘍藥 (護用藥理學)
- 山東省青島市第一中學 年自主招生考試數學試題( )
- GB/T 20388-2006紡織品鄰苯二甲酸酯的測定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